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际潮流
Ⅰ 如何理解法治和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
一,法治含义论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进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新修改的宪法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国家的根本原则和治国方略写进本文之中,使中国人无不开始重视法治问题,思考人治与法治的对立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弊端.可以说,关于法治问题的探讨不仅仅是一个热门话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时代趋向和人心所向,它还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在它面前,每一个人,包括普通公民,学者,更包括掌握政权的官员们必须付出深深的思考.
(一)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关于法治,人们目前研究的很多,给它下了许多的定义.原因在于,法治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极不相同的理解.最早的法治概念,可以说是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先秦的思想家们提出并论证的,继其之后,历代思想家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地对法治问题进行了探讨.
法治一词,在西方为"rule of law"或"legality".古代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法治的观念,认为法治包含两层含义,即(1)"己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2)"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实际,这个定义勾画了法治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含义两个明显特征,或两个最根本的标志.首先,法治是要有已经制定出的法,人们遵守现行法;其次,这个法律必须良好,不是恶法,不是落后,残酷,等级制的法.
纵观起来,法治大致可以从五个方面概括其含义:
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是与人治对立的,依法治理国家的制度,手段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法治一般被定义为"依法治国"或"以法治国".从字面理解,法治首先是与人治的治国方略相对立的,前者强调法律的作用,强调"人们普遍服从良法",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中选择了以法律作为主要手段进行社会控制.后者强调人的作用,主要选择以贤明的君主和官吏作为国家运转,社会控制的手段.我国自将"依法治国"理论写入十五大报告以来,基本的提法,就是将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基本定义,在报告中表述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见沈宗灵教材第220页)
2,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即法律制定后,任何个人和组织的活动都应该受法律规则的约束,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违背法律规则,在这个意义上,法治被称之为"依法办事".这里有两点需要解释,一点是,之所以将法治说成是理性的,原因在于它是人们预先根据自己的意志设定的规则,这种规则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统一性,不为个人的意志和感情所左右.第二点,这个意义上的法治,主要强调的是已经制定的法的正当性和权威性,只要是既定法律规则,即现行法律规则,所有的机关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执行.也就是说,它注重的是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是内在价值,无论法是"好法"还是"恶法",个人和组织都要遵守它.虽然有人批评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法治,说恶法(如法西斯法)也要遵守是对法治价值的破坏.但在法律面前,只有先做到形式合理,才能做到实质的合理,现代法律往往精雕细琢而成,并且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所以"依法办事"也是法治建立的基本要求.
3,法治是政治民主在法律制度中的体现,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在这个意义上,法治和法制即有联系也有区别.从法治和法制的关系上看,一度两个概念混用,后来学者将其区别而论.(1)法制主要是一个静态意义上的概念,法制的"制"指制度的制,往往指一国一地区的现行法律和制度,如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动态意义上讲,法制是指"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关键),执法必严(要求),违法必纠(保障)"的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过程,这被称为十六字的法制内容.(2)法治与民主的观念相联系,是一系列民主原则,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在法律中的体现.制度可以是民主的,也可以是专制的;可以是立法技术很发达先进的,也可以是相对落后残酷的.没有了民主的精神,便没有了法治,只剩下作为工具使用的法制.如封建社会,我们说其没有实现现代意义的"法治",但并不等于说封建社会没有"法制",当时的法制也是封建君主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君主在法律之上,法自君出,言比法大,所以不可能真正实现依法治理.历史告诉我们,法制和专制结合,就会成为专制的工具,如封建法制;法制和民主制结合,就会为民主制服务,如社会主义法制.世界文明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国家已经废除了专制制度,而实行民主制度,则法治成为民主的法制模式.所以在当代意义上,法治和民主的法制概念通用,但法制绝不能与专制的法制通用.如,我们能说,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就是实现"法治",但我们不能说,在奴隶制时期和封建时期也实现了近代意义上的法治,只能说,当时有"法制",制度的制.
4,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观念或法律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法治被称为"法治原则","法治理念","法治观念","法治信仰"等等.法治精神和观念主要有:法律至上,法律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在外观上表现为要有良好的法律并使这种良好的法律获得执行,但法治还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理性的观念和原则,它是法律文明的象征,它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它与一系列人们接受了的价值准则相联系.反过来说,如果人们都不在内心接受公平,正义,自由,权利等法治精神,而维护的是等级,特权,压迫,强权的价值标准,即使有好的法律,也谈不上实现了法治.
5,法治还意味着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这被称之为"法治社会".法治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体现在有一种合理规范的社会秩序存在.如果社会动荡不定,战争频繁,人与人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与调节,则也不能说实现了法治.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法律可以约束国家管理运转,可以协调国家机构的权力平衡,可以规范政府与公民的行为使之不发生激烈的冲突,可以保证各利益集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可以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等.当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保障了这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我们说才真正实现了"法治".
(二)法治思想的发展历史,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历史上早就有关于法治与人治的争论.
(1)儒家和法家关于法治有不同见解,争论的核心是实行人治还是法制.儒家主张人治,或称德治,礼治,认为国家要由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贤明君主或圣人贤人通过道德感化和约束进行治理.为此,儒家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充分论证,如说:"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即,法使人民无廉耻之感,而礼则使人们不仅知道廉耻,而且有了规矩.相反,法家主张要由掌握国家权力的人,通过制定实施强制性的法律,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如韩非要求统治者应该"不务德而务法","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2)古希腊思想家关于法治与人治也有争论,争论的核心是是否实行"良法"之治.他们关于法治的论述,主要是与自然法,良心,公平,善良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法治思想只是其庞大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的组成部分.其中,柏拉图是积极主张人治的代表人物,他以为,如果没有"贤人政治",使哲学家成为国王,则人类永无宁日;同时,他较为藐视法治的作用,反对将法律的约束强加于"优秀的人".与柏拉图相反,希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其理由是,法治体现着理智的因素,并且免除了一切情欲的影响;而人治不能排除兽性的因素,虽然有最好的贤人,也不免会有执政的偏见.在古希腊,还进行了世界历史上比较早又相对发达的法治实践,这就是确立了雅典奴隶制民主政体,从梭伦立法改革到伯里克利"宪法",都维护雅典民主制度,它和专制相区别,是由人数较多的统治者共同掌握国家权力的体制.
(3)近代以来,法治与人治之争,在政治制度领域主要表现为实行民主还是专制之争,法治思想的核心是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由于人治将国家治理寄托于一个贤明的君主之上,实际是拥护君主制或寡头政治,而主张法治的思想家则对于君主专制进行了抨击和批判.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在君主政体下,如果继任的后嗣是一个庸才,就必然会危害全邦,而在实行法治的情况下,就不会发生这一问题."他还说:"多数群众也比少数人为不易腐败".17,18 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总是把实行法治还是人治与政治制度,国家体制联系起来.美国思想家潘恩宣称:"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应该成为国王."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更高高地举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他说:"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无论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就称之为共和国;因为惟有在这里才是公共利益的统治者,公共事务才是作数的".正是在这些启蒙思想家思想的支持下,美国等国的宪法,首先将法治原则体现在宪法之中,使该原则真正通过法律而贯彻到民主政治的国家生活之中.
二,法治原则论
法治作为一种宏观广义的原则或观念,被学者们议论纷纷,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可以从价值原则和形式原则两个方面理解.
1,法治的价值原则,即实现法治的目标目的性原则.法治思想在现代主要含有下列观念:法律至上观念,人民主权观念,天赋人权观念,权力分立观念,以权制权观念,平等自由观念.具体言,法治原则或价值观念主要有:
(1)生存.这是首要的人权.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经济条件极差,生存权的享有对于普通大众只是空谈.目前,社会发展已经提供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法治建设为改善生存环境条件服务仍然是一个紧迫的重要的任务.
(2)安全.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说"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此句极为简单但很深刻.封建社会盛行酷刑和刑讯逼供,人民安全无所保证,也就谈不上实现了法治.现代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把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自由作为重要规则,换言之,法治的起码任务就是维护安全.
(3)民主.民主与法治的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刻.如前所述,民主的涵义就是人民的政权或治理,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法治,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强调人民来治理国家.如果有人以高高在上的"主人"自居于人民之上,实际就是对民主的一种亵渎,也是对法治的一种破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人民享有民主的局限,所以还必须为追求民主付出努力.
(4)自由.自由和权利一样,在各国的法律中都被具体的作了规定,如集会自由,结社自由,言论自由,通讯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等.但自由从来都是受法律限定和约束的,法律一方面赋予了人们享有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又防止和制裁滥用自由侵犯他人自由的行为.
(5)平等.平等也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法治观念和原则.在封建社会,法律维护等级制度,因而人们之间极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以平等为法治原则,当然,含义和实现条件是极为不同的.平等既包括法律上关于平等的规定,但这只是书面上的东西,是一种形式的平等;更重要者是在执法司法过程中真正实现平等,有人称之为实质的平等,程序的平等.
