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道德
❶ 学生学习道德的重要性
你好,学生学习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我们一整个人生的过程当中都内需要道德来作为支撑,然后容去推动我们做很多事情,所以说如果说我们做很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那么,就是非常有道理。如果说,做一些不利于社会的事情,那就是道德相对来说也比较坏。所以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就是说人的一生当中都应该践行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责任,因为在整个社会当中,我们是要为社会的美好添砖加瓦而不是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如果说想要为社会做好的贡献首先就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推动我们在社会上做出来好的事情。
第二,就是如果说我们没有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那么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行为就会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如果说放大话来说的话对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可能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现在中小学不是都到高中大学都是对道德学习的重要性,非常重视的。
第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好好学习,然后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谢谢,希望您能够采纳并关注我!
❷ 如何做到学习和道德兼顾
(一)切实加强和深化自身的党性修养。党性修养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本质的修养,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党性修养的程度,决定一个领导干部觉悟的高低,做为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党性修养就会经受不住执政的考验、改革的考验和反腐败的考验,就会迷失政治方向。我们正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所以每一位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在加强学习和改造中不断反省自己。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要端正党风、廉洁奉公,拒腐防变,抵制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和奢靡之风,强调节俭原则,秉承艰苦风斗的作风。
(二)不断更新和转变思想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政治思想多样化、价值观念多样化,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头脑清醒、政治立场坚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政治敏锐,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反应力。同时具有高超的应变能力,头脑清醒冷静,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同时,要有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是可悲的。忧患意识是一种生存感悟,也是一种工作理念,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面对地震预报难题,面对防震减灾的责任,面对汶川地震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立足长远,面对现实,开拓进取,有了这种强烈的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就会加强锻炼,提高能力,完成好承担的任务。
(三)要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为己服务。书是人类文化成果的汇集和总结,向书本学,博览群书,做“知识杂家”,是基层领导提高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基层领导只有不断地通过广泛学习各种书本知识来充实自己,才能跟上“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时代步伐。21世纪是一个终生学习的世纪。基层领导干部应当刻苦地学习和钻研业务,具有丰富坚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地震工作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讲学习,掌握现代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做学习的典范。不仅要刻苦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学习管理、哲学、社会学以及地震专业知识等。只有通过学习,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去探索、去挖掘知识的内涵,才能不断的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不仅要自己学,还要把本单位建成学习型组织。只有建立一个终身学习的体系,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适应岗位职责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四)全面地锻炼和提高领导能力。领导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学问。怎样提高领导水平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要提高领导能力,首先要求我们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科学决策,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进取。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有新的创新,用开阔的视野,战略的眼光,寻找比较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地震事业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勇于实践,大胆实践,是提高基层领导能力素质的必由之路。提高基层领导的能力素质,实际上是提高基层领导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力大小反映了综合素质的高低。基层领导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制定本单位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保证上级有要求,本单位有行动,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最大限度地争取职工的支持和拥护。有了职工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事情就好做,就能够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五)增强民主作风和公仆意识。领导干部要有真正的民主作风,不能独断专行。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理念,增强公仆意识。因为公仆意识是对民政治中主权在民、民为邦本、权由民赋、掌权为民这种权利与义务的认同和自觉。有了公仆意识才能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杜绝主观武断的作风,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❸ 学习 与道德那个重要
两个都重要,道德从人文角度来说更重要
❹ 学习与人品道德哪个重要的辩论赛
一点tips:既然读书方法这么重要,是不是只要讲究读书方法,就能达到读书的理想效?问题不会这么简单。
读书要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技能的目的。读书的收获大小,固然要取决于方法对头不对头,而肯不肯在读书方面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则是取得读书成果的前提。为什么这样讲呢?第一,
肯不肯勤奋读书,比掌握读书方法更为重要。凡是在读书方面收效显著的人,首先是肯于勤奋读书的人。大家知道,对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大贡献的美国数学家诺伯特,四岁就开始读书,七岁就读了但丁.达尔文的著作,所以得到惊人的成果。第二,
只有勤奋的人,才谈得上钻研方法。其道理也很简单,懒于读书的人,看到书本就头疼,更无心思专阅读方法了。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打开书山的道路,没有别的方法,就是一个勤字。有勤有路,无勤便无路。
勤奋是讲究方法的前提。勤奋读书又必然要求有保证取得读书效果的好方法,有了好的读书方法,便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过来又推动我们勤奋读书。所以说,勤奋读书与讲究学习方法又是相互促进、相互益彰的,我们应该把勤奋和讲究读书方法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既要勤奋读书,又要十分讲究读书方法,这才是正确的结论.只有这点了,祝你们好运吧!
