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中对钱

道德经中对钱

发布时间: 2023-06-02 10:52:51

1. 《道德经》中人生10条“不争”大智慧,个个精辟

1

人生一切的痛苦都来源一个字,那就是“争”,说白了那都是自找的。争世俗名利,争地位,争职权……为什么会痛苦呢?那就是争而不得,越争越得不到,越争失败的越快,因为都不合乎道。

古有一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知描绘了多少人的一生,切记,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为了金钱而开脱。同样,鸟的人生全部意义也不是为了觅食,物质而开脱。

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要去问别人,你要去问那个创造人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凡是想从外界得到的答案都是虚的东西,假的。

同样,那鸟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不要去问鸟,你要去问那个创造鸟的东西。

那创造人的东西和创造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没错,那便是道。

人性的欲望就像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因此世间的大多数人都被自身欲望缠身,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接近“道”,很难看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及真相,也无法得道。

因为“ 道”的法则就是无欲无为

而人生一切的幸福,大智都来源于两个字,那就是“静”和恒。

同样, 人生的一切失败都来源于两个字,那就是贪和傲。

你看生活中,很多人还是分的比较清楚,哦,这个是你,那个是我的,那个是ta的,这个属于我,那个属于你,那个属于ta,好像什么东西都要分你的我的他(她)的……

其实,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你的或属于我的,或属于他(她)的,除了人的本体。因为 人来到这个世界时什么也没有带来,同样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

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在世间修行过程中悟出来的东西 ,可能是文字,可能是思想等都是内在精神层面上的。而外在物质层面一样都带不走。

你会发现,自古以来,人都会在为了一官半职,甚至为金钱,为名与利而争来争去,也就是外在。

金钱的本质是货币,用于做物质交换的介质。

金钱永远是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金钱变成了目的,那人就会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被金钱操控。

如果一个人的所有价值可以和金钱划等号,那基本凉凉了,只停留在物质交换层面。记得,人的一切价值都只停留在精神层面的,至于物质层面的,那都是一个附属品,当一个人的精神层面达到一种高的境界,那这种附属品有或者没有都无所谓了,也就是有也不碍事,没有也不碍事。

所以, 真正的富人不是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恰恰是超出金钱,物质之外的东西带来的富足,也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可能是思想,可能是品德等,被称为人的精神价值资产。

而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一生都在忙忙碌碌追求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却舍不得花时间提升精神价值层面的资产。

所以, 当一个人在不断提升与积累自身精神价值层面东西时,那ta也会越来越值钱。而且人的精神价值层面永远要大于物质价值层面。

圣人一般都主张 平静如水,讲究不争 ,就像四季变化,万物复苏那样让它自然的进行,也就是说 核心是向内求,说的内在的生命智慧 ,因此被道家称为“圣人”。

所以, 人要向内求,做个圣人;像外求,做个王者,这就是内圣外王的智慧。

2

事物发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自始至终都存在,因此,在自然,事物发展过程中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东西,不要去争,静下来顺其自然就好。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什么意思?

当所有人都知道美的定义之后,也就知道了恶;当所有人知道善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不善。因此,有和无,也就是实和虚相伴而行,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通过外形比较而凸显,高与低相互依靠而存在,声音与音调相互协调,前与后相互追随,这是恒定不变的,自古都是这样。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圣人一般做事是把自己调整到一种“无为”的境界,采用没有语言的教育方式,让万事万物自然的生长与发展,而不去干预,也就是不去争。可以给万物生命但不据为己有,也不因养育万物而觉得高尚,帮助万物实现其自身价值与成就也不邀功骄傲。因此,只有一个人真正做到有功德但是不显摆功德,这些功德与福禄才不会消散,来成就ta自己。

因此,安安静静下来,有恒的去做你的事情,不要去干预万事万物的发展与变化,也不要动不动去跟别人争对错,争是非。争也没有用,不是说你争了,你就能赢了,相反,你会输的更惨。

当所有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时候,也就不知道什么是错。当所有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不知道什么是不善。

如此以来,看来很难实现,那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静观其变,不去争,好好沉下心做你的事,尽量能做到极致就做到极致,不要去干预,让一切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与变化。

3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什么意思呢?

