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害怕道德经

害怕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3-01-25 23:51:21

Ⅰ 《道德经》讲记——其次畏之

        说到“畏”字,一般就是害怕,恐惧,特别是走向内在修行的人,一般这个字与“魔”联系在一起。

        一个追求福报的修行人,其最好的去处就是魔天,成魔,这说起来吓人,因为佛教对宇宙的知识讲得最多,我们就用这个背景讲魔。

        用人的眼光来讲福报,那基本上就是人天福报,我们在人间最富有的一个人,也比不上一个普通天人的福报。

        靠我们人间最低层的那层天,随便找个天人,都比我们人间最富的人还富有,越往上走,更高层的天人比下一层天的天人福报更大。

        因为我们是欲界的人,追求的福报都是欲界的东西,而欲界最高层的那层天,就是魔天,魔天是福报最大的那层天。

        这很有意思,为什么佛陀把这层天定义为魔。

        所以,魔天的生命体并不可怕,你真走解脱之路的话,魔天才会成为障碍,否则,你求都求不来它的照应。

        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讲,魔天的人一定是那种最受人敬仰与爱慕的,否则到不了那里去。

        从交往层面来讲,天人真的比人好。

        我们一般说的邪魔外道与走火入魔,一般来说与魔天的生命体没有什么关系,真遇到魔天的人,你肯定喜欢得不得了。

        把魔天当不当魔,要看你对“自由”的定义。

        人对“魔”的畏惧,一是来源于思想观念,二是来源于与它们的遭遇让我们感觉它们的强大。

        我们一般与“魔”的遭遇并不是发生在我们物质身体的层面,我们处于“能量体”中,才有可能与它们相遇。

        我们现在说说所谓的鬼压床现象,遇到鬼压床时,其实你并不在物质身体的层面了,你是在能量体里遇到了它们,只是人对能量体并不了解,以为自己还在物质身体的层面。

        你的“意识”能意识到那个“鬼”,但你的能量体却动弹不得,但等你回到物质身体时,你就能动了。

        其实即使没有“鬼”,你想用你的日常思想意识的方式去移动你的能量体,你也动弹它不得,所以才显得“鬼”力大无比,把你压住你动不了了。

        我们日常的人很难发现自己“能量体”的存在,“能量体”确实有自己运作的方式,但它运作的时侯,几乎和你的日常意识无关。

        一旦你用日常意识去指挥你的能量体,你会发现你根本动不了它,日常意识是用来指挥物质身体的。

        一旦我们能作得了自己能量体的主,我们的自由就大幅度增加了,否则,黑白无常来时,拖着你就把你拖走了,因为你自己无法动,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遇到鬼压床时,你处于意识中就行了,因为“意识”里面是没有恐惧等等我们人类所熟知的那些东西的。

        然后你再转移到物质身体上来,你就自由了,通过鬼压床的现象,在这里让你了解到,你确实还有一个你一直没发觉的能量体存在着的。

Ⅱ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实而不华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4】。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5】,而乱之首【6】。

前识者【7】,道之华【8】,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9】,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上德不德: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着形式上的德,不失德指形式上不离开德。

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有心,故意。无以为,无心而为之。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

4.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强力牵引。伸出手臂而使人们强就。

5.薄:衰薄,不足。

6.乱之首:祸乱的开端。

7.前识者:前识,指预设种种礼仪规范;者,此处表停顿,无义。

8.华:虚华,非实质。

9.处其厚:立身敦厚。

今译: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其实是真正有德的;下德的人刻意想要不离失德,其实是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扬着胳膊强使人就范。

所以说丧失了道就会失去德,丧失了德就会失去仁,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失了义就会失去礼。

“礼”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忠信不足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端。

预设的种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轻薄;存心笃实,而不流于浮华。所以要舍弃轻薄虚华而选择朴实敦厚。

本章提到的德、仁、义、礼几个层次,看似被老子区别对待,特别是礼,被称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感觉传统意义上所推崇的“仁”、“义”、“礼”,在此处被老子深深的被鄙视了。

老子真的摒弃了“仁”、“义”、“礼”吗?

并非如此。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肚子吃饱了,家中有余粮了,安全感有了,不需要强制也能知“礼”。而“仁”、“义”是人性善的一部分,不是强制得来的。

当想要提倡什么的时候,说明这样的东西已经匮乏到引起大多数人的警惕和重视。老子在第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意在告诫世人,仁义盛行时,大道已经被遗忘了。如果大道还在,仁义是一种自然流露,跟穿衣吃饭一样正常,不会有人天天鼓吹我们要穿衣,我们要吃饭,这明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还用得着挂在嘴边吗?

