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摘要

道德经摘要

发布时间: 2023-01-20 23:10:35

A.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道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规则。能顺乎自然,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这样,“无为”就能产生比“有为”更好的结果。诸侯王若能坚守这个道理,万事万物、人民百姓就能自我化育、自我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欲望、私心杂念膨胀时,得道的人将用朴实、厚道的理念来克制心中之贼。治理天下的人要做表率,少私寡欲,清静无为,天下自会安定。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道常无为”,是讲“道”的体;“无不为”是讲“道”的用。宇宙万有就是“道”的用,所以它无所不为。到了最后归于静,归于空,所以是“无为”。道家做事的时候,有远见,有计划,事先准备妥当,所以临时不会慌乱。

“无所不为”并不是乱来。所以,老子接着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做大事业的人,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并把握住这个道理。其实,你看通了人生的道理,只要抓住了无为,真放下了,你不要的它偏来;你所希望的,它也归到无为里去了。那个就是万物的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化而欲作”,如果在这个清净无为之中,想起作用,就要晓得“用”的道理,在用的时候,如果要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镇之以无名之朴”,就要永远保持原始的状态。

老子接着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什么叫“无名之朴”呢?就是自己没欲望,无欲无依。所以,佛家叫做“空”,无所求。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不欲以静”这四个字很妙,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完全无欲,自然静定,则“天下将自定”,所以“不欲”,没有欲望自然静。第二种解释是如何做到“不欲”,那就必须先做到静,才能真做到“无欲”。老庄的文章,就像禅宗的话头一样,八面玲珑,这面能说得通,那面也能通,都是一样的道理。

反正要做到“不欲以静”的话,先是自己能够清净无为,那么“天下将自定”。做人做事创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直急急忙忙,天天发疯一样,执意非要成功不可,对不起,到了最后算总账的时候,恰恰是不成功。这也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做事情能够勤劳,一念万年,细水长流,无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弃努力,最后一定是成功的。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道于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万物作焉而不辞,行不言之教,是谓常无为。

而无不为,道以神化之能,运化万物,任万物自然持存。虽不行言教,不加宰制,却无所不生,无所不化,无所不成,是谓无所不为。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人君所能笃守天道,行不言之教,奉自然之教,则万物将自化。万物皆宗于道而生,道之所载,万物自化。

(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道运天下,万物自化。君王功成事遂而不退身,守道不谨,离道以身自见,欲作欲为人道之教。吾,老子自称。我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去荣守辱,退身去名而全道,闭人之门,守道之出口,是谓镇之以无名之朴。

(4)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禁绝伪巧妄为之欲,只有从君王做起,行自然之教,以天治天下,天下人才会自然自化。君王知常,天下有和。君王不妄,百姓不乱。百姓之所以会成天想些歪门邪道的东西,根子上还是统治者的虚妄伪巧之教败坏了百姓天真淳朴的品德。

(5)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不欲,天之道不可违,故圣人不以人智伪巧的妄为教化天下。静,圣人守虚静之道,抱一不离,才能去人复天。天下将自正,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三、我之体悟——所谓生命就是一种能量流动

这一章是在讲放下内心的欲望,做到清净无为,顺应自然,若能做到,则万物将自然而然的向你靠拢,从而达到一种万事可为的状态。

这一段,让我想起一个词——“气场”。

我工作中,经常会邀请设备供应商来做技术交流,有时候一家单位会来很多人。但无论来多少人,基本不用等介绍,我就能分辨出谁是领导,谁是销售,谁是技术,谁是主讲人,谁是跟着学习的。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有过这种经验,即单凭感觉就能判断一个人在团队里的角色。我们经常会用“气场”来形容这种感觉。有人气场强,有人气场弱,有人气场凛冽,有人气场温和。有人的气场让人很舒服,有人的气场让人很畏惧,有人的气场则让人浑身难受。

但这个“气场”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一周前我参加读书会,一个书友说:所谓生命其实就是一种能量流动。这句话一下点醒了我,对,这种“气场”就是生命流动状态的不同,有人清澈,有人浑浊,有人温润,有人尖锐,有人浑厚,有人寡淡。如果把这种生命流动状态比喻成一条河,有人像清澈明亮的山泉,有人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有人像一条宛转悠扬的小河,有人像翻滚奔腾的大江,有人则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但无论哪种状态,只要是自然流动的,就会让人感到舒服,即使有些人气场强到让人生畏,但不会觉得讨厌;相对的,如果是刻意拧巴的状态,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人觉得别扭,甚至会很讨厌,比如过分的谦虚,过分的客气,过分的热情,阿谀奉承,强人所难,情感威胁,乱发脾气等等。

我们会发现这种刻意拧巴,多数是内心想法太多,或者过于想得到什么,于是行为上就变了形,变形后的行为让人感到不适,自然会远离你。所以你内心的欲望越多,想法越多,你的生命状态就越不能自然流动,你的生命能量就越会减弱。

相反,如果我们想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就需要放下内心过多的欲望和杂念,让生命呈现自然流动的状态。

