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修改
『壹』 是谁篡改了老子的《道德经》,这些版本的经文你见识过吗
老子是我国2500年前的一位大圣人,生前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年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了一本奇书,被后人称为《道德经》,在2500年的传世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遗失和人为的改动,渐渐地失去了原貌。
『贰』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真的被蓄意篡改过吗
《道德经》真的是老子所写吗,到底有没有被蓄意篡改呢?
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传播度和影响力。曾经古老神秘的一本书,真正读进去,你会感觉奥妙无穷。
《道德经》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可贵的是,这样一本上古奇书,并没有多少生僻晦涩的古文字,整本书行文流畅,文字简练易懂,实属难得。
在《道德经》通行本风靡于世的同时,一种质疑的声音也出现了。那就是,有些人认为:现在通行本的《道德经》并非老子的原著,而是经过儒家蓄意篡改过的,甚至有人直接说现在通行的《道德经》就是一部伪经。
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说《道德经》通行本确实存在篡改,那么老子的原著又是什么样的呢?
要揭开事实真相,首先要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说起。
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也就是今河南鹿邑人。
很多人认为老子的身份是一个谜,因为曾经有三个被称为老子的人:老聃,老莱子,周朝的太史儋。
其实这三个是同一人。先说老聃,聃就是大耳朵的意思,老和李上古时期发音相同,所以,老聃有个别名就是李耳。
至于老莱子,笔者认为他就是老聃。《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莱子者,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修道家之用,修道而养寿也。并且孔子也曾经专门请教过老莱子,从这些资料看,很可能老莱子就是老聃,而郭店简本的《道德经》,就是老子这一时期所写。因为是老子在楚国时期写的,当时民风淳朴,仁爱之风盛行,所以当时的老子是并不反对仁义的,这就是为什么郭店简本没有通行本对于仁义的激烈反对的言辞。
而周朝太史儋,就是出函谷关,写五千言的那个老子。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因为所有的史料,对老子生平记载很少,而且大多是《神仙传》一类神乎其神的传说。唯一靠谱一点的《史记》,也是寥寥数语,语焉不详,并没有对老子的身份给个最终的说法。而且,当时老子出函谷关所写的五千言,是没有名字的,《道德经》这个名字是后人给起的。
所以,事实的真相很可能就是:郭店简本是老子也就是老莱子所写,五千言是老子也就是太史儋出函谷关所写。《道德经》并不是五千言,而是在五千言的基础上,后代道家学者整理而成,经马王堆的帛书本,发展到现在的通行本。
结论:《道德经》不存在蓄意篡改,它只是逐步完善。
《道德经》也不是伪经,无所谓篡改。《道德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包括很多的世界名人,政要,都对通行本《道德经》推崇备至,如果质疑通行本《道德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是假经,真当那些风云人物是傻子?
有人会说,我要的就是老子原著,怎么可以修改呢?
老子原著是介于甲骨文和大篆的文字,像虫子一样形态各异,有的字体已经缺失,如果不修订,你确定看的懂?既然修订过,肯定就已经和原著有所不同,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才会有版本的变化,可以说,现在的通行本就是最完美的,因为挑不出大毛病,而郭店简本,马王堆帛书,或多或少都有解释不通的地方。
既然《道德经》经过修改,那么是否是儒家所为,又是否蓄意呢?
肯定不是蓄意,因为动机不成立。说是儒家所为,郭店简本并没有针对儒家思想的言辞,而通行本是反对儒家仁义的,说儒家篡改,难道儒家神志不清,自己打自己?这显然说不通。
所以,有志于修道。或者对《道德经》以及道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不要再纠结于版本的不同和差异,也不要再疑心重重,不管哪一个版本,都是在阐述道法自然这个核心,核心没有变,也就不要纠结于只言片语的差异。
很多事,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证,变成谜一样的存在。如果我们在已经变成谜的事情上继续分辨执着,那就难免应了“夫人神好静而心扰之”,应该放下执念,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这就是道,有道之人,看什么都是道,又岂是些许文字的改变所能左右的呢?
