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哈佛公开课道德的准则

哈佛公开课道德的准则

发布时间: 2021-01-04 05:36:27

① 正在播放:【哈佛法学院公开课1】(公正是如何做好的)——谋杀的道德侧面/同类相

简介: 哈佛法学院公开课(公正是如何做好的)——谋杀的道德侧面/同类相残案本课程专共12部分,属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每周,超过1000位学生来听哈佛教授兼作家迈克尔桑德尔的课,以拓展他们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是与非。

② 思辨中接近正义 ——哈佛“公正”公开课观后感

[思辨中接近正义 ——哈佛“公正”公开课观后感]很幸运接触到能这样给人带来头脑与心灵震撼的公开课!道德,一个曾在我心中高尚而抽象至模糊的词汇,竟在一个个道德困境中渐渐揭开了面纱,露出了些许模样,思辨中接近正义 ——哈佛“公正”公开课观后感。麦克尔·桑德尔老师的公开课里,提问与辩论贯彻始终。怀疑的精神让我们更接近真正的公正。虽然生活有很多问题,我们最终仍无法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法,但这些问题真实地存在着。那就值得我们去不断尝试解决,去看看我们最终走到了何处。课程刚开始,两个生动的小例子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若你是医生,在急诊室有一个病危的病人,和5个病情相对较轻的病人。你若花一天救那一个人,另5个便会死去;若去救那5个,病危的那个便会病亡。你如何选择?大部分同学选择救5人,牺牲少数,使更多人获利。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这样做,对病危的病人不公平。“狡猾”的桑德尔继续提问。若你有一个相对健康的病人,还有5个分别急需不同移植器官的病危的病人。你会杀了健康的一个,用他的器官救另外5个吗?还没问完,同学便被这个荒唐的提议逗得大笑起来。只有一个同学认为可行。可这样做也是牺牲少数,救多数人啊?为什么我们的道德判断发生了变化呢?此时,我才发现“道德”这个常见的词汇,变得陌生了起来。究竟是怎样的准则影响着我们每日的判断?它是正义的吗?辩论后,桑德尔引出了结果主义与绝对主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并举出曾真实发生的海上遇难者食人的案例,让同学就此继续深入讨论。在一场场关于“福特油箱”案例、“纳税”“服兵役”“代孕妈妈”等现实中很难判断对错的道德困境的讨论中,桑德尔挑战着同学思维的极限,探索着公正的意义,观后感《思辨中接近正义 ——哈佛“公正”公开课观后感》。桑德尔对公正有着这样的理解:第一种认为,公正意味着使功利或福祉最大化,即功利主义;第二种认为,公正意味着尊重选择的自由,对个人生命、自由与权力的尊重,即自由主义;第三种认为是让人们生活在追求善的社会中,促使人追求更有价值的目标,即社群主义。而他,更赞成第三种。此刻,我们似乎有了答案。但反观整个课程,我们深入探究了每种思想的精髓,将之用在实例中,又尝试反驳这些已成型的理论,再为之辩护。可见,哲学世界中,没有绝对。桑德尔也曾说,他也不能确定这种道德是否在这个时期是完全正确的,而且随着时代变化,道德也是变化的。但这样的思考绝不是没有意义的。桑德尔在课前曾说,哲学把我们原本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怀疑”让我们重新更深层次的思考自己的道德准则,让我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不再茫然地凭靠直觉,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多角度的深刻的理性思考。它让我们接近正义。医生是个被赋予很高道德感的职业。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境中的人,见证他们的辛酸苦辣。我希望自己能以不断提高的道德观,去以平静而踏实的心处理工作,以至善而理智的心去帮助患者。不仅如此,桑德尔让我感受到了思想上的包容性。当你认识到思想的复杂,桑德尔说,你不应该选择漠视,而应是去关注,去交流,甚至去争论。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妥协,可能说服对方,加固了自己的观点,甚至得出完美的结论。思想难有绝对的对错。谦和的心,让你吸收更多养分,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未来工作中,懂得吸收各方观点,关注学术进程,不断反思自己的,必然收获良多。桑德尔在课程结束时说:“此门课程是要唤醒你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看看它将带你们到何方。如果我们至少做到了这一点,如果理性的不安继续折磨你,那我们便不是一无所获!”因为这种理性上的探求,将把我们带向更健全的道德观,更完善的制度,更美好的世界!

③ 哈佛公开课justice中关于康德绝对主义道德的几个问题

康德的法则都是抄检验法则,而不是决策法则。使用的方法就是你首先要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然后把这个方案拿到这个法则中去检验,如果没有冲突,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合理的。但是你要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方案取决于你的实践理性,你的人生经验和逻辑。
也就是说康德不是不在乎结果,只是他更在乎手段。换句话说他在乎结果,但是他更在乎手段。因为他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无限的结果(混沌理论),而手段或者法则却是人可以掌握的,所以他才坚持手段的正义。换句话讲,他之所以坚持手段的正义,恰恰是因为结果的正义是追寻不到的。
假如回到杀手在门外的例子,误导性的事实可以经受康德法则的检验,因此就具备了手段的正义,是可以执行的方案,不是不道德的。而谎言是违反法则的是不道德的,这就是两者的区别。误导性的事实和直白的真话之间没有道德上的差别,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实践上讲,如果误导性的事实能引导出更优的结论,康德也不会拒绝。
推荐你看看《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康德在里面把他的观点表达得更清楚明白。

