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野心

道德经野心

发布时间: 2023-07-10 11:37:17

㈠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一、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天下有道,善跑的马退还给农夫用来耕田;天下无道,所有的马用来征战甚至母马都要在疆场生小马。祸患没有大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大于什么都想占有的了。所以知足的满足,才是长久的满足。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真正太平的时候,马闲放着没有用,因为不必训练战马了,这时马便像粪土一样没有价值;等到天下无道的时候,又要训练战马。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以老子的历史哲学观点看人类,在天下无道的时候,人类的欲望不能停止,所以战马又要活动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想占有,这就是“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类社会真正和平,必须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够知足。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万物和平,各正其命。天下无战事,马用在了农事上,而不是用在战事上。这是走马以粪的意思。

戎马生于郊。天下无道,导致天下大乱,战乱频仍,马就会被用在战事上。是为戎马生于郊。

(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天下有道,说明君王有功。天下无道,则说明君王有罪,而且是大罪。君王为什么会逆天而为、德不合天呢?因为他最开始贪恋圣人之名,接着贪恋王位之尊,进而贪恋财货之丰。君王守道,与道为一,抱神以静,本为无欲。可欲,则说明离道。

祸,害也,神不福也。君王做了祸国殃民的事,关键在于他为政以人,以人害天。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不知道,道才是大盈大足;以物为事,则总是处在道的匮乏状态。道越亏,则爱愈甚。爱愈甚,则愈不知足。

(3)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能够体会通达大道,是谓知足。失道妄为,并以妄为常,是谓不知足。体知道之足全,并能抱道不离,这便是知足之足。能做到知足之足,那么天下就会恒常有道,君王天德常足。唯天德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4、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当“天下有道”的时候,领导者的心思都在国家生产上,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时候老百姓都安于生产,马都在耕地。“而“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指领导者为了野心、地位,将资源浪费在了扩张上,没有把自己该做的事认真做好

(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莫大于可欲”,指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没有比欲望特别强烈的罪过更大的了。“可”实际也是“甚”的意思,“甚欲”是非常严重的欲望、非常强的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指没有比领导者不知足更严重的祸害了。“咎莫憯于欲得”的“憯”字通“惨”,这句话是说,犯的错误没有比总想得到更惨痛的了。这几句话强调的核心是:您总想得到,总是不知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3)老子说“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是在说“知足”的状态,“足”是富足的意思。

我们总在衡量做事带来的结果是多是少、是大是小。只有我们不再衡量它,才能做得更好、更轻松,这是一种非常从容的人生状态,希望我们都能进入这种 状态。

三、我之体悟——孩子自杀,罪在谁?

今天群里在讨论经济学家宋清辉儿子自杀的事情,宋认为孩子自杀是因为学校给的压力大,当然众网友认为是父母教育的问题。但无论是谁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实在令人感到惋惜不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压力大到如此程度,难道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吗?难道孩子没有抗议过吗?难道学习比孩子的生命还重要吗?能放弃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家长不是期望太高,又怎么会在明知道孩子压力大的情况下还继续施压呢?如果老师不是眼睛只盯着结果,又怎么会看不到每个孩子的状况呢?如果不是社会价值观不是那么急功近利,

所以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罪在谁?罪在欲望,罪在不知足,罪在总想得到和占有!

㈡ 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让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此章承接前一章,仍是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讲道的起用方法,即“无为”。为学是“日益”,一天天增长;而为道则是“日损”,一天天去掉自己主观的妄念、幻想,而接近于道的自然法则。把自己主观性的东西损到了“无”,就合于道了,合于道后做任何事——包括取天下,都可以成功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这一句中,老子主要阐述了为学和为道的不同。他指出,为学就是坚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识是无限的,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所以我们对知识的探索也就永远没有尽头。

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指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无限知识的追求中去。可见,纵然是用尽一生的时间来学习,也不能把世间所有的知识学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因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认识宇宙和人类社会,而知识能使人们的认识更接近于真理,所以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知识。不过,知识是无限的,这就好比我们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航行,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真理,只有“望理兴叹”了。老子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理智地从对外界的追求转向了对内在的追求。

为道则需要我们时刻剔除心中的杂念,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个“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们在修道的过程中不断摒弃心中的杂念,使私欲渐渐消除,最后就能达到无为的境界。前面说过,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事事,而是不妄为。不妄为也就是合乎了道的德行,如果做什么事情都能合乎自然规律,那么不妄为就变成了无所不为了。

