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君王

道德经君王

发布时间: 2023-05-23 18:20:37

⑴ 《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一、原文

【经典本】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楚简本】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为政者)弃绝智谋算计和巧言令色,对百姓是有百倍之利;弃绝投机取巧和功利之心,那么也就没有盗贼之行;弃绝虚伪和焦虑,百姓方能复归于孩童般真实。当然,仅仅以这三个方面作为规定条文还不够,还要经常有师来耳提面命地嘱托为政者:要内怀纯朴、表里如一,要减少自己私欲清静为政。

*十九章系后学者借老子之名攻击儒家之语,属于窜入,故按楚简本重新梳理,正本清源。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王”“贼”并列的烂账

由这一章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他只是指出当时社会不对劲的地方,希望当时的人慎重处理,将之归导于正途。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是同一精神,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老子对那个时代,深深感到痛苦和不满,因此便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人们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本来还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却被一些标榜圣人、标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搅乱了。

仁义的道理也是一样,那时不只是孔子提倡,孔子综合了仁义亩模的精华,传给后代。在春秋、战国时候,各国之间,相互争战,彼此攻城掠地,都以仁义的美名作口号。等于一些极权政体,也是标榜民主、标榜自由及人权。他们所谓人权,是你听命于我的人权,我要你怎样,你便乖乖地怎样。

所以老子非常讨厌,又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社会上不需以仁义作宣传口号,越是特别强调仁义,越是尔虞我诈,毛病百出。

(2)唯大英雄能本色

并且,人也需抛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聪明——“巧”,抛弃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那么自然不会有盗贼作奸犯科。这是“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那么,把这些绝圣弃智的观念,归纳到怎样的生命理想呢?——“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社会人类真能以此为生活的态度,天下自然太平。乃至个人拥有这种修养,一辈子便是最大的幸福。其实,这正是大圣人超凡脱俗的生命情操。

“见素”,“见”指见地,观念、思想谓之见;“素”乃纯洁、干净。

而“抱朴”,“朴”是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始木头。有些书用“璞”字,“璞”与“朴”通用,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外壳为璞。“朴”与“璞”,表面看来粗糙不显眼,其实佳质深藏,光华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我们的心地胸襟,应该随时怀抱这种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道德经》一书中,圣人主要有两种指谓。一个是指事天道之人,行不言之教的圣人。另一种是指无道之人,行伪巧之智的圣人。本句中的圣,是后一种。民利百倍,说明如果统治者不妄为,百姓依循天道而自然而然地生产生活,他们只会更富足,更加幸福。

(2)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禁绝这些人为的社会行为准则,让百姓摒弃它们,这样百姓就能恢复自己的淳朴天性,亲爱自己的家人,这才是最纯净的亲情,而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伪装出来的亲情。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而机巧滋生,则百姓被从天伦中抛了出来,去追逐更先进的机巧和私利,这是个没有尽头的事情。这样迅族缓最后就会形成阶级分化,竞争失败的人,只能图谋盗窃那些赢得竞争的人。《道德经》认为,可以的,只要百姓可以放弃追逐机巧和私利就行了。如何让百姓放弃追逐呢?《道德经》给君王的方案是:绝弃那些机巧和私利,让人们重新和自然融为一体。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三者。文,是指礼义之文。儒家以文隆礼,以礼隆人。以为文,把这三者立为礼义来教化百姓,不足以教化百姓。这样做,会以文胜质,破坏百姓淳朴的本性。老子所批判的三者,实际上都是儒家所推崇的。

(5)故令有所属。

令,有美好、美善之意。这里是指善为道者的意思。属,从属不离的意思。故令有所属,所以善为道者,应该从属不穗滑离于天道。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一个人,他的本性没有被后天人为的思想熏染过,也没有被后天的伪巧雕琢加工过。见素抱朴,回归自己的自然本性为见素,抱一而不散,为抱朴。

君王不以文胜质,不离素朴。那么百姓自然就会见素抱朴。见素抱朴,自然就会少私寡欲。在文质之辨中,质,并不是野蛮的意思,而是质朴天真的意思。

三、我之体悟——抱朴永续

这一章又出现了一个我们经常提及的概念“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现在在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中,有一种概念叫做“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朴门这个词虽然是音译,但却很有《道德经》里“抱朴”的意味。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翻译者有意借用。

朴门永续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正是提倡通过效法自然的方式,在满足人类的食物、能源、住所等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的需求同时,彰显出人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开发出可持续的生活系统。

我自己是学环境保护的,现在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不了解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人会以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可以让环境变的更好,但实际并不是,环境保护只能防止环境变得更差,而环境治理也不过是将人们不需要的东西,集中收集起来,再运到另一个地方处理掉而已。而所谓的处理,也并不能让这些污染物消失,物质是不灭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是通过转化,将它们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而且有些还可能是饮鸩止渴。所以,我们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保护环境,而真正可以保护环境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回归自然,降低消耗,少加工制造才能少制造污染——即所谓的“抱朴永续”!

