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公务员职业道德答案

公务员职业道德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1-04 06:40:43

Ⅰ 什么是公务员职业道德习惯

公务员职业道德习惯是指公务员在长期的职业道德活动中,在公务员职业内道德认识、情感容、意志及信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所产生的自觉遵守道德要求的定型化的、自主化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直接目的,就是将公务员职业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逐渐地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品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最后完成,也在于养成道德习惯,使公职人员逐步习惯遵守道德要求,逐步步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崇高的道德境界。

当然,良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靠长期艰苦的道德磨练。从日常细微和行政事务做起,养成克已奉公、尊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把诚信、公正、廉洁植根于内心深处,使其成为一种自然的、定型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使自己在监督缺失或监督不力的时候,也能自然地、习惯性地选择与行政目标一致、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善的行政行为。

Ⅱ 什么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政治要求

职业道德规范
1.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与作用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专指国家公务员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政府工作人员应遵循的,与行政工作和公务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公务员的职业特征并反映公务员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所谓公务员的职业特征,就是公务员和职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烈的政治性。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办事,处处考虑国家的利益。二是重大的责任性。公务员的职责,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政策,领导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保证社会分工体系中各行业的正常运行。三是国家公务员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并借以领导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履行自己的职责。
国家公务员职业活动的特殊性,要求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其行为,因此,这一规范对调整公务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1)对公务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作用。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处理内外关系的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经常会发生矛盾。尤其是剥削阶级意识的影响,旧官僚争权夺利的恶习还会侵蚀某些公务员,使公务员队伍虽然对此也可能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加以约束,但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调节作用。职业道德规范可以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和途径来调节职业内部各种关系,协调各级公务员和行为,职业道德规范还可以从公务员的内心信念、良心、义务和荣誉感等方面,调整公务员的外部关系,即调整公务员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调整公务员职业与其他职业关系,调整公务员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公务员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2)对激励公务员努力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它激励公务员以鲜明的政治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崇高的献身精神,去开拓、创新,提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
(3)对实现公务员自身完善的基础作用。按照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强化每个公务员的道德观念、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的指南,可以培养公务员的优良品质,从道德上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明确对自己、对他人负有的道德责任。公务员的品质,美国强调乐观主义、勇气、公正;英国强调纪律、可信赖性,公平、职业上的道义;我国强调忠诚、公正、廉洁、热忱。
