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控烟立法标志着

控烟立法标志着

发布时间: 2023-08-14 18:06:15

⑴ 公共场所对禁止吸烟有哪些规定

以后烟民进入影剧院看电影、到体育馆看比赛、去商场购物,甚至在等车的时候,都要忍住烟瘾了,因为广州最快会在今年在上述公共场所禁烟,烟民抽烟被抓现行,将有可能最高被罚100元!昨日(23日),广州市政府举行了《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下称《控烟条例(草案)》)座谈会,征询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意见。《控烟条例(草案)》规定了影剧院、录像厅、音乐厅、舞厅、音乐茶座、游艺厅、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商场、书店、公共交通等候室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控烟条例(草案)》还规定,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禁止播放、刊登烟草制品广告。

广州控烟协会副会长朱顺贤介绍说,广州今年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而考核标准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控烟工作,出台《控烟条例》势在必行。从去年3月开始,我市就开始摸索控烟立法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目前《控烟条例(草案)》已经修改了三次,现已递交市人大审批。如果能顺利立法,并授权执法部门严格执行,将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实现全城控烟。

朱顺贤说,参考《广东省爱卫管理条例》的规定可以进行100元以内处罚的规定,广州控烟也有可能把处罚额度最高定在100元。这意味着,在禁烟后,烟民如果在公共场所吸烟,将面临最高100元的处罚。

控烟立法存在四难点

在昨天的讨论会上,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对《控烟条例(草案)》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如果只是条文订得很好看,但是执法难度重重,还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倒不如实实在在订立可行性强的条例,宣传到位,百姓自觉遵守。也有人认为单靠一个部门,恐怕有心无力,需要多部门协作联动。在争论中,有几大难点,一直无法取得共识。

1.到底由卫监还是城管来执罚?

负责起草《控烟条例(草案)》的市律师协会律师程跃华介绍说,市爱卫办和控烟协会只能作为领导协调部门,法律出来后,具体执法还是需要进行授权。目前卫监可以对公共场所内进行执法,但是并不包括监督禁烟。而城管部门虽然有综合执法权,但是也只是对封闭场馆之外的公共地方进行执法。所以到底是卫监还是城管来对控烟执法,或者是两者联动,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有人提议如果公共场合管理者监管不力,就处罚管理者。但是那些管理者又觉得很冤,毕竟他们没有强制的执法权力。

2.如何控制处罚额度?

广州市控烟协会副会长朱顺贤说,目前《行政处罚法》规定,当场处罚要在20元以下。“现场逮到当然现场罚,否则开个罚单,谁会事后去交费?”

代表们纷纷表示20元的处罚太低,威慑力度不够。“香港最高罚5000元!”一代表说。程跃华律师说,根据《广东省爱卫管理条例》中可处以100元以下罚款的条文,《控烟条例(草案)》也可参照执行。

3.如何界定吸烟者?

程跃华律师说,如何界定吸烟者,是个很头痛的问题。“他被抓住后,把烟头扔了,我们就没有证据了。”他说,“他拿在手上不吸,也不是吸烟者。”他说现在香港法规对此的规定是“携带燃烧烟头的人”。

4.如何禁止未成年人买烟?

目前广州市卷烟零售点布局规划规定,儿童娱乐场所内、中小学校园内以及校园门外50米内都禁止设定卷烟零售点。可是不少老师反映在校园附近,就有很多士多店卖香烟,或者一支一支地散卖香烟,而中小学生去买,也没人去查。

有与会代表说,没有身份证的不可购烟,以保证未成年人不能买烟,但有人认为此举侵犯消费者隐私。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的人员表示,现在合法的烟草专卖店都不可以向未成年人售烟,一般有未成年人来买烟,工作人员都会劝谕其归家。但是如果无法判断其是否未成年人,而卖了烟出去,责任也无法追究。

外资便利店香烟专卖许可证多在2008年才到期

7-11仍未停售香烟

根据今年3月7日起施行的新《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外商企业将不得从事烟草专卖业务。这意味着,家乐福、百佳、易初莲花、7-11等外资超市、商厦和便利店都将不能销售香烟。不过由于这些企业中的香烟专卖许可证多数都是在2008年才到期,所以还可以在此“缓冲期”内继续销售香烟。