不要推崇品德高尚有才华的人,就可以让人不去追名逐利,也不要把珍贵稀有的宝贝拿出来显摆与看重,就可以让人避免想要占为己有而变盗贼,更不要把一些诱惑人贪婪与贪念的事物展现出来给人看,这样可以让人心思不被扰乱。

因此, 一个人想要达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方式是:追求内在的成长,身心灵的健康,照顾好自身身体,淡化自身的欲望之门,强身健体,人的内在在不断成长,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同时,也不要把你珍贵稀有的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看,否则会适得其反。还记得西游记中那段唐僧在与黑熊怪的那集电视剧吗?如果不是孙悟空喜欢显摆,把宝贝袈裟拿出来给那个和尚看,那个和尚也不会起歹心,偷袈裟,最后落得一个自食其果,何必呢。

所以, 不要去跟别人比,跟别人争,追名夺利,攀比物质上东西,你要时刻跟自己比,向内求,修心修身。在物质上无欲无求,在追求内在成长上迫切渴望,无为就会成就你的有为。

4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什么意思?

指的是品德修养高,时常做着利他的事情却不张扬的人就像那河里的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又生在众人不愿意居住的地方,因此,如果人的境界和水的境界一样,那就接近于道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倘若人能居住在地势低的地方,内心就跟水一样清澈平静,广阔,与人打交道要有仁爱之心,说话诚实,在处理事情时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来解决问题,在行动时能善于把握时机和有利条件与因素。那这种不与万物相互争的心态与境界就是善水的境界,自然不会遭到别人的不满。

所以, 保持善水滋润万物而不争的心态,面对任何变化平静冷静下来分析,去做利他利己的事情也不要过于张扬,只管去做就好了,与人打交道,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看似很牛逼的视角,而是切换到一种低的维度,无为的境界去交心。

同时也要有 仁爱之心,毕竟有仁爱之心之人方为勇。 你看你的母亲看似柔弱,慈爱,看到孩子哭,可能会心软,但是当有坏人欺负她的儿女时,你的母亲就会勇敢的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的慈爱的力量。

所以, 人要保持善水的境界为人修身,也要有善水的心态去处世修心。

5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视,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当人受到外界的干扰与打击感到压抑时,人反而刚正不阿去与之对抗很容易适得其反,而是懂得弯腰,懂的忍让,不要去硬碰硬,这样你才能保全自己,耻辱,委屈的背后才是成全;那些总是坑坑洼洼的地方可以积水,东西过于陈旧更容易更新;目标选择少一点,更能专注做好,容易完成和收获更多;追求的越多越容易被很多选择的目标迷惑,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最终也就一无所获。

因此, 人要坚持“道”的原则,成为万事万物的道德模范;不去炫耀自己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别人看到;不以自己为中心,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得道而收获成就;不夸夸其谈,吹捧的人,反而更容易实现卓越,建功立业;不清高自傲的人,反而能抵达更高更深的层次与地位,并且长久。

当你不在和ta人相争时,那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人和你相争。 人前富贵,人后受罪,耻辱,委屈的背后才是成全,千万要记得,这是道的根本行为。

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先采取界定,不要想着找捷径,或者找别人求助,求人不如求己。先自己主动去吃苦,去尝试解决,然后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找到时机采取恰当行动,或者避开,绕道而行,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一种哲学的辩证思维,可进可退,可攻可守,退则是进,舍才是得,屈则能伸,谦卑则是彰显,不争才是争取。

所以, 当人处于万事万物的变化之中时,要辩证的对待,知进退,明得失,伸与屈,争与不争,而见机行事。

6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什么意思呢?

大道是普遍存在的,能左能右。万物要依靠大道而生存却不推辞,而大道虽然成就万物但不把万物据为己有。大道普惠万物但却没有主宰万物,因此大道没有一点自私自利之心,大道很渺小,这种胸怀非常伟大,因为道始终不以自己为中心,所以才能成全自己的伟大。

所以,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的,当人没有了私欲,自私自利之心,不争,不取的时候,万物会反过来去主动成就ta。

7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及求生之厚。

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人出世而生,最后入土为安,那些长寿之人,大约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也大约占十分之三;活着的人却在死亡的地方行动的人,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过于追求长生而养护自己生命的人,以至于过分追求过多奢侈的物质享受,从而糟蹋并消磨了自己本来长久的生命。

所以,老子认为,死亡分两种。一个是因为想要养护生命而贪图享乐导致营养过剩,缩短生命。一个是走进了凶险的死亡之地导致伤亡。那些人一旦为了养护生命,过上更奢侈的物质享受生活而去争夺利益,是不符合道的思想的。

道的思想是不争,平静,无为,你不争就不会过盛,无为就会远离死亡,危险的境地,这就是人生最好的养生方式,养生之道。

8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什么意思呢?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溪流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将自己处在低下的位置。

所以, 人也一样,要有谦卑和包容,兼收并蓄,包容万事万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胸怀和坦荡,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更加强大的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层次。

因为 ta什么都不争,那天下也就没有人能和ta争夺什么,反而都会成全ta。

9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什么意思?

