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精五论

道德精五论

发布时间: 2023-08-25 22:38:44

A. 道德经一共有多少章

  • 我们觉得《道德经》很难懂,是因为这种用文言文写的哲学书,真可以算是阅读界的拦路虎,谁看谁懵圈。

    可是杨宗纬说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听过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学会了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洋葱》的歌词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道德经”,你会发现,你会讶异,这是我最压抑最深处的秘密…

    嗯,那我们就来试着剥剥看吧!

    向左转|向右转

B. 《道德经》全文概括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经》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它文约义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盖百家、包容万象,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介绍: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基本内容:

《道德经》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三个方面:

•一、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则

1. 道的运动法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动

2. 道的应用法则──为无为,弱者道之用

3. 道的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二、遵循道修身处事三大要点

1. 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2. 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

3. 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

••三、遵循道治国安民三大原则

(1) 应天顺民,无为而治:

(2) 见素抱朴,淳朴民风:

(3) 官清法正,国泰民安:

由《道德经》看老子思想:

《道德经》反映出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老子的传世之作,虽仅有五千余字,但字字珠玑,为世人所赞颂。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研读《道德经》,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佳途径。

在老子的思想中,辩证观点是其重要特色。《道德经》第二章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说法,提出辩证的观点,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尚属首次。老子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矛盾的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互为依托才求存。同时,老子认为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且这种转化没有极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岂无善?善复为妖。”在《道德经》中,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由此可见,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贯穿《道德经》,而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老子的又一重要思想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灵,但是存在着道法。“道法自然”,所谓的“道”就是指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规律。在老子看来,天地是万物的主宰,自然道法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准则,任何人都无法超脱自然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道”;只有顺应天道,才能谋求长久。这一观点在《道德经》中多处体现,如第七章的“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等。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在于一个“恒”字,即要求顺应“道”以谋求自身的“恒”,这样的理解与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观点,也是老子“无为”思想的重要应用。“无为”不是简单的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态度、一种处世哲学,即不苛求、易满足。我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指统治者的“无为”,而是统治者“使民无为”。《道德经》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便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最直接体现。从当今时代背景看来,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按照封建统治时期的时代特点与社会背景,“无为而治”是统治阶层绝佳的政治手段。曾国藩“老庄为体,儒墨为用”的说法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老子的思想中,阴柔美又是一大特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人生应该像水一样柔和,顺应自然的法道,因“不争”而“无尤”,从而长久。这与其“道法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老子又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这又体现出其思想中阴柔的一面。总体来说,阴柔美贯穿整部《道德经》,老子宣扬一种阴柔的思想与姿态,顺应自然、顺应天道,从而“致虚极,守静笃”,达到完满的生命状态。老子的思想是一种生命的美学。

总的来说,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辩证的哲学认知、“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阴柔的生命美学,此外还有众多细节的内容。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先哲,老子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影响:

全面理解老子哲学思想,修身处事治国平天下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老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以及流经几千年形成的道家学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永不泯灭。

人们常常要求哲学不要在"形而上学"的迷雾中周旋,而应向现实生活奉献确切的知识,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为准则。其实老子早就对世人明确指出了安身立命与处世治国的正确策略,只是因为中国历代都是君王专制,而老子政治的基点却是以民为主,若公开倡扬老子之学,实在难以名正言顺,然而治国富民却又离不开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必定以道家学术为师法,到了太平时期,便"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了。

老子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规律从浑沌的整体中分离出来,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论延伸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社会政治论,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东西。它有着完整的逻辑体系作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为后人认识事物,处理与事物的关系,规范人类自身行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则,我们若能理解,则将智周万物,微妙玄通;为人处事的三要点,我们若能厉行,则将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国的三原则,我们若能实践,社会则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所以,我们若能对老子之道"活学活用"便可如庄子所谓:"明此以南面,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老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个人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影响。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托尔斯泰说:“孔子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子对我的影响巨大。”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生活态度与“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总能给人以启迪,使人加深对生命的认知、感悟生命的真谛。在哲学范畴内,老子的辩证法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尼采曾这样评价《道德经》:“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政治方面,虽然中国自汉代开始主体提倡儒学,但在这背后总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子。南怀瑾在《老子他说》中写道: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李隆基所说的“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也体现出老子的观点。可以说,老子思想在封建统治中被广泛应用,对中国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老子思想对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重大。

