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治
⑴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什么的原则落实普法责任制
第一条为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法治宣传教育是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活动,宣传党内法规和同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
第三条法治宣传教育应当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创新发展,注重实效。
第四条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自觉接受法治宣传教育。
第五条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法治宣传教育实行“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制原则。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计划,确定人员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所涉及、所执行的法律法规。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法治宣传功能。
第七条市、县(区)设立法治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治宣传教育的法律、法规、决议、决定;
(二)审议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划、计划;
(三)对本行政区域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决定或者建议实施奖励与处罚;
(四)研究和处理法治宣传教育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市、县(区)司法行政部门是本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法治宣传教育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协调、指导、检查各部门、各单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三)培训法治宣传教育骨干;
(四)会同有关部门对公务员和其他特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五)总结和推广法治宣传教育典型经验;
(六)组织编印发放法治宣传教育资料;
(七)确定阶段性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重点内容;
(八)办理法治宣传教育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所需经费,在本单位部门预算中列支;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所需经费,在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法治宣传教育服务的机制。
鼓励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给予公益性投入。
第十条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开展宪法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在每年的重要法律主题宣传节点,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集中开展一次以上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法律知识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计划,建立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思维意识。
党校、行政学院等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应当将法律知识列入培训课程,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二条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
行政执法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组织的相关人员,实行上岗前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制度。
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执法职权,应当以适当形式向当事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并建立典型案件发布机制。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通过法律咨询、典型案例解析等形式向社会进行法治宣传,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公民旁听司法活动、观摩行政执法活动。
第十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监督学校落实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开展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
第十四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应当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规划,搞好职工、青少年、妇女和其他特定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
第十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和阵地建设。
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政府网站应当开设法治宣传教育栏目,宣传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
第十六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以少儿文艺、动漫、卡通形象和其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现代法治精神,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第十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通过法律咨询服务、法治文艺活动、法治宣传专栏等形式,引导城乡居民依法维护权益、表达诉求、化解纠纷、参与自治管理与服务活动,履行法定义务。
第十八条鼓励法律专家、法律工作者、法律专业学生等成立法治宣传志愿者协会,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法律服务等法治宣传教育志愿公益活动。
第十九条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法治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或者有关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报请有关机关批准,给予记功或者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十条对不执行本条例或者执行不力的地区、单位、部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主管部门可以给予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对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法治宣传教育领导机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本条例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1996年9月28日公布施行的《抚顺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同时废止。
⑵ 如何运用法治手段促进我国社会事业发展
一、要深刻理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主要内涵
法治,简言之,就是依法而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主要依靠法律这种普遍、稳定、明确的规范和规则,而不是法律之外的某些习惯和办法,更不是个人包括领导者的意志和看法。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时,根据法律规则认识和解决问题。其中,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精神和逻辑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思想认识活动或思想认识过程;法治方式是指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和工作方式。在依法治国被确立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成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背景下,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必须切实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遇到问题找法的思维方式,养成解决问题用法的工作方式。
二要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大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
1、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法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要更好凝聚改革共识、确保改革不断推进,就必须在发挥政策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善于将党的改革主张和人民的改革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制度,以促进和保证改革措施贯彻落实、改革经验和成果得到巩固;善于将改革实践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通过发挥法治的作用和维护法治的权威,提高领导改革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与水平。
2、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法治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等特点,与科学发展有内在联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领导干部应更多更自觉地用法治眼光审视发展问题、用法治思维谋划发展思路、用法治手段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法治是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根本依据,也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的现实,领导干部应更加注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应对人民群众各种诉求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时,既要注意运用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更要注重运用法治手段,确保解决办法和处理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⑶ 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
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是(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 和陵早派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和人治思维方式有着根本 的区别。
法治思维是一个文化范畴。广义的法治文化包含了精神、制度乃至物质等不同方面,而法治思维则属于精神方面的文化要素。法治文化的精神方面大概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
⑷ 法治政府要求政府行为按照什么原则进行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要受法律规范和制约。
⑸ 对法治的理解和看法
法治是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对法治的理解和看法,希望大家喜欢。
对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篇一
1.不是居“高”临下的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当然不是居高临下的领导。邓小平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1941年就揭示、批判了“党权高于一切”(《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以党治国”(《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0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领导体制。他说,党权高于一切导致政府法令行不通,甚至发展成为“党员高于一切”,党员可以为非作歹,党员犯法可以宽恕,非党干部称党为“最高当局”。显而易见,邓小平认为党不能高于一切。1982年宪法在其序言部分庄严阐明,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句话中所说的“各政党”,显然是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的政党,它们都要以宪法为“最高的”法律,作为“活动准则”,维护高过于自己的“宪法尊严”,并要保证“宪法实施”。