(4)对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影响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抓“人”的建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特殊位置,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极大。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领导带头走正道,谁还敢走歪门邪道?正所谓“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行于后者也”。因此,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也为社会树立起一面旗帜,激励和引导着社会成员,对改善民风,优化社会风气,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1)忠于职守,一心为公。一是要维护国家尊严,衷心拥护政府,勇于献身。作为公务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为国效力,不仅自己不得有损害国家和政府利益与尊严的言行,而且要同这些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二是要将高度的工作热情和科学的工作态度与实干精神结合起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凡是自己职责内的事务,必须亲自处理,不得由他人代理,遇有紧急情况,不得擅离职守。公务员责任重大,如果对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自己也必将受到惩罚。三是要增强对本职业的高度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要于国于民有益,就应不怕困难和风险。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十分激烈,我们能否奋起直追,事关社会主义祖国的兴衰成败。抓住时机,敢于挑战,增强一些敢于“冒风险”的意识,迈开大步尽快赶上去,这个重大课题呼唤着每一个公务员。
(2)实事求是,秉公执政。为此,要注重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办事老实,不夸大不缩小;正确用权,不徇私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一是要勤俭节约,生活质朴。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即节约俭朴是一切美德的共同标志,奢侈是最大的恶行。二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任何时候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三是要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主动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洁身自好,同特权现象、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
(4)关心群众,平等待人。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为此,要热爱人民,尊重人民,相信人民。要联系群众,关心百姓疾苦,为民办实事。要反对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另外,要宽厚待人,团结合作,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善于采纳不同意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一道工作,树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和批评的良好风气,齐心协力地做好工作。
(5)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公务员必须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以高于一般群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说话要算数,不能信
口雌黄,要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讲究信用。生活要检点,对个人的物质消费要注意节俭合理。要自尊自爱,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维护自己信仰的独立性和坚定性。高风亮节,正气凛然,始终不忘自己的“公仆”地位,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表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培养遵纪、依法办事的高度责任感,并使之成为自觉的道德义务,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五)保密行为规范
1.公务员保密行为规范的含义与作用
保密行为规范是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必须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规定和行为准则。这一规范较为完整地反映在党政干部的《保密守则》中,其具体内容有:(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能说;(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秘密事项;(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人公共场所。
国家公务员执行国家公务,不仅在其业务范围内涉及许多国家机密,而且还有机会可能接触到其他业务范围的国家机密。尤其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对公务员实施保密行为规范更有重大意义:(1)有利于加强对敌斗争,巩固国防。(2)有利于发展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促进科学技术发展。(3)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定。
2.公务员保密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l)在会议工作中的保密要求,主要是:重申保密纪律;对会址和扩音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控制机密文件印发;管理保密文件、资料、笔记本、录音带和录像带。
(2)在文书工作中的保密要求主要是:保密文件的负责制、分发、传阅、清点、移交、销毁均应严格保密、履行程序。
(3)在涉外工作中的保密要求主要是:内外有别,不泄露机密;严防窃听、窃照;不带机密文件及保密资料等。
(4)在经济工作中的保密要求主要是:提供统计数据,应严格审批;提供测绘资料,要坚持原则,要有批办手续;对外经济活动,不泄露具体政策、计划、数字、措施等;引进资金、技术,注意方式,确保渠道畅通;内部研究的事宜,不得扩大外传。
