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得到
『壹』 法治建设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法治建设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如下:
1、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3、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
4、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5、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组织法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行政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6、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监督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公众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监督渠道不断拓宽。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的日益健全,保证了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有力有效。
『贰』 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包括什么
重大意义:
第一,抄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叁』 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什么
法治建设在国来家层面源得到明确是: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肆』 如何加强中国的法制建设,给点建议
中国的法制改革思路经历了从加强法制到依法治国的过程。依法治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已然成为举国上下的政治共识和追求。具有高度民主的法治国家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治国方略的重大变化。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确立宪法和法律作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崇尚法治大于人治和党必须遵守宪法法律的根本原则。依法治国的目标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政治民主形态的符合国际人权法要求的法治国家。?
??
我国已初步形成由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组成,以宪法为中心的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及其他部门法律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特别是近年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不断增加,使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为建设法治国家初步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离法治国家的实质要求和形式要求还有很大的距。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公民基本自由和权利保障方面无法可依或恶法难依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门法律缺乏基本法律或程序法,缺宪法配套法律法规。各部门法的规定不尽完善,部门法之间不协调的情况突出。许多部门法律制度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和影响,不能很好地适应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求。甚至宪法本身还亟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还缺乏实施保障的系统规定,离法治国家标准的实质要求和形式要求都有很大差距。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适应法治国家的需要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在立法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近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
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还将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现代政治民主形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要推进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法制化,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在行政法制方面,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实体法,而且要抓紧制定行政程序法,进一步实现政府工作程序的法制化。行政程序必须体现民主原则,注重从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行政主体职责,权限,行为方式的规范,对行政权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监督。行政法制改革还要求实现行政公平。还要加快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还需要大力推行司法改革,确保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要逐步形成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冤案错案追究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司法监督机制,确保公正执法。在这方面,要继续将审判方式改革推向深入。要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把勤政廉政建纳入法制轨道。?
??
同时,要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观念,重点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法治观念。
『伍』 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50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全面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
伟大成就。特别是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
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把
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同时,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向了一个
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将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这一基本方略,庄严地
载入了宪法。这就为我们国家跨世纪的发展,为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国家兴旺发
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
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
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
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我
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任何
一个国家都有国体和政体。国体是指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
地位,它决定和体现国家的本质。同时,不论什么性质的
国家都要采取一定的政体来实现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管理。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性质的国家,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政
体。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最根本的是由这个
国家的国体决定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的政治制度就
会不同。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历史
传统及现实情况不同,因此,同一性质的国家所采取的政
治制度又有差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我国各族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把以
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做为国家的根本政治
制度。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
我们要建立的新的国家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种政体的建立,经历了长期实践过程。在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工农
兵代表大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需要,建立了参议会形式的抗日民主政权;在解放战
争时期,采取了人民代表会议的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我国实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议并由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建议,中央人民政府着手召开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并开始起草
宪法草案和选举法草案。1953年,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在全国
开展了选民登记工作和进行普选。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
由人民选举自己代表的活动在全国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加投
票的选民共有2.7亿人,选举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0
多万名。到195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第
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并选出了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
表。1954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大会还通过了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国家机关,奠定了人民
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
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
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地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地方国家权力
机关的职责。它们代表人民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力,讨论和
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各项重大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维护自己利益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最可靠保证。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的
政治体制有本质的区别。西方国家实行的立法、司法、行
