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0-12-31 13:49:30

㈠ 什么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职业道德就是对于这个职业的热爱。银业员的职业道德是为每一个顾客服务,并且服务周到?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㈡ 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1.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社会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职业活动的宗旨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职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 集体主义原则(因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协调个人、集体与社会三者的关系,离开了集体主义,这三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协调的);

  • 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原则(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里,所有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充分认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㈢ 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我觉得应该是指敬业的思想,职业道德最重要的就应该是热爱自己的职业。

㈣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不要抄袭,A:爱岗 B:敬业 C:奉献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4)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扩展阅读

职业道德的特点:

1、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

3、职业道德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㈤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职业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1.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切经济活动、职业活动的宗旨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2.
集体主义原则(因为职业道德要协调个人、集体与社会三者的关系,离开了集体主义,这三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协调的);
3.
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原则(在我国的,所有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充分认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㈥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爱”与“责任”。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6)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共六条,不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当前,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因此,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十七大”强调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尤其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所以教师的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㈦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是什么基本原则是什么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有下面三个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社会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职业活动的宗旨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职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集体主义原则。因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协调个人、集体与社会三者的关系,离开了集体主义,这三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协调的。

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原则。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里,所有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充分认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7)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

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

1、行业性。职业道德指适用于特定的职业活动领域。而且对于不同的职业,职业道德是不同的。如对建筑工人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同于对护士职业的道德要求。

2、广泛性。只要有职业活动,就能体现一定的职业道德,它渗透在职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

3、实用性。职业活动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以简明的形式做出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时代性。职业活动代代相传,所以职业道德在不同时代有许多相似的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职业道德又具有时代的特征。

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们应当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是告诉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如何做人的规矩。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核心、原则的指导下形成的,它包括各行各业必须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适应各自职业要求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㈧ 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 )

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其中爱岗敬业是核心和基础。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尊职敬业是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勤奋奉献的前提和基础。从业人员,首先要安心工作、热爱工作、献身所从的行业,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工作实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贡献。

从业人员有了尊职敬业的精神,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进取,忘我工作,把好工作质量关。对工作认真负责和核实,把工作中所得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莫大的荣幸;同时认真进行分析工作的不足和积累经验。

(8)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扩展阅读: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

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㈨ 我国职业道德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㈩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内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容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10)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扩展阅读: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在经济活动中,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经济利益;同时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严格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