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尾篇

道德经尾篇

发布时间: 2023-05-16 08:35:13

㈠ 《道德经》全文概括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经》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它文约义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盖百家、包容万象,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介绍: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基本内容:

《道德经》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三个方面:

•一、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则

1. 道的运动法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动

2. 道的应用法则──为无为,弱者道之用

3. 道的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二、遵循道修身处事三大要点

1. 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2. 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

3. 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

••三、遵循道治国安民三大原则

(1) 应天顺民,无为而治:

(2) 见素抱朴,淳朴民风:

(3) 官清法正,国泰民安:

由《道德经》看老子思想:

《道德经》反映出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老子的传世之作,虽仅有五千余字,但字字珠玑,为世人所赞颂。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研读《道德经》,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佳途径。

在老子的思想中,辩证观点是其重要特色。《道德经》第二章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说法,提出辩证的观点,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尚属首次。老子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矛盾的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互为依托才求存。同时,老子认为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且这种转化没有极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岂无善?善复为妖。”在《道德经》中,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由此可见,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贯穿《道德经》,而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老子的又一重要思想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灵,但是存在着道法。“道法自然”,所谓的“道”就是指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规律。在老子看来,天地是万物的主宰,自然道法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准则,任何人都无法超脱自然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道”;只有顺应天道,才能谋求长久。这一观点在《道德经》中多处体现,如第七章的“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等。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在于一个“恒”字,即要求顺应“道”以谋求自身的“恒”,这样的理解与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观点,也是老子“无为”思想的重要应用。“无为”不是简单的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态度、一种处世哲学,即不苛求、易满足。我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指统治者的“无为”,而是统治者“使民无为”。《道德经》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便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最直接体现。从当今时代背景看来,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按照封建统治时期的时代特点与社会背景,“无为而治”是统治阶层绝佳的政治手段。曾国藩“老庄为体,儒墨为用”的说法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老子的思想中,阴柔美又是一大特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人生应该像水一样柔和,顺应自然的法道,因“不争”而“无尤”,从而长久。这与其“道法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老子又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这又体现出其思想中阴柔的一面。总体来说,阴柔美贯穿整部《道德经》,老子宣扬一种阴柔的思想与姿态,顺应自然、顺应天道,从而“致虚极,守静笃”,达到完满的生命状态。老子的思想是一种生命的美学。

总的来说,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辩证的哲学认知、“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阴柔的生命美学,此外还有众多细节的内容。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先哲,老子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影响:

全面理解老子哲学思想,修身处事治国平天下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老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以及流经几千年形成的道家学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永不泯灭。

人们常常要求哲学不要在"形而上学"的迷雾中周旋,而应向现实生活奉献确切的知识,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为准则。其实老子早就对世人明确指出了安身立命与处世治国的正确策略,只是因为中国历代都是君王专制,而老子政治的基点却是以民为主,若公开倡扬老子之学,实在难以名正言顺,然而治国富民却又离不开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必定以道家学术为师法,到了太平时期,便"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了。

老子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规律从浑沌的整体中分离出来,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论延伸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社会政治论,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东西。它有着完整的逻辑体系作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为后人认识事物,处理与事物的关系,规范人类自身行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则,我们若能理解,则将智周万物,微妙玄通;为人处事的三要点,我们若能厉行,则将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国的三原则,我们若能实践,社会则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所以,我们若能对老子之道"活学活用"便可如庄子所谓:"明此以南面,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老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个人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影响。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托尔斯泰说:“孔子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子对我的影响巨大。”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生活态度与“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总能给人以启迪,使人加深对生命的认知、感悟生命的真谛。在哲学范畴内,老子的辩证法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尼采曾这样评价《道德经》:“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政治方面,虽然中国自汉代开始主体提倡儒学,但在这背后总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子。南怀瑾在《老子他说》中写道: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李隆基所说的“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也体现出老子的观点。可以说,老子思想在封建统治中被广泛应用,对中国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老子思想对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重大。

结语:

且抛开老子思想对当今政治、哲学的意义,就精神层面而言,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文明匮乏,人们急需填补精神层面的空虚。老子的“无为”思想代表着一种生命智慧与态度,更代表着一种生命的高度。老子的思想,可以消除人们的浮躁与不安,让人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感恩生命、享受生活。老子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在当今社会非同小可