(5)在科学技术工作中保密要求主要是:要明确科学技术工作中的保密范围;明确科学技术保密等级及其审批权限;按照具体保密要求,负责专利保密;不得有泄密行为,防止外国窃取我国科技秘密。
(6)在通讯和计算机信息工作中的保密要求主要是:严格遵守传送密电要求,保证通讯设备安全;重视计算机房安全,谨防计算机秘密信息磁盘失窃。
(六)外事行为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已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或合作关系,我国公务员的外事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各种外事活动,一般都有一定的惯例,并且各国都有各自的特点,情况比较复杂。我国公务员掌握涉外活动原则、熟悉外事纪律、通晓外事礼节,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外事交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外事活动中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公务员涉外工作中应坚持的基本立场和重要原则。当今世界正处在国际形势剧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更重视、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2)不卑不亢,内外有别。公务员在外事活动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事场合中,既要做到热情友好、文明礼貌,又要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3)严格执行外事纪律。外事纪律应该成为公务员涉外活动的重要原则。公务员要想很好地执行这项原则,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党和国家关于外事活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法规,以及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些重大问题的对外统一表态。
(4)维护国格人格。公务员不论是出访还是国内接待,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是代表中国政府的。公务员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任何外事场合中,都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维护国格、人格。
2.公务员出访时的行为要求
对出国访问或出国执行公务的公务员的行为,有两方面规范性要求。
(1)熟悉外事礼仪,尊重各国习俗。一是要注重日常交往礼节,它包括尊重出访国风俗习惯、守时守约、尊重老人和妇女、注意言行、注意吸烟场合。二是要适时理发,经常梳理,胡须要刮净,指甲要修剪,鼻毛应剪短,头皮屑太多时应将头皮洗净;衣着要注意清洁、整齐,特别是衣领和衣袖,要经常清洗;出席隆重的活动一般应穿深色服装,上下身颜色要一致,参加吊唁活动一般要穿黑色服装;参加活动时,进门后应把大衣、帽子、围巾、手套、雨衣脱下,送存衣处存放。三是要注意见面时的礼节,它包括介绍、握手、致意等方面。四是要在谈话时注意礼貌,即社交场合谈话时,先弄清对方身份;谈话要自然,态度要和蔼;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但不要随便插话,对方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不要分神或看手表,也不要只谈两人知道的事情而冷落第三者。五是在宴请活动中应注意礼貌,它包括应邀、掌握出席时间、人座、交谈、祝酒、宽衣等方面。六是要做到称呼有礼貌,即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称小姐,不了解婚姻情况的女子可
称女士。
(2)遵守外事纪律。一是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严格遵守外事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对重大国际问题,对外表达要符合我国对外政策。二是要严守国家机密,严防窃照、窃听、泄露国家机密。三是出国一般不得携带内部机密文件(包括本单位打印材料)、内部报刊或记有内部情况的笔记本。四是不得出入不正当的娱乐场所。五是应主动向对方介绍我国对外一般不接受礼品的规定,对不便拒绝而收下的礼品应妥善保管,回国后按规定统一处理。六是要执行外事经费开支制度,注意节约,防止浪费,不得用外汇。
3.外事接待的要求
(1)必须坚持外事接待原则。第一,要根据国情和需要安排接待。对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往往都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对军方领导人的访问,也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对其他人员的访问,一般不举行欢迎仪式。然而,对应邀前来的访问者,无论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或民间团体、知名人士,均要安排相应身份的人员前往机场(车站、码头)迎送。第二,尊重各国风俗,体现平等精神。如天主教徒忌讳“13”这个数字。所以我们对外服务的宾馆、办公大楼的房号、层次往往都不用“13”这个数。用“14’取而代之。遇上“13”的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
(2)外事接待中的礼仪要求。第一,对外国来访的客人,通常视其身份和来访的性质,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一般来说,我方迎送外宾的人员,其身份(主要指其职务)应与外宾相当。迎送外宾应按预定的时间到达迎送的地点。第二,会见要提前联系;谈话态度要热情,不得左顾右盼以及询问外宾的工资收入、年龄和婚姻情况;不得将保密文件带到谈判桌上。第三,宴会、酒会上,主人不要显得太谦逊,倘若我们请欧美国家的朋友进餐,一般只需对客人说:“但愿您吃得对胃口”或“请自己用餐”。与外宾接触时,要注意文明卫生,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应用手帕掩住口、鼻,面向一边,避免发出大声,
不要随地吐痰,应将痰吐在手帕或纸巾里。
(七)语言行为规范