B.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

一、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有了具体的形状,周围的环境使万物得以成长。道受尊崇,德被珍贵,不妄加干涉而使万物顺应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使万物成长作育,使万物成长成熟,使万物得到养覆保护。生成万物而不占有,化作万物却不把这当成是凭借、倚仗,长养万物却不主宰,这就叫“玄德”。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是尊重它的体,“贵德”是注重它的用。这是老子指出来的体与用的重要。

“道生之”,就是一个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刚才我们比方“道”像种子,“德”比为土地肥料等,“长之育之”,让它生长,好好养育它。“亭之毒之”,“亭”是个形容,站起来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个“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养之覆之”,保护他,养育他。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个天地宇宙,生了万有,都没有将任何一样东西收为己有。“是谓元德”,这个“元”就是“玄”,原来古书就是“玄德”,意思是万物俱备。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生之,万物皆出于道、入于道,皆由道而生。德畜之,德惟道是从,万物唯德是从。

物形之,道不载,德不府,则物无以生,无以成。天地相合,阴阳相推,物不得不成形。势成之,道生,德畜,天下万物方得以成。物循天运而化,应时节而变易,故成天下之势。

道负责输出,德负责塑造。一个事物、一个人被涌现了出来。那么他到底会形成什么样貌,这是由德来完成的。德蓄之,物才得以成形。物定了形,那么他便开始有了命。人们常常会对命运感到困惑,命和运,各有所指。

(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上升到道和德的层面,便有了根和本。根深扎进道里,本坚固在德中,这便是深根固柢。一个事物,一个人,但凡只要深根固柢了,那么枝繁叶茂,只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根扎得深,本固得牢,形端得正,势成得久,率天之命而成,是谓常自然。

(3)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道生万物,万物得以生根。德畜万物,万物得以立本。道,虚漠而鸿蒙,无所不生,无所不化。任何事物,都可以无中生有地从里面被涌现出来。而涌现出来的事物,能不能真正地获得生长,则在于德的蓄养。道规定了生命是什么,德规定了生命怎么活着才能长久,讲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最省力地活着,最事半功倍的活法,是什么样的呢?是常自然。以道为根,以德为本,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道德的养育、恩泽和覆被。

(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圣人治理天下,对待百姓,就要像道对待万物那样,生养他们,却不把他们据为己有。并不认为他们是自己所生养,就应该属于自己为自己所有。而是万物皆归属于天,恩泽与覆被他们,却不会依赖他们。就好比太阳照耀万物,并不是万物需要它照耀它才照耀一样。万物成形成势,也不会以人道的教化来宰制他们,而是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生息繁衍。这就是玄德的体现。

三、我之体悟——没有无缘无故飞起来的“猪”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句话了,道出了万事万物成长的规律。

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就是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看到那么多“猪”短时间内就飞了起来,免不了让人心生羡慕。于是很多人就是每天研究风口(我自己曾经就是这样),想着总有一个风口能把自己吹起来吧——看别人开店挣钱就去研究如何开店,研究了几天发现别人炒股赚钱就去研究炒股,没几天又发现别人开淘宝店铺挣钱就又去研究开淘宝店,过了几天又发现微商挣钱又搞了几天微商,现在看别人直播挣钱就又去研究直播,最后发现没有一个风口能把自己飞起来。

但实际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虽然有快速飞起来的“猪”,但绝对没有无缘无故飞起来的“猪”。我们只看到猪飞起来样子,没有看到“猪”成长的过程。

所谓的能飞起来的“猪”,也就是老子说的“势成之”,也必然经历了前三个过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就比如这两年短视频带货很火,大家熟知的李佳琪,薇娅,其实他们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年的创业和卖货经验了。

成功需要“势”,但没有前面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势”。相反,前面三个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可能也就自然而然就有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研究风口,而是要在前三个阶段下功夫。做一件事的发心要符合道(道生之),做的过程要遵循德(德畜之),再慢慢的积累和生长(物形之),事情就走向成功了(势成之)。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在因上努力,果自然就有了”。由于“道”和“德”是一切的基础,所以也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即“道之尊,德之贵”。

这一章除了告诉我们事物生长的规律,还总结了究竟什么是“德”,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用在做事上就是“无我利他”。

C.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地清宁

一、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以前了解事物内部阴阳两种力量的统一的得道的,比如天得到阴阳统一,而成为清明的天;地得到阴阳统一而成为平静安宁的地;所谓的神也是得到阴阳统一而有神秘莫测的灵验;溪谷得到阴阳统一,水源充盈而生命旺盛。总之,万物皆是得到阴阳统一而生生不息。那么侯王呢?不也是因为得到了内部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统一而成其自身?所以侯王按照道去做才能使天下安定。

反之,没有这一阴一阳的道,那么天地万物就没办法清宁盈灵了,侯王也无法坚守正道了。因为不懂得高贵是以低贱为根本的,高位是以稳固的基础为根本的。懂这个道理的侯王要时刻把“孤、寡、不谷”挂在嘴边,时刻提醒自己,忘记了上述的历史教训,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就会吃不上饭饿死。所以说,屡次得到称誉也就没有称誉了。得道的人不愿像华美的玉,而愿效铺路的坚硬的石头。

