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第

道德经第

发布时间: 2023-01-24 23:12:03

『壹』 《道德经》第一章的两句话是什么

《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第二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恶。)
《酷说老子》第二章(1):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1、
从古到今,学术界众口一词,信誓旦旦地说老子这两句话讲的是:
“美”与“丑”,“善”与“恶”。
其实这种看法疑点重重,早就应该被立案调查。可惜,晋代最早为老子这两句原文翻案的王弼,一直孤掌难鸣,无人响应。我的声援,可能会得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然而,似乎有一位哲人说过:
有些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抓捕不到的真相,总是乐意向那百分之一的人自首。
2、
其实,按照老子的原意:
“美”,是喜欢的意思。
“恶”,是厌恶的意思。
“善”,是赞成的意思。
“不善”,是反对的意思。
所以,老子要表达的是:
“喜好”与“厌恶”,“赞成”与“反对”。而不是“美”与“丑”,“善”与“恶”。
3、
先说“美”与“恶”:
比如我们看到美女,美之。“美”即是喜欢的意思。
比如我们看到恶人,恶之。“恶”即是厌恶的意思。
证据呢?有三个。
【第一个证据】:
《道德经》第二十章曰: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既然“唯与阿”(听话与呵斥),都是动词,那么美与恶也必定都是动词。所以“美”就表示喜欢,“恶”就表示厌恶。
4、
【第二个证据】:
王弼在《老子注》中说: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
古代“解读老子第一人”的王弼明确表示:
美恶就是喜怒,也就是喜欢与厌恶。
5、
【第三个证据】:
河南人应该都知道,在河南问一个人高不高兴就会说:
你心情美不美呀?
这里的“美”,既是“欢喜”的意思。而老子李耳的故乡,正在河南周口市。顺带一提,明代小说《金瓶梅》一书中也经常用“美意”代表“欢喜”①,说不定作者也是河南人。
那么,以上三个证据足以证明:
“美”,即是喜欢;“恶”,就是厌恶。
6、
再说“善”与“不善”,为什么是赞成与反对的意思呢?也有两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
王弼《老子注》曰:
善不善,犹是非也。
所以王弼明确表示:
善,即是,即赞成;不善,即非,即反对。
7、
【第二个证据】:
《韩非子•八奸》里有一句话:
“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
这两句与老子原话的语法和格式几乎一致,但韩非子的语意很明显:
善,即是赞成;不善,即是反对。
意思是:
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喜欢;不是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不喜欢。
8、
当然,王弼的理解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解释太含蓄,语意朦胧,仿佛一名待字闺中的腼腆少女。“千呼万唤始出来”,最终还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使人如同雾里看花,隙中窥月,无法看到庐山的真面。
那么,老子的这两句话究竟该如何翻译呢?综合以上所有的观点,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所喜欢的,是美,这是令人厌恶的;都知道自己所赞成的,是善,这是需要反对的。
老子这一句话是想说明:
世人所喜欢所赞成的许多东西,表面上是美的善的。但这种所谓的“美和善”,如果从本质上体悟,也可能是令人厌恶和反对的。
这是为什么呢?听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令:
“凡是将本国流落在外的奴隶花钱赎出来的人,回国后政府一律报销赎金。”
所以当时有许多鲁国人都纷纷在外替奴隶赎身,当时孔子有一名学生叫子贡,出差的时候顺路赎了几个奴隶。但子贡道德高尚,视钱如粪,回国后懒得去报销。于是一夜爆红,成为了全民偶像。
只有孔子一个人破口大骂:
“自今以往,鲁国人恐怕没有人在赎奴隶了!”②
9、
为什么?因为子贡的行为太难效仿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
喜欢归喜欢,赞成归赞成。但是让我花自己的钱,去挽救别人的人生——对不起,做不到!
于是他们只能对子贡高山仰止:
既然泰山这么高,那我就不上去了。还是瞻仰一下,止步吧!
后来,赎奴隶找政府报销的人开始被众人嘲笑。再后来,就没有人再去替奴隶赎身了。完美的印证了孔子的预言。也就是说:
世人所喜欢和赞成的子贡之义举,表面上看是美的、善的。其实,贻害无穷,是令人厌恶和需要反对的。
因此老子才会感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参考资料】:
1、《金瓶梅•第七十九回: 西门庆贪欲丧命 吴月娘失偶生儿》
2、《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
作者:紫侠狼,《酷说老子》作者,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贰』 《道德经》第50章

《道德经》第五十章原文、译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出世,叫做“生”;入地,叫做“死”。人世间属于长寿的,占3/10;属于短命的,占3/10;因为言行失道而意外死亡的,也占3/10。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为了养生导致奉养所需过度。据说,善于维护生命的人,在陆上行走,不会遭遇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即使参加战争,也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对于他,犀牛对其无处投角,猛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显露锋芒。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可以让人致其于死命的要害部位。

人出世而生,最终入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对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叁』 《道德经》第一章:道的道路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翻译:道可以引路,却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道路。名字是可以喊叫的,却也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叫法。无,就是天地开始的叫法,有,就是万物根源的叫法。因此,对于这种长久不变的无,就需要从细微的地方进行洞察;对于长久不变的有,就需要从形态进行洞察。无和有有相同的出处却有不同特性的名称,把这种无差别性存在体就叫做玄。这种无差别的存在体还有更深层次的存在体,它是所有细微的大门,

