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心机

道德经心机

发布时间: 2023-02-02 14:05:33

1. 《道德经》感悟17-20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它、称赞它,更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它,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蔑它,不值得信任,才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啊!是那样的悠闲啊,它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帖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感悟:《道德经》所有的道理,都是一个角度,一个层面贯穿所有的角度和层面的。比如本章,我们感觉这讲的是不同君王的治国水平,实际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个人,是无层不及的。对于个人来说,个人就是本身各种观念的统治者;对于家庭来说,父母就是统治者;对于公司来说,上级领导就是统治者……在此我们可对照一下自己处于哪种统治的水平。你是感到自在,自满,畏惧,还是蔑视呢?你统治者的心境如此,被统治者的心境也如此;相反,你被统治者的心境如此,即可看出统治者的心境和你是一样的。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道”被废弃,才出现了“仁义”。有了聪明才智,就有大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乱,才有所谓忠臣。

感悟:宇宙的规律被忽视荒废的时候,才有了各种心机智斗,这就导致了虚伪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人们无法顺宇宙的规律为人处事,所有的二元对立的冲突就出现了。本章老子阐明“仁义”出现的根源所在。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不用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享有实在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百姓重新回到孝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弥。以上三条作为理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有所从属——单纯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感悟:老子那个时代的“智”也许是指“心机”、“计谋”,是自私自利的,因为我原来认知的“智”就是“道”,但老子讲到“弃智”“智慧出,有大伪”“使夫智者不敢为也”都是贬意的。这才说得通。所以没有了心机、计谋,百姓则能100%地收获自己创造的成果;没有了仁义(有仁义存在,即有仁义的对立面存在,没有的仁义,是指回归“道”),真正的孝慈就恢复了;“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无论是物质之贼还是精神之贼,都不容忽视,比如商界对LV包的吹捧,这种行为就是盗贼本身,导致很多女孩子为了得到一个身外之物而不惜一切代价,可悲啊。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译文:抛弃学问,可以使人无忧。应诺与斥呵,相差有好多?善良与罪恶,差得了好多?别人所怕的,不能不怕,远古以来已如此,这风气还不知道何时停止!众人是那样无忧无虑的欢喜,好像参加盛大的筵席,像春日登台眺望那样畅适。独有我,却淡淡地,无动于衷,像还不会发出笑声的婴儿,疲倦地,竟像无家可归!众人都多余而丰饶,而我却处处不足。我这愚人的心肠啊,混混沌沌地!人们都那么明白,我却这样糊涂。人们是那精明,我却在一旁沉闷。辽阔啊,像无边的大海,无尽啊,像疾吹的长风。众人都有一套本领,独我又笨又无能。我跟人家不同之处,在于找到了根本。

感悟:本章描述了得道者和众人的思想行为的不同之处。这里的“绝学无忧”针对的是那些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人而言,这些人的所学,控制的了他们的思想行为,而与“道”离得越来越远。而老子之所以跟众人不同,因为他得道了。

2.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一、原文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í)蛇弗螫(shì),攫(jué)鸟猛兽弗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含德深厚的人,可比于刚出生的小孩。蜂蝎毒蛇等都不会刺咬他,猛兽不抓他,猛禽不攫取他。筋骨柔弱但小拳头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生殖器会举起,这是因为他精气充足。整天嚎哭但嗓子不会哭哑,这是因为他元气醇和。知道醇和、平和就是了解了道的规律、规则,了解这个事物规律、规则的人才是明智,让我们的生命有益才是一个吉祥,纵心任气,是强暴、强蛮的表现。强壮会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便会早早灭亡。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含德之厚”,讲道德修养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这个境界。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般婴儿的心理,是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善恶观念,没有好坏观念,没有香臭观念。不论坏人好人来逗他时,他一样都笑,因为婴儿没有后天的分别意识。对于赤子,据老子说“蜂虿虺蛇不螫”,这些毒蛇猛兽,像蝎子、蜜蜂、四脚蛇、毒蛇等等,爬到婴儿身边也不会咬,只有极少的例外。“攫鸟不搏”,空中飞的老鹰,会捉跑得快的兔子,并不来抓婴儿。

