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湖海

道德经湖海

发布时间: 2023-09-08 11:46:59

㈠ 老子的道家思想关于水文化的 求急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宋国相人(今安徽省涡阳县人),一说为楚国苦县厉里人,与孔子同时且年长于孔子。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老子晚年著书上下两篇,共五千多字,即流传至今的《老子》,也叫《道德经》。《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把具有丰富哲学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思想都归之于一个最高范畴——“道”之下。当我们力求把握老子之“道”的精髓和特点时,发现其影响至深的哲学精见竟是水性的化身。老子多处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认为水“几于道”)。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信哉此言!如果我们把水作为老子文化思想框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记,从这个角度回溯老子的文化思想,则更能把握老子之“道”的真切底蕴和内涵。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从他所预设的“道”中展开的,并由此揭示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这一条贯串着天地人的大法则。《老子》书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统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也就是说,“道”的法则包罗万象,适用于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有些地方,“道”作为生产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这个真实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它既不属于形器世界的东西,也无确切的形体和称谓,我们无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触它的存在)。当道以“本体”形态出现时,老子把它称为“万物之宗”;当“道”作用于社会人生时,它又体现出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可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参照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事实上,老子立说的“道”,并不是主观的想象和臆造,而是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经过抽象和升华后,把它们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也就是说,老子之“道”来源于对大千世界事象的深刻体察和思考。从地理环境来看,老子和庄子这两位道家代表人物生长和主要活动的地方为河洛、江汉之间的水泽地带。《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称老子“深藏若虚”、“其犹龙”,这种特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渊深不可测的水。长期与水打交道,尤其是水所独具的各种形态和性质、功能,必然会深深启发老子的道机;而自然界中的水,这种普遍存在,分布广泛孕育生命万物,与生命存在有着紧密文化联系的物质,恰恰与老子的“道”有着十分相似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哲学正是在对水性的感悟并旁及其他社会、自然事物而高度抽象的智慧结晶。

当“道”以万物之宗的“形态”出现时,似乎与水没有什么关系,但我认为老子在设计这个“道”体时,也一定不会离开感知世界的参照物。客观世界万物谁能扮演这一举足轻重的角色呢?我们还从老子对“道”的描绘中寻找答案吧。老子这样形容他的“道”:“是谓无状之状,是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分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

如果仔细读一下老子的上述文字,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中,可否做出这样大胆的猜测:作为万物之宗的“道”,其“形状”与渊深不可测的江河湖海等水域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江河湖海的广大,龙其是湖海的渊深、浩淼和神秘,湖海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在古人的直观视觉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那样的恍恍惚惚,缥缥缈缈,神秘莫测。而江河湖海广阔的水域中,“其中有象”——江河湖海本身的弘阔就是无与伦比的大象;“其中有物”——江河湖海中蕴藏着丰富无比的资源和财富;“其中有精”——江河湖海中有无数生命的精灵;“其中有信”——大海的潮汐往复不已而最有规律和诚信。“渊兮似万物之宗”——江河湖海的渊深广大,是孕育生灵万物的摇篮;据科学破译,人类最早的“家”就在水中。

在中国古代,由于水与生命、与各种生物的生长的密切关系,先民们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充满了崇拜,也产生了“水生人、水生天地万物”的观念。如春秋时的管子就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这种水生万物的观念也必然会影响到老子,而老子恍惚无形、“渊兮似万物之宗”的“道”正与水有着惊人相象之处,这样,从深不可测的水中领悟渊乎不可测的“道”也就顺理成章了。



“道”在《老子》一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它除了作为化生万物的本源而具有起源论哲学色彩外,最突出的是“道”体现在社会人事关于对立和矛盾运动规律的思想。如果说上述把江河湖海等水域与老子形而上的“道”(本体的道)相比附有很大的推测色彩,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的话,那么,当老子的“道”体现在自然和社会规律、准则方面时,便真真切切地和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老子之“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记。

“道”体固然是无形而不可见,恍惚而不可随,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了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可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效准。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反”意味着一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必一变而为其反面,即“物极必反”。这种“道”——事物的变化法则推及到人世间,老子认为“弱”(“柔”、“虚”、“后”、“下”)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弱者道之用”的最重要体现是“柔弱胜刚强”。

老子是这样借水阐述“道”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滴水石穿”。的确,自然界确实有这样神奇的现象,点点滴滴的雨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而洪水泛滥时,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农田房舍、冲毁道路桥梁,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重要法则,而老子哲学则是对这一条法则的高度概括。当然,这里老子所谓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其中包含有无比坚韧不拔的性格。为了增加柔弱胜刚强的说服力,老子又在经验世界的事象中找出水以外的论据,使其立论更具说服力。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而是柔弱者。

这种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运用于人生,老子强调要“知其雄,守其睢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二十八章》)。就是说,虽有雄健之势,却甘居于雌弱之地;虽自身洁白,却甘处于黑暗之处;虽自知其光荣,虽甘心承卑辱。这种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运用于战争,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对于敌人,将要使它收敛,姑且使它扩张;将要削弱它,姑且使它强大;将要废毁它,姑且先让它兴起;将要夺取它,姑且先给予它,以促进强大敌人尽快走向反面,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这是一种深微明哲的道理。

