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阶段论

道德阶段论

发布时间: 2020-12-31 12:09:56

① 如何评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这套理论最大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心理学领域内开创了道德推理、道德发展专研究的先河
在Kohlberg之前属,道德在心理学内部大概只是一个“顺带提到”的东西。例如,弗洛伊德认为道德发展是私欲被压抑继而被社会价值取代的过程,是个体内在动力和社会外在动力互相角逐的过程;类似地,斯金纳认为道德发展的源动力是社会化过程,只不过他更强调环境对个体的强化作用;即使是Kohlberg的导师皮亚杰,道德发展也只是他的认知发展论下,作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个附属品。他们只是将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主体理论应用到道德发展当中,后者的作用在于体现其主体理论的解释力。大多数人关注的也只是这些主体理论,并不会对心理学内部关于道德的研究有太多看法
在Kohlberg提出这套以道德发展为主体的理论之后,道德发展、道德推理才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心理学内部受到了关注,并且越来越多人参与研究。顺带一提,我也很欣赏利用伦理困境进行访谈的这个研究方法,印象中可能是Kohlberg首先将伦理困境用于研究之中

② 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意义

科尔伯格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对道德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西方心理学中逐渐形成一个重要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这个模式揭示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使道德现象这种纯粹哲学-伦理学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客观的科学证明。科尔伯格强调把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直接应用到学校道德教育中去,他的观点和方法在一些国家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来,R.赛尔曼等人遵循皮亚杰和科尔伯格认识发展理论的传统,对角色采择和社会观点采纳进行广泛的研究,扩大了道德发展认知研究的范围。
认知发展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认知发展虽然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人的品德,除道德认识外,还包含着在行动上付诸实践的道德意向这个重要方面。仅凭道德发展的认知方面的事实,还不足以建立一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因为它对一个人的道德现象缺乏完整的理解。
发展性辅导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人格辅导,而道德发展的成熟显然又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于从道德判断这一角度认识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发展性辅导人员从发展的立场,帮助儿童提高道德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我们也知道,儿童的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道德意志由于通常可以还原为情感和行动问题,所以根据简约原则,故为三方面)组成的。相对来说,从道德认识着手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发展性辅导操作性更强一些。所以,科尔伯格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对发展性辅导在道德和人格辅导上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为辅导人员增添了信心以及指明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因此,从这些意义上来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发展性辅导乃至整个学校心理辅导、咨询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的启示为:1 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熏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2 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 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

③ 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是什么

这一知识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曾多次考察,考察形式以客观题为主,即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形式出现。出题角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侧重识记类考查,二是侧重理解类考查,尤其是儿童道德发展各阶段特点的理解。

(一)道德两难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是指在一个故事中提出两个相互冲突而难以抉择价值问题,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以此判断其道德发展的水平。在科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兹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二)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0~9岁)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对权威的外在服从。这一水平包括2个阶段。

④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在判断自己行为正确与否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自己能否免于处罚或者自己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分为如下两个水平:
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②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或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定向倾向或朴素的利已主义的定向)。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2)习俗水平(9-16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外界的权威和规则。分为如下两个水平:
①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注意,这一阶段的儿童刻板遵守法律法规,认为只要违反了某种法规都是错误的行为。
(3)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
主要表现为对于道德的判断不再是刻板遵守法律法规,并认识到了应以普遍的伦理和道德原则作为判断标准。
分为如下两个水平:
①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②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他们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和种种可考虑的事情相比,没有什么比人类的生命更有价值。

⑤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介绍

发展阶段理论是道德认知发展论的理论核心。劳伦斯·科尔伯格自1958年在博士学专位论文中对其作了属首次阐释后,不断修正,直到1983年他把所有研究成果整理为三大文集时还在进行修改,可见其治学之严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虽沿用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希望了解儿童作出行为是非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

⑥ 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基本特征

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包含如下的一些特征:道德发展的各阶段都是一个内“结构化了的统一体容”,一个有组织的思想系统;每一阶段的核心特征标志着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异;这些阶段形成一个自然的连续顺序,在发展过程中,新的阶段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因而是旧与新的综合体;每一个体都是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积极努力,而不是去接受一个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模式。
科尔伯格在杜威和皮亚杰等人思想的影响下,根据自己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发展观点。他认为,德育也象智育一样,应该以促进儿童对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的积极的思维为基础。儿童的品德是一个发展过程,儿童是从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中逐渐理解道德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儿童道德推理的发展。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就是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具有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服从周围成人的道德判断。基于这一道德教育观点,科尔伯格认为,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经常给儿童提供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引起他们的讨论,激发他们向更高的道德阶段不断前进的愿望和动机。