结语:

且抛开老子思想对当今政治、哲学的意义,就精神层面而言,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文明匮乏,人们急需填补精神层面的空虚。老子的“无为”思想代表着一种生命智慧与态度,更代表着一种生命的高度。老子的思想,可以消除人们的浮躁与不安,让人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感恩生命、享受生活。老子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在当今社会非同小可

C. 老子(道德经)思想学说内容及篇章所在

道德经五千言,授古体以立论,治世修身,皆可用也。道德经,首讲「本体论」,以「道」为基本概念,说「道」为宇宙万象的真体,宇宙出于「道」,无「道」即无宇宙。说「至道」即真理,即自然,即「天地之根」。这种说法,即是老子哲学的主干。

《道德经》中所说的中心思想是「道」,「道」是老子最高的思想范围,「道」的意思是「自然」。老子观察自然界与人事间的结果,发现并归纳出一抽象的法则或规律道,「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就自然界说,这「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廿五章)

老子想象出「道」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前,最初的地球混元一气,天地不分,独立在空中,依一定的轨道,圆形运行,无声无息,(没有生物)永无休止。由于「道」的存在,万物才得以产生。地球最初的现象称为「大道」,大曰逝,逝是无穷尽的脑部运动,大曰远(想无限远的大自然),直至想到真理--道;得道之后便可以归真返朴--反(返)。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指「元气」,「二」是指「阴阳二气」,「三」是指「阴阳交合」。道产生了元气,元气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产生了阴阳交合,阴阳交合产生了万物。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所依循的自然法则;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法自然

「道」,因变化不已,不可执着,而且应站在相反的位子看问题:「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二十八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道产生有无,但道从何而来?此徫大微妙,非人智所能尽窥,非语文所能描尽,万物循之而生,而成,而变,此力健行不息,周行不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我们以人定义T1,以地定义An,以天定义In,以道定义T4。所以说,道是无限大的,而天、地、人也是无限大的,这种无限大的现象,就是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而道是依照自然的法则而存在的。自然是本性使然,故效发自然规律,可以保身、存位、驭众、治国。

这种将自然律表现于事物上的特性,名为「德」,故「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人类的最高修养,莫如依道之动,反本归真,「如婴儿之未孩」(孩指未喜爱,一种无知无欲,天真无邪之人生)老子观察了万物自然的变化情形,又了解到社有亡的因果关系,发现任何事物都含有正反对立两方面;并且互相依存。

物极必反

老子认为世上万事万物的进行,其所遵循的法则是「物极必反」和「祸福相倚」的。他提出了「祸兮福之所苟,福兮祸之所伏。」凡是事物在某一方面发展到极致的时侯,也就是它走向相反方向的开始。因此,「祸」与「福」在轮流的变换着。故要避祸求福,便不可把福发展到极致,逾其限度,所以要谦逊、卑弱,知足寡欲,功成身退,要以柔制刚。换这之,就是要人懂得清虚自持,卑弱自守,使物极必反的事情不会发生。

「道」有很多意义,老子认为我们的世界就是「道」变成的,「道」也有「行得通的正路」以及「宇宙间最高真理」的意思。

老子的政治观

对于政治,无为而治政策是最聪明的方针。通过更繁复的法制或是强制实行法制,通常是使事情便得更糟。高税赋和战争都和老子的哲学精神相违背。

祟尚自然

「道」,来回的变化不已,来回于有无之间。我们应从自然去学习道,不应该反对「道」,自然是无限的,没有人为思想或行为存在其间的,故老子在政治上认为要顺乎自然。不执着,不强求,应随着道的变化恰到好处,顺其自然。如果要顺从自然,便必先要「无欲」。其次要「不争」。最后要「无名」。这样便可以达到「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的自然致治的社会。他的的理想社会是国家小、人民少,不必冒生命危险远徙他方,与邻国也老死不相往来。对于一切器物,都不使用,回复上古时代的纯朴社会。把损害身心的思想或行为去掉,也就是无为。能够无为,心与自然是万能的,无所不为的,那就是无不为,也就是自然所表现的道,故「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上述是老子的理想国,和儒家的尧舜禅让差不多。第廿五章说:「大曰逝,逝曰远,远若反」老子经过无限的观察行动(逝),把思想放到无限远大的地方(远),最后,归真反(返)朴到上述的理想国去(反)达到无为的境界,而多个理想国的人民,都明白大道。

