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道德
⑴ 古代是怎样实施道德教化的
在先秦时期,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中,孝道是实施教化最重要的一条。儒家的回孝道是基于传答统所重的血缘根基上的,这一根基早在西周时期就被重视并确立起来了。
古代道德教化的主调是由周公奠定的。周公为我国儒家教化理论奠定了两个理论基础:一是对血缘亲情纽带的重视;二是以情感为道德教化的核心,方法是熏陶、涵养、塑造。
周公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限于倡导对亲情的重视,更在于制订了温文尔雅的表达血缘亲情的仪式,获得了濡染人心、教化人群的伟大功效。
至春秋时期,虽然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但此时血缘根基在家庭的稳定上仍是一个根本原则。因此,儒家仍然把道德的根基奠于亲情之上。
⑵ 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道德引领和道德教化
一是学思结合。党员干部要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深入思考后,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二是慎独。“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党员干部要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不要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三是省察克治。党员干部要反复检查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然后克服和整治。四是积善成德。党员干部要从善行和善德的幼芽,不断积累壮大,从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样才能养成高尚的德性。如果平时不检点,不积善,遇到危急时刻,紧要关头,就不可能以义为上,挺身而出的。五是身体力行。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
⑶ 什么是 道德教化
从本质上说,教化是道德真正的存在方式。如果道德理论不能影响人的心意态度、情感归依、意志品质和行为倾向,那么,它就只能是天下虚文。道德教化正是在善的伦理价值层面上,把人从人的本性状态提升到人性状态的工作。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的,而人性则是人成为的特质。人不是天生就成为了人应成为的样子,所以,人需要教化。
⑷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三不朽指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养三不朽是指:立功,立言,立德。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
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是中国古人崇尚精神的典型体现。儒家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墨家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理想。无数志士仁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实现理想而上下求索。
(3)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国古人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是培养有道德的人。
(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子谓“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