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活学活用道德经

活学活用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3-02-11 06:35:17

① 是上善如水还是上善若水

《活学活用道德经》:上善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原著实录

《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经典解读

宋王安石《老子注》说:“水之性善利万物,万物因水而生。然水之性至柔至弱,故曰不争。众人好高而恶卑,而水处众人之所恶也。”

元吴澄《道德真经注》说:“上善,谓第一等至极之善,有道者之善也……盖水之善,以其灌溉浣灌,有利万物之功,而不争处高洁,乃处众人所恶卑污之地。”

清王夫之《老子衍》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说文释义

最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

老子认为,水处在众人厌恶的低下之地,已经接近道了。

老子对“上善若水”的进一步解释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安于应处的地位,心像深渊一样清静,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正因为不强求结果,才不会招致怨恨。

活学活用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社会,“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那么,老子强调“不争”,强调“居众人之所恶”,难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堕落?非也!老子所说的“不争”,并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不争之争”,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高效竞争手段。

为什么呢?人并不是一种纯理性动物,多数情况下,“跟着感觉走”,而不是按智慧办事。常人的习惯是,依附权势人物,抱名人的大腿,看见利益就蜂拥而上,你争我夺。假如你像常人一样做事,结果也会像常人一样,互相打得头破血流,所得却十分有限。

最聪明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办法是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而不是夺取他们的利益,这样,他们就会忠诚追随你。“得人之力者无敌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圣人也”,只要得到他人助力,你的成就将远在众人之上;第二种办法是安静地呆在一边,捡拾他人抛弃的或看不见的利益。这也是“不争之争”的策略,你的收获将远在常人之上。

如何在“不争之争”中获胜?老子提出了7种手段: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

什么是“居善地”?也就是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说通俗一点,就是“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哪里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呢?这很难一概而论,关键看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这个位置相称,自己的价值观、个性能否与这个团队相容。如果站错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会有危险。

站位是否恰当,不完全取决于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胜任宰相,在商纣王手下却连一个小官也当不好,只好溜之大吉;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贪赃枉法,却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这是价值观是否相容的问题。个人价值观与团队价值观的相容性,是我们在选择人生站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应该注意:如果一个才能平平的人能够如鱼得水的话,这个团队的远景不容乐观。姜子牙逃离商朝,陶渊明隐居田园,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这都是“居善地”的典型例证,值得我们借鉴。假设我们服务的公司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非法手段敛财,无疑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你就应该考虑一下这是不是你应该呆的地方了。

还应注意: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绝不是固步自封。人应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才能,以便胜任更重要的工作。一个人满足于已知的知识,让大好年华在平庸中度过,那并不是真正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

古时有一位官员,早年为国王立过功,但此后十多年未获升迁。一些原来职位比他低的人,渐渐地成了他的上级。这位官员对自己的境遇很不满意,一天,他向国王抱怨说:“您用人好比堆柴草,总是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把压在下面的人全忘了。”

国王说:“并不是我把你给忘了,我是不敢荒废公事啊!天下日新月异,每天都会产生新事物,发生新问题,需要新的知识来履行职责。所以,我只能录用具备这些新知识的人才。你呢,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优哉悠哉地过日子,何曾在学习上用过一点心?人不能没有学问,也不能不长学问啊!听了你刚才讲的话,我觉得你近来更没有学问了!”这位官员惭容满面,不禁低下了头。

这位官员不愿被压在别人下面,却不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处在别人上面,正好是“居善地”的反面典型。
像深秋的水一样清澈平静

什么是“心善渊”?也就是说,心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所扰。在红尘之中,如何能避免受到污染和惊扰呢?这需要将一颗心修炼得像磐石一样稳固。

古时有一位名叫牛弘的高官,每天坐牛车去上班。他的弟弟比较顽劣,不读书,好习武。有一天,牛弘出门办事,弟弟喝得酩酊大醉,乘着酒性在院子里练箭法,不想一箭将牛射死了。他知道闯了祸,吓得赶紧躲起来。

牛弘办完事回来,妻子忙向他告状:“叔叔耍酒疯,把牛射死了。”

牛弘若无其事地说:“牛射死了,就做红烧牛肉吃。”

妻子顿感无趣,低着头,一言不发地走到厨房,做红烧牛肉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又走到丈夫跟前,抱怨说:“牛肉太多了,红烧不完。”

牛弘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说:“红烧不完,就炖汤喝。”

妻子越发无趣,只好去炖汤。过了一会儿,她觉得这事还得说说,又向丈夫发牢骚:“一整头牛呢,炖汤也太多了!”

牛弘淡淡地说:“炖汤太多,就做干牛肉吃。”

妻子觉得丈夫的涵养功夫真高,相比之下,自己就差得太远了,很是惭愧。自此,她再也不提射牛的事。他的弟弟呢,觉得哥哥真有涵养,这都是读书有学问的缘故啊!自此,他收起顽心,发奋读书,终于成了一个有出息的人。

牛弘处理问题的方法未必最佳,但他这种不受外界情况所扰的涵养功夫,真可以算得上“心善渊”了。

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嘉许

什么是“与善仁”?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理解和嘉许。许多人对强者能保持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心存轻视;或者对弱者表示亲近,对强者却心存排斥。这不是真正的“与善仁”。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你对强者、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

春秋时,田忌离开齐国逃亡到楚国,楚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并询问齐国的军事情况。田忌说:“如果齐国派申孺为主将,楚国只需出兵5万便可凯旋而归;如果齐国派田居为主将,楚国就要出兵20万,方可不分胜负;如果齐国派眄子为主将,楚国就要出动全国军队,就算这样,也仅仅能够免于亡国。”

楚王问为什么?田忌说:“申孺这个人,狂傲自负,既慢待能人,又轻视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愿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战必败;田居这个人,为人正直,礼遇能人,但轻视庸人。能人愿意为他效力,庸人却离心离德。所以,我料定他胜负各半;至于眄子这个人,既尊敬能人,又爱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愿意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与他交锋,仅仅能够幸免于难罢了!”

