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讨论道德观

讨论道德观

发布时间: 2023-03-26 04:34:38

A. 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什么,怎么理解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为重要的是道德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高,而一个人没有高尚的道德观的也是不会得到社会欢迎的。价值观影响着人生观和道德观,属于更根本的东西。人生观(life,outlook of): 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什么是人生观? 答: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友谊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等。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我们必须提倡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战胜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的类型 1、理性价值观 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 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 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 5、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门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为了自己的需要,每时每刻都同周围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认识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们。开始时,接触到的只是个别事物和现象,形成对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随着人们在实践中接触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扩大,就由认识个别事物和现象深入到认识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质,逐渐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即世界观或宇宙观。世界观形成以后,对人们的言行起着指导作用。不过,这些世界观一般是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

B. 乡土中国什么是道德观念它包括了哪些内容道德观念是由什么决定的

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

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成一种礼俗社会,是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

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俗”,常“习”之。这些“俗”因为熟悉和信任而毋需以契约而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2)讨论道德观扩展阅读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

C. 如何理性看待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

我们现在的许多中国人,对道德的看法很矛盾很微妙:一方面承认人不能无道德,另一方面又认为道德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不太大。能给灾区捐些款、公交车上能给老人孕妇让个座,就证明自己已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了,自己是个讲道德的人。

这样想、这样做,当然没有错,只不过跟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道德观还差了一大截。

中国人说:道,道路,就是人人在此生都应该所走之路,此之谓“人道”。人道从天道而来。德,得也,由于所走人生道路正确而于己有得,如孝弟忠信即是。只有讲道德,人类大群才能和睦幸福、长治久安,从而个人幸福也自在其中了。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才会有个人自由,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故讲道德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分事。

正因如此,所以中国人视道德为人生第一要务,欲望、财富、享受等都是等而下之之事。具备了起码的道德修养,才无愧于“人”之称号,故中国人说“做人难”,一辈子都要努力做人。我们现代人都认为欲望的满足才是人生第一要务,只有充分地“享受”了人生才算不枉在此世界来一遭,道德只是第二、第三位之事。这和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观大相径庭。

如三国第一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自己却清苦终生。其高风亮节为一般人所不及,故历代中国人瞻仰不尽。今天我们提起此人,仍然发自内心的敬佩不已
。可见,道德来自于人之内心,是天生的,自然的,绝非外力强加。若诸葛亮当时凭借权势作威作福,以欲望满足为第一事,谁还会敬仰他呢?

许多人认为他人有难,自己能伸出援手,这才是讲道德。实际上讲道德并不需任何外在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本分事,就是最大的道德。做了父亲,孝敬父母,爱护妻子,教育子女,这就是讲道德;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这就是讲道德;生活中,与人言而有信,为人谋而尽忠,这就是讲道德。可见,道德是人人可为之事,只需要尽己本分而已。就这么简单。

问题是,当代社会中的许多人,连自己的本分也不愿尽不想尽。做了丈夫,仍然只顾自己在外面吃喝玩乐,不顾爱人,不顾家庭;做妻子的,动辄威胁离婚,甚至红杏出墙,还美其名曰寻找真爱;做官的不为民服务,做教师的误人子弟,做医生的草菅人命,做的警匪一家,﹒﹒﹒﹒﹒﹒大家都认为道德是可有可无之人生末事,欲望享受才是人生头等大事,可人人都没有基本道德,人的享受又从何而来呢?

进一步说,道德才是真享受,欲望满足离享受还隔了一层。你是家,你办好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发财而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当你看到成千上万员工因为你的出色管理而安居乐业时,你的快乐是无法替代的,你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是教师,当你真正是以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参加工作时,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你最大的快乐,你会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沉,自己有多么重要。欲望满足只是动物性本能,道德修养才是人类所独具的。只有在此处,才将人类与动物区分了开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岂不令人深思?

