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道德
① 道德是怎样产生的
前道德史的故事:那是一群生活在五百万年以前的人类先祖,温热的气候给他们带来充沛的食物,茂密的原始森林是它们躲避天敌的优良屏障,夺取食物和配偶的竞争虽然严酷,但还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除了哺育后代,它们无须向其他个体负责,这是一个富庶的霍布斯的丛林世界,冲突只发生在偶尔出现的利益交集。大约450万年以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我们的星球进入了一次新的冰河期,于是一切都变得严峻起来,夺取生存资源的斗争日趋残酷,许多个体甚至不得不为此付出生命。这是一个兽性张扬的时代,丛林法则让所有个体跌入“囚徒困境”的炼狱。但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与新生的洗礼,正是这种绝望孕育了行为与规则的创新。曾经“衣食无虞”的生灵们发现,单靠个体的力量已经无法战胜环境。于是,一种有利于协作的行为规则开始崛起。这是个体对自身艰难的超越,是霍布斯丛林世界的否定。我们只能这样假想这一无法确证的奇迹产生的过程。第一,竞争的个体从家庭成员的协作中受到启发,把亲缘利他扩展到血亲以外。第二,纯粹的基因突变改变了生物行为,进而导致个体间的协作。那么,进化就是自然对效率的选择,漫长的演进倾向于把任何更具效率的小概率事件变成一种历史的必然。终于有一天,我们可以把这种由进化而来的新的行为规则称之为道德。无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判断还是康德的道德律令,无论是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还是海萨尼的履约内驱,人类所有的善行和德性都可以归入这里,归于这个引领我们越越囚徒困境的博弈共识(亦称之为最后通牒博弈,如果参加博弈的双方都有一个共识,既相信对方不会按照纳什均衡行事,也相信对方一定知道自己也不会那样行事,结果就是困境的消失,合作得以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协作或者道德才导致人的产生!汪丁丁曾以美国最新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证明这个猜测可以成立:早在工具的使用(250万年前)之前,即大约450万年以前,由协作产生的社会交往就已经开始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祖先的大脑结构。我们的祖先在250万年以前学会了使用工具,而学会钻木取火则是10万年以前的事。这些知识与技能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但也使那些在冰川期确立起来的行为规则受到空前的挑战,既然无法独立生存会迫使个体协作,那么个体生存能力的强化则会反过来导致协作的涣散。没有力量来阻止这种道德的反叛,这种恶的能力是除了生命对死亡的畏惧之外无所不能的。最初的宗教意识也许纯粹是一种超越死亡的幻觉,但它却极有益于抑制道德制度的崩溃。前述故事对霍布斯丛林世界的超越是一种具有效率的事件。当宗教意识有利于这种超越时,就会伴随着效率的提高被自然选择。制度化的宗教仅仅强化了人类的协作关系,而且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沟通成本。宗教的这种作用不但体现在经济活动上,而且还被人类滥用于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审判布鲁诺的宗教法庭、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现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都是打着宗教的幌子对异教徒实施残酷的杀戮。宗教的这一堕落使宗教背离了它的初衷。人类需要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来确保我们不会再一次陷入霍布斯的丛林世界。这种制度安排就是晚近才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法律制度。宗教审判的衰落和司法制度的兴起其实是两种制度产品的替代。一如道德意识的产生和宗教意识的产生其实是两种制度产品的互补。功利主义者们会这样认为:道德、宗教和法律都是效率的产物。上述两个故事实际表明了这样的理论框架:主宰霍布斯丛林世界的理性是个体理性,必然会导致囚徒困境式的纳什均衡,这种均衡在集体理性层面上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我们把演进的理性看作一种协调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产物,一种在动态博弈过程中产生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对囚徒困境的超越需要人类形成某种规则性的共识,而道德与宗教都是这种共识的表现形式。相对于没有共识的霍布斯丛林世界,由道德和宗教所带来的协作就是一种效率,而进化则是自然对效率的选择.道德是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②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恶的根源?这是伦理学界的一个司芬克斯之谜。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功利诱惑的存在及不正当追求——不道德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
所谓不道德行为指的是对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损害和由此造成的对合乎道德的社会秩序的破坏。在这里:利益是一个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能够发现历史唯物论,就是因为发现了人的行动动机背后的物质利益原因。
功利与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主要是指基于行为主体的物质生活需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所实现的物质利益的总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功利的自然基础,即人的物质需要本身;二是功利存在的客观条件,即人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三是功利实现的客观手段——社会实践。
