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进取
A.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一章:我有三宝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一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六句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下段,后三句对应第七十三章上段。本章文本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参照帛书甲本、楚简本、汉简本等对底本作了校订。
本章是前两章的续篇,三章三位一体,系统阐述了什么是“公平公正”原理。前两章老子分别给出了“公平”和“公正”的定义。“公平”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亘无名”,指道视宇宙万物都是服务于整体的“无名之仆”,只要个体不损害整体,道将恩泽均摊。“公正”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亘无为”,指道针对“不公”所采取的纠错行为;个体利益损害了整体利益被视为“不公”,道将“贞之以无名之仆”就是“无为”。
然而,前两章老子仅仅陈述了什么叫“公平”和“公正”,并没有说明“公平公正”将通过什么方式来贯彻落实。本章揭开了这个谜底,阐明了“公平公正”原理的运作机制。
道对宇宙万物的驾御全基于一个“滋”字,“滋”即“养”。道不仅生万物,更重要的是养万物。道养谁,谁就生,道不养谁,谁就亡。
道“养”与“不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公平公正”原则。“天之所恶,孰知其故?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此,两者或利或害。”这是说,天生天杀的唯一标准,取决于对宇宙生态是否有利,有利则“公平公正”,天赐其生;有害则“不公不正”,天赐其死。
“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是本章的点睛之笔,向我们展示了道的生杀机关,阐明了道是如何确保“公平公正”原则贯彻落实的。然而本句在传世本《道德经》中已是面目全非,“用”变成了“勇”,“枯”变成了“活”,且“敢”字的含义也一再被人误读。不仅如此,此句在传世本中还搬了家,使老子本章的结论不翼而飞,逻辑残缺不全。
本章的主题是“我有三宝”。“三宝”是道驾御宇宙的三大准则,决定了万物的生杀,绝非人可以胜任。将“我”读为“老子”或“圣人”,又将“三宝”释为人的三种品格,是传统老注的共同误区。此外,传世本以“慈”、“俭”替代了老子原文中的“滋”、“佥(qiān)”,以儒家的“仁爱”、“俭啬”偷换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则,老子思想被彻底歪曲。
《道德经》传世两千余年,老子的核心思想“公平公正”原理却鲜为人知,与战国后人对老子的误读密不可分,而本章的误读和篡改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还原版与传世本对比可知,本章几乎句句与传世本有别。老子系统的逻辑演绎,深刻的价值内涵,在传世本中早已荡然无存,“公平公正”原理也化作青烟飞至九霄云外。
“三宝”是道的顶层设计,环环相扣,以确保“公平公正”原则的执行
老子说,道有三大法宝,用于治理宇宙生态,并确保生态和谐有序,长治久安。
本章涉及到多个不常见或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用法,不以澄清不足以正确领会老子真义。首当其冲的便是“寺”字。
“寺”最早见于西周,写作“上之下又”。“之”,老子用作“治”。“以正治国”,楚简本和帛书甲本均作“以正之邦”,帛书乙本和汉简本均作“以正之国”,“之”读作“治”。杨树达认为,“寺”从“之”声,当读作“之”(《积微金文说》),可从。所以,“寺”最初的含义有治理的意思。大约至战国早期,“寺”下面的“又”演变成了“寸”,“寸”有法度的意思,赋予了“寺”依法办事的内涵,“寺”的含义随之逐渐从治理演变为府庭,如“大理寺”。而“寺”作为治理的动词用法从此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寺”在古文中通“持”,持有;通“侍”,侍从;通“诗”,诗歌;通“恃”,依仗。所以,此句传世本读作“持而保之”,汉简读作“侍而葆之”,而帛书甲本读作“市而(王呆)之”则是取两字读音相同。然而,这几种解读均非老子本义。
老子的本义是,“寺”作“治理”解,“寺而保之”就是用“三宝”来治理宇宙生态,从而使生态保持和谐有序,长治久安。之,代指宇宙生态。
相比较,“我有三宝,持而保之”,句中“有”、“持”、“保”三个字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拥有”,“持而保之”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显得可有可无,这显然与老子简明而富于内涵的文风不符。
老子说,道治理宇宙的三大法宝是:一,我养你;二,大家都一样;三,不许搞特殊化。
“滋”,滋养,指道养育万物。道将“我养你”定为治理宇宙生态的第一法则,是因为它是后两条的基础,道是通过“养”与“不养”来确保后两条实施的。
“滋”,帛书甲乙本中作“兹”,“兹”当为老子原字。“兹”通“滋”。传世本将“兹”通“慈”是典型的以儒解老,是对老子思想的严重曲解。
“佥(qiān)”,本意众口如一,引申为大家都一样。“一样”不是指功能和作用,而是指地位和权利。宇宙生态中万物的作用有大有小,但绝不论功行赏,个个都是整个生态的“无名之仆”,天地也不例外。
“佥”的造字体现了“一样”的内涵,楚人的写法是“上佥下曰”,“佥”,从亼(众)、从吅、从从,下面一个大“曰”,表示众人口中说出的话都一样:
“佥”,帛书甲乙本作“检”,传世本作“俭”,流行的解读是“检”通“俭”。后人以所谓“俭即无欲”偷换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则。
“不敢为天下先”,指道“不敬”为天下先,“敢”是“敬重”的意思,不作“有胆量”解;“为天下先”指谋求超越了天下人的权力、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
“不敢”的主语是“道”,“为天下先”的主体是“人”。常见的误读是将“道”与“人”混为一谈。道创造了世界,整个世界都属于道,无需道去谋求。道是超物,凌驾于万物之上,谈不上道与人相争。所以,“为天下先”的主体不可能是道,只能是人。如此也可以反推出“不敢”即“不敬”的意思。
“为天下先”为什么不能敬?因为它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是“不公”的始作俑者。
-----------------------------------------------
这里插入一段,对“敢”字的用法再作几点说明:
“敢”作“敬”解即使在古汉语中也不多见,但在《道德经》中却体现了这一用法的一致性。《道德经》中所有“敢”字都是“敬重”的意思,唯有“敢”作“敬”解才与老义相通。
“敢”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上中下结构,上为“倒豕”,代表祭祀用的牺牲,象征天帝的化身;中间是个“中”,下为“双又”,表示人双手举着牌位冲着牺牲的头祭拜。整个字就是敬奉上天的意思。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根据《说文》“敢,进取也”而将该字解读为人手持猎叉刺向野猪,值得商榷。猎叉之说,大有子虚乌有之嫌。
“敢”字的含义在西周中期发生了变化。西周早期的“敢”字,仍保留了甲骨文的喻义,牌位被口替代,双手简化为一只手,倒豕也作了简化,象征口中念念有词,在敬奉天地:
到了西周中期,口与倒豕连为一体,成了左右结构,字的喻义变成了人兽相对,派生出了“有胆量”的含义。战国前后,左边演变成了上爪下古,左右相对,有了人面对旧恶势力图谋进取的意思,即《说文》所指“敢,进取也”:
上古文献支持上述推测。《尚书·盘庚》是历来公认的古篇,创作年代虽有各种争议,但多数认为是殷商时期的作品,再晚不会晚于周朝初年。《盘庚》一文中共出现“敢”字六次,每个“敢”字都作“敬重”解,无一例外。相比,《诗经》中的“敢”字基本都作“有胆量”解。
下文是《盘庚》中的两个例子(《尚书》的断句、释义多有争议,下文与流行的断句、释义不同):
“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意思是,望你们抛开私心,为民办实事、积真德。至高伴随友爱,伟大崇敬高尚。只要你们行善积德,毒蝎猛兽也无法将你伤害。“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至,至上;于,广大;婚,匹配;友,友爱;丕,大也,作伟大解;敢,敬重;大,大德;言,语气助词,相当于“焉”。
“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意思是,我不任用贪婪之徒,而敬重举用造福民生之才,只要能养育百姓,使民安居乐业,我都将视其功勋,委以重任。“敢恭生生”:敢,敬重;恭,举用;生生,让生命得以生存,即造福民生。
再举一列。《尚书·汤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意思是,我敬畏上天,不敬是不行正道。“敢”依旧作“恭敬”解。
-----------------------------------------------
老子说,我养你是手段,驾御宇宙万物才是目的;大家都一样是手段,广为接受并源远流长才是目的;不敢为天下先是手段,打造成事长才是目的。
“用”指驾御万物。道通过“养”或“不养”实现了对万物的绝对操控,这便是“滋”的妙用。
“用”,其他版本均作“勇”,系误读。楚简《老子》中,“用”均写作“甬”,后人因不解“滋”的妙用,加之将“敢”误解为胆大,从而误将“甬”与“勇”相通。
“广”,不仅指广为接受,还有能长久的意思。“大家都一样”不光能获得全票通过,而且能持之以恒。
“成事长”是道的代理人制度设计。“大家都一样”不否定“要有领头羊”,但领头羊决不能公权私用,不许搞特殊化。道要塑造的“成事长”与“圣人”是同义词,多劳而不多得,有能耐而不因此讨价还价。道之所以有底气提出这样的用人标准,是因为“对立统一”原理决定了这样的人一定存在。
“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干部选拔标准。多劳而不多得是对市场经济的彻底否定,以至于今天的许多人恐怕都难以接受。但这正是老子价值观的核心,是其与千百年来人们已形成的传统价值观的分野所在,需要细心体会方能理解。老子的“三大法则”强调,要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就需要将那些有能力而又乐于奉献的人筛选出来,作为社会各层次的代理人,否则就违背了道的第三条法则。问题是我们又如何筛选,老子并没有给出答案。
“成事长”,帛书乙本作“成器长”,但帛书甲本及韩非子《解老》引文均作“成事长”,其他版本则省去了“成”字,多作“器长”。“事”与“器”皆为物所生所成,“事”的概念更为宽泛,涵盖了“器”,故“成事长”更为恰当。
老子说,滋是用的基础,佥是广的前提,后是先的条件。若我不养你,便无法驾御你;没有公平,便难以推广;没有无私奉献,便不可能造就真正的领袖;换种做法根本行不通。
这里,“今”是假如的意思。“且”作“取”解。“死”指行不通,不是死亡的意思。
死,一语中的,点出了这套规则的奥妙所在。“我养你”是前提,有“养”才会有“不养”,“养”是推行“公平”的原则,而“不养”则是对“不公”的制约。“不许搞特殊化”限制了公权私用,唯有乐于奉献,不谋私利,才能授之以公权而成为“成事长”。环环相扣!