“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的骨头是柔软的,筋也是软绵绵的,婴儿生下来手就是这样握着,好像要抓一个东西。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婴儿没有男女的欲念,也没有男女的性别观念,生理的机能是自然发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号”就是哭,这是婴儿的境界,若哭起来,那不是真正的哭。婴儿哭起来很可爱,有时蛮好听,因为那是“号”,没有真正从喉咙里哭,没有把声音哭哑了。这个“嗄”字,是声音沙哑了。

“知和曰常”,就是有一个天然的灵知之性,这个“知”不是意识的知,而是神,神是永远的、恒常的。

要是真正懂得保养自己,便“益生曰祥”了,就是懂得自己的生命,以及这个精气神,而能祛病延年,也就是人生的大吉祥了。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天下万物由幼嫩变成强壮,强壮再转趋衰老,衰老以后就是死亡。这是物理自然的原则。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含天德。厚,德全则厚。比于赤子,为什么婴儿是德全之人呢?因为婴儿尚未受人德所污染、所戕害,所以婴儿才是德全之人。

(2)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本句讲的并不是陈述现实中的现象。而是以做类比的修辞手法,来阐述天人两道。阐述有常德者,不以人伤天、不以外伤内的道理。

(3)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握固,婴儿总是攥着小拳头的样子,就是握固。平时形容一个人的死亡,叫撒手而去,为什么人死了会撒手呢,因为肝气已绝。而婴儿则相反,他们攥着小拳头出生,人虽然很弱小,但是拳头的握力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因为婴儿肝气足全。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朘作,婴儿阳具勃起之意。婴儿并不懂男女之事,阳具却会时不时不自觉地勃起。这说明,婴儿肾精足,肝气足。

(4)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婴儿会成天成天地哭,但是并不会哭坏身体。小孩子,一会儿哭,一会儿转脸又会笑,他们哀乐都不入于心。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心,还没有好恶,他们哭,只是如实地映照当时所感之物。他们并不自觉相异于物,所以才能时时刻刻地保持与万物同春共应。

(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天人本为一,天人不异,天人不搏,天人相合,是谓和。君王知和,方能有常德。君王知常德,方通达明澈于大道。

(6)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益生,积人之下德生生之厚,以人助天,为益生。祥,本意指吉利,也指凶吉的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既可以指吉兆,也可以指凶兆。这里是指灾异之象。天人相伤,德之不府,故天下必有灾异。心使气曰强,则是说,背离天道,积人道生生之厚,对天下行强梁之教。

(7)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物壮则老,失天道之柔,积人道之强,下场就是强梁者不得其死。失天之上德,积人之下德,则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合天道。不道早已,这样不合天道的人道之治,应该马上禁绝它。

4、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如何让别人对您放下敌对之心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老子说,把道的功德修炼得特别深厚,德行特别好的人就如同“赤子”。“赤子”的本义指初生的婴儿,因为婴儿的皮肤呈赤色。后来这个词引申为人的心地纯良。

老子说,那些功德深厚的人,就好像婴儿一样,毒虫、毒蛇不会咬他,凶禽猛兽也不会抓他。

老子用这种状态来比喻人,我们要尽量像赤子一样,修行自己的德行,引发对方善的那一面的心机,不要引发对方抢夺那一面的心机。

(2)生活中很多事强求不得:“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骨弱筋柔而握固。”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筋骨柔弱,但手却可以握得很紧。

在这个层面,老子讲的是做事不去强求外在的东西,您不用强力去争取,别人看您好像很柔弱,觉得您什么都不争,但如果您把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做好,您的工作一定会非常稳固。