柔弱胜刚强的命题,是老子在自然之水和其他柔弱事物具有比刚强更有生命力的启示下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中间包含着深邃的辩证法观念,它告诉我们:事物往往是以成对的矛盾形式出现,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因此,人们一定要着力把握“道”的这一原则,要力求在不利的条件下争取有利的结果,即柔弱胜刚强;在有利的条件下要避免向不利的方向转化,即知雄守雌。这种辩证法思想无疑对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另外,老子还以盛水的容器之空与注水之满(盈)来形容“道”之虚空以应无穷之用,深刻阐述了事物之实与虚、满与空的辩证关系。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老子·九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老子·四十五章》)“道冲”(“冲”,古字为“盅”,《说文》解释为“器虚”),指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盛水之器只有虚空,才能“其用无穷”。老子把这一生活现象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并以“器虚”作为其“道”的本质。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如果让水把器皿注得满满的,就会发生水满而溢的现象,也就意味着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和顶峰,接下来便是衰败的到来。因此,与其将水注满器皿,不如让它保持空虚,这样才会“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庄子·齐物论》),持有无限的用途。

“大盈若冲”,按照这一思路,老子发现了一系列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稀声”……等等。这就提示世人,要注意以物极必反的辩证观看待事物,为人处事要以谦卑、弱柔的姿态出现。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这就把水人格化了,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本来老子之“道”是恍惚无形的,而水尽管柔软流动,但毕竟是有形的,“道无水有,故几于道”(王弼《老子注》)。但水又与其它事物大为不同,它具有滋养万物生命而不争的无私德行,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去做;别物争着处上,它却甘居卑下的地位。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崇高品德,正与老子之“道”的特征——“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老子·三十四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二章》)相似。难怪老子盛赞水“几于道”了。不独老子推崇水,后世不少士人都有尊水的传统,如汉代刘安等编著的《淮南子·原道训》在论水之特征时则奉水为“至德”:“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及,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燃);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在这篇水的颂歌中,水具有“柔而能刚”、“弱而能强”、无私厚德、浩大无比、无所不能等特点,这里的“水”,不仅是“至德”,简直就是“道”的化身了。宋代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也对水推崇有加,他说:“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一之操,润泽之功。”这简直就是为老子的“上善若水”作注脚。

“不争”,是老子“道”体现生活准则的重要特征。老子“不争”的观念提出,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到处弥漫着为私利争嚷不休的现实,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以水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来教育人们要效仿水的“不争”精神,做到“为而不争”。这种“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求人去“为”,而是所“为”要象水一样能“利万物”,但所得来的成果,却不据为己有,更不居功自夸。

“处下”是“不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为了说明“处下”的好处,老子又一次以有形之水来比况、启发“道”。他说:“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老子·三十二章》)就是说“道”为天下所归依,正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又说:“治大国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老子·六十一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老子·六十六章》)由于江海低洼处下,天下的水都下流归汇于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子从水的处下而成大器大量的江海这一事实出发,阐发了善于“处下”在人生中的积极作用,提醒人们,只有像江海一样具有包容万象的容量,才能成就王者的事业。他藉此也告诫统治者,一定要谦虚处下,不要妄作胡为,要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民众之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归附和拥戴。

老子在激赏水的“不争”、“处下”的品德后,向人们提出了效法水的为人处世哲学——谦卑、宽容、无争。他指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功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即一个人的行为应该象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地要象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而深沉渊默;行为要象水一样无私仁爱;说话要象水一样准平有信;为政要象水一样公正平衡;做事要象水一样无所不及而又无所不能;行动要象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适时而动。然后再加上水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精神——不争,与物不争,与事不争,那便会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

老子由水的品格娓娓道来,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这无疑对我们的立身处世具有十分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启迪作用。



仔细研读《老子》全文,在五千言中,老子除了多次以水直接载“道”外,还用与水有关的“谷”、“溪”之类的物象来形容、阐释“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旷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老子·二十八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老子·四十一章》)。

“谷”,在地形上永远居于低下的位置,而水往低处流,而且川谷往往是水流注的地方,这样“水”与“谷”便获得了一致性。因此,在老子以“谷”论“道”的时候,就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水。老子以谷喻道,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取其“虚”,契合其以虚无为本的思想。惟其以虚为体,故能广纳众有,才能永恒长存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取其处下、不争之意。川谷犹如江海,甘处于低下;“上德若谷”与“上善若水”一样,都是老子理想人格的形象表达。此外,老子哲学的无为、质朴、无欲、谦退等思想无不体现出水的性格和精神。水给老子的启迪和灵感无疑是多多而巨大的,自然之水总能和老子之“道”紧密联系起来,以水载“道”,堪称是老子思维中的一个定式。在老子哲人的目光中,当浩瀚的大海之水流入其“道”之“形体”构造的广阔思维空间时,自然之水便成为老子构造“道”体的重要参照物;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幽长隧道时,自然之水便成了老子立说的“哲学之水”;当水流入其“道”之体现生活准则的宽大河床时,自然之水又成了老子思想的“社会之水”、“人生之水”。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水是老子文化思想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标记,是老子载“道”、阐道的重要载体。同时,通过水的载体,使老子形而上的“道”(精神的道、概念的道)从“玄而又玄”、“惟恍惟惚”的“众妙之门”中走了出来,老子之“道”变得具体而生动,这就为我们体会和把握老子立说的深切内涵打开了感性的方便之门。

昌昌。。。。至于么。。。

㈡ 谁能告诉我”上善若水”的出处 意思和前后句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成白话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原来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上善若水”四字却是和孔夫子有关的。
另外,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不争名利,关注自身;保持沉静,不受影响;愿意施与,不求目的;当断就断,顺势而为;自身发光,善于影响;认清优势,善于应用;时不赋我,静待时机。我等俗人,只能先参考水的品德修行自身,要达到自然的境界似乎还很远

㈢ 《道德经》28章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板是干嘛的?老板就是搭台的,搭好了台吸引人来唱戏,而不是只想着自己唱。

老子的比喻则更妙:

什么叫知其雄?就是你要了解雄性物种的德性,什么德性呢?

