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准绳所不
㈠ 道德素养指什么
道德素养: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素养:即修养.
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会和阶级中,人们的道德素养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途径.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思想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我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由传统道德教育发展的,符合社会进步的道德准绳.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儒家学说里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古人把为人处事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为人处事的准则,流传并且教育后代,使大家以同一种规则准则要求自己,衡量别人,慢慢形成了所谓的道德标准.这种确定下来的标准,绝大多数仍然符合现在社会的要求,甚至更加需要.提高新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接受、传承这些教育.明白这些道理,不是把他们当作封建残留的腐朽文化而予以摒弃.
仁、义、礼、智、信 这五个字是传统道德最浓缩的精华所在,也是现在社会最需要的道德品质.不论是在商业交往,还是社会交际,这些品德都是一个人能否成功,得到社会肯定的法宝,也是一个人作出判断的坚定依据.也就是做人的信念.这些信念和科学信念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为学的人,一定要志存高远(仁),尊敬他人(礼),尊敬他人的研究成果(义),诚实守信(信),实事求是(智),这些都是科学信念最基本的体现,也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字的体现.
提高传统道德就要知道传统道德属于什么范畴,传统道德是依附于传统文化而存在的,要理解传统道德的真正含义,就要对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文化都应该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就要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对古代道德启蒙教材的学习是最好的途径,下面是长春市实验中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段时间后一个同学的日记:
(长春市实验中学一年21班学生张阳的"心情日记" )
从小到大,我总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父母的关爱,朋友的体谅,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于是,我常常发小姐脾气,.粗声粗气,丝毫没有感到歉疚之意."中华传统美德"这门课.走进了我们的教室.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 的为人准则,理解了"温良恭俭让"的做人修养,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表现.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中考那几天,父母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难熬的岁月,我们在考场答卷,他们在外面鼓励,烈日当空却始终不肯离去.在我重病的那些日子里,母亲日夜的守候.是爱让他们可以为我们牺牲,是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可以为了我们风雨兼程.对于这样超越了人生感情的来之不易的关怀,我们怎么可以不去珍惜,不去用爱来回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美德不正是我们应该展现出来的吗?"亲所好,力为具"不也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吗?今天,我帮母亲洗了碗,给身体不好的父亲捶了背.望着他们嘴角绽放的笑容,眼中饱含的爱意,我深深感到:一个人的美德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对爱的回报."君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
是什么让一个少年对做人的认识产生了前后如此剧烈的差异,就是传统文化的熏染.有人质疑说,这种文化过于腐朽,不适宜现在的竞争性社会.这些顾虑是值得考虑的.因为传统的东西中并不都是百分之百的好,有一些糟粕,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就不能盲目的尊崇传统,应该以科学的视角来审视观察,也就是我们说的科学信念.但是这些事情其实是不用过于担忧的,因为一种文化只要根基是好的,即使叶子黄洛了,或者虫蛀了,还会再生新的、健康的枝叶.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只要树立正确的科学信念,就能够辨别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正如论语所说:“择其善者而从制,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经典适用的一个判断标准:择善而从.这样,以科学信念作支撑的思想道德,才是现代的思想道德.
总而言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科学信念,明确科学和科学信念的真正含义,以科学的信念为人处世,以高尚的道德作为科学信
念的精神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毕竟,历史上没有缺德的科学家,更没有缺德的大医.同时提高与进步,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径.
