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1.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一、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越是自己雄强刚猛,越是要守得住雌柔安静,就像山间低凹的溪水一样。像溪水一样,那规律性的德就不会失去,就像复归于婴儿的品德。越是内心有光明和信念,就越能不在乎别人黑自己或是自黑,这就是能领导天下的支点。有这个支点,那最高的品德就不会出现偏差、错误,复归于无穷无尽的智慧。越是懂得自己的荣誉,被羞辱时就越能守得住,就像善于处下的山谷一样。像山谷一样,那常德就会越充足,就像返朴归真一样。像圆木分散则成为各种器物,圣人善用各种器物所以成为百官之长。懂得大制作的人,不会去把原材料分割成细细碎碎的,所以说,最好的政治体制是统一的,不是割裂的。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知其雄,守其雌”是生理上的修养:这里说的雌雄,就是阴阳的意思。“知其雄”,雄是阳性,代表了开发、光明,放射四方。雌性代表的是黑暗、宁静、收敛、保守。雄是动的,雌是静的。所以,修道的人,工夫做的是静态,但要懂得阳的一面,才能开发无穷尽的智慧。“为 天 下 溪”说明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又广阔又谦下。不离动静之间,一动一静,都有道的作用,能够“常德不离”,最后的成功是“复归于婴儿”,心性刚强慢慢变成心念柔软,身体也到达“软地”。自身修道要把阴阳调配好,才可以到达如婴儿般的柔软境界。这中间第一是讲生理上的阴阳调配,第二是讲心念上的善恶。
(2)“知其白,守其黑”是心性上的修养:善业善行叫做白业,恶业恶行叫做黑业。能够无妄想,无分别,就是至善之念,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这是白业,不起分别。“守其黑”,黑业守他做什么?这个意思是说,不会去动丝毫恶业的念头。“为天下式”,是心理行为的标准,是至善无恶。心理的修养达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时,起心动念上不会有错,念念起来都是善念,与天心相吻合。中国文化上讲“天心仁慈”,天心是至善,“复归于无极”,最后归到恶念净尽,善念亦不动,这个就是所谓无极,是至善了。
(3)知其荣,守其辱”则是行为上的修养:大家都晓得胜利是光荣的,大家都想胜利。光荣后面就是不光荣,有成功,一定就有失败。要知道自己的本来,自己平常自然的面目。“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他的常德足了,品性行为能够得上“朴”,就是归到最原始朴素的英雄本色了。真正有高度修养的人才是朴实无华的。这就是“复归于朴”的道理。
(4) 朴实无华,那是最为重要的,不管是心理、生理,或者是行为上,都要修养到“朴实”。不加妄念是基本的修养。人性本来就很朴实,所以不朴实的人,是被后天环境污染的结果。能够把这些污染去掉,回归到本来的朴实,那就是“道”。“朴实无华”散解了以后,就变成物质文明的兴起。“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创建了一种政治制度,那个制度是没有制度,没有法律,也没有道德的。但人人都自然守法,并不要法律来约束;人人都不必讲道德,自然合于道德的标准。所以,“道法自然”,那个社会,本身就是道德,这就是所谓“大制不割”。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为 天 下 溪 。
雄,人之智,人之刚强,为雄。其,是指君王。类似于前面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都是指君王。
道之性,虚静自处,任万物自化。人之性,常出离于天,强用人智。君主欲作之智,欲作之能,为雄。
雌,君王以静柔处道,去其轻浮躁动,以人智强为。君主唯以重静之术修身,笃守大道,不贵其师,不爱其资,不以人助天。这样才能天道常运。溪,喻指道济天下,如源源不断的溪流一样。谁为天下溪呢?有道之圣王,如天下溪。圣王处天人之际,如同一根脐带那样,连通着道并滋养着天下万物。
(2)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常德,恒常不变的天道自然之德。万物之所宗,为道。万物之所府,为德。万物禀受天道,自然而然,自为自化,君主辅天道而佐天运,不以人灭天,不以人助天,为常德不离。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婴儿是德全之人。同样的,圣王不离于道,其德全于天,故,复归于婴儿。