昨日,广州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说,对于外资便利店不得销售香烟的问题,会严格执行新规定,等它们的专卖许可证到期,烟草局将不再给到期的外资企业办理许可证的延续。目前外资新开的便利店将不再发放烟草专卖许可证。而如百佳、家乐福等超市,如果把柜台租赁给有专卖资质的商家售卖香烟,也是不允许的,这属于变相销售香烟。

昨日记者走访这些便利店,香烟都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店员均对“禁烟”一问三不知。客村地铁站内的7-11店员还指着那个“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牌子,对记者说:“我们都是有证的。怎么可能不卖?”

露天公共场所“吞云吐雾”者多,市民担忧——

监督力度不够控烟成一纸空文?

昨日,记者走访天河、越秀、海珠等区各大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了解目前广州公共场所禁烟情况。在大型医院、地铁、火车站、电影院,都有禁止抽烟的标志,市民在这些场所吸烟的行为比较鲜见,工作人员也会提醒抽烟者注意,他们也相当配合。不过在公交车候车亭等一些没有明确标明禁烟的露天公共场所,几乎都能见到公然吞云吐雾的市民。

记者在岗顶、天河南等处的公交车站看到,该车站周边的道路上,被丢弃的烟头有好几个。在岗顶公交车站,三名等车的烟民毫不顾忌地抽着烟,一人随手将烟蒂扔到地上,另一人则带着未吸完的香烟上车。

听到广州控烟的消息,不少公司里饱受二手烟侵害的女市民拍手称快,不过她们也担心监督力度不够,使得控烟成为一纸空文。而烟民则希望控烟不要一下子全禁,或者在无烟区能建立一个小小的吸烟区作为“缓冲地带”,以解烟瘾。

在外企工作的刘先生说,现在公司都是在茶水间可以吸烟,其他工作地点不可以吸烟。“既不会让别人吸二手烟,自己又能过过烟瘾。”刘说,“不是我不想戒烟,而是工作压力大,我希望通过抽烟能得到减压,但是我也不希望我的私人行为影响了他人。”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杜琳说,根据2004年的一份慢性病调查显示,我市15岁以上吸烟人群达到20.5%,其中男性40.2%,女性1.5%。而2002年我市已有烟民168万。“这么庞大的人群需要监管,我们需要很多人手。”

广州市红十字会会长欧阳炳惠也说,控烟单靠立法还不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先易后难地管理,通过试行总结经验,一步步达到最后的控烟效果。他提出公共场所可以先禁一部分区域,试行无烟区和吸烟区。

背景链接

“迈向无烟中国”项目启动

广州、江门试点公共场所禁烟

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月6日在京宣布,启动旨在降低被动吸烟危害大型控烟项目“迈向无烟中国”,以促进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相关政策出台实施,建立国家控烟网络,预防被动吸烟为目标;力争在两年内将我国二手烟民比率由现在的53%降至30%。

广东省广州、江门两市列入了首批试点城市中,将试点全市公共场所禁烟,减少二手烟民的数量,这些公共场所包括食肆、娱乐场所、学校、商场、政府办公区等。省健康教育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项针对广州二手烟民的监测调查也同时开始。

⑵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为公共场所控烟立法

我国于2003年11月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于2006年1月正式生效。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开始全面实施。

⑶ 景区推行禁烟的意义是什么

五年,全面控烟?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李妍|北京报道

“五年,在省一级城市实现100%的公共场所无烟。五年,在公共场所看不到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五年,把中国从世界最大的烟草消费国转变为世界最积极有效的控烟国……”这份五年控烟蓝图,诞生于3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的控烟研讨会上。

当很多人用“理想化”、“形式主义”、“口号”来形容这张蓝图时,卫生部出台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下称《细则》),规定从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专家说:“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中国控烟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某烟草企业品牌战略部经理说:“有用吗?又不是没管过。”正在广场上吸烟的市民说:“不知道,没人管。”

难道这张蓝图又是一次纸上谈兵?