后来,齐国派申孺为将攻楚,楚王听从田忌的建议,仅派5万人迎敌,大获全胜。后来齐国派眄子为将攻楚,楚王亲自挂帅,出动全国军队迎敌,仍然失败,仅免于亡国而已,就像田忌事先预言的一样。

眄子这个人,尊敬能人,爱惜庸人,真算得上“与善仁”了。

言必行,行必果

什么是“言善信”?就是说话要讲信用。人世间的道理,就像那条物理学上的定理: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么,也会得到什么。一个人不受信任,是因为他不讲信用;反之,一个人受人信任,是因为他说话算数。这个道理将在后面加以论证,在此不必赘述。

用业绩说话

什么是“正善治”?就是忠于职守,用业绩说话。古今中外,无论什么事物都可能过时,无论什么理念都可能更新,就是“用业绩说话”这一条永远不会过时。如果用业绩说话不灵了,说明这家公司、这个团队该倒闭了。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们不必存任何侥幸心理。

做力所能及的事

什么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将它理解为有办事才能也未尝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对事情难易程度而言的。如苏东坡所言:“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确实力有不逮,也没办法。但有些事我们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强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则。

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做事

什么是“动善时”?也就是合理把握办事时机。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什么时机才合适?这完全取决于各人的眼光和阅历。有的人能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有的人却让事情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我们的眼光与阅历不够,如何做到“动善时”呢?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错不了。如果你做的事对他人有利,它总是合宜的。美国企管专家史蒂芬·柯维说:“为自己着想也不忘他人的利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一个聪明人,不会嫉妒别人的收获,他们总是考虑如何帮助他人获益而不是夺取别人的利益。这正好符合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原理。

