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硕题
① 急求2011年和2012年的在职攻读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要素的是()。
A.法律概念 B.法律事实 C.法律规则 D.法律原则
2.下列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两者法律渊源相同 B.两者法律本质相同
C.两者诉讼程序相同 D.两者法律结构相同
3.根据法的适用范围不同,可以将法划分为()。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国内法与国际法
C.一般法与特别法 D.实体法与程序法
4.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起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法律先于道德产生 B.道德先于法律产生
C.法律与道德同时产生 D.法律与道德相伴而生
5.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法优于旧法 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C.普通法优于根本法 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
6.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的主体
C.法律关系的客体 D.法律关系的内容
7.依据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A.目的解释和文义解释 B.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C.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 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审理查明,甲实施了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行为,且情节严重,因此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10个月。法院在本案中运用的法律推理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此推理 D.实质推理
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国家权力机关
C.一般人民团体 D.群众自治组织
1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平均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资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1.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来源于()。
A.选民捐资 B.候选人所在单位资助
C.国库开支 D.候选人自筹
1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A.决定特赦 B.批准直辖市的建置
C.制定行政法规 D.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13.下列选项中,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平批准后生效的法律文件是()。
A.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单行条列
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14.下列国家机关中,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是()。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最高人民法院
15.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 B.刑部 C.廷尉 D.大司寇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体是()。
A.总统制 B.责任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人民代表会议制
17.颁布《盗贼重法》的朝代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8.中国古代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典是()。
A.北魏律 B.曹魏律 C.晋律 D.唐律
19.依照唐律规定,对家长参与的家庭成员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是()。
A.以造意者为首犯,随从者减一等
B.以尊长为首犯,他人减一等
C.只坐尊长,卑幼无罪
D.不分首从,一体论罪
20.采用社会防卫主义理论,增设“保安处分”为专门一章的刑法典是()。
A.大清新刑律 B.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
C.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 D.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
二、多项选择题(第2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命题之一。该命题的含义包括()。
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
B.法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
C.法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D.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22.下列关于义务性法律规则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义务性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
B.义务性规则可分为授权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C.义务性规则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
D.义务性规则规定的内容不允许随意变更或违反
23.下列法律渊源中,属于不成文法的有()。
A.习惯法 B.判例法 C.国际条约 D.国际惯例
24.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
B.法律责任的认定必须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前提
C.法律责任具有惩罚、救济和预防等功能
D.法律责任可以通过责任主体自觉履行而实现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基本原则的有()。
A.法律至上原则 B.权利保障原则
C.权力制约原则 D.正当程序原则
2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是()。
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通过法的创制和实施,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
27.下列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共同特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源于公民的请愿权 B.属于公民表达意愿的自由
C.主要在公共场所行使 D.由多个公民共同行使
28.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检察院职权的有()。
A.核准死刑案件
B.对刑事案件行使公诉权
C.受理公民的控告、检举和申诉
D.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29.清政府颁布的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包括()。
A.蒙古律例 B.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C.钦定西藏章程 D.回疆则例
30.依照唐律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不孝”罪的有()。
A.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
B.居父母丧,身自嫁娶
C.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
D.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
三、简答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32.简述我国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特征。
33.简述清末司法组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第34-38小题,共80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15分)见年来,国内发生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些列冤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某法学院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冤案与法治”专题讨论。讨论中,学生甲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科技不够发达,缺乏DNA鉴定等先进技术手段;学生乙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权意识,滥用权力,违反法律程序;学生丙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刑事诉讼制度不够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未得到有效实行,司法权缺乏有效监督。
结合上述材料,试指出并分析上述三种观点分别涉及的法理学知识和原理。
35.(15分)联系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36.(15分)某县规划建设一座大型化工厂,当地居民担心污染问题,多次联系本选区的县人民代表刘某,希望向其反映问题。刘某均已工作忙为由予以推脱,居民对此深为不满。事后,55位选民(其中有4人不属于刘某所在选区选民)联名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递交了罢免刘某代表职务的书面申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以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了对刘某的罢免案。刘某对该罢免结果提出异议。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宪法知识和选举法相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1)联名提出罢免请求的选民人数是否合法?为什么?