⑵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一、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的,但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的,最精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真正辩才高的人出语谨慎。运动可以克服寒冷,静可以战胜热,(治天下的人)保持内心清静才能将天下领上正道。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我们宇宙的物理,大成功大圆满的东西,天然都存在着相当的缺陷。不过,有一点缺陷的话,反而永远不会坏;换一句话说,若求快一点圆满,就快一点完蛋。

(2)“大盈若冲,其用无穷”,大盈就是大满,真正的充满,如瀑布一样,不停地从山上流下来,天天都盈满流动,这就是“冲”的作用。活的东西是永远在流动的,所以其用无穷。

(3)“大直若屈”是说直线像是曲线的意思。懂了这个,就知道人生的道理。所谓的直,是把那个曲线切断,然后人为地校定叫做直,这是假的直;真懂得的话,“屈”的道理就是直。

(4)“大巧若拙”,现在科学进步了,什么东西都是电器化,越来越精细,当然不是古董。这些精巧的东西,用完了就必须丢掉;但是,真正好的东西,并不那样巧妙,而是很笨拙的。

(5)“大辩若讷”,真正会讲话的,就像是笨笨的那样,好像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6)“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能够真正清净,才能有无为的境界。反过来说,无为又是清净的原则、道的原则;无为达到的境界就变成清净,这就是“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成若缺,好像天道自成,跟圣人没有什么关系一样。圣人亏己成道,至于无名无身,是谓若缺。其用不弊。弊,损害的意思,与利相反。道常足而不亏,所以用之不弊。

(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物之用皆有穷,因为万物皆有始有终。唯有道之用,才能无穷,因为道无始也无终。故谓,其用不穷。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以人道观之,道之正,屈人之情。唯有屈人,才能德正。天工神化才是真正的大巧,但是这种大巧却是与人工相反,浑然天成。故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谓大辩若讷。

(4)躁胜寒,静胜热。

躁胜寒,躁,指人心如火;寒,指大道似水。人一旦被自己的心智和欲望所主宰,认为人是正的,人的造化是美的,人的说教是真理,那么就会导致灭天丧道。如何才能以天胜人呢?在于守静笃,水静犹明,人静则归根复命。君王虚静内守,才能复天之正,复神化之正,复天理之正。

(5)清静为天下正。

君王虚静内守,抱神守一,方得清静。君王清静,则灭人复天。天复,则天下正。故,有道之圣王,不以人正天下,而以天正天下。何以复天正天下?不以人灭天,而以天救人。

4、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说的是什么?河上公解释为:有道的君主,通常都有很大成就,他们能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但他们却对名誉、地位、金钱等一点儿都不重视,这种领导者看上去好像缺了点儿心眼,但是他们取得的丰功伟业却不会有任何损坏、穷尽的时候。这叫“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河上公将“大盈”解释为功德圆满的君主、领导者,“若[插图]”指尊贵而不骄傲,富裕而不奢侈。这些有德行的君主,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一直保持一种虚空、谦卑的状态,正因为他们有这种德行,才会“其用不穷”,一直很好地领导下去。

(3)“大直如誳”是什么意思?“直”是直接、比直的意思,“誳”同“屈”,指屈服、弯曲的状态。老子说,真正笔直的道路,反而看起来好像弯弯曲曲的。

(4)“大巧如拙”的“拙”是笨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境界真正高到一定程度时,看起来会有点儿笨拙。

(5)“大赢如绌”的意思是,往往人生成功的人,看上去感觉好像是不足的、屈服的,没有成功的光环。

(6)“躁胜寒”指躁会战胜寒冷;“静胜热”指安静能战胜炎热的状态。“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的“正”是规范的意思,这句话指清静可以作为天下的规范、正道。

三、我之体悟——如何避免“中年油腻”

现在总听到“中年油腻”一词。虽然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但确实一下就能感觉出来。这种“油腻”的状态,不光出现在中年人中,我记得上大学时,就有人有这种状态。只是这种状态在中年人中比例比较高。

我一直在想,究竟有什么特质就显得比较油腻。上次看一篇帖子分析,颇为喜欢。帖子说油腻感主要源于自恋和自大的程度,一个人如果油腻,就很难再专注于事,再学习和进步了。如果用《道德经》的观点来说,这种“油腻”,就是一个人过满过盈的状态。而真正厉害之人,一定不会出现这种“油腻”状态,即使位居高位,成就卓越,也还是能保持一种“谦卑”状态,始终能够保持好奇心,保持学习状态,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而如何保持这种状态呢,清静是很重要的,天天纷纷攘攘的,攀比心、虚荣心很难不被勾起。我们看到的最油腻的形象应该就是那些在酒桌上吞云吐雾、夸夸其谈的人了。所以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人只有保持清净,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平静才不会被各种欲望干扰,才能回归到当下好好做事。

⑶ 《老子论道》20《道德经》第二十章

陈少毅  分享

第二十章、治国的措施和标准二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乎仔粗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意译】

紧接上一章,老子讲论证了治国的三个措施,这一章老子论述了治国的第四个措施。

治国的第四个措施

杜绝过去崇尚玩弄技巧、计谋学识的人,而崇尚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这样人民才能做到放弃忧患的心。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措施呢?)

应诺服从的与呵斥抗拮的,相比较能有多大差别?

美丽的与丑恶的,相比较又能相差多少?

圣人(圣君)所畏避的,百姓就不能不畏避,百姓就是嘴上答应了,可是心里也是不会服从中央统治的,这样做不是很荒唐吗?

(以下老子通过一个祭祀的场景给大家描绘被愚弄的百姓,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来说明自己的四个治国措施,对这两章做了总结。)

众百姓,就像是帝王祭祀时的祭品(猪、牛、马),只有到每年春天祭祀大典时才能登上祭台。

(众百姓还在高台享受的时候)唯独我在众人流中感觉不到多大心里的快乐,就像一个婴儿时的孩子,颓丧失意的找不到归宿。

众百姓都好像很快乐、很高兴,而唯独我为他们感觉到担忧和遗憾。

我这颗愚人的心啊!总感觉(众百姓)愚昧无知的样子。

众百姓好像自己感觉他们生活在光明之中,只有我感觉他们生活在黑暗的之中;众百姓好像自己感觉他们生活的很明白、很清楚,只有我感觉他们生活的愚昧、浑噩。

众百姓就像大海一样波纹纡缓摇动的样子,就像风一样在天上漂泊起伏的样子,永无止境。

众百姓都好像自己有所作为,而只有我感觉他们像个愚昧顽钝不灵活的鄙师。

我之所以有独立于众百姓的这种感觉,是因为我把众百姓贵遵为生我养我的母亲。(体现了老子崇高的爱民情怀)。

(这两章老子总结出了四个治国的措施和标准,但是最后概括出治国的标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是最高标准)。