⑦ 如何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是在皮亚杰基础道德发展阶段论之上的发展和完善。皮亚杰我们之前学过认识发展的四个阶段感 前 具 形,皮亚杰在认知基础上得出了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前 他 自 公。今天学的科尔伯格可以和之前皮亚杰做个比,皮亚杰采用的是对偶故事法,就是两个故事成对出现,通过儿童回答来判断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科尔伯格的要更为复杂一些,采用的是道德两难的故事方法。就是一个故事,出现两难的情景,使儿童道德认知上产生冲突,进而判断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那么最经典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欧洲的小镇上,海因茨的妻子得了重病,镇上唯一的一家药店出售这种药,而药店的老板把药的价格提高了10倍,既不肯便宜卖药也不同意之后补钱,万般无奈海因茨选择偷药。为什么说是两难呢,一个是因为偷不对,没有道德触犯法律,不偷呢,妻子可能失去生命。针对这个两难的行为让儿童进行判断,得出了三水平六阶段。

三水平是前习俗平水,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首先看看第一个水平,前习俗水平,那么什么是习俗,就是人和人最一般的关系,也是公序良俗。前就是在这个水平之前,还没有考虑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关注的都是自身。这个水平上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一个是相对功利阶段。

先看一下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是服从权威和规则,避免惩罚。认为受到惩罚的行为是不好的,受到表扬的行为是好的。这个阶段没有形成真正道德的概念。问这个阶段的儿童应不应该偷药,有一部分认为应该偷药,不偷药妻子就死了,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应该受到惩罚。一部分认为不应该偷,偷药是不对的,会受到惩罚。他们判断都是围绕了是否受到了惩罚。

第二个阶段是相对功利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在认为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判断行为主要是看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利益。问这个阶段的儿童,一部分儿童说应该偷,如果不偷妻子死了,就没有人陪了,自己多孤单。一部分儿童认为不应该偷,偷了就犯法了,该进监狱了,进监狱还是自己没有人陪,还是一样孤独。这两个阶段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所以这个是前习俗的两个水平。

现在来看看习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儿童开始关注人和人最基本的关系。这个水平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一个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先看寻求认可定向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注重人际关系,关注名誉,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赞赏。也称好孩子阶段。问这个阶段的儿童有的认为应该偷,不偷不是好丈夫。有的认为不应该偷,偷了不是好人。他们总是围绕着是否得到别人的赞赏。关注别人的评价。

下一个阶段是维护权威或者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权威和我们之前的权威不同,之前是家长,老师,成人的要求,个权威指的是法律的权威。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这个阶段把法律和道德等同。认为符合法律要求的就是道德的,不符合法律的就是不道德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比较狭隘,我们知道法律是最基本的底线,而道德则是更高的要求。这个阶段大多儿童认为不应该偷药,偷药违反法律,是不对的。遵守法律权威。

下面就是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儿童判断力超过了人和人之间最一般的关系。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和良心定向阶段

来看一下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这个阶段认为法律和法规不是不变的,是可以商定的,如果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可以修改的,这个阶段也是服从法律只是认为可以商量可以商榷的。问这个阶段的儿童,儿童认为虽然偷药不对,但是法律也是可以修改的,对海因茨可以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最后一个阶段是普遍原则道德阶段,这个阶段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能以公平,公正,平等、尊严等一些原则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问这个阶段的人,一部分认为应该偷,人类的生命高于一切,一部分认为不应该偷,法不容情。应该采用别的手段。

以上就是科尔伯格三水平六个阶段。

⑧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定义

换言之,科尔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在于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认知行为表现,而在于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科尔伯格当时采用的道德两难(moral dilemma)问题情境,是要儿童们对“海因茨难题”(Heinz's Dilemma)的故事作出判断并陈述自己判断的理由。该故事大意为:“欧洲某的一妇女海太太罹患严重癌症,医师诊断只有一种新制镭锭药物可治。海先生奔赴药店时,店主将成本仅 200 美元的药物,提高为 2000 美元。海先生为妻子久病已用尽所有积蓄,向亲友借贷只能凑得 1000 美元。他恳求店主允许其先付此数取药回去救他妻子一命,余款保证稍后补足。店主拒绝并称卖药目的只求赚钱,不考虑其他问题。海太太性命危在旦夕,海先生走投无路,就在当天夜间撬开药店窗户偷得药物,救了妻子一命”。在这则故事之后,科尔伯格要被试回答:“你认为海先生偷药救妻得行为对不对?如说他对,为什么?如说他错,为什么?”

⑨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道德发展四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专或前道德阶段(2-5岁属),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
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