2、南怀瑾《老子他说》

道家讲的是静,静在哪里?静在专一。“一”在哪里?一在零那里,那个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净无为。

“天得一以清”,天气不一当然不清,天气往往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就叫做阴阳怪气的天气。“地得一以宁”,像我们新时代的建筑,马路一天都不宁静,这里挖一个坑,那里掘一个洞,所以,都不宁静。

“神得一以灵”神是什么?就是人天生本来的,人只要能专一,就神灵了,灵敏就通了,叫做神通,神而通之。

“谷得一以盈”,山谷里头得什么“一”?山谷中一样东西都没有,空空洞洞。不过,真正的空空洞洞,就充满了一切的功能,有无比的价值。

“万物得一以生”,天地万物就是得道的功能,生生不息,做事业的帝王们,“得一”就统一天下,就天下太平。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须达到了这个程度,“其致”,就是做到了、就成功了。下面正反两面的解说,只要念过就懂了。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

昔之得一者,这里的一,是指道。在《道德经》中,道和一有时候可以互称互用。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物有万殊,道唯精唯一。得一者,受道之造化之物。得一,道生万物,德充万物,万物宗道从德,是谓得一。

(2)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地最开始是混沌一片没有分化的,后来清扬之气上升,沉浊之气下降,才有了天地。

神得一以灵。神为造化之能,灵为造化之枢,神得一,才有造化万物。

谷得一以盈。万物被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只有得到了道的本始设定,才能有可能从虚空里面源源不断地生出万物。

万物得一以生。万物生出来,为什么可以持存而有生命呢?因为万物得到了道的本始设定。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贞,最初的字形,上面是卜,下面是鼎。本意是指祭祀卜问,以通神灵。这里是指正的意思。侯王从至德,就可以正天下,教化天下。

(3)其致之一也。

上面说的天、地、神、谷、万物、尊道贵德之圣王,他们都是禀受道德之自然之教,才能施神化于万物。反之,如果天地万物不禀受道的这种设定,不奉从至德,又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天无以清将恐裂;

如果天生沉浊之气,则有形质而继续分化成不同的事物,清扬之气不再浑然一体,那么,天紧接着恐怕就要裂开了。

(5)地无以宁将恐废;

如果地生清扬之气,则原本因为沉浊之重紧抱成一团的地,就会不再安宁,四下激扬奔突,飞散流失。紧接着,地也恐怕要崩废了。

(6)神无以灵将恐歇;

如果神无以灵,那么就徒有造化之能,而无法施以造化之为,那么神恐怕很快就要停歇了。天地间,造化不再,一切都会停止运转,一切生命戛然而止。

(7)谷无以盈将恐竭;

作为万物之源的川谷,失去了源源不断的造物原材料供给,就如同失去了源头的江河一样,恐怕很快就会枯竭。

(8)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万物都不能继续再繁衍生息下去,那么恐怕它们很快就要灭绝了。

(9)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蹶,跌倒、失败、遭遇挫折的意思。贵,指以德为贵。高,指以德为上。侯王不奉从至德,就无法统治天下,自然就会招至败亡。

(10)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侯王之贵,在于其为政以道德为本。侯王之高,在于其为政以德为上,以人为下。

(11)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孤,无父也;寡,少也,独也;榖,本意是指百谷,也就是粮食的总称。引申为俸禄、养育、活命、善、美好等含义。不榖,先秦时期,侯王自谦之称。榖,百谷成熟之象。不榖,道者不物,君王不自生、不自成的意思。为什么要这么自称呢?因为侯王要以德配天。

(12)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侯王以自贱的称谓自称,这正是以贱为本啊,不是吗?万物以物为贵,以自生为贵,唯有道德以不自生为贵。侯王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不自成而化育天下,以物观之,恰似以贱为本。

(13)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舆,指马车。本句所讲的是先秦的舆服制度。君王制礼,以舆、章、服、冠等的规格不同,来彰显君臣间的尊卑和等级秩序。

君臣各级,分别佩戴什么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儒家的礼制中,玉是用来彰德的。

乘舆之礼,用以章贵。佩玉之礼,用以彰德。在老子看来,以这样的文伪礼节自彰其贵、自彰其德的法式,是不合乎天德的,是在以文害质。

老子建议,废除以乘舆的规格来自彰贵贱尊卑的礼节。废除以美玉自彰其德的礼节。珞珞如石,应该恢复自然之法式,以德为贵,而不是以礼彰贵,以器彰德。

三、我之体悟——生命这个能量体

这一章讲“一”,而“一”究竟是什么呢?韩鹏杰解释为“阴阳统一”,南怀瑾解释为“空”,即清净无为,白云先生解释为“道”。罗大伦解释为“执一”,“一”则是道的具体呈现,它里面有道的内涵。

单从这些论述,我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一”究竟是什么,但不论是什么,从后面的句子里可以知道它具有使天地清宁,神灵谷盈,万物生发的能力。它也许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可能是一种能量。我暂且用一种能量来理解它,这股能量主宰着万物,顺者则昌,逆者则亡。

前两周的读书会上,一个书友说:所谓的生命其实就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当你爱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时,你就会持续的跟这个人或这个东西产生链接,产生能量交换。当不爱了,能量流动也就不在了。所以,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恨是因为爱而不得。

如果用能量来理解“一”,那生命确实可以解释为一种能量体。这个能量体,什么时候能量最大呢?当然是完全无损耗的时候。我们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能量体,想一下什么状态下自己能量是最足的,一定是内心平静、身体放松的时候。我想这种状态应该就是老子所说的“清净无为”,这种状态也许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吧。

那怎么获得这种状态呢?前面章节说过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做到“勿矜,勿伐,勿骄,勿强”。

不过欲望和情绪这种东西,也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住的,所谓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以“道”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这也是为何得道的过程称为修行!