功利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追求功利本身就是一种善,道德上的善就是追求最大的功利,另一种观点认为,功利会导致道德败坏,一切罪恶源于对利的贪恋。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存在着片面的真理性。如上所述,从终极意义上讲,恶的根源必须要从人的社会关系上找。功利对道德的作用机制也要从功利的社会性找。首先,从构成功利的“需要”来看,似乎只与人们的客观欲求有关,事实上,它也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社会关系不同,需要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
饥饿是对食物表露出的一种需要,“但是用刀叉吃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①其次,满足功利需要的目的,也与人的社会关系有关。本来人的需要是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心理想什么是无所谓善恶的,但是人的社会性使得事情并不这样简单: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按需要获得物质之料,即不是人的心理想的都能实现。这样就使得人的需要变得复杂,既有个人需要与国家(人民)需要之分;也有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需要之分。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奋斗,就会产生高尚的行为;人的非份之想及其追求就会产生恶。再次,从功利的实现过程来看,当一些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实现自己的功利时,总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双重效应:从积极方面看,某人功利的获得可为他人以及社会功利的实现创造条件,这就产生正效应;反之,从消极方面看,某人功利的获得,可能恰恰是以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为前提,这就是功利的负效应,就是恶。如果说,当功利在人的需要层次仅仅有作恶的可能性的话,那么,人的功利的获得与实现,则可能导致恶的现实性。因此,功利究竟导致善还是导致恶关键就在于人们对功利的态度,如果追求的是社会利益,是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并付诸行动,导出的现实结果就是善,且是最大的善;如果追求的是不正当利益,并付诸行动,其后果一定是恶。
结论:功利本身无善恶之分,功利的善恶性质存在于对功利的认识和现实化过程中。因此,功利作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及其实现,其道德效应是两重的。即功利既可以使人道德高尚,也可以使人走向罪恶的深渊。要引导人们向善,首先要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并促其为理想而奋斗;要抑制不道德行为,首先要抑制人对不合理、不正当需要的非份之想和追求。
二、 价值错位——不道德行为产生的主体性因素
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道德与行为主体的价值认知有关。如果在价值观上发生错位,就可能发生不道德行为,甚至走向罪恶深渊。价值错位一般有三种表现形态。
1、个人与社会的错位
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价值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对此,在道德观上存在着利已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立。发生个人与社会错位的人大都主张个人利益第一,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他们奉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在行为中常表现出“唯我”倾向,把“我”当成社会的中心,把自我摆在与社会对立的位置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以个人为本位,社会为“次位”,强调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置社会或他人利益于不顾。“唯我”的过度表现就是“无我”。正如李建华先生在《罪恶论》中所指出:“唯我”过度的“无我”不是道德上的“忘我”。而是彻底让出自己的本质、权利、幸福和价值等,达到的一种完全的自我丧失。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与欢乐,但他们的牺牲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禁欲主义的牺牲,不创造任何东西。一个人可一向僧侣之类那样整天灭绝情欲,自己折磨自己等等,但是他所作出的牺牲不会提供任何东西。”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是这样一种“无我“的人,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僵化、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罪恶泛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麻木、不知自我保护正当权利,缺乏坚强个体意志力、没有正义感的人太多。
2、奉献与索取的错位。
奉献与索取是人生的两种基本状态,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基本参数。能够正确地把握奉献与索取关系的人,即使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至少也能做一个安份守己的人。只讲索取而不讲奉献的人,则一定成为卑鄙的人,不道德的人,甚至是一个恶人。
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人所以可能为恶或纵恶,首先是因为他不懂奉献是索取的基础。人类的祖先主要是消极的适应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存。在漫长的向自然界索取食物的劳动过程中,逐步的由自然界的仆役变为自然界的主人。这种关系的颠倒,是在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的劳动中实现的,它是人类脱离动物界所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但从人脱离了动物界进入人类社会之日起,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同社会与他人就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即个人在自我索取的同时必须顾及到他人的索取,在向社会索取时必须同时为社会集体做贡献。因此,一个人如果他所索取的大于他所向社会奉献的,实质上就已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是一种恶。
