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解说

道德经解说

发布时间: 2023-04-07 06:36:42

❶ 《道德经》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文》曰:道,所行道也。意思是说本义是指所行走的路,引申为道理的道。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馗)。

只朝一个方向进发的是路叫做道。出现一个分叉口的叫做歧,歧路就是这个意思。出现两个分岔路或丁字路的叫做剧,问题加剧,不知道该怎么走就是此意。十字路的叫做衢,所谓通衢大道。有五个路口的叫做康,六个路口的叫做庄,所谓康庄大道就是此意。有七个路口的叫做剧骖,郭璞注解说:三道交,复有一歧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八个路口的叫做崇期,崇期就是四条路相交,路口特别多,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满其上如共期也。有九个路口的叫做逵,逵音kuí,也写作馗。

假如你要去到一个目的地,路是唯一的好,还是有很多歧路的好?歧路越多,越干扰你的判断,迷路的概率增大,那么最终要抵达目的地的概率减少。

道在现在的意义可以引申为自然规律或者真理,某样事物的真理只有一条,多了必有谬论。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 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这就是“德”。

在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就是“德”。

在 小篆 中,仍然是会意:其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 直心 ”为“德”。

德,升也。──《说文》

升,同登。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样子。

道,都是关于路的。德,是关于走路的。“道德”则是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样子。

经,从 糸 (mi)从 坙 (jing)。 织布机 上的纵线。

《疏》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 纬 。

仅就书 籍 而言,有 经书 也有 纬书 。

经书 。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比如《易经》。

《道德经》就是教人如何行走于道上的书。

❷ 《道德经》解读宇宙的起源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章节是讲宇宙起源的。“有物混成”意思是:有一种存在是由很多东西混在一起形成的,这许多东西是指前锋宴宇宙所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混合收缩而来的。虽然混沌物是前宇宙的物质和暗物质混合收缩后形成的,但是星体之间的距离在收缩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法则掌控下,物质就会凐灭,重新回归混沌物,

“先天地生”意思是:该混沌物在新的宇宙天地生成之前就存在着,也即是说未来的天地是此混沌物演化生成的。在混沌物收缩到一个临界点,“道”的名法之下,混沌物又开始膨胀,膨胀到一定大小后,混沌物会分离生成天生成地。银搏银

“寂兮廖兮”意思是:这混沌的存在是寂静(寂兮)虚无(寥兮)的样子。混沌物无形无象,不存在体积大小,所以前宇宙混合最终收缩成一个不大的东西,这混沌东西被老子称为“道”,现代科学称为奇点。如果有一个已经超脱宇宙的仙人站在该混沌之外观察的话,仙人肉眼看不到,但是心识能感应得到虚无中存在的混沌是寂静无声,静止不动的,其大小也不是一个点,而是很大。