(6)正义.关于正义,在法的价值一章中已经论及,它的最为合理的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正义的观念和平等,自由,民主,安全的观念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实现民主,自由等,也就谈不上实现了正义.
(7)和平.和平对于作为主权行为体的国家和对于普通的个人都很重要,因为,和平的对立面是战争,侵略,征服,掠夺,饱受其苦的最大受害者是老百姓.如果国际社会不能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和平,则不能认为国际上有法治可言;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护自己的国民处于和平的环境之中,这个政府也就是无能的的政府,甚至应该是必须下台的政府.因此,世界上进步的人们都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法西斯主义和侵略战争.
(8)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和平和发展被认为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特别对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尤其强调发展权是基本的人权之一.原因在于,如果国家贫富悬殊过大,一些发达国家会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控制世界,使国际秩序失衡.在现代,中国在国际法律关系构建中,正尽可能地获得和平发展的时机,反对经济垄断和霸权,反对经济交往中的不平等.
(9)共同福利.共同福利是现代一些福利国家普遍强调的法治原则之一,其特点是注重公共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些国家,如瑞典,瑞士等甚至标榜自己的国家是福利国家.反映到法治建设方面,即为重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如环保法,保险法,城市建设法,医疗保障法,社会救济法等,都是共同福利原则在立法上的具体体现.
(10)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作为法治观,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其针对矛头是封建的司法专横.封建法制以残酷野蛮著称于世,无数酷刑扼杀人的尊严,理性和生命,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为改变此种状况,西方国家提出了刑罚的人道主义原则,如废除肉体刑,用减轻犯人痛苦的方法执行死刑,改善监狱条件等.
2,法治的形式性或程序性原则:指实现上述法治目标所必须具有的形式或程序.根据我国和其他国家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学理探讨,有下列必须遵守的形式原则需要掌握:
(1)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诉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3)适用法律一律平等,这被称为法律的一般性;(4)法不溯及既往;(4)坚持公开审判原则;(5)实行两审终审制,回避制,陪审制,辩护制;(6)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7)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实行分工合作,相互制约的制度;(8)刑事诉讼实行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无罪推定原则;(9)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过程中,因违法行为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取得国家赔偿.
三,法治国家论
(一)法治国家释义
"法治国家"的概念最初是与"警察国家"相对称的,后者不受如何制约而行使"公权力"而使"私权利"受到侵害.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意思是指国家权力,尤其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所以,也被代称为"法治行政"或"法治政府".由于法治相比人治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人们目前越来越关注法治建设.
(二)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和社会条件
法治不是仅靠宪法予以规定,或领导人讲几句宣传性口号就能够实现的,它的确是被人们号称的一项"社会工程",这个工程的铸造需要所有官员,百姓的努力,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奋斗.一般地说,实行法治的社会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如经济较发达,社会较稳定,立法较完备,社会成员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等.具体的指标和条件有下列五项:
1,法治国家的政治统治模式应该是民主政体形式.从古至今,世界各国主要有君主政体(如中国的封建帝制);贵族政体(如古罗马时代的贵族共和制),和民主政体(如现代西方国家的民主制).民主政体的特点,是在国家管理中服从多数人决策,容许少数人意见,由民选议会,责任政府,独立的司法机关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废除了世袭制,独任制和专权的国王.在历史上存在的专制政体下,一般是不存在法治的;而在政治较民主的美,英,法等国,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法治.
2,法治国家的国家权力结构应该是分工制约关系.以前,一提分工制约即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必须受到批判.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国家权力结构必须是有平衡有制约因素的.如果一个国家,权力机关高高在上,滥用国家权力,不受任何约束和制裁,就会导致腐败和专横,贻害无穷.我们有一些政府要员,可以以牺牲国家利益换取私人利益,就是因为缺乏权力的监控机制.王宝森将大量国家资金转入外国,有谁控制 事后对于犯罪的追究固然重要,但事先的制度约束更为必要.在此方面,西方国家有成功的经验,应该予以参考借鉴.
3,法治国家的社会控制原则应该是服从法律治理.国家对于社会进行控制的手段方式多种多样,诸如执政党政策,道德习俗,宗教信仰,思想教育,个人威望,行政命令,社会舆论等.但所有的手段方式中,法律的力量最有优势,因为法律具有其他手段不具有的特点:明确性,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补偿性等等,这使法律的作用力更为强大和深刻.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相形之下,地位是附属的,作用是微弱的.
4,法治国家的经济条件是市场经济机制.纵观历史,法治从来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国家垄断的计划经济无缘.如在土地为根基,贵族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强调等级特权,还有什么平等自由的法治精神可言.而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是当事人建立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交易关系,这就要求在法律中体现权利观念,自由观念,平等观念,契约观念,利益观念,效益观念等,于是有人称"法治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
5,法治国家的文化条件应该是进步发达的理性文化基础.文化基础和素养如何,也同样决定着法治的实现程度.在愚昧,无知,迷信和盲从的文化环境中,必然派生出"人治"的肌体,"儿皇帝"在中国照样的统治,就有赖中国人的人性方面的固有弱点和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弊端.相反,当所有的公民都普遍拥有文化知识,科学精神,法律信仰,公民意识,人权思想,正义要求的时候,当人们都尊重真理,遵守规则,认识规律的时候,人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个别人的智慧和品行之上,靠法律治理国家才能成为必然的选择.所以,我们目前才要强调法律宣传和教育,我们不能把法律的实施只看作国家和政府的事情.文化对于法治的作用力是最根深蒂固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和重要的,普通的公民必须认识到自己对于法治的重要,这才是我们应该强调和宣传的基本要点.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在自身的法治实践中,应该对于资本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予以总结和积累,社会主义国家同样需要进行法治建设,并且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由于我国法治体制还不发达,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破坏法治的现象,还不能认为已经达到了"法治"的地步.要完成建立法治国家的任务,必须从以下方面付出努力,换言之,法治国家的基本要素为以下几点,或实现社会主义法治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建立统一完备,严谨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的法律体系,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拥有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的转变.法治的首要含义是要有"法治"之"法",社会主义法治首先在外在形式上要求有"良法"或"善法".这种法,必须在根本上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潮流;还应该确立权力分立的原则,以防止国家权力的过分集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选定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也颁行了大量法律,法规,无法可依的现象已经改观,但做到法律的规范,易知,简明,科学,严谨不是一日之功.如我国立法中,落后过时,矛盾冲突,消极被动,权宜之计,短期行为,效力不足的法还大量存在,需要下大力气改观.具体要求是:(1)法律应公布,使人人知晓;(2)法律应明确,不含糊不清;(3)法律应相互协调,不矛盾冲突;(4)法律应稳定,不朝令夕改;(5)法律应现实,不规定不可能实现的事务;(6)法律应预见,反馈时代趋势.
2,建立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办事,实现从行政权力缺乏制约,到行政执法制度初步建成,再到行政法治实现的转变.在法治国家里,政府要能有效的维护法律秩序,同时要为制止行政权力滥用提供法律保障.行政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其享有国家权力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必须遵守 "无法定依据即无权力","无授权即无权力","政府要守法"的原则,不允许行政机关有超越法律之上或之外的特权;必须深刻认识特权是法治的大敌,政府要谨守为政之道,人人要与权大于法,仗势欺人,以权谋私,侵犯民权,滥施淫威,"条子现象"等作坚决的斗争.同时,现代社会,虽然允许行政机关在从事行政行为时,享有权限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但这种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坚持"合法性"和"合理性"双重标准,不能变成为所欲为的任意活动.
3,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和专门化的法律职业队伍,实现司法制度从不健全,到初步健全,再到形成公正司法程序的转变.目前,学者们普遍谈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司法改革.因为司法权被认为是一项终极性的权力,司法权的不公正会导致受损害的组织和个人无处使自己的权利获得最后的恢复和补偿,在刑事审判中还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剥夺人的自由和生命.有人形容:"医生可能把病人治成死人,但很少把好人治成坏人",因为好人一般不前往医院.但司法行为不同,它有可能将一个无辜的人或受害的人致于死地.为此,保证司法公正对于法治建设极为重要.司法公正有很多标准要求,最主要者为:(1)要使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允许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对正常的司法活动进行干预,法院为防止国家权力滥用而对公民提供法律保护;法官受法治引导,无所畏惧地执行法治.(2)要坚持程序公正的司法原则,使程序符合正义的要求.程序公正,有利于错案追究和法律监督,上诉,申诉,抗诉,辩护,陪审等程序的执行,会预防或纠正某些不该发生的司法错误.反之,程序不公正贻害无穷.如在程序上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说起来易,做起来难,法官吃请,长官干涉,证人伪证等,都可能导致同罪异罚.(3)要走法律职业化道路.法律职业化,主要是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公证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门化.法律是靠人执行的,如果司法权力掌握在无知,盲从甚至野蛮的非职业者手中,很难想象法的执行会合理公平.如有的警察配枪以后滥杀无辜,就是教训;而复转军人进法院目前也正在受到学术界的尖锐批评.法律的职业化含义应该包括:第一,法律工作者应当熟谙法律知识,掌握办案技能;第二,法律职业者应当有严格的任职资格,实行考试任用考核制度;第三,法律职业应具有专职性和稳定性,从而保持司法的中立.