老子看到的,是“仁”、“义”、“礼”表像之下,“德”的缺失。

第十七章提到了治理的四个境界,跟本章的“德”、“仁”、“义”、“礼”正好相互对应。

“德”就是十七章的“太上”境界,在“德”的治理下,一切自然和谐有序,老百姓完全感觉不到治理者的存在(对应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这应该是老子认为的最有生命力的政治生态。

在“仁”的治理下,人们交口称赞,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之境(对应十七章“其次,亲而誉之”),但老子认为名利繁华是难以持久的,所以将“仁”放到“德”下面的一个层次。

在“义”的治理下,各种法规戒律风行,人们因为害怕而小心翼翼不敢造次(对应十七章“其次,畏之”),社会看似安稳平静,但这样压抑人性的治理方式,也是跟老子“自然无为”的理念相左。

在“礼”的治理下,治理者重形式、好面子,虚华浮夸,并要求人民必须遵守,如果有人反对,就扬着胳膊强迫人民服从(“攘臂而扔之”)。百姓陷入繁文缛节中,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怨声载道(对应十七章“其次,侮之”),人心不稳,出乱子也是自然的事。

“礼”的盛行很容易导致道德绑架,无数被捐款、被公益背后,是很多人打着“礼”的旗号形成的强大舆论攻势。强迫而来的“礼”,是社会文明的倒退,而非进步!

所以老子说,仁、义、礼都是浮云,安身立命,须得落在实处啊。

老子强调实而不华,而现实常常华而不实,人们的心,很难沉静下来,大多数人忙忙碌碌拼命追寻,却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我们的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还记得陈奕迅那首广为人知的《浮夸》吗?歌曲中有句歌词被反复吟唱:

歌词写得很走心,之所以浮夸,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那么多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害怕。浮夸,就是我们的盔甲。

谁不渴望坦诚相见?谁愿意辛苦地带着假面具生活?但每个人的防御是如此之强,很难有勇气解除武装,真诚可能被无情嘲弄,于是我们的那些面具,再也难以卸下。

浮华迷茫了我们的双眼,虚假成了常态,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喜欢这样说:“我好像过了一个 假 的***”。

普通人要做到实而不华,其实并不复杂,不过是将注意力从利益得失,放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品尝生命的每个细微瞬间。喝水的时候知道我在喝水,吃饭时知道现在在吃饭,走路的时候知道我在走路,洗碗的时候知道此刻在洗碗.......

他人就是他人,世界就是世界。不用我们的尺度去度量外在事物,允许一切如其所是的存在。

没有那么多的“我应该”、“他应该”、“这件事情应该”,我们可以活得更自在。

也许幸福可以很简单,放下部分安全感,信任自己,信任他人,信任一切生命!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老子注译与评介》(陈鼓应著) 2、文中。

Ⅲ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Ⅳ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罗老师版本: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chai四声)虺(hui三声)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i一声)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you一声),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

德行深厚的人,就像刚出生的婴孩,毒虫毒蛇不叮咬,飞禽猛兽不搏噬。

在这里老子只是做了一个比喻,大家可别拿自己的孩子去试哈,呵呵开个玩笑,不过几年前非洲有个女孩跟狮子、豹子在一起玩的照片走红,她爸妈说只要我们没有伤害动物的心,它们感受不到害怕恐惧,是不会伤害你的。

当然,老子也不是讲我们该如何跟动物相处,老子在这里是讲,每个人都有动物性,你作为企业领导,是会把员工的动物性激发,还是把员工的圣人爱的那面激发呢?

少一些争名逐利,收起“猛兽之心”,要多发出善心。

这样就会进入到孟子讲的“仁者无敌”的境界,仁慈的人会通过自己的修行感化别人,让周围的人放下敌对之心,团结起来。

骨弱筋柔而握固。

(你看到这些婴儿)筋骨柔弱,然而拳头握得却很紧。

外在一些事情不去强求,,看似柔弱不争,然而踏踏实实的做事,其实才是真的稳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小男孩)不知道男女之事却有生理反应,是因为精气充足。

