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医学的道德

医学的道德

发布时间: 2020-12-29 06:17:00

⑴ 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善”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行为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 “道德”是一对哲学范畴。“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可引伸为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为“德”。老子的《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两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习惯,引伸其义,有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意义。道德的内容既包括外在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道德要求,也包括内在的善恶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道德习惯等内心信念。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一。虽然有其自身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但归根结底是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相适应的。据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总体上将道德划分为原始公有制社会的部落—族道德、私有制社会的阶级道德和公有制社会的共产主义道德三种历史类型。

⑵ 医学道德评价是:

D 实际上B D 有所取舍,B 缺少根据 D缺少评价的对象 但是个人倾向于D 你自己也可以内做出取舍

相关概念:

医德评容价是指病人、社会其他成员以及医务人员依据一定的医德理论、规范,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活动之道德价值所做出的善恶评判。

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医德评价可分为两种: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是指病人和社会其他成员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活动的道德评价。自我评价是医务人员自身对其医疗卫生保健行为的道德评价。

⑶ 最早提出医学道德教育标准的是

道德标准亦来称“善恶标准”。是指判自断和评价人们行为是非、善恶、荣辱的尺度或根据对于道德标准问题,在伦理学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见解:
有的把“义”作为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孔子、董仲舒、朱裹等);有的把知识和理念作为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苏格拉底、柏拉图);有的把上帝的意志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准(奥古斯丁);有的把幸福或痛苦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准(伊壁鸠鲁、斯宾诺莎等);有的把利与害作为评价善恶标准(功利主义者)。上述说法有的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内容,但都没有对道德标准作出科学的规定。

⑷ 医学道德的重要性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行务人员的内在品质,是把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回转化为内心信念的重答要一环。

2、有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形成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

3、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促进医学科学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过程

1、提高医德认识。

2、.培养医德情感。

3、锻炼医德意志。

4、坚定医德信念。

5、养德行为和习惯。

(4)医学的道德扩展阅读

医德情感的内容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

同情感是医务人员最起码的医德情感、最基本的医德情感,其感性因素居主导地位,是服务病人的原始动力。

责任感是起主导作用的医德情感,其理性因素居主导地位,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可弥补同情感的不足,使医务人员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并能真正履行对病人的道德责任。

事业感是责任感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医德情感,即把事业看得比个人利益、生命还重要。强烈的事业感能激励医务人员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愤图强,不计较个人得失,并能为病人的利益承担风险,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道德原则。

⑸ 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医学道德来的基本原则

1、医学道源德基本原则的含义: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调节医务人员人际关系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出发点和指导准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尺度。

2、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我国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是“救死扶伤、防治疾病,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其中“救死扶伤、防治疾病”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途径和手段,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医学的科学性与道德性的统一;“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内在精神,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较高要求和医学道德的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救死扶伤、防治疾病”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的落脚点,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最高层次要求和我国医学道德的先进性。综上所述,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三方面内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体现了医学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

⑹ 为什么说各行各业中,医学和 道德的关系最为密切

阿弥陀佛。各行各业和道德的关系都密切。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抑何以立言行树道德。作禁戒之堤防。出世之根本也哉。故四分戒本为正法关钥。诸佛以之同证。菩萨以之同修。众生以之同具者。以戒为体。以戒为用。

人与人之间唯一值得比的,是道德修养。

现在的世间法不禁止堕胎,这非常不合理。选择堕胎的父母以及参与堕胎的医生和护士,以后都不知道要付出比养一个孩子高多少倍的代价。

杀生恶业中,堕胎罪过比什么都重,因为堕胎就是杀人!很多人以为胎儿不属于真正的生命,要出生以后才算生命,这是绝对错误的!其实受精卵形成的一瞬间,已经有个中阴身进入其中,由此获得再度做人的宝贵机会,也就是说它已经有了灵魂。一定要知道,儿女都是与父母有密切缘分才来投胎的,没有缘分,求都求不到!

