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法学法
① 语言的法律是什么
“法律语言”这个概念,我国目前有十余种定义。为了叙述的方便,引用其中的部分定义:
1.边缘学科
法律语言是一门法学与语言学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这是十年前所下的定义,现在虽然没有多少支持者了,但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本定义将法律语言和与其相关联的两个学科交叉点混为一谈了。何况,法律语言既不是法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产物,也不是法律和语言交叉的结果。
2.用之于法律
法律语言是用之于法律的语言。如立法语言等。
这个定义出自1998年12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辞海》,原文照录。这个定义不仅大大缩小了法律语言的范围,不符合法律语言的实际状况,而且以“语言”再次定义“语言”,亦是逻辑学上的常识性错误。
3.专业术语
法律语言是以本民族语为基础,运用在立法、司法及一切运用法律专业术语领域的符号表意系统。本定义的可贵之处在于指出了一个民族的法律语言的基础,是其本民族语而非共同语———虽然是否应该出现在定义之中又另当别论。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可能“运用法律专业术语”,因而,该定义没有将法律语言与非法律语言分别开来。
4.社会方言
法律语言是民族共同语在长期的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服务于一切法律活动而且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一种社会方言。
一般受众会知道“地区方言”,难以明白“社会方言”。以语言学方式定义法律语言已经很难懂了,以其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方式定义就更难懂了,再以其分支的分支———社会语言学方式定义,则难上加难懂了。
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全国高等法律院校统编教材《语文教程》中,曾有“法律语言”这个概念,是我国“十年动乱”后第一次提到“法律语言”,原文如下:
根据法律语言的特点,我们着重学习消极修辞……要对语体及风格作必要的论述;
法律语言在特定的表达功能上已经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对于法律语言,措辞准确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法律语言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更不能使用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概念,否则,便无法做到“以事实为根据”;
法律语言更是非常注意以词义的轻重来反映客观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程度;
法律语言比其他语言更讲究简练;
法律语言主要应谨严周密,其次也应质朴、流畅,来发挥语言的表达效力。
十分遗憾的是,该教程虽然指出了法律语言的许多特性,也对法律语言做了虽然粗略却较全面的探讨,此后数十年我国在法律语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超越该教程已经涉及到的词法、句法、标点、修辞,该书的副主编宁致远教授此后也成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的法律语言研究者,但它始终没有给出法律语言的定义。或许当时对法律语言的研究尚不足以对其界定,这正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所致。而且,从该《语文教程》提出法律语言概念至今,已经二十多年的历史了,除了《法律辞海》对其给出了定义以外,包括李伟民主编的5大本《法学辞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的《法律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这样近年编辑的大部头在内,都没有对“法律语言”立目。其原因只能是我国当前关于法律语言的概念太不统一,甚至连主流的观念也没有形成。
二十多年来学界对法律语言定义的“百花齐放”,引领研究人员取得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法律文本词、句的语法分析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语言学的内容。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如廖美珍先生这样精通欧美语言学的英语专家,深人中国的法庭采集审判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语料,撰出了《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和《法庭语言技巧》这样源自司法实践的专著,证明了法律语言学界不乏踏踏实实的高端学者。
因法律语言定义的“百花齐放”所引导的成就固然不可以虚无,但其负面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比如,法律语言的范围模糊;法律语言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明;法律语言研究至今还未形成合力。如此而言,法律语言研究的昌盛,至今仅积跬步而已。
②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主要是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和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起草并由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发布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国家标准。
法律依据: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主要是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GF)和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起草并由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发布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国家标准(GB)。
③ 法学和语言学属于社会科学吗
是属于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都包括桐野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语敬世言学等等。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统称
语言学虽然出现大量语言学术语,但法律语言学不应属于语言学也不应属于法学_从长远来看,法律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是有可能局稿喊的
④ 法律语言学是“‘法律语言’学”还是“法律‘语言学’
“法律语言学”是以“法律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所以它是:法律语言/学。
法律语言,是指法律工作者在立法、司法等实践工作中所使用的特殊专业语言。它没有独立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系统和词汇系统,不属于一般意义的“语言学”。
⑤ 语法学的语法学流派
传统语法,又教学校语法,规范语法。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以词法为主、划分词的主要依据形态变化、注重典范书面语的研究
描写语法,又叫结构语法,是在对传统语法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的共识和历时、认为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强调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提出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采用归纳法,提出依据分布和替换划分词类
生成语法又叫转换语法或形式语法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把语言结构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提出语法规则是自足的。强调研究人类语言共有的普遍性特征