善于领导的人,不轻易动用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随便恼羞成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轻易与别人交战,善于识人,用人的人,对待他人总是保持着谦和谦卑的态度。这就是不与万物相争的德性,也是所谓“善于识人用人”的能力,这就是符合天道的做法,是自古以来最高的法则。

所以,优秀的领导者不会用武力解决问题,武力虽然具有威慑力,但是不能服人心,善于做事解决问题,不断奋斗的人一般情绪都很稳定,不会拿别人或外界事物出气,要么摔碗,掀桌子,打女人等,这都是无能懦弱的表现。

而善于制服困难的人,不会轻易直接上手去面对问题,而是间接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源,诱敌入深,去破解难题。同时,在识人用人时,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至上的位置,而是切换到一种低下的维度去交谈,永远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万不可存在傲慢与偏见。

能做到以上四点,你就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个强悍的行动者,一个有头脑的策略者,一个优秀的识人,用人的管理者。

10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什么意思呢?

勇于进取会容易走向死亡,勇于谦让平和会容易保住生存。天地的规律,在于不争夺的一方善于取胜,不言语,不说话的一方善于给到回应,不召唤的反而自动会来,要坦然与谋划。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万事万物都逃不过“道”的法眼和网络,万事万物都在“道”的这张大网之下,有规律的运行,而违反道的规律那些事物只是暂时看起来成立,最终都会消亡。

人要清心寡欲,不需要为自己积聚财物,都应该尽可能去帮助他人,让自己获得满足感,这样就接近道了,就像“道”能够利而不害,人也应当“为而不争”。这样你或许得到的更多。这就是专精,利他,不争的思想要点,也是人做事最高的准则。

这就是: 万事万物,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11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什么意思呢?

真实的话往往不好听,华丽的语言词藻往往不是发自肺腑的真话。心地善良的不喜欢巧言善辩,而喜欢巧言善辩的人往往心存不善。有真知灼见的人未必博学多才,博学多才的人未必拥有真正的大智慧。圣人从来不自私自利的积累财物,而是讲财物拿出来帮助他人或者与人分享,这样反而更容易变得富有,给他人给予的越多,或许你得到越多。世间的自然法则是对万物有利而无害,圣人的法则则是帮助每一个人而不是与他人相争。

因此,自古以来,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说真话的人,往往都不受人待见,人们却偏偏对那些溜须拍马的好话迷的团团转。做一个与人不争,不强词夺理的心地善良的人,去付出,给予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最后, 做人做事都要按其道而行之,与人不争,与事不争,与万事万物不争,静观其变,见机行事。

万变不离其宗,万事万物不离其道 ,共勉之。

2.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1、道生化万物,德蓄养万物,让万物生长和学习,让万物长成和繁荣,养育和保护万物。世间万物都尊重道而珍爱德,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孕化万物而不拥有,成就万物而不居功,引导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道德。

        2、道为本,生万物。德为表,养万物。“道德”二字,一不为宣扬什么高尚情操,二不是掩盖虚伪做作,而是与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道”通俗的讲是 蕴含于万事万物中,并左右万事万物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德”则是人们根据掌握的客观规律,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内悟道,而外显德”。与高高在上的高尚情操有所区别,与掩盖卑鄙下作的遮羞布不可同日而语。既不可高举“道德”大旗颐气指使他人,也不可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鄙视别人。真正的道德,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1、道是本体,看不见也摸不着,真正地发挥作用,得有德这个用体,帮助让我们清楚地认识道、感受到道,享用道的无限妙用,进而“守道”,守住根本,一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人感受外事外物的器官称为“兑”,如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吃,鼻子闻……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和好闻的,不停地向外追求,心中有太多的欲望和杂念干扰,使心灵受到束缚,无法回归清净自然的大道中去,一如关在狭窄的空间,看到的是一小片天空,无法了解世界的全部,无法看清万物的起始。

        3、从事物的客观立场来观察世界的本质,不以自身的感受和观点来认识和判断世界,否则就会极端片面,主观盲目,产生自负的心理,招来了不少的灾祸,站在事物的立场去看待事物,就像站在山顶看山谷一样。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1、大道平坦又一望无际,如若不持久,容易丧失信心,或急功近利。本章“大道甚夷”,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夷”既有平坦之义,又有看不见之义,找捷径抄近道近乎近乎人情,却非天道。作为旗帜标杆的统治者做示范榜样作用,具体实践实施时,要把方问,盯紧目标,大道虽像蛇虫爬行一样弯弯曲曲,也无所畏惧。