D.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

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正如他们要逐步发展阅读和数学能力一样。因此,父母应当关注孩子的道德观发展过程,并及时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1、处理问题方式有讲究

如果孩子的行为涉及道德问题,父母应当确保和孩子进行充分的谈话,并让其明白为什么说他的行为是错的。在这里,讲道理比惩罚更重要,与其命令孩子道歉,不如让孩子自己诚心诚意地说出“对不起”。

2、就一些道德选择进行讨论

挑选一些含有道德选择的故事,跟孩子一起读或讲给他们听,中间讨论一下故事角色的不同立场和观点。留意故事中人犯错的故事,教孩子了解人不会永远梁蚂是“好人”,也不会总是“坏人”隐含。

3、在指定家庭规则时邀请孩子参加决策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思考如何是对全家人有利的安排,但是决定惩罚方式时不要让孩子参与。孩子的想像力超卓,通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于事无补。

4、称赞孩子良好的行为

见到孩子有帮助或有利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的行为,要及时称赞,作出合理的评论。假如孩子把集体利益置于自身需要之上,应当称赞和鼓励他。对孩子友好、公正和帮助他人的行为都要予以肯定。

5、利用现实中道德选择的机会教育孩子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选择机会、或学校、幼儿园中的真实情景讨论道德问题。不要以为寓言和格言能教育孩子道德问题,寓言和格言都太抽象了,孩子难以充分理解其现实的含义。

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有一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对错误行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属重中之重。据对1000名3~10岁的幼儿调查:18%的幼儿具备良好性格,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问题,而25.7%的幼儿橡携埋性格恶劣,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

E. 如何理解当前社会的道德问题

在我们的理解中,道德是人与人价值关系的一个领域、一个层面,它主要是指人的行为对于人伦关系的意义,即:在人的一切活动中,人的思想感情、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定结构、秩序和规则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它的合理、稳定和发展。如果是这样,就被人们和社会所肯定、接受,判定是合乎道德的、善的;反之则被否定和排斥,判定是不道德或恶的。这一理解来自对道德实践的观察和描述。
按照这种理解,道德本身就存在着客观基础和主观形态两个层次。从根本上看,道德是人的生存发展活动和它所依赖、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本文暂时采取一点操作性的规定,即按照惯例,用“道德”来表示业已通过规范而主观化、形式化了的道德体系;与之相应,则用“社会伦理”来指称道德的客观基础和,即“人的生存活动所依赖、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和秩序”本身。