由于只讲索取、不思奉献的人,不懂得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这种人也就不懂得只有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符合法律和伦理道德的索取才是正当的索取,其他都是不正当的索取。奉献与索取错位会导致不道德行为还在于只讲索取的人,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权利,不懂得权利的本质和基础是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人的任何权利并不是自然的,而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权利不仅仅表现为个人可以自由平等地追求利益,而且表现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权利也不仅仅表现为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享用,更本质地表现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人生,即使现实生活中有可能,那也是暴虐的、狂妄的、罪恶的人生。
结论:奉献与索取是统一的,人的价值是以奉献为基础的奉献和享有的统一。一个人在观念上如果颠倒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就有了成为不道德的人的可能,一旦化为行动,就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恶。所以,抑制不道德,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三、 放纵欲望——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
欲望是人生的一种真实的自然存在。每个人都充满着各种欲望的骚动。“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作为生物体的人,诸种感官的生理过程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生命活动,使人的诸种欲望具有自然性特征。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其感觉欲望的生理过程乃是在社会关系中得已实现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道德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感官活动以共同实现方式出现的社会保证或社会控制机制。因此,人的特定欲望都是人的生理本能和社会规约的统一。没有社会规约的欲望是动物的本能冲动,不用社会规约权衡和节制人的各种欲望,就是放纵欲望。伊壁鸠鲁曾经指出:欲望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有些欲望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的而不必要的,又有些是既非自然而又非必要的。”在这理伊壁鸠鲁实际上提出了欲望正当与失当的界限。
造成欲望放纵除了人的自然的生理因素以外,外界诱惑(金钱、权势、名誉、美女、地位等)的存在常使意志薄弱的人忘记或失去遵守社会规约的意志力。纵欲使人的尊严丧失;纵欲使人没有远大理想,对他人满足欲望造成伤害。因此,必须节制欲望。节制是对欲望的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节制一方面承认欲望的存在,并认为人应该实现可以实现的那部分欲望,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应该能够使人的合理欲望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要求对沉浸于为所欲为的纵欲加以约束。因此,节制既是欲望道德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欲望道德化的必然结果。歌德曾有一句名言:“伟大在节制中表现自我”,这同时也包含着另一个真理性认识:不道德的庸人或罪人是在纵欲中表现自我。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解决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欲望的自我节制。作为个人只能通过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来实现;作为社会则是通过加强社会控制来实现。中共中央在去年9月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8个方面、40个条目,规定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根据《纲要》提出的道德建设目标,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舆论环境、民俗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和社区(校园、企业等)文化环境。同时,在全社会认真宣传、贯彻《纲要》。特别要认真宣传、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基本做到家喻户晓,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尤其要成为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爱国”可以说是公民道德最高层次的要求;“守法”则是公民道德最低层次的要求。“爱国守法”也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的具体化。“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基本道德规范。“勤俭自强”是公民自处、对待生活的道德规范。“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的道德规范。
③ 怎么解决道德滑坡现象
要靠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度、措施去引导。目前我国道德滑坡就是因为维护道专德的政属策、制度及措施的缺失。有了制度光靠政府是不行的,重要的是靠媒体去宣传、引导。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有兴趣可去http://hi..com/%C2%A1%CA%A2%D5%AB/blog/item/5a2e3ff5d53e6e4c342acc6f.html
或到博克主页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