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11
民法学
1、《民法学》,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印刷(或以后各版本)。专
2、《物权法原属理》,李石山、汪安亚、唐义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合同法学》,陈小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参阅近三年来法学核心期刊上的民商法论文。
另外梁慧星的《民法总论》也是要看的,每年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人数,民商都是人最多,分数最高的(在学校法学专业中相比),中南还是比较公平的,歧视到没有,不过复试时对本校学生有倾斜也是很正常的
㈡ 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的专业课程教材
我们民法、商法用的都是红皮的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法学09年考研科目
030105民商法学
01. 民法基础理论
02. 财产法
03.人身权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任选版其一
③605法学综合课权
④812民法学
复试:1039财产法
PS
605法学综合课
1、吴汉东主编:《法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812民法学
1、魏振瀛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印刷。
2、梁慧星、陈华彬主编:《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参阅近三年来法学核心期刊上的民商法论文。
030105 民商法学(005法学院)
1039财产法
1、陈小君主编:《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双学位含金量如何
你本专业学的是什么?要搭配来学,学公安的,就读法学好一点,但是读商业类的,将来也不打算成为公务员的,就读金融和会计,如果个人兴趣很喜欢法学的,那就还是读法学吧,认真听课还是有收获的,不过只是想混日子也读法学好一点,没那么累。
以下是比较旧的简章可以看一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辅修、双学位招生简章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为宗旨,以本校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方具有的交叉综合优势为依托,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全面、法学理论基础厚实、法学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强、能广泛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
二、招生对象
我校及联合办学的“七所学校”全日制非法学专业普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过任何纪律处分,主修专业已修课程的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上,主修专业因成绩不合格而重修课程不超过三门,且学有余力的,可申请参加辅修第二专业或攻读双学位的学习。
三、主干课程与主讲教师
课程 学时/学分 时间 主讲教师
法理学 48/3 大二下学期 张德淼、池海平
刑法学 96/6 二下/三上 齐文远、赵俊新
民法学 112/7 二下/三上 陈小君、赵金龙
宪法学 48/3 三上 刘茂林、胡弘弘
国际法学 48/3 三上 邓烈、彭锡华
刑事诉讼法学 48/3 三上 姚莉、洪伟
经济法学 48/3 三上 刘大洪、黎江虹
知识产权法学 48/3 三上 吴汉东、曹新明
民事诉讼法学 48/3 三上 李汉昌、蔡虹
国际经济法学 48/3 四上 刘笋、吴志忠
国际私法学 48/3 四上 刘仁山、徐伟功
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 48/3 四上 徐银华、石佑启
司法文书 32/2 四上 卓朝君、李玉萍
四、学分要求
辅修双学位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45学分,实践环节(专业学位论文)5学分;辅修专业总学分25学分。
五、上课时间
辅修双学位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五个学期,从第二学年开始修读。不能按时完成辅修双学位课程学业习的学生,可申请延长辅修学习期限一年。上课时间安排在双休日及假期。
六、学位授予
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七、报名时间及办法
待定
八、收费标准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物价部门批复我校的收费标准执行,每学分100元
九、招生咨询
咨询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治楼811办公室。
法学院网址:http://fxy.znufe.e.cn
㈤ 法学和政法学有什么不同
一、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一样:法学主要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政法学专门培养从事专政工作的国家干部,主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方式和法律事务处理能力。
二、学生学习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完全一样:法学学习课程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政法学学习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公司法、金融法学、财税法学、证据科学、法律文书、论辩技巧、律师公证与实务等。
三、就业方向不一样:法学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公检法单位人员、律师、法律顾问、证券业从业人员、司法鉴定从业人员等;政法学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党政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行政管理、新闻媒体、文化宣传、出版发行和教育科研等部门,或从事法制新闻、宣传和管理等工作等。
四、院校数量差距较大:截止到2014年,中国共拥有8所政法类院校,这些政法院校的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均在排在全国前列;开设法学的院校就多的多了,比如仅上海就有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4所院校。
(5)民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扩展阅读
一、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专业好就业难的专业吗?我国正处于由行政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法学还是有那么一系列的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二、“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学院(原法律系)的简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界曾有这一种说法:只有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这9所高校的法律科学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中国司法机关80%的骨干人员均有五院四系的培养背景。
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法学考研考试科目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法学考研考试科目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二外法语任选其一;
③616法学基础 (法学理论75分、宪法学75分);
④811民法学 。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七所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
3、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薪火相传,学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之校训,传承“希贤希圣·不舍昼夜”之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4、目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有51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 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㈦ 知识产权法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较
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南政法的知识产权学院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 2005 年 4 月新成立的教学单位,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为平台,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人才为己任,在科研、教学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知识产权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强素质、现代型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 17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4 人,法学 和管理学 博士 14 人。除专职教师外,学院还聘请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德雷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学者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司法机关和地方行政部门的专家担 任兼职 教授。启道法学考研
2006 年 9 月起,知识产权学院开始单独招收知识产权法学硕士和知识产权法学博士; 2007 年作为我国试点的五所高校之一招收知识产权法律硕士研究生。
知识产权学院拥有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知识产权年刊》等学术窗口,知识产权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知识产权学院秉承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韩国、台湾等地的 10 余所学术机构、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互派访问学者,为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不懈努力。
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何盛明,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专所所长,著名财属政学家。刘放桐现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哲学家。 王朝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
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法学家。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刑法学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丽明,山东大学校长,著名财政学家。
(8)民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先后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
学校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从全球著名学府聘请了多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苗建军获聘该校首位“楚天学者”,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李海涛等。
㈨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考研
科目
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222
二外俄语
《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蒋财珍主编
223
二外日语
《新日语基础教程》(1、2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财团法人海外技术者
研修协会编著
224
二外德语
《新编大学德语》(1-3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版
朱建华编
225
二外法语
《大学法语简明教程》(1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版
薛建成编
6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各占75分)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舒国滢主编
《法理学》(初试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
舒国滢主编
《宪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焦洪昌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602
哲学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分、形式逻辑5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肖前、黄楠森等
《逻辑引论》(不含第四、五章)
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
黄菊丽、王洪
《普通逻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吴家国
603
物证综合一(力学、光学各75分)
《普通物理学》
力学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2006年)
程守洙
江之永主编
《光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第三版(2005年)
姚启钧主编
604
政治学综合一(政治学基础10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50分)
《政治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王浦劬
《政治学原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王惠岩主编
605
社会学综合一(社会学理论与分支社会学各占75分)
《社会学主要思潮》(必读)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雷蒙·阿隆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杨善华、谢立中
《社会学导论》(修订第二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孙立平
606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6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0分、科学社会主义3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杨耕、范燕宁、谭培文主编