D. 《道德经》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一、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各家之解

1、白云先生《老子之道》摘要:

以天道观之,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就在于它是不是符合天道,这是天道自然的政治伦理。如果君王违背了天道自然的政治伦理,把天下据为私有,那么这样的统治是违背天理的,所以它一定不可能长久。而这样的统治者,所积累的财富和至尊权力也都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一定会随着国家的衰亡,而最终全部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

2、南怀瑾《老子他说》摘要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遭来无限的苦果。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便是最好的解脱自在。

(二)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总之,这种观念的重点,在于一个“持”字的诀窍。能不能持盈而保泰,那就要看当事人的智慧了。如果从第二层次来讲,老子这句话,是对当时在位的诸侯和权臣大夫们有所感而发的金玉良言。

因此便有“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等三联引申的说法。

3、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解释

求盈求满又想把持,不如适可而止、恰当好处;把锥子锤打得极为锐利不能长久保持;积得金玉满堂也没办法长久守住;炫富炫贵骄狂放纵,会给自己留下无尽祸殃,功成而懂得不居功自傲的道理,才真正符合天道天理。

三、我之体悟——《道德经》带我们进入了信仰的通道

从这一章也能看出老子这些话主要是劝诫富贵权者的。但对于我们现代中国人来说,也有很多可以启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物质生活较为富裕的时期,大部分人不再为吃喝发愁,但却陷入了精神世界的危机。多数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除了挣钱,不知道生活为了什么。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富裕,还不能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当我们真的达到了自己原来的经济目标,却发现还是不够,因为在我们经济提高的同时,我们的欲望也随之增加了。

可是,当你忙碌了一天,筋疲力尽,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好孤独,想要问自己:“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真的需要这么多吗?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你可能觉得自己又在矫情了,没必要想这么多。但这个问题又像一个幽灵,总会在某些脆弱的时刻纠缠你。

但其实,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在精神层面需要面对两个巨大的难题,一个是死亡,一个是贪欲。“人终有一死”,但人的意识中又有“永恒”这个概念。这二者的对比会在人心中埋下一种深刻的悲哀,所以我们会哀悼逝者,也会为自己的死亡而忧虑、而恐惧。贪欲也是一样,我们无法抑制欲望,但我们意识里又有“崇高”这个追求,这会让我们无法安心于欲望的放纵里。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个难题?

唯有相信,相信一个永恒的东西,这便是信仰。我想《道德经》的价值,便是他带领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信仰的通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E. 《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一、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我的话很容易被了解,很容易去实行。然而天下之人都不了解,也不按照这个去做。说话得有核心宗旨,做事得掌握事情的关键。正是因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很少,按我说的道理去做的人更是难得。所以圣人穿着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他自己说,我上面所讲的理论平凡得很,非常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事实上,天下没有人知道,看了也不懂,也做不到。“言有宗,事有君”,思想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中心重点。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这句话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方面照它本身的文义来说,老子是在骂人,因为人太无知了,太没有智慧了,所以不容易懂我的话,不容易了解我的意思,这也可以说是老子的一句牢骚。另一方面,这一句话有独立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智慧是“无知”;智慧到了极点,知道无知之体,智慧之体,这才是真智慧。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真正懂我的少,了解我太多就太贵重了。因为你不了解我,所以我才了不起。“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他说真正得道的大圣人,外面穿的衣服破烂,内在是无价之宝的玉石;换句话说,你不了解我没有关系,我自己有道,贵不可言。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百人闻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

“吾言甚易知也”——我的话特别容易理解。“甚易行也。”意思是我讲的话特别容易去做。特别容易去做什么呢?放下欲望为大家做事,无我利他,最终老天会让您活得更好。

“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但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能实行。

(2)转念即是转运

“言有宗”,是有根据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大家每天的言语和思想有很多,有些是特别重要的,有些是无用的,那些重要的是有规律的,是根本。“事有君”,做事有主宰。每天您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这些事里自有它的规律和主宰,如果您懂得了它背后的规律,做事就不至于忙乱。

“夫唯无知也”,正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个道理,才会茫然陷于各种事里。“是以不我知”,所以才不愿意了解老子讲的道。正因为大家不了解这背后都是有规律的,所以才不愿深究这其中的道理。

(3)道德经,成功之人的游戏规则

“知我者希”,这里的“我”指老子讲的道的原则,能懂得道的原则的人非常稀有。“则我贵矣”“则”是法则、原则的意思,按照道的原则去为人处世的人,人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是以”是所以的意思;“圣人”是悟道的领导者,“被褐而怀玉”的意思是外面看着很普通,跟大家是一样的,穿着很粗糙的衣服,但心里怀的是玉。