(3)修德之人,精气神会特别充足

小婴儿不懂得雌性、雄性的交合之事,但是他的生殖器有时会立起来。为什么呢?老子认为这是“精之至也”,体内的精气特别充足,没有消耗,才会有这种表现。这句话也可以用来作为养生的指导,如果您能保持婴儿的状态,把欲望降低,保存精气,那您一定会健 康的。

(4)欲望是把双刃剑,警惕伤人

“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什么意思?您看刚生下来的小婴儿,总是“哇哇”地哭,但他无论怎么哭,都不会气逆,气都不会堵在那。而我们要是喊的时间长了,气就上不来,容易堵在那儿。老子说这是“和之至也”。“精”是人的根本,“和”是阴阳之和气,这种和气是和谐充满的,所以叫“和之至也”,就是它调和到极点了。

这句话也是老子在借孩子的状态来形容成人做事的两个维度,前边“精之至也”是您的实力雄厚,做得很好,但是对欲望不在意。您整天都在工作,但是也不疲惫,因为是阴阳相和的。

(5)学了《道德经》后,最忌讳挑别人的不是

“和曰常”,意思是这种阴阳调和的状态,心念和做事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状态,是这个世界的常理。“知和曰明。”知道这种“和”的状态,您就是明智的。“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的“益生”,是帮您增益生命,让您的生命更加丰盛的意思。老子认为,如果您一直让生命不断旺盛、过早成熟,是有问题的。

“心使气曰强。”“心”就是心里的欲望,“气”可以当气血讲,我们做的事应该在内心欲望的范围内,但如果您内心的欲望特别大,这种状态就叫“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您强行地让一件事物由弱变强,强行地推动它的生长过程,是违反道的。

三、我之体悟——这一章不正是宫崎骏动画片人物的原版模型吗?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这段,不正是宫崎骏动画片里主角人物的原版模型吗?如果我没有看过这些电影,我可能会觉得这段写的很夸张,但其实一点不夸张,建议大家看看这些动画片,尤其是《风之谷》,看完就能理解老子说的这种“赤子之心”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了。这部电影我女儿特别喜欢,看了不下于二十遍。

《风之谷》里,小女孩娜乌西卡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性的完美模型,她性情纯朴,怀有真诚情感, 温柔有爱心,坚韧有勇气 ,充满好奇心,又敢于冒险,真的是拥有赤子之心!她仅凭这股内在的力量,就能让巨大的王虫平静下来避免与人类斗争的两败俱伤,她能驯服小松鼠当宠物,即使是敌国的人她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解救,她能自由出入人们都不敢去的腐海与那里的巨大虫子和平共处。故事的最后娜乌西卡解救了小王虫,以身为盾来制止王虫群的愤怒,遭冲撞而牺牲。但当冷静下来的王虫群以特殊能力救活娜乌西卡。电影最终告诉人们,爱与和平才是万物共生的王道。

不光是电影里的人物,包括宫崎骏本人也具有老子形容的这种有德之人的特点,他常年专注于创作,生活非常简朴,他作品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每一部都非常用心,非常打动人心!

3.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一、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以前那些善于按照道来治理国家的人,不教百姓有心眼、技巧,而是使人民敦厚淳朴。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奇技淫巧太多。所以用技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技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知道这两者的差别,这就是治国的法则。按照规律了解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啊,远啊,最后又返回了宁静朴实的根本,这样就符合自然,达到了最大的和顺。

2、南怀瑾《老子他说》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文字表面上是说上古以来善于运用政治哲学道理的人,不是要老百姓智慧高,而是希望他们智慧低。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社会、国家、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意见太多。知识越普及,意见就越多,因而形成社会世界的混乱。

“以智治国国之贼”这句话,是讲领导人思想的道德,当社会思想很乱的时候,唯一的办法是不玩弄聪明,要非常诚实。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这两头的道理,一头是智慧,一头是愚笨,“亦楷式”,这只是现在学科学的一个公式,一个原理。“常知楷式”,要常了解这只是一个公式,“是谓玄德”,才会真正懂得历史最高政治的标准,政治最高的道德标准。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在表面上看来,这与一般的常理、事理、人情相反。“与物反矣”,就同人情事理上看起来相反;因为是相反,“然后乃至大顺”,才能把过分的这一面拉回来走上正途。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您想让周围的人变成什么样,您就先做成什么样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夫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什么意思呢?