《道德经》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那些义愤填膺,火冒三丈的指责《道德经》被蓄意篡改的朋友,我想送给你一句话:
其实《道德经》它就是一本书,不要把它看成神一样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即便是老子本人,一说出来就已经不是道,写出来更不是,被很多人传抄更改过就更加不是,《道德经》的意义就是给你一点启示,让你转变思想,转换思维,让你醒悟,学会变通,仅此而已。如果不能澄其心,遣其欲,学道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便老子原话原文写给你,又有什么意义呢?
怎么学习《道德经》?怎样修道,悟道,证道?
很多人学习《道德经》,迷惑于众多的版本,不知道该从哪一个版本下手,我的建议是,以通行本为主,适当的可以参考下郭店简本和帛书本。
至于各家注解,可以参考,但不必盲从,包括那些大师级的人物,注解的也就那么回事,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都是一家之言。学《道德经》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体会和领悟,并结合自身,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我在上面已经说过,《道德经》不是道,它只是给你指明方向,那么道究竟在哪里?
不用找了,道就在你自己身上,换言之,你自己就是道。
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道法自然。
道是恒常的主宰,周行不殆。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就是说,道虽然化生万物,长养万物,但同时也藏于万物,一花一草,一尘一土皆有道。道的规律就是效法它自己,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有道之人,但是并不能得道,为什么?被后天的欲望杂念淫灭了自性。
如果可以放空欲望,放空杂念,“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这样就可以明心,明心就可以体会到“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的真空境界,真空生妙有,妙有就是见性,也就是道的境界。
那么在日常生活里面怎么修道呢?
很简单,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给出了方法: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意思呢?
为道日损,就是要你放下。放下什么?
放下欲望重重,放下自私犹豫,放下急功近利,从此不再瞻前顾后,行事不再颠三倒四,错误百出。
只要是妄念,你就放下。一样一样的放下,一天一天的放下。这就是损之又损。
损之又损的结果会怎么样呢——以至于无为。无为就是道。
有人会说,我无为了,是不是就一无所有了?当然不是,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凭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做到了无为,你的状态就是最正确的,你的行为就符合天道,符合本质规律,符合根本法则。你就能成事,你事成之后,应该得到的自然也就一样都不会少。
『叁』 怎样看待马王堆版《道德经》与通行版《道德经》不同的现象
据我所知,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甲、乙本,书名不是《道德经》而是叫《老子》,这本《老子》是1976年3月 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首版。把《老子》这本书的书名改成《道德经》是在公元前179~前157 年的汉文帝时代,《老子》原文只分上.下篇,上篇 道经,下篇 德经。汉文帝时代以后的版本《道德经》才分为九九八十一章,而且,因汉文帝姓刘 名恒,封建时代的文人墨客著书立说都避讳当今皇帝的名字,因为汉文帝 名“恒”所以《道德经》的第一章中就把“恒”字换成了“常”字。
把《老子》的原文再一次的修改者是“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鲁,道徒们尊称他为“张道陵”,张鲁把《老子》版本内的 之、乎、者、也、矣、焉,大部都删掉后,定《道德经》为五千字,张鲁 修改《老子》原文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徒们诵经时 顺畅且便于记忆。我们阅读《道德经》时,确实比阅读《老子》要容易背诵和记牢。
《老子》原文与通行版《道德经》确实是有诸多的不同,阅读《老子》原文,与阅读《道德经》在理解经文的内涵上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但是,语义还未到被破坏得体无完肤的程度。汉文帝时代把“恒”字换成“常”字;为避讳汉高祖刘邦的“邦”字,把《老子》原文里的“邦”字改成“国”字,这些改动只是体现了封建君主的威势而已,还不致于成为专权者的一种治国手段。
老聃的学说,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出于史官”。就是说老聃作为周朝的史官,著书立说的思想来源是从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祸福”之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总结出来的哲学理论。
老聃书中所提倡的柔弱、谦下、不争、无为 等概念,对于我们着眼于“修身养性”的有识之士来说,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的。
《老子》与《道德经》虽然字数不同,理解老聃学说的内涵也会不同。但是,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阅读《道德经》比较容易理解、容易背诵和记忆。若是想进一步全面了解和理解老聃学说的深刻内涵,还是以《老子》版本为好,因为《老子》版本是以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甲本 为底本的,比较接近于老聃学说的原貌。
