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道德
① 谈谈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是助力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革命文化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始化阶段形成的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行动指南,两者在理论上一脉相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是一致的、不可撼动的。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引,领导国家、民族和人民实现党的目标,这也是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同质要求。
二是助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当代中国、中华民族应该坚守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革命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是助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革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所表现出的精忠报国赤诚奉献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排山倒海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勇于斗争的牺牲精神;
忠贞不渝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处变不惊沉着果敢的心理定力;军令如山军纪如铁的纪律观念,都是革命文化的内在呈现。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强调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
四是助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来源于人民并以人民为中心。要繁荣文艺创作,必须植根于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不断挖掘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革命文化是战争年代的产物,所以昂扬向上的斗争精神是它的鲜明特点,同时革命文化朴素而又多彩的文艺形式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因而也最容易扎根于广大群众中。这一点在新时代的今天尤为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以力避借革命文化之名,行低俗庸俗媚俗文化之实。
五是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必须把加强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既要充分利用中华古代文明的辉煌成果,也要深入开掘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把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中华文化和革命文化成就与光荣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将成为了解历史,资鉴未来发展的最好路径。
② 中国革命道德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来的实践和自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③ 中国革命道德的定义
中国革命道德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是当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大力传承与弘扬。
中国革命道德源生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取决于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其产生和形成实现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
(3)中国革命道德扩展阅读: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产物。革命道德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蓬蓬勃勃的伟大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逐渐形成的。
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新阶段,它的产生和形成是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道德体系的终结;中国革命道德的产生和形成又是道德进步规律使然。
④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无数革命先烈,正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崇高的理想,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排除万难、坚持斗争、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2、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极大地激发了革命者为集体而献身的斗志,革命队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努力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和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中国革命道德的传扬,破除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破除了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旧道德观念,树立了平等意识,保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引导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培育良好家风,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准和道德风貌,树立社会新风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以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热爱人民、服务人民、英勇顽强、坚忍不拔为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不可或缺的。
(4)中国革命道德扩展阅读:
中国革命道德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以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热爱人民、服务人民、英勇顽强、坚忍不拔为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不可或缺的。
中国革命道德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性成果,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伦理道德领域的一次空前革命,标志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终结,开创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划时代意义。
深刻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革命道德,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⑤ 思修名词解释什么是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复是以毛泽东同制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当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宝贵文化资源。
中国革命道德源生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取决于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其产生和形成实现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
(5)中国革命道德扩展阅读: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产物。革命道德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蓬蓬勃勃的伟大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逐渐形成的。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新阶段,它的产生和形成是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道德体系的终结;中国革命道德的产生和形成又是道德进步规律使然。
⑥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内容是
1、追求真理的精神;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艰苦奋斗的精神;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它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6)中国革命道德扩展阅读
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
1、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现代化发展和共产主义理想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水平明显提高,但国家精神建设还有待加强,此时就需要坚持中国革命道德、激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人民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2、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人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历史的实践向我们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经受各种严峻考验、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3、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重整社会风气,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有所建树,思想道德建设也按部就班的进行中,人民的精神面貌慢慢向积极健康的状态发展。通过正确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培育良好道德风尚,抵制各种腐朽思想观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
⑦ 有哪些案例是关于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和中国传统美德
弘扬革命道德和中国传统美德的案例有
1.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体现了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美德。
2.抗日英雄谢传兴 为抗日当了3年情报交通员。从1942年一直到日寇投降,3年时间里,谢传兴护送新四军抗日情报人员和情报达35次之多,并且做到了“保密无误”,为抗日战争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3.刘胡兰英勇就义,献出了生命,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军回到山西,将日本军队的武器收缴。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小青的部队奔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
回到村里,她听到支部书记石德辉和几十个乡亲被反动派抓起来的消息后,勇敢地参加了营救行动,把他们救了出来。但是,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
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4.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当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
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体现了不屈不挠,明辨是非,顽强,不怕吃苦,敢于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勇敢,团结,有勇有谋,坚强不屈的传统美德!
5.张自忠以身护卫士
1940 年5 月 6 日,张自忠部队与敌军作战已经十分艰难了,军事要点不断被攻克。张自忠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渡河督战。因危险重重这个决定受到众人的劝阻,张自忠决心已定,要亲自督战杀一杀敌军士气。
在作战途中,由于无线电技术落后,张的总部发出的无线电密码被日军破译,导致其行动完全被日军掌握,日军从多个方向合力夹击张自忠。
在混战中,张自忠的部下几乎伤亡殆尽。张自忠自始至终都不肯撤退半步,卫士马孝堂等人也守护其左右。两军交战中,一名日军端着刺刀刺向卫士马孝堂,张自忠怒目圆睁,抓住敌人的刺刀,以自己的身体掩护马孝堂。这时,一颗子弹射向张自忠并穿过他的腹部,另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右额。一代抗日名将尽忠报国,轰然倒下。
体现了热爱祖国,顽强不屈的传统美德。
⑧ 中国革命道德创新内涵
中国革命道德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专军队、一切先进分属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
中国革命传统:
a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是对中国传统优良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c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
d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