透点提醒不战而屈人,不争而获利,是成功的上上之法。

② 求解中国古文拜托各位大神

《活学活用道德经》:上善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原著实录 《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经典解读 宋王安石《老子注》说:“水之性善利万物,万物因水而生。然水之性至柔至弱,故曰不争。众人好高而恶卑,而水处众人之所恶也。” 元吴澄《道德真经注》说:“上善,谓第一等至极之善,有道者之善也……盖水之善,以其灌溉浣灌,有利万物之功,而不争处高洁,乃处众人所恶卑污之地。” 清王夫之《老子衍》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说文释义 最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 老子认为,水处在众人厌恶的低下之地,已经接近道了。 老子对“上善若水”的进一步解释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安于应处的地位,心像深渊一样清静,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正因为不强求结果,才不会招致怨恨。 活学活用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社会,“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那么,老子强调“不争”,强调“居众人之所恶”,难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堕落?非也!老子所说的“不争”,并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不争之争”,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高效竞争手段。 为什么呢?人并不是一种纯理性动物,多数情况下,“跟着感觉走”,而不是按智慧办事。常人的习惯是,依附权势人物,抱名人的大腿,看见利益就蜂拥而上,你争我夺。假如你像常人一样做事,结果也会像常人一样,互相打得头破血流,所得却十分有限。 最聪明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办法是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而不是夺取他们的利益,这样,他们就会忠诚追随你。“得人之力者无敌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圣人也”,只要得到他人助力,你的成就将远在众人之上;第二种办法是安静地呆在一边,捡拾他人抛弃的或看不见的利益。这也是“不争之争”的策略,你的收获将远在常人之上。 如何在“不争之争”中获胜?老子提出了7种手段: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 什么是“居善地”?也就是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说通俗一点,就是“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哪里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呢?这很难一概而论,关键看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这个位置相称,自己的价值观、个性能否与这个团队相容。如果站错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会有危险。 站位是否恰当,不完全取决于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胜任宰相,在商纣王手下却连一个小官也当不好,只好溜之大吉;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贪赃枉法,却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这是价值观是否相容的问题。个人价值观与团队价值观的相容性,是我们在选择人生站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应该注意:如果一个才能平平的人能够如鱼得水的话,这个团队的远景不容乐观。姜子牙逃离商朝,陶渊明隐居田园,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这都是“居善地”的典型例证,值得我们借鉴。假设我们服务的公司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非法手段敛财,无疑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你就应该考虑一下这是不是你应该呆的地方了。 还应注意: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绝不是固步自封。人应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才能,以便胜任更重要的工作。一个人满足于已知的知识,让大好年华在平庸中度过,那并不是真正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 古时有一位官员,早年为国王立过功,但此后十多年未获升迁。一些原来职位比他低的人,渐渐地成了他的上级。这位官员对自己的境遇很不满意,一天,他向国王抱怨说:“您用人好比堆柴草,总是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把压在下面的人全忘了。” 国王说:“并不是我把你给忘了,我是不敢荒废公事啊!天下日新月异,每天都会产生新事物,发生新问题,需要新的知识来履行职责。所以,我只能录用具备这些新知识的人才。你呢,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优哉悠哉地过日子,何曾在学习上用过一点心?人不能没有学问,也不能不长学问啊!听了你刚才讲的话,我觉得你近来更没有学问了!”这位官员惭容满面,不禁低下了头。 这位官员不愿被压在别人下面,却不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处在别人上面,正好是“居善地”的反面典型。 像深秋的水一样清澈平静 什么是“心善渊”?也就是说,心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所扰。在红尘之中,如何能避免受到污染和惊扰呢?这需要将一颗心修炼得像磐石一样稳固。 古时有一位名叫牛弘的高官,每天坐牛车去上班。他的弟弟比较顽劣,不读书,好习武。有一天,牛弘出门办事,弟弟喝得酩酊大醉,乘着酒性在院子里练箭法,不想一箭将牛射死了。他知道闯了祸,吓得赶紧躲起来。 牛弘办完事回来,妻子忙向他告状:“叔叔耍酒疯,把牛射死了。” 牛弘若无其事地说:“牛射死了,就做红烧牛肉吃。” 妻子顿感无趣,低着头,一言不发地走到厨房,做红烧牛肉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又走到丈夫跟前,抱怨说:“牛肉太多了,红烧不完。” 牛弘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说:“红烧不完,就炖汤喝。” 妻子越发无趣,只好去炖汤。过了一会儿,她觉得这事还得说说,又向丈夫发牢骚:“一整头牛呢,炖汤也太多了!” 牛弘淡淡地说:“炖汤太多,就做干牛肉吃。” 妻子觉得丈夫的涵养功夫真高,相比之下,自己就差得太远了,很是惭愧。自此,她再也不提射牛的事。他的弟弟呢,觉得哥哥真有涵养,这都是读书有学问的缘故啊!自此,他收起顽心,发奋读书,终于成了一个有出息的人。 牛弘处理问题的方法未必最佳,但他这种不受外界情况所扰的涵养功夫,真可以算得上“心善渊”了。 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嘉许 什么是“与善仁”?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理解和嘉许。许多人对强者能保持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心存轻视;或者对弱者表示亲近,对强者却心存排斥。这不是真正的“与善仁”。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你对强者、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 春秋时,田忌离开齐国逃亡到楚国,楚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并询问齐国的军事情况。田忌说:“如果齐国派申孺为主将,楚国只需出兵5万便可凯旋而归;如果齐国派田居为主将,楚国就要出兵20万,方可不分胜负;如果齐国派眄子为主将,楚国就要出动全国军队,就算这样,也仅仅能够免于亡国。” 楚王问为什么?田忌说:“申孺这个人,狂傲自负,既慢待能人,又轻视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愿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战必败;田居这个人,为人正直,礼遇能人,但轻视庸人。能人愿意为他效力,庸人却离心离德。所以,我料定他胜负各半;至于眄子这个人,既尊敬能人,又爱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愿意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与他交锋,仅仅能够幸免于难罢了!” 后来,齐国派申孺为将攻楚,楚王听从田忌的建议,仅派5万人迎敌,大获全胜。后来齐国派眄子为将攻楚,楚王亲自挂帅,出动全国军队迎敌,仍然失败,仅免于亡国而已,就像田忌事先预言的一样。 眄子这个人,尊敬能人,爱惜庸人,真算得上“与善仁”了。 言必行,行必果 什么是“言善信”?就是说话要讲信用。人世间的道理,就像那条物理学上的定理: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么,也会得到什么。一个人不受信任,是因为他不讲信用;反之,一个人受人信任,是因为他说话算数。这个道理将在后面加以论证,在此不必赘述。 用业绩说话 什么是“正善治”?就是忠于职守,用业绩说话。古今中外,无论什么事物都可能过时,无论什么理念都可能更新,就是“用业绩说话”这一条永远不会过时。如果用业绩说话不灵了,说明这家公司、这个团队该倒闭了。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们不必存任何侥幸心理。 做力所能及的事 什么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将它理解为有办事才能也未尝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对事情难易程度而言的。如苏东坡所言:“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确实力有不逮,也没办法。但有些事我们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强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则。 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做事 什么是“动善时”?也就是合理把握办事时机。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什么时机才合适?这完全取决于各人的眼光和阅历。有的人能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有的人却让事情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我们的眼光与阅历不够,如何做到“动善时”呢?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错不了。如果你做的事对他人有利,它总是合宜的。美国企管专家史蒂芬·柯维说:“为自己着想也不忘他人的利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一个聪明人,不会嫉妒别人的收获,他们总是考虑如何帮助他人获益而不是夺取别人的利益。这正好符合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原理。 透点提醒不战而屈人,不争而获利,是成功的上上之法

