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利益议论文
Ⅰ 道德与利益的议论文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回有道德情操吗答?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
Ⅱ "道德与利益"同行的作文素材
老子在《道德经复》中说:"祸莫大制于不知足。"讲的是知足常乐的道理。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说的也是知足常乐的道理。知足常乐,可以说为每个人所熟知,但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却由于不知足,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每日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
Ⅲ 道德与利益的议论文
孔子学生救人后接受了报酬就该被说成贪心吗?难道用爱托起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不应被授予感动人物的颁奖吗?难道解决千万人粮食问题的袁隆平不应获得最高科技荣誉奖吗?难道奉献之后一定不能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利益吗?接受并不代表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心,能鼓励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与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是统一的。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当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应该的,任何人都不应说他贪心,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这样的规定会鼓励更多的人行善,同样也让人们学会先义后利,学会感恩,学会细心。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焦点访谈”一则报道说,有年轻人在一家医疗美容诊所花了一万多元做了增高手术后,不仅没有达到诊所承诺增加的高度,连正常的走路也成了问题。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中几乎成了常事,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天价鱼”,3.8万元一次的理发店。此之谓失其本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顾客的利益,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
75岁老人沈兆骅,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后来老人生病了,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在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这样呢,而像学生这样见利忘义的却不少。人们总说这个社会很现实,确实,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愿意,没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们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在现在,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样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做好事应该抱着不求回报的想法,事后就算得到回报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许会不经意地帮助了别人,也许在你的眼里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在他人的眼里却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许他们会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想尽千万百计来报答你,弥补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帮助了他们,何不再帮一次,完成他们的心愿呢?那就坦然接受他们对你的报答吧。
Ⅳ 有关道德与利益的作文
论道德观与价值观
九年级 | 600字 | 议论文
现代科技发展之迅猛,是令人震惊的。上辈人的梦想,甚至于妄想,在科技急速发展的今天被实现。而人们也日发富裕起来,当年人只能吃上窝窝头,今天我们却吃上汉堡包。从一切一切的事情看来,我们的生活似乎是什么都变得美好了,其实这个想法大错特错。有一个东西,它就退步了。它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找,但亲身感受得到。唯一不同的就是,空气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它的缺失却有可能使人家破人亡。而这个东西就是“道德”!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受利益的驱使,干了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可乐中有杀虫剂,菜中有农药,食品中有防腐剂和苏丹红,甚至连与人生死相连的药品,也被人利用,换成了假药。
多少人因错买了假农药而一年的心血颗粒无收;多少人因错吃假药而危在旦夕;多少人因被人诈骗而穷家荡产!电视上的广告一个接一个,可是又有多少广告可信呢?每当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又有多少广告被揭发!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带有虚假宣传!一口普通的锅平日里卖十几元,可是一上电视就成了不粘锅,无油烟锅,不糊锅,身价也从原来的十几元猛增到了六百多元!现在谁有能说什么是健康的呢?人们越来越吃也不敢吃,买也不敢买,相投资也不敢投了。
所以我们应树立好“道德观”与“价值观”。我们不骗人也能满足自己的经济心。
武汉男生设计的熊猫烧香病毒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多少台计算机中了这种病毒多少个帐户被盗取一空,他是赚了很多钱,但是他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其实他能设计出中国第一的计算机病毒,就说明他对计算机很有研究,也十分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他能把这方面的知识运用在科研这方面,他也能赚大钱,而命运却与现在截然不同。
看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就把这方面的知识运用到了软件开发这一方面,结果成为了世界首富,而他也是近年来捐款最多的人。我想我们大家都加强加强一点对“道德观”与“价值观”的认识,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是多么的美好!