功能语法致力于澄清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自然语言的功能观为基础,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区分语义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重点研究语义层面的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和词汇语法层面的单位类别结构等范畴
认知语法否认语法具有自足性,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指出人类认知具有共通性和差异性
⑥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内容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内容什么
1、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内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汇编》对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汇编》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⑦ 学习法律语言学的心得
参考一下看看,别照搬啊
对法律语言的准确性的学习体会
—-以《刑法修正案》(七)为例
刘金辉/文
2009年4月2日下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靳光瑾老师光临我所做了关于“法律语言应用”问题的讲座(详见我所网站http://www.king-capital.com/cn/contentdir/19/2747.aspx),我受益匪浅。 下面,结合自己正在学习的《刑法修正案(七)》谈谈我对法律语言准确性的学习体会。
靳老师的讲座中谈到了“语言的歧义性”,指出语言具有歧义本属正常现象,而法律语言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歧义。我的理解是,法律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避免歧义,而具有歧义正是法律语言不够准确的一种体现。法律语言不符合准确性要求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语言不能准确体现法律概念的内涵
这可以说是由法律语言的通俗化与专业性的矛盾产生的必然结果。“老鼠仓”、“黑客”、“情妇(夫)”这些生活语言不可能作为正式的法律概念出现在刑法修正案中,这正是体现了法律语言准确性的要求。一个比较“经典”的反例是婚姻法中用“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取代“包二奶”,结果五十步笑百步,还是没有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法律内涵。所以这次《刑法修正案(七)》没有使用生活语言作为法律概念,而是在第二条和第九条中分别采用叙明式罪状的方式使用法律语言描述了“老鼠仓”、“黑客”的行为特征,而在第十三条中使用“关系密切的人”取代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高受贿意见》”)中的“情妇(夫)”,这种“取代”是立法者有意扩大了原解释的主体范围?还是只因找不到更准确的概念又无法以叙明罪状的形式规定才不得已而姑且用之?似乎还不能下定论,如果是后者,则犯了下文所述的第二种错误。
二、生活语言不能准确界定法律概念的外延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中的“关系密切的人”外延范围似乎过大。《两高受贿意见》第十一条关于“特定关系人”的范围规定:“本意见所称‘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如果不是立法者有意扩大原解释的主体范围而只是用“关系密切的人”取代“情妇(夫)”的话,很明显这种取代是极不准确的。“关系密切的人”与“情妇(夫)”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前者“大大地”包含了后者,“大”到什么程度,即“关系密切的人”除了“情妇(夫)”之外还包括哪些人,只能有待相关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出台加以说明。
《刑法修正案(七)》第二条的核心内容“……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中的“明示、暗示”在修正案草案中使用的是“建议”,“建议”包括不包括“暗示”呢?《现代汉语词典》把“建议”解释为“向集体、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建议”这个词语在生活中的用法似乎不包括采用“暗示”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如果我们承认“明示、暗示”的表述更符合立法者的初衷的话,“建议”似乎可以被看作是不能准确界定法律概念的外延的例子。
然而,以上两种常见的不符合法律语言准确性要求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法律语言也应当尽可能让普通百姓看得懂,或者“望文生义”能懂个大概。《物权法》类似“地役权”的用法不见得能够得到普通人的认同,也不见得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赞同。不生活化、不通俗化的所谓“专业法律语言”作为法律概念使用也不见得就十分准确。不准确的问题可以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的方式加以解决。司法解释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解释就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甚至有时候法律条文或法律概念的外延模糊有可能是立法者有意为之,有其合理的积极作用,不一定就是非避免不可的?。但笔者接下来谈到的三种常见的法律语言不准确的表现却是应当避免的。
三、同语反复
同语反复是一个在生活语言中常见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定义不能循环”的定义规则。法律语言如果出现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则显然无法准确地定义一个法律概念。《刑法修正案(七)》第三条将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关于“偷税罪”的规定)中反复出现的“偷税”修正为“逃避缴纳税款”似乎就是在修正原规定中犯的“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而并不是将改变罪名。[在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的学习讨论中杨照东律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四、产生歧义
《刑法修正案(七)》第三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就是一个可能产生歧义的表述。“不申报”是不是也以“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为前提呢?或者说,法条中的“或者”前后的两种或然情况是“虚假纳税申报”与“不申报”的“或者”,还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与“不申报”的“或者”呢?尽管通过内部学习讨论,特别是根据田老师“历史地看”这次修正的讲解,我们已经得出了结论是后者, 但毕竟立法使用的语言造成了理解产生歧义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或者”的使用是法律语言产生歧义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对《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中的“或者”的解释是:“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可见,不存在“或者”前后一定是两种不种情况的定论。这一点,在讲座后与靳老师的讨论中也得到专家说法的印证。
五、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律师在审查合同等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法律语言不准确的表现之一。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其”、“及其”等词语时应当格外小心。《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在“国家工作人员”反复出现的情况下准确地使用了“该”字,这是一个指称明确的正面例证。
靳老师的讲座以及田老师的补充中提到了“预设和蕴含性语言”,我对此印象也很深刻。恰恰在讲座第二天的模拟法庭中,“公诉人”称被告人(被指控犯抢劫罪)“劫取”了财物,我所律师便指出了“公诉人”使用的“劫取”一词具有预设性。关于“预设和蕴含性语言”,留待以后再于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慢慢总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