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法税

立法法税

发布时间: 2020-12-28 20:09:54

Ⅰ 我国的立法法有没有规定税收法定

《立法法》第八条第六项就是税收法定原则的体现。
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Ⅱ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名人大代表建议全国人大按照《立法法》规定收回税收立法权,并终止国务院制定

A

Ⅲ 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的制定机关有何不同

1、效力不同。

在我国税收法律的效力是最高的,其次效力为税收法规,最后为税收规章。即税收法律效力大于税收法规大于税收规章。

2、制定机关不同。

在我国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依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才能称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狭义上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制定的。税收规章是由税收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

3、定义不同。

税收法律从广义上来说包含法律及一切规范性的法规和规章。狭义上的法律在我国指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税收法规从广义上说等同于税法。从狭义上说指的是由国务院或地方人大制定的文件。税收规章则指的是由税收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依据具体的事务制定的文件。

(3)立法法税扩展阅读:

税收法律的基本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最基本的原则,它是税法三大基本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普遍原则,它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几乎所有的社会层面,而不同的层面有其具体的不同内容。

3、税收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遵循的原则。

税收法规的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各种利益,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有利于国家积累资金的原则。

2、贯彻执行党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原则。

3、贯彻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

Ⅳ 0202新修订的立法法规定,政府以后收取哪些税,怎样去收取,应该由

修改后的立法法将“税收”的专属立法权单列,并规定“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即“税收法定”。
目前我国税收共18种,但只有3种是由法律规定的,其他15种都是国务院制定暂行条例后开征的。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今后政府收什么税,向谁收,收多少,怎么收等问题,都要通过人大立法决定。

从经济、政治、社会多位一体的国家治理角度考察,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无疑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第一,税收法定可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合理的税法环境。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但尚未建立起法治的市场经济。体现在税收领域,目前尚有15个税种未做到“一税一法”,税法规范的低位阶导致纳税人的财产安全、经营自由等缺少较稳固的保障。鉴于此,税法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首要体现,就是通过充实和完善税法体系,设计科学的现代税制,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和行为指引。

第二,税收法定有利于以点带面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税收的征收是将私人财产转化成公共财产的过程,与每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故而,税收的法治化备受社会关注,亦是开创改革和法治新局面的极佳路径。在税收法定的指引下,广大纳税人间接或直接参与税收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活动,行使纳税人权利,可以大大增强纳税人的法治意识和民主能力。

第三,税收法定可以助力形成良性、文明、互动、和谐的社会运行方式。随着居民财富显著增加、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纳税人对自身的财产权益保护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社会冲突。依托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在制定税收规则时便开放地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经由充分的对话、协商、博弈和调适,最终形成凝聚尽可能多共识的民主决策产物,可以提前消化可能出现的异议,化解潜藏的社会矛盾和风险。

新法要求税法必须由人大制定,人大代表审议通过后方能执行,这就避免了任性扩张的红头文件导致的滥收税,从根本上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立法上规范了纳税这一不能随意增加的公民义务。

Ⅳ 立法法通过后全国人大能不能授权国务院对税收的开停作规定

不能,立法法最主要的要求就是体现法律的权威性。

Ⅵ 在立法法修改前 关于税收的说法

税收优先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按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就是债权人所享有的要求偿还债务的权利。所谓无担保债权,是指在债权上未设定担保物权的普通债权。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是对纳税人未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实行税收优先。所谓未设定担保物权的债权是指纳税人没有为其设定抵押、质押或没有被留置的债权。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比如破产法规定,职工工资优先于税收。
(二)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其后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即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三)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这是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基本的、最主要的来源,是维护国家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行政机关进行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是国家运用行政权力对纳税人的惩罚,不以取得财政收入为目标,是非税收入。两者相较,税收比较重要,应予以优先对待。

Ⅶ 立法法第8条蕴含的财税法原则

税收法定主义是财税法中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起源于西方 无代表不纳税 的民主思潮,根本目的在于控内制和规容范国家的强制征税权,保护公民财产权益免受非法侵害。我国2015年《立法法》第八条进行重大修改,通过立法全面贯彻实施税收法定原则,使国家征税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此外,税收法定主义还关系到地方税收立法权的问题,也关系到财政预算的问题。

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A 宪法 B民法通则 C 立法法 D行政法

是A,宪法有规定公民有纳税的义务。
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Ⅸ 在立法法修改前,哪些税种是法规规定的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有权制定税法或者税收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内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容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
一、税收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二、有关税收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三、有关税收的部门规章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部门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理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其中,有些重要规章要经过国务院批准以后发布,如《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征税办法》。

Ⅹ 立法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细化的税收法定原则明确了一下哪些内容

根据税收法定原则,将税收一项单列出来,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热点内容
考研刑法哪个学校好 发布:2025-04-03 07:00:50 浏览:47
法院凌鸿 发布:2025-04-03 06:34:29 浏览:391
望江最好律师 发布:2025-04-03 06:25:55 浏览:517
行政诉讼法中的原告适格 发布:2025-04-03 06:18:16 浏览:297
学法学正装 发布:2025-04-03 06:12:03 浏览:8
法院专递工作 发布:2025-04-03 06:11:54 浏览:758
发回重审法官影响 发布:2025-04-03 06:11:16 浏览:929
国务院行政法规废止2011年 发布:2025-04-03 05:39:18 浏览:936
刘万律师 发布:2025-04-03 05:16:23 浏览:848
假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03 05:16:14 浏览: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