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道德
『壹』 有关身边人的道德故事,快,要真实的
宽容
在人们的生活里,如果没有宽容,就像在黑夜里没有路灯一样,不能为你照亮前进的道路。
——题记
在人们的生活里,人们离不开宽容,如果离开了宽容就没有了人生目标的方向。
记得小学的那一年的冬天,我很早起来去上课,那时天气很冷,我上了公交车,车上和往常一样,人很多,很拥挤。
上车后不久,因为天还没有亮,所以司机没有看到路面上的坑,那个坑很大,因为已经来不及刹车了,所以司机就直接冲过了那个坑。人们都差点儿就摔倒了,就在人们自顾自看看有什么东西掉了没有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声:“你在干什么,没长眼睛吗?我的鞋都被你踩脏了。”顿时,车上的人们,包括我在内都不说话了。原来说这句话的是一个小学生,年龄和我差不多大,这是,一个大约初二的女中学生说了:“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踩脏你的鞋的,请原谅。”那只这个小学生说:“你先给我擦干净再说。”顿时,时间似乎定格在了那一刻,那个女中学生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细心的擦了起来。车上的人们都看着这个小学生,都没有说话,这个小学生似乎是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但“没关系”这三个很容易说出口的字却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那个女中学生依然默默地擦着鞋,人们一直都没有说话,盼望着小学生把“没关系”那三个字说出口来。
车上真静,如果没有汽车的轰鸣的声音,连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见。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们还是这样盯着这两个人,仍然这样僵持着。汽车过了五站了,可那个小学生还没有说出那三个字,车上的气氛很不同寻常。又过了一会儿,那个男孩终于动了动身体,弯下腰对那个女中学生说:“没关系,我回家自己去洗吧。”这个男孩终于说出了人们最希望听到的三个字,于是,车上的人们谈开了,那个女中学生说:“谢谢你的原谅,真对不起,我踩脏了你的鞋。”说完,把纸又放回了书包里,对司机说:“师傅,请停一下车。”车停了,那个女中学生走了,可是我久久不能忘怀。
这件事使我一直铭记在心,久久不能忘怀。
不错的,在人的生活里,宽容是一根蜡烛,在最黑暗的时候为你照亮正确的道路;宽容是一盆温暖的炭火,让你在冰天雪地里感受到温暖;宽容是一面镜子,让你在迷茫的时候让你找回你自己;宽容是一把伞,在下雨的时候为你遮雨。如果人们的生活里没有宽容,那整个世界都将是黑暗的。把宽容当作一杯清水吧,让它成为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贰』 我身边的道德细节
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上车不排队其实最没效率
2004-4-28 8:11:37
看了《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报道后北京八中怡海分校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在班会上认为《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报道,在学校中引起极大关注。北京八中怡海分校的学生,甚至完全模仿本报报道形式,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
■班会调查了五组内容,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举行主题班会的是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初二(8)班,主题是《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你为他人和自己创设好环境了吗》。学生通过电脑制作、大屏幕展示等方式,分现场调查、同龄观点、专家点评和样板行为四部分,指出了身边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并做出了样板行为规范。主题班会现场调查了五组内容:破坏公物、随地吐痰和乱吐口香糖、不分时间场合大声喧哗、上下车拥挤、宠物扰民。学生对上下车拥挤和宠物扰民最关注。
一名男生给大家讲的关于挤公交车的切身经历引起大家共鸣。前几天乘公交车去补课,到目的地的时候,好不容易刚从车上挤下来,但是上车的人拥挤得更厉害,结果刚下车的他又被挤回到车上。“当你要挤上公交车时,你如果能认识到上下车拥挤会更浪费时间,就不会做出挤车这种不道德的事,这样无形中会节省时间。”这名男生说,“当我们要随地吐痰或吐口香糖时,我们如果能认识到做这件事,会破坏我们美好的环境,就不会随地吐了。”他说,其实讲道德首先受益的是自己,其次是他人和社会。
■不检点自己的道德细节,既损人又不利己
《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你为他人和自己创设好环境了吗》列举了许多学生认为生活中值得反思的道德细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厕所里,清洁人员特地在便池边放了垃圾桶,可仍有人不时往水池和便池里扔烟头、纸屑,引起堵塞;电影院银幕上醒目地出现“请勿吸烟”的提醒语,可仍有人吞云吐雾;候车室,有人对痰盂视而不见,仍随地吐痰,甚至还吐口香糖,使地面龌龊不堪……学生们告诉记者:“这些人我行我素,目中无人,其实质是缺乏社会公德。”
在大家的身边有没有上述现象的发生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学生们通过自身体验,或者通过查阅资料,对破坏公物、随地吐痰和乱吐口香糖、不分时间场合大声喧哗、上下车拥挤、宠物扰民等五种不良现象进行了评议,并总结出了减少这些不良行为的样板做法。
“社会是一个整体,如果每一个人都不注意道德细节,那么每个人一方面是给别人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一个担任专家点评的学生说,“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时时刻刻都要与人相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德。试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做事之前都替他人着想,遇事都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那么我们的社会肯定会变得更美好。”
那位“专家”学生特别说,让我们重视身边的道德细节,为他人和自己创设良好环境,“也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因为你的存在,使别人感到快乐幸福。”
■同学们发出倡议:从小事做起
主题班会结束的时候,初二(8)班学生还为《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发出倡议书。他们倡议:1.自觉遵规守纪,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识。2.从身边小事做起,注意道德细节:在家庭中做一名孝敬父母、明理懂事的好孩子;在学校中做一名热爱学校、尊敬老师的好学生;在社会中做一名知法守法、举止文雅的好市民。3.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区分善恶美丑,敢于和善于向不良行为做斗争。