像孩子一样没有欲望、单纯的做事,但是却保存实力、精力,这样可以让我们去除烦恼。用小宝宝的状态,形容德行兼备之人。

举例1:罗老师非常崇拜的一位中医叫干祖望,100多岁去世的,他把这段文字拿来养生,形成自己的养生之道“童心、龟欲、蚁食、猴行”。

举例2: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两个人在沙漠里走,累得要死突然看见一口井,可以喝水了,于是兴奋上前,一个人拿出金碗舀水喝,一个人拿出泥碗舀水喝,顿时一个人升起傲慢之心,另一个人开始自卑。可是他们全都忘了,他们需要的是“水”。

道家一直强调的思想是忘记外表、专注事情本身。关注“水”而不是“金碗还是泥碗”。

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

每天一直哭嗓子却不哑,是因为阴阳调和到极点了。

这是在描述一种工作状态,一直工作也不累,为什么呢?因为“和之至也”做事形神合一,工作和欲望要平衡,莫要“盛气凌人”,而是“一团和气”。

举例:罗老师见过的一些民间大师,外表看上去跟普通人一样,但内心都是兢兢业业没有什么欲望、踏踏实实做事的。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阴阳调和的状态是世界的常理,知道这种状态的人是明智的,增益生命的色彩、光环,一般人会以为是祥和的,心中有欲望,一般人以为是强盛。强行推动事物的成长过程是拔苗助长,是违反了道的原则,一定会提前失败的。

做事要顺应道,不可对结果操之过急,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记得点赞哈~

Ⅳ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1],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2]之;

    其次,侮[3]之。

    信不足焉[4],有不信焉[5]。

    悠兮[6]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1)太上:做人做到最高境界的人。

(2)畏:害怕。

(3)侮:侮辱。

(4)信不足焉

信:人说的话,实话实说。

(5)有不信焉

 信: 认为某某人说的话是人话,是实话。

(6)悠兮:很快乐,很悠闲。

【译文】

第一个层次:做人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大家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因为他对大家的生活没有一点妨碍,对社会没有一点祸害。而且做好事不留名,帮助了大家,大家也不知道。这个就是无为的境界,就是无私的境界。

第二个层次:不做坏事,只做好事。但是做好事时,常常弄点动静出来,总是有意无意地宣传一下自己,让大家知道他做好事了。这种人,大家会去亲近他,会去赞美他,会向他学习。

第三个层次:大家普遍害怕他。因为这种人既做好事,也做坏事。而且做坏事时还是暗着做,这让大家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伤害到自己。

第四个层次:大家会侮辱他、排斥他、反对他。因为这种人只做坏事,不做好事。

一个人说话,如果不能做到实话实说,而是有撒谎骗人的成分,那么就会有人不相信他。

做人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平时在生活中,自己很快乐,很悠闲,很自在。说话很谨慎,很少说话,只要一说话,就是大实话,就是对的。事做完了,做成了,大家也感觉不到他的功劳,而是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徐力(大多吉)分享个人感悟:

《道德经》里所说的这个做人的4个层次,我们人类需要的是第一个层次,做到第一个层次,是我们每个人投胎地球上来做人的目的。我们每个人披上人皮,都是为了这个。成为一个太上,是我们投胎人间的初心,也叫使命。有句话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际上就是指这个。佛家的发大愿,也是指这个。

一个人,做到了第一个层次,就叫成贤成圣了。这种人,脱掉人皮,死了,就是佛家著名的那个无余涅槃。

做人的第二个层次,在大家看来,已经是为人处事最优秀的了。这种人,只做好事,不做一点坏事,而且做的好事又多又大。大家普遍愿意亲近他,大家普遍赞美他,这种已经是大家心目中做的很好的样子了。这种人死了,叫有余涅槃。

一个人在第二个层次上时,还是有追求别人的认同、认可和称赞这些欲望的,还是有私心的。这种从表面上看,无论做人做的多么优秀,都是属于有为的层次,还没达到无为的地步,还没有达到不再需要任何外界的承认认可,只需要自己的良心认同即可,这种境界。这种,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完成做人的使命,仍然余有小尾巴没有做完,所以才叫有余涅槃。

第二个层次,是我们做人的底线,突破了这个底线,就不叫人了。其实大家平时所认为的这个做人的高标准,实际上不过是我们做人的底线而已。

现代社会,人类已经极度堕落了,虽然大家都披着人皮,但是真去做人的,已经没有多少了。所以这才导致,这个本是做人底线的标准却成了现在人间的高标准。其实,在目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可以做到第二个层次的,已经是极少的了。在现代环境下,人们可以做到这个层次,也算是可以接受了。