“养”的妙用——有礼有节,能进能退,精准发力
前一部分,老子介绍了三大法宝的概念,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联系,以及由此得以实现的目标。这一部分,老子着重介绍“滋”在宇宙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取舍的判断标准。
老子说,“滋”时刻守护着宇宙生态的“公平公正”,一旦发现“不公”将立即对其实施精准打击,且无邪不克。以攻为守,“公平公正”必然固若金汤。
“弹(tán)”,打击,指道对“不公”毫不留情,坚决治理,还天下以“公平”。“弹”有瞄准的意思。后面章节老子提到:“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谋,是善于谋求,一抓就准,说的就是精准打击,使“不公”无一漏网。
传世本此句作“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将“慈”作为主语,意思是“慈爱”是战无不胜的武器,逻辑上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老子之所以写作“以弹则克”,是因为道与物的关系,是超物与物的关系,彼此间不存在较量,故谈不上“战争”,物的唯一选择就是服从道的意志。
老子说,天要养谁,便会将谁浸泡在生命之泉中,让生命充满活力。“焉”,于是。
“聿(yù)”,养之意。古人有聿女即养女一说。“聿”在帛书甲乙本中均作“建”。后人感觉“建”在此逻辑欠佳,又将“建”改成了“救”字。其实,“聿”、“滋”相对,才是老子的本意,逻辑上完美无缺。
传世本名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在楚简《老子》中写作“善聿者不巢,善保者不兑(yuè)”,“聿”即“养”,“兑”以音通“穴”。整句意思是,善于养育者没有自己的家,而以天下为家,养的是天下;善于保护者没有藏身之地,不保自身,也不保自家,保的是天下万民。
“聿”作“养”解在古文献中有所体现,但往往被人们当作语气助词或释为它意。《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无念尔祖”是“尔祖无念”的倒装,“聿修厥德”便是“修养其德”。整句意思是,要想让祖先不挂念(对得起祖先),就要注重修养自己的德行;要永远胜任上天赋予的使命,唯有为子民多谋福利。但毛亨在解读此句时,却以“无念”就是“念”为逻辑,又将“聿”读作“述”,作“遂”解,郑玄、孔颖达亦为之附和,殊不知“聿”乃“养”也。
老子说,天的好恶谁能知晓?其实很简单,天敬之则赐其甘露,天不敬之则令其枯萎。天之所以如此区别对待,是因为前者对整体有利,而后者则对整体有害。
这里的“敢”仍然作“敬”解,指道所敬重的事,也就是符合道的标准的行为,而“不敢”则是违背道的标准的行为。道有明确的是非观,这一是非观就是“公平公正”,除此之外,道没有任何其他价值判断。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就是“杀”字的用法。“杀”,这里作“收获”解。
《礼记·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讲述的是一年三次的天子狩猎,诸侯及士大夫众卿陪同。狩猎的礼仪是,天子优先,斩获猎物便放倒天子的旌旗,诸侯便可开始打猎,之后是大夫,最后是百姓进场。这里,“杀”指获得猎物,强调的是收获。
现代汉语中,“杀”也有“收”的意思。草书中收尾的一笔,称为“杀字”。影视作品完成全部拍摄工作,进入最后的制作成片阶段,称为“杀青”。
“杀”,有一体两面的特征。“收割”对于人来讲,是获得收成,而对于庄稼来讲,则是遭到灭杀。“打猎”也是如此,打到猎物,对人而言是“获”,对猎物而言是“亡”。从造字上分析,楚人的“杀”字,从禾从木从攴,像是人用工具在敲打树上的果实,更突出人的“收获”:
而秦篆的写法则不同,从×从木从殳,像是植物被削去了脑袋,更突出物的“灭亡”:
随着文字统一,秦篆替代了楚篆,“杀”的这层“收获”的意思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此句帛书甲乙本均作“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栝”,而北大汉简作“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枯”。由此推断,老子原文当是个“枯”字,“栝”为“枯”之讹。而“勇”则是因为后人对“敢”与“杀”的连续误读,导致又将“用”错当作了“勇”。
战国后人因没有领悟老子的“公平公正”原理,从而认识不到老子这是在阐述道治理宇宙的生杀机制。“杀”是放生,而“枯”才是杀生。后人彻底颠倒了彼此的关系,将“杀”视为死,而将“枯”改成了“活”。阴差阳错,造就了逻辑上似是而非的千古名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不同于“此两者,或利或害”。前者中的“此”作“如此”解,表示因果关系,而后者中的“此”是代词,可有可无,通常老子会选择将其省略。
“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此,两者或利或害。”本章在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敢”与“不敢”是道的是非标准;“杀”与“枯”是“滋”的机关所在;万物生灭,全在道的一念之间;而道的唯一取舍标准就是“公平公正”原则。
本章勘正说明
1. 章节相关章节重组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后半章与第七十三章前半章重组而成。王本第六十七章开篇三句说的是道的大小之辨,阐述的是大与小的辩证法,已被纳入还原版的“道可左右”章。而后面六句则全是在谈“三宝”。前后两部分并无直接联系。相反,第七十三章的开篇三句,却是对道生杀机关的最终揭秘,是“三宝”治理机制的点睛之笔,与第六十七章对“三宝”的阐述密不可分,故将两者整合为一章。
第七十三章并入的三句中,“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问,“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此,两者或利或害。”是答,王本中两者的顺序刚好颠倒,并入时相应作了纠正。王本第七十三中另有一句“是以圣人犹难之。”此句是王本第六十三章中“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的重复,谈的是圣人之道,与上下文的道论无直接关系,故被删除。第七十三章最后两句,是老子对天道的总结,相对独立于“三宝”,被并入与之关系更为密切的王本第七十七章。
2. 关键词考证
“夫”,帛书甲乙本及各传世本均将其断在上句“久矣其细也夫”。蒋锡昌认为“夫”实为发语词,当属下句,还原版从蒋说。
此句帛书甲本作“我恒有三宝葆之。”帛书乙本作“我恒有三(王呆),市而(王呆)之。”北大汉简作“我恒有三葆,侍而葆之。”各传世本多作“我(吾)有三宝,持而保(宝)之。”由此推测,老子原文很可能是“我有三呆,寺而呆之。”第一个“呆”通“宲”,“宲”是“宝”的异体字。第二个“呆”通“保”,保障的意思。