③ 老子的道德经是什么内容

(一)应天顺民,无为而治: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这正如柳宗元《种树郭橐传》一文中所说;".顺其性,使根舒展,故土培实,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移栽时,谨细珍视若子,植后听之任之若弃,全其天姓而不害其长而已.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则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官府治理也似后者,好烦其令,摧种摧收,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柳宗元记传其事,嘱为官者戒.事自躬亲者尚且如此,如果上令频示,有因层层宣告,以至事成三豕涉河变其实质者;有因中间滑吏,借此拉大旗作虎皮,任意发挥,装神弄鬼,残民自肥者;有因政令烦苛,动多忌讳,民无所措手足者:结果百姓得到的是福焉?祸焉?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这句话用来表述滥施政令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往往与其本意大相径庭是颇为贴切的.
 上失无为,下多妄作.老子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问道:"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并嘱曰:"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但是,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私意妄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就是说圣人治天下,也应效法"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营造了宜于万物生长的环境,而任万物自由生发,不替万物做主宰的作法:尽量不用繁杂的关卡衙门、苛刻的政刑法令来滋扰百姓,不给奸胥猾吏留有可乘之机;不用一己或少数人的意志取代百姓的意志,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居来强奸民意;而是用宏观调控来营造适宜的环境,让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使百姓各安其居,各乐其业,任意自便,休养生息.做到这样可谓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二)见素抱朴,淳朴民风:
 老子崇尚本真,真诚,反对最高境界的道德含义.本真状态就是超出一切世俗羁绊,依天性自然而为.它是超道德的,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黄帝内经》中所谓:"天之在我者,德也".老子认为道不涉及伦理性,仁义礼智是把人为的东西强加于人的天性,扭曲损害了人本性的自然.只有人返本归真,民抱质朴,方能达到长治久安.
 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于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孔子也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智)之". 这意思都是说,善以道治国者,可听任人民依其淳朴的天性随由自便,而不可让其薰染得智诈奸滑.用智治国,则下亦以智应,惟务穿凿,不循自然,以致奸诈斯生,上下相欺,国将无宁日.明晓这道理,便应"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营造一憨厚淳朴的大环境,不以机智陷害民心,非以察察为明,与智故反,然德性博化,使智诈不作,祸乱不起,使复至于大顺,此真可谓是崇本息未之道,.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因为"有无相生",立一美善之名在此,必有百伪美善者杂糅其间,长此以往,将使人离质尚文,渐至逐末忘本.巨奸大滑便运用手段、利用权势、操纵舆论、炮制出各种"当然对"和"可恶罪"来蒙蔽人民.鲁迅说:"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严复评论老子之道曰:"其所为若与物反,而其实以至大顺.而世之读老者,尚以愚民訾老子,真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三)官清法正,国泰民安: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谓至德之时,人皆仁义,故仁义不见,及人君失道,世风危殆,乃倡仁义礼之名甚至用法律"冲气以为和"作为救济.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柳宗元说:"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这都是说,仁义礼法乃是权宜之计,救济之策,以此来保持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安定.但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老子曰:"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是什么原因使得大道颓废,以致把人民薰染得智诈奸滑了呢?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因为人君欲多则费大,费大则税重,税重则民饥.上以利欲先民,民亦争厚其生,故轻死而求利不厌.
 当政者以权谋私,用暴力压迫人民,横征暴敛,贪污腐化.上行下效,民众则以巧伪谋利,各种左道旁门便丛生滋起.上下都在谋私利,不管公益,国家就要穷苦纷乱了.在上者不能无为无事而使之自化,方且严刑法以诛之,明号令以禁之,而贪官猾吏舞文弄法鱼肉百姓,穷民则相率而为盗.故"法令滋彰,而盗贼多有矣."
 老子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既然淳朴的大道颓废了,饰伪萌生,仁义礼法乃为救济的无奈之举,为人君者,亟应知止勿进也.知止之道奈何?大学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为法治者,应止于公正严明.
 老子说:"我无欲,而民自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当政者抱其质朴以示下,将"浊以静之徐清","复归于朴".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社会将弊绝风清,国泰民安.
全面理解老子哲学思想,修身处事治国平天下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老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以及流经几千年形成的道家学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永不泯灭.
人们常常要求哲学不要在"形而上学"的迷雾中周旋,而应向现实生活奉献确切的知识,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为准则.其实老子早就对世人明确指出了安身立命与处世治国的正确策略,只是因为中国历代都是君王专制,而老子政治的基点却是以民为主,若公开倡扬老子之学,实在难以名正言顺,然而治国富民却又离不开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必定以道家学术为师法,到了太平时期,便"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了.
老子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规律从浑沌的整体中分离出来,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论延伸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社会政治论,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东西.它有着完整的逻辑体系作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为后人认识事物,处理与事物的关系,规范人类自身行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则,我们若能理解,则将智周万物,微妙玄通;为人处事的三要点,我们若能厉行,则将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国的三原则,我们若能实践,社会则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所以,我们若能对老子之道"活学活用"便可如庄子所谓:"明此以南面,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满意请采纳

④ .道德经的应用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势而用,这说明道德经的要义是什么

活学活用。。

⑤ 《道德经》中的“道”的哲学意义有多深

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概念,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围绕“道”而展内开的。综观容《道德经》洋洋五千余言,“道”这个词在其中出现达七十六次之多。这些“道”字,字体符号虽然完全相同,所涵盖的哲学思想却纷纭复杂,内容极其丰富。本文对老子 “道”这一基本概念进行了整理剖析,旨在理顺“道”之脉络,为整体把握《老子》哲学思想打下一定基础。