㈡ 这个社会所有的人都是以道德为准绳 为行为评判的依据的吗
在当今社会,法律是有准绳而道德没有准绳的。你比喻的问题在于劫匪在版法律和道德上都很好界权限,在社会的道德标准上劫匪绝对的坏的,为满足自己的要求和私欲去破坏别人的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这种行为不对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劫匪在不认罪不伏法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殴打、严刑逼供,最后使其就范,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抛开法律来讲,这样的行为在道德方面你怎么看?这才是道德标准的症结所在。
我所认为的道德,就是建立在社会大众的是非标准上,去做些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这就是自身道德的束缚。我曾经为了很好的朋友去做过一件在道德上值得争议的事。但最后我不后悔,因为我没那么伟大,我不是圣人,我不求对得起全世界。我只知道我帮助了我身边关系很好的人,,我对得起我的良心和我身边的生活圈子,这就是对的。这是我的道德观。
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伦理还是道德
黄金法则
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签署的《全球伦理宣言》中,将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义为伦理的黄金法扰冲型则,也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全世界的人将这句道德箴言认定为了人类道德准绳的最大公约数,我们作为中国人肯定是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一句话居然到了今天还备受国际大众的重视,这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
既然是国宝和智慧结晶,也必然是被束之高阁的,它可以作为一个象征,一个最高标准。最高标准的意思就是:不需要人去做到,但是要人们知道。
为什么?因为离开了语境,单凭这句话来看,不可能放眼天下皆准,根本做不到。不但做不到,这句话在古代儒家伦理下还是灾难和惨案的托词。
谁才算是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古至今都是最权威的道德训诫,在解读它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两个概念,“己”是谁?这个不用过多的阐述,就是自己,就是“我”;“人”呢?这个就比较复杂了,你和他算是人吗?你用眼睛观察了一下自己的四肢,敲了一敲脑袋,肯定的回答道:我是人。如果我说这不一定,你一定会怒气冲天的给我一拳,这是因为现在人已经脱离了儒家伦理的约束,大家都可以算是人了。
在五胡乱华的时候,前秦皇帝苻坚被围困长安,从皇宫到大街上都是饥民,士兵根本没有力气作战,他的做法就很具代表性,直接将三千宫女杀死,充当军粮。古代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就拿女人来说,妻子不可以杀,妾虽然也不能杀但是可以随意赠送,因为他们不属于“人”的范畴,而是财产。“财产”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找到一千个充分的理由,损坏掉或者杀掉。
最恶心的是唐朝的张巡和东汉的臧洪,他们都做过同样的事情。最后战争结束成为了胜利者,居然还以道德楷模自居。这个时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而成为了奸贼的道德借口和托词,东汉的臧洪会说:”我自己不愿意被当做粮食吃掉,所以我不能要求唐朝的张巡把自己作为粮食让士兵充饥,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人的东西,其实不是人,找个借口吃掉他们就好了。”
或者你会说,我的例子太极端,而且是古代发生的事情,今天“缓猜黄金法则”肯定没有错,我们应该完全遵守。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说明你是一个道德情操非常高尚的人,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就说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逻辑悖论。
“黄金法则”的逻辑悖论
如果张三是一个非常悲观厌世,非常想放弃自我,时刻想着自杀又没有勇气的人。突然有一天他见到了正在自杀的李四,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他去救判返了李四,那么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违背了,因为张三自己都觉得生活太苦,不如一死了之。
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他应该站在原地,默默祝福,只希望李四去的不要太辛苦,下一辈子不要做人了。如果他真的这么去做了,又和世界上的“常规伦理”所违背,这就是黄金法则的悖论,经常会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要摆脱两难就只有自身抽离出来,就好比张巡和臧洪一样,对于自己而言遵循“常规伦理”就好了,对于别人能用上“黄金法则”的时候一定以最高标准要求。
我们现实中有一个非常典型、非常具体的例子。某高居不下的商品,人人都知道如果一年没有人去购买它,它的价格自然不会那么坚挺,这个“如果”就需要所有人的自觉性和毅力来配合,作为“我”肯定希望其他人都去遵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仅仅是希望别人去遵守而已,因为在别人遵守的过程中,我只要经济达标马上就会去购买,这样不但能够即时满足虚荣心的快感,又能够有图谋利益的机会。
这样看来所谓的“黄金法则”其实只要把它放在那里,束之高阁即可,人们根本没有去遵循的理由和必要。因为我们都希望别人去奉行,而自己却总喜欢抽离出来,不在这个约束范围之内。
㈣ 什么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一个文明社会,法律和道德是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衡量一个行为是属于道德还是法律,就看该行为法律是否予以相关的法律规定。法律不是道德,法律是维护道德的基础,是保障道德得以行使的依据。
更多职业教育培训,请查看:https://wenda.hqwx.com/catlist-3.html/?utm_campaign=hehuoren
㈤ 以道德为约束 以法律为准绳这句话对吗
这两句话分开都是对的,但是放在一起就不对,在逻辑上是不通的。专道德和法律是两个不同属的范畴、不重合的范畴。以法律为准绳的意思是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法律是一种标准,其作用不仅仅是约束惩处作用,而且是对于不犯罪、不侵权的宣判被告无罪、胜诉。而以道德为约束仅仅是约束一个方面,与准绳的含义是不对等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逻辑才是对的,两者说的都是依据,是双关语,实际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和准绳,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而约束和准绳是不能双关的,因为约束和准绳的含义不同,但是又有一定的重合。双关语一定是要么意思相同,要么意思不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