『肆』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盛行四海的《道德经》。结果经过整理复原人们发现,该版本与我们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大多只是只字片句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些差别,或许是传抄失误,或许是有心人的篡改所致。现在我们就摘录出四处来辨别一下,一起探讨探讨这桩千年公案。
帛书老子
第一处:《道德经》第二章
传世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帛书本:“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二者差别不大,就是一个“之”字,但意义却完全变了。“有无相生”,与“有,无之相生”,第一个理解就像现在流行的阴阳相生一样,你生我,我生你,互为其根,自循环而无始终。但第二个理解却是“有,是由无而生的,无是有的根本”。
而这个理解,才是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相互应和的。
而照第一个理解,则完全与儒家解说易经的《十翼》、解说太极图的《太极图说》搅和在一起,混成了稀泥。也难怪有人说《道德经》是出自于《易经》的了。
执今之道
第二处:《道德经》第十四章
传世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二者只差了一个字,把“今”换成了“古”。按照传世本的理解,是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周代之礼治天下。
但是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却告诉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所学习的那一套,都是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人所言。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
《庄子》还直接讲解了原因:“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你学习的这些东西,都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但脚印又哪里是脚呢!”
所以按照帛书本的理解,则是要法随时变,以适应当下之法来治理当下。种植种子的方法,和培育幼苗、照顾成树的方法完全不同,因为时势和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要以“今之道”来“御今之有”。
自然之美
第三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同样是一字之差。一个是持之以桓之意,表示大才都是很晚才成就出来的;一个却是顺其自然之意,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为造就而来的。
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在《道德经》体系中完全就是个外来户,上无依下无靠,突兀而孤零零的,如同飞来之石一般。但“大器免成”,却是与整本文意相通的。
《道德经》说“大巧若拙”,我们总觉得自然界的素材不够完美,想要人为去改造它,制作成器。但我们制作出来的任何器物,都远远比不上自然界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那么精巧。
所以,自然成就之才,才是大才;人为造就之才,反而是拙才。试图把人塑造成“器”,才真正是“夺天之造化”,不过是变巧为拙,变美为丑而已。
举世献媚
第四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传世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帛书本:“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说实话,“不知知”这句话,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感觉莫名其妙,怎么也解释不通。我在网上翻来复去才找到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解释——“:知道表现为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表现为知道,这就不够理智。”
这个解释一下就把老子的形象拉低了无数个档次好吗?整个一装模作样、世故狡诈的老头嘛!说好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怎么能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这么腹黑呢!难怪有学者把《道德经》读成阴谋论了。看来根本就不是老子腹黑,而是读老子的人内心太奸诈。
后来我读了一遍《庄子》,这才恍然大悟。《庄子》里有个叫南荣趎的,他说:“邻里的人生了病,周围的乡邻询问他,生病的人能够说明自己的病情,而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个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
这就是“知不知”和“不知不知”的差别了: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清楚的人,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那才是真正的重病。”
庄子由此大发感慨:我们都知道,对父母说的话一味称赞,对领导说的话一味奉承,这是“谄媚”的行为。但如今社会潮流认为是对的,我们往往也会赞成;社会潮流认为是错的,我们往往也会反对,我们这样生活着,岂不正是一直在“谄媚”然而自己还不知道吗?
我们穿着华美的衣裳,打扮艳丽的容貌,修饰自己的言行,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并不认为这是谄媚与阿谀,这不正是最大的迷惑吗!