㈡ 《道德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十章章尾五句,原文为: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译意: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据考证者分析论证,此句与前文不合,多置于五十一章。

周总理曾经评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句话为《道德经》中最精彩的话。生而不有,不管我们创造了多少,都不要认为那是自己的功劳。为而不恃,无论我们对别人有多少好处多少恩惠,都不要当作是一种倚仗。长而不宰,无论为官为家长,都不要认为自己能主宰别人的命运。

我们的平民总理一生无子嗣,却养育照顾了许多烈士子女。他用他一生的大爱无疆,赢得了世人从心底深处的敬意。他也用他为国为民,孜孜以求的一生来践行印证了这句话。他更用他“劳而不言倦,公而忘其私”的品性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钦佩。

当年周总理逝世之时,联合国下半旗致哀,所有成员国都下半旗。联合国旗典有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逝世要下半旗致哀,而联合国从1976年1月9日(逝世次日)至15日(葬礼日)为周总理下半旗七天,时间之长史无前例,也后无来者。面对各国代表质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发言:"为了悼念周总理,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伟人自有伟人的境界,平凡人生也当有自己的觉悟。这三句话放到日常生活中,来领悟父母子女的关系也刚好。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仅仅看作是生命的延续,他们也不是承载上一辈意志的容器,不该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而是有自己的生命要完成,要活出自己独有的精彩来。经常听到有家长说,当年没有能力没有条件学什么,现在希望孩子来完成愿望。也有家长说,供你吃供你喝,你就考这么点成绩来回报我们?这里面并没有一定的必然关系。即便我们成不了圣人,也该试着转变下观念,在精神上把子女当做平等的个体来对待。

我很喜欢汪曾祺的一段话,“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跨越数千年的时空,他与老子的理念莫名的契合。

而工作事务中,我以为做到“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很重要。历史的长河里,这种例子也不少。如张良辅佐刘邦得天下,立下不世之功,在论功封赏时,张良只要了一小块的地盘做封地,把它做为与刘邦的会面之所,以此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之后更是淡泊名利,抛弃世事烦争,修心养性。功成不居而身退,不犯高位的忌讳,不然就只能落得韩信般下场了。

同时君和臣各自完好自己的本份,做好自己的份内就好。就比如工厂的工程师按自己的职能规划设计图纸模板,领导在旁边依自己喜好指手划脚,工程师工作受阻,只能干着急。你领导只尽你管理的本分,在自己的专业方面给予指导性意见即可,不熟悉的领域就不要再发出不和谐之声。不能因为你是领导就越俎代庖。这其中不只是谦虚的意指,更有基本的智慧与胸襟在其中了。

㈢ 道德经帛书版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帛书版原文及译文如下: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岩渣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㈣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反者道之动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三句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后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本章文本前三句以楚简《老子》为底本,后三句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对勘其他版本对底本作了校订。

“对立统一”原理的两大法则是“对立面始终存在”和“对立面互相转化”。本章之前的七个章节,阐述“对立面始终存在”,特征是彼此既“共生共灭”又“相辅相成”。本章开始的八个章节,阐述“对立面互相转化”,老子的术语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前者的基础是生命周期律,而后者的基础却是“公平公正”原理,这一点需要细心体会。

“反者道之动”是说,一切事物都必然向其对立面转化,婴儿要长大,太阳要落山,生命周期主导一切。而“弱者道之用”则是说,柔弱胜刚强,表面上是你强我弱,到头来却是我强你弱,表象与本质形成背离。“反者道之动”是描述单一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而“弱者道之用”则往往运用于不同事物在同一时间段的互动。

“反者道之动”在千百年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造就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气质。在危难中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对未来的信念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由易图难,积少成多,赋予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务实进取的品格。面对强暴不畏惧,身处落后不气馁,独领风骚不霸凌。

本章分三段对“对立面互相转化”作了全面阐述:

第一段,“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这是总纲,定义了“对立面互相转化”这一基本法则。它是道对宇宙的顶层设计,体现在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中,应用极为广泛。老子的圣人之道就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

第二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对“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诠释,本质是天道轮回。“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简言之就是“无中生有”,它与之前讨论的“有无相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本章之后有三个章节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