(2)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罢免刘某职务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理由是什么?
37.(15分)试分析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38.(20分)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疏】议曰:“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
《唐律疏议》卷六《名例》
(1)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何谓“化外人”?唐律关于“化外人”相犯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如何评价唐律的上述规定?
(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疏议”与律文之间的关系。
(编辑:admin)
② 2021法律硕士(法学)考研真题答案
考研选择题∶
1、A和B签订协议,约定两年内B创作一本电视剧剧本,A向B支付50万元报酬c后B将报酬请求权转让给C ()
A. 转让通知到达A时,请求权转让
B. 合同成立是报酬请求权转让
C. A同意时,该请求权转让
D.该报酬诘求权具有人身属性不得转让
2、然后甲(政府工作人员)接受乙的30万元,然后通过妹夫刘某(公安局干警),违规撤销了对乙的网上追逃信息,然后 甲的行为应该定性为∶C
A、滥用职权罪
B、受贿罪
C、介绍贿赂罪
甲偷割使用中的高速公路紧急信息,请视频的电源,然后价值5000元,甲的行为应该定性为
A盗窃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破坏交通设施罪。
3、甲开设网站,以体育彩票开奖号码作为参考号码,接受该网站注册会员投注并开奖,从中获利6万元甲的行为应该定认定为
A非法经营罪
B赌博罪
C开设赌开设赌场罪
D诈骗罪
4、甲的外祖父与乙的父亲是亲兄弟,然后甲乙之间的关系是
A二代旁系血亲
B三代旁系血亲
C四代旁系血亲
D第五代旁系血亲。
考研简答题∶
1、(刑法)纯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
2、(刑法)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
3、(民法)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
4、(民法)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连带责任的情形
论述∶
1、 试论想象竞合犯按照实质一罪论处的理由
2、 试论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对物权立法的完善和发展
考研案例分析题∶
1、非法拘禁罪、绑架罪、诈编罪、法定刑升格条件、量刑情形(立功)
2、受要约方对要约的变更、要约邀请、合同成立时间、定金双倍返还、违约方不履行合同导致物价上涨,违约方是否应当赔偿守约方的损失
2021法律硕士(法学)考研真题答案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考研备考技巧,报名入口,考研报名时间,考研成绩查询,考研报名费用,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等问题,小编会及时更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进入自己的理想考研院校。希望大家能好好复习。取得佳绩。
③ 法律硕士真题
1.在我国全国人来大审议普通法案源由全体代表过(C)通过。
A.全体
B.3/4
C.半数
D.2/3
在中国,全国人大审议的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2.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制定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
A.甲说:“法律的制定也称法的创制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B.乙说:“甲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丙说:“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在于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
D.丁说:“我认为你们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5.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D)。
A.审议法律议案
B.表决法律议案
C.公布法律
D.起草法律议案
④ 2003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法理学真题及答案
这篇关于2003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法理学真题及答案,是 无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柏拉图
B、托马斯.阿奎那
C、卢梭
D、康德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本质问题上的神意论
【考点分析】神意论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其典型代表人物是中世纪经院主义神学家、法咐亮塌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而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没有关于法本质的具体论述,大体属于早期自然法和城键埋邦法思想;法国思想家、法学家卢梭是理性论的代表,他把法律作为人的意志的体现来阐述,认为“法律乃公意的行为”;康也是理性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故选B。
2、能被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物
B、原告
C、被告
D、未成年人
衡圆【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关系客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区别
【考点分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一般都可以划分为权利方和义务方。分类:(一)自然人自然出生的具有生命活动的个体,通常是指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二)法人法律承认其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团体。根据法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将其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前者指各种形式的企业;后者包括机关法人、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另外――法人成立的必要条件a、依法成立b、必要的财产和经费c、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国家国家既是国际法的主体又是国内法的主体。如――国有企业、城市土地所有权。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是一定利益的法律的表现的形式。。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一)物是可以被人所控制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实体,可以是天然物、生产物;活动物和不活动物。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物,不仅仅应具有物理属性,而且应具有法律属性。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权利客体,需具有以下条件:(1)物应得到法律的认可;――人类公共之物或危及人类之物以及国家为着某种利益而禁止其流通的物,一般都不能成为私权或公权的客体;(2)物应为人力所控制;(3)应当承担物质利益,具有经济价值;(4)需具有独立性(二)人在法律上,人是人身、人格、人的活动的复合体。人身是人的物质形态,他是由各个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人格是人的精神利益的体现。人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在一定意义上是法律关系的客体。但是其客体的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其受限制性表现在(1)活人的身体不得流通;(2)权利人不得滥用、自贱或自残人身。(3)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三)精神产品指的是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一般是指著作、商标和专利。精神产品承载于物质之上,但其价值是脑力劳动获得的成果。(四)行为结果分类:物化结果和非物化结果。非物化结果就是指的行为本身。
