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拔高道德
『壹』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不再单单考虑自己,开始更多的考虑别人的感受,当弱势群体受到欺压的时候给予同情和帮助。
『贰』 思想品德课的道德概念教学分析
思想品德课的道德概念教学分析
道德概念是构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最基本因素,是道德主体实施思维操作的元件,是建构道德观念的 骨架。学生只有理解、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 谈道德概念教学。
一、道德概念分年段教学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道德概念教学水平,是以年级为纵轴螺旋上升的。这种渐趋推进的轨迹,是与学生的年龄增 长、生活经验的日趋丰富,知识的增多和思维水平的发展相统一、相吻合的。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道德概念教学不能不带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以 下简称《大纲》)要求掌握的道德概念,大多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概念,反映或代表了确定的行为模式,只 要凭借形象思维的作用就能把握。如教学什么是“不娇气”,通过感知摔倒了不哭,爬起来,掸去土;天气冷 ,照常到户外跑步做操……等直观形象,然后引导学生从中领悟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是“不娇气”的表现。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不高,这个年段还不可能进行严格意义的道德概念教学。
到了中年段,学生的思维有了较大发展,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有人把它叫做形象— —抽象思维阶段。一方面,他们借助形象的东西作支撑,通过概括和抽象,能够把握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另 一方面,他们概括、抽象的能力还不太高,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还有不太深刻、不太全面的地方,教学时切莫求 全求深。
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实践活动的日益增多,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提 高。一些实验表明,高年级儿童已经能够摆脱具体事物的形象,而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据此,高年级 有可能对道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得更准确、更全面。
以上谈了思想品德课低、中、高三个年段道德概念教学的不同水平,下面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如“勇敢” 这个概念,按照《大纲》精神和教学要求,明显区分为三个等级。低年段是结合儿童亲身经历和自己身边的事 ,侧重让他们理解勇敢就要不胆小。中年段是提供两类鲜明的形象,引导学生划清“勇敢”与“蛮干”的界限 ,在此基础上说明:为了完成一件有益的事情,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就是勇敢行为;如果仅仅为了显示自己 ,行为后果对人对己都有害无益,就不是勇敢行为,而是逞强蛮干。高年段教学这个概念,是在透析榜样人物 的心灵以及学生深深受到榜样人物高尚情怀的感染后,再从范式中抽象出真正的勇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表 现为人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和捍卫真理,而不怕艰难和危险,甚至不怕牺牲 自己的生命。这个例子再次表明,思想品德课道德概念教学,是由初级水平逐步发展、上升到较高水平的。这 就要求我们善于分年段,认真把握每一道德概念教学所应达到的“度”。中、高年级要防止起点过低,低年级 要避免拔高教学要求。
二、道德概念教学的基本程序
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建构道德概念,其教学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道德概念引出,道德概念形成和道 德概念巩固等三个环节。
(一)道德概念引出 一般借助“什么是××”加以表述。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有时借助故事引出道德概 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道德概念形成 这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步,一般采取较为细腻的教学步骤,包括:
1.感知教材中的故事或事例,并适当扩充事实,给学生以刺激。
2.感性概括。这是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即从列举的具体事例中找出共同点。
3.理性抽象。在感性概括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让学生抽取、领悟和把握道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三)道德概念巩固 主要是运用道德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实际上是道德概念具体化的 过程。随着道德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促使对它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总之,道德概念的建构,要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经过多次反 复才能完成。
三、道德概念教学方法
对于道德概念教学,应当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择要介绍几种方法。
(一)响鼓重锤法
道德概念是由词语组成的。它的本质特征,有的就凝结在关键性词语中,如在“做事要有始有终”这个概 念中,关键词是一个“终”字。它点明了做一件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要做完做好。采用“响鼓重锤法”,就是 抓住这个“终”字,加大力度进行剖析,让学生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领略该概念的内涵。
(二)情理协同法
道德概念由外而内移入学生头脑,既是主体道德思维的成果,也是学生情感选择的结果。表达道德概念的 词,一般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恨的感情色彩,既然评价性因素渗入到了道德概念中,学生在感受、理解 和接纳它时,就必须有相应的情感投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同作用。如教学 “管得住自己”的概念,除了要启动认知因素,让学生获得“该做的,即使自己不愿意做,也要坚持做;不该 做的,即使自己很愿意做,也要控制自己不去做”的认识外,还要调动情感因素,使学生从正负方向上得到管 得住自己,就能做好事情、获得愉悦的体验;管不住自己,就会出现过失、心情沮丧的体验。像这样借助认知 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协同作用,学生才乐意接纳并掌握这个概念。
(三)讨论辨析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道德概念,可围绕设定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既“辨”又“析”,教师则伺机点拨, 以追索出道德概念的内涵。例如,“助人为乐”概念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引言)今天,老师先和同学们讨论一位老大爷三次过马路的事。
2.学生按照具体情况对教师设定的问题讨论辨析:
(1)双目失明的老大爷,第一次要过马路,李丽同学站在老大爷身旁,正与一个人讲话。老大爷说:“ 请说话的这位小朋友,扶我过马路,好吗?”李丽同学满口答应,并迅速将老大爷搀扶过了马路。老大爷向李 丽道谢。李丽说:“不用谢,我应该主动地帮您。”
(2)学生发言(略)
(3)双目失明的老大爷第二次过马路,魏铭站在老大爷身边,魏铭想,这是一个机会,我把大爷搀扶过 去,肯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魏铭的想法对不对?