【感悟】

老子通过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两章的论述,总结出四个治国措施和标准。

1、老子给君王总结出四个治国措施和标准:

四个治国措施:

(1)、杜绝过去崇尚的圣人,而崇尚品质高尚的人;

抛弃过去戚毕崇尚巧智(奸诈狡猾的慧智)的人,而崇尚那些勤劳智慧的人;

这样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2)、杜绝过去崇尚仁者的人,而崇尚上德的人;

放弃过去崇尚义者的人,而崇尚有慈爱之心的人;

这样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

(3)、杜绝过去崇尚技巧的人,而崇尚勤劳致富的人;

放弃过去崇尚只知道追求利益的人,而崇尚岁镇知道感恩回报的人;

这样社会上将不会有抢夺盗窃的贼人。

(4)、杜绝过去崇尚玩弄技巧计谋学识的人,而崇尚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样人民才能做到放弃忧患的心。

四个治国标准:

恢复自然华丽,还原原始质朴;私心是否减少,欲望是否降低。

2、老子给君王总结出最高标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

3、好的君王是把百姓当做自己的母亲,而不是当做祭祀的猪狗,用完了就扔了。

4、体现了老子“以民为本”的为民思想。

5、告诫君王不要把百姓当做祭祀的猪狗,用完了就扔了。

6、体现了老子为民担忧的心情:百姓被愚弄,自己还很高兴,当时的百姓是多么的愚昧。体现了老子的爱民情怀。

7、形成了老子“人性本善”的思想

老子根据“相对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它的思想模型,分析善与恶这一对的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从出生开始,人都是善的,没有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产生了欲望,为了满足欲望开始了争斗,由于争斗逐渐形成了恶。从小到大,这一对的辩证关系,根据老子的思想模型,选择小是上策,根据老子两对的思想模型,选择小善是上策,因此老子得出了“性本善”的思想。《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和老子的思想相同,这可能是老子的思想渊源。

8、通过这几章的讲解大家会发现,读《道德经》一定要注意,老子那个年代的写作方法是形象思维方式,就是只把要讲的各种元素罗列进去,而没有总结和结论。和我们现在的逻辑思维方式不同,当时的人可以看懂我们现代逻辑思维的人就很难读懂。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老子要告诉我们什么是水果,老子那时的方法是:苹果、葡萄、芒果、哈密瓜。如果老子要告诉我们什么是蔬菜,老子那时的方法是:黄瓜、芹菜、南瓜、西红柿。我们现在的逻辑思维的人就不知到老子在说啥,但实际上老子讲的清清楚楚。这就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形象思维是给大家一幅图画,比如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完马致远的这首,你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一幅一幅的画面,一幅一幅的动画。这就是我们古代的思维方式。

9、对孩子的教育,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慈爱的心,这样你的孩子才能走的远

⑷ 翻译和解读《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标点断句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字面翻译

大道总是无为且无所不为。君王若能遵天守道,万物就会自然演化,演化会引起欲望,自己就用没有意义的朴素进行克制,有了没有意培洞指义的朴素,欲望就会被克制。用宁静克制欲望,天下就会自己变得稳定。

道理解析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无欲之为,不贪之做。大道生养万物和平息万事都是作为,但却没有目的和没有诉求,都是自然行为。优秀的君王与合格的家长都守大道,颤键都懂道配配理,都应无为;他们尊道而行,顺势而为,就能让万物按照大道的规范生长,按照自然的规律变化。人类都有意识,对客观事物都有感觉,对万事万物就会产生好恶和利害的判断,就会产生追求和抗拒的欲望,我们需要采取“名可名非常名”的思维,消除感觉中的意义和概念,从而克制意念中的欲望。尊奉大道,学会并奉行无名和清净的无为思想,做到无欲和无感的状态,生活就会宁静,社会就能平安。

宇宙没有好坏,自然没有利害,只有人类因为有意识,有感觉和有欲望,才会对客观事物赋予意义,表明价值和判断好坏。人性祈福,贪恋万事如意,追求美好富贵,所以,大有作为,努力奋斗,结果造成纠纷,冲突和祸害;人道求存,渴望常存久在,谋求平静安宁,所以无为不欲,顺其自然,结果和平,安宁和平凡。

人性贪欲,但不可泯灭,因为也是客观现实,也是天道所为,觉悟大道思想的价值在于一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而非主观愿望,采取顺势而为的态度,而非志在必得的心情,

应用场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应不治而无不治。管理公司或组织,要用道学和法治,而非理想和人治;应该制定宽泛的规则和有效的程序,让日常业务处在自动运行状态中和自然演化的过程中,也要让每个环节,位置和事情的权力,利益和荣誉的程度空虚化,模糊化和朴素化,从而克制欲望,减少人为,避免失误。人生的富贵或贫贱不是大有作为成就的,而是天命所为,客观决定的,公司的繁荣或衰败不是奋斗拼搏实现的,而是客观决定,环境导致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能保证事业成功,但可避免人为灾祸,奋力拼搏,大有作为也不能保证事业成功,但有可能招灾惹祸。

⑸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有身与无身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十三章。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为底本,残字据帛书甲乙本补填,并参照《庄子·在宥》本章引文对帛书补文作了校订。

本章的主题是阐述“有身”与“无身”两种价值观不同的社会意义。老子的“有身”与“无身”已抽象成了哲学概念,分别代表“自私”和“无私”,正如老子将“有名”与“无名”哲学化,分别代表“不公”与“公平”。“有身”与“无身”的社会意义差异,是通过“个人”与“天下”这对正反关系来揭示的。