       解释:这一章主要讲了四点

       第一点,道的道路,道可道就是指的道是可以指引人们行走的一条道路的,而这条道路却并非我们生活中通常认为的道路,就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 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来道的道路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子。而是道自身所蕴藏的特性。

       名可名,非常名也是如此,我们认知事物,总得要根据事物所展示出来的特性有一个张三李四王麻子的固定叫法,这样才能知道所说的背后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也就不至于在宏大的存在与万物当中凌乱。但牵扯道的叫法却并非如此,就比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对有物混成可以取一个字为道,勉强取名为大,大又可以叫做逝,逝叫做远,远叫做反。所以对于有物混成这个东西可以有多种叫法。这就并非我们通常意义当中的取名特征了,再比如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种叫法也并非是通常意义的叫法。显然有一种违背通常意义叫法的特征。

       因此,对于道不能因为名而看道,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不论叫多少种名称,都不能因为名称而忘了名称背后所指的实际存在物,根据实际存在物的特性去看待它展示给我们的各种信息。这在佛家来说,也就是脱离文字相。不能因为以文系文,而应该以文系物。比如,不能只看到一个道字,或者一个大字而联系一大片关于解说道的文字。而应该看到有物混成这个对于实际存在的描述,以及这个实际存在所展示出来的先天地生的特征,还有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的作用。只有看到实际的存在物才能真正的让受益于实处,而不是在虚空的想象和幻想当中迷失自心。

       第二点,无和有。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看,开始说到了关于道的道路问题,那么这里就说到了对于人而言这道路上所面临的两条轨道,第一条就是无,第二条就是有。

       天地最开始的样子就叫做无,这种无,很明显就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而且它如同道一般作为一个存在特征来进行指代和命名。而这种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实指因为它是天地最开始的样子,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是因为无形所以会让人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罢了。

       有就叫做万物的母亲或者根源,因为它孕育万物,而这有也指的是一种有形存在,作为造就万物的本源。很有一种造物主的感觉,比如我们知道的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的神话传说,以及圣经当中的上帝创造万物之说。总之这个有所带来的都是一切有形之物的指代。而无和有也就形成了天地万物这样一个无形和有形存在的开端。

       第三点,这一点紧接着就说到了无和有的认知方式。对于常常以无形的方式存在的事物就需要洞察它细微的地方。对于无形的东西它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作用,而这种作用必然也会如同蝴蝶扇翅膀会演变成为一场风暴一样,意思就是指它会在实质的地方产生作用,而这种作用因为它是无形的存在所作用的,并且会带来实质的变化,因此必然会有事物受其影响而带来最终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并非是一蹴即成,因此需要宏观洞察发现事物细微地方的变化才能进行及时调整,而道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如果你无法发现那些细微的地方的变化,就会导致灾难的发生,比如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都是不能因为大事而忽略了能够动摇根基的小事。这就是无的作用以及对于无形这种存在的一种认知方式。这也告诉了我们,需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行。

       如果作为自身来看的话,和佛家也是类似的,比如说的内观,修行,以及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就是要让自己不断的发现自己细微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得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内心,而不至于犯下大错,遭受危险。

       对于常常以有形的方式存在的事物,就需要洞察它的边界,实际上就是说的形态。因为有形了,可以看得见了,所以就可以通过行为举止的变化去认知和判断事物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好都是比较好操作的。

       如果用佛家来看,这无和有的认知方式,那就如同心与身,对待心就需要对待无对人内心的影响,比如妄想,幻想,对人内心的影响。从而也会导致行为举止的变化。因此这也就告诉我们,事物可以从无以及有两方面去着手认知和对待,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能够看到实质的地方才行,实质的问题解决了,表象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第四点,玄与众眇之门,玄就是对于无和有这两种不同特性却又来自同一出处而说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地方竟然能够容纳两种不同特性的东西的存在,很像太极阴阳图的样子,阴阳就像这无和有一样,无和有融于太极当中,反过来看,就是那个同(太极)出而有不同特性的名称无有(阴阳),而这太极其实我们知道还是有一个指向性特性的,然而细思和内观就会发现它的更深处还有一个地方叫做无极。这无极更像是那有物混成的样子。因为所有事物都混为一体的存在,所以我们单单以有物混成去看待这个物,那么它就是无极的特性,而太极,以及阴阳只是衍生出来的具有特定视角的视角性存在。简单说,无论事物如何衍生和演化,它对于有物混成而言都是出于一种无极的状态,就如同道的道法自然一样。因为视角和自身局限问题才会产生一系列的指向性的“规律”感。这 也恰恰体现出了无中生有的特性。

       这种状况如果用佛家来解释,那就更容易,比如说万法唯心造。法,其实就是事物内在的所谓的关系脉络,既所谓的规律。然而这些却都是心所呈现的,能够如此呈现就是因为我们看待无和有,看待太极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关系体而导致的。其实这些都是虚幻的,因为真正的存在就是那有物混成的状态。