❺ 学习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的感悟
刚进大学,满眼都是好奇,看什么都是新鲜有趣的,就连大学的学习,也觉得比高中时灵动有趣多了.然而,一学期过后,新鲜感已荡然无存.熟悉的校园,乏味的课业,单调的生活,心中再也激不起一点点的涟漪,于是常常光顾网吧和商店,于是就有了大学那经典的”抛硬币决定去向,正面去上网,反面去逛街,竖起来就去学习.”感觉到生活的枯燥和内心的空虚,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方向,渐渐的开始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而高中时代又会成为我们的美好回忆,那充实的生活,那明确的目标,那坚定的脚步.而现在,我们就像那没了方向的帆船,在无边的大海上漂泊,多么渴望灯塔的指引和导航.
就在我们迷茫,彷徨时,思修来了.她的步子是那么的铿锵有力,声声撞击在我们的心头,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进行自我反思.她的眼眸是那么的疼惜和关切,就像看到长歪的树苗,透着伤心想急切将他扶正.她的到来,就如同母亲找到了迷失的孩童,在孩童最孤独无援时,一双手伸向他,给了他温暖,给了他勇气,同时也让他认清了自己的路.
是的,这就是思修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她及时的来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寻找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脚步,想着我们人生的目标奋勇前进.她使我们懂得了大学生活需要珍惜,远大理想需要确立,道德修养需要加强,而且还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学生.
播放的大学生活短片对我们来说真是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迷茫的我们认识到原来大学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同时为虚度的光阴懊悔不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大学生活.大学是我们满怀希望和憧憬的地方,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美好人生就从这里开始,这里需要独立自主的学习理念,需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需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而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完全具备这些优良的学习理念.
远大的理想为我们提供学习的动力.漫漫人生,唯有不畏艰险,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地大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带着这种信念,枯燥乏味而又冗长的专业课也就变得灵动而有价值,仿佛是渴望救治的鲜活生命,让我们迫切寻求救治之法.
她点醒了我们,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规划.同时,她又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走这条路的基本原则----知法,懂法,守法.法律是国家的根本,也是人们行为处事的根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法律知识已成为常识,而易冲动的我们也必须根据法律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的行为.在未来的路上,有了法律来为我们保驾护航,我相信我们的道路会更加宽广.
她来得如此沉重,离开的如此轻松,带着欣慰的微笑,默默的站在原地,守望着我们,看着我们在各自的道路上打拼着,满意的笑了,就像看到扶正的小树苗正茁长成长,看到成长的孩童正奋发向上.
在她的引导下,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迈着坚定的步子,朝着心中的方向,沿着既定的道路奋勇向前.
你好,希望能帮到你!
❻ 学习与道德哪个重要 辩论赛 我是道德重要 要具体 比如说名言啊 事例啊 具体方案等 快 好的赏
道德是根本
从事教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知名度?他所教的学生里头,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当时、后世没有人不肯定,没有人不赞叹,这是了不起的一位教育家。他的教化传播十方,永垂后世,还有什么样的事业比这个更伟大,没有!这种教育从哪里生的?从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从德行。佛教导我们,第一个要修养道德,没有道德哪来的智慧?跟诸位说,没有道德你只有烦恼。凡人没有道德,常生烦恼。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道德,你看看,他见他的老师五祖忍和尚,他跟老师报告「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老师如果听到学生能说这个话,老师就晓得这个学生道德的修养够水平,所以他常生智慧。有智慧就有善巧方便,就能教化众生,所以道德是根本!