就是爱争斗、爱显摆、爱出风头嘛!

为什么雄性会这样?还不是因为雌性!

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只有那些表现欲望强的个体才能获得雌性的青睐,获得了青睐才有交配权,有了交配权,才能生儿育女延续基因。

如此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千百万代之后的今天,剩下的基因就变成了现在的德性。

我带女儿去捉知了,会优先捉一只雌的,把她固定在低处的树枝上,剩下的事就容易了。只需要等着雄知了一只一只飞过来交配,来一只捉一只,轻松得很。

这就叫知其雄,守其雌。

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千万别把自己当作雄知了去好勇斗狠,就算你是最强壮的雄知了,最后也无非就是先被人家抓住了事。

而你要做的,是要找到一只雌知了。就算找不到,宁可自己去做雌知了,起码你可以活得比所有雄知了都久。

如果你的第一反应以为我说的是美人计,那么请尽快离开吧,你可能理解不到点子上了。

所有的欲望,都是雌知了,之前讲过,最基本的欲望有四种,生存、性、知、美。

性欲说过了,就算举了一隅,你要以三隅反才行。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的人追求钱、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成长、有的人为了探索,这些都是四种基本欲望按照不同比例的组合。

所谓搭台,就是找到一种机制、一种模式,使得不同的人加入进来之后,都可以源源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

想赢球,就让所有队友得分上双;想成为千万富翁,就让所有跟着你的人都至少成为百万富翁。

把自己放在低处,连通江河湖海,所有的涓流自然汇集于你,而你并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此即所谓“天下溪”。

成为天下溪还不够,要把这种德融入我们潜意识,做什么事都以这种德来做决定,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你就不需要刻意去想,而是变得像婴儿一样自然。

老子特别喜欢婴儿这个意象,有人理解不了,有开始瞎琢磨,老子是不是有什么让人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啊?以至于,太上老君练金丹都被编出来了,而且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比《道德经》还有名,不知道老子知道了会怎么想。

其实,所谓的婴儿,就跟孟子说“赤子之心”的“赤子”是一个意思,该不会有人把赤子之心也跟长生不老联系起来吧?赤子,就是刚生下来的婴儿,。为什么儒、道两位宗师又不约而同的撞上了呢?

因为,婴儿人人都见过,而且那真的是人类最天真无邪的状态。以脑科学的结论看,婴儿大脑没有发育成熟,真的就是什么“心眼”都没有,想哭就哭,想吃就吃,绝没有半点儿遮掩。

宗师们认为,做人这件事通过不停的训练,也是可以达到婴儿那种毫无刻意的状态的。就像学会了骑自行车,你绝不会琢磨每个动作怎么做,也绝不会刻意的偏左点或者偏有点,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这就是因为骑车经过训练,融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的特点就是只需要占用我们大脑少量“带宽”,就可以完成极其复杂的活动。做人,虽然比骑自行车复杂得多,但是我们训练的机会也多,周期也长,所以也是有可能被融入潜意识的。当然,这不容易,孔子到了七十岁,才敢说“随其所欲不逾矩”,就是这种状态。

有了这句做模板,后面几句就好理解了吧?排比明白了一个,也就都明白了。

啥叫知其白,守其黑?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嘛。

大家都知道白好,可我们却要去守着那个黑。为什么?因为白用不着我们守,有的是人会去守。互联网公司谁的话语权最大?当然是销售了,因为业绩都是他们“拼”出来的嘛。那么作为老板,我们要把所有资源投入到销售吗?当然不是,如果那样,公司持续不了多久的。因为用户认的还是你的产品,销售只是他们接触产品的一个渠道而已。既然销售已经是白了,我们就不要去关注那个白,反而要去关注产品、研发,因为他们在幕后,离业绩远,容易被忽视,那才是黑。

对于国家来说也一样。教师、医生、军人、科研工作者永远都赚不了大钱,如果商人、明星是白,那他们便是黑。国家需要关注的不是商人、明星,而是教师、医生、军人、科技工作者。国家把民众引导去关注这些人,才能够为民众树立楷模。民众有了这些人做楷模,那么他们的德,也就是价值观就不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民众就会把这种价值观融入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方方面面,例如教育子女好好学习,而不是成为明星;引导人们尊师重教,而不是笑贫不笑娼;引导人们保家卫国,而不是理直气壮的当带路党;引导人们科研强国,而不是八卦女明星。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后,整个国家、民族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那时候无需多做什么,而人们的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这才叫“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还是那个意思嘛!有功劳你们上,出问题我来扛,这才是领导应该做的。当领导的跟下属抢功劳,这得多想不开?你带领团队取得成绩,那功劳默认就是你的,你争什么争?你把功劳给下属,不是把自己的功劳分出去了,而是把自己的功劳多复制了好多份,整体功劳翻倍了。

不但功劳翻倍,因为你把自己放低,不居功,“为天下谷”,还会收获谦退的美名,这是一举两得。员工收获了功劳,受到鼓舞,自然干劲更足,会创造更多的业绩,这是一举三得。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为什么不做?