(3)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白,人之积,昭昭然显明于天下,为白。道之不积,浑然为一,昏默如黑,暗于玄冥。式,天子为治理天下,所制定的式法。式法,指礼仪法度规章制度。
(4)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忒,人之积,而有极,有极者为忒。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行自然之教。故能常德不忒。复归于道之不积,不积者,则复归于无极。
(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荣,人之名为荣。君王在天下,居上位,安万民,为万化定基,故能体其君临天下之威权。
辱,指君王处道以虚,去名退身而成天道之全。君王不自恃以名,而守之以道,若去荣守辱。是谓守其辱。
天下谷,退己之身,全天之道。一身不可蓄万物,唯天可以蓄万物。圣王之治天下,若天之临天下,万物无所不蓄,是为天下谷。
(6)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君王退身全天,为天下谷,其德同于天,故能天运常足,人复成其天,与道为一。朴,天人相合,人同于道,浑然若一,为朴。
(7)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朴,指道。器,指天下神器,神器既用来指帝位,也用来指帝王为政之道。朴散则为器,指道之在天下,圣王用之,而统天下。官长,统治者的意思。
(8)故大制不割。
大制,天道之治。割,天人割裂。圣王为政以天,去人之智,去人之积,去人之名,故能人不离天。
三、我之体悟——宠辱不惊
又是非常对仗,读起来郎朗上口的一章。本章还是在讲圣人该如何治国。白云先生一直在天道人道上绕,绕的我不知所云,暂且不论。从用的角度,我个人更喜欢韩鹏杰的解释,接地气,可以给我个人一些启发。
但我觉的南怀瑾大师的解读,可能更符合老子的本意。回到那个时代,天下正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老子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态,就是这些君王“离道”之行的结果。老百姓本来就很朴实的,本来是不需要法律和道德来约束的。圣人应该在生理,心理,行为上进行修行,然后“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大概就是说圣人做好自己,百姓自然安居乐业!虽然我个人实在觉得这一观点太过于理想化,但确实符合当时的情形,
说说过于理想化这点:一,什么样的人才能修道如此境界?二,真的有那种无需道德或制度约束,人民自觉的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吗?我们看动物世界,群居动物也是有各种打斗、争抢、挑衅、压制、杀戮等行为的,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整个群体走向衰亡。“人性本来就很朴实的”这点没有错,但这种朴实里原本就有善有恶,有合作有分裂。这些善恶的种子,慢慢长大,就变成了各种团体和团体的斗争。人类社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可能也是另一种“道法自然”。
救世太难,圣人太难,非我辈可企及,我个人读经有点自己的收获即可——可谓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对于本章的理解:
内心越是了解雄强钢硬的厉害,外在越应该做到柔软而宁静,像溪水一样至清至柔至下。内心越是有光明和信念,外在就越不在乎别人黑自己,这就是能做领导的关键。内在越是懂得自己的荣誉所在,外在就越不在乎别人的羞辱,就像善于处下的山谷一样。归于至朴,就可以守住德行。这一段,我觉的跟前文十三章的“宠辱若惊”遥相呼应。那一段讲反面,这一段讲正面,如何能做到“宠辱不惊”“常 德 乃 足”呢?就是老子说的这些“知 其 雄 , 守 其 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用现在语言说,就是一个人只有内心足够自信自强自足,才会不在乎那些外在的荣辱和挫折呢。
2. 帛书《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恒德不忒 复归无极
原文译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译文: 知道如同雄性般刚强的偏好不能完好地顺应事物的变化,所以奉行如同雌性般柔弱的道作为天下的运行方式,如同流淌的溪水。奉行柔弱的道作为天下的运行方式,如同流淌的溪水,恒常的德行不会脱离。恒常的德行不会脱离,便能如同婴儿般柔弱地顺应一切。
知道外在的现象不能作为事物的根本,所以奉行潜藏的道作为天下的根源,如同涌动的泉眼。奉行潜藏的道作为天下的根源,如同涌动的泉眼,恒常的德行便会充足。恒常的德行充足,便会达到完整的状态。