        2、统治者修建宫殿,朝政腐败;连年征战,田地荒芜;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君王生活奢侈,耀武扬威,搜刮财富,这就是老子说的强盗行为,非道哉。一如世俗之人,内心荒芜,肚里空虚,外表花枝招展,珠光宝气,贪图口腹之欲,追求过多财富,装饰外表换取别人的尊敬,掩盖内心的空虚,这是脱离大道的表现,非道哉。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1、善建者,就是善道贵德,守住生命的原则,保住精神的辎重,稳固人生的根基,心中有确定性之光,始终如一,终生不离,面对现实困惑与不确定时,不至于迷失、动摇或停滞不前。

        2、建德就是修德,修身。修德,是敬天、敬人、敬事的开始。修德是建立自我与为人处世的出发点。个人趋向本真完善;家庭荫余兴旺;乡里民风淳朴;邦国泰民安;天下德广博而丰厚;代代绵延,成其久远,子孙以祭祀不绝。

      3、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不压制别人。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

        3、我们应由内而外的顺序,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每个人都并非那么与众不同,个性也并非那么密不透风。观察、认识、理解他人,是与人合作的基础,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指责、评价他人,甚或想去改变他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强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本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放大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匮乏用“观”来代替指责与评价,在“观”中建立与他人的共情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作共处、相依相存。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1、初生的婴儿之所以生命力强大,就是因为他还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是身体里的中和之气充足的象征,老子称这种状态为理想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只有潜心修炼大道,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大道,才能到达最佳。

        2、人在赤子阶段,无知无欲无求,不会伤害任何事物,也不会遭到任何事物的伤害,处于安全之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产生了私欲,甚至变得贪婪,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患得患失。事物发展到强壮阶段,它不能遵守赤子的和气之道,就会渐渐走向衰亡,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

        3、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人的身上都有缺点,如果我们不能纠正自己的缺点,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变得骄纵、暴躁起来,而唯独缺少了与生俱来的和气。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1、内在修道,外在修德。对内管住五官,抵制诱惑,鱼跃龙门,潜龙在海,保持本色。对他人不讲亲疏,不求厉害,不分贵贱,用发展眼光看人识人,也许此时是学霸以后会是人渣,也许此时是学渣以后会是CEO。

        2、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出身,或教育良好,或经济富有,或关系复杂,或自卑内敛,大家也应该和光同尘,不做另类,不格格不入。

        3、谨慎择友。要和胜己者,盛德者,有趣味者,能吃亏者,能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做朋友;不与志不同者,谀人者,颠倒是非者,落井下石者,好占便宜者,德薄者,忘恩负义者做朋友。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1、治国、用兵、取天下的政治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奇正双修,奇正相生。就如我们现在的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高考的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更趋向于综合性,甚至不乏艺术修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很重要。就像我们日常生活,既需兼顾工作业务,还要搞好业余生活,事业固然重要,家庭还要照顾好,也得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福祸相依,相伏,相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如《骆驼祥子》。福祸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要做到顾此顾彼,还有知己知彼。

        2、君子如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玉比德,玉有“九德”: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谦谦君子犹如“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为人处世要外圆内方,有棱角懂得迂回,直率又不放肆,光芒内敛又不张扬炫耀。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1、啬术之益。就如雷锋所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自多,自见,自夸,自耀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啬”是指节约精力,少浪费才华,做正事,做大事。这个吝啬不是吝啬钱财物,而是吝啬精气神,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不浪费体能和才华。

《道德经》第六十章

      1、厨事喻国是。治国之术要抓大放小,管理天下,治理百姓不多扰,百姓自生自化,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妖异鬼怪、神人、圣人都不会伤人,才能天坤地宁,和平共处。

3. 道德经第三篇译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3)道德经中对钱扩展阅读:

评析:

老子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

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

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4. 道德经第一章:滴水藏海,如果你懂,就可以透视全世界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文第一章,首先提出老子《道德经》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也是连串贯通全书八十一章脉络的线索。而且也是千古以来,研究老子学术的争端之所在。

——《老子他说》南怀瑾

要读懂这第一章,后面那些章节就都好明白了,无非都是为说明第一章而服务的。这章会让人想到福尔摩斯,此人的破案思维也许接近道家人的标准了。一叶知秋,从一滴水就可以看明白整个海洋。推及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如果能做到善于从任何一点推导到所有,那就是真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之境界了。道家的人都是超级明白的人,对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摸得透透的,因为他早已深入研究透彻了解了事物的所有规律。比如你做股票,从一个行业的股票起伏就能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看明白了每一个亮神骚动的股票后面的玄机,那么钱财对你而言就是如取囊中之物了。悟道有多难啊,但是话又说回来,你去看福尔摩斯探案的过程分析,又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分解的过程也并非那么难,甚至都是极其简单的现象,可是普通人就是发现不了。这又印证了大道至简的说法。妙就妙在这里,道这东西,你掌握了其中的奥妙,那就是信手拈来的随心所欲,可是,如果依然在迷糊中,那就是痛苦烦恼如影随形。