在中国儒家教学,又何尝不是奠定在这个基础上!孔老夫子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智慧,但是他真正想学周公。周公是有道德、有学问、有智慧、有才干,辅佐成王,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丰功伟业是赞叹周公的。孔老夫子心目当中的偶像,他想学他,确实他有周公的道德,有周公的学问,有周公的智慧,也有周公的能力,所以周游列国;很可惜,没有一个国君肯用他,这才不得已回到老家去教学。他回家的时候,回到鲁国已六十八岁了,孔老夫子七十三岁过世的,所以回去教学只有五年,五年的教学能成为万世师表。
所以我常讲,孔老夫子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想当周公没当上,结果搞上万世师表,比周公名气还高,比周公还值得人尊敬,他没有想到的。没有想到他这个五年的教化,对于这个世间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他有这么成就,历代这些教书的老师,为什么都不能、比不上孔夫子?这里头是两个因素,一个是自己的道德比不上孔子,另外一个是缘分比不上孔子,一内一外。
道德,孔老夫子确确实实,他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他从这儿扎根的,他真正做到,才说出来。后人虽然也照做,夹杂!格物,格得不干净,格物是断烦恼。烦恼纵然断了,习气还在,不像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习气也没有了。所以「夫子之德,温良恭俭让」,这是历代的大儒,在这「物」的五个项目来考察都比不上孔子。孔子的德,纯,不夹杂!后世这些大儒的这些道德不纯,夹杂,没有孔子那么纯,这是比不上孔夫子的,内在的修养比不上。
第二是缘分,孔老夫子当年的学生,我们在传记上看到有三千人,弟子三千;传人,传法的人,学生,七十二个人,那这个影响多大!这是两千多年来,历代中国这些大儒都没有这么多学生,没有这么多成就的学生。成就学生当中,有个三个、五个就不得了了。甚至于许许多多学生真正有成就的,一个人、两个人。夫子七十二个人,担当得起万世师表。
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我们不说其它的人,就是常随众里头,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比夫子多。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有成就的,都是世尊的传人,就像夫子七十二贤人一样。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们在经典上常常读「皆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是什么地位?十地菩萨,法云地的菩萨。从弟子当中显示老师的大德、大智、大能,这才值得人尊敬。
人做恶做善最重要的要看它的影响
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了凡先生讲,人做恶、做善,最重要的要看它的影响,这个论功的厚薄、罪的大小。它影响的范围很小,影响的范围时间很短,他行善,这个善小,不大;他做恶,恶也小,也不大。如果他做的事情影响的面很大,影响的时间很长,他这是好事,那是大善,他是做的恶事,那是大恶。要论影响,不论当时!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要晓得我们做这一桩事情对社会、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不孝顺父母,就现前而论,小事,这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从影响上来说,这是你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不孝顺父母,影响到许许多多年轻人看到的时候,看到我这个样子,我不孝顺,他跟我学,他也不孝顺。我背师叛道,那些人看到我也跟我学,他们也各个背师叛道,罪过从这个地方结罪。换句话说,你影响的人愈多,影响的时间愈久,你的罪就愈深。你堕落在地狱,什么时候能出地狱?你的影响力完全没有了,世间人把你遗忘掉,你就能出地狱。这个你要记住!如果你的毁谤、你的胡作妄为,你要是把它做成录音带、录相带,做成光盘,这是你的罪证,你堕地狱,什么时候能出来?你这些证据在这个世间统统消失了。还有一片在,你就没有办法脱离地狱,你说可怕不可怕?