④ 哈佛公开课公正中道义应得指的是什么

[思辨中接近正义 ——哈佛“公正”公开课观后感]很幸运接触到能这样给人回带来头脑与答心灵震撼的公开课!道德,一个曾在我心中高尚而抽象至模糊的词汇,竟在一个个道德困境中渐渐揭开了面纱,露出了些许模样,思辨中接近正义 ——哈佛“公正”公开课观后感。

⑤ 哈佛公开课观后感

[哈佛公开课观后感]讲了一个电车撞人的案例,哈佛公开课观后感。引出结果主义的道德原则。我的异议是,关键是何为结果?结果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认为,结果不仅仅是一条命还是五条命,应该包含,在整个事件中,每一条命与核心事件的隶属关系,不同的命,有着不同的隶属关系,所以没有等价替换的可能,他们是不同的结果。这一点可能有些让人感到不好接受,似乎再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提前预设了某种价值,而且这种价值的评定仅与命运相关。虽然桑德尔又推出了动机,但是这不足以完全覆盖我上面所提到的情形。要区分这些ties and rights,哪些是命运决定的,哪些是动机决定的。否则会对人所承担的道德范围做出扩大的划分,反而带来了对道德原则是否合理的质疑。按照结果的原则推演下去,就是功利主义。如何评价功利,能否等价替换则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对功利主义的批评,除了缺少动机的考虑,还有就是人们对功利的理解上的差异,抹杀了功利主义应具有的一些价值。成者王侯败者寇,败者确实要承担命运的后果,而不应承担道德的怜悯。哲学就是动摇我们已有的常识认识,建立更加合理的新的常识。a new way of seeing。《反论》即使 每个人的命运都提前预设了某种价值,而且这种价值的评定仅与命运相关,那么人作为人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如果人只是作为自然存在物存在,可以不关心价值的评定与命运相关。但是人作为具有道德准则的人参与其中时,就具备了改变这种自然形成的隶属关系的义务,哪怕是牺牲自身的存在,以实践道德原则。最终发现道德原则在某些情形中并不能导致幸福的扩大,痛苦的减少,反而相反。是道德原则本身的错误?还是人之为人的错误?假如人之为人的错误存在,人之不为人方是人的追求,人为何难为自己?应该说人还是要为人的。要引入道德原则的一般原则与特殊情景原则。从系统平衡发展的角度看,是有益幸福的。从特殊情景中,他又是令人牺牲的。如果这就是道德原则的本质,为了整体原则的有效而牺牲个体,就是道德的。如何证明这个整体原则的有效而不是伪的,又将是道德面临的困境。因为整体原则的有效没有可以验证的方法。-------我叫JOSH BIEBER。好的,我感觉很好。我是为美国而教的成员,现在为组织工作,负责新址开展。大四时,我勉强认为这是个机会,招聘到期日,固执的组织招募人员打来电话,我听电话时差点睡着,我本不会应聘,但我还是磨蹭了两小时完成短文,多亏那个打来电话的人,观后感《哈佛公开课观后感》。这是我人生最美好、最快乐的两年。请再给我一分钟,希望大家对组织有两个了解,我想你们知道组织的目的,一是这个国家对学校里的孩子们的教育是不平等的,低收入的孩子在离开小学前,已落后多年,其中不到一半能高中毕业,这非常不公正,完全的不公正。二是你们能带来改变,我开始也怀疑组织和自己的能力,但我知道这是真的。如果你走进一个五年级教室,学生们从第一天开始就落后很多,恨学校,因此也恨你们,九个月后,他们成绩优异,恳求更多作业,希望与你共度周末。让你觉得一切都有可能,我在此足以说明,为美国而教对我来说是一个真正能让我实现想法和希望的地方。我愿意鼓励所有同学,不管你们计划明年做什么?请大家超越那些想法,考虑这个机会,它是我可能做过的最好的事。最后期限是明天,很容易做,不需要推荐,申请就行!给自己机会,像我一样爱上这份工作。最后,我想说,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可能获得同龄人中最好的教育,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和学校需要你们,请加入我们!感谢给我的时间,祝大家上堂精彩的课。

热点内容
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4 15:00:36 浏览:742
警察保密条例 发布:2025-04-24 14:59:36 浏览:378
甘孜法院余 发布:2025-04-24 14:48:13 浏览:872
民航的规章有那些 发布:2025-04-24 14:46:31 浏览:492
鹿邑法院 发布:2025-04-24 14:45:45 浏览:559
东莞2016年劳动法底薪 发布:2025-04-24 14:44:45 浏览:73
餐饮财务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4 14:32:11 浏览:949
人大法律硕士简章 发布:2025-04-24 14:31:25 浏览:287
便利店道德 发布:2025-04-24 14:21:06 浏览:86
法学和政法学的区别 发布:2025-04-24 14:21:03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