“独立而不改”意思是该混沌物是独立的超然存在,除了混沌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也不会被任何力量所改变,也即是其可以作用影响它物(将来演化出的天地万物),而不会存在反作用力,它物无法直接作用于该混沌。它独立存在着,没有任何外力能改变它,也不是任何外力制造了它,它本身就是法则,它是至高无上的力量,它无始以来就永恒存在着。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意思是:该混沌物循环反复地运行而永不停歇,“道”(即是混沌物)扩张膨胀生成天地,生成万物,形成宇宙,然后又收缩,万物凐灭,又形成混沌物。宇宙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扩张和无数次的收缩,也将永不停歇的继续反复循环扩张和收缩。混沌物扩张过程中,在“道名”的法则之下,会形成天与地。“地”——现银岁代科学称为物质,我国古老文化称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物。“天”——与“地”相对应所以也可称为非物质,现代科学称为暗物质。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说到盘古劈开混沌,混浊气沉降为“地”,轻灵气上升为“天”。在“道”生混沌这个一,混沌生天与地这个二后,“天”就继承“道”的“独立不改”,是天道,是法则,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了。在“天”的法则掌控下,“地”不断重新组合演变形成了各类星体,在此过程中,“天道”还不断衍生出新的各种各类名法,“地”因此而演化组合出多种元素,各类物质,乃至植物和生物。所有的动物都可看做一个小宇宙,一个小天地。例如人类的身体是“地”,心识是“天”,人就是由身体和心识组成的。身体是物质成分,可以被看到、触摸到、被科学设备仪器探测到;心识是非物质,源自于“天”,像“天”一样,心识也是一种存在,只是它是非物质的,所以物质无法触碰的到,也就无法看到和被科学仪器设备探测到,所以就像天那样,无形无相,虚无缥缈的,但事实上存在的。身体和心识的关系,就像宇宙的“天”与“地”的关系。宇宙也可看成一个智慧体,“天”能感知并掌控宇宙中的一切“地”(包括各类星体,星系),就如同人类能通过心识去感知身体和外物外境。就是因为“天”能感知到“地”,并有掌控改变“地”的道(法则),所以“地”演化创造出了世间万物,包括形形色色的植物和生物物种。就好比人类的创造能力正是来源于心识。至于天地是如何创造出物种,人类是如何诞生的,在接下章节的道德经会解读到。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意思是:我不知混沌物的名,勉强用“道”字概括之,勉强为其名用“大”来形容。在这里,“名”不是仅指名字、名称的意思。《道德经》第一章说到,“名可名,非常名”。“名”具体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在接下来解读《道德经》第一章中会详细说到。老子站在此混沌物之外观察,无法得知混沌物的内容和性质等等名法,只是能感知到里面混合的物非常的多,非常的拥挤,存在的能量是至强至大的,(有点像黑洞的描述)所以只能用“大”来形容概括其。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大就会离去,离去就会远,远了就会返回。这是在简单描述混沌物膨胀为宇宙,又在宇宙膨胀到一定的范围后开始收缩返归为混沌物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并指出,其中膨胀和收缩的源动力正是来自“名”,是“大”名,是“逝”名,是“远”名,是“返”名。“名”是什么意思,下章节再说。因为“道”甚“大”,复杂繁多,收缩之下更显拥挤不堪,蕴含能量非常强大,故而相互之间要远离,故说“大曰逝”。“逝”的意思是离开,相互推动扩张远离,宇宙因此越来越广阔,远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向收缩,“返”即是返回,反向复归于混沌物。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意思是:所以“道”的“名”是大的,“天”的“名”是大的,“地”的“名”是大的,人的“名”也是大的。这个宇宙有四种伟大且重要的力量,而人占据其中一种。在《道德经》后面许多章节都有解说人的“名”,这里提示一下,人的“名”和人的心识有关,“德”属于人名中重要的一部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意思是:人受地制约影响,地受天制约影响,天受道制约影响,道是自然而为的。虽然这四大都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但是这四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深刻的渊源关系的。人的各种思想、情绪、行为乃至生老病死无不是受着物质形态的事物影响左右的。诸如地球、日月星辰的运行甚至生灭是“天”的力量在控制的。“天”虽然掌控天下,变化万端,但其运行法则还是遵循“道”的根本法则,是“道”的根本法演化而来的。“道”是无始就独立存在的,至高无上,所以“道”本自然的。

❸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你真的读懂了吗

❹ 道德经第一章的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一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一章》

作者:李耳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德经·第一章》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道德经·第一章》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 文化 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❺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汉字解读

“仁”:“元”字在甲骨文中是指天地人三界,指天地人的先后顺序,天地之间以人类的出现开始纪元。“仁”字把位于元字下面的人字另列于代表天地的两横之前,强化天地人中人的地位的重要性。

“不仁”:至高至上之仁。

“刍”:大写的“刍”是由两个分开的山组成,出生的出有两重山,分别指灵魂与肉体。在有形世界中,没有无灵魂而独存的肉体,如果有,那也是行尸走肉罢了,也没有无肉体而独存的灵魂,如果有,那也是孤魂游鬼。现代汉字中的“刍”是指山倒了(指死亡),名字还没写好,如果下面加心,就表示到死亡的时候名没有写好而着急。

“狗”:爬行动物的结束。汉字中,提手旁只用于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反犬旁用于爬行动物。

“刍狗”:灵魂惜售于肉体,以结束爬行动物为目标。人类出现之后,以结束兽性为目标。犬子一词足以说明了这点。

橐籥:即风箱。

“虚”:字源解说

虚,金文由(虎头,借代老虎)+(两个“匕”,表示虎爪)+(土,表示地域),造字本手唯义: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由“爪”和“土”合成的写成了“丘”,即“业”字。现代汉字中的“虚”是指天地之间的轮回与业报的关系。“七”是指轮回的期数。