⑥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盛行四海的《道德经》。结果经过整理复原人们发现,该版本与我们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大多只是只字片句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些差别,或许是传抄失误,或许是有心人的篡改所致。现在我们就摘录出四处来辨别一下,一起探讨探讨这桩千年公案。

帛书老子
第一处:《道德经》第二章
传世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帛书本:“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二者差别不大,就是一个“之”字,但意义却完全变了。“有无相生”,与“有,无之相生”,第一个理解就像现在流行的阴阳相生一样,你生我,我生你,互为其根,自循环而无始终。但第二个理解却是“有,是由无而生的,无是有的根本”。
而这个理解,才是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相互应和的。
而照第一个理解,则完全与儒家解说易经的《十翼》、解说太极图的《太极图说》搅和在一起,混成了稀泥。也难怪有人说《道德经》是出自于《易经》的了。

执今之道
第二处:《道德经》第十四章
传世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二者只差了一个字,把“今”换成了“古”。按照传世本的理解,是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周代之礼治天下。
但是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却告诉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所学习的那一套,都是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人所言。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
《庄子》还直接讲解了原因:“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你学习的这些东西,都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但脚印又哪里是脚呢!”
所以按照帛书本的理解,则是要法随时变,以适应当下之法来治理当下。种植种子的方法,和培育幼苗、照顾成树的方法完全不同,因为时势和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要以“今之道”来“御今之有”。

自然之美
第三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同样是一字之差。一个是持之以桓之意,表示大才都是很晚才成就出来的;一个却是顺其自然之意,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为造就而来的。
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在《道德经》体系中完全就是个外来户,上无依下无靠,突兀而孤零零的,如同飞来之石一般。但“大器免成”,却是与整本文意相通的。
《道德经》说“大巧若拙”,我们总觉得自然界的素材不够完美,想要人为去改造它,制作成器。但我们制作出来的任何器物,都远远比不上自然界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那么精巧。
所以,自然成就之才,才是大才;人为造就之才,反而是拙才。试图把人塑造成“器”,才真正是“夺天之造化”,不过是变巧为拙,变美为丑而已。

举世献媚
第四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传世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帛书本:“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说实话,“不知知”这句话,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感觉莫名其妙,怎么也解释不通。我在网上翻来复去才找到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解释——“:知道表现为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表现为知道,这就不够理智。”
这个解释一下就把老子的形象拉低了无数个档次好吗?整个一装模作样、世故狡诈的老头嘛!说好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怎么能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这么腹黑呢!难怪有学者把《道德经》读成阴谋论了。看来根本就不是老子腹黑,而是读老子的人内心太奸诈。
后来我读了一遍《庄子》,这才恍然大悟。《庄子》里有个叫南荣趎的,他说:“邻里的人生了病,周围的乡邻询问他,生病的人能够说明自己的病情,而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个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
这就是“知不知”和“不知不知”的差别了: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清楚的人,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那才是真正的重病。”
庄子由此大发感慨:我们都知道,对父母说的话一味称赞,对领导说的话一味奉承,这是“谄媚”的行为。但如今社会潮流认为是对的,我们往往也会赞成;社会潮流认为是错的,我们往往也会反对,我们这样生活着,岂不正是一直在“谄媚”然而自己还不知道吗?
我们穿着华美的衣裳,打扮艳丽的容貌,修饰自己的言行,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并不认为这是谄媚与阿谀,这不正是最大的迷惑吗!

⑦ 活学活用道德经的目录

前言
老子的进取智慧:流水不争先
大器晚成
克服对慢的恐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战而届人,不争而获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先干起来再说
为之子未有,治之子未乱
在坏事发生之前采取措施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认真做到一百分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选择小事成就大业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子细
细节决定成败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越无私心越成功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不必勉强求结果
不知常,妄作,凶
率性而为最危险
跛者不立,跨者不行
不要踮起脚尖与人比高
勇于敢则杀,勇而不敢则活
放弃不可能获胜的战斗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做人做事的六大准则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障
有时要让对方显得比你高明
老子的竞争艺术:柔软的强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众人是圣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行动是无声的教诲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用是生存的本钱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信用靠细微小事积累而成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人先胜己
善行,无辙迹
做别人乐于接受的事
善言,无瑕谪
说话到位是天才
善数不用筹策
有价值就值得坚持到底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收缴敌人心中的锐器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让下属自动自发服从管理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把尊重放在首位
曲则全,枉则直
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
柔弱胜刚强
像水一样柔而不弱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巧用缺点的魅力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智慧多一点,聪明少一点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从大路上直接奔赴成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信念的力量
老子的处世风格:放宽胸怀,放低姿态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三件“神奇宝贝”
知其雄,守其雌
先做孙子后当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慧地评估自己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真正的高手看起来平平常常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守柔而不争,伤人于无形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虚可以承受百实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
比金钱地位更宝贵的东西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安心于做一个好人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帮助别人但不要说出来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困难是恩人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放下身段做高人
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吃了亏也要保持宏大器量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圆润一些好做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假设除自己之外别人都很聪明
和大怨,必有余怨
别做需要他人谅解的事
老子的做人境界:笑看得失,顺起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保持变化的心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谦虚谨慎,架子万万端不得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自己的好处掩藏几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要炫耀你的好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不要追逐别人认为好的东西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冷静也是一种智慧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做大事要有大器量
圣人为腹不为目
人到无求品自高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子无
一无所有是惊喜的开始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大道要留三分给人行
强行者有志
当执著处,不可一味淡泊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迅速发展等于迅速破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得意处须及时回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藏起“受伤的手指”

