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法治心衰
⑴ 法治观念【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综述】
摘 要 教师法治观念是教师对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目前,对教师法治观念的研究基本是从意义、现状、原因及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在研究方法、对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关键词 教师 法治观念 法律意识 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董云,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234-02 教师法治观念,即教师对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在中国知网中输入“教师法治(制)观念或教师法律意识(素养)”,针对该主题的文献共计85篇。统计得出,96.7%的论文发表于21世纪,发表在近五年的论文占54.1%。由此可见,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关于教师法治观念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近几年达到顶峰。但所得文献总计十分有限,这也说明关于教师法治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笔者通过认真研读以上文献后,做出综述如下: 一、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教师法治观念是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柳丽娜(2011),刘新(2010)等认为,法律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才能将隐含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性智慧之中的师德不断地展现出来,才能形成富有个性的对教育的见解与创意。 (二)教师法治观念是培养法治观念公民的需要 蔺艳娥(2011),高英彤(2003)等认为,增强教师法治观念,有助于培养出现代知法守法公民。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懂法、遵法、守法、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法律意识、较高法律素养的学生。 (三)教师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李伟新(2013),田传昊(2008)等认为,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校推广的进程,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 二、教师法治观念基本现状及问题研败败究 由于不同等级的教师的法治观念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将从农村教师或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农村教物枯物师或中小学教师法治观念基本现状及问题研究 1.农村教师或中小学教师法律知识缺乏。张涛(2009),张波(2008)等认为,当前农村教师教育法律知识十分缺乏,他们大多数都不能准确掌握相关教育法律知识,这就影响了教师对于法律的理解和应用。 2.农村教师或中小学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首先,部分农村或中小学教师依法维护自身权利与利益的观念淡薄。周晶(2009),褚晓冬(2005)等认为,很多中小学教师法律知识缺乏,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及时采取法律诉讼手段进行维护。其次,部分农村或中小学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柴丽(2014),王晖(2000)等认为,部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法制观念淡薄,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罚,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存在着违法违规行为。 (二)高校教师法治观念基本现状及问题研究 首先,高校教师一般注重专业知识和科研,缺乏有效的法律学习。倪军(2012)等认为,高校教师生活节奏快,他们为了晋升、职称,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领域,而忽视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其次,高校教师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刘忠勋(2012)等认为,高校教师的法治观念淡薄、缺少正确的信仰,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认识问题的主要表现,在错误的信仰、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不可能成为符合正确法治观要求的行为。 三、教师法治观念缺失的原因研究 (一)社会因素 1.传统观念。王园园(2010),王德禄(2009)等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极度强调尊师重道,认为“天、地、君、亲、师”并列,“一日为师、终身为罩液父”,这种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师生平等思想不能为教师所接受。 2.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宣传不力。王虹(2009)等认为,我国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不系统,在法律责任方面划分模糊,导致难以切实执行。另外,相关部门对教育法律的宣传不力,从而导致广大教师出现认识问题。 3.经济利益的驱使。董爱玲(2008),张玉格(2008)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金钱、名誉和地位看成了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没有切实履行教师义务,产生了拜金主义思想。 (二)自身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张仲立(2004),高文侠(2001)等认为,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在绝大部分老师和学校看来,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法制教育。 2.世界观、价值观偏差。朱红丽(2009)等认为一些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功利观出现了偏差,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思想,忘记了自身的良好形象,放松了对自己的监督。 四、增强教师法治观念解决的对策研究 (一)从国家角度来看,要加强教育立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李叶欣(2012),赖勤(2008)等认为,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但其中有些规定比较笼统模糊,还有待完善。因此,党和国家政府部门仍必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使广大教师有法可依。 (二)从社会角度来看,要开展普法活动,加速全民普法 王志彦(2014),梁发祥(2009)等认为,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普法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形成知法、守法、信法、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学校角度,要加强学习教育,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 熊芳(2013),刘艳金(2011)等认为,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规,学习方式应灵活多样,引导教师自觉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法制教育。