『伍』 痛心!《道德经》被后世篡改700多处,160多句发生重大变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50多部失传两千多年的帛书,其中有两张分别抄有《德》和《道》,与传世的《道德经》极其相似,学者们根据这两部帛书成书年代的先后,将它们分别称为帛书《老子》的甲本和乙本,统称为帛书《老子》。
经研究发现,帛书《老子》的下葬时间距今2170多年,比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河上公版本的《道德经》约早50年,而且帛书《老子》的成书时间都比下葬时间更早,大致估算,应比《道德经》至少早100年。
在这之前,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河上公本,一为王弼本。河上公本为道教所尊崇。据道教传说,汉文帝时有老人隐居河滨,世人号为河上公,精通《道德经》,汉文帝曾前往请教,河上公授以《老子章句》二卷。该书分《道经》、《德经》两篇。这样说来,河上公本就和出土的帛书二卷对上了,也就是说,这部经本不叫《道德经》,而是《德》和《道》两卷;而王弼本是三国时期的王弼注解的版本,也就是所谓的通行本,流传最广,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就是这个版本。
用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对照,发现后者对前者的篡改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
如果说这两个版本孰真孰假不好辨别,那么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的战国竹简则是为帛书本被篡改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只可惜这个版本损毁太严重,现已无使用价值。
《老子》篡改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为了避讳汉代几位皇帝的名字。
在通行本的《道德经》中,为避讳刘邦、刘恒、刘启、刘勶和刘弗这五个皇帝的名讳,将全文中的“邦全部”改成了“国”、“恒”全部”改成了“常”、“启”全部”改成了“开”、“勶”全部”改成了“彻”、“弗”全部”改成了“不” 。
例如《道德经》最知名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老子》的原文则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常’和‘恒’虽意思接近,但还是‘恒’字理解起来意思更加明确。
帛书《老子》中的“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弗敢弗为而已,则无治矣”,意思是要一直让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如果让他们只是不敢去做而不做,那就完了; 而今本的《道德经》则改成了“常使民 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意思全变了。
今本的《道德经》中,所有的‘弗’都改成了‘不’ 。这使得‘弗’和‘不’变得无法区分,而这两个字的意思是有区别的。‘弗’和今天所理解的‘不’很象,如‘弗为’指不去做;但《道德经》中的‘不’ ,一般是指不讲什么,比如”上德不得“,”天地不仁“ 等等。
如果说为了避讳,勉强也能理解。但最可气的是帛书本的这句:“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被篡改成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直接把‘今’改成了‘古’ ,使意思完全相反了。 不用想,这一定是那帮腐儒干的! 儒家推崇古礼,提倡古道,效仿先人,而这正是老子所极力反对的。《庄子》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道时,老子说 “子t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意思是你所说的那一套,都是已经死了好久的人说的。那些东西就像古人用鞋踩出来的脚印,你能拿着脚印当鞋用吗?所以不要死抱着那些东西不放。而儒生们为了推广自己的那套思想竟然有意篡改老子的话,实在是太可恶了!
通行本中的“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在帛书本是:“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不知知这个很难理解,不知不知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认识不到自己的无知,还自以为是,这人就有问题了。知道自己有问题,就说明这个人没问题。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被改为“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被改为“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五色使人目明” 竟然被改成了 “五色令人目盲”
本来很好懂的句子被改成这样,这是非要把人搞糊涂的节奏啊,不知篡改者是何居心?
还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后面竟凭空的多了一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我说之前解读起来怎么这么别扭!