第三段,“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是对“弱者道之用”的具体诠释,本质上是“公平公正”原理在个体行为模式中的体现,其结果是不争而争,弱能胜强。这是老子辩证思维最深邃的智慧,但却是被误读最多的一个概念。老子在下文用四个章节对此内涵作了全方位解读。

“反者道之动”是天命,“弱者道之用”是天机

“反者道之动”与“弱者道之用”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反者道之动”相对直观,容易理解,不少对此的解读也都可圈可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事物终将走向其反面。四季变换,生死轮回,命运起伏,国家兴衰,都是周期率的体现,都是一种“轮回”,“天道圆圆,各复其堇”。“轮回”需要时间的积累,时间在对立面转化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里需要强调,道的运动与物体的运动不可混淆。道本身是没有运动的,道是绝对的,绝对不存在运动,一旦有了运动就成了相对。大就是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还怎么运动?所以,“反者道之动”不是指道周而复始地运动,而是指道推动物体在向相反方向运动,是物动道不动。传世本第二十五章有“周行而不殆”一句,是犯了概念错误,系后人误读而添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楚简《老子》并无此句。

“弱者道之用”则不然,古往今来的解读大都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害。老子的本义是,在强弱一对矛盾中,表面上看似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表面上看似弱者,实际上反倒是强者。换言之,表面的强弱是假象,真实的强弱恰恰与表象相反。老子称之为“正言若反”。这里“言”是语气助词,类似“焉”,不作“言语”解。“正言(焉)若反”就是“正面看上去好像反面”,因此若要求得正面,势必从反面入手。

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强就是弱,弱就是强,不是诡辩,而是天机,是万事万物永远无法抗拒的规律,其背后真正的奥秘是“公平公正”原理,下文会作进一步阐述。“强”在老子词汇中表示索取,“弱”在老子词汇中表示供奉。道生万物养万物而不求任何回报,是无上奉献,所以才能驾御整个宇宙;水滋润万物而不求任何回报,是德比天地,所以才能主宰一切生命。有舍方有得,大舍有大得。反之,强梁不得其死,祸莫大于无敌。这是“弱者道之用”正反两面的涵义。

“舍”与“得”不可分割,只谈“不争”,而不谈“故莫能与之争”,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两千年来,人们对“弱者道之用”的诠释大都陷入了片面的误区,只见“不争”,而不见“故莫能与之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对“上善若水”的解读,将“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改成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争”变成了“不争”,老子的辩证逻辑被偷换成了儒家的线性思维,“不争”的结果还是“不争”。但在老子的逻辑中,“不争”的结果反而是“有争”,不想得到的人最后反而得到的最多,故大成者从不与人相争。

对“弱者道之用”的片面解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子原始章节被高位截肢,老子原文中对“弱者道之用”的诠释不翼而飞。“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在传世本中被移至第八十一章结尾,而“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句则被插入了传世本第二十二章,致使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完整论述变得有头无身,为后人断章取义开了绿灯。这两段文字是对“公平公正”原理的阐述,也是“不争而争”辩证逻辑的具体体现,缺一不可。还原版将其各就各位,“弱者道之用”的完整逻辑得以再现,所指一目了然。

“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结合“反者道之动”,这里谈一谈“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两大基本原理,这是两条公理,是老子哲学的逻辑出发点,是先于一切存在而存在的法则。是“对立统一”原理决定了道的存在,而不是道创造了“对立统一”原理。

今天,人们仍然在不断讨论数学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从老子思想出发,数学只能是发现而不可能是发明。道生万物,是道制定了万物的规则,所以数学是道的发明,而是人类的发现,逻辑学亦如此。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等诸多物理学家,在认识了宇宙最深层次的规律后,都认为宇宙是“被精心设计”的,而不大可能是自发产生的,因为其设计精妙实在是不可思议,可以排除一切偶然性。然而,“对立统一”原理又是先于道而存在的,形象地说是“对立统一”原理发明了道,而道则是发现了“对立统一”原理。这是“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理论体系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因此,“对立统一”原理是不可挑战的,而这一原理的具体表述又有“对立面始终存在”(决定了道的存在)和“对立面互相转化”(决定了道生万物)两大法则。既然“对立面互相转化”不可抗拒,有“无中生有”,就必然有“有中生无”,有“宇宙大爆炸”,就有“宇宙大收缩”,“道生万物”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其逆过程,这才是完整的天道轮回。同样,有“出生入死”,就必然有“死而复生”,这是老子本体论不可回避的结论。生死轮回与四季变换和宇宙生灭没有本质区别。生死轮回也是道家的“生死说”,庄子《齐物论》对此作了更为具体生动的阐述。庄子视死如归的奥妙,也正源自于此。