在古人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著书,你这个书流通在世间,只要有一本在,影响让别人读了这个起了邪思邪念,变成自己邪恶的行为,你不能离开地狱。这个世间,那些书一本都没有了,完全消失,你才能出离。现在印刷术方便,有没有想到这桩事情?言行不谨慎,产生负面的影响,这还得了,麻烦大了!有一个人效法你的邪知邪见,邪作邪行,你那个罪案立刻就发作,就好象病一样,又发作了。到那个时候后悔莫及,才知道造作的时候不以为意,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常说,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他们这些人示现在世间,都是给社会人做好榜样的,都是来帮助众生觉悟的,绝对不会让众生产生负面的想法、看法,不会。他可以做出负面的,但是众生的想法、看法是正面的;如果众生没有这个能力,他绝对不会示现负面的。可是这个示现,难知!为什么?菩萨度这一个人,要示现负面的,他会觉悟,这个人得度了。另外在旁边看的人,他看错了,他变成负面的;菩萨是度这个人。这是我们学佛最艰难的一个关卡,很不容易突破。就是在读经的时候我们也常常看到,所以你一定要前后仔细看清楚,这几句话佛是对什么人说的?这个人是代表世间哪一类的人,你得看清楚,给他讲的!哪些话是针对我讲的,哪些话是对你讲的,这是大学问,这个不简单。
因此,佛在大经大论里面才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佛法要是没有人讲,即使世间最有聪明才智的人,他也没有办法理解,愿解如来真实义,他做不到。那要什么人来说?契入境界的人,不是契入境界的人,他不知道。今天契入境界的人有几个?你到哪里去找?这就变成可遇不可求。实在求不到,怎么办?这个世间人我找不到,找古人。古人,祖师大德,那是靠得住的,无论哪个宗派的祖师大德,你找一个跟他学,你会成功。
透视所谓“好人无好报”
世法里面讲善、恶、无记,这个好懂。中国古圣先贤讲得很多,儒家讲、道家讲,「种善因,得善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古德告诉我们,这个人在这一生当中造作恶业,造作不善业,但是他所受的是好的果报。好像在这一生当中他没有受到恶的果报,生活很富裕,地位也很高,他造种种不善,这什么原因?佛在经上常讲,他过去生中积的福大,虽然造作恶业,恶业折福,折是什么?打折扣,已经折了很多,他还有余福。十分的福报,因为造作一切恶业,就算是折掉了八成,他还有两成;他的两成福报比一般人还是要殊胜,这么个原因。
另外有一种现象,这个人一生好人,心好、行也好,但是一生贫穷,甚至于短命,或者遭到意外灾害。我们一般人看到:你看好人,好人没有好报,因果报应是假的!你看错了。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因果通三世,他这一生所受的果,是前生种的因不善。但是这一生心善、行善已经改善很多了,改善很多还敌不过他的余恶,所以他还是要受恶报。佛这个道理讲得透彻!
儒家也讲,但是我们听了之后,总觉得还有一点勉强,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透彻。儒怎么讲?一个人无恶不作,还是做大官、享大福,儒说这是「祖宗余力」,就是祖宗的福太厚了,享他祖宗的福。一个人心善、行善最后没有善报,他的果报非常不好,儒家讲是他祖宗造的罪业造得太多了。所以他的后人虽然心善、行善,还是没有办法敌他祖宗的罪过。儒这样讲法,总算是说出一个道理出来了,没有佛法讲得这么透彻,令人心服口服。
所以一定要知道,凡是碰到障碍了,马上要回过头来反省,把障碍的原因找出来,还是要自己把这个原因消除,障碍就没有了。这个人跟我不合作,看我不顺眼,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让他改善对我的态度,不可以对立。双方要都觉悟,这是菩萨道。纵然对方不觉悟,我觉悟,那你要用长时间来感化。他对我有成见,我对他没有成见;他对我态度不好,我对他态度善好。他在这一生都不能回头,都不能觉悟,都不能改善对我的态度,他临终的时候会明白。临终时候他想想这一生跟许许多多人接触,哪个人真心对我,哪个人是用虚情假意对我,他明了。纵然这一生死了他都没有觉悟,来生会觉悟,后生会觉悟,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以真诚,以平等,以仁慈厚道之心,永恒不变,对人谦虚恭敬,这是必要的。自己姿势要低,才能得到大家互助合作。自己姿势太高了,别人看到你害怕、畏惧,想替你做事情,不敢。为什么?小不如意,脾气就发出来了,别人对你是敬而远之,不敢替你做事情。为什么?怕有一桩小事让你心里不如意,你就会大发雷霆。如果你有这些习气,你要知道,一般人怎样对你?对你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那你很苦很累,什么事情你都一个人做,没有人敢帮助你;不是人不愿意帮助你,很多人愿意帮助你而不敢帮助你。自己要反省,要觉悟,要改过!