初二(8)班班主任老师说,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社会的同时,有些人却忽略了对精神文明的规范。不文明行为的时有发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已造成危害。《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则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杜绝不文明行为的出现,为了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北京八中副校长尹小凤介绍说,《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成长必读》目前已经引起全校学生和教师的共鸣,这种方式非常新颖,而且切近学生生活。
“只有不断地通过道德细节教育,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尹小凤校长说,“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刚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学校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范本。”(www.sina.com.cn)
『叁』 发生在我身边的道德故事
[发生在我身边的道德故事]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演绎着大大小小的道德故事,发生在我身边的道德故事。我也曾经历过一些道德故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 记得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到市场买菜,有一车绿油油的小青菜吸引了妈妈的目光,我们来到车前,妈妈弯腰买菜,我在旁边等她。忽然,我发现妈妈身旁的一个阿姨在付钱是不小心掉了十元钱,她一点也没感觉到。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发现了。她走过来,用脚踩住钱,蹲下来,假装在系鞋带,刚把钱拾起来时,就听见一个小女孩大声说:“阿姨,你的钱掉了。”当丢钱的阿姨正疑惑得看着地面时,小姑娘指着中年妇女说:“阿姨,你的钱掉了,是这位阿姨帮你捡起来的。”中年妇女的脸通红通红的,只见她把拾到手里的钱递给丢钱的阿姨,甩头走开了。这短短的一幕让我意识到:这小小的十元钱,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心中的位置是多么不同啊。小女孩一定知道,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绝对不可以拿的。 记得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位老人,弓着身子吃力得骑这一辆装满蔬菜的三轮车,小学生作文《发生在我身边的道德故事》。那是一段上坡的路,路很陡,老人骑得很费劲。尽管他竭尽全力,车子仍像蜗牛一样慢悠悠的向前移动,甚至将要滑下来。这时,他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眼看他力不从心,我急忙跑过去,帮他推车。老人顿时感到轻松了一些,三轮车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爬上了坡。我的脸上也憋得红红的。老人转过头来,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叫声么名字?在那上学呀?”我抹着脸上的汗水自豪地说:“我叫少先队员。”老人笑了,我也笑了,天边的晚霞也笑了。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虽然平凡,却不能忽视,就像《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的父亲讲得那样,“道德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我要向钓鱼的孩子那样,做一个有道德有志气的人。
〔发生在我身边的道德故事〕【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肆』 有道德的事,1000字,自己或身边的人
什么是道德?我带着困惑去寻求它的正确答案。爸爸说:道德就是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于律已。妈妈说:道德就是最美丽的花儿,要求人做事必须要问心无愧,心胸坦荡。爷爷说: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传统,是在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奶奶说:道德就是一种信用,要诚以待人,取之有道,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更加迷惑了,究竟什么才是道德呢?最后,我又来请教老师。老师听了,笑笑说:他们讲的都是正确的。看着我疑惑的表情,又说:如果你还不明白,不如带着问题到日常生活中去仔细寻找吧。
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我思索了很久,终于有了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道德就是感恩。记得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从前有一和尚被人甩了一巴掌,气愤地在沙滩上写下“X年X月X日被X人打”,后来遇险被别人搭救了,又在岩石上刻下“X年X月X日被X人救”。朋友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写字,他回答说:“巴掌之痛写在沙滩上,很快就会被海水冲了;相助之恩却似刻在石头上的字,天长地久。”是呀!我们成长在这个幸福的年代,父母的养育之情,老师的教育之恩,以及社会给我们无私的关怀,都需要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和本领才能给他们颀慰呀。所以,感恩不也是一种道德吗?
道德就是谦让。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到超市购物,我们在收银台前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轮到我们。就在这时,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到了我们前面。可妈妈却好像让着他一样,什么话也没说,而且还把身子往一边让了让。我刚要生气,妈妈却悄悄地拿了我一下,说:“人家是老人呀,我们让一下有什么关系呀!”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平时在公交车上,大家优先给老人、孕妇让做的事情。是呀,谦让不也是一种道德吗?
