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影响日本法治少年犯

影响日本法治少年犯

发布时间: 2023-03-20 16:06:50

❶ 日本法律规定也是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吗

日本法律规定也是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

在刑事责任能力上,日本采取绝对两分法,日本《刑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不满十四岁的人的行为,不处罚。”也就是说以十四岁为界,不满十四岁的绝对不负刑事责任,满十四岁的负完全刑事责任。因此日本也是不满十四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1)影响日本法治少年犯扩展阅读:

我国法律对刑事责任年龄有以下规定是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日本原来的《少年法》对未成年人处死刑规定了例外,但是现行的《少年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对于不满18岁的少年不能判处死刑,相当于死刑的,判处无期徒刑。而日本改正刑法草案第五十条更将此规定为,当死刑减轻时,减为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惩役或者禁锢。

日本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4周岁,法律上的未成年人是指不满20周岁的少年。日本的法律将未成年人分为三档:

1、犯罪少年。是指14周岁以上不满20周岁的已构成犯罪的年轻人。根据日本少年法的规定,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给予刑事处分。同时对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即使是犯有应当判处死刑的罪行,也只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2、违法少年。是指不满14周岁,但已经犯有触犯了法律规定的行为的未成年。

3、不良少年。是指行为不构成犯罪,但从其性格和环境来看将来有可能犯罪的未成年人。

❷ 能和我说说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刑诉还有司法解释的相关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岁得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询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二)第九十八条第二款:询问不满十八岁得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五十六条第一款: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询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从量刑上看,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从轻处理,且不适用死刑;从程序上看,刑诉法有特别程序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专人审查和审理,讯问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法庭审理时不公开;从犯罪档案看,未成年人的档案要封存,不允许随便查阅和公开。我国在刑法中对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专门规定,根据责任年龄的不大,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追究刑事、不得判处死刑。相关条文:《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里谈的“自身原因”是内因,后面要谈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前文谈到的我所曾承办的三名未成年人强奸案,三个被告人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其共性是对孩子缺乏关爱。法庭教育时,这三个父母都痛哭流涕,说对不住孩子,表示以后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尽管我国早已确立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有“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但现在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个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个学校领导的政绩如何,一个教师的水平怎么样,都要由“升学率”来衡量,来体现。学校有快、慢班之分,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受到青睐,可以吃小灶,学习差的学生则受到歧视和排挤,结果是差距越拉越大。好学生一旦考试落榜,则感前途无望,万念惧毁;差学生则破灌破摔,厌学、辍学,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出现问题。他们一旦流向社会,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发和影响,就会发生违法犯罪行为。2、对学生处分缺乏慎重考虑和处分后对处分生放弃教育。对违犯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处分,是教育、挽救学生的一种手段,若运用得好,可以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起到警告、震慑作用,使之不敢、不会再犯;若运用不好,则会使受处分的学生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从此自暴自弃,在邪道上越走越远,从而滑向犯罪的泥潭。一个18岁的黑帮“老大”——王海,在其自述中谈到:“有一次上课迟到,老师罚我在教室的角落里举砖头,我心里发狠就用砖头一下砸在一张课桌上。 老师上来就踢了我一脚,我和他打了起来。就这样,我被学校记大过处分。我认真学习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我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混在一起,整天寻衅滋事。”(18)3、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于形式。学校缺乏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学生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前一段时间,笔者办理的刘×抢劫案,被告人刘×在学校、网吧门口强行向其他学生索要钱财,以满足其上网消费。他感觉这些都是小事,压根没有和犯罪联系起来。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腐蚀人们的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其中,“黄色污染”对青少年的腐蚀则最为严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3条)明确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可一些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网吧老板,利欲熏心,贪图眼前利益,致使一些青少年沉湎于此,心灵遭受毒害,理想被严重扭曲,他们为满足自己的超前消费和感官刺激,而逐步走向犯罪。笔者曾办过一起赵××奸淫幼女案,赵××只有15岁,就“糟蹋”、奸淫了8名女孩,这些女孩小的仅有4岁,大的才11岁,赵××年纪不大,但却花样翻新,手段残忍,这些都是他看黄色录像学来的。他经常光顾的录相厅老板也因此案被判刑。正像一位中学校长所发的感叹:“课堂教育一个钟头,不顶录相厅一个镜头”,“老师苦口婆心讲一天,抵不上学生书摊转一圈”。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腐败现象对下一代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们受家庭环境影响,相信“权大于法”,依靠自己的家庭势力而违法犯罪,有些是为所欲为,肆无忌惮!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这几年来,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称之为“涉黑案件”)也越来越多。一些比较具体的宣传报道,虽然有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过于细致的宣扬和描写,使一些青少年纷纷模仿,讲“哥们义气”,跪拜结盟,打打杀杀,危害社会。对此,前文已作了例举。有专家讲,“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少年犯团伙极易发展成为黑社会势力”。(19)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1、刑事诉讼制度及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朝着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迈出了一大步,但仍存在一些缺漏和尚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比如,“沉默权”的问题,羁押措施的限制和完善,等等。还有,在执行刑诉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如“刑讯逼供”、“律师会见难”和“超期羁押”等“老大难”问题。这些都可能使受到不公正对待和遭受枉法追究的人,产生逆反、继而对社会进行抵抗甚至敌视的犯罪心理。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由此,加强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尽量减少对其羁押,显得更为重要。2、监狱的“交叉感染”。关于“监狱”的致罪性问题,经过犯罪学家的长期研究和讨论,其结论应该是肯定的。正如法国当代犯罪学家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国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执行监禁刑的可悲现状,验证了监狱具有致罪性的论断。”(20)日本犯罪学家研究后指出:“我国现在的监狱劳动,是用极少量的奖金来约束服刑人的身体……其实际用意不过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已坐过监狱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为再犯者,重新回到监狱。”(21)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对此,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一般认为,预防犯罪是一个综合多种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以防止和减少犯罪及重新犯罪的举措体系。(22)这是一种广义的犯罪预防的概念。当代犯罪学的概念更侧重于“预防”,即把先于犯罪的实施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视为预防活动,即更注重“防患于未然”。这也是基于“预防”的本意,“预防”在汉语中的基本词义就是“事先防备”(23);在英语中“prevent”也是指“防止”、“妨碍”(24)。这就是从狭义的角度所理解的“预防”的概念:“是指以消除或限制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唯一的或主要目的的各种措施和行为的总称。”(25)其实笔者以为,我国一向贯彻执行的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基本刑事政策是正确的,我们既要重视罪前预防,但也不能忽视罪后治理,以防再犯。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正像《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第2条)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预防少年违法犯罪就需要整个社会进行努力;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条)也明确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针对前文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试总结以下预防对策: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当然,这需要和后面要谈的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1980年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的有关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搞好家庭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武汉一酷爱玩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亲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钱。母亲的脸、腰上被砍了6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当他逃离现场时,母亲还追着喊:“伢,你把毛线衣穿上,莫冻着了!”(26)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娇惯、纵容种下的苦果。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3、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规定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所承担的教育义务和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职责,但并未规定父母教育不力所应承担的严厉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条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责令其严加管教”,但不管教怎么办?尤其是对父母已经离异(且已另外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应增加规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罚款”等行政责任,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英国就有“孩子逃学、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亲因为女儿经常逃学,而被判监禁60天,她上诉后,尽管刑期减半,但仍要执行30天的监禁。(27)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有委员就曾提出建议: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来,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在《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第10条中写到:“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儿童的发育成型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个人的亲密关系,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笔者以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主要做到:1、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1款)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做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高尚的人;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传授各种知识,增强将来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那种只“授业”不“传道”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尤其应注意抓好“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对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一般来讲,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时的“差”,并不代表全面、永远的差,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和教育,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先进生”,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益的人 或者国家的栋梁之材。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模范表率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响是终生受益的。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学生懂法,教师必须先学法,要想使学生做好人,教师必须先做好人,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这须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应大胆改进教师制度,使教师能进能出,对那些品质低劣、不能为人“师”的人,要及时将其淘汰出局;对于那些歧视学生,动辄体罚学生的教师,要予以严厉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3、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采的法制教育活动。笔者作为三门峡市依法治市讲师团的讲师曾被邀请到学校给青少年讲法制课,结合自己所办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反映效果良好。通过这些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以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黄色”、“灰色”和“黑色”这“三大污染”对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坚决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是涉及到刑事责任年龄。《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主要规定在修改后刑诉法第五编(特别程序)的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内容如下:第二百六十六条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第二百六十七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第二百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第二百六十九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第二百七十条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第二百七十一条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第二百七十二条 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四)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第二百七十三条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第二百七十四条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第二百七十六条 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除本章已有规定的以外,按照本法的其他规定进行。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中国刑法对此有以下规定: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❸ 宪法与我同行创意短句