周士强(2007),王伟(2008)等认为,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要积极的明化各种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的各种规章制度,使整个学校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 (四)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叶芸(2010),高艳波(2009)等认为,教师要自觉更新落后的观念,要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维法,不断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树立现代合理的教育观念。 五、研究评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对教师法治观念的研究基本是从意义、现状、原因及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其中,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的意义是从学生、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教师法治观念的现状主要从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两部分分开进行说明的,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各自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即从国家、社会、学校、自身四个方面寻找解决途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上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研究文献总数偏少,对问题重视不够 相对于对其他社会群体法治观念的研究,如农民、大学生等,教师法治观念方面的研究文献总数偏少篇。这也说明目前教师法治观念这一专题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单一,结论的适用性不强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教师法治观念这一专题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虽然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时间和财力。但是,该方法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它只能获取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很难作深入的定性研究。 (三)研究对象较窄,存在研究空白 上述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在农村教师或者中小学教师。而对高校教师的研究偏少。大多数学者只注意到了农村或中小学教师法治观念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了高校教师在法治观念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对象偏窄,需将注意力转到高校教师或其他教师群体,以弥补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刘忠勋.德育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孟彩云.教师成长论.北京:红旗出版社.2008. [3]黄正平、阎玉珍.教育法律法规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李晓燕、刘欣.教育法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柳丽娜. 谈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探索.2011(9). [6]刘新.中小学青年教师要具有法律素养.当代教育科学.2010(24). [7]蔺艳娥.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制素质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2011. [8]高英彤、王凌��.论教师的法律素质.理论与实践.2003. [9]李伟新.浅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2). [10]田传昊、冯琳、姜树萍.对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缺失改进思路的探析.中国教师.2008(S1). [11]高嘉成.如何提高教师法律素质.师资建设2014. [12]张涛.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2009. [13]张波、张俊列.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8. [14]周晶、王平祥.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法制与社会.2009(6). [15]褚晓冬.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素养的现状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16]柴丽.中小学教师法律素质的现状反思与理性探究.学园.2014(5). [17]王晖.谈中小学教师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0(8). [18]倪军.新时期高校教工法治素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0(11). [19]王园园.教师法律素养浅谈.五台山.2010(9). [20]王德禄.对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缺失改进思路的探析.甘肃科技.2009(20). [21]王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现状分析.教学与管理.2009. [22]董爱玲.浅谈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养及其培养.教育探索.2008(8). [23]张玉格.加强教师法制观念,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职业教育.2008(6). [24]张仲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法制观念现状探析.山西教育(综合版).2004(7). [25]高文侠、高牧原.农村中小学教师法制观念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教书育人.2001(6). [26]朱红丽.加强农村教师法治教育,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河南农业.2009(9). [27]李叶欣.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缺失与教育法律素养的提高.教学与管理.2012. [28]赖勤.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侵权行为表现与教师法律意识培养.思想理论教育.2008(6). [29]王志彦、杨荔.论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素养的策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4). [30]梁发祥.浅谈中小学教师法律思维的养成.教学与管理.2009. [31]熊芳.浅谈高校教师如何依法治教.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3). [32]刘艳金.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制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价值工程.2011(20). [33]周士强.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刻不容缓.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4]王伟、龚德建.浅谈中学教师法律权益的维护.法制与社会.2008(6). [35]叶芸.对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8). [36]高艳波.浅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资治文摘.2009.