因此,本章是“对立统一”原理之“对立面始终存在”的又一具体运用,涉及“有身”与“无身”、“个人”与“天下”两组互相对立的关系。常人“有身”,而有无相生,故有“有身”者则必有“无身”者。“无身”者以天下为身,可得天下;“有身”者以身为天下,纵使得了天下也必将失去天下。

本章分三段,第一段阐述“有身”之人的特征,第二段为转折,从“有身”引出了“无身”,第三段阐述个人与天下的关系,揭示了“有身”与“无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意义。

人之所以宠辱若惊,是因为“有身”,正因为“有身”,才错把“大患”当成了宝贝,追逐名利,以辱为荣,自取欺辱。人只有“无身”,才能以天下为己身,唯有如此才能治理好天下。反之,爱己身而不爱天下,即使原本拥有天下,也势必失去天下。

老子本章的旨义历来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是人们对“有身”与“无身”的哲学内涵缺乏必要认识。“无身”是老子“圣人之说”的理论基础,贯穿整部《道德经》,而“无身”的基础又是“对立统一”原理。这是老子理论大的结构框架,把握了这一基本架构,本章的逻辑便一目了然。涉及本章的种种误读,完全无视“无身”的哲学内涵,而将本章老子的旨义解读成了“贵身”,甚至把“贵身”当作是“贵天下”的前提, 南辕北辙 ,与老子思想背道而驰。

不明“物我关系”是“有身”之人的特征

本章与上一章息息相关,概念上是上一章的拓展。开篇这一段,老子特别说明了什么是“宠”,什么又是“惊”,但却偏偏未提何为“辱”,何又为“大患”。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子在上一章中已对此作了详细阐述。“辱”就是上一章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怠”之“辱”,“大患”就是上一章所说的“乏与亡孰病”之“病”。

上一章老子从本体论出发,阐明“物我关系”决定了“名”与“利”均为独立于自我的外物。它们来去匆匆,并不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名利终将弃我而去,“甚爱必大费,拘赃必伙亡”,此为“名利之辱”,被抛弃的羞辱。与名利敬而远之,相安无事,相比得而复失,自取其辱,哪一个对我伤害更大?“乏与亡孰病?”当然,更大的伤害便是“大患”。

因此,这里的“辱”有确切的内涵,就是不知足,不知止,整日为名利忙忙碌碌。“宠辱”是动宾结构,“宠”是动词,表示尊崇。“宠,为下也”就是老子对“宠”的注释,“为下”就是将自己置于卑下的地位。换言之,人若为名利而活无异于将自己当成了名利的奴隶,是以辱为荣。这是老子对追逐名利独特的诠释,“追名逐利”就是“宠辱”,与常人的认知截然不同,也是导致人们误读本章的原因之一。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惊。”“惊”指惊吓。“之”代指“辱”,而非“宠”。“辱”即追名逐利,一旦得到了便欣喜若狂,生怕失去,一旦失去又备受打击,担心它再也回不来,总之是终日惶惶不安。老子称这种因追逐名利而造成的持续惊吓为“宠辱惊”,是终生无法消解的一种病态,所以又可称之为“大患”。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此句前后两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语与宾语的关系,意思是“人宠辱若惊就是贵大患若身。这里前后两个“若”,词性含义都不同,前一个“若”是连词,作“而”解;后一个“若”是副词,是好像的意思。”“贵”,表示看重、重视。“贵大患若身”,就是特爱把大患往自己身上扯,本来与自己无关,却偏要引火烧身,自取其辱。“若身”,指本来不是自己的身体,却偏要当成自己的身体。“若身”的前提是“有身”。

“人宠辱若惊”,各传世本及帛书均作“宠辱若惊”,唯有楚简《老子》清晰地写有“人”字在前。这个“人”字指“常人”,常人“有身”,与“无身”之人形成对立。“人”字置于句首明确了这种对立关系。

从“有身”引出“无身”——老子的圣人呼之欲出

这里首先要对“谓”作一说明。“谓”通为,作为何解,而非称谓之意。这段前后两个问句,前句为问,后句为答,且是以反问句式在回答。但所答并非在解释“什么是大患”,而是“为什么会有大患”。由此反推,问句必然是在问“为什么会有贵大患若身”。

这一段是转折,老子从“有身”引出了“无身”的概念。

“无身”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对老子“圣人”的具体写照。这里老子虽然还没有引进“圣人”的概念,但“无身”背后的理论基础正是所谓的“圣人不自生”。

“圣人不自生”是对立统一的产物。圣人和百姓是社会的一体两面,社会就像一台硕大无比的机器,由无数个功能部件组成,各尽所能,相辅相成。百姓勤劳勇敢,但却缺乏一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圣人掌握了普通百姓所无法掌握的知识,刚好填补了百姓在能力上的这一空缺。这叫难易相成,社会这台机器因此而能正常运转。所以,圣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天下百姓补缺的,这是道赋予圣人以特殊使命。

同理,“对立统一”原理决定了,有“有身”就必然有“无身”。“无身”者自然心中无我,无私无欲,想的是百姓,为的是天下。许多人对此不接受,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无私是一种空想。这是对老子的“对立统一”原理缺乏认识。

老子并不排斥自私。常人是“有身”的,“有身”必有私,故百姓可以是自私的,眼中只有一亩三分地,盘算的只是柴米油盐。正因如此,纯粹由百姓组成的社会必然是缺失的,而这种缺失恰恰需要圣人来弥补。没有圣人的社会不健全,圣人不可或缺。

