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
A. 道德和法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什么
相同之处是,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行为标准.不同的是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道德只能是制约人的行为.
B. 法律和道德的相同点
法律和道德的相同点如下:
1、法律和道德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2、同时,又都受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服务;
3、二者之间的纵的联系决定着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的总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必然是一致的。
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点有:
1、产生的起源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道德是人类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自觉遵从主流行为规范的心理意识;
2、执行的制度和力度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代表国家意志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良好的习惯和良心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
3、对违反者的处罚不同。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是通过法律规定处罚;而对于违反道德的行为,只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良心的谴责。
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的强力部门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条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C. 道德和法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关系:1 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道德理论、理念,观点等是法律理论、理念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厦的坚实基础.2 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3 道德是法律运用的社会基础.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
4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5 法律是道德纳弊好的承载者,弘扬和发展一定社会道德.6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卜旁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作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1 道德是法律制定的价值指导.法的创制一般以道德为指导,比如道德的正义、合理等会体现在法律中.2 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促进作用.良好的道德状况有助于法的有效实现.3 道德可以弥补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法律不调整的社会关系可以由道德加以调整.4 过法律教育和实施活动,可以促进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区别:1 产生方式不同.道德根据 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渐产生.法律则由国家机构制定.2 表现方式不同.道德表现为人们的意识、信念和心理通过人们的言论、行为、内心信念、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法律一般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 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社会评价的力量,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内在修养、传统等来维持,通过人们内在的自觉进行,是一种内在强制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约洞铅束力.4 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调整范围广泛,几乎涉及一切领域.法律主要调整人的行为.5 评价尺度不同.道德评价主要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如公正观、是非观、荣辱观等.法律则是看合不合法,有效与无效.6 权利义务的特点不同.两者都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者通过权利义务的配置实现社会调控.但道德主要以义务为主体,法律主要以权利为本位.
D.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相同点、不同点)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法律与道德的产生不同。法律的产生以国家的形成为前提条件,是国家制定的并且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并且有相关的部门执行,像国家的司法机关等。而道德并不以国家的产生而山产生,早在原始社会,道德就已经形成,直到现在,道德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受到社会舆论的制约。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权,也就只能有一种法律,而道德可以有好几种,比如尊老爱幼、社会公的等都是。
2、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不同。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对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规范,俗话说精神上的犯罪并不是犯罪,没有具体的实施改造行动,并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道德不同,一个人的不道德,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会受到人们精神上的鄙视,只是一种无形的制裁,没有行动,但胜过行动。比如一个人不尊敬老人,法律并不会制裁他,但是人们会谴责他,会看不是他。
3、兆陪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看以个人是否有罪,是要看这个人是否有犯罪的行为,并造成犯罪的实施;道德就不同,一个是是好人或坏人有它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在人们心中,俗话说惩恶扬善就是道德批判的一种表现。而且一个人没有犯法,并不代表他就是好人,这就是法律和道德在评价标准上的不同。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和联系:
1、道德和法律的合作关系。法律的实施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哈有助与道德的形成;一个人受到道德的约束,有利于和谐的社会发展,但是当道德失效的时候,法律就会族穗蠢走上台,判定他是否犯罪,是否要受到惩罚。比如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都是道德的范畴,但一旦人们走过这个范畴,就会上到到法律的高度,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补充。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而且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哈有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这是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族顷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E. 简述道德纪律法律的区别及联系,并谈谈对它们的理解
纪律是特定社会组织我了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法律和道德的涵义在前面都已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法律、纪律、道德三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显著的区别:
⑴共同点.法律、纪律、道德三者都是行为规范,都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⑵不同点.具体表现为:
①产生和形成的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纪律是由特定社会组织制定的;道德是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通俗约成的.
②实施的范围不同.法律是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道德也是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但有一些道德是特定成员提出的,如职业道德;纪律只是对特定组织中的成员提出的要求.
③保证实施的方式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纪律是靠强制性与自觉性相结合来实现的;道德则是非强制的,它完全依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④处罚的方式不同.违反法律必须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违反纪律将受批评教育和组织纪律处分;违反道德将受到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良知的谴责.