⑵ 论中国法治的主导思维是辩证还是逻辑
自从国人认识到中国必须走法治之路开始,关于中国法治之路该如何走一直存在 种种议论和争论。纵观这些议论和争论,大致可分两个方向的探索,一个是在法律之外寻求 实现法治的道路,另一个则是从法律本身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国的法治道路。然而无论是从法 律之内还是法律之外探讨法治的实现之路,都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思维。本文试图从思维的领 域出发,着重分析论证中国法治的主导思维是辩证还是逻辑,以期能服务于中国法治的实践。 [关键词]: 法治 法律思维 辩证思维 逻辑思维 随着学界对于法治问题探讨的不断深入,当下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法治问题不仅仅 是由制度及规范所生成的,还包括与制度规范并存的法律思维。” 如郑成良教授所言:“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 他还进一步阐述道:“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即只有当人们能够自 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来思考问题时,才会有与法治理念 相一致的普遍行为方式。” 然而,这种服务于法治的法律思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虽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当主要是一种逻辑的思维,但其并不具有绝对的主导性。这主要是由 于受到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作用,以及共和国建国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维灌输的惯性作 用,对这种逻辑思维的认识的不足,此外就是受到西方后现代思潮对于传统逻辑的批判的影 响,使得一部分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对这种逻辑思维主导的论断产生了怀疑,有人甚至提出了 辩证思维是中国法治的主导思维的谬论。本文则是针对这种现状在理清法治、法律思维、逻 辑思维、辩证思维的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论证逻辑思维与法治的关系以及辩证思维与 法治的关系,最终得出法治的主导思维为逻辑的结论。 一、概念界定 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在运用抽 象思维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方便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或符号。由于人的不同, 人的认识能力和抽象思维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概念界定也是有所不 同的。因此,对于本问题的有关概念的界定,将既有利于文章对于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论证又 及方便人们对于本文所论述内容的理解和交流。 (一)法治 关于法治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法治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在 其发展过程中常常受到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对于 法治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将法治定义为: 法得到普遍遵守与良法。英国法学家戴雪则将法治定义为:第一,法律具有超越也包括政府 的广泛裁量权在内的任何专制权力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第二,任何公民都必须服从在一般法 院里实施的国家一般法律;第三,权力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宪法性文件上,而是建立在法院的 实际判决上。 但是不管法治的定义如何发展与演变,学者们以何种形式的修辞来阐释,法治的基本特征“法律至上”、法治的核心价值“权力制约”和“保障自由”等内容是无法改变的。“法律 至上”是古典和现代法治所共有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制度形态和法律精神。它意味着在观念 上法律权威、地位高于一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制约”是法治核心价值之一,无论 从历史还是从现实各国的法治发展来看,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一是民主政体,二是国家权 力利的合理配置。根据孟德斯鸠的观点,实施法治的根本所在就是要解决国家权力配置的问 题。国家权力配置的问题是法治的核心问题,国家权力配置包括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和有效 制约。而“保障自由”也是法治核心价值之一,自由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公民只有真正地享 有了自由权才有可能去实现其他权利。因此,“保障自由”是法治社会极为重要的价值理念。 基于此同时结合到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可以法治定义为以法律至上为基本理念的,以权利 合理配置为基础的,以保障自由等基本人权为目标的,依良法的普遍实行为手段,社会管理 方式。 (二)法律思维 学界比较关注法律思维的研究,而这方面的成果也较为丰富,表现在法律思维的定义上,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法律思维的定义有很多。从总体来说,对于何谓法律思维,人们大体有 以下几种认识: 1、法律思维是通过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法律现象的反映、认识和思考。如李淑英 指出: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存在的认识和思考。法律思维则是通过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法 律现象的反映、认识和思考。 2、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法律职业共同体)运用法律知识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如周晓春、李保甫、郭儒村等都是在这种意义上界定或使用法律思维的。 周晓春指出,所谓职业法律思维,是指运用法律基础理论、专业术语、专业逻辑分析、判断 问题的认识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周文限制了法律思维的主体,即不再将法律思维做泛主体化的界定,而只是局限于法律职业共同体。 3、从法律思维的功能角度对法律思维加以界定,即将法律思维界定为实现法治的方法。 如丛涛,曹洁。法律思维是将法律、事实、方法等整合运用以实现法治的最佳步骤或方法。 4、从法律思维方式的角度界定法律思维,如郑成良、陈金钊等。郑成良是国内比较早研究法律思维问题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法治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所谓法律思维方式,就 是按照法律的逻辑(包括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 式。”他认为法律思维应当“围绕着合法与非法来思考和判断一切有争议的行为、主张、利 益和关系”。 5、从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思维方法相结合的角度来定义法律思维。如堪洪果即是从这一角度认识法律思维的。