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陕西

道德经陕西

发布时间: 2023-03-10 12:40:29

A. 陕西老子墓洞深不可测,洞口有什么至今无人会念

老子晚年生活在陕西西楼观,而且根据历史记载他也是在这里羽化成仙。之后老子被葬在吾老洞里边,吾老洞是一个当地的天然溶洞,在洞口有一对对联,根据传闻这是老子亲子写的。不过直到现在,这17个字的对联,人们只能认出七个字,剩下的十个字翻遍,所有的书籍都没有办法证实,得知他们怎么读和具体意思。

虽然老子的洞穴神秘之处很多,不过最让人称奇的还是门口的对联。毕竟老子遗留的《道德经》被后人称作为典范。你就是可见老子的思想有在很多方面有可取之处。这副对联如果真的是老子所作,那么很可能是老子生前遗留的最后一件作品。在老子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又有什么感悟写下了这个无人会念的对联呢?这才是人们最新想要知道的疑点。

B. 西安楼观台,真的是道教文化发源地吗

西安楼观台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因为道教宝典《道德经》就是当年老子在楼观台亲笔所作,老子也曾在这里筑台授经,把自己的道法流传后世,所以西安的楼观台不仅是道教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也是道教中的天下第一福地,地位非常高。

楼观台的景色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地址是陕西省的周至县,距离西安大约70公里,在地理上与秦岭西部接壤。这是一个很大的旅游景区,不仅环境清静、山青水美,文物古迹也特别多,尤其是能够在这里体验到很丰富的道教文化,更有一棵老子当年亲手种下的银杏树,现在已经长得很大了,秋天时银杏满树金黄是一道很好的风景线。

C. 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之后他的去向如何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老子出关”的“关”是位于秦豫交界的函谷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也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临洮在哪里呢?甘肃定西市境内,兰州市以南。老子在临洮“飞升”后,其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D. 道德经到底是在哪儿写的

应该是陕西宝鸡西南,而不是洛阳或者函谷关,更不会是镐京。首先,老子是东周人,东周都城应为洛邑,即洛阳,因为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就变东周了!老子在东周时担任编撰官,有文化的那种图书管理员。传说有天他突然辞职,骑着一头青牛向西而去。在经过大散关,也就是今天陕西宝鸡西南的时候,被镇守关隘的尹喜挽留,劝说他写下举世闻名的《道德经》,将毕生思想浓缩在这一篇五千字短文中,然后出关而去,从此不知影踪,也就是说西出函谷关之前经过大散关的时候就写下这部千字文了。我模糊记得史书大概,历史主体记载上还是不会出错的

E. 老子著述彪炳千秋《道德经》的地方函谷关

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 历史 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著名景点有函谷关,太初宫,藏经楼,碑林等,是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六国伐秦”的战鼓就在此擂响;这里流传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 历史 典故:“仙丹救民”、“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作法自毙”,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些家喻户晓的 历史 传说。

函谷关古道是古代崤函古道的一部分。崤函古道是指现在的河南省新安县的崤山以西,直至陕西潼关之间蜿蜒480华里的古道。函谷关以西至潼关120华里古称桃林塞,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描述为‚沿途崇山峻岭,高出云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函关古道是指函谷关东城门向西直至稠桑,全长15华里。《元和郡县志》对函谷关古道的记载是:‚绝岸壁立,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并道路狭窄,幽深漫长,可谓‚车不方轨,马不并銮‛。

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更为这个险峻的关隘深深地画下了一个文化符号,他的辩证思想和无为而治的主张一直影响着这个民族。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F. 老子出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 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在老子的家乡河南省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又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百姓感谢老子前来赶走山,因为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挥鞭赶走山时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将地上的铁柱子称“赶山鞭”。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这是老百姓何等瑰丽的想象啊!读了老子家乡的这一则传说,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间!老子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国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

G. 老子为什么要西行

鲁迅笔下《故事新编》中的《出关》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老子为什么会西行”,但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有人说他在“诋毁”老子,有人说他在“写实”,有人说他是在“隐喻”什么??《出关》的本意到底是什么,老子又为什么会西行呢?

相关链接:

1、经过历史学家对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实地走访,探寻出老子在甘肃的大体行程线路是: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去世)”。

2、《后汉书》记载,老子出关后“西入夷狄”。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官员襄楷给汉桓帝上书中有云:“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

3、《庄子养生主》记载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说明老子有可能死在秦地陇西古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他在秦地的生前好友失(一作佚)前来吊唁,哭号三声而别。老子在临洮“飞升”后,老子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4、《老子化胡经》曾经是道教的一部经典,该书主要的内容是认为:老子出关西去之后,把他的教导传化于西域,并特别指出,所谓印度佛教乃是渊源于老子的教导。

5、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摘录: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随),恒也。(断句标点是加上去的,大括号内的是帛书上烂掉的,小括号内的是通假。)

6、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人们对《道德经》的研究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帛书版《道经》首句“道可道,非恒道”,有可能说的就是“‘道’这个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从科学角度分析,我们所处的空间是“三维度空间”,我们认识的一切真理、规律都是三维度的,比如三维里“时间是不可逆的”,但到了“四维空间”,时间便是“可逆”并可以“永恒”的“变量”了。三维空间的很多科学理论,到四维空间将被颠覆。

H. 李耳留下《道德经》后骑牛西去,他去了哪里

史书记载,老子经过函谷关的时候,尹喜强行挽留,老子无以为报,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继续向西,然后不知所终,民间传说不少,乃千古之谜。

时至今日,临洮县岳麓山还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峰塔”等跟老子有关的遗迹呢。

热点内容
道德悲情 发布:2025-01-13 15:40:23 浏览:599
经济法的种类及含义 发布:2025-01-13 15:38:57 浏览:514
2015年计划生育条例婚假 发布:2025-01-13 15:33:02 浏览:118
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 发布:2025-01-13 15:09:37 浏览:296
规章标语 发布:2025-01-13 15:04:54 浏览:731
法律非法学考什么 发布:2025-01-13 15:04:08 浏览:602
关于教师体罚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3 15:02:49 浏览:905
部队干部转业法规 发布:2025-01-13 14:59:57 浏览:977
发错微信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3 13:54:22 浏览:341
司法邵武人 发布:2025-01-13 13:52:51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