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现象

道德现象

发布时间: 2020-12-28 16:17:36

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吗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道德取得统治地位。但是还存在着剥削阶级道德残余,存在着公与私、善与恶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或多或少地使不良道德反映到青少年的头脑中,形成道德品质不良。学生道德品质不良是指学生经常发生违反我国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学生的不良道德品质是在某种客观条件影响下通过学生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分析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与心理因素将有助于教育上来取预防与矫正的措施。

一、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客观原因。

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家庭环境的不良往往是造成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某少管所对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不检点的家庭占27.5%,不廉洁的家庭占26%,不健全的家庭占30%,不和睦的家庭占70%。因此,可以说犯罪和家庭环境就像人和影子一样密不可分。

社会上剥削阶级残余势力的侵蚀: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不仅自己作案而且常常使用欺骗的手段诱使教唆少数青少年学生作坏事,使他们心灵受毒害,从而沾染上不良的品德和恶习;社会上流传的一些坏书、坏故事、坏风俗,以及残存的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意识观点,也可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从外边飞进来的“苍蝇”、“蚊子”对于缺乏分析能力的学生如果没有及时的指导也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教育观点上的错误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也可能给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提供条件。

二、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主观原因

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就可能被强烈的个人欲望、要求所驱使,结果就可能会发生不考虑共产主义道德准则和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

学生意志薄弱:意志薄弱的学生可能使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而不合理的个人欲望却驱使学生做出某些粗野、消极、利己的事情。

不良行为的习惯作用:从许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表明,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不良行为在开始时常常是偶然发生的,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便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习惯。错误道德观念的影响:“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这些腐朽甚至反动的道德观念,一旦被学生接受就会产生不道德行为。

三、矫正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方法消除学生对教师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首先要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是真心善意的,教师应当怀着深厚的爱心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同时热情而严肃地对他们提出希望,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真心善意。

教师可明确地告诉学生“一旦从头做起,好坏看今后的实际表现”。从而激励犯错误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及集体荣誉感。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不但缺乏自尊心,而且也缺乏集体荣誉感,因此,他们对教师的批评可能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主要是他们经常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所造成的。为了培养个人自尊心应当更多地采取赞许、表扬、奖励、或给予信任性的委托,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利用严格要求,组织舆论和奖惩分明的方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所谓严格要求就是提出的要求要切实可行,一经决定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在执行中作出对每个人的评价,这样可使学生明确地体会到什么是正确和高尚的行为,知道应该怎样严格地要求自己。所谓组织舆论就是通过教室墙报、板报、讨论会、小评论、演讲、文艺节目等提醒、督促学生形成是非观念。所谓奖惩分明就是有奖有惩,奖,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愉快。惩,使学生受震动,感情上产生自疚。奖惩分明不仅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而且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是非感的一种手段。

经验证明,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品质必须防微杜渐,从细微处抓起、抓紧、抓早、抓彻底。只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终会使学生改正不良品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 如何看待“次道德现象”

次道德”现象在社会上广有争议,无论提倡还是反对,都应承认“次道德”现象的客观内存在。从容善与恶的关系看,“次道德”在性质上应归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但它是一种恶中有善的行为,不能一概否定。从动机与效果的关系看,对“次道德”行为价值评价时,在总体上应否定其行为动机、效果的价值,但也应对其减轻恶的效果的行为有所肯定。

③ 道德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道德的本质(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劝导性的行为规范,回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答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不能随地吐痰是道德规范;不能随地排污是法律规范,依靠暴力来维系。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公平分配和奉献精神有助于提高产量。
③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艺术要扬善抑恶。
④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廉政道德使人民拥护政府。
⑤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④ 列举一个现象,谈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