之所以要暂时强调这两个层次的区分,是因为我看到自古以来的道德思维中,存在着一种将二者混淆或割裂的情况。例如传统的规范伦,往往只注重于道德规范体系的制定和论证,以为规范就是道德的本质和全部,而不去思考这些规范的客观来源、基础和根据;而西方的元伦理学,则把道德前提和基础问题局限于概念语言的逻辑,使元的批判变成了抽象思辩,同样不注意道德的现实基础和根据。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把道德从人以外的神圣与崇高,正确地还原为人本身的神圣与崇高。但康德并未充分兑现使伦理学完全成为“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许诺,因为他只把道德归结为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而不是以人生存发展的实践说明人的理性。所以他主要是在如何“要求于”人的实践方面,高扬了道德(作为绝对命令)的权威,而未能从道德如何“来自于”人的实践方面,阐明这种权威性的保证。结果一旦面对现实,康德也难免陷入种种“二律背反”,难以找到更好的出路。摩尔(G.E.Moore)的价值直觉主义在排除“主义谬误”时,由于把善认定为“不可分析的”直觉对象,把内在价值说成是“自明的”直觉现象,就在事实上堵塞而不是开通了通往实践的道路。总之,从现当代最大的两位学者那里可以看到,将道德体系与社会伦理现实混淆或割裂,主要表现为将道德仅仅归结于道德理念,从而视为一种完全观念化、主观化的体系。 字串4
脱离实践即是脱离人、脱离人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其结果,总是导致这样或那样地将道德当成外在并高悬于人类现实生活之上的东西,从而造成社会发展与道德完善之间所谓“二律背反”的普遍印象。这种印象已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例如在思考社会化的涵义时,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观念的困扰和情感的犹豫,这就是“现代化”的伦理意义问题。因为我们所谓的现代化,是和化、市场、理性、民主和秩序等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客观结构、方式和秩序等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应的变化,即这里所说的“社会伦理演进”。人们对于经济的、科技的、物质生活的,甚至一般和文化的“现代化”是指什么,往往能够有比较具体明确的共识;然而说起伦理道德的“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优是劣、是福是祸,则常常成为歧议的焦点。适逢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来加速现代化进程之际,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鲜明。
国内近年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将所谓“恶是发展动力”说法普遍化。按照这种观点,人类在道德上表现最好的时期应该是原始。--那时没有自私、压迫和剥削,没有一切向钱看,没有尔虞我诈,人都很纯朴真诚,等等,总之可算是道德的理想境界;而到后来,生产、经济、技术越是发展,道德也就越是衰落;到如今,人类在物质上进步到了极高程度,在精神、道德上也堕落到了极低的境界……。这种否定人类自身的悲剧道德观,显然忘记了一个很浅显的事实:原始人过的是什么日子(譬如氏族内部的原始和谐,并不能掩盖氏族间的血腥冲突,以至于那时曾以人肉为食)。这种观念出自一种善意的道德理想是无疑的,问题出在它的理想本身是过于主观化、绝对化的。用孤立、抽象的观点看待道德,把它当成了不是来自现实生活,而是与整个人类命运不相关,只是从外面或高处要求于人的东西,就不善于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为什么不能保持那种标准的原始美德,而去追求生产和科技的发展?难道人的本性就是反道德的“恶”吗?道德,难道就是要人们放弃改善生活,不追求经济科技的发展才能保持的吗?或者,随着社会伦理的客观演进,人们就要把“二律背反”和“道德衰落”的无奈,当成一曲永远的挽歌继续唱下去?如果问题尖锐到如此地步,倒能够使人想起要反问一句“道德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有道德”了。 字串8
2道德是不是发展的?确切地说,是从总体上看,道德本身是否在不断地进步,进行着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运动?这个问题是关于道德时间形态的理解,属于“道德是什么”问题的一个方面。在道德观念中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难题,历来思想家对它所作出的回答之间,分歧也是很深刻的。例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种极端的见解,实质的逻辑都是否认道德本身的发展。
各种道德绝对主义观点,如道德“天意”说、“神喻”说、“绝对实质”说、“绝对命令”说等认为,真正的道德本身是一套终极的实质、境界、目标和标准,它是超现实的、先验的、不变的,人们只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达到它,而不是自己在选择和造就它,改变和发展它。所以,它们虽然并不一般地否认人的现实道德表现有高低进退的差异,但把这种差异仅仅看作是人在道德轨道上的移动、前进或停顿、回归或偏离,而轨道本身是不变的。在时间特征上,道德绝对主大体表现为两种,一种认为终极的道德形态为人类最初所具有,后来日益偏离了它,将来的出路则在于人们“返朴归真”;另种则认定终极道德形态存在于未来(来世)的最高境界,人类只有在永恒的追求中,犹如必须经历“涤除原罪”过程之后进入天国一样,才能有一天进入它的境界。
各种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如道德“情感”说、“情境”说、“循环”说、“标准虚无”说等都认为,道德本质上就是人人各自的主观选择,善恶取决于主体的兴趣、需要和偏好,并无客观统一的标准和界限。因此道德必然总是在变,此一时彼一时,象春夏秋冬流转一样,一种景象代替另一种景象,只有各不相同的“文明模式”,没有谁比谁好坏高低之分,因此也就无所谓进步退步。还有的主张“善恶并行论”,就如俗话所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认为善在发展,恶也就在发展,它们的对立永远存在,因此除了一个“斗”字以外,道德也无所谓总体上有什么进步……