“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思想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始终,它是老子提出的极富智慧的命题。尽管中国古代有很多学者也提出了“无为”的主张,然而真正把“无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的只有老子。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从表面上看,“无为”是消极的,是倒退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无为实际上是在发展变化中避开矛盾的对立面,使其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无欲无穷的境界。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即认识、掌握。在本章的最后,老子指出,治理国家,要经常保持清静无为的态度。如果整治措施过于繁多,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王弼《道德经注》

为学日益,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为道日损,务欲反虚无也。有为则有所失,故无为乃无所不为也。

学习追求的是增进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学识。求道追求的是返回空虚、清静、无为的状态。有作为就会犯错、有所损失,所以无所作为就是什么都作为。

苏辙《老子解》

不知道而务学,闻见日多,而无以一之,未免为累也。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苟一日知道,顾视万物,无一非妄。去妄以求复性,是谓之损。

孔子谓子贡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去妄以求复性,可谓损矣,而去妄之心犹存。及其兼忘此心,纯性而无余,然后无所不为,而不失于无为矣。

不了解道而追求学问,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而没有东西将它们统一起来,免不了会被这些知识牵累。孔子说:“多学,选择其中好的来照着做,多见就能增进对事物的认识。”这是次一等的认知。有一天了解了道,再看世间万物,都是妄想产物。去掉妄想来求恢复本性,就是求道过程中的减法。

孔子对子贡说:“你以为懂的多了就有见识了吗?”子贡说:“是这样吧。”孔子说:“不是的,我以道来贯通我的知识。”去掉妄想来恢复本性,是做减法,而去除妄想的心思还在。等到连这个心思都没有了,本性纯净没有杂质,然后你的影响能够施加于所有东西之上,然而自身仍然保持没有作为。

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见于外,而物恶之,故终不可得。圣人无为故无事,其心见于外而物安之,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

人们都有取得天下的野心,所以制造事端来促成其条件;这种野心表现在外,而受到其他人与物的厌恶,所以最终也达不到目的。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他的心思表现出来,万物都感觉安宁,虽然不去主动争夺天下,天下也会自然来归顺、拥戴他。

㈢ 《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意:“道”总是顺应自然,所以才能够无所不为。统治者如果能遵循这个规律,万物就会自己生长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自私的欲望,我将用道的质朴去震慑他。在道的质朴的影响下,他们就会克服欲望。没有欲望就可以静下心来,这样天下将自然稳定安宁。

做为道经的总结篇,总结性地强调道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特性。万物遵循自我生长的能力与自然规律,不受干扰,各适其性,各得其所。这样自然天下太平。

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智慧,顺其自然而又无所不为,依据自然法则而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恃尊恃长,相信自我管理的能力。保持内心的宁安,摒弃物欲和喧嚣的浮躁,去除浮华后的抱朴归真。

道是什么?道是不求而自应,道是平常心,道是无名之朴,亦是质朴天然之初心。任何时候都能守护初心,不受名利欲望的制约。

我们为什么总是怀念小时候呢?小时候真的是比现在幸福吗?其实说到底,无非是孩童时代的纯真,没有功利事业没有钱财束缚,做什么更多依据的是天生的本性。

长大了有了各种规矩与执念,物质更丰富,衣食住行更多彩,我们得到的多,索取的更多,有了1就想着2,有了2还望着3,但心里却再也没有那种简单的快乐可言了。

所以随缘随意就好,遵循大自然的自然规律 ,不破坏,不违背天性,至简而快乐,守静而安宁。

极目四望太平洋,无暇、透明、安静的蓝色,湛蓝湛蓝的似乎融化了一切,那是自然赋予大海的极色。翻卷的白云,蓝天下的游弋。海阔天空的世界。

然而,谁也不知道这样平静的海面下蕴藏了什么。

倏尔沿着水岸线透出丝红霞,渐成一红色的弧形,云霞绚烂而出,只一瞬,红日跃出海面,万斛霞光相映,海面溶上了一层薄金向远方蔓延开去。“野心一片湖云外,灏气三秋海日旁”,海上日出,裹挟了金涛雪浪,迎面而上,惊艳了时光!

