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财富道德

财富道德

发布时间: 2023-07-30 13:11:09

道德和财富有冲突吗

佛教所说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内涵,同样是结合利益来说明的。《成唯识论》卷五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仅对现世有益,更能惠及未来生命;就自他双方而言,善行不仅能使自己获利,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大众。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法律的存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这种行为不仅和道德相冲突,从究竟意义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对立的。佛教中这样的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生活中,非法行为往往也能给人们带来眼前的利益,或许有些无知者会感到羡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不会动心。因为通过非法行为而得到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这种风光决不会长久。

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我们的行为首先要符合法律规范,同时还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无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道德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唯利是图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下场。

因此,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如果说道德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道德行为带来的果实和收获。

⑵ 财富要建立在道德之上

财富要建立在道德之上

金钱是物质的基础,财富是能力的体现,要学会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财富观念,明白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把人生分成一个工作,一个生活,认为这两个部分是从不交集的。

人口比例占最少的犹太人,财富观念在世间上最强的。他们认为要想增加收入,第一步就先接纳两个相关的观念:第一是你需要从事商业活动;第二是从商合乎道德,高贵而且有价值。

如果你确实认为自己做的是正当的事业,那么你追求财富时是愉悦的。

当一个人身心协调,身体运作顺畅时,你会对事业更充满热情,并且会影响到旁边的人。

一个人如果能心安理得去追求财富,从此就会焕然一新。

赚到更多的财富,不只是学习新技术,你必须设法改变自己。也许刚开始不容易,但是相信努力过后一定可以做到,而且一定有用。

如果你没有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念,你会在道德上犹豫不定,这会妨碍你全面发挥,也会引发羞耻的反应。

犹太人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就认为,如果自己做的事情合乎道德,那就是一项最重大优势,所以他们也是积累财富最多的人。

犹太人的光明节是教育人对钱应该极为敏感,尤其是要感激它,要懂得金钱是圣神的。

这种观念不仅是成年人所明白的,他们在光明节时对成长中的小孩灌输同样的理念金钱不是坏的东西,反而是经常自我改善、不断进取的结果。

犹太人为了帮助人们变成银行家,从小就教育做慈善。犹太人认为,慈善是有层次的,能把钱借给别人做生意,比纯粹送钱给人还高级,送钱使收受者变成乞丐,没有足够的自尊。

然而借钱给有需要的人,可以让收受者升级为独立商人,维持尊严,在心理层面上保持成功经营所需要的自尊。

如果想创造更多的财富,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犹太人,研究他们所走的路。

犹太人世世代代以商人的身份出现,靠着数千年历史的商业手法,快速地在金融与经济中活跃起来,成为独占世间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犹太人彼此信任,这种无形的信任体系助长了商业与财富创造。

在传统犹太文化中,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他们认为要真正致富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勤奋地满足别人的需要,同时以高贵、可靠的方式经营。

而不是存在人们心中普遍的错误观念:慈善是好事,企业很自私。

如果你能像从事公益与慈善活动一样,对经营企业创造的功德就会同样觉得自豪。

满足不了别人,你无法坦荡赚钱过生活。不要忘记,做慈善同样重要。

不管你选择什么事业,要真正成功,你必须了解和彻底相信一个绝对正确的观念,就是你的业务活动合乎道德。

先决条件,是你拓展业务时采用诚实而光荣的方法。彻头彻尾相信这一点,你就可以克服财富创造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拥有财富更要做个有道德的人。

⑶ 佛教的财富观之二:财富与道德、修行

转自:济群法师

二、财富与道德、修行

对于佛教徒来说,如何将学佛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或许很多人都曾面临过这样的困扰。在多年弘法过程中,常常有信众就类似问题前来请教。我觉得,作为学佛的人,首先要澄清两个观念:一是追求财富和道德是否对立?二是追求财富和修行是否对立?

1.追求财富与道德是否对立

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很少谈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数人都耻于言利,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应当看到,尽管君子固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但落实到生活中,仍不乏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因为利益是如此地实际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

而西方人本思想则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对利益的追求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样:“一切人类社会的经济都依赖一普遍而又单纯的原则:我愿意幸福,但是我和别人一起生活,他们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让我们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幸福的方法。”

佛教所说的善,也就是道德内涵,同样是结合利益来说明的。《成唯识论》卷五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仅对现世有益,更能惠及未来生命;就自他双方而言,善行不仅能使自己获利,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大众。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法律的存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这种行为不仅和道德相冲突,从究竟意义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对立的。佛教有这样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生活中,非法行为往往也能给人们带来眼前利益,或许有些无知者会感到羡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不会为之动心。因为通过非法行为得到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这种风光决不会长久。

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我们的行为首先要符合法律规范,同时还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无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道德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唯利是图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下场。

因此,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如果说道德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道德行为带来的果实和收获。

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

很多人学佛后觉得世俗生活毫无意义,而从事世俗劳作更是在浪费生命。这也使得社会对佛教形成了诸多误解,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学佛和追求财富真的不可兼得吗?