在我们谈论道德进步问题,不应该忘记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就是颇有影响的儒家“逆时向思维”传统。自从孔夫子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起,便开了这样一种先例。“周”是先朝,它的美好又是来自和继承了尧舜“二代”(尧舜时代的治世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恢复了更古老的传统,孔子没有说),因此要以“克己复礼”为现下的治世之道。虽然孔子实际上并非真的主张保守和复古,他不过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磊”,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而已。但是,这种“法先王”、回头看、以过去为将来立极的表达形式,却被后人当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心理定势:在道德上,一说起美好的时光,就总是想到过去。“人心不古”这个成语流行了几千年,仿佛道德上的是非得失,主要在于人心的“古”与“不古”,“古”才是善和美的代名词。当人们面对陌生的现实,而又看不清前途的时候,回忆和怀念过去的好东西,也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被这种自发的情绪所左右,忘记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这种非批判的习惯心理,即使不造成复古主义倾向,也会给人增加思想上的迷惘、心灵上的痛苦。 字串5
总之,如何看待道德发展的问题,骨子里首先还是如何理解“道德是什么”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防止使道德脱离了人类现实生活的整体,仅仅强调其超现实的、理想化的观念性质,而忘记了它首先是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实践方式之一。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认识道德的历史,更不可能正确估价道德的现实,不能够立足现今社会伦理演进的客观形势,来找出建设新道德的根基。
3道德“是什么”和道德“是否进步”的问题,从表层看,是如何描述道德的状况和以什么为对象事实;从深层看,则有关于道德评价判断的标准问题。用什么来衡量一个时期的道德现象是在进步还是退步?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层次的标准:
一是一定道德体系本身的标准,它由具体的道德理想、原则、规范等所构成。一套道德理想、原则、规范等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越充分,即越是得到人们的理解、接受、亲近和奉行,这套道德越是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这个社会在道德上就越是在进步,这叫“社会进步的道德标准”。一般来说,人们都很注意以这样的方式来评价现实的道德风气和社会面貌。比如,封建主义道德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按照这种精神,安守本分的人越多,社会上等级次序排列得越严整、体现得越充分,人们就越会感到风气好、进步大,反之则是“纲纪不整,世风日下”;相反,资本主义道德讲究的是“个人至上,自由第一”,按照这种精神,越是人人平等自由、各有自己一套,越是个性化、多样化,只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就越是符合道德,这个社会就越是合理,反之则是退步。总之,道德标准解决的是在一个既定的社会和道德形态中如何评价的问题,它是针对道德在一定“质”的范围内“量变的评价标准,并不回答“质变”如何评价的问题。 字串1
但是,道德发展不仅仅有量变,还有质变。比如从原始时代到文明时代、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道德,都有质的不同。在道德发生这种质变的时候,“道德标准”本身就在改变,或者就有冲突,因此再用旧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就行不通了。用封建主义标准来看资本主义就一定会认为它“不道德”,用旧道德来看新事物也会有反感;而反过来看也一样如此。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于是就得有更高的标准--能够衡量道德标准本身是否合理、是否进步、是否更科学、更文明的标准,即“标准的标准”、“元标准”。
二是这个“元标准”,即“标准的标准”。它是什么?在理论上,人们曾有各种各样的见解。我认为从人类历史和现实的生活实践来看,这个标准归根结底只能是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实践本身。因为一切道德归根到底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的生存发展活动状况的产物,人们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的实际关系、生活方式和发展的需要(即这里所说的“社会伦理”)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产生并执行自己的道德规范。人类生存发展中连续的、共同普遍的、一贯的方式和条件,产生了人类共同的基本道德;而那些阶段性的、具体特殊的方式和条件,则产生各种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殊的道德。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寓于特殊之中。从整个社会历史的高度看一套特殊的道德体系、道德标准是否合理,就要从它的“根”上查起,首先看它所依据和维护的“实际关系”是否合理、有生命力;然后看它的实际效果,即是否能够反映和维护合理先进的“实际关系”。因此,这个“元道德标准”,最终就是指“道德进步的历史标准”,即:产生和造就具体道德形态的那个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条件和需要等本身,同时也就是衡量道德形态的标准。