1. 宪法与我同行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宪法它就是这里面的“规矩”,就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与我们每一个家庭、是每一个个体,都有千丝万缕着关系,还是我们的亲戚呢。这位宪法亲戚,她可厉害了,我们中华母亲都要听她的。

宪法,她规定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让他们都乖乖地听话,不让他们肆意妄为,嚣张跋扈。宪法会给祖国母亲画上一条又长又复杂的线,至于里面那一条条细腻的小线就是我们的民法、刑法等等。

同时,宪法还很具有宣传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因为它特别有影响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团体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这个纷繁的世界,宪法会保护我们,让那些想打倒我们的人更加艰难。

所以,我们应该让它更加强大,而不是变得没有人去遵守宪法。我们已经了解了宪法,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该怎么做呢?第一,我们应该读一读与宪法相关的书,深刻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

那么这时,就会有人说:“宪法这么难理解的东西,我们应该要到高中才学呢,现在没关系,不用了解它,就算现在不了解也没有关系呀,反正对我又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很多国外的小朋友,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习法律,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

如果我们现在不努把力,可能以后就会被淘汰掉。那时你再去学,可就晚了。

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习宪法,了解宪法,让它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不可抹掉的记忆,刻在我们心中。第二,我们就应该遵守宪法。

宪法,就像是一位神圣而不可冒犯的一位女皇。这位女皇她名气可不小,她在国际上也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所以我们应该告诉身边的每一位家人、朋友。我们应该遵守宪法,并把它传给每一个人,把它一传十,十传百。

这样传下去,每一个人都会知道宪法,我们就可以生活地更舒适了、更和谐了。最后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一定要把我国的宪法发扬光大,让每一位公民都知道它的存在,好好推广它、珍惜它。虽然每个国家都有法律,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我们中国的宪法变成别人学习的榜样,让每个国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

所以,从现在开始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遵守它,不管出于哪方面,我们都应该恪守不渝。