4,注重政治关系的法律化调整,实现从民主制度不完善,到初步完善,再到民主制度真正落实的转变.实现依法治国必须付出一定的政治代价,特别是掌握政权的统治者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比如,要达到法治目标,行政手段,政策手段,计划手段就必须适当的放弃;当官者的权力就必须受法律限制;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也会受一定的制约.具体而言,有下列要求:(1)大部分政治行为由法律调整,政治活动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2)国家权力受到控制,包括受法律控制,受权利控制,受其他权力制衡;(3)政策可以指导立法,但不能代替立法;当法律调整与政策调整发生矛盾时,应以法律为准绳;(4)法律保障民主的体制,民主的权利,民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5,公民和社会组织都应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国家则承担赋予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公民享有免受国家非法干预的权利,当这种权利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公民也应自觉承担法定义务,作到知法守法.与此适应,国家也负有维护每个人"尊严权利"的责任;因公使个人利益受损失时,国家还应承担的赔偿之责,这说明法治国家的核心和实质问题是——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合理配置关系问题.在此方面,我国以前主要强调个人权利服从国家权力,而现在,极端化的观点是强调个人绝对权利,如对抗国家税收收缴,地方保护主义.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当然,法治绝不是万能的,法治本身也有局限.教材以四点说明:(1)法不是唯一的社会关系的调节手段;(2)徒法不足以自行;(3)法的理想和法的现实脱离;(4)有时,法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前三点易于理解,后一例如:当房产归属发生争执时,法律的正义要求保护房屋真正主人的合法利益,但证据的灭失或伪证有时会掩盖事实真相,导致法律并没有保护合法人的合法利益.由于法治存在上述缺陷,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不可避免,实现法治国家还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为法治建设不遗余力.
Ⅱ 全面依法治国主要体现为
主要体现为五个“发展”。
第一个“发展”,是从“依法办事”向“全面依法治国”发展。1978年,中央倡导“依法办事”,可谓“依法治国”的雏形。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标志着“依法治国”的正式确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渐趋成熟。党的十九大之后,有学者提出中央有“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这9个字结合在一起的新提法,我们认为,标准提法仍然应该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与“全面依法治国”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全面依法治国”在党的十九大后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为紧迫的时代要求。
第二个“发展”,是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发展。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质的飞跃。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统领了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监督体系、法律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不仅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环节,也涵盖了从党外到党内、从启动到监督、从本体到配套的全方位。今后的重点,是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使五个子体系统一协调,形成制度的强大合力。
第三个“发展”,是从“法治国家”向“法治中国”发展。2035年建成法治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响亮名片与奋斗目标,这是国家英明决策的结果,也是全世界潮流所趋、全中国民心所向。法治中国包括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包括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包括法律制度的硬实力、法律文化的软实力,更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理念。法治中国的内涵比法治国家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具有时代精神。
第四个“发展”,是从“单一法治”向“全面法治”发展。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绝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工具或手段,而是一种信仰、一种制度,一种全面的生活与生存状态。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既传承了中华法系优秀传统中的德化自修、和谐为贵,又尊重了现代法治文明精髓中的厘定是非、规范指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指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统领下,辅之以依法自主的“自治”为基础以及德润人心的“德治”为支撑,是所有合法的显性制度与隐性制度的有机统一。
第五个“发展”,是从“学习借鉴”向“中国特色”发展。中华文明包括中华法系文明,绵延五千年,一直致力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一直有高度的历史自信与使命担当,一直善于学习消化外来文化但从不盲从外来文化,这正是其生命力所在。我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批判吸收外来法治文明,既有借鉴又有创新。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下,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推进法治。这种全面依法治国治理模式,体现了高远的国际视野和全新的技术优势,就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中国对世界的独特创新与贡献。
Ⅲ 英国是怎样从任职转向法治的
法治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是,不同国家的法治道路却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国家既漫长又曲折,历经坎坷才终达目的,有的国家历经艰难曲折后至今也未实现。但是,也有的国家就比较顺利,并且较早地获得了成功,英国就是这样的国家。尽管英国的法治进程不敢说是不漫长的,但曲折的确比较少,中断和反复从未发生,堪称是一条成功之路。那么,英国的法治之路是怎样取得成功的?有何经验与启示?本文拟首先分四个关键性历史“网结”, 粗线条地追溯英国法治历程,然后就英国的法治经验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与法治的起步
英国的法治进程始于建国之时,源于古代日耳曼人的原始习俗。
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属于日尔曼人分支。入侵不列颠之前,尚处于氏族社会解体阶段,社会秩序主要依靠原始部族习惯来维持,而维护和执行部族习惯的机构是各级民众大会,即部族大会、千户区大会和百户区大会。大会通常在称为“法律之丘”的山脚下举行,山丘之颠立一巨大石柱,象征法律的至高无上。 届时,会场四周树以木桩,用一根称之为“圣围”的长绳圈围起来,圈内之地是“和平圣地”。会议由所属区域内的全体自由民组成,开始时首先举行静肃仪式,由主持人(即各级首领或长老)庄严宣告:“余要求诸位静听,不听者禁之。”继而由一名或几名被大家公认为精通习惯的宣法者提议制裁方式,最后由全体与会自由民通过撞击武器的方式做出判决。 “法律之丘”、“圣围”、“圣地”等历史遗迹证明,日耳曼人自古就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另据塔西陀《日尔曼尼亚志》描写,古日耳曼人即便是在娱乐和赌博中,也都“正经其事地”认真对待游戏规则,“甚至当赌本输光了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自由拿来作孤注一掷。输家情愿去做奴隶;即使他比对方年轻力壮一些,也甘心被缚着去拍卖。” 庞德认为,这种习惯体现了一种“严格法的精神”。
入侵不列颠后,盎格鲁-撒克逊人把古日耳曼人的“严格法的精神”和不成文习惯随身带入英伦,并把它们奉为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于是形成了英国早期的习惯法。与此同时,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起了郡区-百户区-村镇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和以郡法院、百户区法院为主体的公共法院(Communal Courts)体系,作为适用习惯法的机构,继续保持了古日尔曼人的大众集会式司法传统。
众所周知,习惯法不是由某个权势人物或机构所刻意制定、然后“自上而下”、“由外及里”强加于社会的“国家法”、“制定法”,而是人民大众约定俗成的产物,是自生自发的“社会法”、“大众法”。它们“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认为,习惯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一种,其他一切法律成功与否都仰赖于它,因为其他法律“都只不过是穹窿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窿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 哈耶克则称社会自发生成的习惯法为“内部规则”,称政府立法产生的制定法为“外部规则”,并认为,“外部规则”“只对我们称之为政府的组织的成员有约束力”, 而“内部规则”“则会限定所有社会成员的许可行动的范围”, 就是说,“内部规则”是普遍的正当行为规则,而“外部规则”通常是不具备这种属性的。因此,相对于国家制定法来说,习惯法天生具有两大优越性:一是它们通常都是体现社会公意和公益的良法,因为从习惯到习惯法的演化过程,亦即社会大众对良莠杂陈的习惯进行“去恶存良”的选择过程。二是它们通常都能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信仰和服从,即使贵为国王,也不能置身其外,更不能凌驾其上。总之,良善性和实效性是习惯法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而这两点恰恰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法治之法的基本要求。
由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从来就没有集中于国王政府手中,而是保留在了社会大众手中,故而建国伊始英国就形成了“王在法下”的法治传统。爱德华一世时的一位法学家大胆断言,国王“根据法律而不是个人意志来引导他的人民,并且和他的人民一样服从于法律。” 该传统的一个有效保障和形象化体现就是国王加冕宣誓。从8世纪起,英国的每一位新国王就职之前,都必须跟随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提问,逐条宣誓作答,其中必不可少的几条内容是保证维护公认的习惯法、公正执法、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等。可见,英王的加冕宣誓旨在宣示国王义务和责任,这与我国古代皇帝登基大典旨在张扬权力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国王背信食言,将有可能被废黜,甚至招致杀身之祸。