“恒”字,其它版本均无,当系后人添加。帛书甲乙本对“恒”之情有独钟,一旦兴起,便加之于老子文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有无相生”一段,帛书甲乙本写道:“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结尾硬是活生生塞进个“恒”字。
“寺”上文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不重复。
此句老子原文当作“一曰兹,二曰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帛书甲乙本及北大汉简作“兹”反应了原貌,各传世作“慈”,是对老子本意的歪曲。“兹”通“滋”,意为“养”,与本章义理相通。
“佥”,帛书甲乙本作“检”,北大汉简作“歛”,各传世本作“俭”。三个字都是对老子原文的误读,未能体现公平以待这一思想内涵,而是以儒家的“俭啬”偷换了老子“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此句,帛书乙本作“夫滋,以单则朕,以守则固。”据此推测,老子的本字应该是个“单”字,后人将“单”误读为“战”,“战”与“胜”相对,从而有了“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实际上,“单”通“弹”,指道针对“不公”作出的精准打击。
帛书乙本的这个“朕”字,帛书甲本作“胜”,两者都是对“克”的误读。“胜”与“克”在今天可谓同义词,但此处两字的含义却不尽相同。若仔细辨别,楚简中“胜”与“克”的写法其实并不一样。“克”楚简写法是上中下结构,上从大,中从几,下从力:
这个字上面是个“大”,两条胳膊上各有两划,应该是象征身披铠甲,中间是个几案,下面的“力”则象征战败的一方俯首称臣。“大”和“力”之间隔着一个“几”,所以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主体。这应该是楚人的“克”字。
而“胜”字,楚简《成之闻之》中共出现四次,前三次是“胜任”的意思,最后一次是“斗败”的意思。四个“胜”字的写法都是上下结构,上从大,下从力:
这个字中间没有“几”字,故“大”与“力”均指同一主体,表示因力量强大而胜出,而无心于对方是否臣服。这应该是楚人的“胜”字。
如今学界将此二字皆隶定为“胜”字,恐不妥。两字的混淆可能自战国中期就已出现,楚简《老子丙》中“君子居则贵左”一章中的“胜”字就写成了“克”字。此章出自战国后人的嫌疑重大,或许只是后人不精楚篆的个案,又或许是当时的普遍现象,此时人们便已“胜”、“克”不分。
天将聿之,焉以滋垣之。
帛书乙本此句作“天将建之,如以兹垣之”,帛书甲作“天将建之,女以兹垣之”。两句中的“建”字当同为“聿”之误。“聿(养)”与“兹(滋)”对应,是谓“滋养”。“垣”,本意围墙,这里比喻被生命的营养所包围。连接词“如”是“女”字的派生,“如”、“女”两字都是对“焉”字的误读。楚人的“焉”写作无“宀”的“安”字,比“女”字仅仅多了一个“点”,“焉”作“于是”解: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B.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分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三章》
作者:李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翻译: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道德经·第三章》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取列国的为一统,本是春秋战国时代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发展之一大时代特征。对人才的重视、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先秦社会中的 热点 问题。先秦时代是诸子的时代、士的时代和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由于列国都重视人才的使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 ,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动荡、变乱的社会现实,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最广阔的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的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给诸子们以 反思 。他们希望从理论上来探究其原因。于是,有了从社会本体——人的本性的研讨,来找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石。
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恶”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崇贤尚才”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与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 文化 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李约瑟把这种行为方式解释为“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C.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进取."这句话出自哪里
“知足者常乐”小议 老子·李耳《道德经》: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樱老),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在中国已经流传甚广且由来已久了。它逐渐演化成一种处世哲学。 中国道家脊猛升所推崇的是:清净无为,闲适散淡。而知足长乐在某一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东汉年间张道陵开创道教,知仿以道家学说为根本,四处传道。于是“知足者常乐”就四处流传开了。
D. 《道德经》中人生10条“不争”大智慧,个个精辟
1
人生一切的痛苦都来源一个字,那就是“争”,说白了那都是自找的。争世俗名利,争地位,争职权……为什么会痛苦呢?那就是争而不得,越争越得不到,越争失败的越快,因为都不合乎道。
古有一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知描绘了多少人的一生,切记,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为了金钱而开脱。同样,鸟的人生全部意义也不是为了觅食,物质而开脱。