2.不是凌驾之“上”的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更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领导。197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规定,“对各项法律制度,从党中央主席到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坚决遵守。绝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绝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权。”(转引自胡鞍钢等著:《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1982年《宪法》第五条更明确地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讲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也就是中共中央讲的“绝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权”,都是要视法律在党之上的意思。2012年,《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明确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不是处于法“外”的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也不是处于法律之外的领导。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十五大报告又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报告进一步阐明,“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最近,《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说得更清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这强调了党不能站在法之外,而只能站在法之内进行领导。
4.不是“先”于法律的领导
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法律不健全,缺漏很多,而且即便有法律,由于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大部分也是旧法,对改革起阻碍作用,实践中不能用。所以,我们党领导改革,是按照邓小平提倡的要冲破条条框框,要先闯、先试,试成功了再制订法律,对改革成果进行肯定和巩固。因此,党领导改革过去是先改后立,破字当头。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新阶段,情况和过去已大不一样了,为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就说明,要先立后改,立字当头,通过立法在先,然后再行改革。因此,党对改革的领导,不是先于法律的领导,而是先行立法的领导,或者要事先寻求改革的法律根据,也就是说,党的领导必须寻着法治的轨道。
5.不是权“大”于法的领导
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更不能搞权大于法、官大于法的领导。1978年,邓小平通过总结“____”教训深刻地指出,“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不能“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指出,不能把党的领导人当作法的化身,更不要把领导人的话当作法律,这就否定了权大于法、官大于法的人治的总根源。
通过以上分析,概言之,党对法治的领导,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处于法治的“高”、“上”、“外”、“先”、“大”的领导,而应该是自觉地把党融于法治之中、按照法治的要求,体现为维护法治和促进法治的领导。党对法治的领导,既是领导制定法律的关系,更是带头遵守法律、带头执行法律的关系。
对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篇二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定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着丰富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其重要文化资源,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为其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学说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经验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的成果。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彻底的人民性;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充分的开放性。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线和灵魂,也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和关键。“三者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既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包含着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权力制约等内容。
(二)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等内容。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要求。
(三)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主张。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正义是指公正,公平正直,没有偏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全体成员能够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四)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服务党和国家大局,这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法治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然要求,是法治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五)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健全和完善立法。一是坚持科学立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健全立法程序;二是坚持民主立法,就是要注重把立法为民贯彻始终,增强立法主体自身的民主性,扩大公众参与立法;三是坚持法制统一,就是要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严格执行立法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保证地方法与中央立法的统一,加强立法解释和立法监督;四是坚持体系完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加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及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适时进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编纂。
(二)坚持依法行政。一是合法行政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行政职权的行使应当依据法律的明确授权,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二是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重要补充,合理行政要求做到平等对待,要求遵循比例原则,要求做到正常判断;三是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价值体现,树立高效便民的观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高效便民与政务公开的有机结合;四是权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授权要充分、严格,切实加强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监督;五是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政务要依法及时准确地公开,积极创新和丰富政务公开的载体及形式;六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和提高公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
(三)严格公正司法。一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兼顾;二是不断提高司法效率,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公正与效率兼顾;三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严格公正文明司法,提高司法权威,努力维护司法权威,创造良好执法环境;四是充分发扬司法民主,充分体现司法主体民主,积极促进司法公开,切实完善司法为民措施。
(四)加强制约监督。一是加强制约监督的是权利正确行使的重要保证;二是我国法律制约监督的主要渠道和途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政治及社会组织的制约监督、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公民的制约监督;三是切实增强制约监督的合力和实效,加强和改进党内制约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制约监督,司法机关制约监督,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制约监督,加强公民和舆论的制约监督。
(五)自觉诚信守法。一是自觉遵守法律,坚持奉公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权威;二是坚持明德守信,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发扬家庭美德;三是深化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深入开展全民普法,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六)繁荣法学事业。一是坚持法学研究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理解法学的本质,牢牢把握法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二是明确法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坚持、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三是繁荣法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立足国情与吸收借鉴相结合;四是提高法学教育水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七)坚持依法执政。一是切实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保证立法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努力推进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带头遵守宪法法律,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三是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坚持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确保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四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对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篇三
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当发达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
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实现了依法治国方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相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相当完善,社会主义新文化要相当发达。”这些条件都不是在短期内、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能完全达到的。另外,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完善,社会主义法律运作机制的建构,全体社会成员法律文化素养的提高,也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所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二、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种理想的治国手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都可运用的治国方略。但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与资本主义依法治国有着根本的不同。
(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中国的依法治国与法制建设实践已经也必须进一步坚持这一方向。