托克维尔曾指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生道路往往决定于可塑性最强的婴儿时期,亦即取决于第一时间接触外部世界时的最初感受。“一个民族,也与此有些类似。每个民族都留有他们起源的痕迹。他们兴起时期所处的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一切。” 早期习惯法划定了英国未来发展的法治走向。从此,英国就沿着这个方向义无反顾地一路走了下去。
二、诺曼封建法与英国法治的成长
1066年诺曼征服后建立起来的诺曼王朝,全盘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习惯法和大众化司法传统。征服者威廉一世即位之初就广告天下:“保持爱德华国王有关土地及所有其他事项的全部法律。” 另一方面,诺曼征服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并把臻于成熟的大陆封建法引入英国。封建法的引进进一步促进了英国法治传统的成长。
所谓封建法,指的是调整封建领主与封臣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它是双方合意的产物,而不是一方强加于另一方的结果。伯尔曼曾对封建法作过法理分析,指出,领主和封臣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单向的支配与服从关系,而是一种以互惠互利为前提的契约关系,就像一种婚姻契约。 在这种关系中,领主和封臣分别享有某些确定无疑的权利,同时又分别负有某些相对应的确定无疑的义务。例如,封臣因领有领主的封地,必须效忠于领主,必须按照封地的大小向领主提供数量不等的骑士义务,缴纳继承税、助钱或其他封建捐税,必须应召出席领主封建法庭,参与或接受“同等人”的审判。反过来,领主有权传召封臣组成封建法庭,审理领主与封臣、封臣与封臣之间的纠纷案件,同时,领主也负有率军作战、维护正常秩序、保护封臣人身及土地财产安全的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规范分别制约着双方的行为,倘若其中一方单方面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者要求习俗、惯例规定之外的权利,则被视为“违法”行为,此时另一方有权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对方改正,即投诉于领主法庭,通过判决获得救济。倘若法律程序于事无补,受害一方有权宣布解除封建契约关系。若受害方是领主,可收回其封地;若受害方是封臣,可“撤回效忠”。必要的时候,封臣甚至可以对领主兵戎相见,夺取领主的土地财产,但这只能是在法律解决彻底无望的情况下别无选择时的最后手段,而且不得伤害领主及其家人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从本质上说,封建法属于私法范畴,它所调整的仅仅是某个领主和某个(些)封臣的私人关系。但是,由于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是诺曼征服的结果,英王不仅是全国最大最高的领主——全国所有大大小小的贵族都是国王的封臣,而且是政治上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征服者的生杀予夺大权保证了诺曼王朝对全国的有效统治。这样,最高领主和实权国君集于一身,从而使得原属私法性质的封建法实现了公法化转化,或者说公、私法在此重合在了一起。于是,作为领主的国王所承担的封建义务亦即作为封臣的贵族所享有的封建权利,实际上构成了一套约束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法(宪法)规范。在这套规范下,“每一个君主都是一个权力有限的君主”。 因此,封建法意外地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成为限制王权、推动英国法治传统成长的积极力量。
据史料记载,诺曼王朝基本遵循了封建法的要求,通过每年定期召开三次的大会议和不定期召开的小会议(视为两种不同形式的国王法庭),与贵族们一起裁决纠纷和商讨国事。因此,尽管诺曼王权是当时欧洲各国中最为强大的,有封建集权君主制之称,但并未给英国法治传统带来负面影响,相反,借助于封建法对王权的限制,法律的权威和英国人的法治意识还有所增长,这从当时一位轶名诗人留下的一首法律赞歌就看得清清楚楚,他说:“法律高于国王的尊严。我们认为法律是光亮,没有光亮就会误入迷途。如果国王不要法律,他就会误入迷途。……有了法律,就会国泰民安,没有法律,就会国家动乱。法律这样说:依靠我,国王才能统治,依靠我,制定法律的人才能受到公正的对待。国王不可以改变确立的法律,他只可以按照法律激励和完善自身。依法者存,违法者亡”。
三、普通法与英国法治传统的稳固
诺曼征服带来的另一影响更为深远和重大的后果,就是由此导致的强大王权使得1154年继位的亨利二世有能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司法改革,从而成功地将各地分散的习惯法和封建法统一起来,缔造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套具有近代特征的法律体系——普通法。正如英国著名法学家密尔松所说:“普通法是在英格兰被诺曼人征服后的几个世纪里,英格兰政府逐步走向中央集权和特殊化的进程中,行政权力全面胜利的一种副产品”。
按常规逻辑推论,既然普通法是行政权扩张的副产品,它理应成为王权的御用工具,进而成为妨碍法治进步的不利因素,但实际结果恰好相反,普通法的产生为英国的法治进程注入了新的更强劲的动力。何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哈耶克所说的普通法是一套“自生自发秩序”,它是王室法官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通过判例的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而且是通过法官对既有判例的重新解释和不断开创新判例而实现自身发展的。在此过程中,王权的实际作用只是充当法官的后盾,为其造法活动提供必要的舞台和权威,而没有直接参与法律的创制与适用。因此,普通法是“法官造的法”,是“法律人的法”,它不是专断意志的产物,更不是权力的附庸,相反,它自始就具有独立于权力之外的自治性。对此,哈耶克写道:“(普通法)法官所旨在服务或努力维护并改进的乃是一种并非任何人设计的不断展开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在权力机构并不知道的情况下且往往与该机构的意志相悖的情形下自我形成的;它的扩展会超出任何人以刻意的方式加以组织的范围;它也不是以服务于任何人之意志的个人为基础的, 而是以这些个人彼此调适的预期为依凭的”。
在这样的法律秩序下,法官通过遵循先例原则维护着法律的确定性,同时又通过司法解释赋予普通法以与时俱进的灵活性。“法官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而变成了这个秩序的一部分。”“ 因此, 法官肯定是保守的,……他不能致力于任何一种不是由个人行为规则决定的而是由权力机构特定目的决定的秩序。法官不能关注特定的人或特定的群体的需求, 不能关注‘国家理由’或‘政府的意志’,也不能关注一种行动秩序可能应予服务的特定目的。” 所以,在英国,普通法“一直被认为是独立于政治权力机构而存在的。” 美国学者伍达德曾把这种自治属性称作普通法特有的“荣耀”,他说:“‘荣耀’是指它不把自己的存在归功于任何单个并确定的法律制定者,即以固定而有限的形式将法律颁布‘下来’的神、国王或其他制定者。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法律传统形成了它自己的生命,虽然它确实为法律职业所支配,但它仍然相对独立于政法干预,因为并不存在什么与它密切结合的‘权威性的命令’”。
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已证明,法律自治是建立法治的必要前提。不过,法律自治从来就是一个动态概念,换言之,法治总是体现为法律自治程度由低到高的量变过程。一个国家走向法治的历史,也就是法律自治程度逐步提高的历史。因为我们知道,任何社会(包括国家产生之前的社会)都有某种形式的法律制度,而且,任何形式的法律制度中都包含有一定量的法治因素。然而,在不同形态的法律制度中,法治含量却是大不相同的,有的法律制度中的法治含量多之又多,多到让人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存在与威严;有的法律制度中的法治含量则少之又少,少到几近于无。对于这种含量的差异,美国法学家昂格尔曾用“出现法治”和“缺乏法治”两个稍显简单的概念来加以区别,他说,“比较古代中国和现代欧洲的法律经验”可以看出,“它们分别代表了出现法治和缺乏法治的两种极端”,而其余的“大多数文明形态始终位于上述两种极端之间。” 昂格尔的这个结论特别是关于古代中国法制法治含量最低的说法虽然有待商榷,但他试图按照含量高低排序的思路是完全可以借鉴的。总之,法制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必须借鉴数学和经济学的量化分析方法,亦即引入法治含量概念。
那么,法治含量分析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方法有没有可操作性呢?我们认为,尽管难以用数学上的精确数字来衡量和评断法治,但完全可以借用英语语言学中的“比较级”、“最高级”之类的模糊方法,先设计一个评价模型,亦即指标体系。 窃以为,这个体系模型至少应当由以下三个不同向度的变量指数组成:一是法律规范(包括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正义公正性,即法律规范的伦理道德性。 二是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广度与深度,即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覆盖范围和渗透力度。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政治生活,而在这里面又以政治权力特别是最高政治权力是否受到法律的调节以及受其调节的范围与程度最为关键。三是法律对社会生活调节过程的自治度、自主度,即法律运作的独立程度,其核心自然是司法独立。这三者可称之为“法治三维”。“三维”越高,法治含量就越高。反之,法治含量就越低。
总之,由于普通法初步实现了法律的职业自治化和制度化,法治含量高,所以到15世纪末,随着普通法制度的日臻完善,英国的法治传统趋于稳固。从此,法官们借助于有形制度的支撑,能够理直气壮地以“正义圣坛的主人”自居,勇敢地排斥包括国王在内的外界强权的干预,独立地行使司法审判权。不过,此时的英国距离法治的真正确立还有一段路程。
四、“光荣革命”与法治的确立
到16-17世纪,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的法治事业都遇到了严重挑战。此时,绝对专制主义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风靡欧洲大陆,从西班牙、葡萄牙到法兰西、俄罗斯,纷纷走出封建割据时代,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绝对君主专制制度。这时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自然不会置身国际潮流之外,也试图步欧陆专制王权的后尘。它通过宗教改革,摧毁了教会堡垒;通过“政府革命”,从体制上强化了国王政府的政治权威。在中央政府,设立了枢密院,取代了原先松散低效的谘议会。枢密院由出身社会中下层的钦命大臣组成,他们忠君不二,精明干练,成为都铎王权最得力的统治工具。在地方政府,都铎王朝扩大了各郡治安法官的职权,把他们变成了中央王权的“杂役女佣”,全权负责地方管理。在司法上,都铎王朝建立了星室法院、高等委任法院、北方法院、威尔士边区法院等一系列特权法院,特权法院依附于行政权,采用纠问制,不用陪审团。这样,一套带有专制主义倾向的政治体制建成了,王权的触角从横向说扩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说伸展到最基层的普通居民。
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以普通法为载体的法治传统此时已经植根于英国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成为横亘在都铎专制道路上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都铎王朝始终未敢将专制企图推向极端,只能适可而止,自我满足于“有限专制”。 在立法和决策上,都铎诸王基本上遵循“正当法律程序”行事,对普通法法官的独立司法要求也算尊重,法官因政治原因而被蛮横罢免的事例屈指可数。 所以,在全世界都屈从于绝对君主专制的国际大背景下,英国奇迹般地独善其身,坚守住了法治的底线。难怪在都铎王权最强大的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伦敦主教约翰•埃尔默仍坚决否认女王是专制君主,因为“首先不是她在统治,而是法律在统治”。