2. 关于宪法的名言短句带有

1.让宪法的太阳永远高高地照耀着大地,每个角落都深深地感受到她温暖光芒! 2.天使对我们说:当你觉得教堂污垢,你可以不走近教堂;当你觉得神父龌龊,你可以不走近神父;但是你无论如何却不可以不走近上帝,因为我们自己太局限而不能不走向她大爱的归属。

神明对我们说,当你觉得法庭不公平,你可以不走近法庭;当你觉得法官不公正,你可以不走近法官,但你无论如何却不可以不走近法治,因为你们除了需要个体的尊严外还需要大家共同的尊严。 3. 宪法是我们社会的神经中枢,法律是我们社会的脉络经纬,当我们社会生命的血液在其中越能畅通无阻的流淌,我们就越是个文明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伟大民族。

4. 宪法的精神在我们的神经中枢里至高的闪耀,法律的布道在我们的脉络中无阻的通畅,这一切是为了更好的写出一个大写的公民。 5. 啊,人权!我们如果不能在宪法中寻觅到你的真正身影,我们还能在何处寻找到一个民族的真正灵魂。

6. 我们可能会很坦然随意地批判我们的政府,但我们却不会很坦然随意地批判我们的宪法,因为那才是真正的非华。因此站在这个角度,我可以很认真的对你说,我那能非华! 7. 立法必公,司法必位,护法必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所以说,犯法的人固然有罪,但真正能使法律苍白无力的人才是一种真正的可怕。 8. 西谚有言: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人的时间。

那我们不说贵族,因为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情。但培养一个公民呢,是否也要三代人的时间呢?有很多人说也要。

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言放弃。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

9. 如果你不认为一个国家宪法的存在的好坏,是与你的生存息息相关,那你实际上就是在举着双手在等待着向一种压迫投降。 10. 当你遇到了一种伪恶之法,你很鸵鸟,那你就会伪恶的苟活;但一旦你用法律的眼光紧盯着她,你会痛苦,但你至少活得不弯腰。

11. 当权力成了法律的趾高气扬的高高主人,所有的立法者与执法者就都会成为伏地跪拜的奴仆,那黎民百姓的活法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12.现代意义上的任何一种革命一旦成功,如果她不是用血肉之躯去拥抱新的宪法,而是继续去拥抱一种不要宪法的革命,你说那还会是一种革命吗!革命一旦异化,宪法必须受伤。

宪法一旦受伤,无人可以幸免。 13.中国人是个最爱讲面子的民族。

可是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她连自己亲手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神圣的宪法,这个民族最大的面子都可以不讲,都可以不在乎她存在的尊严,那你说我们中国人还有面子吗?! 14.一种真正的科学的公正的法律产生,首先必须源于一种真正的科学的公正的法律程序。 15.一个人真正的全部的社会性尊严,就是源于国家宪法及法律赋予给他的全部权利、责任和义务。

16.法律的权威,是靠法官们的职业道德来维系的。如果一个法官不具有这种职业道德,法律的权威就会被矮化,而其他的道德也就不要侈谈。

道理是,作为一个最讲究法律庄严公正的释法者或执法者来说,他的法律职业道德都不到位,那么就会殃及与损伤所有人的道德,其结果就会使大家都面临一种社会公德的沦丧。 17.一个国家与民族,如果她没有一种渗透自己骨髓的法律道德精神文明的布道,是不要妄谈什么其它的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

试问,一个被我们国家与民众建立起的最神圣的宪法及法律,并由此而确定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种行为准则,我们都可以轻视她、蔑视她甚至还可以遭塌她。那么,那些不受法律制约的各种社会道德准则,你还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敬仰吗? 18.当大家一致从内心深处公认,这届政府是法律意义上的最好的仆人,那人民就可以骄傲的宣布,自己此时是这个社会的最好主人了。

19.我们需要自由,但不需要自由散漫;我们需要法律,但不需要法律无序。一个真正成熟的民族,是懂得没有真正的法律强大,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强大。

20.中国最富有的传统文化,就是无以复加的官场文化。中国最稀缺的现化文明,就是博大精深的法律文明。

因此,尽管这个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但站在现化文明的角度上来说,她肯定得了一种文化上的贫血症。 21.当你面对一位领导,不管他是一位职务多么高的领导,你一旦发现他没有什么法律的思想与法律的道德意识,你基本上可以认定,这是一位古代的大人。

如果他成为了一个清官,那是一个奇迹;如果他成不了一个清官,那也是一个神话;一个古代人来领导当代人进入现代的历史进程,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22.法治主要是指法律程序的产生,法制主要是指法律条例的实施,但前者永远高于后者。

因为,没有前者的公正科学的产生,那么就永远没有后者公正科学的实施。 23.你可以在任何领域中张扬叛逆,但在法律面前你一定要循规蹈矩。

这就好比你是个孙悟空行者,纵然你有七十二变之法术并可大闹天空,但你终究要接受唐僧的紧咒大法。否则,你一旦突破了这个底线,你又如何能过渡到西天取得真经。

24.权威者他尊重大家的法律,权贵者他蔑视大家的法律,这就是公仆与老爷的根本区别。

3. 关干宪法伴我行的名言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美】霍姆斯《普通法》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4. 我与宪法的故事200字

法律与我同行

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发的年代。我们在法制的蓝天下健康成长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国家十分关注我们的成长。这些年,党一直在加强对我们的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蓝天下我们从一群羽毛未丰满的小鸟,逐渐转换成一群正准备腾飞的雄鹰。

提起法律,就应该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有条有理:正是因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我们应该感谢法律带给我们的一切。