(4)学生发言(略)
(5)双目失明的老大爷第三次过马路,冯星同学站在老大爷身旁。他赶忙上前搀扶大爷过了马路。老大 爷向冯星道谢,冯星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他在作文中写道:“我伴盲人老大爷安全过了马路, 心里感到舒服和快乐。”
请同学们讲讲:冯星为什么要帮助老大爷,他帮助别人后有什么感受?
(6)学生发言(略)
3.(教师借助反馈信息,对同学的讨论进行小结)魏铭是为了图表扬才帮助人,这不好。李丽是应别人 请求,才帮助人的,不是主动的。冯星是主动助人,当别人因获得帮助而克服了困难,他感到快乐。
4.(抽象)通过这次讨论辨析,我们明确了帮助别人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得到报答和求助对方,也不是 为受到表扬和奖励,而是为了解决别人的困难。只要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快乐,这是非常 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要从这个高度领会“助人为乐”的含义。
这个案例借助情境系列题,让学生讨论辨析,通过一层层“剥皮”,一层层“过渡”后,学生就能把握道 德概念的本质特征。
四、道德概念教学要强化运用
注重实践性,是道德概念教学的又一特点。俗话说:经常用的钥匙才是光闪闪的。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和掌握,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巩固、迁移和活化。
怎样增强道德概念运用的密度和力度呢?主要靠训练。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类型一般 有三种:其一是“变式”练习,即环绕某一道德概念,向学生呈现形式上有变化、而本质属性不变的问题。借 助这类练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其二是“反例”练习。即环绕某一道德概念,向学生呈现形 式相似而本质属性有别的问题,借助这类“似是而非”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把握道德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 属性。三是对概念间易混点的辨析,如对于“刻苦学习”与“主动学习”这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 概念,学生容易产生混淆。为了区分两者的内涵,教师精心编制了一个选择题:
请你从题后的几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读书、做作业不用别人督促,落下的功课自己补上。这是具有________精神的表现。
(A.刻苦学习 B.主动学习)
2.夏天的蚊虫很多,努努同学把脚放在装满水的脚盆里,目的是防虫蚊,为的是多读一会儿书。这是具 有________精神的表现。
(A.刻苦学习 B.主动学习)
通过练习,显化区别,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明确“刻苦学习”的侧重点是刻苦认真, 而主动学习的内涵则是强调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上谈了道德概念的分年段教学水平,概念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以及道德概念的运用等问题。加强 道德概念教学,是落实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发展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需要,同时又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论中需 要突破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大研究力度,为继续探索、寻觅道德概念教学的客观规律而努力。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并保证最终解释权。 ;『叁』 如何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
社会公德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公德是一面文明镜还是已经成为了变色镜?上公交车拥挤不排队、不让座,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上完厕所不冲水,这些事情每个人天天都能遇到;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层出不穷;犯罪猖獗,大案要案急剧上升;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见惯不怪;见死不救,见利忘义,个体的孤独焦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也不再是个别现象……凡此种种,说明今天的社会公德,已经不是一面凸显人类精神和时代进步的文明镜,而是一面反映社会问题和人的异化的变色镜!所以,我们不能再陶醉在道德大国的虚幻美梦中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道德在滑坡,社会公德已经变色,社会公德建设刻不容缓.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就必须先找出当今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以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传统文化弊病:私德与公德中国被人称为礼仪之邦,儒家伦理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品德被视为圭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情怀更是为世人称道,然而这种天下为公的姿态,很容易让人模糊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缺陷,即先私德后公德.
