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双名法学名

双名法学名

发布时间: 2021-01-03 18:14:57

1. 双名法命名格式是什么

双名法命名格式:属名+种加词(种小名)+命名者(若学名经过改动则由此项,否则不加)。

示例:

Homo sapiens(智人) = Homo(属名) + sapiens(种加词)

Trifolium repens L.(白三叶草) = Trifolium(属名,名词)+ repens (种小名, 形容词) + L. (命名者,林奈名字的通用缩写)。

双名命名法又称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年, Species Plantarum)后,成为种的学名形式。

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则必须拉丁化。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

例如板栗''Castanea millissima'' BL.,''Castanea'' 栗属(阴性、单数、第一格)。有时,名称也会来源于古希腊语,或者是本地语言,又或者是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

(1)双名法学名扩展阅读

事实上,分类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构造物种名称,比如说会开开玩笑或者是一语双关。然而,无论其来源如何,学名在语法上总是被看作拉丁文。

因此,尽管生物学家不赞成,二名法名称有时又叫“拉丁文名”。普遍称做“学名”。生物学名常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词语。双名法通常是以拉丁文为主。前名为属名,后名为种名。

习惯上,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或是于正排体学名下加底线表示。

2. 植物的双名法具体是什么

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年, Species Plantarum)后,成为种的学名形式。正如“双名”字面的意涵,每个物种学名的由两个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并于其后附上命名者(作者, author(s),但在动物学名引用时常省略作者)。属名字首字母须大写,种加词则否。习惯上,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或是于学名加底线表示。
例如: Homo sapiens(即智人)。简示如后:
Homo sapiens(种的学名) = Homo(属名) + sapiens(种加词)
Trifolium repens L. (白三叶草的学名二名法表示) = Trifolium (属名, 名词) + repens (种小名, 形容词) + L. (命名者, 林奈名字的通用缩写)

双名法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简便性和广泛性:
同样的名称在所有语言中通用, 避免了翻译的困难;任何的一个物种都可以明确无误的由两个单词确定;本系统已经在植物学 (始于 1735), 动物学 (始于 1758) 和细菌学 (始于 1980)中广泛应用。

3. 生物的双名法命名

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手写时一般要加双下划线。例如:"Homo sapiens"(智人)。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多次提到某一个属,除第一次提及时给出全写,在以后出现时可将属名缩写,但绝不能省略,例如 "Homo sapiens"缩写为 ''H. sapiens''。在很少的一些情况下,由于一个物种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其缩写形式就约定成俗了。如在细菌中,"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可以缩写成''E. coli''而不会引起误会。

名称来源

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则必须拉丁化。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例如板栗''Castanea millissima'' BL., ''Castanea'' 栗属(阴性、单数、第一格)。有时,名称也会来源于古希腊语,或者是本地语言,又或者是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事实上,分类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构造物种名称,比如说会开开玩笑或者是一语双关。然而,无论其来源如何,学名在语法上总是被看作拉丁文。因此,尽管生物学家不赞成,双名法名称有时又叫“拉丁文名”。称为“学名”似乎更恰当一些。请参阅生物学名常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词语。

4. 双名法规定生物学名规范写法是什么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5. 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