出了问题,你要扛着,也是一个道理。你想想,如果你是老板,会去员工身上找问题吗?老板认识几个员工?知道谁是谁?所有问题,都是领导者的问题。你主动承担下来,还落得个勇于担当。这时候你要真敢甩锅给员工,只要老板不傻,都会问一句,“他是哪个团队的呢?”是不是就哑口无言了?承认错误,给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什么都好说。问题不解决,怎么甩锅你也甩不掉。所以呀,还不如自己主动担下来,团队也是人,你都这样了,人家也会于心不忍。心想领导这么仁义,咱们不能让好人寒心啊。大家一块努力,问题才更容易被解决。

如果你常年做山谷,德行自然充足。这种德行融入潜意识之后,自然就回归到“朴”的状态。朴,未经加工的木材,也就是自然状态,之前也出现过,这也是老子很喜欢的一个意象。婴儿、无极、朴其实都是一种意象,就是自然而然、毫不矫揉造作的状态。

接着老子说,这种自然而然的“德”,散布到万事万物之上,便成了“器”。什么是器?就是有某种特殊用途的工具。这个词在经典中经常出现,孔子说“君子不器”,也是同一个“器”,就是说君子不要拘泥于某种才能,要广泛的学习,然后融会贯通,最终学会“做人”。是不是又跟老子异曲同工了?

老子说的“朴散”,意思也是说,领导者要把德用于各个领域,而不能只做一件事。把德用到各个领域了,便可以成为“官长”,也就是“百官之长”,也就是君主了。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内圣外王”,而这个词是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老师则是个儒生。所以,还是一再强调的,儒道本是一家,只是后世别有用心之徒挑起了无谓的纷争而已。

老子最后也说,“大制不割”,就是上面这个意思。政治制度、道德学问,到了深处便只是一家,想分也分不开的。

㈣ 道德经(一)

《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本为“恒”字,汉时避恒帝讳而改为“常”)

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道曰金丹,释曰真空,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原,造其极,与天地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能刚能柔,可圆可方,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神灵变化其妙无穷,有不可得而窥测者。若皆自然天然,本来特事,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即等而下之,鸟兽草木之微,亦莫不与圣人同此一气、同此一理。试观汪洋 大海 ,水至难测者。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无非水。太虚之气,亦犹海水一般。天地、圣贤、人物,虽纷纭错杂,万有不齐,而其受气成形之初,同此一气。除此以外,另无生气,亦别无生理,所争者,姿禀之各殊耳。孟子曰,尧舜与人同;又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诚确论也。

“道”,即无极大道。“道”之一字,其义最极最大,最细最微,其变化奥妙无穷,其理高深莫测。道,无名无象,不可见,不可触;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指;变化无穷,至玄至妙。大道之理,就是“无极生太极”,“有生于无”。无极就是“无”,太极即是“有”。无极与太极二者是纵向的派生关系;太极中的阴与阳,是横向的对待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极是流;无极是总体,太极是分枝;无极是定静,太极是变动,等等。无极顺而生太极,太极顺而生万物;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返无极。无极本体为〇,动生太极为一;太极一本散为万殊,万殊返归于一本。这些都是无极与太极的辩证之理。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无极,“可道”是太极;道是无,太极阴阳则是有。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是万物一体两面的总合。万物无不有阴阳,无阴阳就无万物;阴阳就是矛盾,没有阴阳矛盾的相生、相化、相搏,就没有世界。大道无形,可生天地;大道无名,可长养万物,可为天下母;大道无情,可运行日月。

“道”,至尊至圣,它是宇宙之本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虽然无形无象,无色无臭;但又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

“道”字,富有多层涵义。“道”字的结构,一个“首”字坐在车上行走。“首”即人的头部,首上两点代表天地阴阳;两点下之“一”,代表人为阴阳合一之体。一横下的“自”字,就是每个人各自的性命实体,坐车行进在人生旅途上,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交响曲。朱子(朱熹)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说文解字》曰:“道者,路径也。”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古道西风瘦马”、“远芳侵古道”的诗句,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又代表着抽象的规律、法则,学理上、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以及实际的规矩,生天生地生万物之理,故谓之“道”。《左传》中所言“天道远,人道迩” 。《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易·系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与佛家所论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义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测。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开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地人万物之体。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弊。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等论,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就是可变化之道,是道的运行与应用。“可道”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万物之后的状态。太极生万物,有形有象,变化不测; 可言可说,可见可闻者,便是“可道”。 “可道”就是混沌初开,阴阳始判,清浊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极。在天有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在地有东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间的飞植动潜,人类社会的万类万事等等,皆属“可道”。可道中有生有灭,有成有毁,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范畴。

“非常道”,就是非恒常之道。真静悠久谓之“常”,永恒不变之义。眼既可见,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变换。既有变换,岂能常久?故曰“非常道”。

修真者以学道、修道、证道、成道、了道为旨归。道可受而不可传。别人可以将道的感受告诉你,却不能将道交给你。修道就像鸭子浮水,冷暖自知;又像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大道的体性特征,道的个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故古有“唯心是道”,“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论。修道在心,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这就是太上“观心得道论”的圭旨。