“法律思维,系指生活于法律制度架构之下的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 态度,以及从法律的立场出发,人们思考和认识社会的方式,还包括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运 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式,它的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上层面,联系着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内蕴、品格和精神需求;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法时, 它的另一端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下层面,它在对解释、推理、论证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 参见周晓春:《法官职业法律思维:经脸组法官向知识型法官过度的桥梁》,载《中国律师》2000年第12 法律思维应当包括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思维方法两个方面。法律思维是对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思维方法的融合,而不是沟通二者的桥梁。“法律思维是主体融会法 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思维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法律的再认识和再把握的过 程。其中,法律思维方式表现为法律思维的视角、立场、模式以及思维的习惯和传统等,其 决定着思维展开的方向,法律思维方法则是主体解决法律问题所应用的工具,其主要有两个 层面,即作为思维过程的操作方法,如刑法中的定罪量刑等方法和作为理论工具的方法,如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和价值衡量等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范春莹关于法律思维的界定较为恰当。法律思维首先应该是一种思 维方式,具有所有思维方式所共有的属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即法律性,表现为法律思维 的视角、立场、模式以及思维的习惯和传统等,其决定着思维展开的方向;其次它应该是一 种思维方法,这里主要是指的是其作为方法对人处理法律问题的有用性,主要是作为思维过 程的操作方法如刑法中的定罪量刑等方法和作为理论工具的方法,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 法律论证和价值衡量等方法。 (三)逻辑思维 从字面意思来看逻辑思维是由逻辑和思维两个词组合形成,思维是这一概念的本质属 性,而逻辑则体现了这一概念所独有的特性。因此要想弄清楚什么是逻辑思维,首先就得明 白什么是逻辑。关于逻辑的定义有很多,词典上将逻辑定义为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 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思维过程。美国学者约翰杜威从逻辑发展 的角度出发,认为逻辑是人们对于所有方法的长期实践过程逐渐形成的对于正确的方法的自 然选择和进行理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问。 认为逻辑是人们思维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一种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结论的 得出都必须借助于逻辑的方法。从法律思维三个关键的领域:法律的获取、判决的证成、概 念和体系的建构,该学者推出了法律中的逻辑必然要经过三个不同阶段三种不同意义上的推 论,即: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 综上所述并结合到上文对于法律思维的界定,笔者认为逻辑思维是一种人通过综合运用 各种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思维过程。它主要有两个特征,首先它 是一种思维,是人通过大脑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或改造的过程;其次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抽 象思维的方法(例如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从而使人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结论。 (四)辩证思维 恩格斯认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 运动的反映而已。” 龚家淮分别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出发将“辩证思维定义为:辩证思维是对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变化的反 映。辩证思维对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并且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和“辩证思思维定义为:辩证思维是人类认识并且改造客观世界的思维。” 笔者认为辩证思维是以辩证证法为基础的一种思维,因此辩证思维具有辩证法所具有的基本内容即联系、矛盾、运动、 变化、发展。而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10 月,第24 参见[美]约翰杜威:《逻辑方法与法律》孙新强译,载《人大法律评论》2011年第一辑。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3 变化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此外辩证思维还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经验的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规律的结合体,它自身具有一 致性和循环性。笔者认为从辩证思维的特性来看其更倾向于指导人们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事 物,而对于人们该如何地去改造客观事物的作用在实践中,往往表现的不如逻辑思维那么明 显和直接。 二、法治与辩证思维、逻辑思维 在上文对于法治和辩证思维概念的准确界定的基础上,下文将着重分析论证法治与辩证 思维的关系以及法治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在这个部分笔者将主要以下四个问题入手,分析和 论证法治与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关系。一是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否是一种法律思维?二 是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哪一种是当下中国法治的主导思维? (一)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否是一种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是对于法治实现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要论证一种思维,是否是服务于法治的 思维以及是否为法治的主导思维,首先需要论证的是它是否是一种法律思维。在这一点上笔 者试图从概念界定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结合到上文对于辩证思维和法律思维的定义来看。 辩证思维是一种以辩证法为基础的思维,它包涵着辩证法所具有的基本内容即联系、矛 盾、运动、变化、发展。而这也决定了辩证思维所具有的特性:相对性、运动性、主观性。 这与法律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特性即法律性:绝对性、稳定性、客观性,是相违背。在 绝对性上,服务于法治的法律思维要求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坚持法律的绝对 权威;而辩证思维所主张的事物是矛盾中的事物,事物处在一定的矛盾体系中,这个体系包 括事物内部的矛盾的主次方面,事物外部的主次矛盾,因而事物并不存在绝对性,而是相对 的。这于服务于法治的法律思维所倡导的法律至上,法律的绝对权威等绝对性正好是相矛盾 的。在稳定性上,法律思维首先以法律规则的稳定性为前提进行分析论证,大致能得出一个 稳定的预期,这就满足人们心理和理性的需要同时也节约了社会成本,从而达到了法治所追 求的目标和价值,并使法治得以巩固和发展;然而辩证思维所倡导的是,事物是运动的事物, 事物的运行性是绝对的,而静止则只是运动的一种特例,这种运动性的辩证思维,将无法满 足人们对于法律的稳定性的需要,对于法治的实现更是一种阻碍。