其中,“古之为道者”的意思是按照道做事的领导者。“非以明民也”,不是让下面的人变得聪明。“将以愚之也”,而是使他们变得质朴、敦厚。“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下面的人为什么难以治理?因为他们太聪明了。“智”是智慧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心机、想法的意思。

(2)要想长久立世,定要仁义在前,利益在后

“故以智知邦,邦之贼也;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以智知邦”就是领导者为了谋私利,用智慧去管理国家。“邦之贼也”,您就是国家的罪人。“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您以敦朴的方式管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这个“德”当福分讲。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领导者用管理技巧来让大家为自己捞取私利,就是国家的罪人;如果您不用这种方式去管理,您就是给国家带来恩惠的人。

(3)为大家着想的人,到哪儿都会受到大家的爱戴

“恒知此两者,亦楷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您懂得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而且您能够这么做,您就是后世的楷模。“恒知楷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懂得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按照道的原则做事,“此谓玄德”,那您的德行就很深远了。“乃至大顺”的意思是,只要您这么做了,就能进入一种“大顺”的境界。

三、我之体悟——“智”和“愚”

这一章,老子又说到“智”和“愚”。“智”不是指智慧,是指心机技巧,“愚”也不是指愚笨,是指敦厚淳朴。老子主张不能用“智”治国。关于老子说的这个“智多”并不一定是好事,生活中还真的有很多例证。我举几个我的亲身经历。

我们之所以一直觉得聪明机灵就好,木讷寡言就是愚笨,就不好,我觉得跟父母老师的喜好有很大关系。家长和老师都比较喜欢看上去机灵好动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即使学习不好,老师也会说这孩子特别聪明,就是不用功,以后知道用功了,成绩很快能上来。而看上去木讷寡言的孩子,学习即使很好,老师也会说这孩子不是特别聪明,就是肯用功,学的深了可能会吃力一点,但勤能补拙,能跟上就行。老师这么说,我就感觉聪明好像是高人一等的特质,所以我们就很想表现的聪明而不是愚笨。

上初中的时候,我成绩比较好,每天都会有同学来问我问题,我却发现看上去机灵聪明的同学,给他们讲题要废很多口舌,很难一点就通的,他们还总嫌你说的太复杂,不够言简意赅,自己听不明白却觉得是别人的问题。可是木讷寡言的同学就刚好相反,总是一点就通了。然后我就意识到老师家长嘴里夸的聪明有很大问题。

上高中分文理科之后,我在的班是学校第一届理科重点班,把全年级理科前三十名放在一个班级,配全校最好的老师。期中期末考试,都采用浮动制,始终保持这个班里是年级前三十的学生。由于是理科班,又是第一届重点班,我们就被冠以智商最优班的称号。所有的老师都喜欢说,你们是最聪明的班,吧啦吧啦的。于是,班里就开始有一股“比聪明”的风气蔓延开来,比谁能不用功还成绩好,比谁会玩又会学。于是上课睡觉的人越来越多,自习逃课的也越来越多,通宵打游戏人也越来越多。后来可想而知,高考成绩出来,我们班平均分还不如次重点班,后来一半的同学都复读了,所有老师都瞠目结舌。