“屈”是指身体的排泄物。

“动”:(动)是指千里之外的力量。

“愈”:通愉。俞,中空木为舟也。引申为运输工具,为”输”字的字源。愈:心情像轻舟度过河面那样,有更加、越发、渡过等意。现代汉字的意思是虽受到伤害而仍然大度,使心生愉悦(大树被凿成中空的船,虽然受伤却给人带来方便,舍弃了自己,成就了他人),这里指超度(灵魂与肉体---“出”)。

“数穷”:万物以及人类都是从数字走来,也是从数字中离开。足数而生,增数而长,缺数而残,乱数而败,尽数而亡。

第五章整体解读:

天地最大的仁慈就是以万物为基础造化出动物并且在动物之中筛选出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圣人的最大的努力就是以百姓为基础,使百姓言行毕粗培有别于动物的兽性,教化其走向文明。天地之间的万物皆是过客匆匆,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每拉一次,新的物种(或者是指导思想,或者是政权等)便占据主角;每推一次,主角便被替换了。空间永远在时间的作用下展现万物凳差。足数而生,增数而长,缺数而残,乱数而败,尽数而亡是天地万物不变的法则。人类晚于天地而生,早于天地灭亡而灭亡。期间还要经历过多次的毁灭与重生。这些都无法改变,唯一要做好的便是守好当下,做好自己就足够了。即使是灭亡也是带着欢愉。

❻ 《老子》的全文解释

老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将迁移而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齐谱》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判南海才休息。象野马奔跑似的蒸腾的雾气,飞荡的尘土,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致看不清楚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象人们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末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处,那末只有小草可以作为它的船;放只杯子在里面就会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船大的缘故。风聚积得不大,那末它负载巨大的翅膀就会升力不足。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乘风飞翔;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

蝉和学鸠笑话它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吃完三顿饭就回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积聚干粮。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

知识少的比不上知识多的,年寿短的比不上年寿长的。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是如此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有开头一天和最后一天,蟪蛄不知道一年有春季和秋季,这是寿命短的。楚国南部生长一种叫冥灵的树,把一千年当作一年。古代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一万六千年当作一年。彭祖只活了八百岁,可是现在却以长寿而特别闻名,一般人谈到长寿,就举彭祖去相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商汤问他的大夫棘,是这样说的:“北极地带的北部有个深而呈黑色的海,就是天的池。有鱼生长在那里,鱼身的宽度达到几千里,它的长度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名字叫做鲲。还有鸟生长在那里,它的名字叫做鹏。背就象一座泰山,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趁着象羊角般弯曲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驮着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将要飞往南

❼ 道德经第一章:滴水藏海,如果你懂,就可以透视全世界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文第一章,首先提出老子《道德经》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也是连串贯通全书八十一章脉络的线索。而且也是千古以来,研究老子学术的争端之所在。

——《老子他说》南怀瑾

要读懂这第一章,后面那些章节就都好明白了,无非都是为说明第一章而服务的。这章会让人想到福尔摩斯,此人的破案思维也许接近道家人的标准了。一叶知秋,从一滴水就可以看明白整个海洋。推及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如果能做到善于从任何一点推导到所有,那就是真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之境界了。道家的人都是超级明白的人,对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摸得透透的,因为他早已深入研究透彻了解了事物的所有规律。比如你做股票,从一个行业的股票起伏就能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看明白了每一个亮神骚动的股票后面的玄机,那么钱财对你而言就是如取囊中之物了。悟道有多难啊,但是话又说回来,你去看福尔摩斯探案的过程分析,又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分解的过程也并非那么难,甚至都是极其简单的现象,可是普通人就是发现不了。这又印证了大道至简的说法。妙就妙在这里,道这东西,你掌握了其中的奥妙,那就是信手拈来的随心所欲,可是,如果依然在迷糊中,那就是痛苦烦恼如影随形。