三、我之体悟——老子不是在讲大道理,而是在给我介绍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最近好几个朋友都跟我说心情不好,心里乱的很,我就推荐她们读《道德经》,但她们的回答却都是“看书确实很好,但我真的静不下心看书!”我说,你试着看看就静下来,她们却都说:“谢谢你的好意,现在事情太多了,等以后有空了再说吧。”

以前我逼老公读书,他说看不进去,我就觉得是他不上进,只要肯坐下来没有看不进去的。后来他被我逼的没办法,每天晚上也会假装拿本书看,但半年过去,书都没读到一半。

后来我发现,有些东西看似“甚易知,甚易行”,但实际上却是“莫能知,莫能行”。为什么呢?我想根本就原因在于,你如何看这个东西在你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还是锦上添花。

就比如读书,对我来说不可或缺,因为它生活的一部分,它在困惑的时候给我启发,孤独的时候给我陪伴,无聊的时候给我解闷,所以读书对我来说“甚易知,甚易行”。但对其他人来说并非如此,他们有他们生活的解决方案。

再举个例子,吸烟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是他们戒不掉,为什么呢?因为吸烟可能是他们社交的工具,可能是他们无聊时的伙伴,也可能是他们耍酷时的道具,总之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方案。

这也就是为什么“道”对于老子来说“甚易知,甚易行”,而对大多数人却是“莫能知,莫能行”。因为老子说“言有宗,事有君”,意思是说话做事都有其可以遵循的根本,掌握这个根本,就会觉得处事容易。老子是想告诉我们:比起天天无头苍蝇一样的生活,不如先停下来掌握这个“道”,按照“道”去做事才会得到好的结果。所以,老子哪里是在给咱们讲道理,明明是在介绍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停下来,按照道去生活吧。所以老子又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F. 《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一、原文

【通行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帛书】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不崇尚标榜贤才,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众心不受惑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使民众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诈。以无为来治世,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2、南怀瑾《老子他说》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间的治道的发挥。这章的文字,明白畅晓,都很容易懂得,很好解释。但其中有三个要点,须特别注意,那便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实际上,我们晓得,“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是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的目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

老子主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两句话,可说“文从字顺”,读来很容易了解。但说对于稀奇难得的财物,不要去珍重宝贵它,便可使大家不会生起盗心。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为什么领导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称自己喜好某种道德标准

“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是老子对领导者讲的,告诉领导者不要表露自己有某种崇尚贤德的倾向,否则,民众就会起争执之心,为了这个名分、这种虚名就会去争。老子认为,我们所宣称的美德都是相对的,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领导者认为某种行为就是贤德,并推举出来一个模范的话,等于是肯定了少数人,否定了大多数人。结果可能是,大多数人并不一定真就向他学,还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2)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喜好贴上珍贵的标签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句话还是对领导者说的,告诉他们不要去推崇某种特别难得的、贵重的东西;如果领导者真的特别珍爱这个东西的话,下面的人就可能会为了它生出盗心。

(3)领导者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欲望暴露出来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表现出来我自己需要什么、我的欲望是什么,才能使民不乱。因为领导者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引起下面人的效仿,所以领导者要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无为。

(4)别实际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治理一个系统,会让被领导者尽量减少欲望,生活达到温饱,能吃好、喝好、睡好,就可以了,但是欲望要尽量减少一些。

(5)欲望放低,事业才会更高

“弱其志,强其骨”跟“虚其心,实其腹”是一样的,就是降低大家的欲望,然后使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领导者通过把自己的欲望放低,感化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就会把欲望放低,去把该做的事做好。

(6)先打牢物质基础,人才能去掉多余的欲望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意思就是一直使民众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对获得虚名的技巧和那种华而不实的学识起什么欲望。

(7)如何让被领导者不敢违背道,不去违背道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里的“知”应该是技巧,这句话的意思是,使那些为了获取虚名、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使用各种技巧的人,不敢这样做,不去这样做。“则无不治矣”——这样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三、我之体悟——老子的矛盾论和管理学

这一章是在对上一章理论的应用,即用上一章的道理讲到了如何应用在治国上。上一章讲万物相生相克,或者说我们眼里的好坏高低长短等,本来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非得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矛盾的一个方面,就相当于不接受矛盾的另外一面,那自然会破坏整体的和谐。

所以,这个道理用到治国上也是一样,行天之道,顺应自然规律,不要去人为的激化矛盾,组织才能稳定发展。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里包含众多组织,每个组织里又包含许许多多的个体,这些个体之所以能成一个组织,发挥出一定的功能,必然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连接和交互。但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连接和交互,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通过差别,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也称作分工,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而有差别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容易有斗争。当斗争大到把主要连接都破坏时,组织就会分裂和瓦解。而组织的分裂和瓦解,相信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为这可能伴惨烈的牺牲和流血。