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要去问别人,你要去问那个创造人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凡是想从外界得到的答案都是虚的东西,假的。
同样,那鸟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不要去问鸟,你要去问那个创造鸟的东西。
那创造人的东西和创造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没错,那便是道。
人性的欲望就像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因此世间的大多数人都被自身欲望缠身,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接近“道”,很难看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及真相,也无法得道。
因为“ 道”的法则就是无欲无为 。
而人生一切的幸福,大智都来源于两个字,那就是“静”和恒。
同样, 人生的一切失败都来源于两个字,那就是贪和傲。
你看生活中,很多人还是分的比较清楚,哦,这个是你,那个是我的,那个是ta的,这个属于我,那个属于你,那个属于ta,好像什么东西都要分你的我的他(她)的……
其实,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你的或属于我的,或属于他(她)的,除了人的本体。因为 人来到这个世界时什么也没有带来,同样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
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在世间修行过程中悟出来的东西 ,可能是文字,可能是思想等都是内在精神层面上的。而外在物质层面一样都带不走。
你会发现,自古以来,人都会在为了一官半职,甚至为金钱,为名与利而争来争去,也就是外在。
金钱的本质是货币,用于做物质交换的介质。
金钱永远是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金钱变成了目的,那人就会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被金钱操控。
如果一个人的所有价值可以和金钱划等号,那基本凉凉了,只停留在物质交换层面。记得,人的一切价值都只停留在精神层面的,至于物质层面的,那都是一个附属品,当一个人的精神层面达到一种高的境界,那这种附属品有或者没有都无所谓了,也就是有也不碍事,没有也不碍事。
所以, 真正的富人不是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恰恰是超出金钱,物质之外的东西带来的富足,也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可能是思想,可能是品德等,被称为人的精神价值资产。
而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一生都在忙忙碌碌追求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却舍不得花时间提升精神价值层面的资产。
所以, 当一个人在不断提升与积累自身精神价值层面东西时,那ta也会越来越值钱。而且人的精神价值层面永远要大于物质价值层面。
圣人一般都主张 平静如水,讲究不争 ,就像四季变化,万物复苏那样让它自然的进行,也就是说 核心是向内求,说的内在的生命智慧 ,因此被道家称为“圣人”。
所以, 人要向内求,做个圣人;像外求,做个王者,这就是内圣外王的智慧。
2
事物发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自始至终都存在,因此,在自然,事物发展过程中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东西,不要去争,静下来顺其自然就好。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什么意思?
当所有人都知道美的定义之后,也就知道了恶;当所有人知道善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不善。因此,有和无,也就是实和虚相伴而行,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通过外形比较而凸显,高与低相互依靠而存在,声音与音调相互协调,前与后相互追随,这是恒定不变的,自古都是这样。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圣人一般做事是把自己调整到一种“无为”的境界,采用没有语言的教育方式,让万事万物自然的生长与发展,而不去干预,也就是不去争。可以给万物生命但不据为己有,也不因养育万物而觉得高尚,帮助万物实现其自身价值与成就也不邀功骄傲。因此,只有一个人真正做到有功德但是不显摆功德,这些功德与福禄才不会消散,来成就ta自己。
因此,安安静静下来,有恒的去做你的事情,不要去干预万事万物的发展与变化,也不要动不动去跟别人争对错,争是非。争也没有用,不是说你争了,你就能赢了,相反,你会输的更惨。
当所有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时候,也就不知道什么是错。当所有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不知道什么是不善。
如此以来,看来很难实现,那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静观其变,不去争,好好沉下心做你的事,尽量能做到极致就做到极致,不要去干预,让一切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与变化。
3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什么意思呢?
不要推崇品德高尚有才华的人,就可以让人不去追名逐利,也不要把珍贵稀有的宝贝拿出来显摆与看重,就可以让人避免想要占为己有而变盗贼,更不要把一些诱惑人贪婪与贪念的事物展现出来给人看,这样可以让人心思不被扰乱。
因此, 一个人想要达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方式是:追求内在的成长,身心灵的健康,照顾好自身身体,淡化自身的欲望之门,强身健体,人的内在在不断成长,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同时,也不要把你珍贵稀有的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看,否则会适得其反。还记得西游记中那段唐僧在与黑熊怪的那集电视剧吗?如果不是孙悟空喜欢显摆,把宝贝袈裟拿出来给那个和尚看,那个和尚也不会起歹心,偷袈裟,最后落得一个自食其果,何必呢。
所以, 不要去跟别人比,跟别人争,追名夺利,攀比物质上东西,你要时刻跟自己比,向内求,修心修身。在物质上无欲无求,在追求内在成长上迫切渴望,无为就会成就你的有为。
4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什么意思?