控烟失败催生新“禁烟令”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表示,《细则》的出台缘于“中国式控烟”的失败和“十二五”控烟新规划的实施。

2003年,中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约于2006年1月正式生效。2010年1月,禁烟工作阶段性报告——《控烟与中国未来中外专家中国烟草使用与烟草控制联合评估报告》发布,中国关键政策的执行平均得分仅为37.3分,中国总吸烟人数为3.56亿,与2002年比几乎没有变化。

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北京控烟协会副秘书长崔小波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全国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下得越晚,对国民健康的损害就会越大。所以根据我国履约工作的时间表,2011年必须出台全国性的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法规。”

而“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杨功焕看来,为我国控烟工作确立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杨功焕认为,我国控烟工作应该明确路线。“全面推动支持公共场所禁烟的国家立法,各地政府建立保障机制、开展控烟项目活动,包括实际控烟成效的跟踪监督评估机制”。

目前,我国控烟工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2010年5月,中国控烟法律专家工作组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法律专家整体介入烟草控制立法工作,呼吁了多年的“控烟立法”终于有了眉目。

而“时间表”,在杨功焕看来,是指今年应该有一半的省级城市,特别是已颁布地方控烟法规的城市,达到公共场所完全无烟的目标。在“十二五”收官之年,理想的状态是在省一级城市,实现100%的公共场所无烟。五至十年后,我国应该达到“在室内公共场所看不到有人吸烟、闻不到烟味,所有公共场所看不到和听不到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不再有向青少年销售香烟或由青少年销售烟草制品的现象。”杨功焕说。

禁烟令的“三大疑惑”

据统计,我国出台公共场所禁烟地方性法规的城市有154个,占地市级城市的一半,可是论起收效,却不免都让人失望。同样,《细则》刚刚颁布,就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又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开始?”

首先,对于“公共场所”的范围没有明确界定。

杨功焕称,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公共场所应该是指所有的社会活动场所,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宾馆、饭店、影院等经营性的室内公共场所,也包括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工作场所,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医院、校园、公园等公益性、社会性的公共场所。

但是,《细则》中并没有对“公共场所”做任何注解,尤其是公众关心的“公共场所是否包含办公室”没有明确示意。

崔小波认为:“要执行好这个规定,还需要各省市针对公共场所制定本地的无烟环境立法措施,具体落实减少烟草危害的具体目标。”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回复说,卫生部正在对《细则》进行修订,修订后将增加“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及其他有关控烟的规定,这表明了我国政府积极履约控烟的决心和努力。

另外,对违规者将如何约束和惩罚也是《细则》中极其模糊的一点。在《细则》的“法律责任”章节中,并没有任何有关禁烟内容的追责和惩戒条文,很多人认为,“禁烟”成了“无力的枷锁”。

崔小波则解释说,禁烟需要一个过程,罚款并非是唯一的办法。“根据我国的禁烟情况可以发现,对禁烟法规宣传得好的地方,执法的阻力就小,反之执法的阻力就很大。所以,在法规执行前几个月的时间里,各省市都要加大烟草危害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一切机会和公益广告时间宣传卫生部的禁烟令。”因此,与公众“重罚”的思路不同,新“禁烟令”将以劝解和宣传为主要执行方法。

第三个疑惑在于,“禁烟令”的实施需要调配大量的人力做监督劝解工作,动用物力修建在公共场所配置的吸烟室,动用财力做宣传工作。那么,谁来买单呢?

“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工作是以各经营单位为主体的自律性工作,一般来讲,主要有建立场所禁烟制度,在醒目的地方张贴禁烟标识和警语,去除烟灰缸,培训工作人员,安排劝阻吸烟专职公共卫生检查人员等。这些工作产生的费用一般由经营单位自己承担。”崔小波介绍说,“对于执法检查,公众宣传、举报电话和法庭听证等费用由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支付。”

落地仍有难度

西安市解放路的某写字楼内,十几家国内知名烟草企业的广告公司正在疯狂地跑马圈地,因为初春时节正是烟草销售的“小旺季”。“我们正在抓紧铺货,一天至少要给100家商店换上我们冠名的招牌,大家都在抢地盘。”某烟草企业品牌战略部经理说。