法律和我们息息相关,“与法律同行”从表面意思看是:和法律一起行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走路了,人们走在马路上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它也受法律的控制。“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法律规定的,人人都知道,可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这样,法律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当纠纷的出现也意味着法律的到来。它可以合理解决事故,可以让一切平息。没错,如果没有人违反法律,就没有事故的出现,也就不需要法律的制裁。这里面有着很奇妙的关系,而一切都关于法律,所以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与法同行,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我们必须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与法律同行。法律素质如何,就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品道德,甚至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

5. 法制与我同行为题,1500字记叙文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 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人们在不断地淡化道德意识,甚至有人讨论起一些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呼吁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纽约,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而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现象。如:强要同学钱财,参与抢劫,更有甚者结帮犯罪。据报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

近年来,青少年结帮犯罪现象也呈上升势头,加入黑帮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来自公安机关的一则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在上海,14-16岁的少年犯已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l%。犯罪,无疑永远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的是,法律永远维护正义。诚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为了一个“利”字,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学会捍卫它!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基矗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认为“现在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那就请你赶快打消这种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将来会酿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才悔恨呢?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将来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因为权利在规则中行使,义务在规则中履行,自由在规则中有。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6. 宪法文明伴我同行广播稿

一种爱国的姿态。爱国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是爱国的体现。

孙中山说的好:“唯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与自身之肩上。”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的强大都是靠国中人人人来维护的啊!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许多杰出的爱国使者,譬如,吉鸿昌、钱伟长、郑荃、岳飞、朱自清等等,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我姑妈将给我吉鸿昌的故事,想想那真很感人,那就是志气!那就是爱国!

吉鸿昌将军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有一次,他被国民党政府派往美国考察。那时,中华民族被西方权贵蔑称为“劣等”民族,一些在外华人也为此自卑不尊。吉鸿昌却在胸前戴着一块小牌,上面写着5个字:“我是中国人”,昂首挺胸于美国人之中。

吉鸿昌为什么要戴着这块独特的牌子?原来有一天,他和国民党使馆的一名官员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当邮局的工作人员知道他是中国人时,竟轻蔑的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哈哈哈……”随行的官员埋怨吉鸿昌说:“你为什么说你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是日本人啊,这样就能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一把抓住那个官员的衣领,大声说道:“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很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不当洋奴!”回到住处,他马上写了这块牌子,并戴在胸前。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何为爱国?只要明白,就学会爱。热爱自己的国家就叫爱国。

7. 法律与我同行作文200字

提起法律这个词,或许大家会很自然的联想到法庭、监狱和犯罪,大家会认为法律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其实则不然,法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你我身边。法律有各种分类,比如:交通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我觉得,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必须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有这样,在消费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从六岁那年,我就开始看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介绍的节目,但是我从没想到,自己能学以致用。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由于妈妈要早一点去单位,没有给我做早饭,她让我去卖些吃的。我走到社区超市,直奔买奶制品的货架。

由于着急上学,我忘记了看生产日期,拿起一袋牛奶,又走到卖饼干的货架,随手拿起了一包饼干,快步走到收银台结账。在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吃早饭。

喝完牛奶,吃了饼干后,我没找到垃圾桶,就把包装袋放在小塑料袋里,塞进了裤兜。到了学校后,我得肚子有些疼,还想吐。

刚开始,我还能忍受,但是过了一会儿,像有什么东西在肚子里绞,疼得直不起了腰。老师发现后,连忙带我去了医院。

医生问:“你有没有吃过期的食物?”我说:“早上我只喝了牛奶,吃了饼干,应该……”话还没说完,我就急匆匆地把裤兜里的食品袋掏了出来,发现牛奶已经过期2天了,饼干过期了半年。医生了解了情况,给我开了些药。

之后,我又去了社区超市,和超市的主管理论:“你们怎么能买过期食品呢?这样会危害健康的!”“你一个小毛孩子懂什么?赶快回家,别给我们捣乱!”我不依不饶:“前几天,我在这里买了牛奶和饼干,导致我肚子疼,去了医院。我不仅花了100多元医药费,还耽误了课,你们得赔偿!”“你胡说什么呢,赶快走!”我恼羞成怒,大声喊:“你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你若不在今天和我好好解决问题,我就要把你告上法庭!”“别拿法律吓唬我,再说,你要告我,有什么证据?”“我当然有证据了,销售小票不是证据?况且食品的包装袋我还留着呢!还有医生的诊断证明!”我像机关枪扫射一样,把几年中积累的消法知识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这显然出乎了主管的意料,他知道自己没有道理,直说:“赔你不就完了吗?”说着他就拿出了200元钱,甩在了桌子上,说:“快回家吧!别找我麻烦了。”我往货架上扫了一眼,居然还有其他过期食品。

我又生气了,指着那些货品说:“你们怎么还不把这些过期的商品下架?还想让更多的人生病吗?”“行——”主管漫不经心地答着。我见他爱搭不理,就决心把所有过期的商品买下来,去消费者协会告他。

他见我来真格的,害怕了,赶忙吩咐店员检查商品,我帮他们一起把好几件过期的商品挑了出来。主管对我刮目相看,连连称赞:“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也懂得法律了。”

法律并不深奥,它无处不在。我们要多学习法律知识,这样不仅能遵守法律,还能运用法律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8. 法律与我同行作文200字