一、文明镜与变色镜——当今中国社会公德状况
社会公德在今天的中国,是一面文明镜还是已经变成了变色镜?这个问题是与道德“滑坡论”与“爬坡论”的争论密切相关的.“滑坡论”与“爬坡论”曾在改革开放之初产生过激烈的交锋.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结论比较明晰了,那就是:爬坡论者当初振振有辞的“时间观念、效率意识的加强”、“社会政治的开明”之类的论证,虽然言之凿凿,但并不属于道德领域,而更多的是属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没有绝对的正向相关,经济发展了,但我们的道德状况不但在总体上没有进步,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出现了明显的滑坡.就社会公德领域来看,上公车拥挤不排队、不让座,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上完厕所不冲水,这些事情每个人天天都能遇到,已经成为人们的“必修课”.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层出不穷;犯罪猖獗,大案要案急骤上升;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见惯不怪.见死不救,见利忘义,个体的孤独焦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也不再是个别现象.凡此种种,难以让人产生道德爬坡之感觉.
不久前网上披露的事情则具有更典型的意义:2004年10月11日黑龙江大庆市发生了狗主人威逼人力三轮车夫向小狗下跪磕头的事件;一个月后,11月16日,相同的一幕又在安徽合肥市街头上演:一位出租车司机迫于狗主人的威胁殴打,在瑟瑟寒风中向被撞伤的小狗下跪,直到警察赶来现场才起身,而且合肥市一派出所的处理结果是:向狗下跪的司机赔偿狗主人1000元钱.[1]今天的社会公德,已经不是一面凸显人类精神和时代进步的文明镜,而是一面反映社会问题和人的异化的变色镜!
所以,我们不能再陶醉在道德大国的虚幻美梦中无法自拔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道德在滑坡,社会公德已经变色,社会公德建设,刻不容缓.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就必须先找出当今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以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私德与公德——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
中国被人称为礼仪之邦,儒家伦理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俭、让等德目被视为圭臬(guīniè [criterion;standard] 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春广.——杜甫《八哀诗》 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人之历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情怀更是为世人称道.这种天下为公的姿态,很容易使人模糊了儒家伦理的缺陷,即先私德后公德.
儒家学说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学说,在处理私德与公德的关系、建立道德体系时,它是沿着先私后公的路径展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排在“国”和“天下”之后的.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对于公德而言,私德是本根性的,是至上性的.公德是以私德为基础,从私德中推延而成的.
诚如有论者所说,“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同”或者“求同”.基本方法论是:求同再求同,贯通再贯通,肯定再肯定.”[2]这固然是对的.但当私德与公德发生了矛盾,而且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求同”无方、“贯通”无路、“肯定”无门而只有“舍鱼而取熊掌”之时,私德就会压倒公德.例如孔子对“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做法提出异议,他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当“其父攘羊”,在父慈子孝与诚实正直之间出现冲突时,一向强调后者的孔子却主张通过“父子相隐”的方式维系父子之间的血缘亲情,从而明确地将家庭私德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
再看孟子,孟子本来主张“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下),然而一遇到父子关系,就变了,他说:“父子之间不责善”(孟子?离娄上),甚至认为:“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孟子?离娄下).道德生活中的相互批评固然重要,但一旦涉及到至高无上的血缘亲情,就只有让位了.所以,孟子对舜面对其父杀人的局面,“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的做法赞不绝口,在公然地在为徇情枉法、任人唯亲的腐败行为唱赞歌的同时,把公正守法、任人唯贤的社会公德抛诸脑后.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这种复杂效应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由于儒家伦理在传统文化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在形成高度重视慈孝友悌等家庭私德的伦理传统的同时,往往又流露出相对轻视社会公德的倾向,以致一些基本的公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守法、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时常受到漠视.[3]
三、集体的理想与个体的虚无——时代背景的局限
诚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4]道德是时代的产物,它必然要受到时代的制约;同时,道德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社会公德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这种特点也就相应地体现得更加明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令许多老人至今深深怀念的“温暖、和谐、单纯、明净”的五六十年代,社会公德大崩溃的“文化大革命”之后,我们进入了向现代化进军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甚至“举世瞩目”的,但社会公德的建设却令人不敢恭维.从过去的极端集体主义到今天的极端个人主义,从过去的道德理想主义到今天的道德虚无主义,我们只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在这个180度的转弯之后,我们的道德状况却似乎没有太大的进步.——在某些方面,甚至还退步了.例如新中国成立后销声匿迹的黄赌毒,今天又死灰复燃,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钱是个好东西,经济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出对自由民主的强烈渴求.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道德的进步吗?理性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我们的精神是越来越健全呢,还是相反?卢梭在18世纪提出的对启蒙理性的警惕的质疑日益凸显出他的真知灼见,他那“科学越发展,道德越堕落”的箴言,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而且还越来越清晰.