提倡无为

老子学说的宗旨是「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老子曰:「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张,盗贼多有。」「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人难治。」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谓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此与儒家言上古之治,民生活安乐,同一境界。故有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 犯重罪者判死刑,但人民不怕,依然很多人冒死去犯法取利,严刑峻法,失其效用。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者多,是以饥(挨饿)」目前很多地方还是如此。相对而言,低税制可以保障私有产权及降低交易费。在西汉初年,文帝、景帝以老子的「淆艀无为」(现畤经济学上的减少 *** 干预)理念治国,采用低税率,轻徭薄赋,成就史家称颂的「文景之治」。

老子主张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生、政治、社会、宗教等,都要顺其自然,不宜妄加干涉,这便是「无为」。故此「无为而治」才是老子真正的治国原则,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的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圣人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思想的写照。

为道日损表示我们的修练,老子认为文明是人类痛苦与罪恶的源泉,欲望和知识都令人民不安于现象,所谓「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这时人们就会运用各种手段肆行欺诈;人们利用智识对象不断分别辨认,乃致心灵发生变化,失去本来清静、净化的心境,结果只会产生悖妄的念头,产生世界上许多贪婪、残酷、虚伪的行为,从而失去人生淳朴的原始状况。把不必要的世俗东西或知识慢慢放弃,而回归本性T1,达到无为境界,

即本物本体In的境界,这时候也就是道T4,无为而无所不为境界。所以一个理想的社会是使民无知无欲,孤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都国相望,鸡天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他主张人民要废弃知识与文字,以堵塞这一涸痛苦的根源。老子认为人的知识要进到「无知」、「无欲」的消极境界。便要去智,「无知」、「无欲」。他否认智慧,反对求学问,要「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以回到上古「无知」、「无欲」的混沌世界。

老子又认为人类在道德方面的发展,正是人世间堕落的表现,照他看来,人们在自然的原始状态下,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但那时倒是个至德至淳的境界,他说:「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而后有义,失义而后有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诈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此,所谓「仁、义、礼、智」等行为规范,皆大道既废后,未分饰人类行为之事,是违反自然之理,应该一并废除。故他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人世纷扰,病痛的根源,来于人们失去澄静(浑噩)。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三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战争是强求的事,不是道,兵者,不祥之器。」(三十一章)

老子认为没有惑人外物的存在,就不会引起这些念头,人君者要提倡「不尚贤」,「不贵货」的风气,来压低「逞人」「逐妄」的念头。所谓贤便是指道德、智慧、荣辱等可欲之事,这些事原非生理必需,但人们在好名的妄念下,争相为贤,以求荣显,其至不惜出之以争,现在既不尚贤,那么大家便不会为名位而肆行争夺,故「不尚贤,使民不争」其次是「货」,老子认为把「难得之货」淡然处之,这样人们便不会为这「难得之货」挺而走险,强行厮夺,故「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大智若愚

老子认为人民要没有知识、没有欲望、没有事可做,人人无所作为,便可以做到「无为而治」,达到最理想的社会。当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时候:「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老子所以要主张「无为」,因为他认为「有为」必定招致失败,有所得必有所失。然而,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而治」,并不是真的要「无为」到底,他的最后目的,是在「无不为」。 *** 对人民不加干涉,结果却「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社会自然安定,人民自然没有痛苦,国家便得到治世,道便是「无为而无不为」了。

知兵者知兵之害

此外,我们可从老子著作中看出他厌恶战争的思想:「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人民反抗压迫,还复自由),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夫佳兵者不详之器,(一件好兵器是不祥之物)……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与孙子兵法所言同),恬淡为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三十一章)