提起法律这个词,或许大家会很自然的联想到法庭、监狱和犯罪,大家会认为法律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则不然,法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你我身边。法律有各种分类,比如:交通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我觉得,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必须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有这样,在消费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从六岁那年,我就开始看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介绍的节目,但是我从没想到,自己能学以致用。那是三年前的一天,由于妈妈要早一点去单位,没有给我做早饭,她让我去卖些吃的。我走到社区超市,直奔买奶制品的货架。由于着急上学,我忘记了看生产日期,拿起一袋牛奶,又走到卖饼干的货架,随手拿起了一包饼干,快步走到收银台结账。在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吃早饭。喝完牛奶,吃了饼干后,我没找到垃圾桶,就把包装袋放在小塑料袋里,塞进了裤兜。到了学校后,我得肚子有些疼,还想吐。刚开始,我还能忍受,但是过了一会儿,像有什么东西在肚子里绞,疼得直不起了腰。老师发现后,连忙带我去了医院。医生问:“你有没有吃过期的食物?”我说:“早上我只喝了牛奶,吃了饼干,应该……”话还没说完,我就急匆匆地把裤兜里的食品袋掏了出来,发现牛奶已经过期2天了,饼干过期了半年。医生了解了情况,给我开了些药。

之后,我又去了社区超市,和超市的主管理论:“你们怎么能买过期食品呢?这样会危害健康的!”“你一个小毛孩子懂什么?赶快回家,别给我们捣乱!”我不依不饶:“前几天,我在这里买了牛奶和饼干,导致我肚子疼,去了医院。我不仅花了100多元医药费,还耽误了课,你们得赔偿!”“你胡说什么呢,赶快走!”我恼羞成怒,大声喊:“你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你若不在今天和我好好解决问题,我就要把你告上法庭!”“别拿法律吓唬我,再说,你要告我,有什么证据?”“我当然有证据了,销售小票不是证据?况且食品的包装袋我还留着呢!还有医生的诊断证明!”我像机关枪扫射一样,把几年中积累的消法知识一股脑地倒了出来。这显然出乎了主管的意料,他知道自己没有道理,直说:“赔你不就完了吗?”说着他就拿出了200元钱,甩在了桌子上,说:“快回家吧!别找我麻烦了。”我往货架上扫了一眼,居然还有其他过期食品。我又生气了,指着那些货品说:“你们怎么还不把这些过期的商品下架?还想让更多的人生病吗?”“行——”主管漫不经心地答着。我见他爱搭不理,就决心把所有过期的商品买下来,去消费者协会告他。他见我来真格的,害怕了,赶忙吩咐店员检查商品,我帮他们一起把好几件过期的商品挑了出来。主管对我刮目相看,连连称赞:“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也懂得法律了。”

法律并不深奥,它无处不在。我们要多学习法律知识,这样不仅能遵守法律,还能运用法律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9. 作文法制与我同行三百字

上周星期三下午,同学们在学校的安排下,聆听了我校法制副校长的法制宣传讲座。

时间虽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我的感想却颇多。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

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

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情不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便是证明。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才干的时期,可塑性很强。

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步步走上不轨之路。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是经常发生的:某市一个成绩本来很优秀的学生,受了一帮坏朋友的引诱,经不住诱惑,在街上玩了一个通宵:泡酒吧、喝酒、抽烟……,从此就渐渐地沉沦下去,不能自拔。

后来竟发展到结伙抢劫!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这不是又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吗?我们正处在花样的年华,诗样的年龄,谁愿意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地方度过本该非常美好的日子呢? 虽然我们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但也时常受到侵害。

现在尽管有老师、家长的保护,但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呵护着我们,况且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独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护也就成了我们中学生防止自身受到伤害的必要措施了。

中学生大多时间都在学校,所以往往我们受到伤害都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为了避免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应该严于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导致别人对你的不满,轻则吵架,重则就会出现结伙斗殴,事故也会随之而发生。

到时,不仅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使你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的折磨,后悔也来不及了。相反,如果同学们都尊重别人,互相谦让,真诚待人,这样一定会树立起一个文明的集体,你也会因尊重别人而受到别人的尊重,怎么还会受到他人伤害呢?我认为同学们,女生应该追求“淑女”形象,男生应该学做“绅士”。

何为“淑女”?又何为“绅士”?“淑女”应是一个说话语言得体,不说脏话,不与同学嬉戏打闹的形象;而“绅士”则应体现出:举止文明,做事说话沉稳,动作不粗鲁,尊重他人等。这样,同学之间不仅会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我们的校园也会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文明景象。

哪里还会出现打架斗殴,漫骂别人等不文明的事呢! 这次法制讲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使同学们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当代中学生吧。

❹ 自由刑执行的基本原则

行刑是刑罚的实质阶段。刑罚报应与预防有赖于高效合理的行刑机制的运作;刑罚人道公平的价值理念也须有相应的法律内容和程序载现。故对行刑法律尤其是处于行刑制度重心地位的自由刑的执行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确有必要。 发动机维修目前为规制行刑活动,《刑事诉讼法》与《监狱法》已完成衔接,但在减刑、监外执行等行刑技术的综合运用、刑罚权的合理分配以及罪犯合法权益保护等关键性法律环节上,还存有一些法律盲点。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减刑适用与刑罚的合理弹性

减刑是行刑阶段最重要的宣告刑变更方式。在此,减刑特指对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并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罪犯,予以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刑事法律制度。减刑的适用无疑激活了行刑的改造功能,但前提是减刑本身具有合理性。