被篡改的内容还有很多,甚至很多都已经被我们用的朗朗上口了。比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原文则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静,这里应该是默默无闻的意思,虽然也含有不争之意,但这个‘静’字所含的意思更多。
还有“大器晚成” ,这个成语被误用了2000多年,其实老子说的是:“大器免成”。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显示这个‘免’不是错别字,从语境中看,也应该是‘免’而不应是‘晚’ 。‘大器晚成’没什么内涵可言,而‘大器免成’ 则让人回味无穷。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智慧中最杰出的代表,不想竟被后世篡改的如此严重,实在让人痛心。
『陆』 溯源《道德经》第一章
溯源《道德经》第一章
作者 程勇
【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道,非 常道;
名 可名,非 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帛书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本章是道德经中开篇第一章,也是最难解读的一章,目前对这一章的各种解释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要想真正接近老子原本的思想,我认为现在是重新研究老子这本著作即通行本所谓之《道德经》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与老子同时代的共同语言文字“甲骨文”,我们有了目前为止最接近老子原著的文本—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
老子其人我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各种文本的介绍都几乎差不多,现在查阅也相当方便。我在这里着重谈谈现在的通行本《道德经》的由来以及和老子帛书的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误读。
据史记记载:《老子》分上下两篇,分别为“德论”和“道论”,“德论”在前。各篇不分章,书名就叫《老子》。《道德经》这个书名都是汉魏后追加的,包括通行本分为八十一章,都是后人编撰而成。这在成型的过程中也是不尽相同的。目前通行的版本如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均为81章。但历史上还有其他分章版本,如西汉庄君平后避讳改名严君平又名严遵所著《道德经指归》分为72章,元朝吴澄的《道德真经注》分为68章,可见分章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个人依据自己的理解为了方便研读而分的;
古代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任何一本书要流传,都是靠人手抄录,在抄录的过程中,把个别字抄错或误抄现象在所避免,甚至有人按自己的片面理解将其中字句进行修改也不无可能,所以各种版本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考证已知的自战国到1949年265个不同时期、不同注解者的版本,其中称《老子》的120部,称《道德经》的145部之多。从两汉以来一直到民国时候,中国历代学者对《道德经》所做的注,按各自解读所作的著本也可谓汗牛充栋,可见因无正确指归也就难免会产生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的结局了。这正是凸显帛书出土的重要性了!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共有两个版本,考古专家把它分称为甲本和乙本。甲本用篆书抄写,乙本用隶书抄写,另据所避汉朝皇帝名讳,比如乙本中“恒”这个字能反复出现,说明乙本比汉文帝刘恒要早,而甲本中,“邦”这个字不断的出现,证明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那断代就已经到先秦了,所以确定甲本年代稍早。如今甲乙两个版本合称为《老子帛书》。也毋庸置疑地证明了老子帛书远比现在通行本《道德经》要古老的多,要更接近老子原著,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它与老子所著原文一致。通过老子帛书,会发现其用字及用词都相当古远,所以要想理解老子的思想必须用老子时代的语言,而密码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考证的中国最早的汉字。已知的甲骨文单字有4500个左右,但到迄今为止能够释读出字只有1700个左右。而老子帛书全文约为5400余字,其用字以不重复计算,共用790余字,其中常用字约占95%;所以用已解读出的甲骨文来还原老子的文字原意应该完全可行了。
据通行本《道德经》和《老子帛书》的对比,前者对后者的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话中有160多句语义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仅因避讳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昭帝刘弗5个皇帝的名字而产生的变异就达100处之多。帛书《老子》出土40多年来,海内外学者们对帛书《老子》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也从多方面、多角度证实了通行本《道德经》“多后人所改”,“与古《老子》相远”,“谬误实多”的推论。所以我们是幸运的,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认识老子,重新认识老子的思想。
下面我们就拿第一章《道德经》通行本的内容与《老子》帛书逐句作一对比讲解。