综上所述,在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纪律是社会组织内部的道德和法律.它们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程度不同的规范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把这几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更有力地推动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懂得这些,对我们更好地知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大有好处.
①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制定的.②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则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纪律规章则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纪律规章只对一部分人具有约束力,而道德则会因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
1、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不是违纪.违纪是承担行政责任,违法是承担法律责任.
2、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自古就有“出礼入刑”之说.如果非要说有联系的话,那就是法律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与道德的统一.
F. 法律和道德的异同点是什么
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相同点就是都对人们的行为有约束性。
G.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是什么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为其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纵的联系,所谓纵的联系是指它们和其他社会现中侍象间的共同关系,决定着它们的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的总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它们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必然是一致的。
道德与法律都受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服务。
(7)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扩展阅读:
道德与法律的卖枯吵共同作用的好处:
在道德与法律的共同作用下,制约国人的言谈举止,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些事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败悉强制力保证实施,又受人们的道德所约束。
道德与法律紧密联系,作为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法律以道德为基础,道德以法律为动力,共同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的功能。
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很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倡导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
H. 法律和道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法律和道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具体如下:
1、相互制约法律是通过立法、实施并强制执行的,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道德则是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价,推动法律的废除、修改以及实施等。制约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为,都不会超越社会基本秩序的许可范围;
2、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在法律规章制度中,会存在一些道德条款,同样的,在道德规范中,也会有一些具有法律性质的条款。法律中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通过道德规范演变而来的,其中蕴含着道德精神;同样的,在道德规范中,也存在着很多具有法律性质的条款。尤其是在价值层面上,两者之间更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知,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
3、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法律和道德两者之间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体来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道德规范中所规定的,在法律中也会有所体现,这也就体现了道德法律化的结果,可见,两者是相互吸收的;
4、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法律和道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的。在社会的发展中,法律和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法律应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切不可认为法律是万能的。因此,只有将法律和道德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I.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在于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思想道德与法律既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但也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地方,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层次上融为一体。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下:
1、法律是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立法把国家中大多数的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普遍要求法律化,使之转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2、法律是道德的非法律化。道德与法律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的大多数道德已经或可以法律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少数或者某些道德是不能法律化的;
3、某些道德要求既可以法律化也可以非法律化。比如见利忘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国家法律对于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
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分割或统合。法律与道德二者各有各的边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有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简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J.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法律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行为规范,它们的产生原因、调整对象、调整范围、表现形式、调整机制、评价标准等方面各有不同。
第一,法律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与消亡各不相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法律的产生以国家的形成为前提条件,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而道德则不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道德的存在。在1种社会形态之内通常只可能存在1种同1性质的法律,却可能存在几种不同性质的道德。如在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前,少数先进人物与革命导师就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的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质。法律既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在法律消亡之后,道德依然存在。
第二,法律与道德调整的对象与范围有所不同。在现代国家,法律调整的对象仅限于人们的外在行为,单纯的思想或动机不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在法官判断一种行为是否要受到法律制裁以及该行为如何受到法律的制裁时,行为人的心理动机也是法官考虑的一个因素。)在古代社会曾经存在过“腹诽”、“莫须有”等以思想定罪的荒谬案件,这种情形与现代国家的法治原则是格格不入的。而道德所调整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外在行为,它还规范人们的心理动机。即使在调整人们外在行为的问题上,道德所调整的范围也比法律要广泛。例如,婚姻关系是法律与道德所共同调整的对象,但是爱情关系、友谊关系通常只受道德的调整而不受法律的调整。
第三,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与调整机制各不相同。许多道德规范表现为1种抽象的原则与信念,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是行为人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以及行为人自身的自责、内疚、忏悔。而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在现代国家,法律规范则必须规定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与行为后果。违反法律规范的后果,是由相应的国家机关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第四,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道德评价具有“扬善惩恶”的特点,其评价对象包括了“善行”与“恶行”,而法律评价所针对的主要是违法犯罪行为。在通常情况下,违反法律的行为必定违反道德,而违反道德行为未必都违反法律,道德评价的标准比法律的评价标准更高。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2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1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2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1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1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1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1个统1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1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1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第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