首先,减刑是刑事奖励,还是在这一基础上兼顾受刑人再犯罪可能的预测?理论上有不同看法,而这又是讨论减刑具体标准须先行解决的问题。 发动机维修一种观点认为:“宣告刑的确定是以审判时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的预测为根据的”,加之“犯罪人的悔罪态度等会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发生新的变化”[1],因此行刑中的法律变更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并针对罪犯悔罪表现做出及时反应。另一种观点把报应犯罪视为审判阶段的主要根据,行刑(指自由刑执行)则旨在教育改造罪犯[2]。 这里把减刑作为改造罪犯的制度之一,更为合理。理由在于:(1 )如果用减刑或加刑的方法弥补宣告刑预测上的不足[3], 可能容忍刑罚宣告的随意性,减刑类似于改判,会导致其丧失激励改造的作用;(2 )在行刑环境对受刑人进入社会后的再犯罪可能进行预测,难有直接和现实的依据;(3)表面上减刑兼顾奖励和犯罪预测,有其合理性, 但不利于集中减刑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减刑功能的单一化恰恰表明它的适用具有阶段性,它的适用须受制于刑罚一般预防和报应的需要,这是刑事法律对减刑予以严格限定的机理。更重要的是,减刑以罪犯悔罪为事实依据,能保证行刑运作在个别预防中更具有目的性,并通过逐渐健全切实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摸索减刑适用的补救方法等,以便用程序的合理性实现其实质的合理性。从整体上看,《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对减刑对象、条件、减刑类型、适用程序、减刑限度要求以及对减刑的法律监督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刑事法律之间的衔接和相互补充已大大提高了法律的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以上法律基础上又对有期、无期徒刑犯人的减刑首次适用时间、减刑间隔、一次减刑的幅度以及未成年犯减刑的特殊处置办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制,致使减刑技术进一步完善。

但适用减刑仍有两点疑难问题没有最终解决。(1 )难以把握减刑考核的虚实结合度,确定评估罪犯品行的指数体系。目前监狱普遍适用记分考核办法,力求客观公正反映罪犯的服刑表现。但由于思想改造难以量化,考核多集中于易量化的方面,如劳动定额的完成、日常行为表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罪犯主观构成的综合准确评定。而且过于量化指数,可能使减刑流于形式;完全排斥量化考核,减刑根据又会形同虚设。因此如何在量化基础上对罪犯的综合表现进行法律预设和评价,将是一个困扰监狱行刑的难点课题。(2 )必减与可减的局部失衡可能误导罪犯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服刑中的徒刑犯人如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刑,确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划分可减,必减层次本身无可非议,但适用中仍有整体协调运作的必要,以体现一般预防和个别预防的统一。现有的刑事法律内容给人的感觉是法律更侧重于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强调社会预防,把对犯罪人自身的改造放在了第二位。如《监狱法》规定,具备以下确有立功表现的条件之一者应予减刑,即阻止或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舍己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等等。确有悔改表现则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认罪服法;一贯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等等。这一规定最明显的不足是可减与必减失衡,必减的适用被置于突出地位,可减条件过于笼统,因而制约了可减作用。在行刑环境中,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毕竟不多见,必减中列举的罪犯行为与罪犯悔罪表现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从客观上看,导致罪犯立功行为的动机是相当复杂的,如果仅仅肯定或首肯以上行为就可能助长其某种侥幸心理,或者给予罪犯信息误导。

行刑的宗旨既然是改造罪犯,重在个别预防,就应当更明确可减条件,规导罪犯行为,如罪犯自身文化素质或劳动技能的明显提高, 发动机维修可考虑作为减刑的依据,以更大程度地实现行刑教育化。(注:法国刑事诉讼法第721条:“被关押的判刑人成功地通过学校考试、 大学考试和职业考试的考验的,可以允许例外地缩减刑期。”)

其次,为保证减刑适用的准确执行,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变目前减刑单向适用的状况。减刑是受刑人现实表现的奖励措施,其根据是受刑人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但就可减而言,如果减刑后受刑人有严重违规甚至犯罪行为,就表明罪犯实无悔改,而我国刑事法律对此没有相应的规定,以致一些受刑人在减刑既成事实后便无所顾忌。

那么减刑依据没有真实反映罪犯悔改程度时,减刑可否在法定期限内撤消或者局部更改?一般认为屡次变更刑事裁定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其实不然,在特定条件下保证刑事法律机制的灵活,更合理地节制和运用刑罚力度恰恰会严谨法律适用,只要刑事裁定的变动条件、程序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发动机维修就不会有负面作用。对减刑的撤消,国外有类似立法例可供参考,不过这势必引出另一个问题,必减可否撤消,如果不能,就应适度放宽可减条件,提高适用率,体现法律平衡。
二、保外就医存设的合理性与法律完善

保外就医是对服刑中患有严重疾病的有期徒刑犯,予以监外医治的变更行刑方式。保外就医在无害于社会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救治病犯,或者让绝症犯人在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中度过余生,体现了刑罚人道理念,也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要求。它既有利于感化罪犯群体,在客观上又可以减轻监狱负担。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正是其实用价值,使得保外就医本身的缺陷被忽略。