上述表示老子对战争的厌恶,与墨子学说相同,从字里行间,知老子也是个知兵者,不知兵不知兵之害,圣人无所不能,宜乎孔子对老子乃有犹龙之叹。

老子的处世观(人生观)

老子深知宇宙门往不复的常理「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都是自然三理,为人处世,老子不主「修身」而重「保身」,不谈「爱人」而尚「顺人」要做到「保身」「顺人」,就要「笃守虚静」,因为「虚」「静」是万物根源的状态,面对世事的纷扰,人事的纷嚣,仍以回返清静为宜,这正是反本归真的道理,如此则人能无欲无求,不为外物所惑。

人要顺从于「道」,按「道」行事。争权夺利是荒唐的,也是非常不道德的。「道」是不灭的,人应该顺其道而行。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他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尝以水为喻,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非常柔弱的,心甘 *** 地向低处流去,即使遇上最弱的力量,也不表示反抗,然而水却是不可摧毁的。反之,最坚硬的石头也有被水击破的那一天。对于个人,朴素和自然是值得赞扬的。暴力应该被避免,人应当清心寡欲。人不应该改变世界,而是要尊重世界,故处世应以柔为本。

老子认为人要像大海一样能够容纳所有的小溪流。他还说我们和别人相处,要像天和地一样,互相包容,大家才能够长久快乐的生活,千万不可以只顾自己,自私自利的独活。老子还认为世界上死掉的东西,都是长得过于巨大和僵硬的;活着的东西都是细小以及柔软的。因此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都不可以过于自大,也不可以僵硬,否则我们就会走向死亡之路。

「道」产生我们,供养我们,却完全没有要我们回报,又从不会伤害我们,我们应像「道」一样不可以伤害别人;我们要学习「道」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更不可以要求别人回报。甚至别人给我们很高的名位,我们也不可以自大的以为我们的名位是应得的。

修身学道

《老子》第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名无欲,使夫智者所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为)。」这是老子所主张的教育原则。

虚其心──所以受道(客观研究自然)

实其腹──所以为我(充实所要学的事物)

弱其志──所以从理而无所撄(不受无理事物影响)

强其骨──所以自立而干事(身体强健可以任事)

以上四个解释是严复先生扼要地对老子原文的解释;常无不正的念头,最聪明的人也不敢卖弄小聪明,若能不作坏事,天下无有不治的。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弃彼取此。」

由青、黄、赤、白、黑所绘制的物质多看了,会令人眼花,不懂得分辨好丑。由宫、商、角、征、羽五音组成的音乐,多听了会令人听觉麻木。由酸、甜、苦、辣、甘五味制成的食物,多吃了会令人味觉麻木。跑马、打猎的事做多了,会使人发狂。很贵重难得的东西,会使人整天担心被盗而整天不安。所以说圣人(得道之人)只为他的腹中修养而生活,不为耳目的享受而生活,是以舍弃彼而取此。

《老子篇》廿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意思是世人皆喜欢光荣,炫耀自己,以求富贵,我独安于贫贱和人们以为耻辱的环境,我宁愿守在谷底,让别人站在峰巅,谷底的位置无可再低,而高峰却慢慢会塌下来,填满谷底,哪时我会越站越高,而一向站在高峰的人就会跌下。这是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也是做人要遵守的道理。

其他

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中》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之外,还有哲学、美学、兵学、教育学……等等。

《道德经》的篇幅很短,中文不到六千字,但其思想的内涵却是极其丰富。在中国,虽然儒家思想是中国历代哲学的主流,中华文化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史记亦云:「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不过儒家的哲学中吸收了道家的很多思想,像《易经》这样有名的书,里面的解释文字,其实都是受老子的影响,故此儒家还是很尊重老子思想的。