【名,可名,非常名】

此段有三个“名”。第一个“名”,即大道无名之名。大道原本无名,为了阐述表达代表它的概念,无奈强立其“名”曰“道”,此名实为常名。道为虚无之体,不可见,不可闻,实无可指;以名而言,虚而无物,实无可名。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非真常之名;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显见外表,已不是真常之道。

第二个“名”,即“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其“名”随“可道”所生的象而来,由实际存在的事物而起。故有物有象才有名。宇宙万物,千门别类,千差万别,各具特性。为了对万物分门别类,才安名立字,以识其体,以辨其形。世间事物,凡有变易者,皆为“可名”;无变易者,皆不可名。因其有变有易,不能常存永恒,所以谓之“非常名”。万物皆可立名,惟生万物之大道,虽以“道”名之,总是强以其名,它毕竟无名。

第三个“名”,即“非常名”。“可名”代表着可生可灭的事物,变动不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跟着体象之生而有,随着物之亡而灭。故凡“可名”者,皆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又能悟出“无名”之名,则可知世间种种名相事物,都在阴阳运化中生灭无常。故无永恒之物,亦无永恒之名。

“可名”与“非常名”之意,即佛家所言的“万事皆空”。既明此理,何须执着假幻的名相而自迷?人世间名利二事,不宜贪求,贪者必招祸患。今人都在争求自己的“知名度”,却不知“名”是社会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气。无论何种“名”,名太高了,树大招风,名不符实,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古人云:“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讲的这个道理。佛家劝人放弃名利,老子教人“少私寡欲”,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则。

道因名而存,名因道而立;道因名而不可,名因道而无不可。道无所不包,但需用名以状

【道】指形而下万物的形而上体性,又称为【朴】。这里的“万物”涵盖所有物质和意识。

【名】是对形而下万物的识别界定,又称为【器】。

诚如《易经~系辞》所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名不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秦汉以后逐渐向复合词发展,

自甲骨文始,到魏晋南北朝前期,中国上古语言以单音词为主,主要的概念往往一字概括,中国的每个汉字都有一个独立的且不同的意思,如“道、皇、帝、王、霸、名、法、兵、儒、有、无”等等。任何近义字,意思也还是有明确差别的,词和词组是较少存在的,即使有,也是一串或动宾或主谓的字组合而成的。可以这么说,我们祖先在遣词用字上是异常严谨的,严谨到一串文字中,任何一个字都是不可替换的,这一点上与法语很象,试想一下如果这一情形一直延续至今,那么世界范围内签订合同恐怕就不仅仅是以法文做标准版,还会有一份汉文版的了……

然而这一情形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改变,尤其是广泛地译介佛典,使得来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向汉语第一次大规模地输入,它们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汉语双音词、多音词也多是在此成形,成为汉语的常用词,如实际、唯心、正宗、思议、忏悔、因缘、真谛、法门、世界、觉悟、刹那、正当、本峰、烦恼、出现、出息、方便、相对、绝对、知识、大千世界、本来无事等。在梵语中,习惯用双音节词组表意,在翻译佛经时,僧人们最初开始使用两个相近意思的字合成双音节词组,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僧人们只能模糊知道佛经的意思,而无法在将梵语中的一个词转换为汉语时做极其精确地定位,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接近印度语双音节发音的习惯。比如池与塘,休与息,因为双音词的产生而模糊了其本来意义。

所以不可为“无名”、“有名” 为意,后面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是同理。不能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处本意为论述“有”、“无” ,有无皆为名,不属于“道”的本体论、源起论,本体只有“道”,“有无”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德”的范围,是万物生灭、功能转化的层次的探讨,将“有无”理解为就是本源的本体论,就将道学滑入了错误的泥潭,庄子、王弼是这种错误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学在哲学领域中招来质疑批驳的一个主要受攻击点。

“有无”的理解有两个层次的理解。

一是万物在“器”的层次上,“有无”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体的德”中的不同构成,“有”构成了器具的结构,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状;而“无”则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处。就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的形式破坏了,“无”的功能也就破坏了。

二是物质世界形成过程的问题,这里的“有无”是“隐显”的关系,显性的前景主体源于隐性的背景环境的衬托,舞者需要舞台,黑字需要白纸,万事万物都是相互映衬依靠,互为条件背景,又各自为主,这就是隐与显。而“隐显”都是源于“道”,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立的概念相互转化才是宇宙永恒的运动,“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简单的理解,所谓“无”就是没有或不存在的意思,表示道的本体虚空无物,无物可见,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所谓“有 ”就是存在的意思,表示道有着孕育生化万物的能力,是万物的源头与归宿。

“无”,是指太极未分,阴阳未判之前,无形无象的无极混元状态。因为大道本体未动,无形无象,故名“无”。天地本无名,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天地生在大道之后,所以无是“天地之始”。

所谓“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前的无极状态。这种元炁初动之态,在阴阳则为氤氲(yīnyūn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之交;在天地则为一阳之初;在日月则为晦朔(晦,月尽也,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月一日始苏也,阴历月初的一天。)之时;在四季则为冬春之间;在昼夜则为亥子之时;在人心就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人心处于寂然不动之地,也可以称为人心中的“无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广为说法。在鸿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动之前,原是混混沌沌,浑然一团,无半点形迹可见,故曰“无名”。

