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监督

法治监督

发布时间: 2020-12-31 08:29:03

Ⅰ 中国法治监督是什么组织

由北京科创奉真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法治监督网络维权促进会、环球网络早报支持协办的《华夏调研网(中国法治监督专刊)》,是全国最早,也是全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弱势群体,“传递法治信息,反映民众心声”的非经营、非盈利、公益性法治信息调研、传播类网站。本刊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替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己任。让网民通过网络达到学法、懂法、用法、遵纪守法的目的。《中国法治监督专刊》设有:编辑部,舆情信息部,普法办公室,法治与人权研究课题组,联动记者部;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依法运用多种合法有效途径,为急需舆论支持和法律援助的群体提供免费全方位的法治信息服务与法律咨询;适应受众对法治信息服务的全新要求,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完美结合。以有实力的专业传统媒体作后盾,走强强合作的发展道路。
一直以来,《中国法治监督专刊》秉承“公信力决定影响力”的宗旨,为网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讯,并与多家律师事务所建立战略联盟,通过法规的检索,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体现中国法治监督专刊在刚性的法律背后的柔情,有麻烦的网民在这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本网“愿做一粒铺路石,让受害者踩着我们通向胜诉的目标;愿做一道彩虹桥,让党和群众的心连结得更紧更暖”。我们将法治文明建设进行到底,真诚欢迎关注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制进程的各界人士精诚合作。

Ⅱ 法制监督与督察监督有何联系和区别

法治监督与督察监督的联系和区别有他们之间的联系呢,都是通过进行监督,让公共服务设施还有人民更好区别呢,在于一个是利用有效的法律,一个呢,是派人进行监督

Ⅲ 论述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制监督体系及特点

宪法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它保障着宪法正确的、充分的实施,维护并巩固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基础,因而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总结了长期的历史经验而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主要特点 :
一、从宪法监督的机关来看,我国的宪法监督属于代议机关监督体制。
1、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监督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见我国宪法监督机关是代议机关,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有协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宪法监督的职责。
3、强调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宪法监督中的作用。
二、从合宪审查的方式上看,我国宪法监督采取事前审和事后审相结合的方法。
1、事前审表现为对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和批准程序,对违背宪法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予批准;
2、事后审表现为: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违背宪 法规定的立法;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违背宪法规定的行政法规;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三、从违宪制裁措施上看,我国宪法监督采取的措施有:
1、撤销违背宪法的法律;
2、不批准违背宪法的法案;
3、罢免违宪责任者的职务;
4、责成违宪机关纠正违宪行为。

Ⅳ 为什么说行政监督在本质上是法治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内涵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有权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所行使的行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状况进行监督的组织和个人。对这一概念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行政法制监督主体范围极其广泛,它包括有权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进行监督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具体包括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和大众媒体等。相对于其他行政法主体来说,它的范围要宽得多。
第二,不同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其对行政主体所实施的监督效力不一样。一般来说在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中,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对行政主体及其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可以产生直接的法律效力,如改变具体行政行为、追究违法、违纪公务员的相关责任等。而国家机关系统以外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如公民和大众传媒对监督对象的监督,往往不产生直接法律效力。
第三,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与行政监督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和组织,它所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和国家公务员,监督的内容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和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的状况。而行政监督主体则正是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行政主体,它所监督的对象
则是行政相对人,监督的内容主要是行政相对人遵守法律和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具体情况等。

国家工作人员是被监督的对象

Ⅳ 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主要方式

1.法律审核。公安法制部门按照规定及时对本级公安机关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及与有关部回门会签的文件进行答法律审核,提出法律审核意见;按照规定对下级公安机关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在职权范围内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具体应用问题的请示与答复工作,严格执行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汇编、备案制度。
2.案件审核。公安法制部门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案件审核,重点对立案管辖是否合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合法,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意见是否适当,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法律文书是否规范、完备以及其他与案件质量有关的事项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报本级公安机关领导决定。审核案件主要通过审查案卷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可以要求办案部门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建立集体审议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办案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案件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3.组织执法检查和专项、专案调查。
4.组织执法质量考核和评议。
5.依照法律、法规组织进行听证、复议、复核办理公安赔偿,审核、审批收容教养案件。
6.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7.进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8.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采取的其他方式。