3、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
A、审议法律议案;
B、表决法律议案;
C、公布法律;
D、起草法律议案;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制定的程序
【考点分析】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立法程序是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在制定、补充、修改、认可或废止法律或其他具有法的性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方法和步骤。任何立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立法的性不同,程序也就有所不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为例,当代中国的的基本立法程序包括:1、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和通过、4法律的公布;
4、法定免责条件是指()
A、权利主张超过时效;
B、有效补偿;
C、自愿协议;
D、不可抗力;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定免责条件和意定免责条件的区别
【考点分析】免责首先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的条件,其责任可以被部分或全部的加以免除。从而没有承担实际的法律责任。免责条件在私法上包括法定和意定两种情形。法定免责条件主要是“不可抗力”,即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而权利主张超过时效、有效补偿和自愿协议,乃是当事人自行决定的免责条件,即意定免责条件。
5、不属于法律规范作用的是()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经济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规范作用
〔解析〕法的规范作用是法本身的作用或是指法的专门作用。主要包括五种作用分别为:(一)指引作用(二)评价作用(三)预测作用(四)强制作用(五)教育作用。
6、典型的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和相应的代表国家。
[解析)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是英国学者蒲莱士1884年提出的宪法分类。这种宪法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文书形式。成文宪法是指由一种
或者少数集中文书表现的宪法。不成文宪法则是无统一法律文书,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美国是典型的成文宪法国家。
三、判断题(每题1分)
1、强制性是法律固有的特征,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答案】错误。
〔考点〕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考点分析】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一切社会规范都有强制性,比如:道德、宗教等也有社会强制力,但是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它的强制性具有国家意义,强调国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事物的一种性质,法的这种内在性质是由于它的实施依靠国家强制力这种外在力量的保障。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有组织的暴力。
2、法律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与法的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
〔考点〕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考点分析】行为关系或社会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法律直接的调整对象是行为关系,最终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对行为而不是对思想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是人的行为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建立和存在,而这种“社会关系”是以行为为条件的,并形成“行为关系”。行为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它是一种表现于外部的通过人们行为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3、在构成法律规范的条件、模式、后果等三种要素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模式。
【答案】正确。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规范的结构
【考点分析】法律规则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它以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中心内容,属于社会规则的范畴。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就是说法律规则在逻辑上是由哪些因素或部分组成的。一
般采用三要素说: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1)、假定。是指法律规则适用的时间、空间、主体、对象以及方式等等事实状态的设定。(2)、行为模式。即法律规则中对主体行为方式的要求,共分为三种情况a、确定主体的权利及其实现方式,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什么;b、确定主体的义务,要求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c、明确主体的义务,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3)、法律后果。法律主体遵守或违反行为模式中的规定所引发的后果。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不可以省略的部分。
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追究法律责任都要通过法律制裁。
【答案】错误。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
【考点分析】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或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重要实现形式。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违宪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追究法律责任,一般都必须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旨在强制责任主体承担违法行为的后果,迫使侵害人付出或丧失一定的利益,其目的在于恢复被侵害的权利,治理越轨的行为,维护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转。
5、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答案]错误。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解释的主体
【考点分析】法律解释是指由特定的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国家的立法意图、法理原则和政策观点对现行的法律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等所作的必要说明。法律解释一般采用最广泛的含义。法律解释的主体,既包括有法定法律解释权的人或组织,也包括一切有可能与法律文本发生联系而对法律进行解释的主体;法律解释的对象,涉及一切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四、简答题(本题10分)