       而恰恰也是佛家所说的借假修真,既然一切如梦如幻亦如电,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些展现在我们面前,以我们所能认知和感知的事物去通晓那本真的存在,就如同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样,我们只是在反向认知而已。而恰恰最终融于真实当中就是要抛弃这些认知,回归本来面貌。这就如同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还有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对于这个常无欲以观其眇,以及众眇之门。这两个都有同一个眇字,但是从它的前缀来看却指的不同,第一个眇指的是天地常常处于无形的一种状态存在,就需要以眇来洞察它的存在,这天地很有一种指地球上面的天和地的感觉,比如说以宏观来看待天地就会形成一种抽象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其实就是微妙的表达而已。第二个眇说的是众眇,这众眇指的就是存在当中所有无形存在,这就像源头统摄的感觉,所以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而这万物,也很显然就是指的地球上面的万物。并非地球外面的万物。

       从这一章就可以看到一个顺序,道—》玄—》无—》有。对于无和有的关系,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这一章还展示出了一个核心,那就是对于眇的重视,而眇所牵扯的就是关于无的存在,最后还说了个众眇之门,更加体现了对于道认知偏向于无这一层面的切入。而从道德经全文其实也就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来这一点,比如无为,无事,为无为,事无事,比如天得一以清等等,比如太上,民不知有之,比如玄德等等,总之这是道德经一个核心导向。

『肆』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可以言说的道,并非真正的、恒常不变的道,恒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用文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终极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们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作品简介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伍』 《道德经》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微妙玄达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曰:豫呵【a】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容(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豫,是指大象。
犹,是一种生性多疑的猴子。
蔽而不成:蔽,是隐藏的意思,蔽而不成是有所欠缺,不能圆满。

用我们的俗话说,高人有以下几种人格魅力:
1、谨慎,豫呵[a其若冬涉水 。老子形容悟道的人,像过冬天结冰的河一样,(老子生活在中原地带,所以冰不像东北那样厚),所以很小心,老子形容悟道之人做事那种谨慎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像“匠人精神”,就是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去完成一项工作,在追求极致的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心性;变得越来越纯粹,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

2、警惕,犹呵其若畏四邻, 像生性多疑的猴子,随时提防着邻国来侵犯。不是真的怕,是尊重。

3、庄严,严呵其若容(客),讲究仪容,随时都像要去作客一样。

4、洒脱,涣呵其若凌释, 像春暖花开,大河解冻一般,浩浩荡荡,冰面变成冰块,冰块又融化成水。(懂道的人,他知道时机的重要性,遇到结冰,他知道等到春天自然会融化,而不是冬天结冰就想在冬天消除它,怎么消除啊?用刀劈?用火烧?小冰块还行,那黄河里的冰靠人为是不太可能做到的。这就比如我们遇到事情,有些事情当时虽然很难受,但是时机未到是解不开的,时间是化解一切的良药,等时机到了,一切迎刃而解了。

5、纯朴。敦呵其若朴, 纯朴的反义词是什么?浮夸、华丽、奢靡,你看前几年领导戴个几十万的名表被眼尖的网友扒出来,这领导被免职了,前几年的两会,网友都在关注谁拎着名牌包包,当初那些拎名牌包包的现在都销声匿迹了。

6、深沉,混呵其若浊, 喜怒哀乐深藏于心,不形于色,表面上什么都看不出来。

7、豁达,旷呵其若谷。像空旷的山谷一样。

对照以上七点,看看我们能做到几点呢?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傅佩荣细说老子》中的解释“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
在复杂多变、诱惑迷茫的面前,你能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在一成不变的安定生活、安逸状态中,你能不能活动起来,让它重新展现生机?

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上一章的“道”是“不可至计”的,这一章善为道者亦是深不可识的。
“为道”关键在“使静”、“使生”;“葆道”之原则在于“不欲盈”。最终目的达到“敝而不成”的状态,其实也就是“道冲”的状态,“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第四十一章所说的五个“大”——“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从大自然现象中发现的辩证规律。

第四十五章所说的五个“大”——“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则主要是从人生现象中发现的辩证规律。

“大成”是最圆满有成就的人;大盈”是 最充实富有的人; “大直”是 最正直无私的人;“大巧”是 最灵敏善巧的人;“大辩”是最有雄辩有口才的人。

这是最完美的、最理想的人格形象,这些都是指人的本质内涵,可它的外在表现却恰恰相反,最圆满的人看上去好像有欠缺,最富有充实的人看上去好像有空亏,最正直无私的人看上去好像弯曲不直,最灵巧的人看上去好像很笨拙,最有口才、最雄辩的人看上去好像说话迟钝。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和光同尘”,自己虽然太圆满、太完善了,但并不锋芒毕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总是隐含才华,与众人打成一片,与众人相融合,这样才是真正的圆满、完善。这是在俗世中保持圆满的一种策略。