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你能再想想,还能想到无穷的比喻。比如全人类是由每一个个体的人组成的,有句话说,你与你想认识的人中间只隔了几个人而已。这就是说,一个人其实推导上去可以和世界发生无穷的关联,追溯上去,每个关联都是一条道路,你与整个人类都有着无数可能的链接,每一个人都是组成全体的一分子,全体也由每一个个体组合而成,这就是滴水藏海,通过对我个模键塌体的判断,可以追溯到全体,全体中每一个个体又都是独特的,你不能说你就是这个全体,但是你也是全体的一个表相。这是一个近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

对第一个道有很多解说,这里引用《老子他说》中南怀瑾先生对道的解说。他总结传统古书对道的解说大致有三种。1、道是道路的道。2、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学理或理论上不可变的原则性的道。3、道是形而上的道。但他并没有明确给出第一句两个“道”字明确的字面解说。他追求的是把道德经真正弄到理事通达的境界,不执着在一字一句,一家一言,只让我们记住老子说的“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的观念,这是高人的说辞。

但我们低人还是执着名相的,先说一个名相,万一有人真悟道了,从一个名相也可以通达到全体了,盲人摸象,你首先还是要摸呀,连摸都不摸,不是更没戏唱吗?

在对诸多相关版本著作研究后,本章的结论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三个道中,第一个道是指道的本体,第二个道是道的用,第三个道是恒道。怎么解释呢?其实道体是体现在用上的,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这个身体不就是是一架精密的仪器吗,能将食物转化成能量,将废物转成大小便,这不就是道体之用吗?就是道的一种功能的体现。所以我们都是日用而不知,时刻生活在道中,但你说得清楚这个道体吗?你说你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道的体用呢?说鼻子呢,是又不是,说嘴巴呢也是也不是,万物都是道生的,你怎么来形容这个道呢?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讲法来说清楚“道”。但是道也不是不可说,就看你的修为如何了,你说人道也可以,商道也行,鸟道狗道都是道吗,就看你自己的修为本事了,你能体悟到这个道是怎样,智慧到哪个境界,你就可以说出怎样的道来。但是,道体并不是只能用一种固定的说辞来讲解的。由此看来,你眼中的道是道,我眼中的也是,但是真正的恒道,可就是最高明的人运用之妙了,这是道家的思维。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其实是对名相的破解,也就是对人自心创造出来的概念和定义的一种破解。比如你的名字可以取得千变万化,这个名字只是代表你这个个体的一个符号而已,你有一个名字,一个身份证,一个学号,都是代表你的一个名相,但是都不能反映真正的你,这些名相都是非恒的,不是命名你这个人的固定不变的名。万事万物都是我们自心定义的名相,不是恒名,不要被名相所欺骗,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概念中,在虚妄不实的名相中终其一生。如果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我们要学会看破名相旦圆,透过名相看清楚本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是《老子他说》的版本。但突然发现帛书版的句读对于“有”和“无”这两个相对概念与“同出而异名”的解释更为契合。摘录如下: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体是玄之又玄的,一动的结果就是同时产生了两种状态,老子定义为“有”和”无“,有了”有“,同时也有”无“的状态,比如画了一个圆,没画之前是混沌一片,包括了无数可能,一旦有了这个圆,就自然有了边界,圈内你可以定义是有,圈外定义无,也可以圈内定义无,圈外定义有,总之,这两个概念都是人为定义道的作用的状态,那么你们怎么从这些外用体会道体的妙用呢。那就是要观察有无两者的边界作用,体会到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掌握运用好道的运用法则,那就是阴阳家,谋略家,太极高手,无论何种名相的身份,都是得道高人了。

道家的思维是求真的思维,破除各种名相直指本体的思维做事模式,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所以,大家继续奋斗吧!