就生命而言,人们只看见了从生到死的半个轮回,而不见死而复生的另外半个轮回,于是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但从老子思想体系出发,未见不等于没有,道就是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不出户牖,能知天下,未经古始,已历沧桑,未卜先知,尽数未然,这一切的背后只有一个简洁独立的“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原理使老子思想跨越了现代科学的极限,将人类认识从可感知世界拓展到了不可感知世界,纵有平行宇宙、超维时空、不确定原理,也无法挑战老子哲学,这是老子哲学至今未能被充分认识的巨大价值。

天道轮回,以反取正,是老子辩证思想的智慧结晶

道推动万物的运动是轮回往复,道驾御万物的准则是尚弱抑强。

道在创生宇宙时为万物设定了生命周期,有的天长地久,有的朝生暮死,生命周期虽有不同,但规则一样。“天道圆圆,各复其堇。”天道轮回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不仅是生命,事业、国运、暴风骤雨、天地星辰,也都不例外。

道对万物的驾御就是让所有生命周期都依赖于道的滋养,“夫我有三宝,一曰滋,二曰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滋养是道驾御万物的秘密武器,道的无私奉献是维护宇宙生态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用弱就是奉献,奉献就是无私,无私才能有所得,大公无私,万物归往。

反,楚简《老子》作返,系战国后人所改;“返”最早出现在战国中期,老子时代应尚无“返”字。“反”表示相反的方向。“动”,使动用法。“道之动”是“道动之”的倒装,“之”代指“物”。同样,“道之用”是“道用之”的倒装,“之”指“弱”。倒装是为了突出“反”和“弱”。

传世本此句作“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语义与“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相同,故两者可以互换而不改文义。

任何生命周期都包含孕育期和诞生时。人十月怀胎是孕育期,婴儿呱呱落地是诞生时,其他生命也不例外。老子对有无的界定正是以生命诞生的一刹那为标志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谓“万物之始”,就是指生命孕育期,而“万物之母”则是指孕育生命的母亲。换言之,母亲是“有”,母亲怀里的孩子是“无”,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无”变成了“有”,整个过程都聚焦在生命的孕育与诞生。将“万物”改为“天地”,是未能理解老子的实际所指,也误导了后人。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一个“有”指母亲;第二个“有”指婴儿从“无”到“有”。老子是在以生命周期解读“反者道之动”。

后人对此句的解读多有失误。老子是在聚焦某个生命周期,而后人则受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误导,将视线转移到了宇宙的诞生,更有甚者,将“无”解读为道。道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道生“有”“无”。道属于“超物”的范畴,“有”“无”属于“物”的范畴,级别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即使要谈宇宙的诞生,则“无”当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一、二、三”,而“有”则是指宇宙中形成了天地万物,但这是一个极不直观的过程,“有”“无”之间的这条界线根本无法确定,而且没人知道是什么样,会越解释越糊涂。为了说明“有”“无”的概念,老子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道不仅生养万物,还要为万物的生生不息保驾护航,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宇宙生态。为此,道制定了治理宇宙的三大准则,即所谓“三宝”。提倡“公平公正”,杜绝为利益而争,这就是“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是道对宇宙万物的约束。只有大家都不争,天下才能太平。“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老子明确指出,“不争”是道为了维护宇宙生态而提出的一个治理目标,这一目标基于“公平公正”原则,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不争”落实到宇宙万物的一切行为之中。于是便有了“人之道,为而不争”。因此,“不争”就是有道,“争”就是无道,有道势必要战胜无道。而在强弱双方互动中,“不争”就是处弱,“争”就是使强,其结果一定是“柔弱胜刚强”。如此,老子从“公平公正”原理出发,诠释了“弱者道之用”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弱能胜强、不争而有争的必然性。