二是因为“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日盈则昃,人太圆满了也会盛极而衰,走向反面,所以经常有意地有欠缺,做人做事留有余地,不要达到极点,万事不要做绝,这正是在自我人生中保持圆满的一种策略。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可谓是满腹经纶、功成名就,而他偏偏将自己钟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 任何事情不能追求圆满,有一点欠缺,才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才有不竭的人生动力。其实,“求缺斋”名字蕴含着一种哲学隐涵,其中别有深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其意思是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成”和“缺”是相对的,“盈”和“冲”也是相对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反朴归真,就是由灿烂归于平淡。修养成就到了最高的境界,反而虚怀若谷,表现出很空虚不足的样子。丰盈到了极处,反而显得空空如也。但是表现尽管如此,实际上却是“不弊”和“不穷”的,这是它们与一般的“缺”和“冲”最本质的区别。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是指做事要留有余地,使自己进退自如,也使自己的事业得以持续发展。

前两天5.20小满节气,中国人把它叫作小满,就是忌讳“太满”,我们常说“谦受益,满招损”、“物极必反”,因此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命名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唯独有小满却无大满。这也暗合了老子的为道思想“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易经》一共64卦,第63卦既济就是圆满,而最后一卦第64卦是未济卦,是不圆满。接下来又从乾坤二卦开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是不是也说明“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陆』 《道德经》第2章——道之德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本章解读】

要想把握道德经的要旨,首先就必须搞清楚道、无、有、德、天地、圣人、自然、万物,这几个主要核心概念,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其次,必须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研究道德经的基础和前提。

“道”,第一章已经明确“道可道,非常道”,那我们该怎样更确切的描述、理解“道”呢?

因为“道”是天地的运行法则,是全面综合普适通用的,即所谓的自然规律,是无法全面用言语描述的。就像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些科学家,物理学家的“道”在哲学家、生物学家们看来就不是什么“道”,反之亦然。

“道”既是天地运行法则之自然规律的全集,也是生化自然规律之母,我们能见之相,行之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却不可即,真所谓“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那么天地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之动,天地生。道之动的结果而为道之相,道之相即为天地。道生天地,天地即是道之相,道之相即是道之德,因此天地就是德,德就是天地。天地的运行法则就是道,天地的运行状态、过程和结果就是德。

探究道,就是探究天地的运行法则;

效法道,就是效法天地的运行法则。

一阴(无)一阳(有)之谓道,有无相生,即阴阳相合,而生天地万物。

道之一体两面之谓“无”、“有”。

无生天地,天地亦即自然规律;天地化道而为德,德化道而为天地,故天地即道之相;(无,名天地之始)。

有无相生而为万物,万物亦即自然现象;(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母”,非常形象,暗含“有无相生”(阴阳合方可生之)而为万物,相生,即共同而生,对应天地仅仅是“无”而生之)。

可以用人本身举例来方便这几个基础概念关系的理解:

一个完整的人就相当于“道”;

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就相当于“无”

这个人的身体就相当于“有”;

他的信仰就是“自然”;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他的“天地”;

他所做的事情(所作所为)及其结果就是“万物”;

他的为人处世,即做人的原则、做事的规矩,就是“自然规律”;

如果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很正(能够服从信仰),那么他的人生对社会就会有事功、贡献,就是有“德”;

所谓的“圣人”,就是得“道”、有“道”、行“道”之人。

显然,这些做人的原则、做事的规矩一定是服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他的“天地”)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天地的。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某某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根本上也就是他秉持的三观打开了“市场”,也是蛮有道理的。

把这些基本的概念搞清楚,道德经的文旨脉络就会更加清晰。

第二章的主旨,由第10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可知,是由天之道的运行法则而释道之德的内涵,讲述道之相—德在天下、人间的表现是什么?以及圣人如何效法天地。本章提纲挈领总述圣人效法天地的原则,后续多个章节都呼应本章再作进一步的阐释。

圣人该如何效法天地执道施德呢?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1. 顺应天之道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直译 :大家都知道了怎么样做就可以成为美的标准,那么恶也就已经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了怎么样做就可以成为善的标准,那么不善也就已经产生了。

即圣人治世,应避免标榜美丑善恶,摒弃主观设置标准。像现在的摆拍,不就是“斯恶已”、“斯不善矣”吗?

2. 天之道是什么?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直译 :所以说,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生相克,也是随时都可以相互变动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复杂之于简单,再复杂的事物也是由最简单的东西构成的。就像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无所不能,但是所有的复杂其实都是由0、1变换而成,看似简单容易的往往又知易行难。像人人都知道健康是最宝贵的,可是又有几人能真的足够重视并做得到呢?

这六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主旨:就是相生相克。这些道理也是谋略、兵家之根本思想基础。意思就是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并无绝对的标准,随时都在变化,一旦陷于某一个标准或主观,便违逆了“天之道”。存在,都是矛盾的辩证统一。

没有下,便没有高,没有长,便没有短...,得意即失意,比如一个人去年赚了很多钱,很得意,结果今年亏损了,自然便会失意。还比如,买股票赚了钱很开心,亏了钱就自然不开心。还比如:如果做长官的比较有优越感,平时很倨傲,那么有一天下属突然成为长官了,他的心态可想而知。苏秦嫂嫂“前倨而后恭”也是很鲜明的反例。

所以,“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既然“有无相生”,存在,都是矛盾的辩证统一,那么思想也是一种存在或物质,思想之外,尚有何物?可能就是“道”了吧?

换句话说,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有没有不存在呢?或者该怎样去理解“不存在”呢?这个问题等同于:人生真的有死亡吗?灵魂真的可以彻底湮灭吗?

