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顺

道德顺

发布时间: 2023-02-12 21:24:12

『壹』 如何平衡法律和道德

法律为主,兼顾道德了!这个是法治社会的硬道理!

『贰』 道德的“德”字什么意思“德”的本意为顺

有些思想是对的,但是这些思想在感性的层面看是极端的,这些思想只能烂在心里,或者顺着道德的约束变成新的东西

『叁』 所谓道德,是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灌输给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道德的,我们将所谓的对的道德顺延至今

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才会不懂“得”(德者得也)。还有,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做因缘的名词。我们或许也不懂。所以才有诸多迷惑。

『肆』 谈谈我们今天怎样培养仁德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首先我们来谈谈仁德的深刻内涵

孔子曰:仁者爱人;这里孔子老先生就特别强调了有仁德的人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 仁"德的根本是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说明"仁"中含"孝",即有仁德的人一定是有孝悌心的人。

"仁"德的具体内涵:对人要尽心竭力,待人要宽厚仁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圣贤)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现在以圣贤的教诲为镜,对照自己,想想在家里,在单位,在朋友之间,在社会上,是否待人接物做到尽心竭力了,做到宽厚仁慈了。我们平时觉得一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不太容易。在预科课堂,有一位同学说了,他学习传统根文化之后,与人相处时,觉得跷二郎腿是不太礼貌的行为,于是他下决心改掉,最后,他终于改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他觉得很高兴。还有的同学说起在公交车上让座的事,以前他常常还是要考虑一下,才做出是否让座的决定。现在,让座这样的事已经习惯成自然,无须考虑。《德道经》第一章讲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真正的上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作为。

"仁"德的最高境界,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

爱分为有心之爱和无心之爱;

繁体字的爱字中间有一个"心",简体的爱,去掉了中间的"心",如现代的男女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一种利与欲的关系了,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爱,这种爱不是永恒的,是自私的。繁体的爱字意思是,爱人要用真心去爱,不仅要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要关爱所有的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人和物,大爱无私。

(二)、仁德与五德之间的关系

1:什么是五德,

"朴散则为器,"指先天一气的这个"德",当顺行之则朴散为天地人万物,进入五行五德的范畴之内。其中仁德是德分化的起始,最接近先天无为。这五德是:仁、义、礼、智、信其中智包含在仁、义、礼和信之中。

《德道经》第一章上讲: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意思是:仁德是万物自然本性的流露。有一个故事,一位猎人射中了一只母鹿,在母鹿临死前,她一点一点的爬到了一只幼鹿的身边。当猎人走到身边时,这只母鹿的肝肠已经断成一节一节的。这就是动物的仁德母爱之情,她临死之时,她还惦记吃奶的幼鹿从此无人照看,她心痛欲绝,故而肝肠寸断。这个场景深深的打动了这位猎人,他从此再也不打猎了。由此可见,仁德是人或动物先天就有的,是本性的流露。真善就是上仁,比如,在做好事前,先考虑一番,再去做,就是有心为善,如不假思索,无私无欲的作为,才是真善。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义德是后天的有心作为,需要为学者日益的智识教化才能具备。如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 ,上礼也属于后天的教化,如果没有上仁、上义的支撑和信德的基础,上礼则是一个空架子,就很难维持,需要振臂疾呼了。

在这五德当中,信德是基础,即信为人之基,唯有诚信大道,诚信自然,才会真实不虚的实践道德,修身养性。但是信德的修持来源于心中的礼德,礼德属火,当礼德丰厚时,心中才会发出光明,晚课中有一句:"白昼处事道烛明,待人接物赠圣灯 。"上礼生光明,礼德在五行中属火,阳火生阳土。阳土是信德;阳土承载万物,如果把五德比作一棵树,那么信德即是树的主干,干粗则树叶茂。阳土生阳金,肺属金,在五德中是义德,阳金生阳水,肾属水,在五德中是智德。仁德阳木有阳光雨露的照耀与滋润,有厚德信土的承载则欣欣向荣,蓬勃生长。 这就是五德的顺生关系。反之,信德缺失则心中没有光明(阴火),信仰沙漠化的人比较孤独,朋友少,没人愿意与他交往,因为他说话不算话,办事不可靠。所以义德也缺失。当一个人的仁德,礼德、义德、信德、都比较缺失的话,他的智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德道经》第一章中讲: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老子老先生在这一章中,就非常明确的告诉人们一个道德顺行的下滑路线图,人类由于不明道德,不修道德的结果,导致体内的德的品格与能量一步步的缺失。身体将得不到天德地气的滋养。