所以老子劝说领导人,要看到矛盾各方,不要只关注一方,要去让各方自然的连接和交互,不要人为的去激化矛盾,因为激化矛盾的结果就是战乱不断,国家分裂。而领导人“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其实就是只接受矛盾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这必然会激化矛盾斗争。因为,在一个群体里,个体最害怕的就是被排斥和被抛弃,这在原始社会意味着“死亡”,而在文明社会里意味着“死亡焦虑”。有死亡焦虑,就会有生存斗争。

老子最后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我想他是想告诉我们,对一个组织来说,“无为”就是不要激化矛盾,“为无为”,就是要不要去做激化矛盾的事情,要去做缓和和化解矛盾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组织和谐稳定。

G.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一、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道是万事万物的奥妙所在,是善良的人珍贵的宝贝,是不善的人得以拯救的保障。说好的话、正确的话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美好的品行可以增加人的尊贵。品行不善的人,为什么就要把他抛弃掉?所以设立天子,设置三公,用珍贵的玉璧在前、驷马在后的礼仪来进奉,都不如静坐修道。为什么自古至今都把道看得这么珍贵呢?不就是说,按照道去做,我们所希望的就能得到,我们的过错就能改正免除吗?所以被天下人所珍视。

2、南怀瑾《老子他说》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是万物的奥秘,包容一切万象,也是“善人之宝”,因为善人本身就有“道”,也可以说,因为有“道”当然是善人。但是不善的人,也不能离开“道”,因为“道”是“不善人之所保”,是使坏人能得到救助的。“道”是对好人要救,对坏人更要救。要如何去救助坏人呢?就是教化他,使他变成好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说好听的话,可以使人相信、喜爱,乃至买到别人的性命。好话是可以收买人心的。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不抛弃任何一个不善之人,也不抛弃任何一位众生,这是讲“道”的重要。“故立天子,置三公”。古代的三公所走的路,就是这三位大师的道路,可以指出帝王的错误,只有三公可以直言不讳地讲。所以,上古的政治制度有其特别之处,也有其绝妙之处。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老子说一个国家虽有财富,有稀奇古怪的珍宝,所谓价值连城的“拱璧”以及“驷马”。古代的战争靠马匹,“驷马”是最好的良驹战马武器等,也是皇帝的交通工具,但老子说有财富和国宝都“不如坐进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养道德。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人为什么对“道”看得那么重、那么珍贵?“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为什么不说要求得就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道”之所以可贵,因为它无偏私,也不稀奇;就因为不稀奇,所以可贵。“故为天下贵”,因此说这个“道”为天下之贵,是最崇高伟大、至高无上的,至贵而高不可攀的。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心有各种不忿,读《道德经》都可以释然

“道者万物之奥”,道是万物中最尊贵的。“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道是善良人的宝贝,不善人的保障。“善人”指有道的领导者。悟道的领导者管理大家,可以让社会变得和谐,让每个人各尽其用,所以人们会越来越善良。而不善良的人,会被善良的人用各种方法启发、教化,最终影响他逐渐变成一个好人,在社会很好地生活下来。

(2)如何让好处来找您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美”是美好的意思,“言”是说的意思,“市”是交换、集市的意思。“市尊”的意思是可以换取大家的尊重。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经常称赞道的功用,则可以博得大家的尊重。

“行可以贺人”这句话在通行本里写的是“行可以加人”。我觉得帛书甲乙本的“行可以贺人”是对的。“贺”字当拿着礼物、拿着物品去庆祝讲,后来“贺”引申为增益、增加的意思。“行可以贺人”的意思就是您按照道的方法去力行,您的人生可以增益,会变得越来越好。

“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那些不那么善良的人,您就要放弃他吗?不是的,如果他能够接近道,按照道做事,他的人生就会一点点改变。

(3)得道之人,人生会有什么改变

“故立天子,置三卿”,“三卿”在周代指最重要的三个官员——司徒、司马和司空。这是辅理国政最重要的三种职位。在通行本里是“置三公”,意思一样。“立天子”和“置三卿”,古代人不认为天子是老百姓推举的,他们觉得天子是上天立的,是道在世间设置的一个组织结构

“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虽然有豪华的马车进奉华美的宝玉——就是说当领导的人,总会遇到这种大家给您送礼的事,或者您当了领导以后,会有很多珍贵的东西都供您使用,但是您不能追求这个。

“不若坐而进此”您不如坐在这儿,进到道里去,按照道的原则做事。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古代人为什么这么尊重道呢?老子说“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不就是因为您想得到自己所求,有罪的人可以免罪吗!“故为天下贵”,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贵的。