⑧ 举简单地例说明什么叫“上善若水”

活学活用道德经》:上善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原著实录

《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经典解读

宋王安石《老子注》说:“水之性善利万物,万物因水而生。然水之性至柔至弱,故曰不争。众人好高而恶卑,而水处众人之所恶也。”

元吴澄《道德真经注》说:“上善,谓第一等至极之善,有道者之善也……盖水之善,以其灌溉浣灌,有利万物之功,而不争处高洁,乃处众人所恶卑污之地。”

清王夫之《老子衍》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说文释义

最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

老子认为,水处在众人厌恶的低下之地,已经接近道了。

老子对“上善若水”的进一步解释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安于应处的地位,心像深渊一样清静,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正因为不强求结果,才不会招致怨恨。

活学活用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社会,“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那么,老子强调“不争”,强调“居众人之所恶”,难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堕落?非也!老子所说的“不争”,并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不争之争”,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高效竞争手段。

为什么呢?人并不是一种纯理性动物,多数情况下,“跟着感觉走”,而不是按智慧办事。常人的习惯是,依附权势人物,抱名人的大腿,看见利益就蜂拥而上,你争我夺。假如你像常人一样做事,结果也会像常人一样,互相打得头破血流,所得却十分有限。

最聪明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办法是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而不是夺取他们的利益,这样,他们就会忠诚追随你。“得人之力者无敌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圣人也”,只要得到他人助力,你的成就将远在众人之上;第二种办法是安静地呆在一边,捡拾他人抛弃的或看不见的利益。这也是“不争之争”的策略,你的收获将远在常人之上。

如何在“不争之争”中获胜?老子提出了7种手段: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

什么是“居善地”?也就是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说通俗一点,就是“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哪里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呢?这很难一概而论,关键看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这个位置相称,自己的价值观、个性能否与这个团队相容。如果站错了位置,肯定地位不牢,甚至会有危险。

站位是否恰当,不完全取决于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胜任宰相,在商纣王手下却连一个小官也当不好,只好溜之大吉;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贪赃枉法,却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这是价值观是否相容的问题。个人价值观与团队价值观的相容性,是我们在选择人生站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应该注意:如果一个才能平平的人能够如鱼得水的话,这个团队的远景不容乐观。姜子牙逃离商朝,陶渊明隐居田园,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这都是“居善地”的典型例证,值得我们借鉴。假设我们服务的公司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非法手段敛财,无疑是一家“短命”的公司,你就应该考虑一下这是不是你应该呆的地方了。

还应注意: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绝不是固步自封。人应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才能,以便胜任更重要的工作。一个人满足于已知的知识,让大好年华在平庸中度过,那并不是真正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

古时有一位官员,早年为国王立过功,但此后十多年未获升迁。一些原来职位比他低的人,渐渐地成了他的上级。这位官员对自己的境遇很不满意,一天,他向国王抱怨说:“您用人好比堆柴草,总是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把压在下面的人全忘了。”

国王说:“并不是我把你给忘了,我是不敢荒废公事啊!天下日新月异,每天都会产生新事物,发生新问题,需要新的知识来履行职责。所以,我只能录用具备这些新知识的人才。你呢,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优哉悠哉地过日子,何曾在学习上用过一点心?人不能没有学问,也不能不长学问啊!听了你刚才讲的话,我觉得你近来更没有学问了!”这位官员惭容满面,不禁低下了头。

这位官员不愿被压在别人下面,却不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处在别人上面,正好是“居善地”的反面典型。
像深秋的水一样清澈平静

什么是“心善渊”?也就是说,心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所扰。在红尘之中,如何能避免受到污染和惊扰呢?这需要将一颗心修炼得像磐石一样稳固。

古时有一位名叫牛弘的高官,每天坐牛车去上班。他的弟弟比较顽劣,不读书,好习武。有一天,牛弘出门办事,弟弟喝得酩酊大醉,乘着酒性在院子里练箭法,不想一箭将牛射死了。他知道闯了祸,吓得赶紧躲起来。

牛弘办完事回来,妻子忙向他告状:“叔叔耍酒疯,把牛射死了。”

牛弘若无其事地说:“牛射死了,就做红烧牛肉吃。”

妻子顿感无趣,低着头,一言不发地走到厨房,做红烧牛肉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又走到丈夫跟前,抱怨说:“牛肉太多了,红烧不完。”

牛弘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说:“红烧不完,就炖汤喝。”

妻子越发无趣,只好去炖汤。过了一会儿,她觉得这事还得说说,又向丈夫发牢骚:“一整头牛呢,炖汤也太多了!”