还有个例子是工作之后的。前几年我去过一家单位,就是典型的用“智”过多。老板和老板娘都是业内有名的大忽悠,特别会玩概念,公司在业内名气很大,但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具体做过什么项目。他们为了挖我过去,锲而不舍的和我谈了三四个月,我还以为这家单位很重视人才。去了之后才发现公司风气相当差,尽是些勾心斗角、搬弄是非、见风使舵的人,踏实干活的却很少,有问题搞不定了,就想着赶紧挖一个人来。这家公司的前台是个挺漂亮的小姑娘,对领导恭恭敬敬的,但对其他人却一副臭脸,对新来的更是百般刁难。中午大家一般会在会议室吃。有几次她见我拿着饭去会议室,就挡着不让我进。我忍了几次,后来她说话越来越难听,把我惹火了,我就问她:“你给我说说,公司哪条规定写了不能在会议室吃饭?又为什么有人可以有人不可以,你们是怎么区分的?”她说:“公司一直就是这样,只有领导能在会议室吃饭。”我说:“那多大的领导可以在会议室吃?你们领导可以吗?”她说:“你问这么多干嘛,我们领导肯定可以了。”我说:“那你去查查我的级别,我是环境的总工,算什么级别?”她惊讶的看着我:“啊,您咋不早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您请进,有事叫我。”我本来还想教训她几句,又觉得没必要,这也不过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他们的项目一个个的出问题,让我去梳理解决,我发现项目真是一团糟,各种偷工减料,随便应付。这可都是投资上亿的工程项目啊,敢这样随意,不怕出事吗。我呆了不到半年就赶紧辞职了。

4. 老子《道德经》:第16章解读,消解心机和成见!

【 原文 】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注释 】

致虚极,守静笃: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时时做“致虚”“守静”的功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虚”,形容心灵空明的境况,喻不带成见。“致”,推致。“极”和“笃”意思相同,指极度、顶点。

作:生成活动。  复:返,往复循环。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归根:回归本原。 复命:复归本原。

常:指万物运动变化中的永恒规律。

明: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律,对于这种规律的认识和了解,叫做“明”。

容:宽容、包容。 全:周徧(普遍,遍及,全面)

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的代称。

【 今译 】

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

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

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回归本原。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做明。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 引述 】

本章强调致虚守静的工夫。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儿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 蔽 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

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功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

本章还说到“归根”“复命”。“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

“复命”的思想,可视为’宋’学“复性”说之所本。庄子<善性篇>所提出的“复初”的主张,乃是与“复命”“复性”同类的概念,和本章关系也很密切。老子复归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向作回省工作。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的清净透明的境地。

你的收获是什么?欢迎发表评论,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5. 【觉悟《道德经》,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觉悟《道德经》,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涌现忠臣。

老子用辩证法指出,大道与仁义,智慧与大伪,六亲不合与孝慈,国家混乱与忠臣涌现等,前后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家家有孝子,户户有忠信,根本不必强调仁义。若家庭成员之间本就和睦,自不必宣扬父慈子孝。若国家政治清明,官吏各个清廉,何来忠奸之别?

正因为大道不行于世,人们各行其事乃至胡作非为,才会出现对于仁义的提倡。智慧计谋发达了,心眼儿越来越多了,虚伪与欺骗才会越来越多。人心不古、六亲不合才会人为的去灌输孝慈的思想。执政者治国无方,国家乱套了,才需要忠臣出来挽救危亡。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一段话:“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须眉浊物只听见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的名节,便只管胡闹起来。那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只顾他邀名,猛拚之死,将来置君父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战;他只顾图汗马之功,猛拚一死,将来弃国于何地?”

意思是:文臣死于觐见,说明君昏。武将死于战事,说明国之不保,君之无助。

民间也有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的说法。在常人看来,仁义道德、智慧谋略,孝子、慈父、忠勇良臣是国家的宝贝,是社会的栋梁。

可是老子认为,人们压根就理所应当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共享美好生活。

老子认为,智慧、孝慈、忠诚的产生都是消极的,是远离大道的。他以此告诫我们,越是讲得好,调门高,越要警惕假冒虚夸言行不一。

白居易有诗句说:王莽谦恭未篡时,是个素来恭俭,以博得朝野的好感。其实内心贪毒,时时窥视皇帝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私下伪装,篡权窃国。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提升为光禄大夫。他地位越高,待人处事越是谦恭有礼。他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分给手下的宾客,自己家中所剩无几。