佛教将正当的谋生手段称为正命,反之即为邪命。假如我们放纵自己的欲望,非法求财,损人利己,这样的行为和修行自然是对立的。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学佛的同时还在继续造作恶业,以为只要拿出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三宝,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从中获得心理平衡。其实那只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而已。我们要知道,布施和供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福报,但并不能因此抵消恶业,更无法改变生命中累积的烦恼习气。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之时,必须符合法律与戒律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这和修行并不是对立的。

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一样可以修行。《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法华经》也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这都说明了工作与修行的统一。在我们的观念中,往往将修行理解为念佛、拜佛和打坐、诵经。事实上,那仅是狭义的、形式上的修行,“修行”二字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所谓修行,即对行为的修正。我们的行为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意业,即思想的行为;一是身业,即身体的行为;一是语业,即语言的行为。凡夫无始以来被无明所蔽,身口意不断造作不善之业。修行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来改造自己,从思想上摆脱贪嗔痴烦恼,从行为上不再造作杀盗淫妄诸业,进而能以无常见、无我见、无自性空性见,了知一切有为事相皆如梦幻泡影。所以说,时时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所谓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待续)

⑷ 你如何处理好道德与金钱的关系

道德与金钱的关系,道德都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要是没有金钱在搞得到的都是廉价的。这种观念是有钱才是硬道理,追求金钱高于分手道德。这种的价值观就是那种非常现实的。物质管这种人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甚至违法乱纪,占其不利益,制裁这种人的最终结行悔局是会将自己送进监狱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尽管我们生存在物质基础上,但是必须要遵守道德的底线和法律的红线,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全是化东西,虽搜蔽然说全部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们都为了赚钱而努力奋斗。但是你要基于一些基本的准则和底线。
道德是规范人类最基本的东西,没有拿道德,这个社会会非常混乱,有道德的人一定会受人尊敬,没有道德的人,即使再有钱也有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自己也不一定会得到很好的结局。
金钱与道德面对金钱够花就行,面对道德做好自己就行,希望世界的变化我们在变化,但是我们的初心不要变。如果某天金钱和道德之间做出选择,一定要选择道德,因为金钱再多,但是自己却不一定是曾经的自己,而道德却是一辈子的财富,这笔财富应该随时拥有,丢弃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有道德,会让我们变档漏正得更好。

⑸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很喜欢一句话:“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似乎芸芸众生每天都在为财富而奔走,殊不知道德才是我们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道德源自于我们的内心,有了道德感,你做出的事情自然塌梁禅就不会错。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表扬,得到怎样的荣誉。真正的道德,发自内心,渣辩你对社会,对每个人的爱,就是一份珍贵的道德!

道德的根本是情感。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团尘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道德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⑹ 为什么钱越多的人,越没有“道德”

为什么钱越多的人,越没有“道德”?

一、一些有钱人在赚钱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觉得没有道德的事情。

有钱之后就能够做更多的事情,让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富裕,也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所以,相信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有钱人。但是,如果单纯的依靠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是很难成为有钱人的。大多数富人都是通过做生意或者其他手段达到目的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做一些让人觉得有违道德的事情,让人觉得不舒服。因此,就会给人没有道德的感觉。

热点内容
巴中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发布:2025-01-11 16:56:01 浏览:566
宰杀家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1 16:24:48 浏览:237
在我国会计法规 发布:2025-01-11 16:23:10 浏览:556
袁世凯立法称帝 发布:2025-01-11 15:26:46 浏览:733
大同肖律师 发布:2025-01-11 15:25:57 浏览:13
儿童虚拟游戏法规 发布:2025-01-11 15:23:05 浏览:111
车锁有问题厂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15:17:47 浏览:577
2017劳动法主动辞职 发布:2025-01-11 15:15:24 浏览:403
法律公司开业典礼新闻稿 发布:2025-01-11 14:24:52 浏览:494
中华全民共和国合同法 发布:2025-01-11 14:20:17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