政三权分立制度,是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需要和结果,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权形式。
我国实行的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照搬西方三权分立的议会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集体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
。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由作为权力机关的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组成人员、审判
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负责人员实行监督并有权罢免,以保证
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照
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这种制度,使政府、法院
、检察院必须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使行政管理权、审判权和
检察权。而资产阶级议会是立法机关,总统不由议会产生
,而且对议会制定的法律有否决权,还可以解散议会。第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对原选区或选民负责。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
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
免由他们选出的代表。代表如果不按人民的意愿办事,原
选举单位和选民可以撤换甚至罢免,这种制度就能保证代
表要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利益。而西方议会议员选
出后,在任期内选民是不能撤换的。因此,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最好的政治制度,可以使
人民真正掌握国家的、民族的和自己的命运。党的十五大
再次强调,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
持和完善这个根本制度。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
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得到不断
的发展和巩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进一
步完善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的改革,主要是
1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实行差额选举
选举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管
理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政治权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对选举制度作了许多改革和完善,先后四次对选举法
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首先,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1979年修改选举法时
,把直接选举代表的范围由乡、镇一级,扩大到在县一级
的范围内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人民群
众对本县人员的情况比较熟悉和了解,实行直接选举,有
利于发扬民主,能把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选为代表,也便于
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监督。县
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十分重要,它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基础,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是选举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另一个重大措施,是实行差额
选举。1979年修改选举法时,确立了差额选举的原则。各
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在直接
选举中,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3至1倍;在间接选举中
,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5至1/2。差额选举可以更好
、更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
权利,选出他们认为真正能够代表他们意志和利益的人。
2进一步健全和加强人大常委会的组织
我国是一个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各民族、各地方、
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需要
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数太少了不行,一般每年开一次会
,不便经常进行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加强和发
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实质上成为代
表各方面的常务代表,人数较少,可以经常开会,讨论决
定国家的重大问题。为此,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进一步加
强了常委会的组织,主要是:
第一,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这样就可以使绝大多数人大
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兼任其他职务,是专职的。这样做的好
处是,从职责上讲,人大常委会要监督政府、法院、检察
院的工作,不宜兼职;从时间、精力上讲,人大常委会的
工作十分繁重,可以集中精力把常委会的工作做好。
第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1979年以
前只有全国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大都没有常
委会,而是由人民委员会也就是人民政府行使权力机关的
常设机关的职权。为了发挥地方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权力机
关的作用,1979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
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新宪法肯定了这一点。县级以上地
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地方各级人
大通过其设立的常委会开展经常性的工作,进一步发挥地
方权力机关的作用;(2)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在与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题下,根据本地情况制定
地方性法规,有利于在法制统一的原则下发挥地方的积极
性;(3)由人大常委会任免法院副院长、审判员、检察院副
检察长、检察员,改变过去由地方人民政府任免的办法,
有利于保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4)有利于加强对代表的监督,在大
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可以撤换由它选出的上一级人大
代表。因此,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常委会,是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第三,增设了常设的专门委员会。1982年通过新宪法
以前,全国人大的常设专门委员会只有两个,即法案委员
会和民族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只在开大会时活动。为了加
强人大工作,按照新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陆续
增设了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现有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
、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九个专门委员会。这些专门委员会在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
案。向大会或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一般先经专门委员会审
议,这样做的好处很多。(1)由于专门委员会各有分工,便
于分门别类地专门讨论问题;(2)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对有关
问题比较熟悉,研究有关的专门问题时,能够更深入、更
周到;(3)提议案的单位和有关部门可以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有助于客观、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经过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有助于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作出
的决定能够更加符合实际。
为了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审议、决定问题时
,能够充分发扬民主,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便
利代表、委员履行职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全
国人大议事规则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规定了会议
次数、召开的日期和程序。为了使代表和委员在开会前,
能够对会议审议的问题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发扬民主,
进行审议,要求在一定期限前将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法
律草案告诉代表和委员。常委会审议法律案一般实行三审
制,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大会和常委会
审议工作报告时,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法院、检察院要派
人参加会议,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常委会举行会议时,
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列
席会议,以便反映各地的意见,等等。通过完善民主的程
序,更好地发扬民主,使人大和常委会通过的议案,可以
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事务权力的基本
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通过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议案的审议、研究,形成为法律,变为国家意志,变
成全体人民和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通
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各级国家机构领导人的选举
、任免以及对各类国家机构工作的监督,实现人民的民主
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各项议案的审议过程,就
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所选拔、推荐的干部接受
人民群众检验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党对国家领导的过程。
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的历史时