F.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例如,在对待恐惧时,有三种选择,鲁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这种选择就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两种选择就被认为是违反道德的,所以说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但是,一只燕子带不来春天,一次良好选择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还要多加一个限定,即养成习惯。综上所述,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6)讨论道德观扩展阅读:

一、道德功能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

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二、道德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

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

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G. 《谈道德》 1.道德是什么 2.有关道德的故事 3.感慨:道德的重要性 550字以上

你好,首先说明我比较喜欢文章类,现在找了几篇文章合适你的这个问题的,供你参考下:第一篇:道德:从身边说起道德,就好似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无生命可言。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深深地表达了道德的重要性。而道德它就在我们身边,近得触手可及,又不时地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老人跌倒无人敢扶”是近段时间的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武汉88岁的李爹爹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市场摔倒后,围观者众多,却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时后,李爹爹死亡。这则新闻很短,留下的思考却很多。为什么在全社会呼吁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却N次发生了老人摔倒不敢扶的事件?到底还要发生多少起“不敢扶”事件,公众才能被警醒?人们都明确知道,办法总比问题多,有多少“不敢扶”,就有多少种扶起老人又不至于使自己惹上麻烦的方法。但事实却是:“不敢扶”一天天上演,那些能够被用来解决难题的方法,只是偶尔出现。这是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时之间犯了糊涂。确实,人们道德体系,在一系列社会新闻曝光后,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在“我爸是李刚”事件中,人们嫌恶官二代的嚣张;在杭州“70码飙车”事件中,人们鄙视富二代的跋扈;在郭美美事件后,慈善机构受捐额急剧下降也表明了人们的道德立场。从这些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了国人在道德立场上的严苛与严肃。无可否认,社会上道德滑坡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然而,我们不能以这些社会事件就以偏概全。在社会上仍然有大多数人在坚持道德观,因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难,只要你亲身实践,用心体会,就会发现这其实很简单。当我们看到地上有纸袋时,我们能弯下腰捡起来,我们生活的环境会更美;当我们看到老人、孕妇、儿童时,能为他们让座,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道德的体现。人世间就是因为有了道德,才有和谐社会。一份道德可以照亮一条路,道德越多,那光明之路就可以越走越宽。在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存在下,更需要我们一同去遵守道德,一同去落实道德。如果人人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无限美好。第二篇:道德,吃屎去吧。道德为什么在一部分时间不起作用呢?这个问题的根源应该是,道德究竟是什么?道德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约束人类天性的,后天被一部分人制定出来的,得到大部分人所承认的,行为规范。虽然定义都差不多,但是在我的定义里有一个重要的变量,那就是天性。说到底,道德是对人类一部分天性的否定。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道德是人类集体生活的行为规范,也就是人类在集体里的约束,所以,即便道德的存在也否定不了人类个体的天性和个体独立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的约束力不高的原因。另外,道德是得到承认的,所以,在人的天性里是不存在道德的。道德的概念就好像国家和集体一样,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只是纯粹的意识形态上的存在。比如说,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呢?没有人能实际地指认出,这东西或者这建筑就是中国共产党,它只能存在在人的脑海里。因此,推翻任何一种统治都是对人的思想的一次解放。以上,是简化了的道德约束力的问题。此时此刻,必须讨论的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已经存在在脑海里的概念和思想,才是统治我们的领主。另外,道德是一个准则的作用,大家都明白做到的人应该得到褒奖,做不到的人应该得到惩罚。但是,最直接的,就是作为准则而言,对别人的约束总要比自己的强。也就是说,在道德问题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总懂得如何去处理,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出现了,个性与道德相对抗。我们明知道,不应该做的时候,却依旧那样做了。现代社会中,道德作为准则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弱化,从古代的三从四德,到性开放,从刚建国时代的标准化,到现在的个性化。在群体里的行为准则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小,也就是说,人类的天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而不是约束。换句话说,你所做的是不是符合道德的要求,是靠着被人的认可来判断的,大家都承认你的个性,那么它就可以被纳入道德之中,所以在看待道德问题的时候,人们应该多一些平等的眼光。剩下的一些极端恶劣的行为,比如虐杀,虐待,变态行为,这些行为明显的不符合道德,也不符合人类的一部分天性。如我所言,道德是为了约束这一类的天性,但是,约束始终是约束,得不到应该的地位。初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教育,特别是正确的教育,指向自由的教育,能够帮助每个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等到那个时候,世界上就没有所谓的道德,每个人都能用平等善良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能够理解每一个人的行为。当然,那是理想主义,不过我们总要以一个理想为标准,才能找到一个方向。那就是,不断弱化道德的准则效用,在白纸上画出彩色的虹,而不是血色的死亡。我们行走在一望无垠的雪地上,不要告诉我们,你必须生存;请告诉我们,这里总有一天会变成鲜花遍地,芳香四溢的地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裴多菲的,连傻子都知道的两句诗,我还想加上一句话:没有一种爱可以超越自由。自以为是的爱意,只会是一种恶意,因为它总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就好像现在的教育制度一样。第三篇:道德,摆错了位置道德是一种约束力,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是,道德始终是道德,它没有办法改变人的思维和价值观。道德,约束的是人性中不适合群体的天性,同时也褒奖人性中适合群体的天性。但是,这种约束力在与人性对抗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人性的需求和欲望旺盛的情况下,道德的约束力就会相应的减弱,处于劣势。问题是,道德什么时候才能有作用。我认为,道德必须是内置的,换句话说,就是道德成为人的价值观的一部分。那种情况下,才能有作用。在独立的价值观下,道德能起到的作用甚微。所以,道德的位置应该在教育之中,而不是教育结束以后。我们可以大胆地确定,我们之所以会认同道德,那是因为在我们成长中获得过有关这种道德的教育,所以它就被内置在我们价值观中,那样才能起到作用。所以,一切的道德问题,归根到底上都是教育问题。不要只是牵扯到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纠缠到最后只会给媒体带来利益。而且,任何的道德问题都是个人与他人的问题,到头来,只是一个人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是否侵犯到别人的利益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育的时候,把这种不侵犯别人利益的价值观能够内置,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试想一下,社会中所有的人都不会想着侵犯别人,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被侵犯,还有人去想着侵犯别人吗?只有在现在这种,前提别人会侵犯你的教育下,人们才会想着侵犯别人。任何行为,都是被示范以后才会得到传播。研究表明,经常看电视暴力镜头的孩子会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多的暴力行为。所以,请不要职责人类的道德丧失,这全是教育的责任。想一下,上世纪4、50年代,侵略各国的侵略军,难道他们出生就是嗜血的吗,当然不是,完全是教育洗脑的结果。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的道德,是毫无力量的道德。没有一个正确方向的教育制度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道德可言的国家。请不要把道德摆错位置,道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它没有被内置。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哦《谈道德》 1.道德是什么 2.有关道德的故事 3.感慨:道德的重要性 550字以上