由此可见,“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是道奉行“公平公正”原理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公平公正”原理在战国以后的版本中逐渐被“清静”、“仁慈”等概念所偷换,“弱者道之用”的理论基础便不复存在,后人对这一概念的解读如天马行空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里要澄清几个概念。“天之道,利而不害。”但老子之前又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么,“损有余”是不是“不害”?当然是。因为“害”与“不害”是以整体利益来衡量的,“公平公正”是为了维护整体的利益。若有人饥不果腹,却又有人挥金如土,这说明天下出现了“不公”,道责无旁贷,势必要对乱象加以治理,体现为“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此才能确保宇宙生态的健康发展,这当然是有利而无害。

其次,“人之道,为而不争”与“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矛盾?字面上确实有抵触,因为此“人之道”非彼“人之道”也。“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指天下无道,彼时老子在暗喻周王朝的不平等制度,而此处的“人之道,为而不争”,则是指道为万物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以“公平公正”为前提的。同样是“人之道”,内涵完全不同,这需要在各章节的语境中加以体会。

本章勘正说明

1. 本章涉及的相关章节重组

本章由王弼本三个不同章节重组而成,前三句出自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后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

本章的主题是阐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这一主题的诠释是本章的任务,然而,王本第四十章仅仅给出了“反者道之动”的说明,何为“弱者道之用”根本没有涉及,意犹未尽。

反观王本第八十一章,整章涉及了五个不同主题:第一段是对“美言”的定义;第二段经校订后为“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多”指多事,还原版将其归入了“恭常简事”的主题;第三段“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主题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相呼应;第四段则是在说“圣人不积”;最后一段是对“弱者道之用”的解读,故将其纳入本章。

但“人之道,为而不争”仅仅是方法,并非结果,“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才是结果,而这句恰恰又混入了王本第二十二章。二十二章首、尾两段论“曲则全”,首、尾两段文义衔接自如,但首、尾之间插入的三段文句却打乱了首、尾两段的逻辑脉络。其中一段纳入本章最为合理,另外一段是阐述圣人有自知之明,最后一段仅一句“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该句显然是“昔之得一者”章的遗漏句。

经对王本第八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章句的逐一分析归位,确定了“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和“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纳入本章为最佳选择。这两句上下衔接默契,对“弱者道之用”的解读准确全面。而还原后的整个章节逻辑贯通,论证完整,故最终确定了本章的重组。

2. 版本校对、关键词考证与释读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反”,唯有楚简本作“返”,其他版本均作“反”。“返”表示返回,而“反”则表示向相反方向运动,涵盖了从无发展为有和从有返回到无,而老子下文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的正是从无到有,故“反”用在此更为准确。且“返”字晚出,始见于战国中期金文,疑老子时代尚无“返”字,楚简本“返”字当系战国后人抄录时改,故还原版从“反”不从“返”。

“动”,楚简本作“僮”,其他版本均作“动”。“僮”或为“彳童”之误,“彳童”是“彳童+之”的简字,本义走动,后被“动”所替代。还原版读“僮”为“动”。

又,楚简本“僮”之前脱“之”字。“道僮也”表示“道”本身在动,而“道之僮”则表示“道僮之”,是道推动物体在动。故“之”字不可省,还原版补之。

“弱”,楚简本作“溺”,“溺”通“弱”。“用”,楚简本作“甬”,“甬”通“用”。“也”为语气助词,有或无均不改文义。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物”,楚简本作“勿”,“勿”通“物”。“有”,楚简本作“又”,“又”通“有”。

“天下之物生于有”,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作“天下万物生於有”。这里,老子是在通过单一物体的生命周期来解读“反者道之动”,故应从“天下之物”,“万”系后人所改。

“有生于无”,唯楚简本作“生于亡”,“亡”通“无”。楚简本上句“又”后脱重字符,系抄漏,还原版补之。

首先,“弗”、“不”之辨:

“弗”当为老子原文,作“天之道,利而弗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汉简本与之同。帛书甲本此段文字全部残毁,帛书乙本前一“弗”作“不”,传世本“弗”皆作“不”。“弗”与“不”老子用法略不同,“弗”表示“绝对不”,强调绝对不会发生。帛书乙本及传世本的“不”系后人改。“弗”虽文义更为准确,但现代汉语已弃用,故还原版以“不”代之,仅在文中附加说明。