以上就是仁德与五德的顺逆生克关系。

(三)、修养仁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仁德

德慧智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在幼儿养性的教育中,要建立和培养孩子的五德心,而最重要的是要在建立信德的基础上要同步建立仁德,仁德是五德之首,是百善之端,仁德中包括慈、爱、孝、悌四个系统。

对(0-8岁)孩子的养成教育中,我们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常言说:身教甚于言教,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必须要率先做到,如古代"曾子杀猪"、"周公诫子""岳母刺字"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真正的教育在生活中。这些故事的确是所有家长的必修课。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些家长习惯性的为孩子付出过多的慈爱,甚至是溺爱,疏忽并且忘记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本是一张白纸,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应该不失时机的给孩子的心灵当中书写上"孝悌与感恩"几个字。否则,过分的慈爱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比如,在农村,有部分家庭孩子小的时候,要什么给什么,不断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当有一天,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就对父母反目为仇,前段日子,电视上就播放过这样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孩子,小时候家庭的经济还可以,父亲做生意,上初中时,他父亲把他放在国外上学,就在这期间,他的父母离婚了,孩子给了母亲,他的母亲并未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孩子,为了孩子上学,母亲就拼命干活,一个人干两份活,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支出也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孩子向妈妈要钱,妈妈说:"没有"。这个孩子马上从国外乘飞机飞回,就在机场对前来接他的母亲连刺几刀,这就是母亲的"慈爱"换来的结果。这位母亲平时很少与孩子沟通,她把对孩子的慈爱变成了"忍受",而孩子根本不知这其中的一切,也不知道如何孝悌和感恩母亲,这究竟是谁之过?

《德道经》第14章讲:"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意思是:天下万物皆由道生德养,我们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应当感恩的理由。感恩父母,感恩阳光,感恩雨露,感恩大地,感恩所有给我们提供生存条件的一切。仁者恒乐,唯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生活的更加幸福美好。

英国的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因此仁德是五德之纲,纲举则目张,仁德感恩心的建立,其余四德的建立将比较容易。

在幼儿养性阶段之后,即8岁以后,孩子已经进入后天智识为主的阶段,这时候要培养仁德,就要在诚信道德的基础上"为大于其细也"的进行培养,使其明白为仁之道,贵在心之诚敬,不敬则私意必纷扰,这样仁德便不能立起。所以行仁德必持一颗尊敬心。敬老师、敬父母,兄弟之间尊长爱幼,处处事事先为别人着想,爱人者人恒爱之。则会与人人融洽相处,亲近如一。

《论语》中有一则: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克己复礼:指克制自己,使言行回复到礼的标准。

本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克己复礼就是仁,仁德,人人具有,《德道经》中讲: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仁德,在五行中为东方甲木,在五为元性,是人本性的慈悲,善良,宽容,博爱,和蔼等多种善性的概称。修仁德首先要克去私心,欲念,妄意,使身心修仁德首先要克去私心、欲念、妄意,使身心清净,恢复到"人之初,性本善"的天然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立起仁善之心,走上正觉正思,从而复归到礼德圆满的境界。子又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意为:若能一日克己复礼,日日克己复礼,时时亊亊克己复礼,正如五祖的弟子神秀写的偈语"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人若能如此,则心中的障蔽即会被清除,本性之德即可自还,本性光明即可显现。自身内天下即可归仁了。然而一个人具有仁德只能称为独善己身。要使天下人都能时时、事事、处处修仁、处仁、行仁,那便是天下归仁之日。这也就是复归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最高境界了。

热点内容
拆迂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1-19 10:17:07 浏览:430
人力资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识 发布:2024-11-19 10:00:40 浏览:900
交强险无责任赔偿限额的法律依据 发布:2024-11-19 09:35:05 浏览:878
经济法战略联盟的类型 发布:2024-11-19 09:33:59 浏览:129
现代劳动法不包括什么制度 发布:2024-11-19 09:24:33 浏览:358
劳动法被解雇不满一年怎么赔偿 发布:2024-11-19 09:23:49 浏览:283
盗窃公家财产的法律责任的声明通知 发布:2024-11-19 08:55:25 浏览:85
刑事诉讼法的审判原则 发布:2024-11-19 08:21:56 浏览:766
双方签字的备忘录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1-19 08:03:05 浏览:494
什么叫做道德绑架 发布:2024-11-19 07:48:45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