及,楚简作“﨤”,“﨤”通“及”,等到的意思。又,楚简作“或”,楚人用法,“或”是“又”,“又”是“有”。

个人与天下的关系——“有身”与“无身”导致截然相反的命运

这一段前后两句正是“有身”与“无身”的对比。“爱以身为天下”是“有身”,是将自身当作天下来爱,换言之就是爱己不爱天下。“贵以身于为天下”是“无身”,是将自身用于“为天下”,自己不复存在,全部身心均融入了成就天下的千秋大业之中。

这里涉及了两种句式结构,“以xx于xx”和“以xx为xx”,一字之差,意思干好颠倒。“以身于为天下”是以“为天下”取代“身”,“于”作“用于”解;而“以身为天下”是以“身”取代“天下”,“为”作“当作”解,两者都是置换关系,但方向完全相反,是彼此对立的句型。

“贵以身于为天下,若可以宅天下矣。”意思是“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身体一样重要,倾注了全部心血,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为天下”即治理天下,“为”,治理。若,代词,如此。“宅天下”,即“舍天下”,是寄托天下的意思。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去天下矣。”意思是“把爱自身当作爱天下,爱己不爱天下,这样的人即使执掌了天下,也会失去天下。”“去”,失去。这是老子在暗喻当时的周天子,身为执掌天下的君王,本应以天下为怀,但却偏偏爱自身不爱天下,其结果必然要失去天下。

宅,楚简作“厇”,是“宅”的异体字。去,楚简作“迲”,是“去”的异体字。

这两句,王弼本作“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从句式上看,王本是将“贵身”、“爱身”当作了天下,导致文义混乱,上文提出了“无身”的概念,这里又强调“贵身”、“爱身”,由此产生了各种指鹿为马的所谓自圆其说,细究都无法经受逻辑的拷问。帛书甲乙本“贵以身于为天下”作“故贵为身于为天下”,“以”改成了“为”,由此产生了“为身”先于“为天下”的解读,与上述“贵身”说遥相呼应。而楚简《老子》则缺句首“贵以身于”四字,无法直接判断孰是孰非。好在《庄子·在宥》引用了老子这段话:“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 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庄子的第二句在“为天下”前加了个“于”字,与之相应,“有身”变成了“无身”,于是上下两句只谈“无身”,不谈“有身”,但逻辑和义理均与老义相契合。

当今全球化浪潮下的“有身”与“无身”之争

当今的天下,已不再是九州大地,而是五大洲四大洋。天下的内涵虽然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决定天下之主的标准却始终不变。“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的“有身”是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自身的利益取代了天下共同的利益,爱己不爱天下。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到如今的国际霸凌主义猖獗,公开兜售某国第一的国际关系准则,“有身”至始至终贯穿其中。从早期的贩卖黑奴,鸦片输出,到如今的金融掠夺,武力颠覆,都是“爱以身为天下”的具体写照。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去天下”,这个“去”字,如今正在从酝酿演变为现实。不堪凌辱的弱国小国呼唤着“无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扑面而来,人类历史正在翻开全新的一页。

作为老子思想的发源地,东方古老文明的传承者,今天的中国正在向世人展示一条不一样的全球化道路。公平公正,共同发展,优势互补,以强扶弱。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清晰战略。这一战略,正通过一带一路,欧亚非一体化有序推进,不断深入。

古希腊文明璀璨绚丽,但雅典民主孕育出来的对内民主,对外奴役,却在西方价值体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却将财富平等拒之门外,以至于今天的美国每一次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的巨额救赎反倒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财富集中度不断上升,利益集团不断蚕食中产阶级。事实表明,财富不平等前提下的自由竞争,只能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不可能走向亚当·斯密的社会均衡。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个不一样的财富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不值得人类社会去探索,去创造呢?

对内民主,对外奴役,表现在文化价值认同上就是文明有优劣之别,于是乎一种文明试图征服另一种文明。反其道而行之,上海合作组织打出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大旗,融合了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在内的多元文明,吸取了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精华,国家不分大小,轮流主政,共同协商,决定地区的发展与平衡,正在从一个早期的联合反恐合作平台,逐步壮大成一个新型的跨文明,跨政治制度的政治经济外交全方位合作平台。

“公平公正”是老子思想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不同文明需要在平等合作中不断融合。在新型国际关系中,“无身”就是不倚强凌弱,不以本国利益伤害他国利益,不以自身文明征服异己文明,“贵以身于为天下,若可以宅天下矣。”老子的智慧在今天并不过时,相反,正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本章勘正说明

此句唯楚简《老子》句首有“人”字,其他版本均无。“人”字起到“有身”与“无身”対举的作用,上文已说明,这里不重复。

各版本之间另一最大的差异就是“惊”字的写法。“惊”,帛书甲乙本作“惊”,汉简本作“左马右敬”,当为“惊”的异体字。唯楚简写法罕见,作“上双目下萦省”。此字流行的解读为“从糸从賏”,隶定为“缨”,通“撄”,读作“惊”。唯裘锡圭与众不同,将此字释读为“从双目从萦省”,读作“荣”。裘对此字的构造解读无误,上为“双目”而非“賏”,但读作“荣”亦属臆测,没有文献依据。“上双目下萦省”从造字上也可有其他释义,“双目”象征瞪大的双眼,“萦”代表眼中射出的光芒,可作惊讶解。还原版取“上双目下萦省”读作“惊”。

楚简《老子》中的“惊”,从双目从萦省

“何谓宠辱?”楚简本同汉简本、河上公本、范应元本作“何谓宠辱”,其他版本均作“何谓宠辱若惊”。几个早期版本均无“若惊”二字,二字脱漏的可能性也因此减小。从文义上看,楚简本体现的是老子先释“宠辱”,再释“惊”,逻辑合理,文脉顺畅。故还原版从楚简本。

“宠,为下也”,河上公本作“宠为上,辱为下”(宋本又作“辱为下”),其他版本多作“宠为下”。据老子义理分析,“宠为下”是,“辱为下”非。还原版取“宠,为下也。”