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答案]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或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根据不同标准,法律责任有不同的分类。通常的分类方法如下:(1)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特点是;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民事责任可以分为违约责任、一般侵权责任、特殊侵权责任和公平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行为因为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在刑事责任中,行为人在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认定,对于刑事责任的判断意义重大。行政责任是指因为违反行政法规或者因为行政法的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我国,行政责任一般分为:一般公民法人违反一般经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无过错行政责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即行政处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诉讼败诉后而产生的行政责任。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2)以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私法责任主要是指民事责任;公法责任主要是指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违宪责任。(3)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其中过错责任是指以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指不以主观过错的存在为必要条件而认定的责任;公平责任是指法无明文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但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因而不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一种特殊的责任。(4)根据行为主体实施行为时的身份,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所谓职务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公务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因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由该行为主体所属的组织(机关、企业、事业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责任的;个人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个人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中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由该行为主体个人来承担责任的。(5)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所谓财产责任是指以财产为责任内容的法律责任;非财产责任则是指不以财产为责任承担内容,而是以人身、行为、人格等为责任内容的法律责任。
五、分析题(本题10分)
某法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指出:“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仅有范围大小之别,无内容和效力之差异。”
运用所学的法理学知识,对该讲授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上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狭义上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显而易见,狭义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在广义的法律之中,二者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其在范围上有大小之别,这一点首先应予肯定。二者的范围大小不同,那么其涉及内容和效力自然也会不同。从内容上看,一则广义和狭义的法律概念本身所包括的规范性文件数量不一样;二则法律调整对象——社会关系也大相径庭,广义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非常广泛,数量繁多,狭义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应地要少。从效力上看,广义的法律所包括的效力既有宪法效力、一般(狭义)法律效力、又包括行政法规效力和地方性法规效力,有多种层次的法律效力;而狭义法律的效力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效力。总而言之,相比较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不仅在范围上有大小之别,而且在内容与效力上也都有不同。
六、论述题(本题25分)
试论司法的中立性。
〔答案要点〕司法权是执行立法机关法律的一种权力,主要是指审判权。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属于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司法权有以下几个含义含义:司法权的专属性。司法权是现代国家权利体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力,在宪政国家中,此权力由司法机关独掌,其它任何国家机关和强力组织不得分享。
司法机关的专门性。依据世界通例,司法机关是指人民法院。但有例外,如中国。司法机关主要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在理论意义上包含在内。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具有特定的含义。它特指,在国家法律保护的法律关系受到阻滞、侵害时,由司法机关依法裁判,使遭受侵害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合法状态。司法权是独立性权力,在其之上的只有法律。
司法权是居中裁判性权力。司法权主体地位中立,只能居中裁判,不应有意或无意地偏袒一方;司法权应当在官民之间保持中立;司法权和行政权保持中立;司法权在一般当事人之间保持是指在司法活动中,法院以及法官的态度不受其他因素,包括政府、政党、媒体等影响,至少在个案的判断过程中不应当受这些非法律因素所左右,并尽可能排除这些不利于进行准确、公正判断的因素,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只是以法律为准则而保持中立,严格依法办事。司法权是独立性权力,在其之上的只有法律。司法权只服从法的引导,而不接受任何命令;对司法权只能实行监督制约而不能实行领导。法权只服从理性,而不服从任何权势和情感的压迫。
司法的中立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行政权倾向性相比较而言的。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和主动性的特点;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与司法机关司法的以第三者身份居间裁判不同。执法中,行政机关与企业、公民等行政相对人形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它代表国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其意思表示和处分对于该法律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法的执行具有主动性法的执行是一定行政主体的权力和职责,执法中的行政主体一般会积极主动行动,采取措施去履行职责。执法程序也具有效率性。执法主体对于行政管理事项当中的违法行为应当迅速简便地做出决定。往往都是当下采取措施,不像司法活动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才能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