牛弘淡淡地说:“炖汤太多,就做干牛肉吃。”

妻子觉得丈夫的涵养功夫真高,相比之下,自己就差得太远了,很是惭愧。自此,她再也不提射牛的事。他的弟弟呢,觉得哥哥真有涵养,这都是读书有学问的缘故啊!自此,他收起顽心,发奋读书,终于成了一个有出息的人。

牛弘处理问题的方法未必最佳,但他这种不受外界情况所扰的涵养功夫,真可以算得上“心善渊”了。

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嘉许

什么是“与善仁”?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理解和嘉许。许多人对强者能保持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心存轻视;或者对弱者表示亲近,对强者却心存排斥。这不是真正的“与善仁”。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你对强者、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

春秋时,田忌离开齐国逃亡到楚国,楚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并询问齐国的军事情况。田忌说:“如果齐国派申孺为主将,楚国只需出兵5万便可凯旋而归;如果齐国派田居为主将,楚国就要出兵20万,方可不分胜负;如果齐国派眄子为主将,楚国就要出动全国军队,就算这样,也仅仅能够免于亡国。”

楚王问为什么?田忌说:“申孺这个人,狂傲自负,既慢待能人,又轻视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愿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战必败;田居这个人,为人正直,礼遇能人,但轻视庸人。能人愿意为他效力,庸人却离心离德。所以,我料定他胜负各半;至于眄子这个人,既尊敬能人,又爱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愿意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与他交锋,仅仅能够幸免于难罢了!”

后来,齐国派申孺为将攻楚,楚王听从田忌的建议,仅派5万人迎敌,大获全胜。后来齐国派眄子为将攻楚,楚王亲自挂帅,出动全国军队迎敌,仍然失败,仅免于亡国而已,就像田忌事先预言的一样。

眄子这个人,尊敬能人,爱惜庸人,真算得上“与善仁”了。

言必行,行必果

什么是“言善信”?就是说话要讲信用。人世间的道理,就像那条物理学上的定理: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么,也会得到什么。一个人不受信任,是因为他不讲信用;反之,一个人受人信任,是因为他说话算数。这个道理将在后面加以论证,在此不必赘述。

用业绩说话

什么是“正善治”?就是忠于职守,用业绩说话。古今中外,无论什么事物都可能过时,无论什么理念都可能更新,就是“用业绩说话”这一条永远不会过时。如果用业绩说话不灵了,说明这家公司、这个团队该倒闭了。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们不必存任何侥幸心理。

做力所能及的事

什么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将它理解为有办事才能也未尝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对事情难易程度而言的。如苏东坡所言:“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确实力有不逮,也没办法。但有些事我们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强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则。

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做事

什么是“动善时”?也就是合理把握办事时机。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什么时机才合适?这完全取决于各人的眼光和阅历。有的人能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有的人却让事情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我们的眼光与阅历不够,如何做到“动善时”呢?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错不了。如果你做的事对他人有利,它总是合宜的。美国企管专家史蒂芬·柯维说:“为自己着想也不忘他人的利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一个聪明人,不会嫉妒别人的收获,他们总是考虑如何帮助他人获益而不是夺取别人的利益。这正好符合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原理。

透点提醒不战而屈人,不争而获利,是成功的上上之法。

⑨ 《道德经》全文概括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经》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它文约义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盖百家、包容万象,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介绍: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基本内容:

《道德经》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三个方面:

•一、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则

1. 道的运动法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动

2. 道的应用法则──为无为,弱者道之用

3. 道的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二、遵循道修身处事三大要点

1. 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2. 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

3. 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

••三、遵循道治国安民三大原则

(1) 应天顺民,无为而治:

(2) 见素抱朴,淳朴民风:

(3) 官清法正,国泰民安:

由《道德经》看老子思想:

《道德经》反映出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老子的传世之作,虽仅有五千余字,但字字珠玑,为世人所赞颂。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研读《道德经》,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佳途径。

在老子的思想中,辩证观点是其重要特色。《道德经》第二章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说法,提出辩证的观点,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尚属首次。老子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矛盾的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互为依托才求存。同时,老子认为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且这种转化没有极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岂无善?善复为妖。”在《道德经》中,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由此可见,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贯穿《道德经》,而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老子的又一重要思想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灵,但是存在着道法。“道法自然”,所谓的“道”就是指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规律。在老子看来,天地是万物的主宰,自然道法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准则,任何人都无法超脱自然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道”;只有顺应天道,才能谋求长久。这一观点在《道德经》中多处体现,如第七章的“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等。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在于一个“恒”字,即要求顺应“道”以谋求自身的“恒”,这样的理解与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观点,也是老子“无为”思想的重要应用。“无为”不是简单的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态度、一种处世哲学,即不苛求、易满足。我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指统治者的“无为”,而是统治者“使民无为”。《道德经》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便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最直接体现。从当今时代背景看来,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按照封建统治时期的时代特点与社会背景,“无为而治”是统治阶层绝佳的政治手段。曾国藩“老庄为体,儒墨为用”的说法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老子的思想中,阴柔美又是一大特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人生应该像水一样柔和,顺应自然的法道,因“不争”而“无尤”,从而长久。这与其“道法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老子又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这又体现出其思想中阴柔的一面。总体来说,阴柔美贯穿整部《道德经》,老子宣扬一种阴柔的思想与姿态,顺应自然、顺应天道,从而“致虚极,守静笃”,达到完满的生命状态。老子的思想是一种生命的美学。

总的来说,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辩证的哲学认知、“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阴柔的生命美学,此外还有众多细节的内容。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先哲,老子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影响:

全面理解老子哲学思想,修身处事治国平天下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老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以及流经几千年形成的道家学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永不泯灭。