一个事业成功,大家的功德,好!不能说这个工作是我一个人做,功劳是我一个人的,这个太自私了,心量太小了。我这一桩事情做得很好,大家做的,功劳归功于大众;做得不好,责任一个人来担负,这个人是英雄豪杰,这不是凡人。所以常常想到,佛为什么无能障碍。
❼ 道德和学习哪个重要
当然是道德品质,因为现在很多人都越来越看重学习成绩,变得一点也不道回德。然而学习的成绩只不过是短答暂的,但是道德品质是陪伴你一生的,所以我认为道德品质更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更看重学习成绩,但是他们错了!因为道德关系这你的一生。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家公司要应聘人,那个职位十分吸引人,有许许多多有着大学学历的人去应聘,里面有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在去应聘过程中见到有一把扫把倒在了地上,但没有一个人去把扫把扶起来只是直接跨了过去。只有那个有高中学历的人把扫把扶了起来,才去应聘。最后只有这个有着高中学历的人应聘成功了,因为那把倒下的扫把是那家公司故意把它放在那的。从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了道德品质更重要,所以道德品质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❽ 道德学习是哪些
一、首先呼唤道德心和意思;要明明白白真知切明的讲道德二字的概念,从道德概念和回老子人事答切入道德境义。 二、把学习道德模范和学习老子道德经论结合起来。 三、一门深入,一心专念老子道德经论与科学发展观;学习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信仰道德、实证道德,深道根固德柢,做道德人生。 四、道德本体作用,即道德---文化---思想---精神===创造三个文明合成空间(政治、精神、物质文明) 五、从道德经典中读、解、经、德、道这是正解正习的程序,只有绝对真理从相对用起,才能尘觉生“道之动”、生不究竟的相对渐悟智和证,才能终诚一心跃入无德说无说为无为的道究竟道真实。经不在解而在教人和谐回归道德。 从读经典到读人生、读社会、读自然----- 六、学习中华掸鸡侧课乇酒岔旬唱莫传统文化; 七、学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概念,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真理性等。 八、了解多元民族心和文化;和谐多元(佛道儒基督伊斯兰、56个民族等) 九、唤醒人们从家庭、职业及小事和身边事做起。在小的环境都要做道德的示现者。
❾ 学习与道德哪个更重要
我认为道德最重要,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版健全的权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也可以没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决不能没有道德。知识可以去积累,才能可以去学习,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就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人类将自相残杀,争名逐利,世界将一片混乱,惨不忍睹。
❿ 学习能力与道德培养的作文
王小强和李大墙是同班同学,也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某个星期三的下午,老师正在教育学生:“你们看一下现在多少人像投篮一样把瓶子投入垃圾桶,却投到垃圾桶外的半步。这就是道德的抉择,如果把瓶子扔进垃圾桶是正确的,如果把瓶子丢到垃圾桶外面是错误的。道德认识、抉择就这么简单……”老师还没说完就广播里面传来“叮、叮、叮……”放学了!
王小强和李大墙在路上走着,王小强霎时看到地上有垃圾,心想:如果我丢垃圾没有丢进去的话,我会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她越想越生气。
王小强急匆匆地冲了过去,眉头皱的像个六十高龄的老太婆,嘴巴张得可以放个大皮气进去。正在弯腰时,李大墙问到:“你干什么呀?”“我把这些果皮纸屑放入垃圾桶里,怎么啦?”王小强急着说。李大墙跟着说:“即使你今天捡了,明天还会有人丢,我们不可能天天来捡啊!”“是啊!是啊!你得想办法写一些标语,贴在垃圾桶上,人们看了不就就知道了,是不是?”李大墙挠挠头,立刻趴在地上写了六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贴在了垃圾桶上。这是,王小强也把垃圾两边清的一尘不染。王小强看了看这六个大字赞叹道:“你真聪明,只要再用心点就可以赛上爱迪生了!”王小墙伸开双臂笑了。
在我的记忆心扉中,有一个星期五我做值日,老师让我和龙宇一起去倒垃圾,在路上我看见两个小朋友抬着垃圾,后面有位老师,当这位老师刚走过去,这两个小朋友就把垃圾随手往地上一倒。
从那时起我就想:如果每个人只出一元,合起来就有十二亿;如果每个人都像王小强和李大墙这样文明,我们就不需要法律。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我们要遵守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