H.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发言稿4篇

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 俗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发言稿4篇以供大家参考。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发言稿篇一
指出,“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如何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呢?

讲政治、有信念。

讲政治、有信念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要做一名“有灵魂”的共产党员就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共产党人要以理想铸魂,用信念作骨,坚决做到讲政治、有信念。

讲规矩、有纪律。

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规矩既包括党章党纪国法、 规章制度 ,又包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等。党员讲规矩,就要知晓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让规矩和制度入脑入心,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增强守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讲道德、有品行。

对共产党员来说,道德是党性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气的后盾、是纯洁的保证、是抗腐的良药、是服务的动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以共产党人的品行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讲奉献、有作为。

党员讲奉献就是要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时刻把百姓的冷暖安危记挂在心间,装在心里,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只有讲奉献才能充实人生,只有加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甘于奉献,甘于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最终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发言稿篇二
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并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要求。把“讲政治、有信念”作为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可以说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凸显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对“讲政治、有信念”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关于做到“有信念”,有些党员觉得这些是比较“虚”的,甚至是不以为然。其实,信仰信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虽然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但具体到行为实践上,却是实实在在的,是有标准、可检验的,我们为此而努力的方向也是很明确的。

矢志不移忠诚于党的信仰,这是对信念的塑造。北京日报刊载过一篇 文章 《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围绕这一话题张学良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到:“国民党没有中心思想,党首蒋介石也是一样。与国民党正好相反,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甚至于每一个士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力量啊。”诚然,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有了对党忠诚坚定的信仰,就有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任何考验和挑战面前,就可以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就是对信念的塑造。

当然,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学习党章、党史国史、党纪党规、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做到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后,自然可以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对信念的践行。政治本色,反映着共产党员独特的精神、情操和气节。9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铸就了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等鲜明的政治本色。

这些政治本色,是对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 总结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每一名党员,如果做到始终不渝的保持政治本色,这就是对信念的践行。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正确的认识什么是政治本色。政治本色,说到底,还是党性的问题,只有党性纯正,本色才能纯洁。永葆政治本色,在实现路径上要靠锲而不舍的党性锻炼。要把党性锻炼作为一辈子的任务,用长期不懈的学习和修养来塑造,用持续的锻炼和完善来保持,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这是对信念的检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革命战争年代,判断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需要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如今,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了战争的考验,但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却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对这些现实挑战,能做到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就是牢固的信念。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发言稿篇三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教育引导广大共产党员讲奉献、有作为,立足岗位,干事担责、发光发热,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优良作风,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做工作上的担当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质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合格的共产党人,应当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这是由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共产党人绝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有使命、有担当、有作为。紧要关头、危急时刻,别的人可能犹豫后退,共产党员必须勇往直前;平常时候,平凡的岗位上,真正的共产党员也总是能够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甘奉献,真正做到工作合格。