“有罪以免与”的意思是,以前您可能做得不好,或者犯过一些错误,但是如果您明白道以后,能按照道的原则去做事,您的人生会发生转变。

三、我之体悟——定心丸

这一章老子强调,您只要按照道去做事,必然能得到您想要的。

这是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吗?我觉得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读《道德经》这六十几天来,我真的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越来越安静,定力也越来越好。我情绪控制能力一直不太好,很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也很害怕别人说我不好或者不对。自学了好几年心理学,有一些改善,觉察能力变强了。虽然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但还是很难将其稳定下来。能觉察到,但又控制不住的感觉,其实也很难受。但是,不得不说读《道德经》这两个月,我的情绪真的越来越稳定了,对别人的评价也越来越无感了。我想原因可能是每天浸泡式的阅读,让我的信念越来越坚定——我越来越觉得放下欲望,正心正念,踏踏实实的做事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心理学ABC理论,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这个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都缘于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以前我总是为自己都这把年龄了还如此平平而焦虑,看到身边人工作比我轻松挣钱比我多,心里就会很不平衡,也很讨厌别人在我面前炫耀。而我现在的感受可以用金庸的一句话形容“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么看,《道德经》于我来说真可谓是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H.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有着丰厚内涵和深刻哲理的道家经典,而且是一部用语精炼、辞意隽永的哲理诗。其中体现的老子的思想智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二十七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作者:李耳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注释: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4、数:计算。

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6、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翻译: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

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读:

本章所讲的内容,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道德经》名人评价: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唐玄宗

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宋太宗

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苏辙

言至道无如五千文。——《双溪集·遗言》,苏籀

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明太祖

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清世祖

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义》,魏源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张岱年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

当人类隔阂泯除,四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蒲克明

《老子》的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这本书道出了一切。——约翰高

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黑格尔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施罗德

I.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一、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治国者)为政宽容,人民就会淳厚;为政苛察,人民就会因感觉不足而欺上。祸啊,福倚靠着它;福啊,祸就藏伏其中。谁知它们的极点在哪呢?没有确定的标准。正转变为邪,善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所以圣人方正而不割伤别人,有棱角但不刺伤别人,直率但不会放肆,有光芒但内敛,不刺眼炫耀。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治国者)为政宽容,人民就会淳厚;为政苛察,人民就会因感觉不足而欺上。祸啊,福倚靠着它;福啊,祸就藏伏其中。谁知它们的极点在哪呢?没有确定的标准。正转变为邪,善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所以圣人方正而不割伤别人,有棱角但不刺伤别人,直率但不会放肆,有光芒但内敛,不刺眼炫耀。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其政闷闷”,闷闷”的意思,应该是现代白话所说的温吞吞的,温温的,温和老实的,而不是笨;凡事都是平和、慢慢渐进的,不玩弄聪明,不耍花招。所以“其民淳淳”,老百姓都纯朴安分。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两句话所说的,我们不必要去从历史里找诠释,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就可以明白。世界上有些国家,对于老百姓的事都“察察”,察看得很清楚,百姓不但没有行动自由,连他乡旅行也在为政者的控制之中。家中来了一个客人,谈了些什么话,行政当局都知道;家人父子相互监视,家中吃了一只鸡,一碗肉,也会被闻香队嗅到而被斗争,没有一处不观察到的。而结果是“其民缺缺”。在这样的社会国家中,人民既缺德,也缺钱,更缺知识,贫困到极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老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祸与福是互为因果的。一个人正在得意时,就要知道得意正是失意的开始;而失意,却正是得意的起端。“其无正”,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过正就是过分,就是会歪了。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人之迷,其日固久”,他说人们迷信得太久了,没有醒悟这些道理,而且迷信太坚固,太长久了。所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一个人做人要方正,但“方而不割”,不要因为方正而割舍其他一切;人方正到割裂其他的时候,就变成不能容物了。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做人要直爽,讲直话当然很对,但是如果太直了,就会放肆。不要放光放得太光亮了,太光亮就看不见了,因为刺到别人的眼睛,在别人的视觉上,这光就变成灰暗了。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领导者施行严政,下面的人就会变得特别狡猾

“其政闷闷”的意思是,管理者的管理手段比较简单,没有那么重的心机,其结果就是“其民淳淳”,管理者变得简单的时候,被管理者也就变得简单了。“其政察察”指管理者的手段明晰,明察秋毫,政令特别多。当一个领导者的管理特别细致的时候,就会“其民缺缺”,如果领导者的管理特别严厉、细致,施行条目繁杂的苛政,被管理者就会变得特别狡猾。

(2)福和祸,都当不得真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您看到有灾祸了,觉得很倒霉,但是您要认识到,灾祸里很可能蕴含着幸福。当您觉得非常幸福时,不要太高兴,因为您看不到幸福的短暂,所谓的幸福就是灾祸的源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您看到有灾祸了,觉得很倒霉,但是您要认识到,灾祸里很可能蕴含着幸福。当您觉得非常幸福时,不要太高兴,因为您看不到幸福的短暂,所谓的幸福就是灾祸的源头。

(3)知道福祸相依是智慧,能看清福和祸的转折点在哪里才是大福之人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孰知其极”就是谁知道它到底是哪个方向,到底哪一端是对的?“其无正也”的意思是,它好像没有一定的常规。“正复为奇”的意思是,今天您看着好像是正规的,但转眼就变成不是正规的了。“正”和“奇”之间会来回转变。“善复为妖”的“善”指善良、正常,“妖”指邪恶的,意思是本来它是正常的、善良的,但它一转眼也有可能变成“妖”。老子说,“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大家知道了这两者会来回变化以后,一直很困惑。

老子在本章告诉我们,福祸变化的道理是有奥秘的,这奥秘就在道的法则里。如果您能够尽量心存利他之心,幸福的大门就会向您打开;如果您天天把利己放到前面,灾祸的大门也会就此打开。