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手写时一般要加双下划线.例如:"Homo sapiens"(智人).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多次提到某一个属,除第一次提及时给出全写,在以后出现时可将属名缩写,但绝不能省略,例如 "Homo sapiens"缩写为 ''H. sapiens''.在很少的一些情况下,由于一个物种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其缩写形式就约定成俗了.如在细菌中,"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可以缩写成''E. coli''而不会引起误会.
编辑本段名称来源
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则必须拉丁化.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例如板栗''Castanea millissima'' BL., ''Castanea'' 栗属(阴性、单数、第一格).有时,名称也会来源于古希腊语,或者是本地语言,又或者是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事实上,分类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构造物种名称,比如说会开开玩笑或者是一语双关.然而,无论其来源如何,学名在语法上总是被看作拉丁文.因此,尽管生物学家不赞成,双名法名称有时又叫“拉丁文名”.称为“学名”似乎更恰当一些.请参阅生物学名常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词语.
编辑本段使用双名法系统的价值
双名法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简便性和广泛性: 同样的名称在所有语言中通用, 避免了翻译的困难; 任何的一个物种都可以明确无误的由两个单词确定; 本系统已经在植物学 (始于 1753), 动物学 (始于 1758) 和 细菌学 (始于 1980)中广泛应用. 双名法命名的程序体现了其稳定性.特别的讲, 当一个种从一个属转到另一个属时 (比较常见的现象), 如果可能的话,种加词保留一致.类似的,如果原来的两个种合并时, 原来各自的种名保留为亚种名. 然而, 这样的稳定性不太绝对.基于分类上不同的观点,根据生物命名法规的名称修订或在分子系统学中的新发现,同一种生物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学名在流通(请参阅同物异名). 不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命名应遵循优先原则. 规范植物 (包括 真菌, 蓝藻) / 栽培植物 / 动物 / 细菌 / 病毒的命名法规是不同的.例如, ICBN (植物)命名法规不允许重复名, 而 ICZN (动物)法规则允许(如:''Gallus gallus''). 曾经建议用统一的BioCode来把几个命名法规替换, 但考虑到对系统发生树进行命名的PhyloCode而存在争议.
编辑本段对双名制的扩展 动物的三名制命名法
在动物学中, 一个动物物种可以往下细分, 应用三名法来命名一个亚种 (有时叫做"race"), 例如新西兰的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跟其它地方的有所不同, 所以被归入一个亚种''Phalacrocorax carbo novaehollandiae''. 由于动物学仅使用一个种下分类阶元,所以不需要在亚种名前插入任何阶元指示符,人们也明白第三个名称就是亚种名.
编辑本段植物学的种下划分
在植物学中, 一个物种可以向下分为亚种, 变种, 或者变型, 这跟动物学是不同的.种下名称必须跟在一个阶元限定词(这个词不用斜体)后面(例如 "subsp.")来指明所指的阶元类型, 这不会在动物学中出现. 一个植物种可能会有亚种(如 "Pinus nigra subsp. salzmannii"),变种(如 ''Pinus nigra var. caramanica''), 还有亚种的变种(如 ''Pinus nigra subsp. salzmannii var. corsicana''),甚至是更为复杂的组合.

6. 植物的二法名和学名有什么区别

二名法是一种拉丁文的书写方法,采用属名+种名的写法.
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专林奈所属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又称种加词,下同)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植物种类很多,各国的语言和文字又不相同,因而植物的名称也就不同,就是在一个国家内也会出现不同的名称,为了科学技术的交流,统一使用植物学名是完全必要的。掌握植物的学名,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的亲缘关系和形态特征,而且还可以帮助掌握植物的有效成分:因为许多植物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由植物的属名衍生而成,如小檗碱(Berberine),就是由小檗属(Berberis)衍生而成,又如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cll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line)等,不论从中文名称和外文名称均可以明显的看出与植物乌头属(Aconitum)的属名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对药学专业尤其值得注意。

7. 求科普,植物的拉丁学名和二名法的区别为什么一个植物有这两个不一样的字母名字

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没明白你想问什么

8. 双名法规定生物学名规范写法是什么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9. 什么是双名法三名法

(一)双名法

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发明的,它用于对种(内species)一级的野生植物以及自容然起源的栽培植物进行命名,双名法书写的植物学名由三部分组成(没有特别需要时,可省略成两部分),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如下:

属名 genus epithet(斜体,首字母大写)+种加词 species epithet(斜体,全部字母小写)+种命名人名字(正体,首字母大写)

热点内容
大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发布:2025-04-24 04:09:42 浏览:777
沈阳法院查询系统 发布:2025-04-24 04:00:47 浏览:719
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2018 发布:2025-04-24 03:47:12 浏览:133
上海高等法院 发布:2025-04-24 03:47:05 浏览:823
律师门户网站 发布:2025-04-24 03:46:18 浏览:773
法律方面咨询公司成立条件 发布:2025-04-24 03:40:02 浏览:101
南宁良庆法院 发布:2025-04-24 03:34:26 浏览:242
社会与法失控电视剧 发布:2025-04-24 03:30:06 浏览:923
劳动法违纪开除规定 发布:2025-04-24 03:12:15 浏览:912
司法考试资格要求最新 发布:2025-04-24 03:01:21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