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会湖北

依法治会湖北

发布时间: 2023-08-12 03:57:17

A. 湖北省司法厅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司法厅设9个内设机构和政治(警务)部:
(一)办公室(监狱劳教应急指挥中心)。
拟订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负责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工作情况的调查与综合;负责机关重大政务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督办;负责综合性文件报告的起草、审核;负责文秘档案、保密信访、外事接待等工作;指导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通讯信息技术网络建设;协调指挥全省监狱、劳教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法制宣传处。
拟订全省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全省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工作;负责系统内的普法工作;指导对外法制宣传工作;承担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律师公证工作管理处。
指导、监督律师、公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工作;指导、监督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工作;依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审核审批律师事务机构及公证机构的设置;负责全省律师执照的发放、年检注册和律师资格撤销的审批工作;检查、监督公证业务活动,协调各公证机构之间的关系和业务管辖。
(四)法律援助工作处。
指导、监督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工作;规划全省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布局;承担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职责;指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五)基层工作处。
指导、监督全省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会同人民法院指导人民陪审员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六)国家司法考试处。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司法考试的工作规划和有关要求;承担全省国家司法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对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相关管理。
(七)司法鉴定管理处。
拟订全省司法鉴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省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负责国家、省级司法鉴定机构的遴选、推荐和管理工作;负责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行为的查处。
(八)法制处。
组织协调起草司法行政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草案;负责本系统法制、调研和执法监督工作;承办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指导仲裁机构登记管理工作;负责全省监狱、劳教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
(九)计划财务装备处。
指导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财务、物资装备和基本建设的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政法补助专款和基建投资的使用;负责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枪支弹药、服装、警用车辆等管理工作;负责厅机关、直属单位的预决算、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审计和政府采购等工作。
政治(警务)部(含干部处、组织宣传处、警务处)。
指导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劳动工资、教育培训及相关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协助管理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司法局领导干部;负责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警务管理和警务督察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设立机关党委办公室,承担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和工会工作委员会按有关规定设置。
离退休干部处负责厅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B. 如何做实法治宣传工作,让法治宣传更加接地气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广大公民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化进程加快,这项工作愈显重要。如何进一步创新机制,“虚功”实做,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方法,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实际效果,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虚功实做”。
以人为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要“虚功实做”,关键在两点,即: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突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宣传,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全生产、劳动用工、劳动保险等;围绕党委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和阶段性工作,做好法制宣传教育这篇文章,要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在哪里,法制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近几年来,我们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江产业园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如配合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城市文明创建和“奥运安保”等专项活动,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一项整治、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套教材、一抓到底。
学用结合,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法贵在行”。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法律、参与社会法治实践。因此,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是法制宣传教育“虚功实做”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围绕法治湖北建设,把“法治咸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作为深化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方案,扎实推进。二是要深入开展“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自2007年以来,“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在全市机关、农村、学校、社区、企业和医院广泛开展,去年全市共创建市级“法治示范单位”100个。三是要把“法律六进”活动与法治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法治创建活动打下扎实基础。
创新形式,丰富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形式创新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虚功实做”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突破惯性思维,改变法制宣传教育形式的程式化、灌输式的老套套,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体迅速、生动、直观、形象、受众广的优势,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辟固定法制宣传阵地,以案说法,释疑解惑,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切实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渗透力。
建立完善考评机制,推动法制宣传教育“虚功实做”。一是强化目标责任管理。要在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一年一考评的基础上,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为政府工作的共性目标。二是重点突出绩效考评。从今年开始,我们将以法律素质测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评价为重点,突出具体效果的考评。三是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对违法行政导致重大事件发生的,建议由综治委对其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各级各部门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C.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加快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决定

一、加快推进“五个湖北”建设是全省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
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热切期盼,是我省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责。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省人大常委会要紧紧围绕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目标任务,按照“全省工作大局中有作为、全国人大系统中有地位”的要求,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各项职权;市(州)、县(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乡(镇)人大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工作实效。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五个湖北”建设。二、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充分利用“黄金十年”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富强湖北,是全省上下的首要任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和支持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要加强经济领域立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立法在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工业强省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三农”立法,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护耕地资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制定发展规划条例,修订城乡规划条例,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保障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工作。通过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推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企业负担监督条例、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等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大对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情况监督力度,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强化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督促和支持政府有效化解经济运行风险,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及时将党委对国家事务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不断推进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进创新湖北建设
湖北是科教大省,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湖北建设开展各项工作,着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研究制定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创新发展文化,营造创新社会环境;研究制定实施专利法办法,加强专利保护,推进专利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开展科学技术进步法、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促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人才工作等方面的专项工作报告,支持政府实施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工程,大力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加快科技优势转化。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专项工作报告,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保障能力。四、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加快建设法治湖北,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适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加快推进法治湖北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立法组织协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立法,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坚持立、改、废并举,适应湖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及时修改、废止有关法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针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实际和薄弱环节,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多种形式,监督和支持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公共服务,推进信息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听取和审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监督和支持“两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推进“五个湖北”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进一步健全司法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方式方法,增强对司法机关工作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D. 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励和保护改革者,增强改革发展动力和创业创新活力,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范围内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与改革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增强社会活力和综合实力,加快推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全面推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第四条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决策,顶层设计、基层首创,立法引领、法治保障,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公众满意、成果共享的原则。第五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参与改革,共同营造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崇尚成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第二章目标任务第六条全面深化改革应当适应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需要,坚持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深入推进“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湖北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第七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形成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形成有利于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加快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完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做好城市工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第八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人大工作制度机制创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快法治湖北建设,建立健全法治建设体制机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程序,推行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促进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第九条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突出荆楚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第十条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城乡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十一条加快生态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健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自然资源及产品价格改革,建立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秦巴山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等重要生态区域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督察与考评工作机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和赔偿制度。

