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院
㈠ 北大法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哪个好
就法学实力比较的话,中国政法大学显然要比北京大学好。这两所高校的法学都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在政法系统工作的话,建议中国政法大学。
㈡ 中国四大法学院(北大、清华、政法、人大)比较!
北大强在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等,例如贺卫方等,而清华强在刑法、民法内、行容政法这些实体法,清华的刑法有张明楷和黎宏,民法有王保树和霍建远、张卫平等,都是国内最顶级的科学教授。政法和人大不了解;
清华国际化程度高,本科还开设国际班,QS世界法学院排名第一。但北大应该也不错,每年也有很多人拿到国外著名法学院的offer。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人大和政法是比不上的了。
同第二点。
总的来说,清华和北大最强,人大和政法次之。要细分的话,清华规模小但学术水平高,大牛教授密度高,虽然发展很快,但历史短。北大规模大,历史长,学术水平也很高,也有很牛的教授,业界人脉积累时间长,社会声誉高一点。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北大略强于清华。人大和政法在学校牌子上跟不上啊。
㈢ 北大法学院好吗
北大法学院好。
北大法学院一般指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教学行政大楼(凯原楼)、科研楼(陈明楼)、四合院(国双庭院)及法柱广场均位于燕园东北角,紧邻风景秀丽的未名湖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国际化方面不断推进,已与近百所世界顶尖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在欧美多个著名法学院设立联合研究机构。2020年,在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QS排名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名列中国大陆法学院第一名,世界第23位。
2015年至202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连续六年位列QS排名全球前20名左右,稳居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名及亚洲前三名。
(3)北大法学院扩展阅读:
北大法学院历史沿革:
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当年即开设法律学课程。1904年,京师大学堂首设“法律学门”,开中国近现代大学法律专门教育之先河。1919年,北京大学法律学门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其时,名家治学,教授治校,育人报国,盛象空前。1927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并入北京法政大学。
1929年,复设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30年,改北京大学法律系为北京大学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三系。1938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并入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设法律、政治、社会、商学等系。1946年,复设北京大学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三系。
1952年,因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法学院并入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在政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董必武的直接指导下,复设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设教研室。1972年中日建交,法律学系接待了大批来自日本的学者和团体。1979年中美建交,迎来美国学者来访的高潮。
1990年的立法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1991年的国际法教学讨论会;1992年的比较法国际学术研讨会,1994年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的知识产权研讨会,等等。
此外,1993年在台湾大学举办了海峡两岸著作权学术研讨会,1994年在北大举办了海峡两岸知识产权研讨会。到2009年,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教员应邀参加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多达数十次。
1998年,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法学院率先取消了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划分,只设立法学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法律人才。1999年,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复名暨改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专治法律教育。
2004年,北大法学隆庆百年华诞,在法律全球化和中国法治事业繁荣的新时代,承载光荣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已有雄厚实力的基础上,正在为建设世界一流法学院而努力,将步入更好更高的发展时期。
㈣ 请问北大法学院有什么专业
首先,就本科生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来说:1979年,根据当时的急需在全国率先增设了国际法学专业,1980年又率先增设了经济法学专业,1993年再增设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这就形成一个包括法律学专业、经济法学专业、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学专业在内的在国内属于尤为完整的法学专业体系。在发展专业体系的同时,法律学系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发展。经多次调整,1993年开始,本科生进校后任选专业,学满两个专业学分的可取得双专业毕业文凭。与此同时,再次修订教学计划,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精神,加强了基础课比重。全系所开本科生专业课程已逾70门。其中全系各专业必修课17门:法理学、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概论、合同法、刑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律文书、律师实务与律师道德;法律学业必修课6门: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企业法/公司法、司法鉴定学、犯罪学、劳改法;经济法学专业必修课9门:经济法总论、企业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划法与投资法、财政法与税法、金融法/银行法、会计法与审计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国际法学专业必修课8门:中国外交史、国际环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组织、海洋法、航空航天法、国际司法判例、专业外语;国际经济法专业必修课8门: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商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经济组织、专业外语;全系各专业限制性选修课23门:现代西方法律哲学、立法学、当代西方法律思潮、中国司法制度、中国法律文化、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外国宪法、公务员法、罗马法、外国民商法、实用刑法学、青少年法学、外国刑法、刑事侦察学、刑事技术概论、法医学、保险法、中国经济立法史、司法精神病学、外国婚姻法、票据法、国际税法、国际法与国际组织专题。除专业课程外,还有若干门全校性公共课程。其次,就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来说:经过这些年发展,到1998年,已有12个专业36个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这12个专业分别是:法学理论、法律思想史、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国际法、环境法;法律学系现有八个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它们是:法学理论、法律思想史、宪法学、刑法学、国际经济法、国际法、环境法、经济法。
㈤ 谁能介绍一些北大国际法学院与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的区别
北大国际法学院在深圳,资源不如北大本部,而且北大国际法学院回是大陆唯一一所实行美国法答律博士也就是JD教育的学校,学制为4年,学费较高,每年6万,不过所有的老师都是从哈佛耶鲁等世界顶尖名校请来的老师,教育质量甚至可以说在北大本部法学院之上,但是就业就不如北大本部了。而且国际法学院分数线要比北大本部低。。。一般是低20分。但是复试较难,虽然每年第一志愿都招不满,但是从12年开始已经不接受调剂了,而且复试还得考LSAT-STL,对英语要求高。反正我是下定决心要考北大国际法学院
查看原帖>>
㈥ 我是女生,想考北大法学院,难考吗
你能敢想敢报北大法学院,说明你是一个出类拔萃的高材生学霸,北大法学院肯定很专难考。能够考进属清华北大的莘莘学子,一定是各省市重点高中的学习尖子生即学霸,如果你的学习成绩非常棒,考北大法学院还是有希望的,有志者事竟成,努力拼搏加油。
㈦ 北大法学院课程表
614综合A(含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版教育出版社、北京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09综合B(含行政法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部分)(第三版),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民法》(总论部分)(第二版),郭明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学》(总论部分)(第三版),高明暄、马克昌主编,执行主编赵秉志,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㈧ 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大学法律系哪个好
你要学政法的话,
当然要到中国政法大学。
如果你觉得北大名声大,那就去北大法律系,也是可以的。
就看你自己怎么想?想到哪里去学?
这种事谁说都不好使,只有自己定下心来,想去哪里才行?
我说的你明白了吗?
㈨ 中国四大法学院是哪些
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1、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北京大学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学等所有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学院凭借梯队合理的最好的法学师资团队,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12年,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3、武汉大学法学学科源远流长,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武大法学学科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为湖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6年武昌中山大学成立,1928年改组成立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都是其中的重要院系。当时先后云集燕树棠、王世杰、皮宗石、周鲠生、梅汝璈等一大批著名法学家,办学声誉影响海内外。
4、吉林大学法学院建院于194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法学院之一,中国法学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其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是"十年浩劫"中我国仅存的未停办的两所大学的法律系之一。
其办学历史则始于1948年创建的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现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声誉、重要地位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
㈩ 北大法学院好还是清华法学院好
根据2012年学科评估的结果,北京大学法学比清华大学好。最好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其次是中国政法大学,然后是北京大学,然后是武汉大学,然后是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只能排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