指的是品德修养高,时常做着利他的事情却不张扬的人就像那河里的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又生在众人不愿意居住的地方,因此,如果人的境界和水的境界一样,那就接近于道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倘若人能居住在地势低的地方,内心就跟水一样清澈平静,广阔,与人打交道要有仁爱之心,说话诚实,在处理事情时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来解决问题,在行动时能善于把握时机和有利条件与因素。那这种不与万物相互争的心态与境界就是善水的境界,自然不会遭到别人的不满。
所以, 保持善水滋润万物而不争的心态,面对任何变化平静冷静下来分析,去做利他利己的事情也不要过于张扬,只管去做就好了,与人打交道,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看似很牛逼的视角,而是切换到一种低的维度,无为的境界去交心。
同时也要有 仁爱之心,毕竟有仁爱之心之人方为勇。 你看你的母亲看似柔弱,慈爱,看到孩子哭,可能会心软,但是当有坏人欺负她的儿女时,你的母亲就会勇敢的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的慈爱的力量。
所以, 人要保持善水的境界为人修身,也要有善水的心态去处世修心。
5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视,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当人受到外界的干扰与打击感到压抑时,人反而刚正不阿去与之对抗很容易适得其反,而是懂得弯腰,懂的忍让,不要去硬碰硬,这样你才能保全自己,耻辱,委屈的背后才是成全;那些总是坑坑洼洼的地方可以积水,东西过于陈旧更容易更新;目标选择少一点,更能专注做好,容易完成和收获更多;追求的越多越容易被很多选择的目标迷惑,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最终也就一无所获。
因此, 人要坚持“道”的原则,成为万事万物的道德模范;不去炫耀自己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别人看到;不以自己为中心,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得道而收获成就;不夸夸其谈,吹捧的人,反而更容易实现卓越,建功立业;不清高自傲的人,反而能抵达更高更深的层次与地位,并且长久。
当你不在和ta人相争时,那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人和你相争。 人前富贵,人后受罪,耻辱,委屈的背后才是成全,千万要记得,这是道的根本行为。
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先采取界定,不要想着找捷径,或者找别人求助,求人不如求己。先自己主动去吃苦,去尝试解决,然后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找到时机采取恰当行动,或者避开,绕道而行,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一种哲学的辩证思维,可进可退,可攻可守,退则是进,舍才是得,屈则能伸,谦卑则是彰显,不争才是争取。
所以, 当人处于万事万物的变化之中时,要辩证的对待,知进退,明得失,伸与屈,争与不争,而见机行事。
6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什么意思呢?
大道是普遍存在的,能左能右。万物要依靠大道而生存却不推辞,而大道虽然成就万物但不把万物据为己有。大道普惠万物但却没有主宰万物,因此大道没有一点自私自利之心,大道很渺小,这种胸怀非常伟大,因为道始终不以自己为中心,所以才能成全自己的伟大。
所以,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的,当人没有了私欲,自私自利之心,不争,不取的时候,万物会反过来去主动成就ta。
7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及求生之厚。
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人出世而生,最后入土为安,那些长寿之人,大约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也大约占十分之三;活着的人却在死亡的地方行动的人,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过于追求长生而养护自己生命的人,以至于过分追求过多奢侈的物质享受,从而糟蹋并消磨了自己本来长久的生命。
所以,老子认为,死亡分两种。一个是因为想要养护生命而贪图享乐导致营养过剩,缩短生命。一个是走进了凶险的死亡之地导致伤亡。那些人一旦为了养护生命,过上更奢侈的物质享受生活而去争夺利益,是不符合道的思想的。
而 道的思想是不争,平静,无为,你不争就不会过盛,无为就会远离死亡,危险的境地,这就是人生最好的养生方式,养生之道。
8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什么意思呢?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溪流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将自己处在低下的位置。
所以, 人也一样,要有谦卑和包容,兼收并蓄,包容万事万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胸怀和坦荡,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更加强大的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层次。
因为 ta什么都不争,那天下也就没有人能和ta争夺什么,反而都会成全ta。
9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什么意思?
善于领导的人,不轻易动用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随便恼羞成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轻易与别人交战,善于识人,用人的人,对待他人总是保持着谦和谦卑的态度。这就是不与万物相争的德性,也是所谓“善于识人用人”的能力,这就是符合天道的做法,是自古以来最高的法则。
所以,优秀的领导者不会用武力解决问题,武力虽然具有威慑力,但是不能服人心,善于做事解决问题,不断奋斗的人一般情绪都很稳定,不会拿别人或外界事物出气,要么摔碗,掀桌子,打女人等,这都是无能懦弱的表现。
而善于制服困难的人,不会轻易直接上手去面对问题,而是间接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源,诱敌入深,去破解难题。同时,在识人用人时,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至上的位置,而是切换到一种低下的维度去交谈,永远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万不可存在傲慢与偏见。
能做到以上四点,你就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个强悍的行动者,一个有头脑的策略者,一个优秀的识人,用人的管理者。
10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什么意思呢?
勇于进取会容易走向死亡,勇于谦让平和会容易保住生存。天地的规律,在于不争夺的一方善于取胜,不言语,不说话的一方善于给到回应,不召唤的反而自动会来,要坦然与谋划。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万事万物都逃不过“道”的法眼和网络,万事万物都在“道”的这张大网之下,有规律的运行,而违反道的规律那些事物只是暂时看起来成立,最终都会消亡。
人要清心寡欲,不需要为自己积聚财物,都应该尽可能去帮助他人,让自己获得满足感,这样就接近道了,就像“道”能够利而不害,人也应当“为而不争”。这样你或许得到的更多。这就是专精,利他,不争的思想要点,也是人做事最高的准则。
这就是: 万事万物,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11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什么意思呢?
真实的话往往不好听,华丽的语言词藻往往不是发自肺腑的真话。心地善良的不喜欢巧言善辩,而喜欢巧言善辩的人往往心存不善。有真知灼见的人未必博学多才,博学多才的人未必拥有真正的大智慧。圣人从来不自私自利的积累财物,而是讲财物拿出来帮助他人或者与人分享,这样反而更容易变得富有,给他人给予的越多,或许你得到越多。世间的自然法则是对万物有利而无害,圣人的法则则是帮助每一个人而不是与他人相争。
因此,自古以来,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说真话的人,往往都不受人待见,人们却偏偏对那些溜须拍马的好话迷的团团转。做一个与人不争,不强词夺理的心地善良的人,去付出,给予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最后, 做人做事都要按其道而行之,与人不争,与事不争,与万事万物不争,静观其变,见机行事。
万变不离其宗,万事万物不离其道 ,共勉之。
E.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为害?