他招揽四方名士,广交将相,公卿朋友如云,这些人四处传播他的美德。他的美名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王莽尊师重教,常梳洗沐浴,穿戴整齐后,带上美食美酒到学堂拜访老师。

哥哥早亡,王莽便视侄儿如同己出,在同一天给侄儿和自己的儿子玩会,不偏不倚。

婚宴刚刚开始,家人便来报告说:太夫人身上疼痛。王莽便离席服侍母亲吃药,整个宴会期间,他数次起身,不厌其烦。

在众人面前,树立起一个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治国平天下的高大完美的形象。

后来王莽当上了大司马,开始辅政,他仍然极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把一分钱掰成两,犒劳下属却出手大方。

他母亲病了,公卿列侯打发夫人来探望。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衣服短得直到膝盖。起初大家还以为她是丫鬟,知道是王莽的夫人后都大吃一惊。

他的儿子杀了一个奴婢,王莽便痛斥一顿,命他自杀抵命。

后来王莽大权在握,当时的小皇帝才9岁,于是王莽便废掉了两位皇后逼她们自杀,以清君侧。

他是用铁的手腕扶植亲信排除异己。朝廷中弥漫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恐怖气氛。

王莽还将自己的女儿,推荐进宫立为皇后,又在酒中下毒,害死了小皇帝,立两岁的孩童为皇帝。

公元八年,王莽废掉皇帝,自称为帝。四处搜刮民脂民膏,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被起义军推翻,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布局强调智谋,其结果必然违反自然大道。用尽心机为自身打算,终会发展为损人利己、虚伪狡诈,终究是害人又害己。

《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释义: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所谓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体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

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情感的投射。圣明的执政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得出结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说得太多,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虚静不言的状态。

很多时候真正的道理是无法用言语来传授的,只能用心去领会。有时候什么也不说,更有力量。因为沉默让人觉得充满,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为人处事应当管住一张嘴,掌握说话的时机和分寸。

谨言慎语,并非不言不语。正确的说话态度是:应讲则讲,不应讲则保持缄默。应多讲则多讲,不应多讲则少讲。公开批评他人的事切不可做,而圆滑的说话方式也切勿过头。

沉默是金,寡言是福。话说得越多,就越容易出现漏洞。而且中国的语言十分丰富,很容易出现歧义。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话没有问题,别人却不一定和你理解的一样。更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明、清两朝文字狱盛行,那些作诗写文章的哪一个人,认为他们的诗文有问题呢?可是一到了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就出了天大的问题。

明朝时有个人叫徐一夔。他写“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意思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老天有眼生下朱元璋这位圣人,为万世开太平。徐一夔的本意是为朱元璋歌功颂德,他肯定不会认为这句话有问题。

可是一传到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手里,就变成了以下解读:什么是光天之下,这是讽刺朱元璋当过和尚吗?什么叫当世作则?则与贼谐音,这不是在讽刺朱元璋参加过红巾军做过贼吗?

经过这样一解读,徐一夔可谓马屁拍到马蹄上,竟被腰斩了。

清朝有个人叫戴名世,他写:“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样一句诗,收在一部叫南山集的诗集里。

这首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有一次他在看书,一阵风吹来,把正在看的书吹乱了,他气恼之下生出灵感并写下了这句话。

这本来是件小事,可是偏偏有人大做文章,硬说这句话是讽刺清朝执政者。

大清皇帝自马上得天下,以满族的身份入主中原。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接受过孔孟之道的教化,是一群连字都不认识的人。如今却统治那么多汉人,经过这一番解读,这诗的意思就变成了反清言论。

于是不但戴名世丢了脑袋,凡看过此诗、抄过此诗、评论过此诗的人,还有他的弟子们,通通被牵连,先后杀了几百人。

老子说多言数穷,高明的人,处事从不多说话。那些动不动就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或者心直口快的人,往往会只大亏。