做人层次的第三第四个层次,已经突破了做人的底线,已经不能称为人了。一个让大家普遍害怕恐惧的人,怎么能叫人呢?只有毒蛇猛兽这些可以严重伤害到人生命的,人们才害怕恐惧。至于那些老伤害人遭大家普遍憎恨的人,已经连畜牲都不如了。做人做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太可怜了。这些人在生活中,往往不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荣,以让人害怕、恐惧、憎恨为有势力、有能力、有面子、有地位、有身份的象征。这个是典型的三观扭曲的结果。三观问题,已成人类社会的大问题。人类要继续繁衍下去,就必须解决三观问题。人类的三观,自古以来,本来一直基本上是正的,但是随着近一万年来的逐步堕落,人类的三观逐渐地一点一点扭曲,扭曲到现在,终于扭到,已经基本上颠倒了。我们需要,把基本上颠倒的三观,再颠倒过来,才行。

我们人类,是一代一代传承的。祖先们,把自己对生命、人生、万物、宇宙的正确认识,传给子孙后代,以让后代受益。在传的过程中,祖先们总是小心翼翼的,总是认真谨慎,严格把关,恐怕传错了,就怕把假道理传给了子孙。后代把从祖先们那里继承来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求证,把对的坚持,把错误的改正,并且把自己对人生宇宙的真理性认识,加进去,一起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这样,经过一代一代的补充、修正,人类所获取的真理性认识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这种传承,本来是好事。我们人类,也一直是这样传承知识文化的。但是,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时间,人类开始堕落了。人类中的一部分人,为了一己之私,开始在传承的时候,加进去一些假知识。这样持续下去,一代又一代,人类中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传承下来的文化知识中,假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而且,在人类历史上,还一次一次出现对历史知识文化进行局部甚至是几乎全盘否定的所谓重大改革。这些,就导致我们人类的知识文化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到了现在,这种危机,更是十分严重了。人类的知识文化传承,是不能断代的。知识文化一旦断代,人类要想再得到关于人生宇宙的真理真相,需要再如我们的先祖那样,从头开始探索和总结,那将会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知识文化体系的重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这样说吧,知识文化只要断代了,人类就要推倒重来,即,现在的人类全部灭绝,等这一茬人类的文明痕迹在地球上经过风雨阳光的腐蚀和风化完全消失后,人类再投胎地球上,再从原始社会,开始。

Ⅵ 《道德经》第13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2021.04.07周三

《道德经》第13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宠和受辱都令人担心受怕,重视大祸换如同重视生命。

什么叫宠辱若惊?

当得宠的人地位卑下时,受宠就会使他惊喜不安,失宠会令他恐惧害怕,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如同重视生命?

之所以我怕这个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

如果我没有此身体,我还怕什么呢?

所以,像重视自身一样重视天下的人,可以把平下重任托付给他。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的人,可以将天下重任交付给他。

【心得】

常人总是耽于荣辱,受此迷乱,不能自拔,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老子认为,与其重视荣辱如同身体生命,不如重视身体和生命超过荣辱,简单地活着,为活着而活着。

一个超越了个人荣辱,重视天下如同重视自己身体,爱护人民如同爱护自己一样的人,才可担当天下之重任。

为什么?因为他们自知有此身,就天道而行世事,能做到由爱小我到爱天下,不拘泥于自己,

“荣辱皆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可担当大任。

其实,荣辱终究是给外人看的,给社会看的,说到底也是一种身外之物,与个人内心的安宁幸福无关,与生命的质量无关。

所以,不如适当适时放下这些包袱,轻松向前。

怀一份积极的入世心做事,同时怀一份超然的出世心,安顿好自己的心灵,永不失落自我,达观处世,做到“宠辱皆忘”。

亲爱的自己,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前行吧!

【实践】

找几个人狠狠表扬一下,然后问问他们被表扬心里什么感觉。

有的人被我表扬后,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有的人表示很开心得到我的表扬,并坦然地对我说声“谢谢”;有的人感觉有点惊喜,同时也表扬了我的某些优点。

Ⅶ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贵身以济天下

原文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1】。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2】,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3】?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1.贵大患若身:重视身体一如重视大患。本句本是“贵身若大患”,因“身”与上句“惊”协韵,故倒其文,古语多类如此者。

2.宠为下:得宠是不光荣的,下指卑下的意思。

3.吾所以有大患者..... 吾有何患:这是说大患来自身体,所以防大患,应先贵身。司马温公说:有身斯有患也,然则,既有此身,则当贵之,爱之,循自然之理,以应事物,不纵情欲,俾之无可患也。

今译: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呢?得宠是卑下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得惊恐慌乱,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托给他。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初读本章,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老子会把“宠与辱”、“身与患”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看似并无严格的逻辑关系啊?是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让老子把两者放到一起来讨论呢?