所以,奥尔加?希尔的一篇形容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中的都市人的小文章在网上被广泛转载:“我们不断聚敛财富,却逐渐丧失了自我价值;我们话语太多,真爱太少;我们掌握了谋生手段,却不懂得生活的真谛.我们学会了追赶时间,却没学会耐心等待;我们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道德品质却日益沦丧.我们生产更多的电脑用于存储更多的信息和制造更多的拷贝,而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却越来越少.……”
四、传统体制与现代体制——社会体制的真空
现代人越来越意识到体制的重要性.好的社会体制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坏的社会体制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这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奔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体制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破坏,但新的合理体制一时有未能建立起来,于是体制上的真空便为道德上的真空大开了方便之门.“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里的胆大胆小的衡量标准就是对社会公德的破坏.“缺德就能发财”,这在体制不健全的社会里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改革开放之初的暴发户,有许多就是这样发家的.今天我们所面对诸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加剧,不正当竞争,黑箱操作,等等,它们是导致社会公德缺失的温床.
曾经一度引起社会关注的北京“小偷”偷馒头的事件,充分暴露出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个在北京找工作没有结果的青年,好几天没吃东西,饿得实在没办法的,无奈之下偷了小卖部的几个馒头,被发现后仓皇逃跑,但因为没有力气,没跑几步就晕倒在地,被“当场抓获”.有些自豪的北京人以此立论,大放阙词:看看,这些外地人,多么没素质.他们到我们首都来,严重破坏了祖国的大好形象.对他们,就是要排斥、限制,不让他们踏进京城半步!但是,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北京是中国人的北京.文萃报曾转载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就是《想做北京人,为何这么难》,从生活歧视、职业歧视、子女受教育歧视等诸多方面勾勒出中国现有体制上存在的问题,[5]这些问题聚焦在社会公正问题上,而社会公正本身就是最大的道德,当代思想巨擘罗尔斯在他的划时代巨著《正义论》中开篇就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如真理是思想的首要美德一样.……法律与制度无论多么有效率和井然有序,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被改造或废除.”[6]不正义的社会制度为社会公德缺失埋下了无尽的隐患.
所以,对于下岗工人聚众赌博、小摊小贩在路旁摆摊设点这样的事情,我们如果无视制度的缺陷,一味地做道德上的批判,摆出一副道德家的姿态,对他们做“正其义不谋其利”、“饿死事小,失礼事大”之类的说教,不说效果甚微,就是面对自己的良心,也觉得羞愧.认真审视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真空,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这才是根本.
五、上帝死了与人死了——信仰的缺席
从理论上论证信仰的重要性并不难,难的是让信仰从嘴边落到心中,在现实的生活中扬起信仰的帆.西方人的信仰经历自然神—上帝—理性—无的过程,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我们中国人则是伴随着对传统儒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轴心的入世信仰的颠覆而陷入了虚无.