1.公务员语言行为规范的含义与作用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举止行为;二是语言行为。语言行为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传播各种信息,以表明态度,行使职权,处理公务。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运用语言要力求科学和艺术。语言运用得当,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则会引起误会或招致不快,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因此,研究语言科学,掌握语言艺术,应该成为每个公务员的必修课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以谈吐取人,不良的谈吐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生活以致事业前程;动人的语言帮助你启开成功之门。在交往中,谈吐障碍会使人缺乏活力,降低权威和说服力。公务员如果能教好地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同时又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就会成为沟通信息的行家里手。能言善辩,对答如流,就能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交际场合的需要。我国从1988年开始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制度,考核从十个方面进行评鉴,其中一项就是“口头表达能力”。考核语言表达能力已形成制度,每个公务员更应该在运用语言方面下一番苦功。
2.公务员语言规范的基本要求
(1)标准、适用。所谓标准和适用,是指公务员所掌握的语种要能兼顾标准和适用,要根据施用对象合理选择语种,以便收到良好的语言效果,在汉族人口众多的地区,公务员要努力学习和钻研汉语普通话,力求标准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需要和可能,练习并掌握一些有关的汉语方言,力求运用自如。总之,在追求语言标准化的同时,还要强调语言的适用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民族而异。
(2)确切、简洁。公务员语言确切、简洁,是行政机关处理日常繁杂事务的需要,既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又有利于提高政府威望。它要求说话节奏的快慢比较适当;对音量控制要视谈话的地点、场合以及听众数量多少而定,但都必须强调说话要清晰有力,避免发出沙哑、沉闷、令人生畏的声音。
(3)逻辑、文雅。指公务员在解答问题、表达思想、阐明政策等具体情况下,要符合一定的语言逻辑规则,即思维要严谨细密,表达要条理清楚,以便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在内容上要具有充实、深刻、鲜明、新颖等特征;在表现形式上要求能体现出严、情、意、美的文雅特色,“严”指语言的严肃性、庄重性;“情”指语言要以情感人;“意”指语言要能恰当地表情达意;“美”指语言要言辞优美。
(4)克服语病和语禁。一是要克服语言方面的毛病,主要有沙哑、尖音、断音,以及沉闷的鼻音等;二是要克服动作方面的毛病,主要有谈话时锁眉、用手拉耳朵、摸下巴、搔头皮、抠鼻孔、搓汗泥、咬嘴唇、摇腿等;三是要克服谈话时的禁忌,即用手指指点对方或手摸听者的头部,用质问式的语气谈话,眼睛不看听者,边谈边看表,或边干其他事,谈他人的缺点和隐私等等。
(5)运用语言的艺术性。指公务员在运用语言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要讲究艺术,要探讨并遵循语言科学的客观规律和应用法则,根据谈话的不同场合、对象、内容而灵活处理,使谈话得体而生动,语言入理而高效。
(八)仪表举止行为规范
1.公务员仪表举止行为规范的含义与作用
公务员仪表举止行为规范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礼节、仪态、容貌、举止的总称。仪表举止行为规范渊源于众多的理论领域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具体内容有:(1)礼貌和礼节。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节则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公务交往场合中,相互问候、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2)仪式。指公务员在执行某些属于团体活动的公务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3)容貌姿态。指执行公务时的修饰、姿态的基本要求。(4)服装。在这里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对着装的基本要求。(5)举止。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的举动或行动的基本规范要求。
国家公务员的良好仪表举止,能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和正确执行国家行政职能等,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体现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的一切公务活动,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均具有严肃性。为了体现这种严肃性,对公务员除具有其他要求之外,还要求有端庄的仪表举止,以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2)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素质修养。公务员良好的素质修养,不仅包括较高的理论修养、较高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和充实的精神世界,而且包括讲究仪表举止,使其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仪表相一致。
(3)对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公务员不同于以物为工作对象的职业,其工作对象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的各领域、各层次的人们,因而影响大,表率作用要求也高,所以,公务员讲究仪表举止,对于改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2.公务员仪表举止的基本要求
(1)执行公务时的仪表举止。一是要在日常工作交往中做到,开会准时到,拜访要先约会,约定要守信用,坐态文雅,站态自然,对待同事有礼貌。二是要在彼此介绍或告别时,尊重习俗,自我介绍要谦虚,称谓他人要适当。三是要在服饰方面,衣着朴素大方,符合个人特点和场合要求,有一定的庄重感。四是要在接待活动中,热情好客,彬彬有礼,举止大方而灵活。
(2)其他时间的仪表举止,如在公共场所着装要因地制宜,讲究仪态,自我约束,不声喧哗;就餐时要气氛友好,不劝酒,防止失态的事情发生;吸烟时也要注意礼貌和清洁,凡是在贴有“禁止吸烟”或“不吸烟室”字样的地方,要自觉禁烟。