(二)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保证。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基础。人民民主专政决定着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同时,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也离不开人民民主专政的支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创制、执行、适用社会主义法的权力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变革与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三、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一)具备完备的法律体系。
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有法可依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需要法律调整的领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以依据和遵循。
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达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要做到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反映社会生活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3)要做到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各项人格尊严、人生自由、民主权利、政治自由、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总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在实质上应当实现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规律性几个方面的深刻统一。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的具体要求包括:(1)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执政党作为国家的领导核心,能否做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能否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能否实现的关键。就此,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1)
(2)广大社会成员要依法办事。广大社会成员不但要自觉以法律为行动指南,还要善于运用法律来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力和自由,勇于同一切破坏法律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威严。这是依法治国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依法治国真正实现的重要标志。
(三)执法必严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在执法。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另外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早已确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有人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但日渐加快的社会民主化、国家法治化进程使这司法独立的种种不足暴露无遗。建立完备的制度来保障司法真正独立已经迫在眉睫。
(四)违法必究
违法必究,就是要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当前,在违法必究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决反对干部搞特权、有责不究、重犯轻罚。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2)
四、促进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途径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前,要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我们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局面
(三)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四)以加强和完善执法、司法为目标,推进行政执法制度与司法制度改革
再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法律建设,依法治国。
看过“对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的人还看了:
1. 谈谈我对中国法治的认识
2. 谈谈你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
3. 浅谈全面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4.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依法治国
5. 参加法制培训心得体会6篇
⑹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思维
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
树立法治思维,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环境是最好的发展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已经成为引领、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的软实力。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和传统习惯的影响,重官轻商的思想、轻视民企的思想、重行政轻法治的思想,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营造法治环境,促进科学发展,首先就要强化法治思维,破解法治意识不强、违法施政、执法不公等突出问题。
树立法治思维,是营造法治环境的可靠保障。树立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
优化发展环境,树立法治思维是前提、是保障,也是根本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树立法治思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科学发展。
⑺ 按照法治思维的要求,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是()
按照法治思维的要求,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是(昌缺)
A.个人魅蚂散力
B.德行
C.才智
D.法律
正确耐物辩答案:D
⑻ 请问应该先依规再依法,还是应该先依法后依规
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的正确理解:一般指党员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前提。
解析:
依规依纪依法:规指党章党规,纪指党纪,法指国家法律法规。
从严治党要求:纪在法前,纪律的标准和底线比法律法规更高;规在纪前,党章党规是纲领性、基础性规定,是制定纪律的依据。
⑼ 法制思维的实质是什么
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观察渣雀、分析、处理问题,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运行,实现法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惩罚功能。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纯梁缓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不同于具有任意性、个体性的人治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是逻辑性的、理性的。 治国理政时,与法律、权力、权利、程序分别相对应的做模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是法治思维的四个特征。
更多关于法制思维的实质是什么,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c6039161581874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⑽ 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要切实做到哪五个方面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所有公务员自觉学习、遵守和运用法律法规,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来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来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公务员坚持依法行政,才能形成科学的从政理念和施政行为,才能坚定崇高信仰、筑牢法律防线、提高道德觉悟;才能正确领会并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开展学法活动,我认识到公务员做到依法行政要坚持“五个必须”。
一
必须弄清权力来源。公务员是代表人民在行使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不用好权力为人民做事,而是为自己谋取好处,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人民的罪人,如王怀忠、成克杰、郑筱萸等腐败分子,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人民掌权用权”,这是广大公务员必须弄清的概念。因此,必须利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在公务员中开展“权力观教育”,增强对“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就是责任”的认识,增强对“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的认识,真正以实际行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
必须坚持执政为民。要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施政、依法行政,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会干、苦事能做、坏事敢管,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踏踏实实讲奉献、认认真真谋进步、扎扎实实干工作;时刻想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摒弃“衙门”作风,不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而是沉下心、俯下身听民情、察民意、解民怨;带着感情、饱含深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顺民情、合民意、得民心的事情。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需求,把群众的评价作为第一标准,为人民的利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三
必须做到公道正派。首先自己要正。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阿谀奉承、不徇私舞弊。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过程之真务结果之实,求发展务惠民之实,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其次,处事要正。对上级,成绩要说够不浮夸、问题不遮掩要说透;对同级,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待下级,要放心、放手、放权,有了成绩要肯定要赞扬要鼓励,存在纰漏要指出要教育要鞭笞、出了问题要批评要问责要处理。
四
必须牢记“两个务必”。牢记“两个务必”,才能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防止腐化堕落、奢靡浪费,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更好地发挥表率作用,团结和凝聚群众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牢记“两个务必”,才能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看到“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稍不留神就会掉队”的形势,树立谦虚谨慎的态度、昂扬向上的状态。牢记“两个务必”,才能做到对金钱要取之有道、求之有度、用之有节;坚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做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后人评说的公务员,把力使在加快地方的发展、增加群众的实惠上。
五
必须自觉接受监督。纵观落马官员,没有接受监督的意识,以及对其监督不到位和监督软弱乏力就是重要原因;实践已经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公务员要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群众利益的关心和爱护;要有敢于接受监督的坦然的勇气和自信,时刻做到慎独、慎行、慎微、慎欲,自警、自醒、自励、自律;要自觉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严格遵守宪法和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基层单位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以及网络监督;经常、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听得进不同意见甚至是刺耳之言,及时改进缺点和不足,确保自己能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