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真抓实干、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做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抓工作落实的“做功”。求真务实是一种科学态度,一种政治品格,一种优良作风。当前,xz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在这种关键时期,越需要一大批求真务实、扎实干事的合格党员,坚持从实际出发,敢于直面困难和矛盾,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把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品格,是我们战胜困难风险、做好一切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担当,是勇于面对大事、难事的责任意识,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拼劲,是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韧劲,更是铁肩担道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伟大的时代,为广大党员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广大共产党员要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锻造敢于担当的品格,做到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做模范。

讲奉献、有作为,是所有共产党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名利观的具体体现和永恒追求。“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扎根xz、奉献高原,铸就了“老xz精神”和“两路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新的形势下,全区广大共产党员要大力弘扬“老xz精神”和“两路精神”, 少一些个人得失的计算,多一些舍我其谁的担当,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心无旁骛、夙夜在公,兢兢业业、忘我奉献,切实提高在藏率、在岗率,努力做到“有苦不怕苦、有苦不言苦、有苦不叫苦,不怕掉肉、不怕脱皮、不怕流汗、不怕牺牲”,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看过“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发言稿4篇”的人还看了:

1.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发言稿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材料

2.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讨论发言材料

3. 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专题研讨材料

4. 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专题研讨心得体会

5. 讲道德有品行发言稿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讨论会发言稿

I. 如何提高,道德观念

马中课上,老师说道德教育应该在人还比较小时进行。我认同这一点,因为当人较小时,是听不懂多少道理的,只能领悟一些简单的道理,只好把规矩告知他们,让他们遵守。马中老师接着又说道,人成年以后,我们就很难改变他们的思想了。老师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很难对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鲁迅先生在日本读书时,参加了“光复会”,这说明他当时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者,信奉的是西方思想。但是,1917年以后,鲁迅先生开始为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新青年-写文章,这表明鲁迅先生已经转而信奉马克思思想了,而那一年,他36岁。而李大钊先生也是在1916年,他27岁时才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继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上面的例子说明,成年人的思想,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成年人的思想难以改变呢?李大钊认同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经过他的理智,判断得出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关键词:理智。正常的成年人皆有理智,而理智便是导致上述困难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改变一个人思想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者的思想。二、教育者对思想的陈述。三、被教育对陈述的理解。四、被教育者的理智。教育者思想的优劣本来就是一个问题,但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本文只讨论思想的传播。第二点是关于人的表达能力的,如果表达不清自己要达成的思想,何谈改变别人的思想。第三点是关于人的理解能力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字、词、语气等的理解是不全同的,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差别很小而已,在某些时候,也有可能引起较大的误解。上两点不是问题的关键,人能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就说明人有很多共有性,不可能在交流上出现很大的问题。最后一点才是关键。虽然理智也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但是它不同于语言能在广大的范围内运用,而是人人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人的思想难以改变,因为不符合理智的东西马上就被否定掉了,不做任何的其它的考虑。这样做的前辈提是,他肯定他的理智是正确的。上面讲了很多,难道我们真的不能降低难度吗?我不这样认为。人的理智有很大的差异,但并不是说,人的理智就没有共同点了,这个共同点,不但有,而且还是根本的、是基础。这个最基本的理智就是:能保全自己、能发展自己。人之所以肯定自己的理智是正确的,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上层理智是符合上面的根本理智的,换句话说,就是经过根本理智的判断,上层理智是正确的。这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成年人的思想,就要从根本理智入手,证明他的上层理智是错的,这才能让人接受不同的思想。回到道德教育这个问题上来,我们要成年人改变、提高道德观念,就应该从根本理智上入手,给他们讲理由,从人的切身利益来讲述,并且说明只有提高道德,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发展自己。

热点内容
2018年学生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13 07:48:00 浏览:200
劳动法在私企 发布:2025-01-13 07:41:46 浏览:9
什么道德问题 发布:2025-01-13 07:29:46 浏览:392
法律硕士非法学两年制 发布:2025-01-13 07:26:04 浏览:290
律师杨军 发布:2025-01-13 07:16:54 浏览:149
法治实残 发布:2025-01-13 07:15:18 浏览:311
民法素材 发布:2025-01-13 06:38:02 浏览:162
罗马法对民法的影响 发布:2025-01-13 06:25:34 浏览:567
增资经办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3 05:29:32 浏览:666
法律硕士辅导班招生 发布:2025-01-13 04:50:05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