我想:能把这个问题真的想得通,想得透,应该就是“得道”了。

3. 该怎样顺应天之道?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无为:即无我为,一方面是不为自己的为,没有私心私欲私利;另一方面是合符道的“为”,不主观的“为”,不违逆自然规律的“为”。

与第9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相呼应。

4. 顺应天之道的结果会怎样?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柒』 溯源《道德经》第一章

溯源《道德经》第一章

                            作者  程勇

【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道,非 常道;

名 可名,非 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帛书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本章是道德经中开篇第一章,也是最难解读的一章,目前对这一章的各种解释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要想真正接近老子原本的思想,我认为现在是重新研究老子这本著作即通行本所谓之《道德经》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与老子同时代的共同语言文字“甲骨文”,我们有了目前为止最接近老子原著的文本—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

        老子其人我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各种文本的介绍都几乎差不多,现在查阅也相当方便。我在这里着重谈谈现在的通行本《道德经》的由来以及和老子帛书的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误读。

        据史记记载:《老子》分上下两篇,分别为“德论”和“道论”,“德论”在前。各篇不分章,书名就叫《老子》。《道德经》这个书名都是汉魏后追加的,包括通行本分为八十一章,都是后人编撰而成。这在成型的过程中也是不尽相同的。目前通行的版本如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均为81章。但历史上还有其他分章版本,如西汉庄君平后避讳改名严君平又名严遵所著《道德经指归》分为72章,元朝吴澄的《道德真经注》分为68章,可见分章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个人依据自己的理解为了方便研读而分的;

      古代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任何一本书要流传,都是靠人手抄录,在抄录的过程中,把个别字抄错或误抄现象在所避免,甚至有人按自己的片面理解将其中字句进行修改也不无可能,所以各种版本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考证已知的自战国到1949年265个不同时期、不同注解者的版本,其中称《老子》的120部,称《道德经》的145部之多。从两汉以来一直到民国时候,中国历代学者对《道德经》所做的注,按各自解读所作的著本也可谓汗牛充栋,可见因无正确指归也就难免会产生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的结局了。这正是凸显帛书出土的重要性了!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共有两个版本,考古专家把它分称为甲本和乙本。甲本用篆书抄写,乙本用隶书抄写,另据所避汉朝皇帝名讳,比如乙本中“恒”这个字能反复出现,说明乙本比汉文帝刘恒要早,而甲本中,“邦”这个字不断的出现,证明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那断代就已经到先秦了,所以确定甲本年代稍早。如今甲乙两个版本合称为《老子帛书》。也毋庸置疑地证明了老子帛书远比现在通行本《道德经》要古老的多,要更接近老子原著,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它与老子所著原文一致。通过老子帛书,会发现其用字及用词都相当古远,所以要想理解老子的思想必须用老子时代的语言,而密码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考证的中国最早的汉字。已知的甲骨文单字有4500个左右,但到迄今为止能够释读出字只有1700个左右。而老子帛书全文约为5400余字,其用字以不重复计算,共用790余字,其中常用字约占95%;所以用已解读出的甲骨文来还原老子的文字原意应该完全可行了。

        据通行本《道德经》和《老子帛书》的对比,前者对后者的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话中有160多句语义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仅因避讳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昭帝刘弗5个皇帝的名字而产生的变异就达100处之多。帛书《老子》出土40多年来,海内外学者们对帛书《老子》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也从多方面、多角度证实了通行本《道德经》“多后人所改”,“与古《老子》相远”,“谬误实多”的推论。所以我们是幸运的,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认识老子,重新认识老子的思想。

       

        下面我们就拿第一章《道德经》通行本的内容与《老子》帛书逐句作一对比讲解。

        很显然,这一章《老子》所有全部6句话都被修改,总共64个字中修改了25个。《道德经》把这一段中的所有“也”字删除,把全部四个“恒”字换成了“常”字,再把两个“无”字改成“无”字。第三句中的“万物之始”,改成了“天地之始”,把第四句中的“以观其所噭”,改成了“以观其徼”。噭是“呼喊、鸣叫”的意思,“徼”是“边界、巡查”的意思,第五句改动很大,还多了“同谓之玄”这个赘句。第六句把“有”改成了“又”。

      我们现在来讲第一句话,“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现在的版本是“道可道,非常道”,

        “恒”是指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化。这是老子的宇宙观,表示在宇宙中存在永恒不变的可能性。

        “道”是使万物自行组织,自行稳定的机制和原动力。“道”也就是自然规律体现。是超越万物的,是永恒不变的。在老子后面的章节中还有具体论述。

          “常”的定义是指经常,通常,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变,就是说还是会变的。

          “可道”是指人类可以学习,模仿和应用天之道,指人道。

          那么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使万物自行组织,自行稳定的自然规律即天之道,人类是可以学习和应用的。但人类学习的行为和应用的方法都是人之道,而不是永恒不变的天之道。

          通行本中这句话被众多的人理解为:能够说出来的都不是“道”。如坠云雾。

            老子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天道与人道的差别,也为后面的“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埋下伏笔。