E.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定

一、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力量,在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对于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湖北、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二、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定分止争;支持、指导非诉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做好诉讼与非诉讼解纷工作的衔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参与辖区平安建设;服务保障法治乡村建设;为基层依法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参与其他与审判职能相关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三、人民法庭应当实行简案快审、调判结合,做好审判执行相关工作;完善巡回审判机制,合理设置巡回办案点;建立诉讼服务窗口,完善诉讼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推广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互联网庭审等方式,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四、人民法庭应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诉调对接平台建设,做好司法确认工作,充分利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诉讼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机衔接,引导、支持非诉调解组织发挥矛盾纠纷化解作用。五、人民法庭应当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依托司法裁判强化规则引领,树立良好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工作,推动法治与德治、自治融合;通过公开宣判、以案说法、送法下乡等形式,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引领向上向善时代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六、人民法庭应当参与辖区平安建设,助力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对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中心,下沉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协同做好矛盾风险隐患排查、信息沟通和前端预防化解联动工作。七、人民法庭应当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依法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等涉农案件,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审理农村各类合同纠纷案件,保护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专业服务公司、乡村投资者等各类市场主体权益;依法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涉民生案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八、人民法庭应当结合审判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为辖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涉及社会安全稳定的普遍性或者突出问题,可以向辖区政府及相关单位提出专项报告或者依程序提出司法建议。九、省、市(自治州)、县(市、区)应当将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统筹考虑,建立健全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应当将人民法庭作为成员单位,构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信访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单位和组织参加的社会治理联防联调体系,在平安建设工作中注重听取人民法庭专业意见,将听取、采纳司法建议情况纳入平安建设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考评范围。十、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大对人民法庭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基本建设投资、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衔接等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所需工作经费纳入相关计划、财政预算;会同人民法院健全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招录和动态增补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人民法庭依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依法加强人民法庭公共安全保障;将人民法庭建设的保障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平安法治湖北、法治乡村建设考核范围。十一、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完善人民法庭工作组织领导和监督指导机制;依照法定职责,统筹审判工作和依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需要,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善于把依法履行审判职能转化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创新服务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坚持人财物等司法资源下沉,加大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人民法庭队伍建设,健全职业培训制度,落实职业保障措施,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人民法庭法官定期轮岗和上下交流制度,将人民法庭工作经历作为法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级的重要参考;发挥湖北法学人才富集优势,推动相关专门人才到人民法庭挂职锻炼,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培养优秀青年法治人才的实践基地。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创新,在人民法庭中选择若干试点单位,培育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荆楚特色品牌,形成一批可推广的经验。

F. 陈一新现任什么职位

截止2020年2月11日,陈一新现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跨军地改革工作小组组长、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陈一新,男,汉族,1959年9月出生,浙江泰顺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76.07一1978.10,浙江省云和县张村公社张村大队知青。

2013.06到2014.12,担任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2014.12到2015.11,担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5.11到2016.12,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16.12到2017.02,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武汉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7.02到2018.03,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武汉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2018.03到2018.04,担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2018.08—到2020年11,担任11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6)依法治会湖北扩展阅读:

2019年07月15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主持召开全国扫黑办第七次主任会议,听取扫黑办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队的调研组“蹲一省联一片”的调研情况汇报。

谋划下半年扫黑除恶任务和举措。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扫黑除恶阶段性新形势新任务。

坚持以“破案攻坚”开路、以“打伞破网”断根、以“打财断血”绝后、以“问题整改”提质,推动下半年“深挖根治”取得更大成效。

陈一新指出,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深挖根治”的攻坚阶段,要认真分析阶段性特征,深化部署,强化举措,再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攻势。

热点内容
袁世凯立法称帝 发布:2025-01-11 15:26:46 浏览:733
大同肖律师 发布:2025-01-11 15:25:57 浏览:13
儿童虚拟游戏法规 发布:2025-01-11 15:23:05 浏览:111
车锁有问题厂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15:17:47 浏览:577
2017劳动法主动辞职 发布:2025-01-11 15:15:24 浏览:403
法律公司开业典礼新闻稿 发布:2025-01-11 14:24:52 浏览:494
中华全民共和国合同法 发布:2025-01-11 14:20:17 浏览:238
劳动法中关于被辞退员工工资待遇 发布:2025-01-11 13:45:31 浏览:550
高要司法局 发布:2025-01-11 13:44:53 浏览:125
最早货币立法 发布:2025-01-11 13:40:11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