(4)只要领导者把道和德的境界做好,法用的地方就非常少了

“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耀。”这里的第一句话在不同的版本里写法不同,有的是“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帛书乙本写的是“是以方而不割”。这里,我们选用帛书乙本的写法。“是以方而不割”是说一个人做人方正、有原则,但是他不会因为有原则去伤害别人。“廉而不刺”是说一个人廉洁、品格端正,但是他不会因为品行高洁去刺伤别人。“直而不绁”是说一个人正直,但是他不会因为正直去束缚别人,让别人感觉到难受。这里的“绁”字当拴绳子讲(通行本写的是“直而不肆”,我认为应该是“直而不绁”才对)。“光而不耀”,是说一个人发出光来,但是这个光不会让别人觉得耀眼。

老子是在讲道、德、法三个层面的管理方法,包括本章开始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如果领导者把道和德的境界做好了,法用的地方就非常少了,而法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这种“割”、“刺”、“绁”、“耀”的伤害。

三、我之体悟——《易经》的“阴阳相合”和《道德经》的“有无相生”

今早听曾仕强讲《易经》,才发现要理解《道德经》,最好能先弄懂《易经》,老子的“无为”“无常”“有无相生”,孔子的“仁”“中庸”,这些理念都来自《易经》。如果理解了《易经》,再看《道德经》,一下就明白了。尤其《道经》这部分,一直很难理解,今天听了《易经》,发现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易经》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不就是三条杠变来变去,变幻出万象的嘛。这个“一”就是《易经》的太极。“一”为何能变成“二”,“一”分开两段就变成了“二”,《道德经》称为“有无”,这个“二”《易经》称为“阴阳”。但是这个“二”只是我们眼睛看上去觉得分开了,实际上还是相互连接的,还是在一个整体里面,他们还是一个整体,这就是《道德经》讲的“有无相生”,也就是《易经》讲的“阴阳相合”。

而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看上不同,就以为不同;看上去分开了就以为没关系了;接受了看到的一面,就意识不到还有看不到的一面。但实际上万事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如果你只照顾到了其中一个部分,或者偏向一边,看不到另外一部分,做事就不周到,就会出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讲“中庸”,“中”只是一种意像上的中间,指的就是能够保持阴阳平衡的意思。所以老子的“无为”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就是指你要注意“无”的一面,注意“无”上的为,也就是要在看不到的那一面上下功夫,当然老子也没说看的到的那边就不理了,看得到的那一面大家都会去“为”,没什么好说的,但在看不到的那面上下功夫才是需要智慧的。

如果有了这个概念,这一章就很好理解了,如果圣人(管理者)是阳,那人民就是阴,圣人和人民虽然是两个角色,实际上是相互协助,相互成就的一个整体。圣人的“政令”如果“察察”,实际上就是把人民放到了对立面,最终结果当然会让民心离你越来越远,社会乱像越来越多。比如,有些夫妻互相不信任,总感觉对方有事瞒着自己,然后就开始监视对方,结果不但不会让问题得到解决,夫妻关系还会越来越糟糕。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开始监视行为,你就把对方推到了对立面,你们就不能再以一个整体的心态来面对问题了。心理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解决问题,也会用一个技巧,就是让来访者感觉心理咨询师是和他站在一面的,是帮助来访者共同解决问题的,而不能让来访者感觉是自己有问题。任何关系,信任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信任,相互之间能量就能正常流动,阴阳就能合一。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合一生出来的,阴阳不和,能量就会减损,哪来的力量生出新的东西呢。

老子说“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也是让我们要选择“阴阳平衡”,你要有用“方、廉、直、光”阳的一面,又要注意他们阴的一面伤到别人。就像我们小时候,拿个长混子玩的很高兴,一不小心就打到了别人。慢慢长大,你脑子里有了这个概念,玩这个东西时自然会避开人。我觉得老子包括《易经》都是再给咱们说这个道理,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两面性的,你用的时候不要只盯着一面,还要防止另一面伤着别人。如果这个东西还随时在变动,那就不止两面了,你更得注意,就像你手中转动一个长棍,任何一面都可能伤到人,你要玩这个东西,就要想的周到些。《周易》中的周,就是指周到的意思。圣人作为领导人,你当然要想的更周到,周全一些,所谓的格局高,不就是比平常人看的更全面,更长远吗!

热点内容
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意见 发布:2025-01-15 16:40:42 浏览:894
重庆合同律师 发布:2025-01-15 16:39:58 浏览:636
榆次免费法律咨询 发布:2025-01-15 15:49:54 浏览:163
法官考察材料 发布:2025-01-15 14:58:25 浏览:475
合同法违反合同 发布:2025-01-15 14:48:08 浏览:825
北京资深拆迁律师 发布:2025-01-15 14:26:40 浏览:975
疫情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5 13:55:13 浏览:882
国家电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5 13:27:12 浏览:903
民法典规定的家事代理权 发布:2025-01-15 12:58:48 浏览:609
劳动法劳务派遣人数规定 发布:2025-01-15 12:46:04 浏览: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