            帛书第二句是“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中是“名可名,非常名”。

            “名”的意思是指人类在认知活动中对事物进行描述和解释进而对事物进行定义和命名,是人类活动过程中阶段性的认知结果。

              “可名”的意思就是人类对事物、现象以及各种因果关系进行定义和命名的活动过程。而且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不会停止的。

                “非恒名”是指人类在对事物及现象在定义和命名的活动过程中随着人类认知的深入以及万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会不断对应变化。注意,这里有两个变量在同时进行。这是人道常识,那么是否存在超越人道常识的“恒名”呢?老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恒名”的意思本身就是指超越万物而存在的“道”,因为“道”是永恒不变的,人类对于“道”的认知最终会趋向于“恒名”。因此老子才在下文中提出“恒无欲和恒有欲”的命题。

              那么这句话应该这么解释:人类在对事物进行定义和命名后而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深入和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定义和命名的结果也随之变化。

            老子在这句中又提出了一组(两者),即“可名”与“恒名”的区别。“道”虽然表现在万物之中,但却超越万物而存在,是永恒的,恒名的。对这种说法的证明是老子随后在很多章节中都提到的。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在通行本里,说的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认为“万物”可能更确切地表达了老子的思想。

        “万物”是指除了“道”以外的一切事物,当然也就包括“天地”。

            这句话的句读目前还有着不同的看法。经过仔细研读还是认为帛书的断句比较符合老子原意。

      帛书《老子》全文中共有83个现代的人认为是简写的“无”字,5个现代的人认为是繁写的“无”字,而通行本《道德经》中把83个现代的人认为的简化字的“无”字全部改写成了繁体字“无”字,而帛书中两种字体同时存在,说明老子对这两个字一定是有不同含义或不同深意的。而简写的“无”字贯穿了老子思想整个核心,所以开篇老子就给予了定义。

          在帛书《老子》中的两处繁体字的“无”字,应该表示的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没有”的意思。而简体的“无”字,应该指万物还没有显现出来前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又能感觉到的真实存在,是一切事物萌芽状态前的原点。

      首先老子这个“无”它是真实存在的,但无法观察到,只能感觉到。但它蕴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和能量。

        那老子为什么把“无”定义说是“万物之始”呢?这个“始”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看“怀胎”的“胎”字,“始”字和“胎”字有密切联系。古代人在讲怀胎的“胎”的时候就说“始也”,就是生命刚刚开始孕育的那个状态叫“始”,他是有实相的。那么在胎儿还没有成型之前的状态呢?没有实相,但能说他都是“无”吗?不是“无”,它蕴藏了所有信息,所以,孕育的最初的阶段叫“始”。“始”,就是这个涵义。后来,“胎”和“始”各表意思了。

      一个“无”字代表了老子的世界观,也描述出了世界最初的原点状态,这种状态是“万物”开始之前的状态,蕴含万物所有的信息和能量。“道”就是推动这种原点裂变和能量转化的动力。

    “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当万物开始形成的时候,变“实”的时候,到我们可以感知的时候,“道”就变成是生养、滋养去推动万物发展的母亲。

          “无”和“有”是“道”要领导的两种状态,即万物必须要经历的两种表现形式。万物在“无”的状态时,“道”是推动的力量。万物在“有”的状态下,“道”是引导万物自行发展的规律。

      “母”字中的两个点在甲骨文中的图案就是两个乳房,就是女子在哺育孩子时候的画面。老子用母亲的含义来表达“有”的状态是非常完整而清晰的。

      在万物开始形成之后,“道”是生养万物的、推动万物的自行发展的,它生养了万物,这就是老子要表达的思想。老子在讲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这句话不但是本章的难点,也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这是认识“道”,遵循“道”的途径即方法。在后面的很多段落中都有更加明确的解释。

        “无欲”,指要用“致虚极也”的方法达到一个虚空的,没有什么主观的能动性,没有主观意愿的这种状态。

            “妙”(眇)是精妙;精微的意思。王弼注释为:“妙者,微之极也。”“妙”包括“眇”字在甲骨文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而“妙”字在小篆中是这样写的:

我认为应该有抄错的可能,误把“妙”写成了“眇”。

          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让自己一直保持在虚空的清静的状态下来观察、来体会“道”的精微的本质。这就是“以观其妙”是这意思。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有欲”就是用“守静笃也”的方法带着自己的角度,带着自己的学识和思维,实际去观察“道”推动万物运行产生出来所有动静,体会“道”运行的规律。

        “噭”原意是呼喊,鸣叫的意思。

        “其所噭”指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动静。

        通行本中的“徼”是边界的意思。所以与原文原意不符。

            老子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要用两种状态来观察万物,一个是“无欲”,一个是“有欲”。

        老子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保持一种虚空的清静的状态,能体会到事物的运行的本质。另外一种是“有欲”的状态,即人的理性状态。根据个人既有的知识,现有的条件,依据“道”的规律推导出结论。

        我们要学会这两者之间来回切换,根据现实状态有所偏颇,并学会把两种思维模式交互起来一齐分析问题,这是才是老子要告诉人们的智慧。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两者”指的是快“可道”与“恒道”;“可名”与“恒名”;“无”与“有”;“无欲”与“有欲”,这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出”指的是对立统一的两者都是对“道”的解释,只是从两个方面去解释同一个命题而已。

