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知内容
❶ 道德有哪些基本内容
(一来)价值:就是指真、善、美源等内容,这是道德中最高层次的内容,这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当然,这些价值都有相应的附属理论的证明和支持。
(二)原则:这是仅次于价值的评价标准,它体现价值的内容,但又更具体化。比如为人应当诚实,这就是一个原则。人为什么要诚实呢?从道德上说,因为这是善的、美的和正义的等。这一原则的正当性是在价值中得到证明的。
(三)规则:这是评价人们行为和内心活动的最直接的标准,它又是原则的具体化。比如,不要说谎,这是一个规则。人为什么不要说谎呢?因为道德原则要求人们诚实,说谎是不诚实的。在这里规则延伸了原则。
(四)感觉和态度:这个层面已经直接与人们的内心活动以及行为相联系,它是人们对道德价值、原则、规则的感性认识,或者说它是人们道德情感层面的东西。前面三个层次作为调整形式还可以说相对独立于主体之外,而感觉和态度则是与主体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这种感觉和态度又构成了道德体系的一个部分,因为没有人们一定的道德情感,一定的道德价值、原则、规则就没法在社会中存在。
❷ 道德感的概述
例如对符合道德行为准则的行为,即会产生满意、愉快、心安理得等内心体验;反之,则会回产生愤怒、厌答恶、羞愧等内心体验。这类内心体验就是道德感。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为:(1)直觉的道德情绪经验,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为中介的情感。
❸ 道德感是什么意思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动机、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为:
1、直觉的道德情绪经验,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为中介的情感。
❹ 道德认识有哪几种形式
在道德认识中存在着直觉和自觉两种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凭借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自身道德经验的直觉感知,来观察、分析和评价自己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理论学习来深化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并内化为命令、信念与理想,从而使直觉的道德认识上升到自觉的道德认识,以提高人们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❺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包括
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道德观念来评判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直觉的道德情感
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当感知到某种情境就会迅速产生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因为产生迅速,一般当事人不能明显意识到。例如,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突然冲向马路,这时他会不经思考的去拦下那小孩,这就是一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未经思考迅速发生,拉开以后才可能意识到自己可能也会陷入危险,或假如错过拉开怎么办等等。
2.想象的道德情感
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想象历史上的某位名人,从而唤起自己的钦慕、敬佩之情。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是以道德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伦理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形式。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就是一种伦理的道德情感。
这部分知识点,一般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概念;二是用例子来考察是否理解。接下来我们做几道题目来区分。
1.由于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中公名师解析】答案:A。此题直接考察对概念的记忆,根据题干中“直接感知”一词可定位为直觉的道德情感,故正确答案为A。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道德准则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恶、信任、同情等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密切相关。它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反映着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一致时,便出现积极稳定的内心体验;两者矛盾时,会产生消极的、不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要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基础上逐步形成。[1]
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3种作用:
①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②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
③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
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2]
❻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也就是说,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然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
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他们都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
3、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❼ 道德感指的是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动机、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感就是履行义务、执行道德法则的“绝对命令”的情感冲动,即道德感就是义务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义务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们因获得“伦理上的造诣”而得“道”;以对道德准则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优美灵魂”和源头性的“灵魂驱动力”;培育以自我解放为本质和追求的义务意识。
一、分类
例如对符合道德行为准则的行为,即会产生满意、愉快、心安理得等内心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愤怒、厌恶、羞愧等内心体验。这类内心体验就是道德感。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为:
(1)直觉的道德情绪经验,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为中介的情感。
二、基本特质
道德感既是一种道德的主观意志,也是一种见诸行为的道德冲动。“意志作为主观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才是行为”。作为一种主观形态和冲动形态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质。
❽ 道德情感内容主要有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
道德情感
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观念去评定行为、 人品的善恶, 或由于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 人对于道德事件,包括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所作所为都有反应。一般说来,凡是符合或实现个人已确立的道准则、道德信念和道德需要的事,就会引起满意、欣慰、 振奋、 钦佩或喜爱等情绪体验;否则会引起不满、羞愧、 颓丧、厌恶或憎恨等情绪体验。
❾ 道德情感的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一致时,便出现积极稳定的内心体验;两者矛盾时,会产生消极的、不稳定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要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基础上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