80年代中国大陆摇滚之父崔健的《一块红布》说出了中国式信仰的虚幻性:“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诚如鲁迅所形容的,“梦醒了,却无路可走”,孤独、寂寞、苦闷、彷徨、惆怅一股脑儿涌了上来.爱显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同时也越来越“变味”,神圣而崇高的爱情不见了,“我会爱你/你会爱我/只是因为寂寞”(《因为寂寞》),歌词虽然残酷,但却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信仰的缺席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的盛行.之所以在前面加上“极端”一词,是为了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相区别.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是西方价值观念的基石,在他们看来,个人权利高于一切,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道德应当顺应它而不是忤逆它.这是西方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最表层的观念,今天的许多中国人,完全认同了者一点,但他们却忽视了它更深层的涵义.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价值、以至财产的神圣性,是指的每一个人,它具有普世界性;而中国人却把个人仅仅理解为“我”自己.功利主义强调功利,但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穆勒看来,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和长久利益是功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7]可见,功利主义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和与他人同生共赢的理念,而今天中国的功利主义,则是作为个人的“我”对他人的掠夺性占有,是有我没你的剥夺与被剥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所以,我把它们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这种极端性表现在三个层次,对于一般的市民而言,他们所信奉的是“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第二个层次更深,还要极端一些,它以颠覆价值,游戏人间为依托,所谓“当个小人真快活”,就是这个意思;更有甚者,到了第三个层次,竟然公然喊出了“千万别把我当人”(王朔).在这样的语境下,谈社会公德无异于痴人说梦.
六、作为主人的“我”与作为奴隶的“我”——主体意识的丧失
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在认知领域,人是主体,而且无论如何也是主体;但在价值领域,在涉及包括社会公德在内的道德问题的时候,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其原因,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说:“人处在受奴役的状态,他常常不能发现自己的奴役地位,有时还喜欢这个奴役”,“自由是个困难的东西.处在受奴役的状态是会更轻松的.”[8]
在中国,主体地位的丧失是与公民意识的欠缺密不可分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臣民社会而不是公民社会,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有的是臣民意识而不是公民意识.所以,打假英雄王海、状告村长的秋菊,在某些“公仆”眼中就是“不稳定因素”,是“动乱分子”.而他们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我们以前所说的“主人翁精神”与公民意识是一致的.因为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公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会把社会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当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对社会的公共规则,也会认同和遵守;对国家所倡导的风尚和价值观,也会由衷地赞成并身体力行.这就是建国后我们的社会公德建设令世界瞩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在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对国家、社会的认同感正在急剧下降,以往那种“小家”“大家”同为一家的观念渐渐地被“小家”与“大家”的矛盾所代替,私德与公德不再是相通的,而更多的成为了一种对立关系.由爱“小家”推广至爱“大家”的道德发展路径被“顾小家忘大家”甚至是“损大家利小家”代替.反正在这个国家中我只是沧海一粟,有没有我无足轻重,国家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损之何妨?
七、公共形象与自我形象——法制观念、规则意识的淡漠
公民、法制、规则,这些现代社会的核心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既然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臣民,既然我存在的意义与别人不一样,那么,在主子没有发觉的时候,偶尔犯犯规、打打擦边球,体验一下不按牌理出牌的快感,获取意想不到的巨大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臣民的人格是一种分裂人格.主子在场与不在场,表现截然相反.他表现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我”.公民意识的欠缺,必然带来法制观念、规则意识的淡漠.乱扔果皮纸屑、违章驾车、投机倒把、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澡堂水池小便,等等,都是法制意识、规则意识欠缺的表现,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已经是随处可见,见惯不怪了.
更重要的是,法制观念、规则意识的缺失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它还关系到民主国家的建设、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我们所称道的负责任的大国德国,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由于资源匮乏,不得不让市民上山砍树取暖.林业人员在茫茫树海中搜寻,找到老弱树或劣质树,在上面划一红圈,“砍伐没有红圈的树,要受到处罚”.问题是,谁来执行处罚?当时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公务员尽数抽调到前线去了,市内找不到警察,全国几乎处于政权的真空.但直到战争结束,全德国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乱砍滥伐的事,他们全部忠实地执行了规定.事隔五十多年,当时被困德国的季羡林老人提起这事仍感叹不已:德国人“具备了无政府的条件却没有无政府的现象.”[9]至于德国人以及日本人恪守交通规则,即使是路上空无一人,只要红灯亮着,就不会开车或者走道,这些例子中国人早已经耳熟能详了.这就是现代公民的素质,而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发生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总之,诚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在红灯前面要抢行,要有警察在场才能维持秩序,这样的人群已经习惯于被别人管制,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民主社会可以由这样的人群所组成.”[10]
八、“取法乎上”与“取法乎下”——一点启示
上面所说的六个原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里所提供的只是审视社会公德缺失的六个不同方位的视角.也可以说,造成今天我国社会公德的丧失,使昔日的文明镜变成了今日的变色镜,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只要把它放在社会背景来考察,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道德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忽视现实的政治经济条件,试图用心灵革命的方式,在短期内实现人的“脱胎换骨”,这样的愿望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的命运也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道德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物质上的投资与精神上的回报并非总是成正比.公正的社会是道德文明的基石,要把变色镜变成文明镜,就必须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入手,对社会进行改造.而要实现社会公正,首先就是要确立规则意识.今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握好公德的度,即不要无限拔高,也不要止于初等水平,即做到“取法乎上”与“取法乎下”的有机结合.