佛讲儿女与父母有四种因缘,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因此,若这个小孩是来报恩的,你堕胎杀了他,则恩变成仇;如果是来报怨的,结下的仇恨就更深了!你堕掉一个胎儿就有一个婴灵背在身后,因果通三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一般人不相信,但不管你信不信,这个事实绝对存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说:“若故伤胎,此人现世得重病报,寿命短薄,堕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一)堕胎后果

以下是WEBA(Women Exploited by Abortion)组织的警告,堕胎手术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1、身体方面:不孕、流产、子宫外孕、死产、出血和感染、疲惫、休克和昏迷、子宫穿孔、腹膜炎、强烈痛苦、失去身体器官、不眠症、厌食、降低工作能力、神经紧张、压力增强等等。

2、心理方面:罪咎感、有自杀的冲动、哀悼、退缩、遗憾、懊悔、失去自信心、降低自尊、怀有敌意、愤怒、绝望、无助、憎恨与堕胎有关的人、结束与伴侣的关系、失去性欲、不能原谅自己、发噩梦等等。

3、死亡危险大大增加:堕胎妇女于堕胎一年内死亡的比例是正常怀孕生产妇女的三倍!堕胎妇女于堕胎一年内自杀的比例是怀孕生产妇女的六倍!堕胎妇女于堕胎一年内遭遇致死性意外的比例是怀孕生产妇女的三倍!堕胎妇女于堕胎一年内遭遇他杀死亡的比例是怀孕生产妇女十三倍!这个结果令人匪夷所思!堕胎为什么会这样?科学界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科学家也很奇怪,许多堕胎后果看起来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比如堕胎跟车祸以及盗、匪、奸、杀有什么关系?因此大为头疼。

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相信有婴灵的存在!婴灵就是被堕胎儿的灵魂。一个灵魂能投生为人是件很难的事,它好不容易进入母胎,成为一个人形,却被轻易而且残忍地肢解、搅碎、吸出,巨大的痛苦使婴灵哀怨不去,总是追扰着母亲。他们在多维空间中有能量进行破坏,这就是堕胎妇女万事不如意的根源!这个研究结论,使我们更坚信是因果轮回法则在左右所有人的命运!

⑺ 医学领域的职业道德名言有哪些

医学领域的职业道德名言如下:

1、静则思,思则省,省则悟,悟则得,多思,多省,多悟,多得!

2、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3、无恒德者,不可作医,人命生死之系。——林逋,《省心录论医》

4、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5、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美丑,怨亲善友,华荑愚智,普同一筹,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摘自《大医精诚》孙思邈

6、裘法祖院士经常教育我们应该: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裘法祖(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校著名外科学教授

7、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医生确是很不容易,崇高的职业道德是核心,良好的业务素质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技术功底,襻登医学高峰还靠不断学习,即使你已有所成就也不要自鸣得意,满招损谦受益应是成功者的座右铭。青年医生成才之路只有在树立对病人高度责任感与同情心后,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即用心学用手干用脑想),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有丰富的内涵,三者在循环中升华。

8、 黄遵宪的诗:“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9、 祖国传统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的内容:医乃仁术、仁爱救人。博施济众,普同一等。以人为本,尊重病人。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清廉淳正,行为端正。

10、妙手回春;扁鹊在世;悬壶济世;伏羲、神农“尝百草、制九针”;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 精勤不倦,大医精诚”;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今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 ——[晋] 杨泉

1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唐] 孙思邈

12、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固医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非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为厚簿哉?——[明] 龚廷贤

13、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古希腊] 希波克拉底

14、病人已经够痛苦的了,作为医生,如果言语不亲切和蔼,不和颜悦色,那就是给病人心头加上又一痛苦。 ——[瑞士] 科歇尔

15、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唐] 孙思邈

⑻ 我国医学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伦理学传统的特点是: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注重医德和医术的统一、医德规范与医德实践相结合;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和谐,讲究中庸之道;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儒家伦理道德对中国古代医德起着支配作用。

具体来说,我国古代医德有以下主要内容:

1、尊重和珍视生命的“贵人”思想

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内经·素向》中的《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篇也提到医生应避免五种过错、四种过失,告诫医生要从病理、心理等方面分析病因,这样才能为病人解除疾病。