❽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详解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之句,其分量是极重大的。如果这个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没有弄清楚,那么以下整本《道德经》都没有法子好好地读下去,更不要说如何去正确理解和实行了。然而,这个“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六字中,最关键的问题乃是:“常道”二字,到底应该怎样诠释、怎样理解呢? 论者或谓,老子既然说出一个“常道”来,而未加进一步的解释,正好给后人留有余地,帮他解释发挥。纵观古今,对“常道”的解释大致分成两类:一是本着“六经注我”的原则,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与思辨力,创造或嫁接出一个“常道”的意义来;二是本着“我注六经”的原则,从《道德经》里去找“相近”的字眼,然后把它们“栽”到“常道”身上去。 如前者的方式,就是认为“常道”即是不可思议的、永恒不变的,那么它必定是超越于万有之上,或超越于可道之道的一种“东西”。现存《道德经》注解,《河上公章句》虽归“六经注我”一类,但以长生成仙为旨趣,其所谓“常道”乃“自然长生之道”,故不入此类之大流。后世解老思想之大流,至少可以上溯到王弼。他的《老子注》被历代官学各界奉为“通行本”,他对此六句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到唐高诱在注解《淮南子·泛论训》时,开始直白地说:“常道,言深隐幽冥,不可道也。”推到《关尹子》(伪书):“不可言者,即‘道’。”达到了极端。从古至今,不知道有过多少人注释过《道德经》,恐怕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这么解说的:“可以被人说明的道,就不是那永恒不变的道。”或者是:“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那一成不变的永恒之道。”或许有人用些不同的字眼,但总体意义,都是相差无几。我们查看过《道德经》的16种英文译本,这句话都被翻译为:“The Tao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eternal Tao.”有些译文变易一些字眼,也于大意无害。可见中外古今,俱是这般解说,就应该是铁定了的,不容别人置喙!可是仔细推敲起来,这种训释的本身,不仅文法上有问题,意义和逻辑上都自相矛盾。 “道可道”中,第一个“道”字是名词,第二个“道”字是动词,“可”字是副词。第一个“道”字是一个总体的名称,它的内涵应该是整本《道德经》的内容。“可道”,是去界定头一个“道”字,说它是“可以说明”的,引申来说,就是“可以思议”的。因为“言”为“心声”,必先有思,后才有言。根据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如:“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35章)“道冲而用之。”(4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41章)“以道佐人主。”(30章)等等。这“道”不仅可以思维,可以议论,可以阐明,而且可以施行,并且很有实用价值。因此,“道,可道(言说和遵循)。” 这句话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反之,古今解老者流,以“道”为不可言,与《道德经》自相矛盾,就大错而特错了。 可是,跟着来的“非常道”这一句话就出了问题。这个“非”字一般人都把它当“不是”讲,“常道”是一个专有名词,在五千八百多言的《道德经》中,只出现了这一次。“常道”可以当“平常之道”、“正常之道”讲,也可以当“永恒之道”、“不变之道”讲。二字《楚简》本不存,证诸《帛书》本,原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今本以“常道”为“恒道”,盖为汉人为避文帝刘恒之讳而改。把“常道”解释成“不变的永恒之道”,乍然观之,似乎比较接近“合理”,而古今中外一般学者也大都是这么解释的。把“道可道,非常道。”前后两句话连接起来,就自然变成:“那可以思议的道,【但,并】不就是那不变的永恒之道。”这样初读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不过,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反转来读,“常道乃不可道之道。”就是“那不变的永恒之道是不可思议的,不可言说的,不可施行的,不可实用的……。”这样一来,问题可就大了。 我们接着必定要问:第一,这个“常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老子既然提出这个名词,为什么不说它是什么,给它特别下个定义?第二,老子既然只提出而不加说明,大概是因为它是不可以说明的。既然是个不可说明的东西,那么提它出来做什么?第三,老子在《道德经》第一句里,就提出一个“常道”的概念,可见是很重要的,甚至于比第一个“道”字还重要些。可它又是一个永远无法“接触”到的东西,那么把它放在第一句话里,除了“否定”了第一个“道”的总体意义上的重要性外,还有什么作用?第四,老子既要些写《道德经》来传“道”,而第一句话,就把“道”否定了,这是何苦来哉?因为除了“永恒之道”以外,就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的“道”。用整本书来描写那样无谓的相对的“道”,又所为何来?第五,在短短有限的五千八百个字里,要说“宇宙论”、“本体论”、“目的论”、“方法论”;还有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甚至于策略。这么多东西,为何还提出一个毫不相干的“常道”来?如此等等,还有许多连带的问题,问不胜问。总之,是老子自己矛盾呢?还是解读老子的人矛盾? 实在地说,老子一书,“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非不可言说者也。老子曰“美言”,曰“言有君”,曰“正言若反”,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皆言也,皆可道可名。而以“常”谓不变不易,实为解老者之偏。 有些人强调“不可道的常道”,是把“常道”放在“道”之上的说法,等于替老子建立了一个“自在天”。佛教不立“自在天”,就是佛教不相信创世主。其他如犹太—基督教,就有一个全智全能、自在、永在、无所不在的创世主“耶和华”,回教称“阿拉”,儒教中也有自己的“天”、“上帝”。这个创世主是有人格的。把“常道”看成了创世主一类地东西,甚而至于把老子这个“人”变成了个创世主。这个“命题”,牵涉到了由哲学到宗教的演绎,内容十分庞杂,不是本文的重点,只好到此打住。 有些人根据《道德经》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意思是说:回复到根本(如叶落归根),就叫做“常”。知道(认识)“常”的,就叫做“明”。他们把这句话说成:回复到根本就是“常道”,认识“常道”的,就是聪明。这似乎太简易了,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道德经》第一句里的“常道”,应该是个很重量级的奥秘字眼,而且注明了是“不可道”的。