惊艳之后是平静,蓝色的海水涌起层层浪花,浪涛击打着岸边的礁石。远望海天一色的无边无际。波光荡漾的水面上,像是铺上了一层霞光的锦缎,又似揉碎了一池的银波,又恰似片片鱼鳞在顽皮的闪烁。空气中有淡淡的海腥气味在无息地流转。

波澜壮阔里欣赏,脑海里却突兀忆起《鲁滨逊漂流记》来,鲁滨逊是为何到了一座孤岛上呢?却是遇到了海上风暴,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我们突然遭到一股强烈飓风的袭击。这股飓风开始从东南刮来,接着转向西北,最后刮起了强劲的东北风。猛烈的大风连刮十二天,使我们一筹莫展,只得让船乘风逐浪飘流,听任命运和狂风的摆布。雨下了一天一夜,还夹着阵阵大风。风越刮越凶,最后竟把大船打得粉碎。退潮时可以看到大船的碎片,但大船已不复存在。"

头脑里闪烁着海的风暴,我漫步水间却看到了海底世界的美丽。浅海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多彩的海水透着水带着暖,各种鱼类漫游在珊瑚丛中,奇异的水母、海草以波浪间涌动,还散落着五彩的贝壳、海星等。当然也有不协调的地方,人类的垃圾生怕被忽视,不时地冒出来。

据说单目前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达350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它来自于工厂废弃物、农药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塑料垃圾,它产生于人类在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航运、捕鱼等海上活动。甚至是多次战争遗留下来的武器残骸。

人类的生活就像这海面一样,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总会有沟沟坎坎的发生,大风大浪的波折。你永远不知道挖掘和追寻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真相,是精彩的片段,还是无法窥知的生活的潜流。静心以待,无论艰辛困苦我们都得自己慢慢地度过。这就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天道。

而当我们不珍惜海洋这个生命的源泉,当海洋难以负荷时,人类又该如何自处呢?自知而不自制,无为而无不为,大自然的法则会是怎样的呈现呢?

㈣ 【觉悟《道德经》,破除贪婪的枷锁】

【觉悟《道德经》,破除贪婪的枷锁】

《道德经》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义:如果社会上没有恭维有才华的人,就不会导致老百姓相争,如果珍贵的东西大家都不认为他是珍贵的话,那么就没有偷窃之人,不显耀引起贪心的事物,就不会导致民心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就是要使人民都虚心待人,使人民衣食充盈,使人民没有野心,使人民身体强健,全民都形成了谦虚谨慎不出风头、安居乐业、知足常乐的风尚,即使其中有个别的“聪明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社会就不会不太平了。

此章名为“安民”。安民即安心。圣人秉天地之元气而生,聚道德于一身而存。以无为之道教民,所以万善具备,万德周身。无私无我,无余无欠,无亲无疏,无分无别。济物之心无穷,忧民之心重重。天地虽大,圣人之德与天地同广;万民虽多,圣人与万民同其心。所以圣人不显山,不露水;不以聪明才智露于世,不以所能惑于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聪明才智的显露,少有异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为。此等所为,都是落入了后天的尘迹,都是无道的表现。自古以来,无论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无论是德贯古今的大智慧者,从来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献,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圣人能以无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老子认为体现道德,圣人要治理百姓,应当不恭维贤能,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执政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的纷争。

按照老子的人生哲学,人性本是纯洁质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不会视而不见,那么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如果社会出现贪欲的风气,会挑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导致天下大乱。

许多人认为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的主张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一主张对我们的立身处世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老子说食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强健,可以自保自养。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就顺应了自然规律,使人人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

老子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强健,思想质朴,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

在老子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的社会制度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斗争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更契合人类的本性。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枉为,不非为。

在老子看来,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神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当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贪婪之心要不得。

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往下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在岩石上冲出一个鸡蛋大小的浅坑。奇异的是山泉不知从哪里冲来,黄澄澄的金砂填满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山泉水,偶然间发现了泉水中闪闪发光的金沙。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翻山越岭去砍柴。过个十天半月就来取一次金砂,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人们都感到蹊跷,不知老汉交了什么财运。老汉的儿子看了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浅浅的小坑后,便提议拓宽石缝,扩大山泉。

老汉一想,对呀,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干就干,父子俩很快把窄窄的石缝凿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好几倍,父子俩累得大汗淋漓。但一想到今后可以获得更多的金沙,便又欢天喜地起来。后来父子俩天天跑来看,却天天失望。金沙不但没有增多,反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两人百思不得其解,金沙到哪去了呢?其实,我们想一想,水流变大了,金沙还会沉淀下来吗?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它。

上帝造蜈蚣时,没有给它造脚,但它仍然爬得像蛇一样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它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呀”。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它动物更多的脚”。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把好多好多脚放在它面前,任凭挑选。