“是谓宠辱惊”,除楚简老子外,其他版本均作“是谓宠辱若惊”。楚简本无“若”字,但在“宠辱”后有一断句附“一横”。有观点认为“一横”为重字符,代表“辱”,读作“若”。这种解读不免荒唐。还原版视“一横”为后人误添,当“宠辱惊”连读,义为“宠辱之惊”。

此段各版本差异主要在最后四字。楚简本只留“或患”二字,后字残,目测当有六字。“或”读作“又”。传世本多作“吾有何患”,帛书甲本作“有和梡”,帛书乙本作“有和患”,“梡”当读作“患”。因楚简本共残六字,补全下文四字,此句最有两字当为“大患”而非“患”一个字。

此段文字,其他版本在“贵”前多一“故”字,当系后人误读而添加。“故”用于此导致上下文逻辑错乱,还原版将其删除。

首句楚简本残起始四字。帛书甲本作“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辶石)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帛书乙本“(辶石)”作“橐(tuó)”,这两个字皆通“托”。“女”读作“如”,则句末当为问号“?”,变肯定为否定,文义与楚简相通,表示“爱以身为天下,则不可以寄天下”。只是首句的“为身”与“以身”差异显著,上文亦作说明,这里不重复。

附:王弼本《道德经》第十三章:

⑹ 老子的话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含义是,所以圣人说:“承受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受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78章,原文如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没有人能实行。所以圣人这样说:“承受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受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6)道德经君王扩展阅读: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⑺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一、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天下有道,善跑的马退还给农夫用来耕田;天下无道,所有的马用来征战甚至母马都要在疆场生小马。祸患没有大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大于什么都想占有的了。所以知足的满足,才是长久的满足。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真正太平的时候,马闲放着没有用,因为不必训练战马了,这时马便像粪土一样没有价值;等到天下无道的时候,又要训练战马。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以老子的历史哲学观点看人类,在天下无道的时候,人类的欲望不能停止,所以战马又要活动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想占有,这就是“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类社会真正和平,必须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够知足。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万物和平,各正其命。天下无战事,马用在了农事上,而不是用在战事上。这是走马以粪的意思。

戎马生于郊。天下无道,导致天下大乱,战乱频仍,马就会被用在战事上。是为戎马生于郊。

(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天下有道,说明君王有功。天下无道,则说明君王有罪,而且是大罪。君王为什么会逆天而为、德不合天呢?因为他最开始贪恋圣人之名,接着贪恋王位之尊,进而贪恋财货之丰。君王守道,与道为一,抱神以静,本为无欲。可欲,则说明离道。

祸,害也,神不福也。君王做了祸国殃民的事,关键在于他为政以人,以人害天。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不知道,道才是大盈大足;以物为事,则总是处在道的匮乏状态。道越亏,则爱愈甚。爱愈甚,则愈不知足。

(3)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能够体会通达大道,是谓知足。失道妄为,并以妄为常,是谓不知足。体知道之足全,并能抱道不离,这便是知足之足。能做到知足之足,那么天下就会恒常有道,君王天德常足。唯天德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4、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当“天下有道”的时候,领导者的心思都在国家生产上,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时候老百姓都安于生产,马都在耕地。“而“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指领导者为了野心、地位,将资源浪费在了扩张上,没有把自己该做的事认真做好

(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莫大于可欲”,指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没有比欲望特别强烈的罪过更大的了。“可”实际也是“甚”的意思,“甚欲”是非常严重的欲望、非常强的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指没有比领导者不知足更严重的祸害了。“咎莫憯于欲得”的“憯”字通“惨”,这句话是说,犯的错误没有比总想得到更惨痛的了。这几句话强调的核心是:您总想得到,总是不知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3)老子说“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是在说“知足”的状态,“足”是富足的意思。

我们总在衡量做事带来的结果是多是少、是大是小。只有我们不再衡量它,才能做得更好、更轻松,这是一种非常从容的人生状态,希望我们都能进入这种 状态。

三、我之体悟——孩子自杀,罪在谁?

今天群里在讨论经济学家宋清辉儿子自杀的事情,宋认为孩子自杀是因为学校给的压力大,当然众网友认为是父母教育的问题。但无论是谁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实在令人感到惋惜不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压力大到如此程度,难道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吗?难道孩子没有抗议过吗?难道学习比孩子的生命还重要吗?能放弃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家长不是期望太高,又怎么会在明知道孩子压力大的情况下还继续施压呢?如果老师不是眼睛只盯着结果,又怎么会看不到每个孩子的状况呢?如果不是社会价值观不是那么急功近利,

所以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罪在谁?罪在欲望,罪在不知足,罪在总想得到和占有!

⑻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1、道生化万物,德蓄养万物,让万物生长和学习,让万物长成和繁荣,养育和保护万物。世间万物都尊重道而珍爱德,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孕化万物而不拥有,成就万物而不居功,引导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道德。

        2、道为本,生万物。德为表,养万物。“道德”二字,一不为宣扬什么高尚情操,二不是掩盖虚伪做作,而是与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道”通俗的讲是 蕴含于万事万物中,并左右万事万物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德”则是人们根据掌握的客观规律,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内悟道,而外显德”。与高高在上的高尚情操有所区别,与掩盖卑鄙下作的遮羞布不可同日而语。既不可高举“道德”大旗颐气指使他人,也不可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鄙视别人。真正的道德,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1、道是本体,看不见也摸不着,真正地发挥作用,得有德这个用体,帮助让我们清楚地认识道、感受到道,享用道的无限妙用,进而“守道”,守住根本,一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人感受外事外物的器官称为“兑”,如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吃,鼻子闻……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和好闻的,不停地向外追求,心中有太多的欲望和杂念干扰,使心灵受到束缚,无法回归清净自然的大道中去,一如关在狭窄的空间,看到的是一小片天空,无法了解世界的全部,无法看清万物的起始。