怎么在这里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马马虎虎地就“说明”了那个“常道”?知道叶落归根就是“常道”,知道“常道”的就是聪明。这有什么神秘不可说的地方?这个“常”字分明不是“常道”,应该是“常理”、“常规”或“常识”。不然,那个不可思议的一成不变的永恒之道,不就成了个“纸老虎”了吗?其次,例如“见小曰明,……是谓袭‘常’。”(52章)意思说:见得到微小之处,叫做聪明,……这就是因袭了“常道”。还有,“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章)这些地方,帛书《老子》用的也是“常”字,而不是由“恒”改成“常”字的,分明不能就把它认作第一章里的那个“常道”讲,把它们当作同一回事。 如后一类的方式,虽然因王弼的引领而使绝大多数人盲从,但也并不是没有一两个独立思考的古今人士。古今研究《道德经》的学者们,对首章之句,不是没有另一种的读法和解释。他们把这句话做了这样的解读:“道,是可说明的;道,不是一成不变、永恒的。”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的解说接近于这种观点:“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也,训通训径。首一字标宗也。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万物,是万物之由径,可称为道,故云可道。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无定方,强为之名,不可遍举,故或大或逝,或远或返,是不常于一道也,故云非常道。”然而2000多年来,持此论者可谓凤毛麟角。当代著名学者朱谦之先生在此基础上给予更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他说:“老子著五千之文,于此首发其立言之旨趣。盖‘道’者,变化之总名。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虽有变易,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谓常。自昔解《老》者流,以道为不可言。……不知老聃所谓道,乃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既无永久不变之道,亦无永久不变之名,故以此应物,则‘建之以常无、有’(《庄子·天下》),言能常无、常有,不主故常也。不主故常,故曰:‘非常’。常有、常无,故曰:‘复命曰常’(16章);‘知和曰常’(55章)。常,即非常也。”(《朱谦之文集》卷3《老子校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他把老子所说的“道”,定义为“变化之总名”,因为《周易》是周朝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易”就是变化,宇宙万有都在阴阳的相激相荡、相辅相成中变化无穷。《易经》的大前提是:一切事物都在川流不息地变化,所以称之为“易”。但变化不是没有规则的乱变一通,它是有一定的法则的,所以称之为“易简”。一切事物都在川流不息的变化中,却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的本身。变化的本身是不变的,也是不许变的。因为如果“变化”的本身都变了,那就变成没有变化了。这样就会破坏了大前提。所以称之为“不易”。“不易”已经被包藏在“变易”之中,因此不必再作单独强调。这一点与老子整体思想没有什么不通之处。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23章)天长地久,四时变化,都是可变可易,安有所谓“常”者哉?这种解法完全破解了 “不可道的永恒不变之常道”。 如果把“常道”仍看作一个专有名词。应该着重研究的就在这个“非”字上。“非”字可以当作“违背”解,可以当作“错误”解,……也可以当作副词“不是”解。问题是:“非”字能不能当作“无、没有”解?考诸古籍,《书经·大禹谟》:“后非众,罔与守邦。”孔颖达疏:“君非众人无以守国,无人则国亡。”其次,《元史·食货志》:“民非食货则无以为生。”近代邹容《革命军·革命之原因》:“一两之税,非五六两不能完,务使鬻妻典子而后已。”以上之例,都是把“非”字当作“无、没有”解。如果“道可道,非(无、没有)常道。”那么就彻底否决了常道的存在。排除了因“常道”而带来的困扰,和朱、林二人殊途而同归,也彻底解决了矛盾。不过,这里比较更直截了当。 另外,还有一种读法,就是把“非常”两个字连用,当作形容词,去形容最后那个“道”字。也就是把这句话解读成:“道是可道的,是非常的。”就是说: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谈的“道”,既是可思议的,也是特殊的,不是一般普通的道。唐代道士李荣曰:“道者,虚极之理也。……圣人欲坦兹玄路,开以教门,借圆通之名,目虚极之理,以理可名,称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非常道者,非是人间常俗之道也。”(《道德真经注》)其意为:道即虚极之理,理是可以说的,所以道可道;但这个道不是人间常俗之道。今人已有一些学者认识到这层意义,郭世铭先生《老子就竟说什么?》一书(华文出版社1999)以注原书思想的内在一致性而超群出众,他说:“整个句子的意思是‘道是可以说清楚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说的那样’。也就是说在老子之前以及老子同时别人也在讲道(事实的确如此),不过老子认为他们讲得都不对,现在要重新来讲。”这种解释,即使并非老子要表达的原意,也道出了老子《道德经》蕴含的思想特征。不难想象,在老子写书的时代,社会上还存在了一些别的“道”,例如,周朝开国是的先王礼乐之道;郑子产的治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夷吾之道;至少还有与老子同时,周游列国的孔子,到处宣讲的尧舜之道、《大学》《中庸》之道、宗祧体制下的孝道。……老子以作者的身份,把自己的著作,做了说明,给它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位,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然他如何能开道家学派之先河! 老子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人。他的书中有些话,都要叫人转几个圈圈,才能理解(辩证逻辑)。他这《道德经》的第一句话,是不是“埋伏”了什么“机关”在内?因为如果第一句话就解歪了,那么以下就不知道要歪到哪里去了。如果解读的人没有“真知卓识”,遽而发言,就应了“言者不知”(56章)的话了。按老子的话,本来是:“甚易知,甚易行” (70章)的,可偏偏就“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0章)因为老子老早就知道:天下人多爱自作聪明,会把最简最易的事,弄得复杂万分,就掉到自己的陷阱里,出不来了。他就明说:“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70章)因此,“知我者,希。”(70章)大多数的人把老子第一句话就解歪了。对老子能不能有真知灼见,就在这第一句话上,马上就现底。莫非“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老子“埋伏”下的“试金石”?这样说来,老子真伟大啊!真是微妙玄通。