《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七版
宋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胡壮麟等编
《应用语言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桂诗春著
《新编语言学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刘润清、文旭编著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当代翻译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年版
刘宓庆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宋天锡等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版
冯庆华
6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50分、新闻理论50分、中国新闻史25分、外国新闻史25分)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8版
郭庆光
《新闻理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杨保军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黄瑚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
609
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原理各75分)
《组织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喀斯特、罗森茨韦克
《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斯蒂芬.P.罗宾斯
《公共行政原理》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马建川、翟校义著
610
法医学综合一(法医学概论、法医病理学各占75分)
《法医学概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丁梅主编
《法医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赵子琴主编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民法学》(必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年最新版
江平主编
《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王卫国主编
《民事诉讼法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宋朝武主编
《民事诉讼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第一版
宋朝武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光中主编
《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修订版
樊崇义主编
《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曲新久、陈兴良等著
《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曲新久主编
802
哲学综合二(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各75分)
《西方哲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张志伟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不含第四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
《财政学》(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邓子基主编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陈共主编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必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胡庆康主编
《金融学》(精编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黄达主编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统计学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版
(美)R·S平狄克、D·L鲁宾费尔德著、张军等译
《西方经济学》(宏观)(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高鸿业主编
《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版
(美)R·多恩布什、S·费希尔著,冯晴等译
《统计学》第二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贾俊平
805
物证综合二(普通化学、计算机基础各75分)
《普通化学》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5年)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
周明德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806
政治学综合二[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部分,50分)、西方政治思想史(古代、近现代部分,5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徐大同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刘泽华、葛荃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谢庆奎
807
社会学综合二(社会学研究方法150分)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劳伦斯•纽曼(著)
《社会研究方法》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艾尔•巴比(著)
《社会统计学》(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卢淑华(著)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郭志刚(著)
808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各75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郑永延、杨菲蓉主编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胡壮麟等编
《应用语言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桂诗春著
《新编语言学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刘润清、文旭编著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年1月版
刘宓庆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宋天锡等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版
冯庆华
《美国文学简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常耀信主编
《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常耀信主编
《美国文学史选读》第一、二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年版
吴伟仁
《英国文学史选读》第一、二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年版
吴伟仁
《英国文学选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守仁主编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50分、新闻写作学50分、新闻编辑学25分、新闻评论学25分)
《新闻采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二版
蓝鸿文
《新闻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刘明华、徐泓、张征
《报纸编辑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一版
郑兴东、陈仁风、蔡雯
《新闻评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秦珪、胡文龙、涂光晋
811
工商管理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统计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
《管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周三多
《统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贾俊平
812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
《公共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修订版
张成福、党秀云著
《公共政策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陈庆云著
《政治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王浦劬
813
法医学综合二(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各占50分)
《法医物证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候一平主编
《法医精神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刘协和主编
《临床法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秦启生主编
814
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学75分、国际关系史(75分,包括近代、现代和战后三部分)
《国际关系学》(必读)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蔡拓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必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唐贤兴
《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必读)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朱立群
815
侦查学综合(侦查学总论、司法鉴定总论各75分)
《刑事侦查学》总论部分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王传道主编
《司法鉴定》总论部分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邹明理主
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是哪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包括以下几种: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605法学综合课
④817知识产权法学
复试:1048民法学及知识产权法
法学综合包括:民法、宪法刑法、民诉刑诉、商法等所有。具体包括:809中外法制史
1、范忠信、陈景良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郑祝君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0宪法与行政法
1、刘茂林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胡锦光、韩大元著:《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方世荣、石佑启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方世荣著:《论行政相对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石佑启著:《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范式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次印刷。
811刑法学
1、齐文远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马克昌主编:《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12民法学
1、魏振瀛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印刷。
2、梁慧星、陈华彬主编:《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参阅近三年来法学核心期刊上的民商法论文。
813诉讼法学
1、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2、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姚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
4、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汤维键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6、参阅近三年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诉讼法学的论文。
814经济法学
1、刘大洪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刘大洪著:《法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法研究》(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覃有土主编:《商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雷兴虎主编:《商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815环境资源法学
1、吕忠梅、高利红、余耀军编:《环境资源法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吕忠梅主编:《环境法案例辨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16国际法
1、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2、刘仁山主编:《国际私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3、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吴志忠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刘颖、邓瑞平著:《国际经济法》,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知识产权法学
1、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吴汉东主编:近三期《知识产权年刊》,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参阅近三年来法学核心刊物上刊载的知识产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