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你能再想想,还能想到无穷的比喻。比如全人类是由每一个个体的人组成的,有句话说,你与你想认识的人中间只隔了几个人而已。这就是说,一个人其实推导上去可以和世界发生无穷的关联,追溯上去,每个关联都是一条道路,你与整个人类都有着无数可能的链接,每一个人都是组成全体的一分子,全体也由每一个个体组合而成,这就是滴水藏海,通过对我个模键塌体的判断,可以追溯到全体,全体中每一个个体又都是独特的,你不能说你就是这个全体,但是你也是全体的一个表相。这是一个近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

对第一个道有很多解说,这里引用《老子他说》中南怀瑾先生对道的解说。他总结传统古书对道的解说大致有三种。1、道是道路的道。2、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学理或理论上不可变的原则性的道。3、道是形而上的道。但他并没有明确给出第一句两个“道”字明确的字面解说。他追求的是把道德经真正弄到理事通达的境界,不执着在一字一句,一家一言,只让我们记住老子说的“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的观念,这是高人的说辞。

但我们低人还是执着名相的,先说一个名相,万一有人真悟道了,从一个名相也可以通达到全体了,盲人摸象,你首先还是要摸呀,连摸都不摸,不是更没戏唱吗?

在对诸多相关版本著作研究后,本章的结论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三个道中,第一个道是指道的本体,第二个道是道的用,第三个道是恒道。怎么解释呢?其实道体是体现在用上的,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这个身体不就是是一架精密的仪器吗,能将食物转化成能量,将废物转成大小便,这不就是道体之用吗?就是道的一种功能的体现。所以我们都是日用而不知,时刻生活在道中,但你说得清楚这个道体吗?你说你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道的体用呢?说鼻子呢,是又不是,说嘴巴呢也是也不是,万物都是道生的,你怎么来形容这个道呢?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讲法来说清楚“道”。但是道也不是不可说,就看你的修为如何了,你说人道也可以,商道也行,鸟道狗道都是道吗,就看你自己的修为本事了,你能体悟到这个道是怎样,智慧到哪个境界,你就可以说出怎样的道来。但是,道体并不是只能用一种固定的说辞来讲解的。由此看来,你眼中的道是道,我眼中的也是,但是真正的恒道,可就是最高明的人运用之妙了,这是道家的思维。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其实是对名相的破解,也就是对人自心创造出来的概念和定义的一种破解。比如你的名字可以取得千变万化,这个名字只是代表你这个个体的一个符号而已,你有一个名字,一个身份证,一个学号,都是代表你的一个名相,但是都不能反映真正的你,这些名相都是非恒的,不是命名你这个人的固定不变的名。万事万物都是我们自心定义的名相,不是恒名,不要被名相所欺骗,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概念中,在虚妄不实的名相中终其一生。如果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我们要学会看破名相旦圆,透过名相看清楚本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是《老子他说》的版本。但突然发现帛书版的句读对于“有”和“无”这两个相对概念与“同出而异名”的解释更为契合。摘录如下: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体是玄之又玄的,一动的结果就是同时产生了两种状态,老子定义为“有”和”无“,有了”有“,同时也有”无“的状态,比如画了一个圆,没画之前是混沌一片,包括了无数可能,一旦有了这个圆,就自然有了边界,圈内你可以定义是有,圈外定义无,也可以圈内定义无,圈外定义有,总之,这两个概念都是人为定义道的作用的状态,那么你们怎么从这些外用体会道体的妙用呢。那就是要观察有无两者的边界作用,体会到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掌握运用好道的运用法则,那就是阴阳家,谋略家,太极高手,无论何种名相的身份,都是得道高人了。

道家的思维是求真的思维,破除各种名相直指本体的思维做事模式,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所以,大家继续奋斗吧!