Ⅲ 求《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考试卷A 答案。

我们的卷子是三套合并的,你看一下你们的卷子是不是也一样,不要抄错了哦~~~不然领导会骂滴~~~
这种事情我们经常干了~谁让咱们是社会最低层么O(∩_∩)O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测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 )1、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方式的是 。

A、科学

B、艺术

C、道德

D、语言

( )2、最主要的作用 。

A、调节

B、教育

C、评价

D、平衡

( )3、道德的核心原则是 。

A、爱岗敬业

B、遵纪守法

C、诚实守信

D、公平竞争

( )4、行政的时代主题是 。

A、公民意识觉醒

B、和谐社会建设

C、社会转型格局

D、道德规范建设

( )5、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道德特征 。

A、强烈的阶级性

B、特征的多重性

C、主客体的结合性

D、主客体的多样性

( )6、下列属于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是 。

A、传授知识和总结经验

B、个人身教和集体影响

C、与外界进行交流

D、榜样诱导和奖惩扬抑

( )7、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重整的目标不包括 。

A、法制化

B、专门化

C、社会化

D、科学化

( )8、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公务员职业道德行为监督方面,下列哪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A、网络控制

B、人民监督

C、组织控制

D、法律监督

( )9、职业道德的评价原则不包括 。

A、社会历史性原则

B、动态原则

C、阶级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 )10、下列属于公务员职业道德评价作用的是 。

A、有利于弘扬社会风气

B、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修养

C、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D、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 )1、恩格斯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

A、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

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C、商人阶级的出现

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

( )2、道德的内容包含哪几个层次 。

A、价值

B、原则

C、规则

D、感觉和态度

( )3、下列哪些属于职业道德的特征 。

A、多元发展性

B、规范明确性

C、强制约束性

D、目标明确性

( )4、公务员的职权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

A、公共性

B、服务性

C、强制性

D、特殊性

( )5、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

A、职业道德认知和践行相结合

B、职业道德修养与其他修养相结合

C、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

D、循序渐进,积善成德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

1、职业道德

2、公共行政

3、政治道德

1、 职业理想

5、公务道德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1、 道德作为行为规范,与法律、政治规范相比较,又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2、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对它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20分)

请结合现实实例论述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C 2、A 3、A 4、B 5、D 6、C 7、D 8、A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ABC 2、ABCD 3、ABC 4、ABC 5、ABCD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

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整职业活动中,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各种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准则,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道德层面的要求,是一定阶级、一定社会对人们职业行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的概括。

2、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即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协调与配置,从而达到促进社会人力和资源的共同生长与进步。

3、政治道德:

公务员政治道德规范是指公务员任职期间,在涉及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具体包括政治观点、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以及对某一政治问题或某一政治事件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

4、职业荣誉:

是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正确的主观认识,是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价值尺度。

5、公务道德:

是指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在从事对社会的组织协调、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1、答: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所谓非制度化的规范,是指那些不以制度面貌出现的行为规范。 第二、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所谓非强制性是指道德规范不是靠强制力量迫使人执行的,而是人们凭借其内心信念的力量自觉自愿地去执行的。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在道德规范尚未变成行为主体的内心信念时,它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是一种客观的东西。

2、答: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第二,在阶级社会中,处于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其道德观念有所不同,在经济生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道德观念在道德生活中也处于统治地位。第三,经济关系的变化迟早要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的使命是为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服务。

3、答:一、以公共利益为原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坚持集体主义;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四、以民生为本

五、五、论述题(20分)

论述要点:

一、和谐社会建设是公共行政的时代发展主题

二、公民意识觉醒是公共行政面临的政治新背景

三、社会转型期复杂格局是公共行政面临的时代挑战

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五、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测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 )1、我国传统道德框架包括“礼、仪、廉、 ”四维。

A、耻

B、仁

C、智

D、忠

( )2、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及社会分工出现后而萌芽,并随着生产力和 地不断发展而获得完善。

A、经济

B、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

D、社会

( )3、政府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全体人民提供全面而优质的 ,为社会提供公正公平的公共服务。