❾ 老子的道德经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五千多个字,但是几千年来也未必有人真正理解,所谓的解释也是肤浅的,我给你找一段来,你自己看吧
第一章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❿ 有没有学术上的《道德经》注解,名家的,深层次、详细的解读。

给你推荐几个经典注解:1、台湾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2、任继愈《老子绎读》回;3、高答亨《老子注译》。这几位都是大师级别,学老子者不可不读。如果是初学者入门,首选南怀瑾《老子他说》。至于你说的市面上那些原文+译文+小故事之类的老子书,是沿用了成功学的套路,七拼八凑而成,没有解读者自己的原创性见解。这种书,可以说,百分百都是垃圾,纯粹骗钱的书,读了完全是浪费时间。读这种书,还不如直接去读老子原文。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的解释 发布:2025-01-13 02:11:26 浏览:972
下列属于新条例 发布:2025-01-13 01:19:40 浏览:828
不戴口罩道德 发布:2025-01-13 00:53:23 浏览:9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发布:2025-01-13 00:10:51 浏览:779
马克思法学研究生 发布:2025-01-13 00:07:03 浏览:146
法律援助来源 发布:2025-01-12 23:44:24 浏览:19
合同法总则分则均有规定 发布:2025-01-12 23:29:51 浏览:210
包揽合同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2 22:29:39 浏览:548
日本民法典原则 发布:2025-01-12 22:04:20 浏览:273
签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怎么写 发布:2025-01-12 21:56:01 浏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