5. 《道德经》第一章的两句话是什么

《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第二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恶。)
《酷说老子》第二章(1):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1、
从古到今,学术界众口一词,信誓旦旦地说老子这两句话讲的是:
“美”与“丑”,“善”与“恶”。
其实这种看法疑点重重,早就应该被立案调查。可惜,晋代最早为老子这两句原文翻案的王弼,一直孤掌难鸣,无人响应。我的声援,可能会得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然而,似乎有一位哲人说过:
有些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抓捕不到的真相,总是乐意向那百分之一的人自首。
2、
其实,按照老子的原意:
“美”,是喜欢的意思。
“恶”,是厌恶的意思。
“善”,是赞成的意思。
“不善”,是反对的意思。
所以,老子要表达的是:
“喜好”与“厌恶”,“赞成”与“反对”。而不是“美”与“丑”,“善”与“恶”。
3、
先说“美”与“恶”:
比如我们看到美女,美之。“美”即是喜欢的意思。
比如我们看到恶人,恶之。“恶”即是厌恶的意思。
证据呢?有三个。
【第一个证据】:
《道德经》第二十章曰: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既然“唯与阿”(听话与呵斥),都是动词,那么美与恶也必定都是动词。所以“美”就表示喜欢,“恶”就表示厌恶。
4、
【第二个证据】:
王弼在《老子注》中说: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
古代“解读老子第一人”的王弼明确表示:
美恶就是喜怒,也就是喜欢与厌恶。
5、
【第三个证据】:
河南人应该都知道,在河南问一个人高不高兴就会说:
你心情美不美呀?
这里的“美”,既是“欢喜”的意思。而老子李耳的故乡,正在河南周口市。顺带一提,明代小说《金瓶梅》一书中也经常用“美意”代表“欢喜”①,说不定作者也是河南人。
那么,以上三个证据足以证明:
“美”,即是喜欢;“恶”,就是厌恶。
6、
再说“善”与“不善”,为什么是赞成与反对的意思呢?也有两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
王弼《老子注》曰:
善不善,犹是非也。
所以王弼明确表示:
善,即是,即赞成;不善,即非,即反对。
7、
【第二个证据】:
《韩非子•八奸》里有一句话:
“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
这两句与老子原话的语法和格式几乎一致,但韩非子的语意很明显:
善,即是赞成;不善,即是反对。
意思是:
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喜欢;不是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欢的,则君主也要不喜欢。
8、
当然,王弼的理解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解释太含蓄,语意朦胧,仿佛一名待字闺中的腼腆少女。“千呼万唤始出来”,最终还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使人如同雾里看花,隙中窥月,无法看到庐山的真面。
那么,老子的这两句话究竟该如何翻译呢?综合以上所有的观点,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所喜欢的,是美,这是令人厌恶的;都知道自己所赞成的,是善,这是需要反对的。
老子这一句话是想说明:
世人所喜欢所赞成的许多东西,表面上是美的善的。但这种所谓的“美和善”,如果从本质上体悟,也可能是令人厌恶和反对的。
这是为什么呢?听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令:
“凡是将本国流落在外的奴隶花钱赎出来的人,回国后政府一律报销赎金。”
所以当时有许多鲁国人都纷纷在外替奴隶赎身,当时孔子有一名学生叫子贡,出差的时候顺路赎了几个奴隶。但子贡道德高尚,视钱如粪,回国后懒得去报销。于是一夜爆红,成为了全民偶像。
只有孔子一个人破口大骂:
“自今以往,鲁国人恐怕没有人在赎奴隶了!”②
9、
为什么?因为子贡的行为太难效仿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
喜欢归喜欢,赞成归赞成。但是让我花自己的钱,去挽救别人的人生——对不起,做不到!
于是他们只能对子贡高山仰止:
既然泰山这么高,那我就不上去了。还是瞻仰一下,止步吧!
后来,赎奴隶找政府报销的人开始被众人嘲笑。再后来,就没有人再去替奴隶赎身了。完美的印证了孔子的预言。也就是说:
世人所喜欢和赞成的子贡之义举,表面上看是美的、善的。其实,贻害无穷,是令人厌恶和需要反对的。
因此老子才会感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参考资料】:
1、《金瓶梅•第七十九回: 西门庆贪欲丧命 吴月娘失偶生儿》
2、《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
作者:紫侠狼,《酷说老子》作者,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6. 道德经,留钱做什么

“甘其食,美其服”,《道德经》还是主张吃好穿好的,只是反对过度纵欲而已。
《道德经》不是反对赚钱,而是支持赚钱,只是《道德经》认为贪多反而得不到,适可而止,就可以得到应得的,“多则惑,少则得”。
“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这些不过是对于过度纵欲而言的,五音都听到耳聋了,那还是好事吗?“货与身孰亲”?诚然,追求财产是对的,但是你的身体健康比财产更重要,所以,追求财产不应当有违于健康。
“多藏必厚亡”、“甚爱必大费”,这是在帮你计算得失,不要为了追求一样东西,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其实,目的还是得到,为的是得到最多。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就是怕守不住呀,在这个问题上计算得失呀,不是叫你什么都不要呀,他的重点是要守得住,而不是不要。