人们常常要求哲学不要在"形而上学"的迷雾中周旋,而应向现实生活奉献确切的知识,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为准则。其实老子早就对世人明确指出了安身立命与处世治国的正确策略,只是因为中国历代都是君王专制,而老子政治的基点却是以民为主,若公开倡扬老子之学,实在难以名正言顺,然而治国富民却又离不开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必定以道家学术为师法,到了太平时期,便"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了。

老子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规律从浑沌的整体中分离出来,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论延伸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社会政治论,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东西。它有着完整的逻辑体系作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为后人认识事物,处理与事物的关系,规范人类自身行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则,我们若能理解,则将智周万物,微妙玄通;为人处事的三要点,我们若能厉行,则将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国的三原则,我们若能实践,社会则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所以,我们若能对老子之道"活学活用"便可如庄子所谓:"明此以南面,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老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个人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影响。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托尔斯泰说:“孔子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子对我的影响巨大。”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生活态度与“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总能给人以启迪,使人加深对生命的认知、感悟生命的真谛。在哲学范畴内,老子的辩证法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尼采曾这样评价《道德经》:“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政治方面,虽然中国自汉代开始主体提倡儒学,但在这背后总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子。南怀瑾在《老子他说》中写道: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李隆基所说的“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也体现出老子的观点。可以说,老子思想在封建统治中被广泛应用,对中国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老子思想对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重大。

结语:

且抛开老子思想对当今政治、哲学的意义,就精神层面而言,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文明匮乏,人们急需填补精神层面的空虚。老子的“无为”思想代表着一种生命智慧与态度,更代表着一种生命的高度。老子的思想,可以消除人们的浮躁与不安,让人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感恩生命、享受生活。老子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在当今社会非同小可

⑩ 孙子兵法(24):奇正相生,活学活用

原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译文:

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象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象江海一样永不枯竭。象日月运行一样,终而复始;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听不完;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尝不完。战争中军事实力的运用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奇正相生、相互转化,就好比圆环旋绕,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解读:

上面这一段为《孙子兵法·兵势篇》第二段,讲的是用兵分“奇”“正”,二者也可以相互转化,变幻无穷。

这段也是被误读最多的,大多数都认为“奇”为“出奇(qi)制胜”中的“奇”,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奇(ji)数”中的“奇”。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取天下。” 这也是最早出现“奇”“正”的说法。孙子把其运用到兵法当中,这也是别出心裁。

通常认为,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在用兵方面,用于守备、相持、箝制的为正兵,用于机动、预备、突击的为奇兵;在战场上,正面交战的为正兵,其它的为奇兵;在战术上,按常规作战方略进行作战的为正兵,其它特殊战法破敌的为奇兵。

总的来说,熟读兵法的人比比皆是,但真正能运用兵法打仗的世人寥寥无几,那都是因为生搬硬套的缘故。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领会兵法,不迷信兵法,拘泥于兵法,运用兵法于无形之中,这才是最高境界。

韩信的“背水一战”就是“以正合,以奇胜”的典型正面案例,而赵括的“纸上谈兵”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韩信在作战方略中,不仅仅就靠一万兵力背水列阵,他还分出另外两路,他自己带一兵马,半夜派出一支二千人的兵马埋伏在井陉口。

再看看“奇正”是如何转换的,刚开始,背水列阵的为“正”,其它为“奇”;后来他自己带领的一路兵马出来表演了,这一路为正;交战开始,他带领的和背水列阵的合为一路为“正”;赵军溃逃,背后埋伏的就成了“正兵”,他在后面追击就成了“奇兵”。

这就是所谓的“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一个出名的将帅,作战指挥上必须懂得“常法”与新创“变法”互为弥补,从实际出发,当正则正,当奇则奇,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领会了用兵打仗的奥妙精髓。

现在看来,赵括只知道“纸上谈兵”,完全不懂兵法运用之妙,根本不懂“奇正相生”,失败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当然我们读兵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兵法上,运用到生活中,这就是“活学活用”。

先来看看,我们常常拿来调侃的一个故事:一筐鱼和一根鱼竿,让人只能选择一样,到底选哪个?

首先来看,这就是个开放的问题,因为没有限定实际条件,于是就有了五花八门的答案,答案却各有道理。

如果在沙漠里没有吃的,威胁生命的时候,当然选择一筐鱼;如果在海上,一筐鱼又不够吃到岸上,当然选择鱼竿;如果在不威胁生命的条件下,那就简单多了,选鱼竿的可以继续去钓鱼,选鱼的可以直接拿回去吃了,也可以拿去卖了,买更多鱼竿……

生活其实就是跟读兵法一个道理,奇正相生,活学活用,不拘泥、不死板,方能成就自己。

就好像这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要灵活应对。路既然走不完,那我就只走好自己的路;河过不了,就掉头。

热点内容
税收法律知识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4 17:39:12 浏览:198
劳动法公休假规定怎么休 发布:2025-01-14 17:21:06 浏览:614
劳动法单休双休 发布:2025-01-14 17:18:44 浏览:784
州地区法院 发布:2025-01-14 17:09:53 浏览: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第六批 发布:2025-01-14 16:16:23 浏览:444
本办法规定了 发布:2025-01-14 16:15:44 浏览:664
公司律师管理 发布:2025-01-14 16:06:04 浏览: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发布:2025-01-14 15:57:29 浏览:155
艺术品成交确认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4 15:53:25 浏览:95
民法中的过错 发布:2025-01-14 15:46:58 浏览: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