丁俊贵

2021年7月13日

6. 《道德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又名《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启人无数;闲暇之时,捧读此书,心有所感,惶惶然诉诸文字,乃一己之得,属自乐也。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出自于《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世人不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珍宝,使世人不做盗贼。不诱发邪欲,使世人不乱其心。因此,有道之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使百姓心里虚静,腹中饱足,精神内守,筋骨强壮。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有心机的人不敢为所欲为。遵从无为之道,即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这一段治国方略貌似有些消极,尤其是:“不尚贤,使民不争。”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动乱时期,各国诸侯争权夺利,皆在扩充实力,网罗人才,所尚之贤,未必就是真贤,何为“贤”也没有明确的标准,那种尚贤之风并不能解决天下纷争,却是民生维艰,戎马生于郊,鉴于此,老子开出了一剂药方,“不尚贤,使民不争。”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非要拿三寸金莲的绣花鞋套一套现代人的脚,哪里能够穿得上?所谓单方酿悲剧,非单方之错,皆因人因病不同罢了。

老子崇尚的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万事万物均按照它自身本来的样子运行,人需顺应自然,不恣意妄为,老子竭力反对的是随意干涉和改变自然界的规律。

古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管理者的决策往往会引导左右下属的思想行为,如果过分地标榜、过分地强调一件事,其结果往往会使这件事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某地开展某项活动,某敬老院来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一天之内,老人们被一次又一次地洗脚,这样把好事做得变了味,大概不是发起者的初衷,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字面上很好理解,作为个人修行,让内心澄明,抱一顺道,致虚极,守静笃,如能做到,那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是衣食无忧之后,在光怪陆离、浮躁喧嚣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不断消减不良欲望,不自满不自弃,不为迷雾所障,不忘初心,在淡泊中明志,于宁静中志远。

在此分享一则禅宗小故事,也是想让自己清理一下思绪,留个空杯给明天。

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7.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自解】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自解: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并不是让平民精明,而是让人民愚钝。平民难以治理,是因为民智比较多。
这是愚民政策,看似不合理,其实也算是合理的,比如奶头乐的理论。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
自解: 用智巧耍心眼的方式治国,容易让国家遭贼,人们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钻法律的漏洞,空子。比如明星们的偷税漏税。政党之间的斗争,各种智巧斗争,耗费国力,民力。
不用智巧耍心眼的方式治国,是国家的福分,比如摆出事实,公开政令,没有很多潜规则,就是国家的福分。国家内耗就小。
知道这两种方式的差别,就是是治理国家的选择的方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自解: 知道这种选择方式的差别,叫做“玄德”。“玄德”很深奥,悠远,是万物的另一面,然后才能大顺。
这一句解得不好,欢迎指正。

8.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赏析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顺⑧。

【注释】

1.明民: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之知晓巧诈。明民,意为让人民知晓巧诈。

2.将以愚之:愚,敦厚、朴实,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没有巧诈之心。不是愚弄、蒙昧。此句意为使老百姓无巧诈之心,敦厚朴实、善良忠厚。

3.智多:智,巧诈、奸诈,而非为智慧、知识。

4.贼:名词用作动词,伤害的意思。

5.两者: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稽式:法式、法则,一本作“楷式”。

7.与物反矣:反,通返。此句意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

8.大顺:自然。

【译文】

古代善于运用大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相互欺诈不以诚待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国家没有常规的法治,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与具体的事物表面相反),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赏析】

1.对“明民与愚民”的理解。人们常常把愚民政策的源头归给道家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是对人性的不了解。道家思想研究的是道(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又必然与人性联系在一起,愚民并不是让人民愚蠢,而是对人民要分级别的共享一些信息资源,不能够无限制的把所有的信息都通报给全体人民。就像一个家庭,不能把成人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提前教给孩子一样,不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该知晓的事情就尽量避讳一些,提前知晓不是关爱孩子,而且有可能害了孩子。就像早恋现象一样,青少年相互爱慕一下,纯属正常,但是如果过早的涉及到成人的生活,那就会对生理心理以及未来的幸福生活,家庭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