蜈蚣迫不及待的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往身上粘去,从头一只粘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粘才罢了手。它心满意足的看着满身的脚,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的飞出去了。但是等到一开始要跑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它们噼里啪啦各走各的。非得要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至于相互绊倒,这样一来反而比之前走的更慢了。

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不论做人处事,都必须控制贪欲。

一间蜂蜜工厂的仓库里放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许多苍蝇,因为蜂蜜太香,它们都舍不得离开。

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而飞不走了。当它们快溺死时,很难过的说:“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却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人都有欲望,贫穷的人想变富有;低贱的人想变富贵;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举世闻名;没有受过赞誉的人想得到荣誉,这都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对欲望的追求必须有一个限度。

对付贪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放下,懂得抑制欲望的膨胀,这才是快乐的起点。

丁俊贵

2021年7月6日

㈤ 道德经第三篇译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5)道德经野心扩展阅读:

评析:

老子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

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

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㈥ 《道德经》第三十章

《道德经》第三十章:不以兵强

原文: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4.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直译:

1.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武力逞强称霸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必然会得到报应。

2.大军所过之处,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3.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

4.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自尊自大;达到了目的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了目的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了目的却是出于不得己而为之,达到了目的却也不去逞强。

5.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有可能快速消亡。

我的解读:

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勿强”二字。老子主张是反对战争,因为战争不论胜负,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前半部分讲有道之人辅佐君主,不凭借强大的武力来征服天下。后半部分讲真正 完美的方式是像树上结出果实一样,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强求出来的。不能骄傲自满,要认识到是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的。结出的果实竖粗已经是强壮了,就不要再增强它了,如果过于强壮,就会走向反面,背离了道。当然,老子也并不反对储备军事力量,只不过是要有一个度。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余歼镇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君王在治理天下时,周围一定会有很多人来辅助他,这些人不但辅助君主治理天下万民,也操纵着军队,如果这些人过分夸大军事的作用,势必会影响君王的治国策略,甚至会导致君主穷兵黩武,滋生独霸天下的野心,最终酿成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当然,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军队,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略,也就无法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定祥和了。但战争不会带来好处的。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几句话揭示了逞强带来的恶果:征战之地,荆棘丛生,战争之后必然会出现大灾荒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老子认为用兵之道不是为了发起战争,而是为保家护国,只要能够确保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就可以了,不可以逞强于天改数下。一旦拥有战争,到了必须用兵的时候,也要遵循大道的原则,不宜过分用兵逞强,只要能够保全自身就足够了。而且在使自己保全之后,也不要自满,不要骄纵,这样才合乎于自然规律。用兵之道要讲究一个合理的度,这就是要统治者在用兵时应当采取自然而然的做法,而不采取过激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治民安。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在本章中,老子给战争的文字向我们阐明了一个道理,解除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头,太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当我们获得成功,获得成功时不可以自己,更不可狂妄自大,还要掌握适度原则,否则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换。人们经常所说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意思就是用来形容那些得意忘形的人。他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实生活中,快乐的得意忘形的人随处可见,而悲伤过度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们为何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呢?老子给了我们答案,即我们远离了大道,不能和大道合而为一。

失败和痛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人取得成功,就是要懂得好好掌控情绪。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和乐观的心情对待挫折,绝不能让坏情绪毁了自己的一生。

㈦ 道德经中的弱其志是什么意思

这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章,本章讲的是圣人知天下的道义,原版文是:不尚贤,使民不争权。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意思是说圣人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对黎民百姓的政策就是让他们不要有太多的愿望,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要安于自己的生活,实际上是在说大家不要起来造反的意思,但可能在道德经原文的意思更深一层,守分安命,重于国君。

㈧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回,增强百姓的筋骨体答魄,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以上是书面解释。我再加一句:没有欲望,就回归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乐业,终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经》,最好看看《庄子》。另一个角度,可以看清代黄元吉(黄裳)写的《道德经讲义》,他是从修炼角度讲的,非常好。摘其文曰: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热点内容
贵州保护条例 发布:2025-01-11 21:00:27 浏览:122
改年龄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11 20:48:30 浏览:370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内容 发布:2025-01-11 20:12:40 浏览: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1 20:07:44 浏览:359
reach法规第七条 发布:2025-01-11 19:57:29 浏览:125
民事诉讼法18条19条 发布:2025-01-11 19:07:54 浏览:238
民法中的监护 发布:2025-01-11 18:17:39 浏览:606
央视社会与法平安365几点 发布:2025-01-11 18:01:47 浏览:966
巴中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发布:2025-01-11 16:56:01 浏览:566
宰杀家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1 16:24:48 浏览: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