然而,随后上台的斯图亚特王朝却没有都铎王朝那么明智和克制。该王朝信奉“君权神授”论和“王权无限”论,决心实行个人独裁统治。于是,凡是不利于国王利益的法律活动皆被取缔,“即使阅读爱德华三世时普通法法院的宗教案件审判档案也被禁止,因为(那些档案)与当时的政治相悖。” 如果案件涉及政府利益,国王经常于开庭前召见法官,施加压力,力图操纵法庭判决。有时强迫法庭把有损国王利益的案件搁置一旁,不了了之。如果法官违抗王命,则立即免职。斯图亚特王朝还利用特权法院打压独立性较强的普通法法院。大法官法院经常依据衡平法原则签发禁令,中止普通法法院的审判活动或阻止其判决生效。星室法院和宗教特权法院则成为国王镇压政治反对派和宗教异端的有力武器。普通法的主导地位及其代表的法治传统陷入生死存亡的严峻危机。
在此关头,普通诉讼法院首席法官科克挺身而出,高举法律至上的大旗,为维护普通法的独立性、反对政治权力的任意侵犯,与国王政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坚持普通法高于一切和国王权力必须限于法律之内的原则,认为司法权只能由法官独立行使,国王绝不能干涉法院判案,更不能擅自从法院调走案件或直接裁决案件。1608年科克不畏强权、犯颜直谏的那次君臣对话,成为法治史上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科克的斗争尽管因势单力薄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毕竟高扬了法治精神,打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主义气焰,鼓舞了议会中国王反对派的士气。1620年科克被免职后进入下院,立即与国王反对派结成同盟,反专制斗争从此进入不断胜利的新阶段。1641年,议会宣布废除星室法院、高等委任法院等特权法院,剥夺了政治权力干预司法的主要手段。接着内战爆发,王政倾覆。在法治与专制的首次正面交锋中,法治原则获得了初步胜利。
到17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政治斗争的激化,斯图亚特复辟王朝试图重温专制旧梦,肆无忌惮地侵犯议会权力,罢免法官,干预司法,法治再次面临生死抉择,由此激发了“光荣革命”。在这一最后的决战中,法治彻底战胜了专制。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正式法律的形式宣布取消国王经常用以干涉法官独立司法的法律豁免权和中止权,明确规定国王不得中止法律的实施,未经议会同意,也不得行使法律豁免权。1701年,议会又制定《王位继承法》,宣布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一直任职;法官只有在议会两院的请求下才可罢免;法官的基本薪俸应予以保障,从公共财政中支付。第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由此诞生。
五、英国的法治进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
第一,建立适度强大的政治权威,进而实现政治与法律的良性互动,是顺利走向法治的必要前提。虽然理论研究业已证明,法律和政治的分离,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但无容置疑的是,法律和政治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它们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总是结伴而生、互相依存的。一方面,政治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法律的合法性支持,另一方面,法律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政治后盾的保障。然而,同样不容置疑的是,由于政治的核心是权力,其首要目标是获取和运用权力,而法律的核心是权利,其基本价值是界定和保障个人权利,因而政治和法律之间又总是存在一定的张力和冲突。为了权力,政治有可能无视权利,压制法律;为了权利,法律必须约束权力,规制政治。所以,政治和法律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克。二者关系结构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进程。如果相辅相成关系居于主导地位,则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法治文明将顺畅发展;如果相反相克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会阻碍法治文明的进步。其中,政治因素是影响双方关系结构的主导力量,因为在二者的矛盾中,政治毕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质言之,如果政治权威强大适中,政治权力的作用发挥合理有度,双方便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进而推动法治发展,如若不然,后果无非两个:或者因政治权力过于弱小,无力将社会整合为一个政治共同体,法律的统一和有效实施难以保障,法治自然无从谈起;或者因政治权力过于强大,超越法律之上,变法律为自己的工具,结果就会走向法治的反面——专制。
对于英国来说,在走进国家文明后就建立起了一个适度强大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既完成了国家的政治统一,又没有吞噬掉原始民主习惯,遂使法治传统的萌生成为可能。随后的诺曼征服进一步强化了王权,但由于贵族联合力量的抗衡作用,并未强大到东方国家那种程度,从而形成了一种集权而非专权的国王政府,结果就为法治传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左右逢源”的良好政治环境:集权性赋予国王政府以足够的力量,使它有能力通过自上而下的司法改革实现法律的统一,而非专权性又决定了它没有“过剩”的力量可以超越法律之上,致使法律自治得以实现和巩固。由此可见,建立适度强大的中央政府对于法治的生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是英国留给后人的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经验。
第二,法律自治的制度化建设是关乎法治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英国的法治传统虽说源远流长,但在12世纪以前,由于尚未建立自成系统的法律设施和制度,因而只能寄托于政治系统的外壳之下。既然 “寄人篱下”,难免“仰人鼻息”。在此情形下,倘若出现一个权迷心窍的政治家且决心建立专制统治,法治传统将面临生死抉择,如若不想坐以待毙,只能诉诸于人民的非法暴力反抗以求自保(如约翰王时期的武装叛乱),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合法有效的制度性手段可资利用。普通法的产生终于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换言之,普通法的形成过程亦即英国法律自治传统的制度化过程。如果说在此之前英国的法治传统尚处于“蛹化”阶段,那么,普通法的产生则标志着它已经“化蛹为蝶”。完成制度化后,英国的法治传统终于登上不败之地。从此后,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它都能凭借着制度化的物质力量而化险为夷。都铎王朝在专制道路上的自我克制,斯图亚特王朝专制梦想的最终破灭,都充分显示出了法律制度化的强大威力。从这个事实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另一条具有普适价值的历史经验:制度化建设对于法治事业来说,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法律制度化的核心是自治型司法制度的建设。英国的司法制度化既早于、又快于行政制度化。早在12-13世纪,伴随着普通法的产生,英国就基本实现了司法制度化,而在行政制度化方面直到16世纪才真正启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号称是都铎专制王权的顶峰,但她既没有常备军,职业官僚也只有1000人左右,不及当时法国的一个省、中国的一个县。由于司法制度超前发展、自治“早熟”,行政制度发展相对滞后,所以,英国的行政管理在很长时期内主要通过司法渠道来完成,由此形成了行政司法化传统。这与我国行政制度发展最早、最快、最完善以及由此决定的司法行政化的传统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中英两国的法治进程和命运也截然相反。
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5篇
【 #教案# 导语】学校的道德和法治教学常常都是以班会的形式展开的,并且很多时候并不会作为常规课程出现,以下是 无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1.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探访古代文明
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
(一)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P44“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二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发铅团漏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
(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p45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
在中国历,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000年和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文槐烂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一)阅读感悟,查找资料。
1.读p47“阅读角〃:殷墟。
2.感悟:殷墟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3.查一查,讲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惊动世界的考古发现吗?请说说有关他们的故事。
4.出主意,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他们?
(二)探究金字塔。
1.收集资料:了解金字塔。
2.探究问题:
在没有现代科学或高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样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
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雕刻成形的?
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
(三)阅读,查找资料。
1.读P48阅读角:《汉谟拉比法典》
2.收集资料:
除了前面的古代文明成就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明成就,请收集相关资料。
3.讲故事交流:和同学去讲讲他们的故事。
4.感悟:
你从这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课堂总结。
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教学目标
1.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2.在生活中,形成主动去了解他国文化的习惯;懂得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3.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国家的礼仪: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关。
教学难点: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交流材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什么是多元文化
1.板书:文化什么叫文化?
