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评价的标准

道德评价的标准

发布时间: 2020-12-31 13:40:29

Ⅰ 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法律评价人们行为的方式有哪些

你的问题本身包含了一个的观点要先厘清,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

这个观点,来源于不文明社会,立法者的文明程度不够高,以至于无法订立符合道德的法律。

联系理论阐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道德规范自然发起于人们的良知,在人们交易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的人们自然秉持着匡定正义的联系的文明。人们根据道德底线订立法律,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其所具备的强制性,反映善良的人们自我确认与社会认同的普遍要求,人人平等的基本关系。

在文明社会中,法律和道德是一致的,标准不同只是量化等级的不同。例如信口骂人(主观过失)罪,不道德,但不违法;因而打人(主观过失)罪,不道德,也违法,但是未必构成(量刑)犯罪。当伤害到一定的程度(主观过失)罪,不道德、违法、(量刑)犯罪。

法律评价人的行为基于道德评估,而道德评估一般采取联系的道德范式:

主义原则: 道德规范的本质,确定主体目标形式、准则与道义抉择方式,亦即道义。功效标准: 道德规范的附则,衡量实现目标的作为的价值观,亦即功德。名利观: 第一道德观。确认现实目标的价值以及符合道德的价值取向。荣辱观: 第二道德观。确认为人目标的价值以及符合道德的手段方式的选择。正义期望: 确认符合道德观的目标。道德风险: 存在破坏正义的主观因素、违背道德攫取目标的可能。文明的契约:标的及交易的形式和内容均符合道德的契约。权利与义务:契约的重点。约定围绕现实现目标的具体作为与达成目标后的利益分配。共同秩序: 道德规范的核心规则,约定人们共同确认的目标交易方式。自我保持: 确立恒久目标、特定价值观。在共同秩序下的个体精神包括利益、品格、尊严、名誉、特色的展现和保持。

在此基础上,法律评价人的方式体现在契约的重点,即权力与义务的约定和履行。

刑事体现在定性量刑:确认主观过失,即行为的性质,量化标准,行为的结果与影响。

Ⅱ 简述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

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内,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容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依据有哪些方面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作用包括:

1、 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

2、 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

3、 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有责任心是必要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道德评价的标准扩展阅读

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实践性。职业行为过程,就是职业实践过程,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职业道德的水准。职业道德的作用是调整职业关系,对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道德冲突。

3、继承性。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会被作为经验和传统继承下来。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任和义务相对稳定,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4、多样性。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Ⅳ 道德评价的标准与根据有什么区别

道德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动物不讲道德,有一点类似道德的行为也是本能,是进化形成的行为特点。
人和动物本质上一样,人性本私,个体之间充满竞争。但人类社会高度的分工,已经使个体无法脱离社会独立生存。这就需要一套规则,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制止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对社会的破坏力。这就是人的社会性的来源依据。

但是,来源于本私人性的社会性,却使个体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由于个体能力不同等差异,能力强的个体对社会贡献大,理应从社会获取较多回报,却由于没有好的制度约束,这些个体形成了对普通个体的支配、奴役、压榨和盘剥。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还是建立在暴力维护的权力基础之上。

利用暴力维护社会不解体,掩盖和抵消了反社会性行为对社会的破坏作用,掩盖了人在本私人性驱使下作恶的丑恶,从而使某些个体这样做不受惩罚,在客观上把人的动物性弱肉强食竞争保持并发挥到了极致。

道德精神就是为了对抗和制约以上这种恶的体制、恶的“动物性弱肉强食竞争”现象和价值观而产生的。是规范人的社会性,使之保持公正善良的精神原则,也是人道主义原则。人的符合道德精神的社会性是善的,反对道德精神的社会性是邪恶的。前者如从奉行坚守道德底线的普通人到奉行高尚道德的君子;后者从打家劫舍的强盗到邪恶的专制大魔头(例如希特勒、东条英机等),他们的社会性是建立在掠夺奴役他人信念之上的。

道德精神不是用来评价本真人性的。因为人性本私,既不善也不恶,无可评价。它是用来评价人的社会性行为的。评价人们奉行的价值观的。因为内心信奉什么样的价值观,个体的社会性行为就存在什么样的表现。部分个体知道自己奉行的价值观丑陋不堪,因而不敢公开承认,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真实信仰包装起来,说一套做一套,利用假话骗人。但其行动无法掩饰他们真实信仰的价值观。

Ⅳ 道德标准是什么

判断行为善恶的价值尺度。道德标准不是超历史、超现实、超人类的东西,在其直接意义内上,它是一容定社会、阶级或集团所倡导或实际通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凡是符合这种原则、规范的行为,就被判断为善的行为,否则,就被判断为恶的行为。判断行为善恶价值的标准,归根结柢是从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和需要中引申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不同社会、阶级或集团往往有着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道德标准,有着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善恶观念。道德标准是不是科学的,主要看它所表达的经济关系和相应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Ⅵ 道德以什么作为评价标准

人们对什么是道德标准有不同看法:
1、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标内准就是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容间关系的非暴力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另有观点认为,道德标准比道德规范更根本
道德标准是制定道德规范的标准。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标准是“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Ⅶ 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注:现在很多老师已做不到啦!

Ⅷ 评价一个社会道德水平高低,以什么作为评价标准

评价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应该以人们的思想水平来作为判断,正确的价值观两个标准,一个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一个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Ⅸ 道德评价的标准与根据有什么区别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延伸:道德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