2.对“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理解。这里的智不是智慧之智,而是智巧,心机等的意思。老子在57章就讲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人们的心机智巧多了,就会相互算计,就少了一份淳朴的民风,就会勇于私斗,怯于公利,对国家集体的管理就没有好处。

3.对“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理解。“玄德”一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多次,每一次含义都不尽相同。这次“玄德”的含义有三点就是:“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就是深刻有远见,与表面现象相反的意思。比如国家法律的制定就非常深远:有的人认为杀了人,拐卖儿童就应该判处死刑。殊不知,这两种罪犯之中也有情节轻重的不同,如果不视其情节轻重而量刑,那么,对受害者和罪犯都起不到保护作用,不是公平的,这个法律也就不能够深远地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了。所以不同国家、不同朝代的不同的量刑理念就是体现了法律制定者的“深、远、反”的高瞻远瞩的特点。

9.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回,增强百姓的筋骨体答魄,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以上是书面解释。我再加一句:没有欲望,就回归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乐业,终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经》,最好看看《庄子》。另一个角度,可以看清代黄元吉(黄裳)写的《道德经讲义》,他是从修炼角度讲的,非常好。摘其文曰: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10. 道德经》第十七章读后感。

最好的治理,就像天平,不是让每个人都觉得占了便宜,而是让每个人都觉得不应该占便宜,不用占便宜,占不着便宜。

最好的治理,就像拔河,不是让人们觉得你最有能耐,而是让百姓人人能够要自我实现。

最好的治理,一定不要形成个人崇拜,而是要让百姓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

好的治理就是要把灯光都打到台下,而不是聚焦在你的头上!

好的治理让成员独立自主,不好的治理让成员不由自主。

独立自主与不由自主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区别就在于是人人自为还是人人自危。

当一个组织能够让成员人人自为,自由发挥,那么,这个组织就是一个有活力的组织。

如果一个组织总让成员每时每刻感觉到压力感觉到焦虑甚至常常感觉到恐惧,那么这个组织就是一个不自信的组织。

好的治理让成员人人自为,不好的治理让成员人人自危。

道和德不是一个层次。

大道废,有仁义。

道德经是积极的君王治理之道,是消极的百姓避世之道。

之所以,盛世出诗人,乱世出英雄,末世出奴才,就是因为君王治理的方式不一样所致。

以道治国与以德治国与以智治国,结果是不一样的。

道德虽然总是连在一起,但是差着一个层次呢。

道是天理,德是心机,道比德高一个维度。

道是水平,德是觉悟。

事实上,当人身居高位,能力不够,水平不高的时候,是很难用所谓的“德”来弥补这其中的差距的,甚至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人有很大可能会做出更加缺德的事!

所以,凡是总把德挂在嘴边的身居高位的人,其人的能力和水平是令人怀疑的,必须提防。 ​​​

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我不愿意生活在一个满朝伪正,遍地愚忠的社会!

热点内容
2016年度十大行政法案列 发布:2025-01-15 06:54:38 浏览:643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申论范文 发布:2025-01-15 06:54:34 浏览:142
射线装置防护条例 发布:2025-01-15 06:51:00 浏览:806
非全日法律硕士认可程度 发布:2025-01-15 06:29:07 浏览:276
开展法律顾问普法讲座 发布:2025-01-15 06:28:19 浏览:512
司法拍卖辅助机构管理办法 发布:2025-01-15 06:18:40 浏览:808
刑法的近亲属 发布:2025-01-15 06:16:25 浏览:355
2017经济法cpa难度 发布:2025-01-15 05:40:06 浏览:320
中级经济法金融法律制度 发布:2025-01-15 05:28:31 浏览:791
司法警察安全工作 发布:2025-01-15 05:13:31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