在客观性上,法律思维作 为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通过综合运用固有的抽象思维的方法在已有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 行推理和论证最终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而辩证思维,虽然其倡导 者将其定义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维,事实上由于缺乏客观的方法使得这种思维具 有很强的主观性,而有这种思维所得的结论也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与法律思维的客观性 是相违背的,这与法治对于结果的客观性的追求也是相违背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辩证思 维不是一种法律思维。 逻辑思维是一种人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思维过程。逻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纵向上看,自法律和法学诞生之日起,其就被广 泛的适用于前者的思维领域,可以说逻辑是法律能运作以及法学能成为一门学科的根本。虽 然霍姆斯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不是逻辑,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逻辑似乎对于法律并不是 最重要的,但这完全是一种缺乏语境和背景的曲解,霍姆斯说这话主要是对传统僵化三段论 的逻辑模式的一种批判,而这并不是对于逻辑思维的批判,根不能否定逻辑思维对于法律的 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学者们在对法律思维进行定义时总是要在定义中明示或暗示的加上逻 辑的字眼或逻辑的方法等,这也证明逻辑思维对于法律和法律思维的重要性,两者在概念上 是难以分开的。而当法律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界定是,我们可以看见这种思维方法与逻 辑思维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前面加上了法律最为定缀对此加以限定。而从功能的角 度来看,逻辑思维的方法,具有立法的促进功能,即通过对于客观事实的抽象形成满足于法 律的要求的概念,从而促进法律发展;具有司法的适用功能,孟子说“徒不能自行”,这句 话的原意是想强调人在法律适用中的重要性,其实更确切的讲,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他能运用 逻辑思维的方法,通过对具体的案件事实的梳理,对已有法律的发现,并将发现的法律与具 体的案件进行客观的推理和论证得出一个合法合理的司法结论,全过程都体现也都需要人对 于逻辑思维的运用。因此,笔者认为逻辑思维是一种法律思维而且也是唯一满足法治要求的 法律思维。 (二)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哪一种是当下中国法治的主导思维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论述了辩证思维不是一种法律思维,更不可能满足法治发展的需要。 而逻辑思维则是唯一的法治的主导思维。但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的现实中是这样的吗?是不 是存在应然与实然的悖论呢?而当下中国法治进程的主导思维究竟是逻辑还是辩证呢? 笔者认为这的需要从主体入手即从推动法治的力量入手进行分析。从大的方向上我们可 以将中国法治的推动主体划分为官方、民间、法律人这样的三个主体。事实上这三个主体的 界定是存在一定问题和漏洞 ,但是这里为了方便我们的讨论,假定三个主体中的个体所持的观点都是一致的,三个主体中的个体所持的观点长期内不可能改变。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官 方推进法治的主导思维是政治思维,即具有很强的命令与服从的色彩,又具有运动式的色彩, 此外,比较关注行为的的效率与效益,对于程序具有很强的排斥性,最后应该是中国所独有 的具有很强的政党性;而法律人推进法治的主导思维主要是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法律思维, 即在思维主要依靠严密的逻辑的思维,在方法上综合运用各种逻辑的方法,既具有严密性、 客观性的色彩,同时又抱有一定的浪漫主义、完美主义的追求;最后是民间主体的思维,民 间主体的思维本身具有很强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当下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 维也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笔者认为民间思维主要是介之于官方思维与法律人思维之间,缺乏 其独特性,如果其有独特性就是其内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决定主导思维的主要是主体的力量和实力占优势一方的思维。通过各方力量和实力的对 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下在中国的三个主体中最有实力的是官方,而且这种实力差距非 常的明显。即官方处于中国社会的力量的绝对中心,其他两个主体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因此, 中国当下中国社会法治的主导思维实际上政治思维。现实中各种与这种思维相违背的思维, 都会受到这种思维的打压,而这种思维在法治的实践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而所谓的辩证思 维不过是这种思维用来打压逻辑思维的一种工具而已,而逻辑思维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成为一种应然的中国法治主导思维。 三、结论 从上文的论证来看,我们可以得出,法治的主导思维应该也必须是逻辑思维。但是这一 点在当下我国社会中表现的并不那么明显,主要是受到来自传统思维的挑战如辩证思维以及 极为强势的政治思维的打压。正如陈金钊老师所言“我们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不是很重视逻辑 分析,混沌、整体、辩证地看问题是我们思维的特点。正是因为整体性思维忽视形式逻辑, 使得与法治相适应的思维方式难以在全民中形成,这成了我们进入法治时代的一个障碍性因 而法治建设需要的是一种以逻辑为主导的法律思维,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基础,离开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方法法治将寸步难行。“对于我们这个不重视逻辑的民族来说,对 逻辑绝对化的批判对我们没有现实意义。” 而为了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和进程,我们需要做的是运用逻辑规则来保障法律意义的固定性,以便给人们以可靠的预期,重塑法律的权威。此 外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法治觉不是一个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目标,而是一个渐进式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法制实践中坚持运用逻辑思维来指导和帮助我国的立法、司法、执 首先是三个主体的称为的不恰当,应该是三个群体更好,其次是每个群体中的各个个体不一定都持着一种思维,再次是忽略了群体中个体的思维具有可塑性,是可以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法工作,尽量减少来自政治思维和传统思维的干扰,在点滴的积累中逐渐实现我国的法治。
⑶ 什么是慢性心衰,有法治吗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根据我国50家医院病历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
1、 什么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够血量致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及(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力衰竭按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收缩功能障碍型心力衰竭和舒张功能障碍型心力衰竭。
2、 心力衰竭的病因 ?