“天之道,利而不害。”唯帛书乙本句首多“故”字。其他版本写法高度一致,帛书乙本“故”字当为后人添加。

“人之道,为而不争。”汉简本作句尾多“也”字,当为后人添加断句语气词。王弼本等传世本“人”作“圣人”,是将“为而不争”解读成了“圣人之道”。但从上下文分析,老子这里是指道为宇宙万物制定的准则,“人”实为以人代物,作“人之道”方才不误,“圣”字当系后人误增。

此句汉简本“不争”作“无争”,“无”或为“弗”之误。汉简本等衍“天下”二字。如上文所述,老子这里在阐述“争”与“不争”的一般法则,适用于任何对立双方,而不仅仅局限于“圣人与“天下””。“天下”仅仅相对“圣人”而言,制约了“争”与“不争”的普遍性,“天下”二字当系后人未能深刻理解老义而误增。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

附三:王弼本《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㈤ 解读《道德经》第37章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唯毕缓

译文:道通常什么也不成为,而是顺其自然,这样什么都可以成为。侯王若能坚守它,天地万物就会自然化育,天下也将安定。万物成长若产生了私心杂念,就用质朴之道震慑使它回到混沌状态。这样用道的质朴来震慑,就不会产生私心杂念。没有私心杂念,天下自然归于静定,永没有倾覆的危险。

本章是巜道德经》中“道德”的尾章,重点是论述君主无为而民自化的道理,讲治国之道。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无为。“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表现形式。把“道指模”的观念落实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之中。在老子看来,为政者若能顺应自然之道治理国家,不危害人民,不胡作非为,不妄加干涉,人民就会数早自由成长,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社会也会长期稳定。

㈥ 《道德经》是怎么分篇的

《道德经》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版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权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㈦ 老子《道德经》的最后一句,到底说了什么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无为思想在今天都还有很深的借鉴意义。人年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老子比较消极,可是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无为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在《道德经》里面,更是汇集了老子的智慧,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道德经的最后一句,也是特别有人生哲理的一句。

不争可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坐公交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座位,免去站着的颠簸。可是如果车上有老人上车,年轻人们主动不争,让老人可以有座位坐,这无形中就做了善行。这种善行在社会上成为一种风气,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和谐很多。

以上就是道德经最后一句的智慧和哲理,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不争,以退为进,以无为作有为。

㈧ 《道德经》|| 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章尾,“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极端为甚,奢侈过量为奢,过度为泰,而去甚、去奢、去泰就是不管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做事要有分寸,不要去追求过分极端的、过分奢侈的行为与法度。凡事要有所节制,恰到好处。

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和珅其人,本来也算才华横溢,大学士,与纪晓岚平分秋色,同为乾隆左右,才识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惜这聪明才智,勘不破钱权机术,当然也有说他的贪是为保障乾隆的所用,但最后嘉庆帝从他家中抄出的现银抵得上国库的十年收入,是真正的富可敌国的贪官污吏了。

和珅看他本身精明强干,地位也很稳固,乾隆帝对他更是宠信有加,他也是大权在握。即使如此,也没逃脱“人心不足蛇吞象”之俗语,不懂得适可与收敛,钱权一个也丢不下,终于把自己走上了绝路。到最后也不过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远红尘。”什么也带不走,带走的是自己的性命。

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诱惑,依旧使贪这一行为层出不穷,实在是悟不透呀。人生一世,能用者若何,终其生,不过一张嘴,一张床就可打发了,贪的再多又能如何呢。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行路中要善于做减法,不使自己负累过重,轻装上阵,才能走得快走得远。

一次楼上阿姨的电脑连不上网络,上楼去帮她处置。那屋子进去像进了军营,干净整洁,一点的杂乱东西也没有,被子也是像豆腐块一样方正。一双拖鞋,外出时脚上一双鞋。衣服也是,说又穿不了那么多衣服,拿出来两身就够了。一身穿着另外一身肯定就是在那晾晒着。

我想下我拿出来的近十双鞋子,常穿的也不过一两双。衣服到处都是,哎,惭愧!不知道她读不读《道德经》,但她肯定是把“去泰去甚”进行的彻底。她的世界是简单明了的,不包含一点多余的杂质与尘埃。