知道肤浅的认知不能作为指导事物的道理,所以奉行隐蔽的道作为天下的规则,如同不变的法度。奉行隐蔽的道作为天下的规则,如同不变的法度,恒常的德行不会出差错。恒常的德行不会出差错,便会达到无限的可能。
详细解读
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表示刚强,比喻有所偏好,不善变化。“雌”表示柔弱,比喻无所执着的道。“溪”表示溪水、溪流,形容道柔弱的状态。这几句的意思表示:知道如同雄性般刚强的偏好不能完好地顺应事物的变化,所以奉行如同雌性般柔弱的道作为天下的运行方式,如同流淌的溪水。奉行柔弱的道作为天下的运行方式,如同流淌的溪水,恒常的德行不会脱离。恒常的德行不会脱离,便能如同婴儿般柔弱地顺应一切。
这几句主要讲述治理天下不能刚强地执着自身的偏好,而是要如同道一般柔弱地顺应一切。
二、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荣”表示外在的现象,“辱”表示埋没,比喻潜藏的道,“浴”表示涌动的泉眼,形容潜藏的道源源不断。这几句的意思表示:知道外在的现象不能作为事物的根本,所以奉行潜藏的道作为天下的根源,如同涌动的泉眼。奉行潜藏的道作为天下的根源,如同涌动的泉眼,恒常的德行便会充足。恒常的德行充足,便会达到完整的状态。
这几句主要讲述治理天下不能停留在外在一时的现象上,潜藏的道才是万物的根源。
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白”表示显著,比喻肤浅的认知,浅显的道理。“黑”表示隐蔽,比喻隐蔽的道。“式”表示样式,法度。“忒”表示差错,“无极”表示无限的可能。这几句的意思表示:知道肤浅的认知不能作为指导事物的道理,所以奉行隐蔽的道作为天下的规则,如同不变的法度。奉行隐蔽的道作为天下的规则,如同不变的法度,恒常的德行不会出差错。恒常的德行不会出差错,便会达到无限的可能。
这几句主要讲述治理天下不要停留在肤浅的认知上,隐蔽的道才是不变的规则。
总结: 这章主要讲述治理天下以道为根本,天下便能完好地运行。
从第二十五章到第二十八章可以合并为更完整的一章,主要讲述无形细微的道成就一切,是万物的根源。道无所执着,顺应万物的本性而运行,所以君王治理天下要如同道一般无所偏好,顺应天下原本的运行方式。圣人重视事物的内在本质,而不偏爱外在的形式。不偏爱外在的形式,以道治理天下,天下便能完好地运行。
(以生命内在变化为指引,以帛书道德经为线索,用古汉语思路试着解读《道德经》。玄龙国学玄龙无极)
3.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八章:以终为始 先成后为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八章(兵篇第一章)
以终为始 先成后为
(原第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宽姿做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解】
1、持:保持,把握,这里指维持好正常的状态。
2、其未兆易谋:兆,征兆,预兆。意为在危害还没有发生前,就做好准备。
3、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指事物还没发生慎衡就被化解掉了。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末,细小的萌芽,此处指事物的基因。大树之形,在毫末时已完成。此句指做事之前的基因完整创造。
5、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累土,积累的泥土。九层之台,在起土前已有设计图。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外的目的地,在起步时已完成,借指为导航设定。
7、几成:接近成功。
8、学不学:学别人不学的。
【释义】
防火甚于救火,安者易持,未发生前容易规避。如同太脆的容易破裂,太小的容易散发一样,要在事情未发生前做好准备,在显化之前先在意识中完成创造。大树之形,在“毫末(基因)”之中已成;九层亭台,在起土之前已定(设计图);千里之外的目的地,在起步时已完成(导航设定)。如果意识未完成先去做,会失败;就去争,会失去。所以圣人在意识内完成创造,所以不需自己亲手做而成。因不需要做,故不会失败,不会执著,不会失去。一般人做事往往都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了。如果从结果出发创造、从当下开始体验,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所以圣人不为己欲而为大家,不为己做而为众人做,别人学怎么做,圣人学怎么不做;别人学如何做好,圣人学没做好的经验和教训。用众人之学,避众人之过,自然显化,不需努力。
【释意】