五、分析题(本题10分)
某法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指出:“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仅有范围大小之别,无内容和效力之差异。”
运用所学的法理学知识,对该讲授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上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狭义上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显而易见,狭义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在广义的法律之中,二者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其在范围上有大小之别,这一点首先应予肯定。二者的范围大小不同,那么其涉及内容和效力自然也会不同。从内容上看,一则广义和狭义的法律概念本身所包括的规范性文件数量不一样;二则法律调整对象——社会关系也大相径庭,广义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非常广泛,数量繁多,狭义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应地要少。从效力上看,广义的法律所包括的效力既有宪法效力、一般(狭义)法律效力、又包括行政法规效力和地方性法规效力,有多种层次的法律效力;而狭义法律的效力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效力。总而言之,相比较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不仅在范围上有大小之别,而且在内容与效力上也都有不同。
六、论述题(本题25分)
试论司法的中立性。
〔答案要点〕司法权是执行立法机关法律的一种权力,主要是指审判权。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属于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司法权有以下几个含义含义:司法权的专属性。司法权是现代国家权利体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力,在宪政国家中,此权力由司法机关独掌,其它任何国家机关和强力组织不得分享。
司法机关的专门性。依据世界通例,司法机关是指人民法院。但有例外,如中国。司法机关主要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在理论意义上包含在内。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具有特定的含义。它特指,在国家法律保护的法律关系受到阻滞、侵害时,由司法机关依法裁判,使遭受侵害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合法状态。司法权是独立性权力,在其之上的只有法律。
司法权是居中裁判性权力。司法权主体地位中立,只能居中裁判,不应有意或无意地偏袒一方;司法权应当在官民之间保持中立;司法权和行政权保持中立;司法权在一般当事人之间保持是指在司法活动中,法院以及法官的态度不受其他因素,包括政府、政党、媒体等影响,至少在个案的判断过程中不应当受这些非法律因素所左右,并尽可能排除这些不利于进行准确、公正判断的因素,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只是以法律为准则而保持中立,严格依法办事。司法权是独立性权力,在其之上的只有法律。司法权只服从法的引导,而不接受任何命令;对司法权只能实行监督制约而不能实行领导。法权只服从理性,而不服从任何权势和情感的压迫。
司法的中立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行政权倾向性相比较而言的。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和主动性的特点;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与司法机关司法的以第三者身份居间裁判不同。执法中,行政机关与企业、公民等行政相对人形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它代表国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其意思表示和处分对于该法律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法的执行具有主动性法的执行是一定行政主体的权力和职责,执法中的行政主体一般会积极主动行动,采取措施去履行职责。执法程序也具有效率性。执法主体对于行政管理事项当中的违法行为应当迅速简便地做出决定。往往都是当下采取措施,不像司法活动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才能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
⑤ 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专业课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详解
法学专业考研越来越热了,报考法学专业研究生,有哪些专业方帆塌向可以报考?可以报考哪些院校呢?我们整理分享“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专业课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详解”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专业基础课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整张试卷包括:刑法学(75分)、民法学(75分)二部分内容,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辨析题、法案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3)单项选择题 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辨析题 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法案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案例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综合课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中轿大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整张试卷包括:法理学(60分)、中国宪法学(50分)、中国法制史(40分)三部分内容,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
(3)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多项选择题 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分析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 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从以上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我们可以看出两科中,单项和多项选择题的分
3、法律硕士联考形式和试卷结构分析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卖竖试用时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内容
专业课一: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内容
专业课二:包括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三部分内容
题型结构
专业课一: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专业课二: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
以上是猎考考研小编整理的“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专业课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详解”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艺术学咨询尽在猎考考研常识频道!