1. )心肌病变 如急性广泛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弥漫性心肌炎、克山病等。
2. )心脏负荷过重
① 心脏后负荷(收缩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口狭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肺动脉口狭窄、各种原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
② 心脏前负荷(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 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大量快速静脉补液、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③ 心室舒张顺应性减低 如心室肥厚、心肌缺血、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室壁瘤、心肌淀粉样变、糖尿病、心肌炎等。
④ 机械性心室充盈受阻 如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急性心脏压塞、缩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
⑤ 高动力循环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动-静脉瘘、脚气病等。
3. 什么情况下容易诱发心衰?
1) 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 体力负荷过重或情绪激动;
3) 钠盐摄入过多;
4) 严重的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
5) 反复肺栓塞;
6) 妊娠和分娩、贫血、甲亢恶化;
7) 大量快速静脉补液;
8) 风湿性、病毒性或中毒性心肌炎;
9) 抑制心肌收缩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或洋地黄中毒;
10) 严重电解质紊乱 如低血钾、低血钙或低血镁;
4、 左心衰竭主要有哪些表现?
左心衰竭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肺淤血、肺水肿所致,主要表现为(1)呼吸困难:
① 劳累性呼吸困难;
②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③ 端坐呼吸;
④ 心源性哮喘;
(2)体征:奔马律、交替脉、肺部罗音;
5、 右心衰竭主要有哪些表现?
主要是由于体循环静脉淤血所致。
(1) 上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
(2) 颈静脉怒张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 肝大、压痛、中等硬度、边缘圆钝;
(4) 水肿,以踝部和下肢为著,卧位时水肿见于腰骶部;
(5) 腹水和胸水;
6、 全心衰有哪些表现?
兼有左右心衰的临床表现,但可以一侧为主。
7、 心功能状态分级
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方案: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和工作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后即出现症状,
Ⅳ级:一切体力活动均受限制,休息时仍有症状;
8、 怎样预防心力衰竭?
1) 防止初始的心肌损伤,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和戒烟等;减少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心力衰竭的危险性。
2) 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急性心梗者,积极溶栓或PTCA术,使有效再灌注的心肌节段得以防止缺血性损伤,而降低死亡率及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另外临床试验证明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可降低再梗死或死亡危险,特别是急性心梗伴有心力衰竭者。
3) 防止心肌损伤后恶化
已有左室功能不全,无论是否伴有症状,应用ACEI制剂均可防止发展成严重心力衰竭的危险性。
9、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有哪些?
1)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
2)去除诱发因素:控制感染、纠正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4) 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新的心脏损害的危险性,如戒烟酒、减体重、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低盐、低脂饮食,重症应限制入水量,每天侧体重以早期发现水潴留,适量运动,避免感冒。
■心力衰竭饮食治疗
(1)限制钠盐的摄入: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低盐即烹调时食盐2克/天;食盐含钠391毫克/克,或相当于酱油10毫升。1天副食含钠量应少于1500毫克。无盐:即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全天主副食中含钠量小于70/毫克。低钠即除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外,应用含钠在100毫克%以下的食物,全天主副食含钠量小于500毫克。大量利尿时应适当增加食盐的量以预防低钠综合征。
(2)限制水的摄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继发于纳的潴留。身体内潴留7克氯化钠的同时,必须潴留1升水,才能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故在采取低钠饮食时,可不必严格限制进水量。事实上,摄入液体反可促进排尿而使皮下水肿减轻。国外学者认为,在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的同时,每日摄入2000~3000毫升水分,则钠和水的净排出量可较每日摄入量1500毫升时为高,但超过3000毫升时则不能使钠和水的净排出量有所增加,考虑到这种情况,加上过多的液体摄入可加重循环负担,故国内学者主张对一般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限为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为2000~3000毫升),但应根据病情及个体的习惯而有所不同。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减低,故在采取低钠饮食的同时,必须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否则可能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这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之一。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宜将液体摄入量限制为500~1000毫升,并采用药物治疗。
(3)钾的摄入:如前所述,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临床中最常遇到的为缺钾,主要发生于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欲缺少和吸收不良等);额外丢失(如呕吐、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肾脏丢失(如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治疗)以及其他情况(如胃肠外营养、透析等)。缺钾可引起肠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造成严重后果。故对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桔子、枣子、番木瓜等。必要时应补钾治疗,或将排钾与保钾利尿剂配合应用,或与含钾量较高的利尿中草药,如金钱草、苜蓄草、木通、夏枯草、牛膝、玉米须、鱼腥草、茯苓等合用。
另一方面,当钾的排泄低于摄入时,则可产生高钾血症,见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或伴有肾功能减损以及不谨慎地应用保钾利尿剂。轻度患者对控制饮食中钾和钠以及停用保钾利尿剂反应良好,中度或重度高钾血症宜立即采用药物治疗。
(4)热能和蛋白质不宜过高。一般说来,对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必限制过严,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每天50~70克,但当心衰严重时,则宜减少蛋白质的供给,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蛋白质的特殊动力学作用可能增加心脏额外的能量要求和增加机体的代谢率,故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限制。已知肥胖不论对循环或呼吸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当心力衰竭发生时,由于它可引起膈肌的抬高,肺容积的减少及心脏位置的变化,因而成为一个更加严重的因素。此外,肥胖还将加重心脏本身的负担,因此宜采用低热能饮食,以使患者的净体重维持在正常或略低于正常的水平,而且,低热量饮食将减少身体的氧消耗,从而也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
(5)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供给按(300克~350克)/天,因其易于消化,在胃中停留时间短,排空快,可减少心脏受胃膨胀的压迫。宜选食含淀粉及多糖类食物,避免过多蔗糖及甜点心等,以预防胀气、肥胖及甘油三酯升高。
(6)限制脂肪:肥胖者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宜按(40克~60克)/天。因脂肪产热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过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并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使横膈上升,压迫心脏感到闷胀不适。
(7)补充维生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纳较差,加上低钠饮食缺乏味道,故膳食应注意富含多种维生素,如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鲜枣、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时应口服补充维生素B和C等。维生素B1缺乏可招致脚气性心脏病,并诱发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叶酸缺乏可引起心脏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8)电解质平衡: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为钾的平衡失调。由于摄入不足,丢失增多或利尿剂治疗等可出现低钾血症,引起肠麻痹、心律失常,诱发洋地黄中毒等,这时应摄食含钾高的食物,如干蘑菇、紫菜、荸荠、红枣、香菜、香椿、菠菜、苋菜、香蕉及谷类等。如因肾功能减退,出现高钾血症时,则应选择含钾低的食物。钙与心肌的收缩性密切相关。高钙可引起期外收缩及室性异位收缩,低钙又可使心肌收缩性减弱,故保持钙的平衡在治疗中有积极意义。镁能帮助心肌细胞解除心脏的毒性物质,能帮助维持正常节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可因摄入不足、利尿剂等药物导致排出过高或吸收不良,均能使镁浓度降低,如不及时纠正,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至诱发洋地黄中毒。增加镁的摄入对治疗有利。
■心力衰竭各种治疗方法
本病是由于慢性心脏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以致心肌收缩力减损,因心血液排出困难,静脉系统瘀血,而动脉系统搏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心脏疾病。
本病临床又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合心衰三种。多数右心衰乃左心衰影响到右心所致。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胸绞痛
⑷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论文