        3、从事物的客观立场来观察世界的本质,不以自身的感受和观点来认识和判断世界,否则就会极端片面,主观盲目,产生自负的心理,招来了不少的灾祸,站在事物的立场去看待事物,就像站在山顶看山谷一样。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1、大道平坦又一望无际,如若不持久,容易丧失信心,或急功近利。本章“大道甚夷”,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夷”既有平坦之义,又有看不见之义,找捷径抄近道近乎近乎人情,却非天道。作为旗帜标杆的统治者做示范榜样作用,具体实践实施时,要把方问,盯紧目标,大道虽像蛇虫爬行一样弯弯曲曲,也无所畏惧。

        2、统治者修建宫殿,朝政腐败;连年征战,田地荒芜;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君王生活奢侈,耀武扬威,搜刮财富,这就是老子说的强盗行为,非道哉。一如世俗之人,内心荒芜,肚里空虚,外表花枝招展,珠光宝气,贪图口腹之欲,追求过多财富,装饰外表换取别人的尊敬,掩盖内心的空虚,这是脱离大道的表现,非道哉。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1、善建者,就是善道贵德,守住生命的原则,保住精神的辎重,稳固人生的根基,心中有确定性之光,始终如一,终生不离,面对现实困惑与不确定时,不至于迷失、动摇或停滞不前。

        2、建德就是修德,修身。修德,是敬天、敬人、敬事的开始。修德是建立自我与为人处世的出发点。个人趋向本真完善;家庭荫余兴旺;乡里民风淳朴;邦国泰民安;天下德广博而丰厚;代代绵延,成其久远,子孙以祭祀不绝。

      3、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不压制别人。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

        3、我们应由内而外的顺序,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每个人都并非那么与众不同,个性也并非那么密不透风。观察、认识、理解他人,是与人合作的基础,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指责、评价他人,甚或想去改变他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强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本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放大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匮乏用“观”来代替指责与评价,在“观”中建立与他人的共情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作共处、相依相存。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1、初生的婴儿之所以生命力强大,就是因为他还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是身体里的中和之气充足的象征,老子称这种状态为理想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只有潜心修炼大道,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大道,才能到达最佳。

        2、人在赤子阶段,无知无欲无求,不会伤害任何事物,也不会遭到任何事物的伤害,处于安全之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产生了私欲,甚至变得贪婪,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患得患失。事物发展到强壮阶段,它不能遵守赤子的和气之道,就会渐渐走向衰亡,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

        3、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人的身上都有缺点,如果我们不能纠正自己的缺点,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变得骄纵、暴躁起来,而唯独缺少了与生俱来的和气。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1、内在修道,外在修德。对内管住五官,抵制诱惑,鱼跃龙门,潜龙在海,保持本色。对他人不讲亲疏,不求厉害,不分贵贱,用发展眼光看人识人,也许此时是学霸以后会是人渣,也许此时是学渣以后会是CEO。

        2、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出身,或教育良好,或经济富有,或关系复杂,或自卑内敛,大家也应该和光同尘,不做另类,不格格不入。

        3、谨慎择友。要和胜己者,盛德者,有趣味者,能吃亏者,能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做朋友;不与志不同者,谀人者,颠倒是非者,落井下石者,好占便宜者,德薄者,忘恩负义者做朋友。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1、治国、用兵、取天下的政治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奇正双修,奇正相生。就如我们现在的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高考的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更趋向于综合性,甚至不乏艺术修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很重要。就像我们日常生活,既需兼顾工作业务,还要搞好业余生活,事业固然重要,家庭还要照顾好,也得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福祸相依,相伏,相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如《骆驼祥子》。福祸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要做到顾此顾彼,还有知己知彼。

        2、君子如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玉比德,玉有“九德”: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谦谦君子犹如“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为人处世要外圆内方,有棱角懂得迂回,直率又不放肆,光芒内敛又不张扬炫耀。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1、啬术之益。就如雷锋所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自多,自见,自夸,自耀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啬”是指节约精力,少浪费才华,做正事,做大事。这个吝啬不是吝啬钱财物,而是吝啬精气神,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不浪费体能和才华。

《道德经》第六十章

      1、厨事喻国是。治国之术要抓大放小,管理天下,治理百姓不多扰,百姓自生自化,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妖异鬼怪、神人、圣人都不会伤人,才能天坤地宁,和平共处。

⑼ 道德经第三节 古代君王与《道德经》

道德经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大家会觉得老百姓读不懂《道德经》,基本就不想让老百姓读懂,怎么对中国历史产生影响,因为它是在针对精英在讲话。

历史上君王跟《道德经》的关系,有四个人是非常明确的。一个是刘邦,司马迁写的高祖本纪,刘邦的所作所为都是非常《道德经》化的,行为风范,政策导向就是道德经式的。比如入关之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背后说明了政府的职能:保护生命权,保护财产权,秩序保护者。没想领导人民往前进,不管思想,不搞教化,不做领导,不是统帅,而是秩序服务员,保护安全。经济,贸易,教育都没有干预,老百姓的空间特别大,制作钱币都可以老百姓自己干。

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文帝明确地按照黄老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按照道德经来治国的。评判历史上谁伟大,谁不伟大,评判标准不一样,如果从人民安居乐业,对生命最有意义的角度,不死人,不伤人,生活非常好,安全,繁荣,如果从这个角度,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家治理者就是汉文帝。道德经叫“益生曰祥”,一切行为都要考虑到对生命的祝佑,,有益于生命国家、生命才吉祥。