很显然,这一章《老子》所有全部6句话都被修改,总共64个字中修改了25个。《道德经》把这一段中的所有“也”字删除,把全部四个“恒”字换成了“常”字,再把两个“无”字改成“无”字。第三句中的“万物之始”,改成了“天地之始”,把第四句中的“以观其所噭”,改成了“以观其徼”。噭是“呼喊、鸣叫”的意思,“徼”是“边界、巡查”的意思,第五句改动很大,还多了“同谓之玄”这个赘句。第六句把“有”改成了“又”。
我们现在来讲第一句话,“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现在的版本是“道可道,非常道”,
“恒”是指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化。这是老子的宇宙观,表示在宇宙中存在永恒不变的可能性。
“道”是使万物自行组织,自行稳定的机制和原动力。“道”也就是自然规律体现。是超越万物的,是永恒不变的。在老子后面的章节中还有具体论述。
“常”的定义是指经常,通常,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变,就是说还是会变的。
“可道”是指人类可以学习,模仿和应用天之道,指人道。
那么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使万物自行组织,自行稳定的自然规律即天之道,人类是可以学习和应用的。但人类学习的行为和应用的方法都是人之道,而不是永恒不变的天之道。
通行本中这句话被众多的人理解为:能够说出来的都不是“道”。如坠云雾。
老子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天道与人道的差别,也为后面的“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埋下伏笔。
帛书第二句是“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中是“名可名,非常名”。
“名”的意思是指人类在认知活动中对事物进行描述和解释进而对事物进行定义和命名,是人类活动过程中阶段性的认知结果。
“可名”的意思就是人类对事物、现象以及各种因果关系进行定义和命名的活动过程。而且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不会停止的。
“非恒名”是指人类在对事物及现象在定义和命名的活动过程中随着人类认知的深入以及万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会不断对应变化。注意,这里有两个变量在同时进行。这是人道常识,那么是否存在超越人道常识的“恒名”呢?老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恒名”的意思本身就是指超越万物而存在的“道”,因为“道”是永恒不变的,人类对于“道”的认知最终会趋向于“恒名”。因此老子才在下文中提出“恒无欲和恒有欲”的命题。
那么这句话应该这么解释:人类在对事物进行定义和命名后而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深入和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定义和命名的结果也随之变化。
老子在这句中又提出了一组(两者),即“可名”与“恒名”的区别。“道”虽然表现在万物之中,但却超越万物而存在,是永恒的,恒名的。对这种说法的证明是老子随后在很多章节中都提到的。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在通行本里,说的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认为“万物”可能更确切地表达了老子的思想。
“万物”是指除了“道”以外的一切事物,当然也就包括“天地”。
这句话的句读目前还有着不同的看法。经过仔细研读还是认为帛书的断句比较符合老子原意。
帛书《老子》全文中共有83个现代的人认为是简写的“无”字,5个现代的人认为是繁写的“无”字,而通行本《道德经》中把83个现代的人认为的简化字的“无”字全部改写成了繁体字“无”字,而帛书中两种字体同时存在,说明老子对这两个字一定是有不同含义或不同深意的。而简写的“无”字贯穿了老子思想整个核心,所以开篇老子就给予了定义。
在帛书《老子》中的两处繁体字的“无”字,应该表示的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没有”的意思。而简体的“无”字,应该指万物还没有显现出来前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又能感觉到的真实存在,是一切事物萌芽状态前的原点。
首先老子这个“无”它是真实存在的,但无法观察到,只能感觉到。但它蕴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和能量。
那老子为什么把“无”定义说是“万物之始”呢?这个“始”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看“怀胎”的“胎”字,“始”字和“胎”字有密切联系。古代人在讲怀胎的“胎”的时候就说“始也”,就是生命刚刚开始孕育的那个状态叫“始”,他是有实相的。那么在胎儿还没有成型之前的状态呢?没有实相,但能说他都是“无”吗?不是“无”,它蕴藏了所有信息,所以,孕育的最初的阶段叫“始”。“始”,就是这个涵义。后来,“胎”和“始”各表意思了。
一个“无”字代表了老子的世界观,也描述出了世界最初的原点状态,这种状态是“万物”开始之前的状态,蕴含万物所有的信息和能量。“道”就是推动这种原点裂变和能量转化的动力。
“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当万物开始形成的时候,变“实”的时候,到我们可以感知的时候,“道”就变成是生养、滋养去推动万物发展的母亲。
“无”和“有”是“道”要领导的两种状态,即万物必须要经历的两种表现形式。万物在“无”的状态时,“道”是推动的力量。万物在“有”的状态下,“道”是引导万物自行发展的规律。
“母”字中的两个点在甲骨文中的图案就是两个乳房,就是女子在哺育孩子时候的画面。老子用母亲的含义来表达“有”的状态是非常完整而清晰的。