道德就是爱心。前不久,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带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看着一片片废墟,一个个孤儿,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大家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就连我们班许多平时特别节省的同学,也都把自己积蓄的全部零化钱都捐了出来。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道德风尚吗?
道德就是奉献。老师常常以周恩来爷爷小时候的故事教育我们。印象最深地,就是讲他12岁那年,跟随伯父在奉天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周恩来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他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理想。他也是这么履行自己诺言的,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还有许许多多、不胜枚举的前人们,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让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他们不也是有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种道德吗?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事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道德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伍』 我身边的道德行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你们好! 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峻;来到虎门才懂得什么叫做雄伟;目览黄河,才知道什么叫做壮阔;游览长城,才体会什么叫做巍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祖国母亲给予我们如此丰厚的物产,同时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难忘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忧患国难而投泊罗江;童稚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长辈的动人故事;三国时的诸葛亮,心胸开阔,七擒七纵孟获;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 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分裂走向统一;挣脱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但是关于公民道德修养的任务势在必行。因为没有伦理道德的社会,将何其混乱不堪! 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一个愚蠢的想法,残忍的将一瓶高浓度的硫酸泼向黑熊的事件。听过这篇报道后,我的心在颤抖,在滴血!我似乎听到了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残存的一只眼睛无助的、黯然地望着一切。不!是仇恨地望着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朋友的人类,为什要如此凶残的伤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动着,不时传来皮毛烧焦的“滋滋”声,它愤怒了,它竭尽全力的站起身来,重重地捶打着上锁的铁门,以垂死的挣扎向人类示威。慢慢的,殷红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带着满腔悲恨昏厥过去。那一幕幕,一声声,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想过了吗?我不断的问自己,这都是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然会有如此不道德的行为,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而人类的道德观念却越发淡薄了。人们置身于高质量的生活中,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便是德。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面对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做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掌握科学文化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那么我要问,对于一个中学生,道德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道德就是宽容、创造、诚信、勤劳、创新、奋斗! 众所周知,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宽容就是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但要真正做到宽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不仅能补先天不足,还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壮大起来的。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业,在困苦中创造辉煌,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无数经验者表明: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 这是一个充满了创造的世界,这是一个呼唤创造的时代。中学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勇敢、主动的去开拓、去创造,让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成为托起我们民族未来、祖国希望的脊梁吧!
[1]
『陆』 如果一个人身边有一个好的道德的人会怎样
如果身边有一个好的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受到他的影响,也会变得有道德,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好的环境下就会受到好的教育。
『柒』 关于身边道德的小故事
传
传说,某地有一位老人久病不愈,父亲找来一只箩筐,把病中的爷爷装进箩筐,父亲专叫他的儿子和他一起属,用一根扁担把爷爷抬到河边,打算空手离开。儿子却手忙脚乱的把爷爷从箩筐里抱出来,还执意要把箩筐和扁担带回家。当父亲的不解地问儿子,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当儿子的不假思索的说:我把这箩筐和扁担留起来,以后可以用来抬你啊!当父亲的此时才猛然醒悟,赶紧把爷爷抬回家,从此,好生服侍。
『捌』 身边品德高尚的人有哪些
很多,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比如坐公交车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座的朋友!
『玖』 身边的道德故事300字
在深圳的职场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位求职者到一家公司去应聘,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他很快便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面试的最后一关,由公司的总裁亲自主持。当这位求职者刚一跨进总裁的办公室,总裁便惊喜地站起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世界真是太小了,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上你,上次在东湖游玩时,我的女儿不慎掉进湖中,多亏你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去将她救起。我当时由于忙,忘记询问你的名字了。你快说,你叫什么?”这位求职者被弄糊涂了,但他很快便想到可能是总裁认错人了。于是,他平静地说:“总裁先生,我从来没有在东湖救过人,你一定是认错人了。”但无论这位求职者如何解释,总裁依然一口咬定自己不会记错。求职者呢,也犯起了倔强,就是不肯承认自己曾经救过总裁的女儿。过了好一会儿,总裁才微笑着拍了一下这位求职者的肩膀,说:“你的面试通过了,明天就可以到公司来上班,你现在就到人事部去报到吧!”
原来,这是总裁刻意导演的一场心理测试:他口头制造了一起“救人”事件,其目的是要考查一下求职者是否诚实。在这位求职者前面进来的几位,因为都想将错就错,乘机揽功,结果反被总裁全部淘汰了,而这位求职者却在面试的时候,成功地展示了自己诚实的美德,所以轻松地将自己带入成功者的行列。
许多事实都证明:成功,往往与诚实结伴而行。诚实是一个“好人”最基本的人格要素,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诚实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