一,宿舍楼里“长明灯”和“长流水”
北京某大学的学生小武打来电话说,现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并没有普遍把节约水电重视起来,尤其是在学生宿舍里,浪费的情况严重。记者来到了小武就读的某高校。了解到现在各高校考虑到大学生的生活并不富裕,大学里在学生用电用水的问题上政策还是很宽松的,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浪费的现象。”记者随机进入了几个宿舍楼看到,虽然是大白天,楼道里的个别灯还亮着。盥洗室里,有几个水盆里泡着要洗的衣服,衣服的主人虽然不在,水龙头却开着,白花花的自来水无畏地流着,不懂得北京这个缺水城市,水有多么珍贵。
另一大浪费发生在宿舍的房间里。记者见识了现在大学生的装备之先进,几乎是每人一台电脑摆在屋里。大学校园里的硕士和博士的宿舍晚上没有定时熄灯的限制,电脑彻夜开机挂在网上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除了电脑,“热得快、饮水机、微波炉这些耗电量很大的电器都渐渐踏入大学生宿舍,加大了宿舍的用电量。
二,自习室里的安心环境需要人人自律
新学期开始了,清华大学的张同学也开始了他的大三生活,这学期也是他最为头疼的一个学期,因为他每天都要奔波为自己找个学习的地方。因为教室资源有限,占座现象应运而生,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原来只用书本占座,现在能用的都用上了,笔、草稿纸、水杯、发卡等都成了“作案工具”。占座的同学只考虑到自己有个学习的地方,却忘了别人也需要学习的地方。不止是北京高校,全国各地高校都存在着严重的占座问题。
周六晚上,小李到一个教室上自习,推开们,教室里空了很多座位,但在空着的座位上,横七竖八地乱放着许多空的、喝剩的饮料酒瓶子,抽屉里还乱放了很多,而垃圾桶就在门口。
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小周在自习室里碰到的事情更多。有一次,她后面坐着一个吃豆子的女生,咯崩咯崩响个不停,旁边和前面几个同学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其中两个在疯狂的聊天,打字声音大又快。有一个在玩电脑游戏,疯狂地点击鼠标。小周说,学习思路一下子就被打乱了。更过分的是,有人不在座位上,手机却在桌上不听地响,其他人不得不一遍遍遭受噪音的折磨,哪儿还有心思学习?
电脑电源线不翼而飞。小张前些天在一间教室里自习,中途去厕所,书包就放在座位上,等她回来时,发现书包外层口袋里的钱包不见了,问周围的同学都说不知道,小张既气愤又无奈,只怪自己没有把自己的物品看好。
自习室里谈恋爱。小李最近可烦了,一连好几天在自习室里看见少儿不宜的镜头——情侣们都跑到自习室里来了,你说他们要是互相督促学习也就罢了,事实上不是,他们打情骂悄、撒娇斗气、甚至还动手动脚,公然接吻,小李很怕再见到这种场面,不再去自习室了。
课桌上乱刻乱画。小黄在自习室里看见过很多被画过的桌子,尤其是教室的木质课桌,有的是拿笔画的,有的是拿刀刻的,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小黄感叹到:“真是太不爱惜公物了!”
三,宿舍——心有室友才能和谐相处
宿舍卫生间,打扫成难题。苗苗是今年大一的新生,正对即将到来的住校生活充满憧憬,因为她听说学校新盖了一批学生公寓。但是“老生”们告诉她,千万别住带卫生间的学生宿舍,因为谁也不愿意打扫卫生间,卫生间的打扫会成为宿舍矛盾的一个焦点,卫生间干脆成了烦恼间,很多学生都喜欢住在有公共卫生间的传统宿舍。学校校规严格禁止学生打麻将,只要发现学生在宿舍里打麻将,就会给学生记处分并没收。伴随着整夜稀里哗啦的洗牌声音和输赢后的大声喧哗,其他宿舍的同学们常常彻夜无法安眠。
宿舍抽烟喝酒不管不顾他人。每年的七月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都是难忘的,四年朝夕相处的同窗将要各奔东西,自然少不了聚会,而喝酒更是不能少的。一次一个同学心情不好在宿舍里喝了很多闷酒,又哭又吐,折腾了一夜,不仅同一宿舍的同学那晚都没睡好,对门和隔壁也都受到影响。宿舍吸烟同样是校规所不允许的。小安是海淀区一所大学毕业的,他回忆男生宿舍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不顾他人抽烟喝酒,他宿舍中的两个男生烟瘾很大,而小安一闻烟味嗓子就疼,向他们提了几次意见,都答应不抽了。只是当面不抽,每次小安一回到宿舍,照旧一屋子烟味。
小猫带进宿舍,不顾他人感受。某大学生小林的宿舍又添了新成员,一只叫咪咪的小猫。在宿舍里养猫,小动物会到处大小便,弄得宿舍里有股不好的味道,要是清理不及时宿舍里就会很脏。
深夜大放音乐,搅得四邻不安。现在一些学生家庭条件好,为了追求视听效果,给电脑配上非常昂贵的音响系统,就能感受宿舍影院的视听震撼。有些学生非常不注意别人的感受,经常在中午和深夜大放音乐。球赛对于宿舍里不爱看球的同学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尤其是欧洲球赛的现场直播,都得跟着“倒时差”,有时只好把爱看球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宿舍,但还是难以解决问题,想睡觉的同学们经常被球迷的欢呼、怒吼、责骂及砸酒瓶子的声音惊醒,球迷学生们的节日往往成了其他同学的恶梦。
考试突击开夜车,应急灯影响他人。学中文的大三学生小李告诉记者,临考开夜车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付考试的办法。不少同学都抱怨宿舍里有些人熄灯以后喜欢开着应急灯做这做那,非常影响其他人休息。“应急灯的白光很刺眼,方向又不能调节,我们都对夜里用应急灯很反感。”“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做法太自私了,自己不睡觉害得别人也不能睡。”

⑤ 生活中表现道德的现象有那些

1、保护环境

环境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热爱大自然,实质上也是对人类本身的热爱,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生命价值的重视。自觉遵守这样的社会公德,从根本上说,是对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维护,是对人类的生存利益的关心,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

2、讲文明

作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人们的行为文明状况,它集中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文明教养程度,而礼貌则是这种文明程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文明礼貌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说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