A、社会保险

B、公共产品

C、公共秩序

D、社会服务

( )4、 作为行政伦理核心内涵的,其基础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行政思想。

A、组织关系

B、服务意识

C、奉献精神

D、公仆精神

( )5、 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保证。

A、制度建设

B、组织建设

C、宣传教育

D、法制建设

( )6、对公务员职业行为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监督和评价,需要很多方面具备充分的条件,否则,监督也好,评价也好,都有可能成为“雾里看花”,“水中观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坚持 。

A、群众举报

B、法制建设

C、内部监督

D、政务公开

( )7、由于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无论是私人场合还是公务场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已被深深打上 的烙印。

A、公民

B、官员

C、政府人

D、个体人

8、社会公众对公务员的信任与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公务员社会 素养高于一般群众的期许之上。

A、政治道德

B、生活道德

C、公务道德

D、行政道德

( )9、 是调节从业者与职业、社会以及职业生活中局部与全局关系的重要方式。

A、职业纪律

B、职业道德

C、职业责任

D、职业认知

( )10、历史证明,社会风气的腐败和堕落往往是从 的腐败和堕落开始的。

A、政府

B、官员

C、公民

D、统治者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 )1、道德的作用包括 。

A、调节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平衡作用

( )2、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层次包括 。

A、政治道德

B、家庭道德

C、公务道德

D、社会生活道德

( )3、职业道德评价原则包括 。

A、社会历史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阶级性原则

D、层次性原则

( )4、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有 。

A、传授知识和总结经验

B、个人身教和集体影响

C、榜样诱导和奖惩扬抑

D、物质激励

( )5、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需要综合运用 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A、教育

B、法律

C、行政

D、舆论

三、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

1、公共行政

2、公务员

3、职业荣誉

4、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

5、社会生活道德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1、职业道德的总体特征包括哪些?

2、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特殊性?

3、公务员公务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五、论述题(20分)

论述公务员政治道德、公务道德与社会生活道德的一致性与差别性。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测试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A 2、C 3、B 4、D 5、A 6、D 7、C 8、B 9、A 10、B

二、多项选择(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ABCD 2、ACD 3、ABCD 4、ABC 5、ABCD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

1、公共行政即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协调与配置,从而达到促进社会人力和资源的共同生长与进步。

2、公务员即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职业荣誉是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正确的主观认识,是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价值尺度。

4、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国家机关为使公务员自觉履行其职业道德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公务员施加系统的道德知识灌输及影响的活动。

5、公务员社会生活道德是指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简答(共3小题,每小题10分)

1、总体而言,职业道德呈现出以下特征:对象适用性、多元发展性、社会群体性、规范明确性、稳定传承性、强制约束性。

2、这些特殊性表现在:一是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公务员的执政道德关系到党和政府政治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道德具有政治性。二是规范性和强制性并重,公务员的职业道德需要一种外在的约束手段和感化力量,才能得以确保,这种过程就是公务员职业的他律作用过程。

3、公务员公务道德失范的表现包括:官僚主义盛行,形式主义严重;行政不作为现象严重,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服务意识淡漠;热衷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依法行政水平低下。

五、论述(20分)

论述要点:

无论是公务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还是其在日常个人社会生活中,其德性与德行表现往往存在两种情况,即一是二者之间是一致的,二是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

二者总体上应当是一致的。因为无论是政治道德、公务道德,还是其私人社会生活道德,都是同一道德主体在一定时期表现出来的,都是道德主体所具有的道德本质的外在表现,或者说它们共同表现着道德主体的道德水平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人们一般可以通过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道德状况推测到他们在私人生活中可能是什么样子,也可以通过公务员在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表现推测出他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如何。

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源于公务员这一社会角色的特殊需要。人们有时说一名公务员是个合格的官员,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这就体现着一定的差别。一方面,公务员在职业活动中尽职尽责,另一方面,在私人生活中,他往往因为时间、精力等关系而不能做到兼顾,不能完全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从理想化和人性化的角度,应当也最好是公私兼顾的。二者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同一种善恶行为在不同的场合,其善恶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二者之间存在差异还表现在一种真正刻意的虚伪和做作上。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测试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 )1、我国传统道德框架包括“ 仁、义、礼、智、 五常”。