7.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

《道德经》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全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骄:马高六尺为骄,比喻像野马一样飞扬跋扈的样子。
咎:是灾的意思,灾难的灾。
老子用了比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从军队、财富、权利、成就等方面来具体说明“满而盈之”的道理。
钱财太多守不住,富贵而骄又是自己找灾难,那么,怎么才能保富呢,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篇文章《保富法》
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他从自家的经历和在上海所见所闻的富人家庭的变迁,来谈富裕人家的持久发达之道。
文章中写到,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家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了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做官,有的从商,都是煊赫一时的,现在已经多数凋零,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大约算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产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是难得一两家了。
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多优秀显达。最明显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也没有其他田产。
《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因为贪财与不贪财,关系着别人的利益和幸福;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世人都以为积钱多买些田地房产,便能够使子孙有饭吃,过得幸福,所以拼命想发财。今天看看上述几十家的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了;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平常人又以为不积些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看来,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在他做穷秀才的时候,他就心系天下。后来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扶弱助贫。他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风水先生和他说:“这个屋的风水很好,后代会出大官。”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发达显贵,不如当作学堂,让全城在这里上学,可使更多的人都发达显贵。他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堂。
后来,他自己的四个儿子都发达显贵,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的楷模。他的儿子们曾经请求他在京城购买一所花园宅子,以便退休养老,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非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的几个儿子,平日在家都是穿着粗布素衣。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所以家用极为节俭,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照普通人的心理,以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单是四个儿子都作了公卿,而且能继承他父亲的思想,舍财救济众人。所以,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很多范氏的后人,并且还时常出优秀的子孙后代。世人若是想替子孙打算,想留饭积福给子孙,就请按照范文正公的存心行事,才是最好的方法。