关于“宠与辱”

老子说: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一般人的理解则是,宠为上,辱为下,认为得宠是一件人人向往的好事,有无数的福利,受辱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坏事,才是卑下的。殊不知,视“宠”为贵者,已经将自己摆在卑下的位置。所谓宠,应该是位高者予以位卑者的各种恩赐,本身已经存在一个地位的不平等,施宠者为上,而受宠者为下。

另则,得宠者,得到了会担心失去,所以得之惶恐,而真正失宠了,则更是惊慌失措,不知所以;而相比于“宠”,若是“得”辱,可能会惊,但若是辱去之,则可心安了。所以说,宠连辱都不如,老子当然将其归为“下”。

老子在第三章已经明确了观点: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若是大家都以宠为贵,世人为了争宠,会何等处心积虑?“受宠”若成为人心所欲,人人趋之,得了宠,战战兢兢不想失宠,以施宠之人的意志为转移,失却了自我,心就乱了,就可能做出违背人性违背天理的事,常有因争宠而致纷争杀戮的事件,宫斗计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说“宠为下”,并不表示“辱为上”。老子认为“宠与辱”都是牵动心神,耗损意志力的,只不过相对辱而言,宠更不可取。老子的意思是要让人宠辱不惊,面对加之于身的宠辱,保持“不动心”的淡然之态,才不会患得患失,不受私欲和情绪的影响,保持独立完整的自我。

关于身与患

人之所以有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没有这个肉身,患就没有存在的依附。但我们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必须依靠这个身体,若是为了去除“患”而不要这个身体,显然如同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荒谬。我们只能重视我们的身体,对待这个身体就像防范大患一样不能掉以轻心。

关于患从何来的问题值得在此探讨。虽然疾病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但疾病因何而来呢?除了遗传与环境,心理和情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致患原因。

古人非常重视情绪与身体的关系,常将情绪与身体反应联系起来,比如思虑过重,会说“牵肠挂肚”、“愁肠百结”;如果害怕或恐惧,则有“胆战心惊”、“肝胆俱裂”。而本章提到的“惊”,轻者“大惊失色”,重者“惊心动魄”,受惊“失色”倒也罢了,若是惊得“魄”都动了,就完全违背了自然之道,应该尽量避免了。

现代心理学早就有“身心一体”的科学论据。心身医学科,已经成为大型三级综合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心身疾病,就是源于心理问题在身体上的症状体现,所以很多心理治疗技术也以身作为切入点,引导患者觉察身体反应,通过找回身体反应的记忆,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从而修复心理创伤。这种将潜意识意识化的心理治疗技术,身体是极为重要的载体,而身体反应则是打开问题之门的钥匙。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老子为什么把“宠与辱”这个话题,与“身与患”相提并论了,两者实际上是有深刻关联的。老子认为“宠辱若惊”,而“惊”会直接对身带来影响,通过“身”体现出来。如果能时刻觉察这个“身”,像重视大患一样的细心去体察呵护,我们就能保持警醒,超然于物外,不为外物所动。

修道者,爱惜和呵护这个身体,对身体有深刻的觉察,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洞若观火,既对身体的细节了然于心,又能使整个身体协调一致,只有贵身和爱身之士才能做到这一点啊!所以,以爱身和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既又全局观,又能体察如微,天下交给这样的人,当然可以放心了。

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爱天下。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步步拓展自己的格局,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宠辱不惊是智者的生活态度,体察身心是智者的行为模式,我还相去甚远,边行边悟吧。

注:《道德经》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

Ⅷ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老子·第十四章》

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 "微"。"夷希微"三者,不可思议,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难以言说的无限延绵啊,又复归于空虚无物。他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迎面看不见他的先头,追踪抓不著他的尾迹。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当今万有,知道其由来始末,这便是大道的要领了。

看得见,却看不清;听得到,却听不明白;可以摸索,但却得不到。这样就不可思议,难以搞清楚究竟。在他之外没有光明和黑暗了,无线的绵延而又归于虚无,没有形态的形态,这就是他了。对面的时候看不见他的先头,追踪抓不到他的尾迹。而他却能够把握古今万物,知道由来和始末,这就是大道的要领了。

得大道的要领,也就是验证的办法:

行动中,别人看得到,说话中,别人听得到,别人能够摸索,却摸索不到。自己就包含了光明和黑暗,甚至让人觉得你自己就能够代表光明和黑暗,这样的两种情况,别人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开始的,也不知道哪里结束,而自己却能够明白一切的始末,开端和未来的状况。别人无法摸索自己,自己用自己的考虑却能够知道万物的过去未来,这样就算是成功的得到道了,和道合为了一体。

自己包含了光明和黑暗,别人摸索不到,自己却能够推演出万物的过去未来。

《老子·第十五章》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他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谁能沉淀混浊的,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的,使之徐徐复活呢?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测。谨慎的如履薄冰,守道就像是害怕了一样,平时交往恭敬严肃的好像在作客,流逸潇洒好像是化了的冰,淳朴善良的好像是没有经过雕琢,旷达的好像是高山和空谷,敦厚的好像是浑沌不清。只有保守这种道的人能够让浑浊沉淀,水清澈起来。不自满自溢,这样才能够从凋敝的死境之中,寻到生机从而恢复生命力。别人看来不可捉摸,而自己却进退自如,这样就算是行道成功了。

善于行道的人十分谨慎,守道中好像害怕,恭敬严肃跟做客一样,潇洒像是化了的冰,纯朴善良像是孩子,旷达像是山谷和高山,敦厚像是浑沌不清,自己却很容易让他沉淀下来,能够不自满,从死境中恢复生命力。

Ⅸ 老子道德经讨论怎样治愈恐惧

首先要了解恐惧是什么: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只有人与生物才有的一种特有现象。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了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并相应的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对待自然,狭隘的说,是一个方法论和认识论,,掌握和了解其基本意义,对你了解和认识人和事运行和发展规律,从而积极应对,有一定意义。
对真理的追求,也就是真正的哲学在对个性自我的束缚相对薄弱的地方产生。如果个性自我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能够使个性自我自觉或不自觉的发挥出个体的本能和潜能,通过个体自我在群体中的斗争而逐步推广,形成人类社会的新生力量。因此,恐惧是人正常存在的一种心理反应,人的基本本能是安全的确认,也是人进步的一种动力。
了解学习道德经(哲学体系之一),正确认识人的恐惧情绪,恐惧就不可怕了。

Ⅹ 《道德经》第74章的感悟

《道德经》的74章写得非常有意思,我们先看一看它的原文: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注释】

1.惧之:使动用法,使百姓害怕。为奇:奇,奇诡、诡异。为奇指为邪作恶的人。

2.执:拘押。

3.司杀者:指国家中专管执行杀人的人。

4.代司杀者:代替专管杀人的人。

5.斫:砍、削。

【译文】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赏析】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两点意思。

一、老子告诫统治阶级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国。不能一味地用严刑峻法去恐吓老百姓,压迫老百姓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惧死亡,这样的话,老百姓只有揭竿而起起来造反了。老子的这个意思在他的【第七十二章】之中也有相类似的表达: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当统治者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管理责任,当老百姓没有基本的物质生存的基础的时候,当老百姓对统治者真的不再信任的时候,老百姓只有靠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生存的问题,这时就会人心惶惶,天下大乱。

二、老子告诫统治者,要以民为本,依法办事,为人民服务。谁该杀谁来杀,都要有规则,有专人执行。没有规则,老百姓之间就可能循私舞弊,公报私仇,私斗成风。比如《水浒传》中的英雄们,被压迫的走投无路,逼上梁山只有造反。而那些“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那些英雄们因为政治腐败不能坚持正义,只有自己坚持正义,代司杀者杀。而杀人之后,为了躲避官府的通缉,只有流浪天涯,却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给葬送了(伤自己之手)。比如鲁智深代卖唱女人主持正义,失手杀掉了郑屠就是如此,只有东躲西藏,(伤手)断送了自己的似锦前程。

热点内容
民法典规定的家事代理权 发布:2025-01-15 12:58:48 浏览:609
劳动法劳务派遣人数规定 发布:2025-01-15 12:46:04 浏览:909
孙国祥行政法违法性判断 发布:2025-01-15 12:35:34 浏览:44
新编行政法理论与实务 发布:2025-01-15 12:31:38 浏览:463
最新行政法不定项选择 发布:2025-01-15 12:31:37 浏览:660
奥地利民法典pdf 发布:2025-01-15 12:29:15 浏览:649
个人外汇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5 12:13:50 浏览:951
如何讲道德 发布:2025-01-15 11:55:36 浏览:142
让我们用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15 11:35:34 浏览:853
涞水法院 发布:2025-01-15 11:34:38 浏览: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