2.解读文化:具体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关情想、精神图腾等等。
3.提出世界多元文化的概念:世界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的专用名词。用来表达现代社会人们对非本族文化的尊重与接受。多元文化只指在一个地区有多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元文化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政府综合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
4.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四个学习小组上台来分别介绍一下他们调查的一种多元文化。
第一小组:多元化的代表一一舞蹈
总结:舞蹈用动作代表了语言,各地的舞蹈因为浸润了当地的文化,受到不同地方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和人身体结构特点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特点,从而体现了文化的绚丽多姿。
第二小组: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演一演
总结:每个国家因不同的文化往往会衍生出不同的礼仪习俗。因此只有了解了人们怎样不同的嘘寒问暖,才能在陌生的国度大方得体地展示自己的友好。
第三小组:世界各地的不同建筑
总结:建筑作为一和文化。与各地的环境相适应,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不同国家、民族,生活方式的展现。
第四小组: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图文展示
总结: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团、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关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禁文化、酱酬、面食、药腾、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师:中国饮食影响别国,就充分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在不断融合、发展,但是在这过程中,也会有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尴尬、矛盾或冲突,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案例回放:
1.不接受赞美二虚伪?
总结:西方人乐于赞美别人,同时也乐于接受别人的赞美。而中国人为了显示谦恭,常常会“拒绝“他人的赞美。这种“拒绝"会让老外觉得莫明其妙,好像你不领他的情似的。
2.要不要付小费?
在美国给小费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从餐厅吃饭、坐出租车、让酒店工作人员帮你拿行李等等,都需要给一定数额的小费作为给对方劳动的一个认可和补偿.大部分情况是占你消查数额的15%左右。当然你可以根据这家餐盼酒店的高级程度,服务的质量有所调壁。但是不给小费一般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会让你成为不受欢迎的客人。
总结:我们要了解差异,并学会尊重差异。
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2.知道科学技术不断探索的影响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
3.感受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难点:
感受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查找航海家的故事
2.教师准备:课件媒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对世界的认识
1.播放视频:《地心说vs日心说》
2.补充背景: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
师生讨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
3.科学的佐证:伽利略望远镜
播放视频:《不说不知道,17世纪的伽利略用这和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
4.指名交流:
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
5.出示资料: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
思考: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活动二:伟大航行
1.了解我国古代对宇亩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2.航海家的积极探索:你知道哪些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它们的故事。根据交流出示相关资料。
3.整理15世纪初开始的航行大事。
4.观看视频,师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作用?
5.小结
活动三:对自身的认识
1.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人类起源的说法:
(1)神创论:你了解哪些关于神创作人类的故事
(2)自然进化论,也就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和说法,人是从张猴进化而来的。
3.介绍达尔文及《进化论》
4.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培养开放的国际视野。
2.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知道这两个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白中国与国际组织的交流、推动作用。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构成和作用,明白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教学难点: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资料,生课前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联合国大会召开视频,生认真观看。
师:视频中是什么组织在召开会议?在哪里召开?参加的成员有哪些?
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联合国大会召开。像这样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国际组织的话题。
2.板书课题: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国际组织
(一)学习探究。
1.阅读教材P66内容,查找资料:
(1)什么是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有哪些特点?
2.交流与分享:国际组织可分为哪几类?
(二)阅读,说一说。
1.读p66“阅读角”: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东南亚国家联盟。
2.说一说:
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分别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
②你还知道哪些世界性国际组织,除了东南亚,世界其他地区有区域性国际组织吗?
(三)读图,辨一辨,说一说。
1.读p67图: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
2.探究交流: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哪几种类?
3.辨一辨:p67判断下列国际组织是世界性国际组织还是区域性国际组织,是一般性国际组织还是专门请国际组织,请在相应的括号内打对勾。
4.说说:
①国际组织可以如何分类?
②国际组织的作用?
活动二: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一)读一读,查一查,说一说。
1.读p68阅读角,思考:
①联合国的来历。
②联合国旗帜。
③联合国有这么多成员国,各国语言大不相同,用什么语言开展工作呢?
2.读p69的材料,并查找资料:
3.说说:结合你了解到的信息,说说联合国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二)读一读,查找资料,说一说。
1.读p70“世界贸易组织”图文材料。
2.查找资料。
3.说一说: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
②“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6道弧线像什么?这样的标志有什么含义?
③世界贸易组织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其作用是什么?
④中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中国与国际组织
(一)查找资料,交流与分享。
1.让我们一起收集中国在联合国的声音和身影吧。
2.交流:
(1)中国践行什么样的外交理念?
(2)中国与联合国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联合国起什么作用?
(二)阅读、收集与探究。
1.读p72“阅读角”:20国集团。
思考:
①20国集团分别有哪些国家?
②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一般在什么时间召开?
③你知道峰会会标的原型是什么吗?有什么寓意?
2.收集资料,连一连p72:
同学们分别收集了部分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的相关资料,你能把这些国际组织与其相对应起来吗?
3.介绍:你知道我国还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吗?收集资料对他们的概况以及作用做一个介绍。
5.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我们爱和平
教学目标
1.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培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念。
2.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教学难点:和平是世界潮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资料,生课前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1.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解”视频。生认真观看。
师:看了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发言。
师:战争,时刻存在于人间。战争就是魔鬼,破坏人间和平安宁的环境。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2.板书课题:我们爱和平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战争带来的伤害
(一)阅读感悟。
1.读p74“阅读角〃:第2次世界大战及其带来的伤害。
2.感悟:阅读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我们热爱和平,但战争从未远离。
(二)读图文材料,交流与分享。
1.读p75材料。
2.谈感受:童年时光应该是无虑的,那些深处战争中的同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3.交流与分享认识:你还看过哪些关于战争的书记或电影,谈谈你对战争造成伤害的认识。
(三)阅读感悟。
1.读p76“阅读角〃。
2.思考与交流:
(1)随着现代武器不断升级,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2)对战争你有什么要说的?
活动二:和平是世界潮流
(一)阅读感悟。
1.读p77阅读角。
2.交流与分享感悟:
①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会举行纪念第2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活动?
②从阅读中得到什么启发?
(二)查找资料,读一读,说一说。
1.查资料:熟悉有关世界和平的雕塑、图标,说说它们的寓意。
2.读p78阅读角。
3.交流与分享:国际和平日到来时,世界各国人民是如何庆祝纪念的?
4.登录联合国中文网站,找一找近三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
5.说一说,活动中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中国为和平做贡献
(一)阅读感悟。
1.读p79材料:
2.谈体会,交流: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②中国为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做出了哪些不懈努力?
③“和平共处5项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读一读,收集资料。
1.读p79阅读角:中国中东问题特使。
2.查一查:收集近段时间的国际新闻。
3.说一说:中国在处理国际争端中的做法。
4.谈感受:从阅读中你有哪些感悟?
(三)小讨论: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设。
1.查找资料:
①什么是“一带一路”?
②“一带一路”的建设有何意义?
③从“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你感悟到什么?
2.讨论交流。
(四)阅读感悟。
1.读p80图例和p81阅读角
2.感悟与交流:
①你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认识。
②从图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到底是什么力量鼓舞着边防战士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3.邀请解放军或有参军经历的长辈,帮你讲述军队生活,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三、课堂总结。
Ⅳ 如何在创新社会法治建设中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治理体制占有重要位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标要求,就必须重视社会治理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社会治理的“五个转变”。
实现社会治理思维视角从“国内”到“全球”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把社会治理当成纯粹的国内事务,没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社会治理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加剧了各国的文化冲突,极大改变了政府社会治理的环境;大规模的人员、资源、信息、资本快速跨国流动,加速了风险传播,放大了危机影响,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民主行政、责任行政、服务行政、回应行政等理念深入人心,冲击着政府社会治理的传统观念,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形成挑战。在这一潮流下,任何一国的社会治理都不可能孤立进行,“全球治理”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冲击。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体系从一个封闭式的治理结构转向开放式的治理结构,并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治理问题。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在树立“全球”思维的同时,还要主动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意识形态管理,深化公民国家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形成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文化传播多位一体的安全防范布局;在国际上,要进一步加大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宣传力度,树立正面形象,在涉及国内社会治理的问题上坚持原则,坚决杜绝任何外来势力干涉,依据本国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实现社会治理主导理念从“利益”到“价值”的转变。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与单纯的经济管理活动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我国过去30多来年的公共管理,是以物质利益为导向的公共管理,实施的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实施社会管理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以人为本。在利益导向的社会治理理念下,社会风险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灵状况。在此背景下,建立实现多元价值追求的复合治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成为应然选择,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善治”的社会治理目标。
实现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维稳”与“维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由于特殊的国情,实践中,我国社会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单纯地强调“社会的稳定性”指标,忽视了“社会的公正性”“社会的参与性”等维度,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维护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面,但也不利于社会活力的释放,导致了影响社会和谐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前,必须顺应公民权利意识大大提高的现实情况,公平保护公民利益,坚持依法治理和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正防止因为“维权”而产生的“维稳”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社会治理主体构成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大政府”架构在一定阶段产生过一定积极效应。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政府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现实中,政府负责等同于政府包揽,从观念到制度都排斥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一方面导致社会自治发展缓慢,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导致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实际上,社会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应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主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擅长,因此需要主体的多元化。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的单向度管理,走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从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
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社会治理既可以凭借法律约束、纪律监视、强迫控制等刚性手段,也可以依靠组织、协调、激励、感召、启发、诱导、协商等柔性方法。长期以来,政府在实施社会管理时,往往习惯于行政处罚等刚性措施,而对于柔性方法则较少采用和考虑。现代社会治理需要柔性治理思维,变硬约束为软引导,变强制服从为服务感化,变堵截民情为疏解民心,变应急管理为预防治理,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合理引导社会舆论,适时干预社会情绪,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
Ⅵ 为什么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做出的必然选择
1. 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全一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种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这样就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党更加成熟的表现。
2. 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制将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统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来,并确保其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破坏和损害,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实现,保证全国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序进行。
3. 实现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维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这种内在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4. 实现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从封建专制国家,到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国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实现依法治国,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5. 实现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会稳定、人民安定团结是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的伟大事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前进的道路上也必然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就必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各种破坏、犯罪活动能受到有力打击和有效控制,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能得到正确有效地处理。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最靠得住的办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
Ⅶ 法律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法律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法律具有三个特性:
一、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律部门,
首先法的特征是4点:1,法是一种行为规范。也叫行为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准则,制度。规范一般有两大类,即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技术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定人们如何使用自然力、劳动工具和劳动物件的行为规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社会团体规范等都属于社会规范。2,法是具有国家意志性的社会规范。这体现在3个方面,(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法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可以做的行为即为权利,禁止做和必须做的行为则为义务。4,法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律的连贯性是什么
一步步来的,执法 执行都按流程来。并且判决生效后,按判决书执行。
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第二条是最重要的,刑法书上有的。
这些应该在书本、笔记上都有的。
法律的时效性是指什么?