虽名无,而天地人万物皆孕育其中,只是尚未成象而已。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无,名天地之始”的无极状态。待到静之已久,气机一动,氤氤氲氲(yīnyūn),生育天地万物,才有可名;一片太和元炁,流行宇宙,养育群生,就是“有,名万物之母”。始者,天地未开之前,一团元炁相抱,好似鸡蛋的白黄相抱一般;母者,天地开辟以后,化生养育万物,生生不息,关爱备至,如母之养子一般慈心。此名为“万物之母”。

修真人下手之初,唯清净身心,去妄存真,念虑俱灭,一心不动,抱元守一。神神相照,息息常归,顺其一往一来,神炁相凝,打成一片。于是混混沌沌,不起一念;恍恍惚惚,入于无有之乡。浑然无人无我,无天无地无万物;而又非昏聩(kuì),不丢真我。于此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生,此即是我太极的开基,我本来真性之觉。

修真就是为了回归人心中“无名之始”、“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属于后天,变灭无常,非真道之常也。大道既无名,又何言“有名,万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有理即有天地万物。大道以无极生太极,以无而生有,以一而生万物。万物皆从无极而生,所以无为有之母,有又为万物之母。天地从道而生,万物自道而成,故道又为天地万物之母,皆是自然无为之妙。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之母,便知万物虽各具一性,实同于一无;虽各具其名,实本于无名也。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有一首疑似仓央嘉措的诗中有一句话:静时修止动修观。

故常无 (静时修止) 欲 以观其妙 ;常有 (动时修观) 欲 以观其徼。

当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一直保持不动,这种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心念随着它去,并且看清它的真相,但不被它迷惑,这就是修观。因此,修止的人,要避开动乱的境界;修观的人,他不怕任何境界;这就是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止、即停止,停心止妄,降伏烦恼;“观”即观达,观察妄惑,达到觉悟。“止观”即“定慧”。唯“止”能“观”,唯“观”能“止”。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止,又可为内观或 内观 。「内观」,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观察事物。最早见于《 列子 ·仲尼》: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内观体道。彻底根除内心所有不净杂染,达到究竟解脱和最崇高的快乐。它的宗旨不是纯粹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而是从根本上治愈人类的痛苦。

内观是通过自我观察来达到自我转化的方法。它专注在身与心之间的密切关联,此身与心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通过经过训练的专注力直接体验到,专注在那促成生命体、那持续不断地联系及影响心之流的身体上的感受。也就是这种以观察为基础,深入身和心共同的根源处的自我探索旅程,得以消融心的不净杂染,结果获得一颗平衡的心,充满着爱与慈悲。

观,又可为外止,《易经》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种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了我们诗画的空间的特质。这种“观”不只是仰观俯察。张法认为“游目”有两个层次:首先表现为游动的视角。《画山水序》有云:“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这就是一种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点透视的立场。

这种“观”不只是仰观俯察。张法认为“游目”有两个层次:首先表现为游动的视角。《画山水序》有云:“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这就是一种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点透视的立场。这种观照之法,构成中国文化中空间意识的特质。古人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的“宇”,而同时须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的“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时空合一体。中国诗中所常用的字眼如盘盘桓、周旋、徘徊、流连,哲学书如《易经》所常用的如往复、来回、周而复始、无往无复,正描出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这种思维方式与认识观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式的理想认识观,也突出了中国文化强调主观意识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孕育“创造”性的先决条件。中国文化的“写意”式“虚、灵”的空间造型观正是依此而创立的。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因为我是学画画的 用到绘画里比喻大概就是,画一幅画,例如【一组静物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就像画画之前要观察整体,首先要忽略掉【静物物体本身】,心中将其置于【无】的境地整体观察,才能结合【静物】和【周边环境】为【一体】,才能观察到所谓心中想要描绘的整体的融洽微妙之意,才能使画【构图能达到和谐】。

“常有欲,以观其徼”大概就像起笔要画【静物】本身,需要退出大坏境将其【独立】,心中将其置于【有】的境地,我们将要画的景物称之为【阳形】,除主要物体外背景称之为【阴形】,因为将【静物独立】,所以才能观察到【徼】,观察到【阴形与阳形的边界】,从而才能能勾画出想画的物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即要也。要,即一也、道也。“欲”:即、将之意。是言人能常无欲念,先天体性不被后天情欲耗损,处于至清至静、寂然不动的常无欲之中,即可在杳冥中洞察万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机,可见至道生生不息之妙。无欲无念神清静,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辈所说的“心死神活”之理。

真常之妙,表现在“无中而生有”。此“有”无穷无尽,奇妙无比。修真人果能处于常无、常空之境,即可会心于此妙;亦可知“常无”是天地无名之始,是衍生妙有之源泉。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见世界。“徼”音校。“徼”即窍,意即微妙之机;亦可引伸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端倪、征兆。“常有欲以观其徼”,此是太上圣祖示诫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观世俗万物万事的归宿趋势;观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发生、发展与终结,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规律,皆是隐动在先,阳随其后。隐虽潜在无中,但却有据;显虽从隐而出,出则有窍。隐显互变,变中有妙,此妙即是窍道。人果能在常态的“常有”中,洞见隐微之徼,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便可知“有名万物母”的真谛。