在万物开始形成之后,“道”是生养万物的、推动万物的自行发展的,它生养了万物,这就是老子要表达的思想。老子在讲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这句话不但是本章的难点,也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这是认识“道”,遵循“道”的途径即方法。在后面的很多段落中都有更加明确的解释。
“无欲”,指要用“致虚极也”的方法达到一个虚空的,没有什么主观的能动性,没有主观意愿的这种状态。
“妙”(眇)是精妙;精微的意思。王弼注释为:“妙者,微之极也。”“妙”包括“眇”字在甲骨文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而“妙”字在小篆中是这样写的:
我认为应该有抄错的可能,误把“妙”写成了“眇”。
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让自己一直保持在虚空的清静的状态下来观察、来体会“道”的精微的本质。这就是“以观其妙”是这意思。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有欲”就是用“守静笃也”的方法带着自己的角度,带着自己的学识和思维,实际去观察“道”推动万物运行产生出来所有动静,体会“道”运行的规律。
“噭”原意是呼喊,鸣叫的意思。
“其所噭”指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动静。
通行本中的“徼”是边界的意思。所以与原文原意不符。
老子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要用两种状态来观察万物,一个是“无欲”,一个是“有欲”。
老子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保持一种虚空的清静的状态,能体会到事物的运行的本质。另外一种是“有欲”的状态,即人的理性状态。根据个人既有的知识,现有的条件,依据“道”的规律推导出结论。
我们要学会这两者之间来回切换,根据现实状态有所偏颇,并学会把两种思维模式交互起来一齐分析问题,这是才是老子要告诉人们的智慧。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两者”指的是快“可道”与“恒道”;“可名”与“恒名”;“无”与“有”;“无欲”与“有欲”,这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出”指的是对立统一的两者都是对“道”的解释,只是从两个方面去解释同一个命题而已。
“异名”指不同的描述和定义。
“同谓”指的是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命题,只是一个事物两面而已,最终都指向“道”。
这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命题将在整个篇章中广泛的展开说明。
而在通行本中加了“此两者”和“同谓之玄”的赘句让后人产生了重大歧义。“此两者”变成了特指“无欲”和“有欲”,忽略了前面三个对立统一的命题。“同谓之玄”的狗尾之续,打开了道学即玄学的大门,把“道”引向了不可道不可名的歧路。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玄之有玄”中“玄”是深奥悠远的意思。“玄之有玄”是指再深奥悠远的地方也都有生发这种深奥的奥秘。
“众妙”是指世界万物所有的精微变化集合。
“众妙之门”指知道了“玄之有玄”的道理,是探索世间万物所有精微变化的途径即用“道”的规律。
『柒』 被篡改的《道德经》,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隐藏着篡改《道德经》的人,顺应世事,想要讨好众人的用心。我们也都知道,《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经典作品,是老子亲手所书。但是你敢想象,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这版《道德经》并不是老子所写的原版的《道德经》。更可怕的是,他们不是简单的改动,虽然只是改变了几个字词,但是却与老子的意思相去甚远,直接篡改了老子原本要传达的意思。
被修改的版本,是为了顺应“主流思想”说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世,要遵循“祖宗之法”,所以要推崇周礼,古代治理的方式不能改。但是老子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的意思是,要活学活用,用现代的方式来治理现世。因为古代制定出那一套理论的人,已经去世了,他并不了解现世,所以用他的那一套并不可行。总而言之,修改过的《道德经》似乎是更加适合那个时代主流思想的,而老子本身所写的《道德经》,所传达的思想是要比修改后的高明、先进很多的。
『捌』 老子的《道德经》被篡改了700处,原版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宝藏,比如《道德经》便是其中之一。
『玖』 道德经、周易和儒学都是造假的历史吗,有什么证据能证明
很多人说要说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还要看我大中华,西方除了掠夺、扩张和种族歧视,就只剩下贪婪,自私,无耻和滥交了!
而喜欢明朝的粉丝则说,西方文明是在蒙古人打通了东西方通道之后,将我国四大发明和五千年经典悉数传入西方的,是在满清入关之后,由于满清的闭关锁国才导致西方科技和文明快速超越我国的。如果大明还在,一定打得西方屁股尿流。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统统都是瞎编出来的,这些东西还没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靠谱。
『拾』 《道德经》在流传中没被修改过吗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古书中,只有《道德经》是被修改最少的,《道德经》早有山崖版,后有楚墓版,都是记述者尹喜留下的,每个朝代都会带老版入坟,然后再重见天日,想改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