老子强调的大概就是这种去除外界的各种纷扰与诱惑,静守己心,静观世变,如愿保持着内心的清明与宁静。其实填满了太多的物质与杂物,心灵也就不那么纯净了。不若剔除一部分,保有一定空间,随时吸收容纳新鲜的事物。物质上精简,精神上富足。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做事不追求极致,随性而为的话,可能就没有很大的进步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进步。因为你对自己没有要求,对事物没有很大的兴致。所以说老子的这个观点也要分两面来看,适可而至,勿走极端。

我就觉得我一向随性惯了,突然来要求自己,有时感觉很累也会很疲惫。就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坚持下去了,还是说继续随性而为方为自然呢?

还是要有个度,恰到好处,不可太消极看淡所有,不可太奢望拥抱所有。

㈨ 道德经最后一句话

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如下:

道德经最后一句话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艰涩,它是中国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许是所有哲学家中最高寿的,思想也最透彻、孤绝、高深。《道德经》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在鲁迅的《故事新编》里,《道德经》是老子出关时敷衍关官所写的讲义,成书不过一天半,因为是讲义,不免有些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鲁迅虽是调侃,不过传说亦不太可信:关官在城头远远望见一股紫气,知道圣人要来,而刚好他又博学多识,问道于老子,老子便写了道德经交给他。

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于是立足不败之地。古代乱世多暴君暴民,暴君杀暴民,暴民杀暴君,你来我往,整个时代都受罪。这可说是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之一。

再回过头来看“为而不争”,其实包含了一种策略,因此后世也有军事家把它当做兵家的韬略来看,不争无用之争,乃至以弱胜强。当年红军打游击战的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能不说是得益于《道德经》的灵感。

㈩ 《道德经》中“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其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最后一句作何解释

这里的关键在于“诚全而归之”该如何解释?

说实话,这五个字虽然简单,但还真是很少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包括一些国学名家。
比如,任继愈老先生把它翻译为:“确实能使人圆满成功。”把“诚”解释为“确实”,“全”解释为“圆满”,都说得过去。但把“归”和“之”解释为“能使人成功”,实在是莫名其妙。
再如,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把它解释为“真的能使人得到保全,善度一生”,比任先生的解释稍稍合理一些,但把“归之”解释为“善度一生”,也是牵强得很。好像人们实施“曲折全”的策略,就是为了苟全性命而已,这也太小气了,与道家的理想也是不符合的。道家向来追求的是“长生久视”之道,而不仅仅是“善度一生。”
网上有人把这里的“诚”理解为“不诚无物”,个人觉得也说不过去。“不诚无物”出自《中庸》,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思想,跟道家思想不相容。道家讲“无为”,讲“道法自然”,不会刻意地教大家去“诚”或者“不诚”。因为这两者都属于“有为”,属于刻意,跟“道法自然”的原则相违。

那么,“诚全而归之”究竟该如何解释呢?为了方便,我们先把《道德经》第22章整篇原文贴出来: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以上“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论点,“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是论据,证明前面的论点。而“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是对全文的总结,归结到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核心思想上。所以,个人觉得,“诚全而归之”可以解释为:“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回归大道的根本(无为、自然)。”这里把“归”解释为“回到大道的根本”,依据的是《道德经》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在老子的语系里,“归”就是“归根”的意思——这种以经解经的方法,个人觉得最为科学。
至于句末的“之”,是虚用,无所指。类似的用法,如“久而久之”。

本人店铺有道德经名家注解大全,欢迎光临~店铺地址在我个人资料里面

热点内容
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 发布:2024-11-18 13:46:06 浏览:598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背诵 发布:2024-11-18 13:43:29 浏览:38
北京海淀区海淀街道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4-11-18 13:27:49 浏览:247
同谋罪刑法 发布:2024-11-18 13:20:20 浏览:696
国际商法知识产权英文版 发布:2024-11-18 13:19:15 浏览:922
规章可分为 发布:2024-11-18 13:18:59 浏览:122
依法治镇建议 发布:2024-11-18 13:16:01 浏览:977
南翔法院 发布:2024-11-18 13:03:14 浏览:772
国内信用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8 12:58:06 浏览:979
教师资格中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发布:2024-11-18 12:53:19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