自古仙佛圣真,无不由此窍妙之动而成。无以观妙,有以导观窍,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互为依存,皆是修真者必须掌握的执两用中原则,皆是用中之道。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是指“常无”与“常有”。“有”与“无”名虽不同,但都是从“无极”中所出,故曰“同出”。称“无”为“无名”,是说万物尚未成形,无有名相,仅是一炁的混沌状态,故曰“无名”。万物之形色俱全,有象有形,故称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异名”之义。

所谓“同谓之玄”,“玄”即天,即自然。张衡在《太平御览》中说:“玄者,形而上之炁,无形无象,大道本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作于太气,禀受无穷”。由此可知,“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变化莫测,不可捕捉,无端倪,无形象,无言说;至静至明,至圆至活,至显至露,至真至常;浑化无端,妙用无方。所以谓之“玄”。

“玄”者,深远之谓也。修真者当从无欲有欲、观宏观妙处下手。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是阴静阳动,一炁分为阴阳二气,二气又归一炁而已。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为一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返无,名曰复命归根。皆是太极一炁阴阳的变化。两者虽名不同,但实际上同出于一源。太上称此为之“玄”。这是第一个玄。

学者欲得玄道,必须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心中浑然无事,是为“无欲观妙”。这是又是一个“玄”。及至气机一动,虽有知,但又不生一知之见;虽有动,却又没有一动之想。只有一心,没有二念,是为“有欲观窍”。这是第二个“玄”。

至于“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众妙之门。“玄”者,天也。天道阴阳二气运化万物,生生灭灭,轮转不息。天中又有天,天上还有天,三千个大千世界,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故天的层次各有不同。清轻者在上,重浊者在下。阴阳之气的质与量不同,变化之深奥亦各异。

无极生太极,宇宙间之万有,皆生于无,皆来自宇宙本源。所谓“又玄”,即极之又极,微之又微,真之又真,隐之又隐,深之又深,远之又远之义也。圣人观无而识玄之妙,观有而识玄之真;观有与无之同,而愈能识玄之变化无穷。这种“又玄”,在太虚,为太虚之妙;在天地,为天地之妙;在万物,为万物之妙。一切有形无形,有色无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这个大本源。这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义。

【本章说解】

《道德经》旨在论道德。何为道德?无极而太极,自然无为之实理,谓之道;造道实有而得于己,谓之德。“经”者,道之路也,真常不易谓之经。道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是宇宙万物之总枢,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之总要。自古以来,仙佛圣真,无不是从观徼观妙处下手,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智见梗塞,心识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进道,所以难知道之窍妙。

“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万物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不色不空,永恒常存。太上在《清静经》中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圣祖老子的《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哲学思想的基石和总纲。其理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道”和“德”,最后又归结为一个“道”字。“道德”二字,是对自然界最本质、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对天下万类万物理性的高度浓缩。

所谓“德”,就是唯道是从。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万物,世间万事,皆是道的体现,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现。天地人万物,皆载有道之德性,有德则生,无德则亡,这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失道而后德。人失去道性,或道性不全,才来到这个三维空间,才需要积累德行,以弥补道性之不足,这就是修德证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规律,故需要修心补德。德满道自圆,即可返归道乡。

德是进道的阶梯。未得道前,方需修德。德有五要,即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人格化的体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五德全备,则德合于道,身心才能归于无为先天,万事才能合乎自然。德化道中,无为而无不为也。

道的体性有十大特征:即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道本先天,无法言说,后天文字语言终难尽意。道之十大特征,体现于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显态为之德,隐态为之道。人的后天世界观,只有改造修证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方可谓之合道。

修真证道,下手工夫就在玄关一窍。太上在首章就将无名有名、观窍观妙指出来。此窍不在别处,就在一个“心”字中。人身虽有许多关窍,需要经过修炼打通,与天体自然沟通,以弥补体内真炁之损耗,再造性命,终而复归为乾健之体。但百窍千窍,总揽于心,心通则百通,心明则万明。故修道之要全在于心,全在于观心得道,除观此心、修此心、证此心以外,别无它途。

本章开头四句,是说大道的本源(核心),无形无状,不可思议,难以穷究。在天地未开之初,混混沌沌,没有端倪可见;此种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虚守静时的无为状态。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开辟;在人就是静极而动,一觉而醒,真炁已动,此即是炼丹育神之机。这种转瞬之变,非有智珠慧剑,不能得也。其要在于:一觉起处为玄牝,这是人体内天地开辟之端。此觉不是后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无,静极之后的一种先天真性的闪露。自古仙佛圣真,无不是从此一觉而动之机所造成。

在修心问题上,在世界观与认识论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进入修道的实质阶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论上可以口若悬河,长篇大论;即使具有许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离开修心这个根本,终而难达真境。

首先应知何为心?对于不知此“心”深刻内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论”。这是莫大的误解。仅仅观肉心,观主观意识之心,是永远无法得道的;不仅不能得道,就是识道、有道、证道也无法实现。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传,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清楚。我们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悯后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达大道真理。由于显态文字对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只能采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启示,具有感性认识,使其逐渐认知,并进而修证实践大道。

“有无”的理解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形成过程的问题,也就是“基本元素”的产生过程,这里的“有无”是“隐显”的关系,显性的物质来源于隐性的元素,而“隐显”都是源于“道”。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二是万物在“器”的层次上,“有无”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体的德”中的不同构成,“有”构成了器具的结构,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状;而“无”则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处。就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的形式破坏了,“无”的功能也就破坏了。因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有无相生而为众妙之门。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㈤ 《道德经》:水上善如母爱,利万物而不争,人心向善自具水德