保外就医在字义上有三个要件:罪犯需要监外治疗;罪犯无再犯罪危险;家属愿意接受,并承担相应义务。然而由于担保人不履行义务时的责任在法律中没有明确,担保纯属名义性质,由此法律预设——规制——责任的逻辑结构被打破,于是保外就医能否成立便让人置疑了。司法实践中担保的虚无性往往使罪犯无所顾忌,司法部门又将其监督管理权委于担保人,从而造成了法律空档。对此,《监狱法》回避保外就医的提法,而并于监外执行。但随后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仍然沿用了保外就医与监外执行并行的旧制,这样,担保依然是其必经程序。其实从技术上看,用监外执行涵盖前者是简便可行的,司法实践中可适用同一程序,运用相同机制。

此外,保外就医在其内容和程序的契合、监外特殊情况的预设方面也存有不足。第一,保外就医程序反应过慢,不便操作。《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罪犯患有严重疾病可予保外就医。1990年司法部、 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发《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将法定条件确定为: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但执行程序没有与之配套,如审查移送期限不明确,监狱和检察部门基于社会安全对其适用又表现得十分谨慎,因此程序运作多在半年以上,以致病犯贻误救治,甚至因罪犯死亡而中止程序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保外就医条件有待明确,罪犯生活医疗费用应有相应规定。如“严重慢性疾病”的界定不明,即使有程序制约,仍难免有借保外就医之名逃避制裁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监外期间罪犯生活医疗费用原则上自理,那么罪犯保外就医后家庭突遇变故丧失救治条件可否收监执行,工伤致残或对工伤进行医治的保外就医犯人如何支付医疗生活费用?这些实质性问题不予明确,保外就医的实施就有可能违背法律的宗旨。第三,保外就医犯人的管理涉及两个行刑机关的配合,其衔接部位出现法律空档,使得少数罪犯规避制裁。如保外就医期间病愈不归,潜隐他处现象尚无强有力的制约。

上述诸种现象实际上综合反映出监外执行规范化程度不高。因此从完善法律入手,设置紧急情况下的简易程序,详化保外就医条件,健全执行办法,确保社会安全和犯人得以救治,是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对那些拒不回监的犯人可停止计算刑期,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责任,以改变目前处置疲软、管理松散的现状。

三、罪犯申诉权延伸与相关程序保证

完善罪犯权利保护的法律程序是近年来行刑法制完善的重点,但仍有疏漏。这可以从一个具体的案件加以说明。某监狱一中队为创收,隐瞒实情为一犯人办理监外执行,该犯获准出狱数月,后因检察院追究,省监狱管理局撤消决定,该犯被收监,监外期间不计入刑期。该犯即以监狱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办案人员认为该决定属不可诉行政行为,不予受理[4]。其实监外执行是刑罚执行的内容, 监狱局既然进入行http://www.kassel-china.com/article/632.html 发动机维修刑程序,其行为已非行政性质,故不属行政诉讼受理范围。但在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况下罪犯可用何种方式提出异议,这是本案引出的一个关键问题。这里且不说该犯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损害,它至少反映了行刑程序上存有空白点。

通常罪犯的行为只能在特定条件下联结行刑程序和行刑监督程序的运作,如罪犯自我保护的权利包括申诉、控告检举和辩护权。辩护权用于罪犯有漏罪和又犯罪的诉讼阶段;控告检举限于干警徇私枉法等行为;申诉仅针对法院有罪判决和裁定。其中只有控告检举能对监督程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引起行刑程序的反应。我们不妨假设:罪犯受到狱内禁闭处分不服时,罪犯符合必减条件未予减刑时,假释后司法部门事实认定有误被停止计算刑期时,以及出现前述情形时,罪犯可否自我保护?如果能,又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保护?

罪犯处于受刑地位,对自身权利受损程度感知真切,其反应比法律监督部门更敏感,在行刑程序中确认服刑人自我保护的权利尤显重要。从理论上看,减刑、假释是刑事奖励,不是罪犯权利内容,罪犯对此无权要求什么,行刑中又不宜用行政复议处理狱务。这往往使程序完善遇到困难。

笔者认为,针对行刑特点,对罪犯申诉、辩护权予以扩大解释是有必要的,它应当适用于以上案例,以引起行刑程序的变化;在行刑中适用复议而不将其当作行政法的专用术语,也不会形成逻辑悖论,况且行刑中试行复议办法,已有较好的实践效果。既然罪犯对有罪判决尚有权申诉,既然必减行为是法律对执行机关的明确要求,在这些方面拓展罪犯申诉权的范围就有理由成立,假释人员有权举证辩护的理由与之相同。将这些内容程序化显然更能完整体现司法公正。

这宗诉讼也揭示人们,设置行刑程序比在法律上确认某些内容要复杂得多,而对于受刑人来说程序的到位更重要。

四、未成年犯行刑现状与行刑个别化

对未成年犯行刑侧重于矫治是世界性趋势,1982年《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指出,少年犯监禁待 发动机维修遇目标是为其“提供照管、保护和个性以及为其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社会、教育、职业、心理、医疗和身体照顾保护的一切援助”,我国法律也把未成年犯定位于教育改造,确立了“以教育改造为主,轻微劳动为辅”的行刑基本原则。并有一些好的创制:如管理从严,处遇从宽;适度扩大减刑、假释面;组织习艺性劳动;开展社会帮教和出狱扶助等等。

不过,从整体执法状况看,未成年犯的行刑主要受政策调整,矫治状况不平衡,罪犯劳动仍带有极大的经济性;改造也主要依赖经验启动和行政惯性运作。其原因在于现有刑事法律太粗糙。《监狱法》虽设专章规制未成年犯的改造,却仅见于4条原则性规定, 具体行刑制度与成年犯基本相同。这势必导致行刑特殊要求与行刑手段相冲突。因此提高其行刑法律专门化程度,是改变现状的当务之急。在法律构建中,未成年犯服刑待遇、减刑假释的扩大适用、教育改造措施的组合,大多是将现行政策法律化,难度不大。较易忽略的是:

1.对低龄犯和短刑犯分类处理。目前,行刑主要根据罪犯的犯罪性质、悔改表现分类,低龄犯(14岁至16岁)的特殊处遇没有受到重视,低龄犯应否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如何评估其受刑能力、完善考核等,都有待法律予以明确。与此同时,应注意在强调司法保护的同时防止淡化惩罚这一刑罚本质(这是国外自由刑执行中普遍存在的弊瑞),如对短刑犯的行刑过于宽松,以致刑罚不足以报应和抑制犯罪。实际上对短刑犯进行严格管束,抑制打击其犯罪恶念,将更能体现行刑个别化。

2.对未成年犯延伸性矫治的尝试。我国《监狱法》规定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期间已满18岁,余刑2年以上的服刑人须移送普通监狱, 延伸矫治到20岁。由此推算在未成年监狱犯人服刑最长为(14岁—20岁)7年,8至10年的长刑犯都会移送普通监狱服刑。其弊端为中断系统矫治,加大了重新感染的概率。目前香港、日本、法国等地把延伸性矫治年龄推至25岁左右,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论证和借鉴的[5]。

3.实现行刑兼顾司法保护。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未成年犯认知和行为能力均不如成年犯,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弱。法律以特有方式对其权利的行使予以扶助,正是从另一层面体现法律正义。但我国司法制度对未成犯的行刑保护主要 发动机维修体现在罪犯服刑处遇和刑事制度上,相应的申诉指导、监禁条件下保证律师及时介入等方面仍有待改进。此外,未成年犯还会涉及民事监护问题,在行刑环境中,未成年犯以何种方式继续受到监护,因行刑造成的监护缺损能否用司法保护予以弥补?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不过有一点很明确,司法保护的存在可防止原监护人逃避或推诿责任,监护权的确认能形成一种社会监督机制,因此,两者之间的法律界点应当明确。

4.对监外执行进行特殊释义。由于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监外执行是针对老弱病残犯人实行的专用办法,因此对未成年犯适用的批假、试学、试工等社会化行刑方式,虽具其特征,仍未在法律上确认。而如果监外执行能在这些方面被赋予积极意义,将为行刑带来新的契机。

五、行刑转处和行刑权分配

行刑权构成属刑罚机制运作范畴,非本文题义所能涵盖。但由此设制的假释和其他行刑转处程序则是行刑法律的重要内容。

首先,假释的现有法律程序体现了法律对行刑权的制约。在我国,假释权由监狱提请权和法院裁判权组成。对此有人提出异议:假释只涉及行刑方式的变更,不改变刑罚内容,应属行刑权范围;行刑机关直接掌握罪犯情况,能更准确及时地适用假释;如果程序过于复杂反而会导致假释低效运用;现有行刑监督程序能够足以保证其适用依法进行。故假释权应归属行刑机关。其实从法治的长远要求看,法律对国家公权的制约正不断强化,在最具强制特征的监狱领域,保证权力合法行使更有必要。法院通过审判程序保证刑罚的力度,监狱通过考核罪犯则起到实质作用。至于假释的低效运用有两点原因:一是就相对法定刑而言,减刑的优势明显,假释由于适用风险较大,受到适度控制也是正常现象。二是整个司法系统对假释的适用还缺乏信心,其与程序关系似乎不大。

其二,行刑权内部的再组合、再调整,应有利于行刑方式的多样化。在我国监禁行刑向非监禁化行刑的转处过低,已远远超过了正常值度,除假释外,行刑转处均属被动形式,如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等。社会化行刑理论以及行刑机关半自由化行刑的实践,往往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以致行刑权行使丧失了主动性,监狱处遇等级化也形同虚设。

就现行体制而言,行刑权是随刑罚执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监狱负责监禁行刑、公安机关负责监外执行,这一模式表现上便于执法,实际上难免彼此分离,各行其事。如监狱对监外犯人置之不理,公安机关因警力不足而疏于管理, 发动机维修行刑流于形式。进而监外执行的低效应又促使司法部门更慎重地控制其适用,行刑转处缺乏变应的基础条件,由此出现了不良的循环反应。在这一点上行刑权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如果监外执行与监禁行刑同属司法系统,即由司法部门设置督察官员专门管教监外犯人,行刑权便显得灵活而又具有整体性,相应行刑司法专门化和行刑方式多样化会得到机制依托。这是促使行刑积极转处的根本办法,对于未成年犯改造来说意义尤为深远。

热点内容
2016并购基金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3 10:30:11 浏览:110
员工安全责任书有法律效应吗 发布:2025-01-13 10:29:49 浏览:685
法院团委 发布:2025-01-13 10:08:27 浏览:680
检察院和法院领导班子成员 发布:2025-01-13 09:25:05 浏览:281
七五普法老年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13 08:34:39 浏览:19
2018年学生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13 07:48:00 浏览:200
劳动法在私企 发布:2025-01-13 07:41:46 浏览:9
什么道德问题 发布:2025-01-13 07:29:46 浏览:392
法律硕士非法学两年制 发布:2025-01-13 07:26:04 浏览:290
律师杨军 发布:2025-01-13 07:16:54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