老子的影响

老子的理想究竟可否实现?还是它纯粹只是一种乌托邦的幻境罢了,抑或人生不值得经历大风大雨?就因为所有的价值标准、爱憎好恶都市相生相对的?究竟道德经是一种法则?还是它纯粹只能提供我们另一种想法罢了。乌托邦是指老子的「理想社会」和「无为而治」方面,这是从政治和社会来看的。老子思想是元的,与其问老子的理想能否实现,不如先看看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多深,再来深思他的理想是否能实现。老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其实是多方面的,像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学艺术中都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哲学框架。有人说它「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结构功能,制约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又说「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从某种意义讲,是以道家思想为哲学根据的儒家网常名教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历史,……要建立网常名教体系,并以此服人,就必须证明其天然合理性。这时,道家思想的作用显示了。董仲舒的『天人比附』,魏晋的『名教出于自然』,宋明的『天理』、『人欲』之辨,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道的范畴论证。」不仅如此,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还在思维方式上,以理性直觉的特征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显示自身的特色。

就具体影响来看,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哲学,通过由申不害、韩非形成的法家学派,以及通过稷下道家形成的黄老学派,对汉代乃至于以后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方术,都无不影响。

同时,《老子》虽非兵书,但其深刻及具体的论兵思想,也对中国军事思想史的发展和完善,有其不可抹灭的影响。

在宗教方面,老子被与神仙方术结合,在东汉年间形成道教,成了中国重要的本土宗教。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还被看成是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合点。虽然佛教传入中国并流行开来,并非仅仅是由于道家,但是老庄思想确为其提供了一块必要的文化土壤。

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论,对中国科学思想的形成功不可没。老子还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思想,对统医学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气功养生学之类的,和老子思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像老子提到的「营魄抱一」、「玄览」就被看作是气功锻炼中的「意守」、「内观」,是一种特殊的气功境界。他如「专气致柔」等观念,也都对气功养生方面有许启示。

老庄对魏晋时期的的文学理论和玄言、山水田园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侈陈哀乐的建安诗歌,到旷达幽深的正始文学;从愤世嫉俗的咏怀诗,到返于自然的山水田园诗,这色彩斑斓的魏晋文学,到处都渗透着道家思想的影响。不仅如此,老子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概念和范畴,后来都被改造为中国美学史中的核心范畴,这对形成中国古代文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观念、虚实结构、创作观念等都和老子反对「五色」,主张「有无相生」、「道法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实不只是中国,在西方老子思想也有所影响或契合之处。有些西方学者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了某些启示,从而确立或发现新的理论。丹麦物理学家尔认为,中国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确立了与他相同的观点,这其中就包括了老子的阴阳观。李政道先生也认为,量子力学中一条很基本很重要的「测不准原理」,与老子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颇有相合之处。

D. 5《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偏爱,将万物像刍狗一样平等看待;圣人没有偏私,对百姓像刍狗一样平等看待。

        天地就像一个大风箱,因其中间虚静才能鼓出风,越动鼓出的风越多。政令繁多会招致败亡,不如保持虚静才能恰如其分。

【经解】

        在《道德经》的解释中,被误读最多的就是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了。因为刍狗是草扎的马啊狗啊之类,用来祭奠,用完了就扔了。那么,把百姓比作“刍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有一故事说,一人见了上帝,被分到了地狱,忽然看到一个从不作礼拜、不念祈祷词人被分到天堂。他气愤地说:“我天天念叨上帝,他从不念,怎么他进天堂,我进地狱?”上帝告诉他:“因为他一切靠自己,从不烦我。”

        有一句话说:神不帮你,是因为神相信你自己的能力。天不帮你,靠自己。这便是这章的总旨。

        所谓“不仁”,在古文中意思有二:一是指凉薄或凶残,比如不仁不义;二是指任自然。

        王弼注解这句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这里的“不仁”,不是天忍心或包藏祸心,看人受难,而是天地无心而“不相关”。

        儒家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而道家却说“天地不仁”。在道家看来,若天地有好生之德,就不会有死这回事。万物也罢,人民也罢,都是天地所生;可有生命之物的灭,也是天地的运用。