不清楚的话可以去 华律网 问问嘛
那是国内最大的专业法律咨询网站
法律的阶级性是指什么
法律的阶级性:指法律产生于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属于特定社会上层建筑之一,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属性。
法律的时效性是什么意思迅袭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亩斗兄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销旦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援其诉讼请求。
现代法律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阶级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它象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法学中,围绕法 的阶级性问题,中国法学界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至今余烟未散。到底如何看待法的阶级性问题,著名学者李步云先生在《法学研究》97年第6 期中发文指出,把法看成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种理论会否定法律符合事物的本性和客观规律,把法仅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观点会否定法律的伦理 性,忽视法应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他认为,这种理论与人治主义、法律虚无主 义,法律实用主义,法律主观主义有关,应当"抛弃"。。
( 一、)阶级性在我国产生的必然
中国法学深受阶级性影响,有其历史的,必然的因素。首先,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给法打上了阶级性的烙印。在剥削阶级社会,法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统治、镇压人民反抗的最直接、最犀利的武器?quot;法,帝之具也"从而是使法蒙上阶级性色彩,法学也就自然而然地为阶级性左右;其次,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革命,也从另一个侧面使法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政治性色彩,建国后,党领导人民制订法律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性,如对整个司法机关的整顿,1952年开展的司法改革运动,文革中砸烂"公、检、法"就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对以后法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再次,建国之初,面对资本主 义国家的包围封锁,我们要巩固政权,需要进行阶级专政,在错综复杂的国际 国内形势下,全面学习苏联,接纳唯辛斯基的阶级法学理论,从而也使我国法学带上了浓厚的阶级性色彩。
法学带有阶级性,法学政治化,给中国法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
第一、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认清剥削阶级法的本质,推动人们反抗旧的制度,摧毁旧的法学体系,建立全新的法学体系。
第二、法学具有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镇压反革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增强了人民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
因而,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法学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曾使中国法学在1949年-1957年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为中国能成功消灭剥削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奠定了基础。然而,过分的强调阶级性,也对我国法学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严重阻碍了中国法学的发展。
这种理论缺陷主要有三方面。
1.统治阶级志论的研究物件过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首先,法是否只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还是应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
其次,只看到统治者的管理和秩序的作用,而看不到法律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以及对被统治者的限制和对权力的约束。只看到随统治者易人而改变的法,而看不到不变的永恒的法;只看到苛以被治者义务的法,看不到赋予被治者权利的法。
2.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1)对社会利益分析只看到对立的一面,否定统一的一面。这种将社会利为绝对对立的两元是极其片面的。因为,第一,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社会利益不是简单的两元对立,而是多元分化又统一,陈了阶级对立以外,人们分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由于多元分化,个人可能会兼及几种利益集团的身份,这形成了利益交叉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可能处于对立的两集团,在另一些问题上可能同处于一个利益集团。如果说这种两元对立分析方法在传统社会里尚有一些道理,对现代法律就完全不适用了。因为现代的法律不是身份,其调整的主要立足点不是人的身份,即不是调整不同个体间的关系,法律必须将每一个人设定为独立、平等的个人,作为法律关注的基本单位;法律调整的基本依据是他干了什么、承诺了什么,而不是他属于什么阶级。第三,现代社会,人类产生全人类共同利益,这个利益超越阶级利益,例如生态和平与发展、全球反恐怖与防止各种社会灾难、共同打击却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第四,利益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利益更无阶级对立可言,例如宗教信仰、人格尊严、等等。
(2)片面强调立法机关的作用和权力的作用。一个在社会中形成的规则,不管其内容如何,-经认可或宣布就成了统治阶级意志。在同一国家里,问题是,可能有完全相反的规范但却反映了同一个阶级的意志,比如在一国两制条件下,两个反映不同阶级意志的法律何以能共存?一个立法机构如果有两个对立的阶级所组成,这个立法机关到底表达谁的意志!在建社会末期,欧洲许多国家的君主制定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立法,这体现谁的意志,林肯的废奴法令难道对奴隶无利益可言?对国际法来说,那就更经不起推敲了。国际法在当代许多地方已取得了高于国家立法的地位,国际法的立法者不是哪亠个国家!而是国家群体。因此法体现的决不是哪一个国家或阶级的意志,而是合意或理性。坚持围际法为阶级意志必导致逻辑矛盾。试举几例。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的签订者在我国参加之前大多为资产阶级国,按新意志论可将这些公约定义为资产阶级意志;那么,我国加入后,是否意味着屈从资产阶级意志?问题还在于,当我国内立法确认某项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际条约时,该项新法是什么意志?这势必造成一种规范两种意志的反逻辑结论。比如民法基本制度(物权、债权制度)发育于原原始社会,成形于古罗马,完成于近现代,它是原始人、奴隶主、封建主,还是资产阶级意志?民主制度发端于古希腊,复兴于近代,这又是谁的意志?这些只能是人类共同理性的产物或反映人类的共同理性。
(3)片面强调立法者与"被治者"的对立。立法者通过立法统治被统治者,即使在古代国家也不尽然。中国古代立法的重要目的是治官和治豪民(统治阶级)。至于现代,立法者是民主的议会,立法者自己当然要受制于法律。事实上现代立法是专门针对统治阶级的,例如消费者权益法、济贫法,商额累进税法、人权立法等等。
3。否认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法律趋同以及世界性立法,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存在,这一现象必然带来法律的趋同。各国的宪法、行政法、刑法的差距正在缩小,贸易法是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存在就是证明。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世界性的法律,它的效力几乎及于全世界,虽然它们的实效不太令人满意,例如关于反对恐怖主义的公劫持人质的公约、防止及惩办灭种罪公约等。这些全人类、体现全人类总体利益的法律无论如何是不能归结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它们被纳人不同阶级意志的法律体系。
阶级性对我国法学产生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阶级性的过分突出,压制了法学研究的范围,束缚了法学工作者的思想,造成了我国法学的停滞不前。在反右倾的年代里,由于党对阶级斗争形作了错误的估计,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法学界受到巨大冲击,许多专家、学者因学术观点问题被打?quot;右派分子",成为专政物件;法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范畴无人敢于问津,成为禁区,法学研究开始倒退,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正式提出后,法学这一重要社会科学实际上已被取消。
第二、由于阶级性的影响,还使我国法学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导致法学研究中抽象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多,具体经验考察少,且叙述起来笼统模糊,给人一种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两不管的感觉。在研究方法上往往断章取义,曲解马克思主义,从而长期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致使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僵化,甚至自相矛盾,最终使我国法学固步自封。
第三、由于阶级性对法学的干扰,促成我国法学理论上的弊端。在思维模式上,它过份强调意识形态的纯洁性而缺乏重视实证经验的科学态度,使大批的法学家把兴趣放在官方意识形态的论证、注释和宣传上,而丧失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的合理怀疑精神,也使法学中的许多重要命题免受实践的检验。在立论出发点上,它用"阶级对立"这种简单的公式来代替生动的社会现实,把历史和现实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简化为简单的抽象的阶级关系,价值取向上,它以超现实的理想主义道德尺度约束个体行为,具有蔑视个人的国家主义倾向,这种价值倾向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国际潮流,最终,使法学以抽象推理代替经验考察,沉浸在法律形式主义之中。
第四、阶级性还影响到法学指导下的司法实践。在立法方面,由于过份强调阶级性,我们对旧法给予了完全的摧毁,这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法的历史联 系,否定旧法,使我国的法制建设中断,造成了法的虚无主义,同时,由于过分夸大阶级性,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法的科学性,出现以政代法、以 党代法、以令代法和个人专断主义,法律作用形象受损;在执法方面,阶级性还为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执法不严、破坏法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司法方面,它破坏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一部分人搞特权、凌架于法律之上提供了借口。
第五、在培养公民法制意识,普及法律方面,阶级性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阶级性过分强调法的专政作用,势必造成广大人民对法产生误解,在人民心目 中勾画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场景,从而使人们对法产生畏惧,而不是对法产生信仰、崇尚。同时,由于阶级性造成的司法实践的严惩缺陷,法律为阶级 性左右,不具有稳定性,也使人们怀疑法,这些都不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 和普法工作的进行。
第六、法带有强烈的阶级性,突出法的专政作用,导致了在实践中重刑轻民,轻视其它部门法的发展,从而延缓了我国迈入法治国家行列的程序,影响到法治的实现。强调阶级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法的社会性,不利于法的价值、功能的实现。法的阶级性无法解释"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与实践,无法突破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新,无法使中国法学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而封闭、孤立了 中国法学与国外法学的交流,阻滞了中国法学顺利迈进21世纪。
总之,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对我国法学曾有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阶级性的过分突出已不适应当前的时代需要,它阻碍了中国法学的发展,弊大于利,应加以清算。
蔡定剑先生发表在《学习与探索》98年第5期上的《论法的品质》, 他提出"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理论是自杀性的理论,这种理论是否认法治的。因为主张法律是某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就意味着否认正义、平等的价值。既然法律是统治者的 工具,统治者本身及其政党就可以不收法律约束,法就不可能是有权威和公正的。法是对敌人专政的工具,法律越多意味着敌人越多加强法制带来的将不是和平、安宁和秩序,而是人与人之间敌视的加深、阶级斗争的加强,使社会更陷于斗争与混乱。可见,越是主张法律的阶级斗争性质,就离法治越远,并且法律本身也将在阶级斗争中毁灭"。先生的观点,振聋发匮,有助于我们把握和反思法的本质,对我们加深认识法的阶级性本质是很有启发的。
▲法律的特征:
我们把法律的一般特征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即: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凋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控物件