三、诚实守信

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孔子讲的是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把孔子的话引申开来,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说是“无信不立”。今天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四、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反映的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

五、爱物公物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如公路、铁路、水电线路、通信设备、卫生消防设施等等,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项遭到破坏,都会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⑥ 举一现实生活中让你最有感触的不良道德现象并简单评述

我发现的不良道德现象是小区里总有一些黑暗破坏王,有时候会把防盗门的门锁故意砸坏。

⑦ 为什么说道德是历史现象

成为道德的行动本身不是道德的。让人们服从道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奴隶性、虚荣心、自私自利、忧郁的感情、顺从命运或拿命运赌一把等等。服从道德就像服从一个君王一样,本身说不上是道德的。

我有一个原则:道德中的自然主义,也就是健康的道德,是受生命本能支配的,以“应该”或“不应该”来实现生命的要求,来清除生命道路上的任何阻碍和敌对力量。相反的,那些反自然的道德,也就是迄今为止每一种被提倡、推崇和鼓吹的道德,都是反对生命本能的,都是对生命本能或隐蔽、或公开甚至毫无顾忌的指责。

有一些彻底的道德家要将人改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即变得有道德,跟他们一样,也就是成为一个伪君子,为此而否定这个世界。道德如果不是从有利于生命出发,而是从自身出发而进行指责,那就是一种特别的谬误,我们不必同情它,它成了一种退化的特性,已经造成无穷的灾难。

那些特别强大的恶人总是走在人类的前头,总在将昏睡的人们唤醒(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总会让人们昏昏欲睡)。他们唤醒人们的比较意识、对抗意识,要人们去作各种新的尝试,用一种看法去反对另一种看法,用一种理想去代替另一种理想,为此而使用强力、砸烂界碑、毁坏虔诚,不过也不排除使用新的宗教和道德为手段。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那些新事物的宣教者之中。新事物往往会让征服者身败名裂;如果它比较温和一些,不那么急于表现为行动,可能造成的后果好一些。不管怎么说,新事物总是恶的,它总是要去砸碎旧的界碑,毁坏旧的虔诚。而人们通常认为,只有旧的才是好的。每个时代的好人都会深入到旧观念中去,并由此获得成果,他们是思想的耕耘者,将每块土地都充分利用了。然而“恶”的犁头是一定会来重新耕耘的。

现在有一种道德理论在英国很受欢迎,却根本是错误的。这种理论认为,善恶的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有用;所谓善的东西是保存人类的,所谓恶的东西是有害于人类的。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说的恶,它在保存人类上,跟善是相当的,只是功能各有不同而已。

根本没有道德现象这种东西,只有对现象的道德解释。

⑧ 道德活动现象(名词解释)

道德来活动,也称“道德实践”源。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以及其他具有善恶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道德活动既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具体体现和贯彻,又是这些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或完善的实践基础。就活动主体而言,道德活动区分为社会道德活动和个人道德活动。

⑨ 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道德现象

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状况不断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一定要大力加强基层的公民道德教育,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行为规范。

2.一定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道德建设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是道德建设的直接受惠者。要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一定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和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
4.一定要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⑩ 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有哪些

近些年来,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致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中由于人们诚信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类似于“三鹿奶粉”造假事件的产生;也由于人们道德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类似于“小月月事件”的发生;更由于人们责任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 类似于“死亡校车”事件的发生。而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同时,教师——作为人类发展的导师也因职业道德的缺失成为社会谈论的焦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教师事业的热爱程度不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规定,教师要爱岗敬业,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许多老师在学校上课期间总是敷衍了事,非常不积极,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而他们则一心扑在课外的“生意”上,开各种辅导班、家教和其他的盈利性质的活动上。

2、教师对学生关爱度不够。从我们的观察研究来看,许多老师都出现过或多或少的体罚学生的现象,任意打骂,这样师生关系就严重的不和谐,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比如说2010年9月17日晚,临溪一所财政学校的一名学生因受到老师变相体罚2个多小时而在21楼跳楼自杀.这些惨烈的悲剧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思考这其中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3、教师形象危机。长期以来,人们一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辛勤的园丁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在人们心中教师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尊敬他,爱戴他。然而现在许多社会人士都对部分老师嗤之以鼻,这就是部分老师不注重自己三观的改造,比如说,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范跑跑,这种事件、这种人都让我们不寒而栗。

热点内容
论网络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 发布:2025-04-30 04:36:05 浏览:349
行政法四十二 发布:2025-04-30 04:35:55 浏览:836
王成律师 发布:2025-04-30 04:10:18 浏览:962
新婚姻法心得体会 发布:2025-04-30 04:08:03 浏览:902
司法所的权力 发布:2025-04-30 03:55:59 浏览:517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破局五 发布:2025-04-30 03:25:38 浏览:620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深山香医 发布:2025-04-30 03:16:57 浏览:957
党建改革新党纪条例 发布:2025-04-30 03:15:33 浏览:207
法律顾问求职信 发布:2025-04-30 03:14:55 浏览:647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2016 发布:2025-04-30 03:04:09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