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德经》的重点,老子常以天道喻人之道,天道高妙,深不可识,理解起来有困难,难以领悟其精髓。而这一章,老子不用天道做引言,他说水之德,近乎是和道之德一致的。

最好的品德,最美的善,就像水,利万物而不争,润物细无声。

水最能滋养润泽万物,而不争功。 人间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与父爱,他们对子女爱最无私,只会付出从来不求回报。所以爸爸妈妈,也有上善之德。

人人皆有父母,人人皆为父母,人心皆有水之德,只是我们内心本就具备的德,因地因人因事,被遮掩了。

反观己心,为道者日损,损去的是那心上浮尘,时常擦拭心上灰尘,心自然明亮清澈,德性显则智慧增,智慧增则行事有道,诸事自然顺通。

水处众人之所恶,众人都想身在高处,以俯视的目光,填满自己需要被仰望被需要的心。

水之性恰恰相反,流向低处,在流淌的路上,把坑坑洼洼都填满,才继续前进。人不喜欢卑下,而水乐处于卑下。

这个道理用在生活里,就是讲人心宽容,即使有道理,也不争,用时间来说话,只管默默努力,不与人生没意义的气。

争赢又能如何,争输又如何,人终究是靠实力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当下的对错输赢不足以对人生的慢慢旅途,起些许涟漪。

所以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句话可以做为老子说道性,喻人之道的点睛之笔。悟通这句话,足以修身,处世。

有的人抛开了聪明,拥有了智慧,不与人争,反而具备了上善若水的道性。

老子是慈悲的,一面讲解宇宙天地的运行规律,探讨事物的本质。

一面又循循善诱,告诉人们如何趋利避害,怎么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水有七善

(1) 居善地 ,安静,安全无事之地。如果地势险峻,岂能称善。所以水之性,去上就下,险而不居。

水散而成气,直上云端。水凝而为液,顺下而入湖海。人心气须有水汽上升之势,要有奋进努力的心气。人身段要柔,放的下自己,取水顺流而下,顺势而为。

(2) 心善渊 ,渊为深解,人心要有深度,像深渊一样,换句话说,心不要浅薄,要深沉大度,豁达,有容乃大。

(3) 与善仁 ,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水德,人应该以水为师,有为而不争的品德,是你的,是因为你努力,机缘恰逢其会,所以是你的。不是你的,强争有何意义,俗话也讲,强扭的瓜不甜,能做到,为而不争,人生将会少无数烦恼。

(4) 言善信 ,水不言,而信守承诺。该涨潮必然涨潮,听闻潮声,潮水必然应声而至。人自当如此,言之有信,行必有果。

(5) 政善治 ,水以万物为政,水升腾则化为雨露,降之则为江海,生生不息,德润万物。

(6) 事善能 ,水的用途,妙用无穷,水是生命的保障,假如没有水,其结果可以想象。人当学水之能,能柔能强,能方能圆。

能屈能伸,因其能,所以才有无穷之妙,人也当如此,不执着拘泥,心神活泼,应事接物,从善如流。

(7) 动善时 ,水之为物,不逆人事,不违背天时,人应该得时而动,时来天地皆同力,得时也是讲究顺势而为的道理。

冬天不能种地,春天才能播种,读完小学才能上初中,这都是人间规律之顺序一说,凡事都有节奏和顺序,这就是所谓得时,该做什么心中有数,自然做事能事半功倍。

如果明白了水的七善,人能择善而从,从善如流,那还有什么好争,不争是源于智慧。

有了智慧自然忧虑就少了,离苦而得乐,苦与乐在一念之间。 智慧不会突然降临,人的成长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生确是一场修行。

自然界的万物中,老子最爱莫过于水,认为水之德可以近乎道。因为“道”虚空没有形象,恍恍惚惚,所以老子只能描述道的作用,对其形态只能道可道,而非常道。

与世人言讲道性,须有一个直观的参照,才能更方便理解,水是日常所见,亲身接触的事物,观其性状,查其用途,运动规律,以此感悟,继而深悟“道性”,近取其物,远取其象,感而遂通。

㈥ 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到底在表达什么看过才知道

水是万物之源,它滋养世间万物,无孔不入,从不与世间万物相争。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想表达的就是人应该像水一样心怀天下,但要学会恩泽万物而不计名利,要拥有一个广大的胸襟与包容万物的气度 。水至善至柔,刚柔并济,水静时清澈无波澜如明镜般透明无暇,动时则汹涌彭拜,波涛汹涌。

滴水石穿绝非一朝一夕,这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信念。世上最柔软的东西莫过于水,它是源源不断的,它是无处不在的。它的存在就是要教会世人为人处世的,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热点内容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
保定法学王浩 发布:2025-01-11 03:05:09 浏览:773
济南市法院书记员的工资大约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2:33:36 浏览:194
劳动法保安上班时间 发布:2025-01-11 02:23:00 浏览:930
2015年政策法规总结 发布:2025-01-11 02:22:47 浏览:580
深圳市节约粮食的相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1 02:19:13 浏览:640
2013国家司法考试成绩查询 发布:2025-01-11 02:11:47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