期党带领人民群众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陆』 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于依法执政理念,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关于法治的价值,强调树立法治信仰,提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要以法治凝聚共识,让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关于法律实施,要求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保证宪法和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关于弘扬法治精神,提出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等等。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已经产生了奴隶制的习惯法。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出现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唐朝(618年-907年)时,中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中华法系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法系,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制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有关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规范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年-1976年)动乱,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作出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现行宪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
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组织法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行政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监督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公众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监督渠道不断拓宽。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的日益健全,保证了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有力有效。
『柒』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1、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2、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要严格执法资质、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把决策、执行等环节的权力全部纳入监督制约机制之中,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防止行政权力的异化,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
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7)法治建设得到扩展阅读: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捌』 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有哪些
1、强化依法办事的理念。
坚定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必须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就是捍卫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始终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
特别是司法机关作为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法治信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思想观点的渗透,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法律。
2、发挥好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作用。
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践表明,良好的道德风尚既可以减少各种矛盾纷争、净化社会环境,使司法机关能够集中精力解决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又可以使法律的实施得到广泛的道义上的理解与支持,减少法律实施的阻力,提高法律权威。
要通过依法打击犯罪、保障人权,厘清责任、明辨是非,平衡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等功能,引导全体公民切实增强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主动履行义务,做到知荣辱、明善恶、重品行,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3、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而是要写在公民的心里。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才能形成推动法治进步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法治凝聚共识,树立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弘扬法治精神,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通过依法审判处理各类案件,把法律观念、法治精神融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心中;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让宪法和法律家喻户晓,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必须引导公民以法治方式表达诉求,使大家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从而能够发自内心地拥护法治、信仰法治。
(8)法治建设得到扩展阅读
法治国家的相关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制定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使这些法律制度为广大公民接受认同并遵循运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法定权利义务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统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能为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理念支撑。
因此,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应大力加强包括权利义务、民主法治、道德文明意识教育在内的公民意识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治国家
『玖』 如何推进法治建设
一、要处理好法治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邓小 平早就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既然两手抓,我们就要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法治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法治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搞发展。把法治建设的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抓法治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法抓法治建设,保障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通过抓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同样,搞经济建设也要有利于推动法治建设。我们在抓经济工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上基础设施项目,既要敢为人先,迈大步子,又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与可能,不通过周密的科学论证,不按法定程序操作,盲目搞“形象”工程,热衷上“政绩”项目。其结果不但拿不到什么“政绩”,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触犯刑律,成历史罪人。这样的教训在社会上并不少见,我们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总的来说,我们要通过抓法治建设,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又通过抓经济建设,促进文明法治建设。
二、要处理好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法治,就是通过依法强制执行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德治,就是通过规范人们行为和过细的思想工作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如果能够把二者之间关系处理好,使之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就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以抓法治促德治,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样,要以抓德治为法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要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掀起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热潮,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修养,促使遵守法律法规逐渐由外在约束变成广大公民的内在的自觉行动。由此可见,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又需要法治作保障,二者在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同时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把道德规范这种软约束和法律规范这种硬控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加符合治理国家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要纵横结合,各方协作,齐抓共管
纵横结合,“纵”就是各行业、各战线,如工业、农业、财税和教育等要保证本行业、本战线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横”就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如省、市、县(区)要抓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区),也必须在各行政区域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就是说,我们既要抓横的依法治理,又要抓纵的依法治理,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抓紧抓好,务求实效。同时,在法治建设中,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必须从建设文明法治社会的大局出发,十分注重抓好协调和合作。工作上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通力合作;出现问题,互相补台。真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整体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是这个吗?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的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的“反右倾”斗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2008:成功举办奥运
1977年 恢复高考1982年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3年 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52年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2003年2月,非典爆发;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