推荐文章:
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有什么区别?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课分值分布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课分值分布
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yjs/
⑥ 2017年法律硕士的考试试题(2)
36.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参议会
B.人民代表会议
C.三三制
D.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37. 隋《开皇律》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历史蓝本是
A.北齐律
B.北周律
C.大业律
D.陈律
38. 《唐律·斗讼》中的“六杀”除了谋杀、误杀、故杀、过失杀以外,还包括
A.斗杀和戏杀
B.贼杀和戏杀
C.斗杀和情杀
D.奸杀和劫杀
39. 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
A.大札撒
B.至元新格
C.大元通制
D.元典章
40. 中国历史上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成祖
D.清世祖
41.通过立法规性房屋出典后失火焚毁的风险责任分担原则的朝代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2.《大清现行刑律》规定的刑罚体系是
A.罚金、徒刑、流刑、遣刑、死刑
B.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C.没收、拘役、徒刑、流刑、死刑
D.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43.历史上最早以“式”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A.封诊式
B.贞观式
C.大统式
D.武德式
44.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案件的是
A.贼杀伤
B.盗他人
C.子告父母,臣妾杀家主
D.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
45.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大总统任期十年,得连任”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法律硕士考试试卷多选题
1. 下列法学分支学科中,属于理论法学的有
A.法理学
B.刑法学
C.民法学
D.法律史学
2. 检察官李某系中共党员,他以匿名信方式向监察机关检举某领导的贪污行为。他的法律监督行为属于
A.检察监督
B.政党监督
C.社会监督
D.人民群众监督
3.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一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
B.一个法律条文可以表达多个法律规则
C.有些法律条文不表达法律规则
D.一个法律规则可以体现于一个法律条文中
4. 下列有关法律意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法律意识无法通过教育形成
B.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
C.法律意识制约着法律实践活动
D.法律意识的高级形态是法律心理
5. 下列情形中,体现责任自负原则的有
A.冯某因盗窃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B.陈某饲养的狗咬伤邻家小孩,陈某为此赔偿五百元
C.诸某因下级官员的渎职行为承担领导责任被撤职
D.卫某因冒名顶罪被司法机关以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国家机关中,享有正式法律解释权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7.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人员中准予行使选举权利的有
A.正在取保候审者
B.正在被监视居住者
C.正在被劳动教养者
D.正在受拘留处罚者
8. 依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
A.国家利益
B.社会利益
C.集体利益
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的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的当选条件包括
A.年满周岁
B.在外国无居留权
C.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年
D.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10.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包括
A.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B.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11.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好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
12. 下列选项中,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有:
A.行政公署
B.村民委员会
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
13.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取得中国国籍的情形包括
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
B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
C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
D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
14.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A.申诉权
B控告权
C检举权
D罢免权
15.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社会改革法令包括
A禁烟令
B禁赌令
C剪辫令
D.劝禁缠足令
16. 汉代法律规定的对外贸易的违禁物包括
A.丝绸
B.马匹
C.兵器
D.铜钱
17. 清末颁行的商事法律包括
A.钦定大清商律
B.破产律
C.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D.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18. 下列关于《唐六典》的表述,正确的有
A.修订于唐太宗贞观年间
B.系统规定了唐朝的官制
C.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
D.效仿《周礼》,制理、教、礼、政、刑、事六典
法律硕士考试试卷简答题
1.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制度
3.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法律硕士考试试卷案例分析题
1.甲驾车闯红灯,将正常过马路的孕妇乙蹭倒,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200元,乙虽未受伤,但因受惊吓在送往医院途中产下一子丙,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中法律关系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事件中甲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乙与丙之间分别产生了何种性质的法律关系?从主体地位的角度看,这两种法律关系有何区别?