老子认为兵法最高的境界是天下无敌。天下无敌蕴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内在没有敌人,不树敌;另一方面是自己足够强大,别人不敢与你为敌。这一章,老子是站在道性中讲兵册答法,所以兼顾双重角色:我是被攻方如何做;我是攻方如何做。以道用兵,取敌于无形。用兵的第一条原则是用兵之前已知立于不败之地。运用到投资领域就是先保证不亏本再考虑赚钱;用兵方面先保证不败,再考虑战胜。所以要对外就先安内和强内,安内是消除掉内在的隐患与不安,强内是提升内在的意识和能力。做好了这些,才可以“其未兆易谋”去对外,就是说在敌人未发现征兆之时就出手。
有道之人用兵,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没出问题之前就已经决定好。防火胜于救火,防患于未然,此时投入少、收益大,即可做到慈和俭,福中已避祸,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可以尽情去体验。
如何提前避祸?此章讲的是DNA创造过程中提前将局布好,才能形成坚固的堡垒,否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种子在土里,是潜龙勿用的阶段。“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在外人眼里圣人貌似无为,实际上已经提前准备好。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三种力量无论来自何处,都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因为圣人胸有成竹,故无败。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七章(民篇第九章)
大成若缺 天下清净
(原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注解】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成,善、完美;弊,疲惫,衰竭。最完美的事物,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此句引申理解为,有缺才会与周边的人来交换,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一就在“缺”中产生了。
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通“盅”,空虚;穷,穷尽。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3、大直若屈:屈,弯曲。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屈是策略,直是结果。
4、大巧若拙:若拙,指还原于自然。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
5、大辩若讷:讷,不善言辞。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不用言语,而是通过结果、实相来辩,通过“所是”来直达,直接呈现各自的水平。频率不对应的人无需辩,可以通过生命实相来回应。大辩消耗能量、消耗时间,而且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这里和“大美不言”异曲同工。
6、正:回归本位。
【释义】
无缺,则无用。一个人太圆满、太完美,则不需要他人,他人也无法用你。故圣人明了自己的缺,并通过他人来补自己的不足,则不会疲惫和衰竭。所以正直的力量是看不见的,因一切外在力量皆可为你所用,故不穷。正真坚定目标方向的人,不受外在阻碍限制。曲而避之,直达目标。真正的巧妙与拙浑然一体,看不出人为的痕迹。真正的真理之音在行动中自然检验出,而不在言语辩解中。所以,内在的品性意识重要过外在的语言行动,而冷静的心胜过急躁的动作。只有保持内在心的平和,一切自然遂心而来。
【释意】
一般人都追求完美,总想以完美形象示人。因为在意完美,所以外在似乎完美,内在受伤,没办法随心所欲。只有像老子这样的真人会给人留点“缺”,这个缺无伤大雅,却给予了别人和你交流、互动和合作的基础。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缺,都不是百分百万能的,这个缺是天留的,留给其他事物以机会。大成若缺代表着有缺才会与周边的人来交换,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一就产生了。圣人做事,只做大局,当大局已定,大局之中的小局已经不是成败的关键。所以,圣人总是把握好自己,给自己留有余力,并给他人留有余地。所以,“大盈若冲”,给人无限机会。因有自知之明,所以不辩,若拙。