法律不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在法律上,行为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找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物件Ⅲ这就是说法律一般不以主体作为区分标准,而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因而它首先对行为起作用,首先调整人的行为。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之一。比如道德规范是通过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是通过组织控制或舆论控制来完成社会调整的。概而言之,法律是以行为关系为调整物件的规范。
(二)法律的规范性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之所以说它具有规范性,是因为:第一,法律具有概括性;它是一般的、概括的规范,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进一点又使法律同非规范性法律档案(如判决书)区别开来。第二,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则为主;这不仅表现在法律规则在量方面占主导地位,而且法律的其它要素或者是为法律规则服务的,或者需要转化为规则而发挥作用。第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这是法律的规范性最明显的标志。这同其它社会规范有着显著的区别,一般的规范都不具有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法律的规范性决定了它的效率性。法律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无须象个别指引那样对具体的人和事作出具体的指引,只要通过规范的安排和指引,即规范性调整,它就能对一切同类主体和同类行为起到作用,每个人只须根据法律而行为,不必事先经过任何人的批准,因而其作用是高效率的。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1)制定、认可、解释是法律创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范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亠,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一般社会规范,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以法律效力。第二,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法规范。第三,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给予这种规则或原则以法律效力。其中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情况。法律的创制不是仅仅通过认可和制定,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被认可或被制定以后还有一个再度创造的过程,这就是解释。
(2)法律的国家性
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因为:第一,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刨制的。尽管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它不能只是以统治阶级的名义。法律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来制定和颁布。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这是法律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第三,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所有这些是法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意志,从形式上说是国家意志。只有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
(3)法律的普遍性
由于法律是国家指定或认可的,所以它派生出"普遍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法律在一国全部地域范围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法律的"普遍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在空间、时间和对人的效力上是不一样的。法律在空间上的效力区别取决于这个规范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生效,还是只在某一确切规定的地区内生效,或是预先规定在国外生效。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法律是规则为主,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是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则的法律后果则是对权利义务的再分配。第二,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执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第三,权利义务是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不管法律是怎样的法律,不管这种法律以权利为本位还是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和义务总是被立法所充分重视,也受社会各成员关注。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可以、该怎样行为,不可以、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
(2)法律的利导性
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法律的利导性取决于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双向的。"双向"表现在: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它们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如果把权利看成正数,那么义务便是负数;义务是权利的范围和界限,权利是义务的范围和界限;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且权利可以诱使利己动机转化为合法行为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后果,比如王海基于获得双倍赔偿金(利己动机)行使索赔权(合法行为)从而产生打假效果(合理结果)。
通过义务对行为和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规范很早以前就出现,如道德、宗教规范,但它们都不采用利导的机制,不承认利益,只提倡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人们行为的任何规范性调整如果只与禁止和义务相联络,就不可能是有效?quot;,它会侵犯个人的自我决定性,也就不可能存在把社会有机体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相互作用,在众多的社会规范中,只有法律的利导性是最明显、最有效的,只有法律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定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并调节有意识的活动。
(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式予以实施
(1)法律以国琅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尽管许多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是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不具有国家性。国家强制力是法律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区别,比如道德规范就不具有国家强制的效能。但是,(1)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法律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2)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这种强制性只在人们违反法律时才会降临行为人身上。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意味着法律实施过程的任何时刻都需要直接运用强制手段,当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时,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显露出来,而只是间接地起作用。(3)国家强制力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律的实施还依靠诸如道德、纪律、经济、文化、舆论等方面的因素。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化的趋势。
(2)法的程式性
法律的实施虽然是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但它是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式执行的。法律的强制如果等于简单的暴力,那么统治阶级也就无须采用法律的形式来进行治理,只要有刑场和行刑队这种暴力工具就行了。所谓法的程式性,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纵观法律史,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或多或少是通过程式进行的。古代法也十分重视程式以保证法律的实施,只不过这种程式的出发点、程式的正当标准与现代法的程式有区别罢了。近现代法律只是对法的程式标准加以正当化,使法律实施的方式更科学、更富有理性和公正性。
关于法律的强制性与正当性
"法律有牙齿,必要时会咬人,虽则并不时时使用,林肯都认识到这一点,他在通过美国正案(废奴条款)时说:"无偿没收这笔曾为筅法承认饿一度价值30亿美元的财产,如果没有格兰特和薛尔曼的痢刺刀做后盾,那么,国会的这一令人生畏的最新法令也只不过是有一纸空文。"② ∵
在理解法律强制性是法律的特征之一的同时,我们应当防止把法律与强权、 *** 暴力相等同的错误倾向。正确把握法律的强制应当注意:(1)应当把法律的强制性与正义导向联络起来考察,不可脱离正义导向性去强调强制性。(2)强制性是指法律整体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强制性,授以权利的法就不具强制性。3以制力为后盾,并不是说法律的实现主要靠强制,更不是只能靠强制。实现法律的要素是多元的,例如道德、利益关系、社会压力等,强制力只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失去社会和人们的心理认同,仅仅姑制力,则意味着法律的死亡和公权力的合法性危机事实上,大多数人或事而言,强制力并不实际出现,而主要作为一种的威慑力而存在,只有对实际违反规范的人,强制力才可出现。
法律的普遍性是什么意思
普遍性(一般性):即法律所提供的最新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
法的普遍性包括三重含义:
1.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所有人都要遵守;
2.在民主法治国家里,法律对同样的事和人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近代以来,法虽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这里所讲的“法的普遍性”主要是指第一种。但一国法的内容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
法律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三大特征,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
Ⅷ 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作出的必然选择。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条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从根本上说,执政党的任务就是治国理政,通过总结实践经验、集中人民智慧,提出党的主张,解决国家工作中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各个领域,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瓶颈期”,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环境、资源、收入分配、城乡统筹等不少领域牵涉的利益格局十分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来越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越来越需要从制度上进行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和综合配套。
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还是凝聚改革共识、分担改革风险、推动改革深化的最佳途径。
(8)法治国际潮流扩展阅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是执政党以法律为载体,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自己的价值目标和政策措施,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从而实现其政治主张。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是强调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利益关系、推动改革发展,努力做到政治决策和立法决策协调同步。
(二)始终坚持严格执法
我国各级行政机关是重要的执法主体,80% 以上的法律和法规都是通过行政机关的具体职能活动来实施的。忠实执行法律法规,是各级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更为突出、更加紧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面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