(2)导致甲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乙和丙之间的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各是什么?这两种法律事实有何不同?
2.2009年5月,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本省与外省两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在该案审理之前,审判人员先后接到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多份批示,指出该案涉及本省重大经济利益,要求审判人员公正审理。经审理,法院判决本省当事人一方败诉。事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明确指出,该判决严重影响本省经济利益,损害了投资环境,要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纠正法院的判决。
请结合我国宪法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做法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⑦ 历年法律硕士考试真题及答案在哪里有呢
这些其实都蛮多的呢,我知道在上学吧找答案就有真题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⑧ 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
如果一篇文章象一张网,则题目就是纲,纲举目张,就是说看了论文题目,就能窥见全篇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所在,也可以说题目对论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一)
1. 罪数认定的新标准与吸收犯概念的重构
2. 间接正犯概念的否定性清理
3. 《刑法修正案(九)》对危险驾驶有新的更严格规定
4. 刑法人格界定问题思考
5. 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6. 经济犯罪中被害人过错的认定与适用
7. 《刑法修正案(九)》死刑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8. 从业禁止适用范围探究
9. 假释听证制度改革
10. “医闹入刑”后完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医方医疗过错的自我评价与告知机制的构建
11. 基于中越边境拐卖妇女犯罪的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12. 浮出水面的窝案
13. 未成年人不应构成毒品再犯--基于对刑法356条规定的反思
14. 论英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故意概念--兼论犯罪故意概念对我国刑法立法的反思
15. 完善行贿罪立法--兼论《刑法修正案九》行贿罪新规
16. 农村教师对中小学生性犯罪的启示与思考
17. 浅析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完善
18. 贪污受贿犯罪起刑数额小议
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二)
1. 《刑法修正案(九)》关于涉恐犯罪规定的学理置评
2. 启动刑法全面修订之探讨
3.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刑事保护研究
4. 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切入点
5. 股票配资案中非法占用保证金的行为定性
6. 论刑法中不合理的“性别标签”
7. 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看死刑制度的存废
8. 罚金刑相关替代制度分析及我国罚金刑的完善
9. 我国刑罚体系之适应性调整研究
10. 爱钱如命的贪官
11. 城市拆迁过程中的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2. 论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相同商标”的界定
13. 男性应被纳入我国强奸罪的保护对象
14.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研究
15. 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
16. 探析持有型犯罪的证明责任问题--以主观罪过证明为视角
17. 论正当防卫限度--以南宁男子见义勇为案为例
18. 对刑事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的探讨--以“秦某某网络造谣案”为例
19. 以没收财产偿还犯罪分子所负债务问题研究
20. 论刑法学命题的妥当性
21. 从绝对到相对:晚近德、日报应刑论中量刑基准的变迁及其启示
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三)
1. “抗震英雄少年”沦为囚徒
2. 非法拘禁案中案
3. 女企业家智斗绑匪
4. 就这样“被酒驾”
5. 网游达人叫板运营商
6. 中银巨贪亡命泰国
7. 基于我国的传统与现实试谈婚内强奸
8. 论信用卡催收中的法学问题
9. 刑事立法发展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契合
10. 我国着作权刑法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以网络技术为研究视角
11. 女性经济犯罪犯因性分析及预防对策
12. 盗窃未遂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13. 论“碰瓷”行为的刑法定性
14. 通过死缓限制减刑的死刑控制
15. 任人唯“钱”的组织部长
16. 医院内的“塌方式”腐败
17. 迷失在权力旋涡里的区委书记
18. 贪污罪之弹性定罪模式考量--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范本
19.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犯罪研究--以社会敌意为视角
20. “问题豆芽”案的刑事法治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刑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2. 刑法学硕士论文
3. 刑法硕士毕业论文
4. 刑法专业毕业论文
5. 有关刑法研究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