当记者提及新“禁烟令”时,这位经理说:“我们铺都来不及了,还禁什么呀,这‘禁烟令’也不是第一回了吧,我们铺了那么多年,从来没人管。”据他介绍,最近电视广告总吃官司,管得严了,烟草广告就以户外为主,尤其是大型展板和商铺冠名的方式。“商铺冠名最好,商店老板帮我们保护着,又省钱又高效。”

“公共场所是烟草企业品牌宣传的好场所,‘禁烟令’必然使烟草企业失去了一个宣传自身品牌的阵地。”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但是,能否有成效还得取决于‘禁烟令’的执行情况。此外,在吸烟习惯根深蒂固的烟民面前,这种缺乏强有力监督的‘禁烟令’所能起到的作用令人怀疑。”

“我国公共场所禁烟,只有正视烟草和‘二手烟’的危害,制定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才是可行之举。”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晨光认为,应该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标尺,借鉴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成功立法经验,选择科学可行的执法模式,推动我国公共场所禁烟法治运动。“否则,‘禁烟令’的结果就是屡禁不止。”

⑷ 公务员申论热点:控烟,如何不只是"纸上最严”

“带顶儿”的地儿不能吸,“露天人密”也不能吸。6月1日,在第二十八个世界无烟日的第二天,号称“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在北京正式实施。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北京控烟条例在无烟环境方面,是“最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的立法”。
公共场所禁烟,民之所愿。调查显示,当前北京成人吸烟率为23.4%,成人吸烟者约419万,深受二手烟毒害的有1000多万人。全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近30%,约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为此,国务院法制办2014年11月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可谓中国控烟工作的巨大进步,也是中国控烟迎来“最好时代”的重要标志。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全国性无烟法规实施探路。近年来,“史上最严”的禁令并不罕有,各地陆续出台地方控烟条例,可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变成了仅仅是“纸上最严”。人们关心的是,北京的“最严”模式能否执行到实处,复制到全国?
公共场所能否有效禁烟,立法、执法、守法一个环节也不能少。无烟立法本是公共场所禁烟的一记“重拳”,但过去由于立法与执法上的双重缺陷,结果往往变成“空拳”:在立法上,法律规定刚性不足,原则性与宣传性内容较多,实际可操作性不足;在执法上,执法主体不明确,无法有效执行,执法手段太软,最后的结果就是“十几个部门掐不灭一支烟”。而且公共场所吞云吐雾的“瘾君子”到处流动,等到执法人员赶到,早已是“灰飞烟灭”了。
北京此次控烟,实行“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原则。其中,“单位负责”有望成为一大利器,从监督流动的烟民改为监督固定的单位,强化法人的主体责任地位,控烟不力的单位将被惩戒。另一方面,控烟不能光靠传统“盯”“管”“跟”。条例提出,管理者可以利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禁烟场所的管理。而条例引起各方关注,也正可让更多人认识到吸烟和吸二手烟的危害,是转变中国“烟文化”的好契机。
牵一“法”而动全身。控烟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条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六项控烟措施包括:监测烟草使用与预防政策;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提供戒烟帮助;警示烟草危害;确保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提高烟税。其中任何一项成为短板,都会影响整个控烟工作的进程。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在我国,控烟老大难的局面正在慢慢改变:20年首次修订广告法,禁止烟草广告;6年来首度调整烟草消费税,实现税价联动……不过,让各项控烟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依然任重道远。
“点燃卷烟的一刹那,你也点燃了死亡的导火索。”据研究,吸烟者人均期望寿命也要比总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短15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而烟草已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由世界上最大烟草生产、消费国,转变为世界上最积极控烟国,才能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热点内容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
靖边法官 发布:2024-11-17 16:34:25 浏览:76
民事诉讼法修改了多少处 发布:2024-11-17 16:26:29 浏览:667
魔法学院页游 发布:2024-11-17 16:11:07 浏览:371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 发布:2024-11-17 16:10:10 浏览:156
学道德模范做有德之人手抄报 发布:2024-11-17 15:27:12 浏览:533
魏亚南律师 发布:2024-11-17 15:04:24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