A、信

B、仁

C、智

D、忠

( )2、私有制社会时期的职业道德有共同点,都体现了等级、 等特点。

A、压迫

B、束缚

C、剥削

D、礼仪

( )3、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 )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和劳务。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利他性

D、非利他性

( )4、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应当自重、自省、 和自励。

A、自觉

B、自负

C、自信

D、自警

( )5、 ( )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专门公务员道德法典的国家。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

( )6、公务员 ,严重败坏了党风,污染了社会风气,是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

A、权力集中

B、权力滥用

C、权力腐败

D、权力真空

( )7、公务员在处理 关系上,不能滥用职权压制群众意见、不侵犯群众民主权力、不危害群众利益以及不欺骗愚弄群众等。

A、党政

B、社群

C、上下级

D、群众

( )8、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问题,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虽然没有专门立法,但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在不同形式的 中得以规范下来。

A、制度

B、文化

C、伦理

D、风气

( )9、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与

相结合。

A、党风廉政

B、个人修养

C、社会道德

D、社会风气

( )10、 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秩序等,也是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终极关怀。

A、阳光政府

B、以人为本

C、和谐社会

D、小康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

( )1、要坚持政务公开,当前,必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

A、国家政务公开

B、国家财政公开

C、国家人格公开

D、个人人格公开

( )2、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重整的目标包括 。

A、法制化

B、专门化

C、系统化

D、社会化

(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要处理好 三者的关系。

A、法制

B、改革

C、发展

D、稳定

( )4、公务员职业道德构成要素包括 。

A、职业使命

B、职业情操

C、职业认知

D、职业实践

( )5、公务员职业道德司法实施机制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为保证有关法律规定的道德禁令得到切实执行而实施的监控约束系统,它主要由 机关负责实施,实施环节包括司法监督、司法检察、司法侦查、司法审理和司法执行等。

A、党群

B、司法

C、立法

D、检查

三、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6分)

1、公共权力

2、职业作风

3、道德评价

4、道德失范

5、职业态度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3、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主要表现哪些形式?

五、论述题(20分)

结合实际论述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原则及其意义。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测试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1分)

1、A 2、C 3、B 4、D 5、B 6、C 7、D 8、A 9、A 10、C

二、多项选择(共5题,每题2分)

1、AC 2、ABCD 3、BCD 4、ABCD 5、BD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

1、公共权力就是指公共组织(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等)在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目标的的过程中对社会、组织或个人产生预期效果的一种广泛影响力。

2、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它指的是从业者在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体现其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要求和职业文化体统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

3、道德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他人或自己行为进行善恶判断,用以影响主体当下或今后的价值定向、行为决断和道德追求的活动。

4、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牛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道德价值与道德行为的失控、失序和混乱。

5、职业态度,就是从业者对其所从事的职业持有的积极或消极、认真或不认真、负责或不负责的基本心态和行动姿态。

四、简答(共3题,每题10分)

1、总体而言,职业道德呈现出以下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团结合作。

2、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特点包括: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具有特定性;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具有特定性;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高难度性;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制度强制性。

3、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与各级各类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类具体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相结合的形式;二是与中央政府统一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相结合的形式;三是与国家立法机构颁布的有关法律相结合的形式。

五、论述(20分)

论述要点: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原则包括:一、以公共利益为原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本质体现,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最根本的要求,既是公务员职业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公务员职业活动的归宿。二、坚持集体主义。在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坚持公务员集体主义,就是要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使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能够实现辩证的、有机的统一。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公务员要始终牢牢把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根本价值原则,在行政行为上最大合理地平等对待每一个社会主体。四、以民生为本。我国公务员始终要将民生作为自己职业的重心,将突出以苍生为念、以民生为重的职业道德理念根植于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中,以最大的热情,最积极的态度,最优良的作风投入到实际行政工作