所谓无限拔高,就是把“取法乎上”做过了,就是把社会公德泛化,无时不谈德,无处不谈德.以往我们把大学生谈恋爱也作为道德问题来处理,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举起道德的大棍子棒打鸳鸯,这种行为不仅是可笑的,而且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它与人的天性相违背.所以,是公德的就给公德,不属于公德范畴的,不要生拉硬拽地往公德上靠.这是一个基本尺度.在最消极的意义上说,“不干涉别人,对得起自己”,这就是道德的了.
同时要注意的是,由于道德有层次上的差别,人们往往把社会公德与处于最低层次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同起来,认为社会公德似乎与伦理道德规范和信仰价值追求无关.这种在“取法乎下”的问题上又走了极端.正如前面所说的,社会公德不仅仅是一点一滴的小事而已,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精神状况的公民的整体素质.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论是儒家、佛家还是基督教,都看到了道德的整体性.“取法乎下”必然导致道德建设的实效低迷.
针对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找到实施补救的突破口,这还是第一步.在文章开头所介绍的安徽活人给死狗下跪的案件中,下跪的当事人因害怕狗主人的报复,在警察到来的时候,还不敢把被逼下跪的事情告诉警察,真是应了鲁迅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启蒙之路漫漫而长远,我辈还需抱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信念,鼓足干劲,上下求索.
『肆』 中国传统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1、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历团闹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无异于禽兽。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人的境界有不同的层级,如儒家认为,人生境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君子肢罩”、“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或哪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
正确看待中华民族重精神:
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其他民族的优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
全盘复古论则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
『伍』 人性的基本道义内容是什么
洞悉人性,尊重人性,利用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奥秘。从人的需求层面看,人性有“好生、好乐、好智、好善、好美”的特性;从人的关系层面透视,根本的人性是自利性与道义性。
自利性是人的自然人性;道义性是人的本质人性,是人异于动物而成为人的特性。
首先要正视人的自利性。自利性是人的第一本性。自利不同于自私。如果自利性无节制地膨胀,才会导致自私。人一生下来,不用教、不必学就会自利。当然,人又有道义性。人有善根,有亲善仇恶之心。从根本上说,亲善仇恶也源自人的自利性。因此无论好人歹人,善人恶人,打心眼里都喜欢有道德的人,要想成功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讲道。就是做个成功的强盗,也得在一定范围内对朋党、团伙讲“道”,所谓“盗亦有道”,否则孤家寡人绝对无法成大事。
人的道义性既源于人的自利性,又源于人的理性。他的理性,使他能够认识到只有讲道义,才能保证所有人的利益,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利益,如果没有道义的约束,当每个人的自利极度膨胀到自私时必然侵犯他人的利益,最终使任何人的“自利”都得不到保障。讲道义、能合作,比不讲道义、不能合作要好。一旦得出这样的结论后,从社会到个人都会使他愿意做一个讲道义的谦谦君子。因此,人能够通过后天的教化,既有自利性,又有道义性。
小孩子生下来晓得自己拿东西就吃,这是自利性;后来懂得把食物分给小伙伴吃,让小伙伴先吃自己后吃,这样的道义性是后天教化出来的。可见,人性首要的是自利性,然后才是道义性。只有对人性如此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够利用人性、顺应人性,因势利导,不会藐视人性,违背人性,扭曲人性,犯下大错。
人的自利本性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对于人性的认识,既不拔高,也不贬低,而应实事求是,正确待之。中国曾在经济建设上栽了大跟头,就是与人性相背造成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不承认人的自利性,连私人做饭的权利也剥夺了,连个人的锅、灶都没收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搞集体主义联合起来力量大,而实际上却造成了饿殍遍野、全国饥荒!后来,经济改革的奇迹,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认清了人性,尊重了人性,承认了人的自利性。一下子中国就多长出了粮食,经济上从深渊走向了辉煌。违反人的自利性与尊重人的自利性,带来如此天渊之别的巨大差异。