              “异名”指不同的描述和定义。

              “同谓”指的是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命题,只是一个事物两面而已,最终都指向“道”。

            这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命题将在整个篇章中广泛的展开说明。

            而在通行本中加了“此两者”和“同谓之玄”的赘句让后人产生了重大歧义。“此两者”变成了特指“无欲”和“有欲”,忽略了前面三个对立统一的命题。“同谓之玄”的狗尾之续,打开了道学即玄学的大门,把“道”引向了不可道不可名的歧路。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玄之有玄”中“玄”是深奥悠远的意思。“玄之有玄”是指再深奥悠远的地方也都有生发这种深奥的奥秘。

          “众妙”是指世界万物所有的精微变化集合。

          “众妙之门”指知道了“玄之有玄”的道理,是探索世间万物所有精微变化的途径即用“道”的规律。

『捌』 《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译文

《酷说老子》第五章(1)神奇的自然界:橡树竟然会联合起来故意制造饥荒?


《道德经》第五章【第一句】: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1、

所谓的刍狗,就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假狗。

祭祀时,被供奉于香案,受人膜拜;

祭祀后,被遗弃在野地,任人踩踏。

所以,万物在天地眼中,就像是刍狗,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一切只是天理如此,命运使然。老子为什么h会这么说?

2、

有一个鹿与狼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

1906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了保护美丽可爱的白尾鹿,下令捕杀美国阿拉斯加州森林中的狼群。没想到,狼群灭绝后,鹿失去了天敌,开始大规模繁殖,数量直线飙升,几年之内就突破十万只。

十万只鹿每天浩浩荡荡地在森林里驰骋游荡,森林哪里招架得住?没多久就由于森林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爆发了一场大瘟疫。于是白尾鹿又开始大规模死亡,几年之后,只剩下四千只。

眼看着鹿群死气沉沉,濒临灭绝,总统罗斯福才如梦方醒。为了挽救这个悲剧,他不得不在白宫召开紧急会议,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四个字:

找回狼群!

多年以后,整个森林才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3、

所以,天地不是不仁,是不能仁。天地必须一视同仁,没有偏爱。

天地偏爱鹰,蛇就是受害者。

偏爱蛇,青蛙就是受害者。

偏爱青蛙,蚊子就是受害者。

偏爱蚊子,人类就是受害者。

再举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例子,在二十世纪中叶国际新闻有一篇报道:

有一位印度商人喜欢环游世界,在游历香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秘密——华人喜欢吃田鸡(即青蛙)。

这不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吗?他觉得这是自己发财的机会。于是回到家乡一声号召,村民们纷纷放下锄头,去捕捉青蛙,他负责收购,最后再转卖到香港。当然,他作为“田鸡二手商”大赚了一笔。

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几个月后,当地青蛙基本绝迹,蚊子失去了天敌,自然一片沸腾,开始四处肆虐。整个村子的人都被疟疾侵害,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最终,当地政府不得不从外地雇来青蛙大军,才勉强平息了这场生态失衡的战争。

4、

所以天地的偏爱,就是破坏自然规律,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而所偏爱的物种,最终都会像被父母过分宠溺的孩子一样,终究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天地不仁,乃是大仁。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不懂这个道理,妄想通过消灭天敌的方式来插手自然生态,结果事与愿违。或许你会说,不一定非要消灭天敌啊,我只是单纯的投喂和帮助那些珍稀的动物总可以吧?答案是:

不可以!

早在几十年前,德国的一批环保人士已经用他们的“同情心”上演过一场生态灾难。他们曾经因为不忍心看野猪在忍饥挨饿,所以每年都会去一片森林里投放大量的饲料,尤其冬天,整个野猪群的食物有40%都来自人类的饲料,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

几年以后,野猪的数量越来越多,完全超出了森林的承载能力。它们吃完地上的各种果实,就开始啃树木的幼苗,这种“断子绝孙”式的觅食方式最终把森林屠戮殆尽,以至于“后继无树”,最终野猪也因为缺乏食物开始大规模死亡。

实际上,经过千万年的演化,森林本身早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生态系统,而德国的这一片原始森林更加“智能”,智能到什么程度呢?它为了保持生态平衡,竟然暗中操控山毛榉和橡树——每五年才结一次果,要知道其他地方的这两种树都是一年结一次果,为什么这个原始森林如此反常?其实原因很简单:

森林的目的是为了少结果实,每年饿死一部分野猪,从而控制其繁殖数量,所以才会让所有的山毛榉和橡树联合起来故意制造一场又一场的饥荒①。

你能想象这是大自然有预谋有计划的一种自动调节模式吗?其实中国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阴符经》里有一句话说的特别精辟: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②”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学家们至今还没弄明白这篇森林中的山毛榉和橡树为什么能用根须通过地下的真菌群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违背植物生长的普遍规律,只能在实验室里对自然的伟大表示惊叹和敬畏,然后给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自然界系统网络勉强起了一个生物学的名称叫:

“营养级联效应”③。

可惜,许多动物保护主义者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往往会无视大自然客观的“不仁规律”,一味追求个人主观上的“审美道德”,结果弄巧成拙,铸下了难以挽回的大错。

所以老子才会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参考资料】:

1、彼得•渥雷本《大自然的社交网络•第十章:蚯蚓如何操纵野猪》

2、《黄帝阴符经•下篇》

3、肖恩•卡罗尔《生命的法则•第三部分》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玖』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贵身以济天下

原文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1】。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2】,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3】?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1.贵大患若身:重视身体一如重视大患。本句本是“贵身若大患”,因“身”与上句“惊”协韵,故倒其文,古语多类如此者。

2.宠为下:得宠是不光荣的,下指卑下的意思。

3.吾所以有大患者..... 吾有何患:这是说大患来自身体,所以防大患,应先贵身。司马温公说:有身斯有患也,然则,既有此身,则当贵之,爱之,循自然之理,以应事物,不纵情欲,俾之无可患也。

今译: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呢?得宠是卑下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得惊恐慌乱,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托给他。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初读本章,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老子会把“宠与辱”、“身与患”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看似并无严格的逻辑关系啊?是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让老子把两者放到一起来讨论呢?

关于“宠与辱”

老子说: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一般人的理解则是,宠为上,辱为下,认为得宠是一件人人向往的好事,有无数的福利,受辱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坏事,才是卑下的。殊不知,视“宠”为贵者,已经将自己摆在卑下的位置。所谓宠,应该是位高者予以位卑者的各种恩赐,本身已经存在一个地位的不平等,施宠者为上,而受宠者为下。

另则,得宠者,得到了会担心失去,所以得之惶恐,而真正失宠了,则更是惊慌失措,不知所以;而相比于“宠”,若是“得”辱,可能会惊,但若是辱去之,则可心安了。所以说,宠连辱都不如,老子当然将其归为“下”。

老子在第三章已经明确了观点: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若是大家都以宠为贵,世人为了争宠,会何等处心积虑?“受宠”若成为人心所欲,人人趋之,得了宠,战战兢兢不想失宠,以施宠之人的意志为转移,失却了自我,心就乱了,就可能做出违背人性违背天理的事,常有因争宠而致纷争杀戮的事件,宫斗计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说“宠为下”,并不表示“辱为上”。老子认为“宠与辱”都是牵动心神,耗损意志力的,只不过相对辱而言,宠更不可取。老子的意思是要让人宠辱不惊,面对加之于身的宠辱,保持“不动心”的淡然之态,才不会患得患失,不受私欲和情绪的影响,保持独立完整的自我。

关于身与患

人之所以有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没有这个肉身,患就没有存在的依附。但我们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必须依靠这个身体,若是为了去除“患”而不要这个身体,显然如同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荒谬。我们只能重视我们的身体,对待这个身体就像防范大患一样不能掉以轻心。

关于患从何来的问题值得在此探讨。虽然疾病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但疾病因何而来呢?除了遗传与环境,心理和情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致患原因。

古人非常重视情绪与身体的关系,常将情绪与身体反应联系起来,比如思虑过重,会说“牵肠挂肚”、“愁肠百结”;如果害怕或恐惧,则有“胆战心惊”、“肝胆俱裂”。而本章提到的“惊”,轻者“大惊失色”,重者“惊心动魄”,受惊“失色”倒也罢了,若是惊得“魄”都动了,就完全违背了自然之道,应该尽量避免了。

现代心理学早就有“身心一体”的科学论据。心身医学科,已经成为大型三级综合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心身疾病,就是源于心理问题在身体上的症状体现,所以很多心理治疗技术也以身作为切入点,引导患者觉察身体反应,通过找回身体反应的记忆,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从而修复心理创伤。这种将潜意识意识化的心理治疗技术,身体是极为重要的载体,而身体反应则是打开问题之门的钥匙。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老子为什么把“宠与辱”这个话题,与“身与患”相提并论了,两者实际上是有深刻关联的。老子认为“宠辱若惊”,而“惊”会直接对身带来影响,通过“身”体现出来。如果能时刻觉察这个“身”,像重视大患一样的细心去体察呵护,我们就能保持警醒,超然于物外,不为外物所动。

修道者,爱惜和呵护这个身体,对身体有深刻的觉察,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洞若观火,既对身体的细节了然于心,又能使整个身体协调一致,只有贵身和爱身之士才能做到这一点啊!所以,以爱身和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既又全局观,又能体察如微,天下交给这样的人,当然可以放心了。

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爱天下。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步步拓展自己的格局,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宠辱不惊是智者的生活态度,体察身心是智者的行为模式,我还相去甚远,边行边悟吧。

注:《道德经》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

热点内容
湖南法律硕士报考点的选择 发布:2024-11-19 14:21:19 浏览:512
司法考搜狐 发布:2024-11-19 14:19:01 浏览:93
劳动合同法教程 发布:2024-11-19 14:12:48 浏览:669
大几能考司法考试 发布:2024-11-19 14:06:33 浏览:403
道德模范的主要事迹材料 发布:2024-11-19 13:51:59 浏览:701
违反征信管理条例 发布:2024-11-19 13:42:13 浏览:262
中国民商法年会 发布:2024-11-19 13:34:56 浏览:553
2014民法段波 发布:2024-11-19 12:32:28 浏览:204
劳动法里是否有合成工资 发布:2024-11-19 11:37:43 浏览:668
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 发布:2024-11-19 10:55:18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