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这一章是以名与货和人的自身价值对比,也是要人自重、自爱。老子宣传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知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反之,为名利奋不顾身,争名逐利,则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之可悲下场。
老子在本章里向人们提出几个尖锐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虚名和人的生命、货利与人的价值哪一个更可贵?争夺货利还是拿返重视人的价值,这二者的得与失,哪一弊病多呢?老子讲的是对宠辱荣患和虚名货利来说,不要贪图虚荣与名利,要珍惜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不可自贱其身。
本章里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利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对物质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人甚至会以身试法。“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丰厚的贮藏必有严重的损失。这个损失并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质方面的损失。
知足是一种感受,不在于拥有多少名利而在于个人感受如何,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人人皆有,但每个人对欲望的态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贪得无厌的行为既招致人们的厌恶又易引起人们的羡慕,正是这样一些人既把世人统统裹挟到一个欲望沸腾的世道里,又使世界变得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他们的作为破坏了自然界的均衡却呼唤来人类的喊灶进步,人类对此尚未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相反,世界上也确实些比较容易满足的人,他们不是由于能力不足而不得不自求满足,而是在透觑了得失之间的关系后,选择了知足。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郑敏扮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更多地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老子说“祸莫大子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应说明的是,老子的知足,不是没有任何基础的,盲目乐观。他是说,在人类不断奋斗、进取中,要很好地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但这需要我们时刻清醒、客观地认识世界。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最难认识到,什么时候才是事物的转折点。滚滚红尘,很多人是身不由己,有几人能众人皆醉我独醒呢?我们太容易被世俗的价值观所裹挟。
2019-9-10
F. 道德经三十三章感悟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段话有向内和向外的维度。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这都是讲向外的维度。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是讲向内的维度。从小我们常常认为的聪明是可以识人,分辨别人;我们认为的强人是可以战胜别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认识到人最大的聪明和强大是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可以战胜自己。其实整段经文,第一句就可以把整章内容概括。人因为有了自知之明,他就可以战胜自己的私心杂念,他就可以守住自己的本分,立定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意志,他也比较容易感到满足。知足,强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都是建立在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而自知之明的基础是要回到道,守住道。富,有志,久,寿这些都是执道之得,是末不是本。这个知足必须建立在道的基础上人才会真正地长久地感到富,因为道才是生生不灭,恒久不变的,而道是向内求,不向外求的。如果建立在向外求的基础上,比如对外界名利权势的追求上,那么永远没有恒久的富。说到这里,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教导向外求,要永远不知足,认为这是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表现。殊不知这种教育无意识地把我们引向一条外求的不归路,没有恒久的幸福和富。强行者有志,真正的志向是内求获得,如果内心真正知道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优劣势,在外在的表现就是行动强有力,坚定不移,这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不失其所者久,这句话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很多细分行业公司为何在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得以长久生存,恰好印证了老子的话,守住自己的老本行,认清自己的竞争优势,所以得以长久生存。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我用简单的比喻是历史上有很多伟人,虽然已经不在世,但是他们的丰功伟绩,思想,品格,精神流传至千秋万代,这就是一种寿。这段话我觉得仔细深究,好像就是老子给道做的广告,如果守住道,就会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G. 读懂《道德经》里的这4句话,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生之路越走越顺
自古以来,中国从不缺乏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也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堪称其中翘楚。《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比起动辄数万字的作品,显得极为简短,内容却包含诸多方面,有人称此书为“万经之王”。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本是一介平民,靠着努力和天分打下江山,历经多少艰难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朱元璋平生佩服的人不多,能入得了他法眼的书籍很少,却对《道德经》爱不释手,曾不止一次对大臣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包罗万象的《道德经》,帝王可以用它治理天下,将军可以从中学习用兵之道,故曰: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对于普通人来说,《道德经》依旧非常实用,为何这么说呢?读懂里面的这4句话,槐纳誉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生之路越走越顺。