汉武帝就非常糟糕了,差不多把全国闹死一半人,所以就称不上伟大了,是邪恶了,标准不一样、通常说伟大,容易说杀人的人伟大,好征伐,背后就是生命的伤害。其实标准不一样。

唐太宗,特殊,汉化的北方蛮族,在中原认祖,他说自己姓李,把自己封为老子的后代,道家地位就很高。让魏征领衔,全中国能找到的散在民间的《道德经》的版本,都收到朝廷,研究编出了傅奕本的《道德经》,学术负责人是傅奕。带着学生研究,比王弼本更早,改动少。

《贞观政要》讲国家能够兴盛,依赖无为之功,政府不折腾,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国家就繁荣了。道第一,释第二,孔第三,唐高宗到唐太宗就是这么排的。

盛世就是因为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就是管控秩序,其他都不管。

四个皇帝,自己亲自注了《道德经》,朱元璋自己注了《道德经》,颁布朝臣学习,注本还留下来了。顺治皇帝也注了道德经,留下来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比较明哲的开国皇帝,都比较喜欢道德经,以道德经为执政理念的基础。所谓盛世,就是有四五十年不折腾,就很好了。

汉朝为什么好?从刘邦吕后到文帝景帝连续四任都是无为而治,唐朝唐太宗执政时间长,无为而治就带来盛世,明朝管的很凶,是管官很凶,不折腾老百姓,盛世的哲学基础,好的开过君主容易奉行的执政理念。

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华文明放到全世界比较。杨鹏老师的学术: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犹太教的比较,兼有与古希腊哲学的比较,把中国文化放在全人类的思想版图上的,地位最高的就是《道德经》。西方人看中国人,水平最高的就是《道德经》了,西方人看中国,水平最高的,思想水准最高的就是老子,

哈佛大学,教师詹姆士教领导力学,服务领导力学,第一堂课就是道德经,基本的理念就是从道德经来的。

美国1968年最有名的摇滚乐团,披头士的圣经《内在之光》,唱的是《道德经》47章。一代人都会唱,乔布斯和里根都是在那个影响下长大的。

杨鹏老师在哈佛大学,有两门跟老子有关的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亚洲政治思想史,讲道德经的部分,课堂上就会放《内在之光》这首歌,同学们都很喜欢,都会唱,已经进入流行文化。

1988年里根,讲自己的执政理念,治大国若烹小鲜,别折腾

当代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参加了《道德经》的翻译,翻译成德文。自由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哈耶克,自由主义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到弗里德曼到哈耶克,得了1974年的经济学诺贝尔奖,他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自发秩序,我们看到的秩序好像都是规定的秩序。更重要的自发秩序,就好像市场秩序的形成,是自发形成的,并不是政府决定的。他说自发秩序是最美好的,最繁荣和谐的。他用自发秩序构建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影响非常大。成立了朝圣山学社,向全球的精英进行教育,教育可以针对不同人群,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精英,精英会去执政和制定国家相关的政策。1966年朝圣山学社在日本东京开会,哈耶克总结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思想放在《老子》上面了,老子的57章,自发秩序的理论就是老子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了老子对自然秩序的发现,在这个基础上建构的经济学理论。

杨鹏老师做对比研究,古希腊哲学最著名的著作《理想国》,柏拉图,整个思维都是控制,哲学王按照计划经济,计划婚姻,控制整个社会。柏拉图认为秩序是哲学王发现了理念世界的规则,然后运用到现实社会中管控出来的。秩序来源于管控,

老子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发现自然秩序的人,第一个对自发秩序对自然秩序有深度理解的人。这就是说为什么西方人比较推崇他,觉得太厉害了。中国思想史能够给人类思想史有所补充的,带来新意的,会被别人一旦认识以后,会感慨的,那就是老子对自然之道的发现,对自发秩序的发现。辗转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括法国早期的重农学派,甚至自由主义经济学,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不一定是因为老子得到的启示。从思想脉络上来说,他们都发现了不需要政治权利去管控而能够自发成型的秩序,希望以这个自发秩序为中心,来建立一个更繁荣和谐的世界。老子在人类思想史上,是自然秩序自发秩序最早的发现者和最早的表达者,地位很高。

⑽ 老子《道德经》中的“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概念

就我个人浅见,这就像《大学》中讲的:只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君王只有通过内在道德修养的修持,以符合天地之道(如《老子》第三十九章讲的“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贞”)才能做到“容”、“公”。如《中庸》中讲得“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承载、覆盖、光照万物都是"大公"的、“无私”的、无所不容的)这样才可以称王,做天下的君主。“王”,读第四声去声,是动词称王的意思。老子是希望恢复唐虞尧舜时的“公天下”的盛景,而不是像夏代以后的“家天下”,每次政权的交叠都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只有符合天地的“容”“公”之道,才是真正的“王大”,这就是《易经》讲的“天地人”三才,也是天人合一之道!希望可以帮到你!
最后提点建议:孔孟、老庄乃至佛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可以相互印证,相通相释,你如果只读《老子》其他家的都没有涉猎,除非你的慧根很高,不然是很难读懂《老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跳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好的代表。希望你有所成就!

热点内容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 发布:2025-01-12 08:39:18 浏览:523
法学会研究课题 发布:2025-01-12 08:30:37 浏览:90
最新劳动法工伤界定 发布:2025-01-12 08:24:57 浏览:816
无锡市蠡湖景区条例 发布:2025-01-12 08:12:04 浏览:288
公司工作股东承担公司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2 07:52:31 浏览:1000
大连海事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发布:2025-01-12 07:50:53 浏览:265
律师参与虚假诉讼 发布:2025-01-12 06:49:12 浏览:203
陈井法院电话 发布:2025-01-12 06:36:29 浏览: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发布:2025-01-12 06:26:49 浏览:235
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小抄 发布:2025-01-12 05:54:29 浏览: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