元朝的耶律楚材
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军事多数是由他来决策,因为成吉思汗好杀,他善于说话,能够劝谏成吉思汗不要屠杀。他却是借此而救全了无数的百姓。
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元朝第一代皇帝,耶律楚材也是他的军师,涮羊肉就是忽必烈发明的,据说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杀了羊,剔出肉来正准备炖,敌军突然袭击,厨子情急之下,就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开水锅里胡乱搅一下捞上来,放点配料端上去给忽必烈吃,忽必烈肚子正饿得咕咕叫,吃完就披挂上阵了,等他打了胜仗回来,又想起那天厨子给他做的羊肉片,他就再让厨子做一次,并说味道太淡,应该多放些配料,文武大臣吃了,都竖起大拇指,忽必烈高兴,就给这道新菜赐名叫“涮羊肉”。
耶律楚材身为宰相,却是布衣蔬食,生活俭朴。他是个大佛学家,利欲心极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时候,诸位将领都到府库里争夺财宝,而他却只吩咐将库存的大黄数十担,送到他的营中。不久,就发生了瘟疫,他用大黄治疗疫病,获得了很大的效果。他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做宰相的却有十三人之多。这也是一个不肯积蓄私钱,而子孙反而享大发达的证据。
再说清朝的林则徐,他是反对英国侵略以致于引发鸦片战争的伟人。他如果想发财,当时弄个几百万是很容易的事情。他认为鸦片贻害人民非常严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烧毁了鸦片两万箱。后来,英国人攻广东,一年攻不进,以后攻陷了宁波、镇江。
清朝不得已,就将林文忠公革职充军,向英国人谢罪谈和。林公死了以后,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都是书香不断,曾孙辈中尚有进士、举人,至今日仍然存在显达者。数年前故世的最高法院院长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这又是一个不肯发财,而子孙反而大发达的证据。
再看与林公同一个时候发大财的人,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就是广东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鸦片场里发大财至数百千万银两的。书画家大都知道,凡是海内有名的古字画碑帖,多数都盖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图章,也就是表明了此物曾经在这三家收藏过,可见得他们的豪富。但是几十年后,这些珍贵的物品,又已经流落到别家了。他们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别家作妆饰、木器了。他们的后人,一个闻达的也没有。这三家的主人,总算是精明能干,才会发这样的大财。当时的林文忠公,有财却不肯发,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职办罪,总算太笨了吧!然而至数十年以后,看看他们的子孙,就知道林文忠公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却是最愚笨的人了。
总而言之,保富的方法,必须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辽远的见识与宏大的心量。
《中庸》说:“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譬如穿着锦绣的衣服,却要加上罩衫,不愿意使锦衣露到外面。这是表明了君子的修养,不务虚名,以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此种人更为社会所敬重。这些见解,都是与世俗之见相反的。换句话说,违背了情感欲望,以求合乎理智,这种话,多数人是不入耳的,或者以为这是讲天文学,不能懂。然而社会上也有不少具有慧眼的人,当然是会赞许的。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有事实可以作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由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从这个道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说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忧一喜,一治一乱等等。但是天时的阴阳,有一定的标准,是万古不变的;而人事的盛衰,则是随着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这种无常的变化,乃是依着天道一阴一阳有一定的标准牵发而来的。我们试说如下:
比如说一个人若是喜欢骄傲,就一定会有忽然倒架子的时候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懒惰安逸,就一定会有极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吝啬贪钱,就一定会有嫖赌浪费之子孙替他破败;一个人若是喜欢机巧计算,就一定会有糊涂愚笨的子孙被人欺骗。这些变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会留心看得出来,晓得与日月起落、寒暑往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天道是个太极图,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中间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了平衡,就要起变化了。这叫做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天道一阴一阳的平衡,就是中道,又称中和;
《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世间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会引起天道的变化;就像战争及饥荒等等的大劫数,都是由于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
天道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吃亏的,要受到补益。中国的圣哲,儒家、佛家、老庄的垂训,都是反复的叮咛,说明这个道理。《易经》上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说:“惟天福善祸淫。”淫字的对面就是善。善字的意义甚为广泛,若是要确切的说明,众善都含有谦德的意义,都是以谦德为基本。《易经》是说明天道的书,乾坤两卦是总说天道的大意,乾卦说:“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这就是谦德的意义;坤卦说:“坤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不敢成也。”这句的解说,是才华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务名,不夸功,也是谦德的意义。《金刚经》说,度尽众生,自觉未度。又说,布施济众,不觉有施。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谦德在内。
我们对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随处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没有别的天理可以表现。
那么我们对别人做事、说话,起念头、表示脸色,都要格外地小心注意。虽然他们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儿、寡妇,无人帮助;我们若是欺凌了他们,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我自己或我的子孙,也会同样的愚懦孤寡,被人欺凌。反过来说,若是我们对于这些无力可怜的人,心存慈愍,并且设法帮助他们,后来我也会得别人的帮助,而我的子孙则永远不会愚懦孤寡,被人欺凌了。这种天理循环的感应果报,有智慧眼光的人,自然能在社会上一家一家的人事上来观察,更可以在历史上一个一个善恶的人的结果中来证明。这也是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聂云台先生又说到他的七世祖乐山公舍己利人的事迹,他说:两百年来,我家多代子孙,都受到他的福德庇佑,可以作为《保富法》这篇文章非常适当的佐证资料。这虽然只是一家人的私事,但是乐山公的善行事迹,曾经刊载于《府县志》这本书中,而且又为当时的社会贤达所推崇重视;祖先数代的积善事迹,也有历史资料可以考证,堪称足以取信于社会大众;正好是《保富法》的证据,所以将它作为《保富法》的下篇,我想应该会得到读者们的认同。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叙述,目的就是要证明“仁者以财发身”,而不是“以身发财”的大道理,实在是有其深远的含义呀!这里我们所应该注意的重点是:虽然是数代的清贫,而却换得了后代子孙的发达啊!与那些多留财产以害子孙,助长子孙的骄奢淫逸,使得子孙陷于堕落的,两者相互比较,实在是有天壤之别呀!曾文正公曾给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一个称呼,叫做“求阙斋”,并且还写了篇文章记述。他的用意即是在持满戒溢,要居安思危啊!因为这个世间,并无十全十美的事物,“丰于此者,必缺于彼”,所以若想得到精神上圆满,最好先在物质上要常有些欠缺。所谓精神上圆满的意思,是指父母都健在,家庭和睦,子孙贤达有智慧,并享有天伦之乐,道义之乐等。物质者,是指衣服饮食、车马房屋,权势财富,一切的享用等。曾文正公常用这个道理来教家人,说家计不宜太宽裕,这个与常人的见解恰恰是相反的。文正公又常说:古人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话,这乃是智者的境界;因为花全开了,则表示快将凋谢了;月已圆时,转瞬间即要缺了呀!所谓“盛极必衰,乐极生悲”,自古到今,从社会现象中去观察,这些话都没有。
保富法的故事分享完了,给我得到的启示是,让我重新加深认识了一句话“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以为的智是小聪明,投机取巧,我以为的德就是做人诚实,不吹牛,不欺骗别人,做事公平公正,有这样的品德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了。
今天读了范仲淹、耶律楚材、林则徐以及聂先生的七世祖乐山公等先贤的事迹,才明白真正的德是那么的宏大高远,能匡扶济世、庇佑后代子孙,能让历史铭记,精神永存!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