唐代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更说明了重视生命的珍贵和医德的重要性。

2、“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

“医乃仁术”意为医学是施行仁道主义的术业,它是儒家的仁义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

我国儒家文化一直强调要“先知儒理”,“方知医理”。

“儒医”代表了一般伦理学与医学密切结合的结果,仁既是一般伦理学的核心,也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

《孟子·梁惠王上》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为医德的基本原则。

唐代名医孙思邈强调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篇中说:“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通脉理,……四识病原,……十勿重利”。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篇中,提出第一“要”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

“医乃仁术”的命题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提示医学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仁”与“医”相结合,医患相互合作。

3、“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

古代医家从“仁爱救人”、“医乃仁术”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对病人一视同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

孙思邈提出:作为一个医生要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⑼ . 医学道德的概念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望采纳!
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有益)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
不伤害原则(principle of nonmaleficence):在医学实践中,不伤害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心身等受到损害。一般来说,凡是医疗、护理上必需的或者属于适应证范围,则所实施的诊治、护理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但是,不伤害原则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诊治、护理手段即使符合适应证,也会给患者躯体或心理上带来一些伤害,如肿瘤化疗既能抑制肿瘤的发展或复发,又会对患者的造血、免疫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符合适应证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患者的伤害,应努力避免各种伤害的可能或将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有利(有益)原则(principle of beneficence):狭义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行为对患者确有助益,既能减轻痛苦或同时又能促进康复;广义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行为不仅对患者有利,而且有利于医学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群、人类的健康和福利。
尊重原则(principle of respectautonomy):在医护实践中,尊重原则是指对患者的人格尊严及其自主性的尊重。尊重原则要求医务人员:①平等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与尊严;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而对于缺乏或丧失知情同意和选择能力的患者,应该尊重家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
公正原则(principle of justice):公正即公平或正义的意思。公正有程序性公正、回报性公正和分配性公正等,这里主要指分配性公正,它是指收益和负担的合适分配,并且又包括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公正。在医护实践中,形式上的公正是指类似的个案分配收益与负担时以同样的准则处理,不同的个案以不同的准则处理,在我国仅限于基本的医疗和护理;实质上的公正是根据患者的需要、个人的能力、对社会的贡献、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分配收益和负担,在现阶段我国稀有贵重卫生资源的分配只有根据实质上的公正。
公正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既有宏观分配卫生资源的建议权,又有参与微观分配卫生资源的权利,应根据公正的形式和实质原则,运用自己的权利,尽力实现患者基本医疗和护理的平等;17.医学道德规范的含义:指在医学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标准。在医护实践中,它强调医务人员在医疗、预防、科研等领域中的义务,并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形式出现,发挥着把医德理想变成医德实践的中间环节作用。
医学道德规范的特点:就医学道德规范本身而言,它的内容集中体现其实践性,它的形式集中体现其理论性。
医学道德的基本范畴: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医务人员享有一定的医德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医德义务。但是,医学道德强调医务人员履行医德义务是自觉自愿的且不以享受医德权利为前提。
医德权利是指在道义上允许医师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一般来说,法律权利都是道德权利,而道德权利不一定都是法律权利或也可能是法律权利的理想,具有性。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审批表填写模板 发布:2025-04-04 18:59:30 浏览:12
湖北省法官入额公示 发布:2025-04-04 18:46:19 浏览:674
经济合同法中有关违约金的法条 发布:2025-04-04 18:44:55 浏览:381
挂靠连带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发布:2025-04-04 18:38:12 浏览:695
数据安全条例 发布:2025-04-04 18:27:32 浏览:344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法律责任主体是 发布:2025-04-04 18:23:01 浏览:859
北京市第二法院地址 发布:2025-04-04 18:09:41 浏览:982
北海律师婚姻法 发布:2025-04-04 18:03:29 浏览:196
河南天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诉讼 发布:2025-04-04 17:57:06 浏览:362
私自闯进法院 发布:2025-04-04 17:43:56 浏览: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