来源:作文网
Ⅳ 道德与利益并存议论文
孔子学生救人后接受了报酬就该被说成贪心吗?难道用爱托起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不应被授予感动人物的颁奖吗?难道解决千万人粮食问题的袁隆平不应获得最高科技荣誉奖吗?难道奉献之后一定不能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利益吗?接受并不代表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心,能鼓励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与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是统一的。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当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应该的,任何人都不应说他贪心,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这样的规定会鼓励更多的人行善,同样也让人们学会先义后利,学会感恩,学会细心。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焦点访谈”一则报道说,有年轻人在一家医疗美容诊所花了一万多元做了增高手术后,不仅没有达到诊所承诺增加的高度,连正常的走路也成了问题。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中几乎成了常事,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天价鱼”,3.8万元一次的理发店。此之谓失其本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顾客的利益,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
75岁老人沈兆骅,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后来老人生病了,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在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这样呢,而像学生这样见利忘义的却不少。人们总说这个社会很现实,确实,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愿意,没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们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在现在,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样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做好事应该抱着不求回报的想法,事后就算得到回报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许会不经意地帮助了别人,也许在你的眼里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在他人的眼里却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许他们会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想尽千万百计来报答你,弥补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帮助了他们,何不再帮一次,完成他们的心愿呢?那就坦然接受他们对你的报答吧。
Ⅵ 以《道德与利益是否有冲突》的800字高中作文
两个人并肩同行,到了十字路口,一个要往左走,一个要往右走,意见产生了分歧。争执之中,“左”人突然往“右”人脑袋上猛然一击,“右”人当头一棒,随即昏倒。然后,“左”人扛起“右”人向自己所想的目的地走去……
“道德”被“利益”扛在肩上。
于是,第二天这座城市的早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呼吁:我多想刀枪不入。署名:那个被强行打昏扛走的“道德”。
我想,上文应该是幽默型的文字。但我知道,看到这样字眼的你,一定笑不出来。是的,你和我所想一样,脑海里出现了那些挥之不去的、社会的阴霾。继“爆炸西瓜”后,网络再度爆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怪黄瓜”……相比较近年来的一切一切食品安全,我们,再也不能视之为无物。
说是要行动,实际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呼吁吗?在文章之始我们就被这一棒子打的头晕。是的,面对利益,什么道德礼仪、品行修养,通通都不及被扛起来的畅快。就这样,我们的社会变了样——所谓的仁人义士只占一小部分,太多的“良心”被装进了不环保的塑料袋,随意丢到了路边,久而久之,弥漫着腐臭的气味,路过的行人掩着鼻子匆匆而过,嘴里还嘀咕着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垃圾站下,掩埋的却都是最珍贵的。
数数看吧,多不胜数。记得“染色馒头”正流行时,有多少家媒体整日关注、连续报道,狠批、猛爆,摄像头所到之处满是白面的味道……暂不说这过程的轰轰烈烈,单看结果就够我们哭笑不得:人们把矛头都盯紧了这一家非法制作厂,让太多仍旧不管不顾的商家乐到了最后。我们输了,社会输了,就输给这苍蝇乱飞、卫生不合格的地方。都说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你看到了吗?社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这么不起来了……
持续至今。
文字的力量始终不能阻止这黑心的行为。但我绞尽脑汁能想到的方式,也仅此而已。时间太久,以至于我们都将“食品安全隐患”当成了家常便饭,昨天西瓜蹦出个孙悟空,明天黄瓜里冒出个雌激素,我相信人类经历了几千年进化的能力,一时半会儿铁定是去不了上帝那儿;但我也同样坚信,我们坚持不了一辈子。
今天,馒头西瓜牛肉膏黄瓜被曝光,成,不吃了;明天,鸡鸭鱼肉里发现细菌,成,不吃了;后天,我们就能看到地球上的人们病怏怏到处找草吃……一年后,兔子届集体抗议!呼吁“退饭还草”!也许我所说的还为时过早,但你知道的,若不提前设想好未来,很有可能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那两个家伙一样茫然失措,还傻乎乎的等着奶酪回来……
很多时候,笔者所写下的正是社会所关注的、所需要的。今天,我在文字的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能让梦想成真:总有这样的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危害,人们都健健康康的度过百岁;总有这样的一天,关爱与道德并行存在,它们俩也不吵架,十字路口也不会谁给谁一下子。
回归主题,当道德碰撞利益,谁胜谁负还未揭晓。
不过是道德的一刹那,就将一切扭转。
Ⅶ 道德与利益的议论文
道德与利益抄
我读到"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却在开放日前,爸爸却让我把鲈鱼放回去。”因此我感慨良深,从中得到启示,对于一个有修养的人来说道德更重要。
我认为爸爸做的对,他面临个人利益与道德这两个永远相冲突的问题的时候,选择了道德,儿子虽然想选择个人利益但却被爸爸劝阻了。想起来,我就感到无不惭愧,比如说我看见桌子不顺眼就踢上一脚,有时又拼命扭水龙头,损坏公物,这就十分不道德,我跟他对比起来,我差远了。这使我深刻认识到,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遵守社会道德能让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合法的取得个人利益而不超过道德底线才可以说道德,俗话说的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万事德为先。
现在,我已经明白了这两个永远冲突的问题,什么对,什么错,什么是,什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