4. 道德经28章原文和译文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能使天下人归服,德行才算充足。不但如此,他更返朴归真,与道体合而为一。但是,万物变化不息,这种状态并不能长保,终有朴散为器的时候,而证道的圣人,仍能以浑朴的原则,来设官分制,做到“无为而治”。
5.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
既有蓬勃向上的朝气,又有温良平和的心态,不私求汹涌澎湃,甘当天下潺潺小溪。
像小溪流水那样永远的清纯透澈,在心灵的不断净化中,逐渐回复到婴儿般的真性情。
深知自身的清白,却坚守自身的暗味,就可以成为天下的范式。
成为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再次回到宇宙的初始。
深知自己的荣耀,却愿守卑下、耻辱,甘作天下的山谷。
甘作天下的山谷,永恒的德才会充足,而回归浑朴。
浑朴化而为自然大道,圣人就可以依靠它成为领导者,所以,完善的统治制度就不可以勉强去分割。
老子在上一章中,告诉了我们如何在行事时顺应自然。在这一章中,他又告诉我们应当以退为进,得到自身的安稳。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守雌守辱为谷为溪地思想,自然不能理解为退缩或者逃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不仅守雌,而且知雄,这是告诉我们要居于最恰切、最妥当的地位,面对社会纷乱争斗的场面。原来韬光养晦是一个大智慧。今天在一片“厉害了**”的声音中,我们真应该冷静,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和我们,老子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
凡事都有其循环的道理存在,有进就有退,有成功就有失败,所以做人除了要懂得未雨绸缪,还必须能随机应变。悬崖勒马、江心补漏固然是对危局的补救措施,但毕竟已处于进退两难尴尬境地;骑虎之势已成,世事不由自己,至此悔恨都已晚矣
人们在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忘记“物极必反”的道理,不是观察不清就贸然投入,就是不懂得适时抽身,非把自己逼到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地步,才来懊悔不已。做事要胸中有数,不要贪恋功名利禄,不要做无准备之事;做事是为了成事,一股蛮劲不可取,犹犹豫豫也不可取,应知进知退,有张有弛,居安思危,处进思退才是行事的方法。
当然,要想成功地采用“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策略,必须有一定的后盾,把握好分寸。“不打无准备之仗”,心中没有十分的把握,而轻易使用此计,难免会弄巧成拙。做任何事都必须要有周全计划,有进有退,随时要能够掌握控制局面的节奏。这是老子智慧对今天的指导意义所在。
换一个话题,老子的黑白论不仅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极大,乃至整个中国文学艺术跟其都有着血肉相连的不解之缘。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等,一方面强调“肇乎自然”,另一方面又主张“造乎自然”,十分看重意象的构筑和意境的创造。
以书法为例:用汉字作载体,以字形的点,横、竖、撇、捺等巧妙地搭配组合,构成表情达意艺术造型,并且运用黑白虚实疏密比的手法,创造出书法艺术优美隽永的审美意境。
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邓石如论书有“计白当黑”之说。当然,书法的“计白当黑”说在字面上跟老子的“守黑知白”说有一定联系,但并不是后者的直接搬用。不过,联系到老子“道”论中对有无、虚实等的辩证论述,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书法的“黑白”论无疑又得益于老学的朴素辩证法。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不仅是我们思考艺术的路径,也是我们思考社会,人生的重要路径之一。
2019-8-14
6.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翻译与解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01。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02。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03。