Ⅳ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有哪些内涵

一个完善的道德建设抄体系必然包括完整的道德监督系统,否则再完美的道德规范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效力。可以说社会道德效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否。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是公务员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公务员监督机制。广义上说,公务员监督机制指的是监督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隶属关系和实施方式,是监督主体间的分工及相互关系等的一系列体系、制度和运作的总称。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是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机制,公务员是否能有效履行职责,是否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主要依赖于其内在自觉力量,同时也要结合外在监督约束力量,从而形成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的动态系统。

也就是说,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其内在驱动系统与外在监督评价控制系统的动态推动作用过程。这个动力系统包括多种动力源:一是公务员个人内在的职业道德意识力量;二是国家、社会包括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制度规范约束力量;三是公务员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评价控制力量,还包括整体社会的文化引导力量等。只有当这些来自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动力整合成一股合力,才能有效地推动公务员积极地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高效地完成公务员的公共职责。

Ⅳ 谈谈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您好: 符合以下几点即可
1,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 ,具备中回央公务员主答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4,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Ⅵ 广东省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廉政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分为全国统一的国考,考题全国范围保持一致,所用的书籍也是一致的;还有各个省份的省考,考题范围各个省份各自一致,所用的书籍根据省份而有不同;还有一些市考,如广州市考和深圳市考,所用的书籍也不同于国考和省考;此外,就广东来说,还有广东省乡镇考,也有专门的对应书籍。但是总体而言,公务员考试笔试都考行测和申论,题型也大同小异,因此,如果一些小范围的公务员招考没有专用书籍,比如广东乡镇考没有专用书籍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广东公务员考试书籍进行备考。中公出版的图书除了笔试之外,也涵盖各类考试的面试书籍。
公务员考试所需要的书籍,最重要的是要熟悉历年的考试真题试卷,此外,还要做一定量的广东公务员考试模拟题,如果想要得到强化训练的话,还可以买专项书籍,分版块进行练习,比如,面试专项书籍就可以分为六大能力:综合分析、言语表达、应变能力、人际交往、心理调适和组织管理;行测专项书籍就可以分为: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
总之,购买书籍的重要顺序为真题最重要,模拟题次之,专项更次之,需要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
中公教育网站第一时间公布各类公考类信息,建议及时关注,祝考试成功!
http://gd.offcn.com?wt.mc_id=bd10927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Ⅶ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有哪些

国家公来务员局印发《关源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了24个字的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即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这是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新要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

Ⅷ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哪三部分内容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强烈的政治性;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执行回公务时,必须答服从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依法行政,代表并服务于国家的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行政管理活动就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强烈的政治性。(二)重大的责任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负有制定并执行政策、法规,组织、领导和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重大责任,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保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因此,行政管理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其责任之重大,是其他任何社会职业所无法相比的。(三)掌握并行使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拥有国家法律赋予的相应的权力。如何正确掌握和使用手中的权力。自觉制约自己的行政行为,积极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除了相应的法规、行政纪律约束外,还需要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制约其行政行为,以调整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行政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

热点内容
2014年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4-24 18:42:34 浏览:641
在职攻读法律硕士2016 发布:2025-04-24 18:26:44 浏览:942
2015年建设法治政府 发布:2025-04-24 18:24:34 浏览:790
沈阳市民用建筑供热用热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4 18:09:42 浏览:815
四川省事业单位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4 18:05:26 浏览:180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全文 发布:2025-04-24 17:59:47 浏览:717
劳动法没交社会保险是多少条 发布:2025-04-24 17:57:14 浏览:78
同法治共战役 发布:2025-04-24 17:57:14 浏览:866
健康教育的护理道德规范 发布:2025-04-24 17:54:28 浏览:925
卫生监督所法律知识培训简报 发布:2025-04-24 17:52:48 浏览:887