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身处竞争激烈的职场,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你是否感觉无处下手?俗话说,只要用心思考,方法总比困难多,调整好心态,先从最简单的工作下手,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当你把简单的事情一一解决,困难自然迎刃而解。有些人自认为很厉害,一心想要干一番大事,却不愿意从小时着手,结局可想而知。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了解别人心中所想,顶多称得上小聪明,完全弄清自身的优缺点,才是真正智慧之人。三国才子杨修,几乎看穿曹操的心思,曹操随便一茄前个举动或眼神,他都能立马猜出主公真实意图,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战胜对手值得称赞,但一定要明白,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论武功和军事才能,天下无人能与他匹敌,奈何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不懂得用人,听不进谋士范增的忠言,范曾一气之下离他而去,最终项羽兵败垓下,其实并非败给刘邦,而是输给了自己。
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此处老子所说的“不争”,不能简单理解为与世无争,人活着肯定会有追求,不思进取的方式肯定不对。学会隐藏,不要锋芒毕露,懂得在最好的时机争取,成功则是水到渠成之事。当年刘备兵败后投靠曹操,每天养花种草,表现出胸无大志,从而打消曹操对他的怀疑,才有后来三分天下的成就。
四、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没有什么事情一成不变,福祸铅段亦是如此,所有人都希望一生顺顺利利,不遇到任何不如意之事,世间哪有这么幸运的人。当福气来临时,不要忘乎所以,也许祸端隐藏在背后,居安思危才是正确做法。世事变幻无常,一帆风顺时不可为所欲为,大风大浪时不能沮丧气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H. 翻译和解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大胆妄为就会死亡,勇于克制冒险就能存活,两者有祸有福,天意的好恶,谁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对于圣贤尤其为难。天理大道的真谛就是不争取却能获胜,不号召却有相应,不招揽却有报名。禅坐静思会有妙计良策。天道如网,无处不在,稀疏松散,笼罩万物。
勇气源于客观条件,胆敢出于主观意愿;凡是基于客观条件,勇于进取和勇于退让,都是尊道无为;凡是出于主观欲望,敢于拼搏和档没告敢于投降,都是贪欲有为。凡人依据贪欲,经常勇敢冒险,圣人依据天道,通常谨小慎微。天道自然,人道无为;遵循规律,顺应自然,不用争抢就能获利,不必谋划就会得胜;符合民众心愿的事情,不用宣传和鼓动,就会得到纷纷响应,积极支持,提供优渥丰厚的待遇,不用招募和拉拢,就会人才报名和高手应聘。客观决定主观,物质决定意识。不要关注自己的愿望和期待,而要重视客观的资源和条件。
坐禅冥想,清心寡欲,感悟天理,领悟大道。妙计自然浮出,良谋自动涌现;利令智昏,欲让人傻,害使心慌,贪叫官腐。清让人明,静令人聪,安让人觉,宁使人悟。
天理无处不在,大道无事不能。凡事都受天理支配,万物都由大道控制,犹如视而不见的空气,制约着所有的生命,类似听而不闻的规律,掌握着万物的运动。所以,不欲是最好的追求,无为是最大的行动,天道是最强的能力,自然是最好的状态。
所有的成就都是客观力量造成的,所有的苦难都是主观贪欲形成的,敢于妄为是有害的,勇于克制是有利的,所有的胜利本质上都靠客观,资源和条件,而不是勇气,胆量和意志。想要成功,不要壮胆,察灶而要给力,不要勇敢,而要谨慎;不重心愿,而重条件。胜利不是争取的,而是营造的,成功不是拼搏的,而是尊道的。生活的意义不是追求幸福,而是长存久在;经营的目标不是谋求利润,而是满足用户;升官的目的不是光宗耀祖,而是服务社会。
推广和宣传可以有,但必须符合受众的需求和心愿;不要总说自己想说的,而要常言别人想听得;结交贵人可以做,但必须顺从他们的诉求和利益,不要经常请客送礼,而要提供价值和资源。
学会打坐冥想,练习清心寡欲,stay hungry and stay foolish 如此才能有真知,这样可以有觉悟,真知可产良策,觉悟能生妙计。不要利欲熏心,不要刻意追求,遵循大道,顺其自然,强扭的不甜,争取的有害,奋斗的难得,梦想的虚假。人性欲好,人道求存,好上加好必变仇,长存久在能成仙。
大道无形却生万物,规律无影却左右变化,天意笃定,人欲难成,尊道循规是最大的智慧,也是行明最高的能力,更是最好的办法;纵欲豪情则有很大的负担,也有很多的麻烦,更有很多的危害。清静平常,顺其自然。不唯利是图,不因欲而为,做好本职工作,干妥在手事情,增强自身实力,坐等天赐良机。不为成功而欢喜,不为失败而沮丧;一切都是命运,万事都是天意。
I. 《道德经》第三章赏析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租吵: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使动用法,使……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不受物欲之累。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赏析】
1.老子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立矛盾规律,试图用道家的方法进行解决。在任何一个团队活动中,都需要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功利心特别强大时,却又要求大家淡泊功名,特别是圣人治世,自己已经超越功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两者矛盾吗?不矛盾,这在不同的情况下确实存在,并不矛盾。
物以稀为贵,但某一事物弊携侍过分珍贵,就容易引起别人的盗心,实力弱的暗中想,实力强的暗中抢甚至于明要,如战国时的和氏璧,最初在楚国,后来到了赵国,秦国想骗去,就发生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但秦统一六国后,又到了秦始皇手中,刘邦得天下后,又到了刘邦手中,以后历代都被新兴帝王所得。这就是难得之货,使民为盗的定律。“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反映这句话的事例就更多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所以圣明的君主往往隐藏自己的好恶,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用兵打仗,则反而用之,投其所好,利而诱之。平常所说的“英雄难过美人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自己的可欲,被人所利用导致的悲剧。针对这些矛盾现象,所以老子才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2.老子认为把智者引上正途,人尽其才是安定的根本。儒家讲德才兼备,他们认为有才无德的人,任何一个时代对团队都有害无益,弊大于利。道家也讲道和德,为此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的措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几句话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就是要让老百姓没有伪诈智巧,没有不良欲望,隐卜让他们有吃的,身体好,能保卫自己,保卫国家。当然,这几句话的前提是统治阶级也要政治清明,让老百姓生活安定,需要的是上下齐心,有志(智)之士,为国为民,大公无私。如果这样的话,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J. 《道德经》是道家的代表作,体现了老子思想真的保守不求进取吗
老子的思想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守,不思进取,或者是消极。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而治”,也不能说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治国思想。
这些思想仅仅是道德经中的一部分而已,道德经流传至今。其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道德经》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并非“无为”,而是大智若愚。古人的智慧远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先进很多,所以我们更应该谦逊去学习古代文化,从中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