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04。故大制不割05。
今 译
知道为雄性的刚强,却退守雌性的柔静,可以成为天下的深溪。为天下的深溪,常有的德性就不会离散,即能回归婴儿般的纯真。
知道明白,却退守于暗昧,可以成为天下的法式。为天下法式,常有的德性就不会差失,即能回归于无穷的境界。
知道为尊贵,却退守卑贱,可以成为天下的深谷。为天下的深谷,常有的德性就会充足,即能回归太初的纯朴。
太初纯朴之道分散生成万物,有道之士利用万物,即能成为百官之长。所以,国君治国不伤害生灵。
评 议
此章是老子劝导世人尤其国君,要谦卑自牧、复归纯朴,“后其身而身先”、“不敢为天下先而能成器长”的人生哲学。因此,老子以雄雌、溪谷、黑白、荣辱、婴儿等作比喻,含蓄而辩证地阐明这种人生修养的哲学。
老子这番话,既是对一般世人进行人生道德修养的劝导,也是对一国之君修身治国的教诲。老子劝导国君,只有谦卑自牧、少私寡欲、复归于朴,方能“为官长”,才能达到“大制不割”的和谐境界。
有些著名治老学者,诸如易顺鼎、马叙伦、高亨、张松如、陈鼓应等皆认为本章有后人窜入之语,非《老子》原文。如高亨说:“‘荣’,帛书甲乙本均作‘白’。按《老子》古本有可能作白者。《庄子· 天下》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辱,借为。《玉篇》:‘,垢黑也。’雄与雌,白与,义各相反。但上文已有‘知其白’,故依王弼本、河上公本仍作‘知其荣’。”(《老子注译》)陈鼓应先生依据以上诸学者所说,亦认为本章“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二十三字为后人窜入语,非《老子》原文。虽然,以上诸学者所说并非完全相同,但他们皆认为本章那些字句为后人窜入文字,非《老子》原文。他们的看法,的确有一定道理。但应当看到,《老子》原书至今尚未面世,流传的各种《老子》版本皆为传抄本。在传抄过程中,难免有些增损。《老子》作为哲理散文诗,常用比喻,重叠句式,具有诗歌的旋律,与一般散文的构思和结构不同,因此就不能用一般散文的逻辑思维及其结构视之。也不应根据《庄子》、《淮南子》等书所引文字,来判断此章用字的是否。后人引用古书,并非严格按照古书逐字逐句引用,因此就不能依据后人所引文句,判断《老子》书的真伪。用《老子》书前后的文字不同,来判断《老子》某章字句的真伪,亦不科学。更何况《老子》本章,除王弼本作“故大制不割”而多一“故”字外,河上公本、王弼本和傅奕本三种版本文字皆相同。这就说明,易顺鼎等学者对本章几句认为为后人窜入之语的看法,只能供读者参考,不能认为就是如此。
古人引用古籍中的成句,任意篡改者,亦并不少见。因此,我们订正古代著作,应当慎之又慎,不能轻信某某人只字片言,就轻易更改古籍中的文字。
注释
01溪:深溪。德:德性,本性。
河上公曰:“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其尊显,当复守之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
王弼曰:“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知为天下之先也,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奚侗曰:“雄、雌以喻刚、柔。柔能顺受,故以‘溪’喻。《礼记 · 乐记》曰:‘德者,性之端者也。’‘常德’,犹言本性。婴儿,言‘柔弱’。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又云:‘骨弱筋柔而握固’。‘归于婴儿’与‘守雌’相应。”
02白:明。黑:暗昧。式:法式,模式。忒:差,差失。无极:无穷。
河上公曰:“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其德常在。人能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德不差忒,则长生久寿,归身于无穷极也。”
03荣:喻尊贵。辱:喻卑贱。足:充足。朴:质朴。《说文解字》曰:“朴,朴素也。”
河上公曰:“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人能自知己之有荣贵,当复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
奚侗曰:“荣、辱谓贵、贱。贱者卑下,故以谷喻。朴者,质朴,对荣华言。‘归朴’与‘守辱’相应。”
04散:分散。器:物。官长:百官之长。即河上公曰“圣人升用则为百官之元长也”。奚侗曰:“官长,群有司。”
05制:同“治”。割:割裂,伤害。
奚侗曰:“大制,谓宰制万物,对上‘官长’言。割,谓裁割。不割,犹云‘不器’。器,必以裁割而成也。”按河上公本、王弼本作“故大制不割”,傅奕本无“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