Ⅵ 国家司法机关的教育法治监督的实例

法制监督的主体及其形式有:
1、立法监督。一般来说,西方国家的议回会拥有立法权、答财政权、监督权、弹劾权和条约权,这些权力构成对政府的直接的立法监督。
2、司法监督。司法机关所具有的监督权:行使违宪审查权;审理和判决行政诉讼案件。是一种外部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监督形式,是行政监督体系中强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监督机制,也是国家运用监督手段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由专门的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系统对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或行政措施进行审查,以判断其是否违反宪法;由司法机关对于政府行政管理有关的行政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判,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实施的监督。
3、检察监督。在许多国家里,检察机关是代表政府追究责任和提起公诉的机关,是一种行使司法行政权的国家机关,其所进行的监督可称为检察监督。
4、党的监督。党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主要指执政党的监督。

Ⅶ 什么"法制监督"

法制监督的复主体及其形式有:制

1、立法监督。一般来说,西方国家的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弹劾权和条约权,这些权力构成对政府的直接的立法监督。

2、司法监督。司法机关所具有的监督权:行使违宪审查权;审理和判决行政诉讼案件。是一种外部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监督形式,是行政监督体系中强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监督机制,也是国家运用监督手段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由专门的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系统对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或行政措施进行审查,以判断其是否违反宪法;由司法机关对于政府行政管理有关的行政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判,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实施的监督。

3、检察监督。在许多国家里,检察机关是代表政府追究责任和提起公诉的机关,是一种行使司法行政权的国家机关,其所进行的监督可称为检察监督。

4、党的监督。党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主要指执政党的监督。

Ⅷ 推进法治监督工作规范性 程序化 制度化 应该发挥哪些监督的合力

推进法制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共同努力。

Ⅸ 法治监督体系包括哪些

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专督,尤其是最高国家属权力机关的监督;
(2)行政机关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审判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

(4)社会监督(包括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5)党的监督。

Ⅹ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监督行政)有什么不同

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的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监督是行政权的一种形式,又称行政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是对行政的监督。行政监督检查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能所实施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并能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监督行政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有的具有法律意义,有的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

2、监督的主体不一样。行政监督是对政府和行政人员进行监督;监督行政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员是否遵守法律进行监督。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而监督行政的主体主要是行政主体以外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3、监督的对象和客体不同。行政监督检查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其客体是行政相对人的守法行为和执行行政决定、命令情况等。而监督行政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其客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所实施的行为。

4、监督内容不同。行政法制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行政机关以及一般公民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职权和与行使职权有关的行为实施的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民主党派、公民等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工作人员员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活动。

(10)法治监督扩展阅读:

监督是即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行政监督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通常由:

1、以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一般监督与特别监督。

2、以行政监督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公安、工商、海关、资源、环境保护、审计等行政监督。

3、以其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4、以其主体的任务为标准,可分为依职权的监督与依授权的行政监督。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监督

热点内容
河北省关于结扎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7 16:25:55 浏览:789
2016年新合同法下载 发布:2025-04-27 16:22:54 浏览:793
依法治企问题 发布:2025-04-27 16:22:52 浏览:709
2014颁布的林业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7 16:21:17 浏览:880
刑法知识产权 发布:2025-04-27 16:16:17 浏览:458
保定刑事律师 发布:2025-04-27 16:14:46 浏览:173
司法音频 发布:2025-04-27 16:10:53 浏览:487
律师挣得多吗 发布:2025-04-27 16:09:08 浏览:782
直系亲属间的借条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27 16:09:04 浏览:331
新合同法关于辞职 发布:2025-04-27 16:07:38 浏览: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