建设法治化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论文:《试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摘 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已深入我国各个领域,法治建设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创造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论述法治建设在中国的形成历史与发展,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政治 报告 ,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中央领导人把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此后我国开始走上了法治建设的道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当中,法治建设始终走在最前沿,有了法治的保驾护航才能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文化 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中国近代的法治建设之路可以说是在曲折中逐步走向成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法治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法治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使个人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国家权利能够得到有效制约的一种平衡状态。我们在理解法治的时候要把个人权利的保障和控制国家权力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分为二。各国的法治总是由各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法治建设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法治建设它是一种国家制度,是确立一国阶级统治关系的基本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成果。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法治建设保障的主体是人民的各项合法权利,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法治建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历史车轮的迈进,从封建社会的人治,到如今改革开放的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已经日趋完善。法治说到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象征,是保证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它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恰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进步的社会,它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公平正义,就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文明。
法治建设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社会各项事务都能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下运行,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定团结需要法治的维护。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纵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轻视法治建设对治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值得我们反省的例子比如苏联的肃反文化,而在我国轻视法治也曾经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是我国忽视法治建设的典型。这两次重大错误的发生,都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
新社会我国的法治建设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报告论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明确将“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并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同时报告还首次提出了“法治思维”。“法治思维”要求我们对工作方式思想思维进行转变,宣扬法律精神,捍卫法律原则,将依法行事贯彻实施。可以说这对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机关独立司法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这是培根的 名言 ,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要追求公平公正善于运用法治建设国家,运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在人的能动力作用下将法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同时将法治建设进行到底,用法律进行社会管理,调节社会关系,用法律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回顾我国的法治建设之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是前途却是光明的。从过去的人治到现如今的法治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局面,在中央集体领导人的带领下,相信我国的法治建设将会走上更加辉煌的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论文:《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其建设》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出发,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初步分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 建设途径
法治作为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它不仅是有形的制度,同时也是无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为支撑。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诚信和人权等为主要 思维方式 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的规范性。因此,弘扬法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也就是说,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 方法 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种内容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 措施 和效果,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 教育 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1. 民族性。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2. 现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相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 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建设法治文化,不仅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权力异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切权力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逻辑起点,强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求权力服从于宪法和法律,并使权力始终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法治文化在为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时,也通过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为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注重对权力进行制约是不够的。因此,构建法治文化同时还要保障权力的有效行使。权力具有客观性,只要将权力运用好,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但怎样用好权,从而使权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须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法治文化要求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越权、不滥权、不惜权,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职责。同时,法治文化还要求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程序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包括维护程序法的权威。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程序行使权力,从而不仅实现正义,而且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正义,同时提高权力运行的效率,更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必要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一,可以在多重意义上满足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充满活力。整个社会成员要充满活力,要求每个成员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法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过它的这些作用,为社会的和谐提供最生动、最富有生机的力量。和谐社会要谋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规则的基础上,无规则便无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规则是最明确、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上有着它不同于道德、传统、习惯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治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没有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是断不可能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党的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因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没有人的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会被侵蚀得面目全非。只有当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中,有关法治的价值理念占有了稳固之地并渐成一种法治文化,并进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内容的一部分时,我国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坚实的社会人文心理基础。