道义性与经济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在很多人眼中,经济与道德,水火不相容。这种观念其实大谬不然!道德是经济发展的灵魂。讲信用、信义、信誉,既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已成为经典言论,广为传诵。然而人们忽视了斯密还写过《道德情操论》,反复强调与“看不见的手”对应的“内心的那个人”。“内心的那个人”,其内涵是说“良心”、“同情心”、“正义感”等美德是人所必需的,也是经济发展必需的。斯密说:“把一个人的利益看得比众人的利益更为重要,内心那个人马上提醒我们:太看重自己而过分轻视别人,这样做会把自己变成同胞们蔑视和愤慨的对象。”现代学术思想巨匠马克斯·韦伯充分评价了富兰克林关于“时间”和“信用”的观念,认为这是“完整的资本主义精神”。时间就是金钱,信用更是金钱。如果没有起码的诚实、信用,如果没有起码的市场道德秩序,必然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吴敬琏讲:“有一个小老板对我说,现在是你骗我,我骗你,稍不注意就给人家骗了,所以现在我有钱也有项目,但是不敢投……坐吃山空也比被人骗走了好。”一旦欺骗成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完全崩溃,经济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威胁。道德危机最终必将引发经济危机。
未来经济是尊重人性的经济,特别尊重人性的自利性和道义性,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未来经济不仅在产品和服务上重视人性化,而且经济实体的内部关系也是基于人的自利性与道义性,所以特别强调建立“自由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只有遵循人的自利性与道义性,才能保障每一个人的最大利益的获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建立最理想的人际关系和最理想的团队,才能获得最美妙的结果。
总的来说,未来经济就是依靠高科技的力量,在高度遵循人的自利性和道义性的基础上,使人的高人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即好生、好乐、好智、好善、好美的根本需求得到高层次的满足,从而使新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进步到未来经济——生命经济、永生经济、极乐经济、人本经济、宇宙经济。
高人性只有依靠高科技,才能梦想成真。如果高人性不依靠高科技,那么最重要的高人性需求——长生不老、终日极乐、全知全能、至善至美,都会变得荒唐可笑,只会成为纯粹的幻想而无实现的可能。
高科技需要高人性,高人性也需要高科技。二者必须完美融合。高科技是工具,高人性就是目的;高科技是桥、是船,高人性则是美丽而神秘的彼岸。高科技与高人性,相生相长,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因此,未来经济应是高科技经济与高人性经济的完美融合。新经济只讲高科技,而未来经济超越新经济也在于它整合了高科技与高人性这两种最强大的力量。高科技的发展给满足高人性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同时用高科技来实现高人性,才能实现高科技的最大价值,使高科技找到了最大的用武之地。如果有高人性的需求,但是没有高科技,就不会有未来经济的出现;如果有了高科技,但是没有高人性需求,也不可能诞生未来经济。
日新月异、威力无穷的高科技与好生恶死、趋乐避苦、贵智贱愚、亲善仇恶、爱美厌丑的高度结合,将是未来经济的大趋势,也必将带给人类最大的福祉。
--节选自《第二次宣言》第26章
《第二次宣言》内容提要
本书阐明了未来决定现在。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学会认识未来、应对未来、驾驭未来。在作者笔下,未来是如此引人入胜。她用生动的笔触揭示了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未来文化发展趋势、未来人类发展趋势,告诉每一个人将如何把握这些未来趋势,更好地选择学业、职业、事业,更好地选择生活模式和人生模式。
这既是一部造就未来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财富奥秘书,又是一部最能使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生命教科书,更是一部即将对人类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旷世奇书。全书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揭示了美妙动人的“中华梦”,并把它转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梦想,试图为人类远离战争、根除恐怖、为万世开太平寻求一条新路。
书中信息量极大,内涵深邃,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内容涉及中外科技史、中外历史、人类学、生命科学、美学、文学、未来学、经济学、政治学、现代高新技术等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科学,让你享受一场“智慧与知识的盛宴”。同时,富于哲理的深刻分析,宏观与微观的巧妙结合,新锐的观点和绝妙的奇想,必将开阔你的视野,扩大你的胸襟,震撼你的心灵,激发你的想象,对你的思维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