        当然,天地的运用是无心的——让物生也不是爱物,让物灭也不是恶物,只是听任万物的自然。

        所以即使天地好生,也不能保护人,重要的是学会自我保护;圣人虽慈悲,也不能救渡百姓,重要的是百姓的自救自渡。

        老子直说天地、圣人为不仁,是破人的迷信依赖。严复曾大赞王弼的话包括了达尔文进化论的道理,意思也是天地无心,生物自相竞争,适者生存,这便是道法自然。

        综上可知,这一章讲的依然是“道法自然”的大道理。其发展、继承者有三:一是荀子的《天论》:“天行有常(常就是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二是庄子,顺自己本性就是道,人就是天;三是韩非子,把“不仁”理解为无情,以为对百姓无情,当草木、猪狗一样对待是“圣人之道”。论证以严刑重法是统治者“合乎天地的不仁之德”,枉顾老子三宝中的“慈”。君主利益至上,又以不仁之法“暴万民”,则是对老子的误解或有意曲解。

        结论就是:道法自然,圣人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按道的方式去作为。这才是老子的思想。

E.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自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大概是《道德经》中争议最多,或者说讨论最多的一句了,下面仅仅是我个人的愚见。
自解: 天和地是无所谓仁或不仁,仁或不仁都是人的判断,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平等的,人和刍狗在天地看来都是平等的。
和第二章的,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相呼应。
真正圣人也无所谓仁或不仁,在真正的圣人看来,百姓都是平等的,无所谓高贵低贱,如同人看各种各样的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自解: 参悟天地的奥秘,感觉天和地之间像有一个充满了气的袋子。
里面没有实物,却撑起了天地,伟大无比,天都不能让它屈服。
通过各种方式,触动它,想参悟出其中的奥秘。其深奥之处,用尽言语和数字都不能描述,(大不可量,佛教中的“不可说”)不如什么都不说了,坚守中心吧。

F. 《道德经》讲的什么内容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维护宇宙和谐、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原则,又有“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

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气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之道;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的养生之道,又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价值取向;既有“爱民治国”的韬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

全文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修道积德、处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从宇宙观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6)道德精五论扩展阅读: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思想的宝典,而且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以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智慧,富有诗意语言,发天人宇宙精微之学,阐修身治国之理,倡人生真谛之奥,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

《道德经》就像是一个智慧宝库,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价值是难于尽言的,只有靠读者去细细品味,才能开启自己心灵的窗户,体悟到其中之奥妙,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说,《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类生活的指南,有着利于社会、指导人生的功效。

G. 《道德经》智慧:为什么老子排斥聪明而崇尚愚笨

《道德经》智慧:为什么老子排斥聪明而崇尚愚笨?所有人都该看看

在《道德经》中,智与愚是老子经常提及的。“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意思是那些所谓的有远见,能够提前对事情有所预测的人,其实是“道”的一种虚华,正是愚蠢的开始。

显然,这听上去与我们通常的常识相违背,有远见怎么会是愚蠢的开始呢?

老子之所以如此说,其实与他对智与愚的理解行关。在老子看来,许多表面上看上去是聪明的行为,其实是愚蠢的;而表面上看似愚笨的行为,其实却包含了最高的智慧,即所谓的大智若愚。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对于智巧的排斥态度。而老子之所以对“智”、 “愚”抱着这种与世人不同的态度,乃是因为他认为世人所谓的愚笨正是一种顺应天道并且人们自己也没有察觉的一种无为的大智,这种大智使人们保持着天性的平静和快乐。

而所谓的智慧,则驱使着人们的贪欲,使人们总想去获得更多的东西,最终变得越来越贪婪、诡诈,进而使人们失去自己纯朴的本性,失去自己原本简单、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热点内容
劳动法的发展 发布:2025-01-11 09:41:38 浏览:404
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1 09:29:57 浏览:349
电影辩护人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11 09:27:57 浏览:56
学校办公室卫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1 09:27:04 浏览: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传 发布:2025-01-11 09:26:09 浏览:216
律师申请执业材料 发布:2025-01-11 09:14:28 浏览:551
衡量社会道德好坏 发布:2025-01-11 09:14:24 浏览:286
泾源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1 08:58:21 浏览:22
经济法与商法哪个好 发布:2025-01-11 07:57:36 浏览:224
认罪认罚改革与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11 07:55:34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