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养我国民众的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国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为法治国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意识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建立起法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这个社会有无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养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义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法律必然体现为一种社会正义。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来自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义和对人类的关爱精神,社会主体正是基于这种信仰而对法律自觉遵守。二是法律实施的正义性。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在于因法律实施的正义而对法律的神圣产生高度认同感,在于法治历程中对法律强烈的自觉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普法教育,不仅是普及现代 法律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另外,还应该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等良性法律实践的教育活动,增进公民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和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法治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融入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体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理念,使法治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旦如此,就能进一步发挥宪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处各阶层的社会成员,能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中获得切实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标志。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载体。
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
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坚持理论创新,推动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没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坚持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治体制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中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改变原先不合理、不科学的体制.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相应的制度依托。坚持实践创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实践素材。法治文化是广大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学昌.试论法治文化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2] 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
[3] 齐艳苓.法治文化及其培育探析[J].理论月刊,2007,(6).
[4] 孙晓媛.论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3,(4).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论文:《浅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摘 要】法治建设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环节都有一个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法制系统之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需要内在元素自身的协调,应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只有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依法各个部分或者环节的发展才是协调的、可持续的,也才具有强大的活力。从法律运行来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法律体系来看,各个法律部门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以构建和完善;从法律价值来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国法律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所以,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理论指针。
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指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和治理,即“依法治国”;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社会主义法治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思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内涵十分丰富,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以个人的意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权威的标准。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我国的依法治国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30年的法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4年,这是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开始。但那时法制的主要理念是把法治当作专政的工具,法制对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国家制度文明进展的制度价值几乎没有。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4年到2004年,是政策之治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政策有一定的程序性、权威性和公开性,并以文件、规范、规章等合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十年里非常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用政策、文件来治国。政策之治是追求短期效果,缺乏法律本身应有的一些基本特征,而法制要求规范,要求它的规则性具有可预期性以及有相应的司法机构来支持,这些都是政策之治不具备的。
第三个阶段从2004年至今,是从政策之治向法治的转型。这一阶段的立法,大多数涉及我国改革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最深层的矛盾、最重大的利益冲突。2004年修宪,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私有财产及其权利写进宪法。其后《物权法》、《 劳动合同 法》的制定,《 公司法 》、《证券法》的修改等都是涉及人们利益的法律。
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及问题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式、程序必须由法律规定并予以保障。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最可能通过法治的方式表现出来,而社会主义法治也必须从民主中获得自己政治的和道德的合法性。没有民主,法治就缺少了其重要的基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治是法律规则的统治,规则的制定是实行法治的前提。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制定的民主程序把人民的意志反映在法律当中,因此,法治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途径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依法治国之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道路。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局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方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地推进,才能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二)把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的目标。改革开放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立法数量急剧增长,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以加强和完善执法、司法为目标,推进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改革。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20年的探索,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司法制度。从总体上讲,行政执法工作和司法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以继承、发扬人类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符合人民意愿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为其思想基础与文化资源。我们在普法教育中,要以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教育为重点。只有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认真地执法、守法、监督法律的实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要在继承历史上和国外合理的进步的法律文化基础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精神,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参考文献
[1] 武育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J].理论建设,2006(1):45-48.
[2] 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中国社会科学, 2007(1):79-80.
猜你喜欢:
1. 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
2.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心得体会
3. 学习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
4. 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5. 浅析法治社会思修论文
6. 论依法治国的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